📖 ZKIZ Archives


贏家拆解三年大洗牌 Line、Visa如何贏臉書、萬事達卡?

2016-04-18  TCW

發現1:可以不滑臉書,不能不Line 如果把時間拉長到三年,在「台灣百大影響力品牌調查」上,會有更多有趣的發現:二○一五年臉書、Line名次互調,臉書退居第三。二○一四年才入榜的Line,攀升第二,主要來自領導創新面向的進展,提升十個百分點,在「讓您了解一些您從不知道卻需要的東西」、「是引領潮流的」等題目上,有顯著進展。

益普索分析,比起主要活躍用戶集中日本、台灣的Line,臉書在全球有更廣泛的影響力。但是Line對台灣人來說,是更常見、更有趣的溝通平台,一句「我賴(Line)你」,更把Line變成常用動詞。

Line在千禧世代心目中,更是百大影響力品牌調查榜首。邵懿文指出,「你會聽到大家說『我今天不看臉書』,但不會有人講『我今天不用Line』。」她分析,比起臉書,Line更受千禧世代歡迎,可能因為不想被父母看到自己與朋友互動,因此要「移民」到其他平台。

另一方面,邵懿文認為,臉書已成為一種強勢媒體,內容受每天新聞事件影響,影響大家心情起伏的程度也大一些,如果追劇的人不想被「劇透」、運動迷不想「踩雷」看到比賽結果,就會想避開它。

威士(Visa)前進到第五名、為連續兩年進步的品牌。萬事達卡(MasterCard)三年來退步了二十個名次,若單以近兩年來看,更是退步名次第三多的品脾,從二〇一四年的第二十二名,退到了二〇一五年的第五十五名。

根據益普索分析,威士在許多面向顯著優於萬事達卡,特別顯現在影響消費者日常消費方武、數位互動上.消費者較常在網路論壇、社交網站、部落格討論威士,而萬事達卡的資訊主要在新聞露出,在網路上的聲量則變小了.

溫慕走觀察,威士廣告調性本來就較年輕、活潑,付錢的便利性也較高,例如與金融卡結合,威士做得比萬事達卡更早、更廣。目前台灣已有二十家發卡機構加入威士金融卡行列,而萬事達卡只有五家。

此外,邵懿文發現,威士在台灣領先推出如厭應武支付、手機信用卡等應用,與金融科技(Fintech)的結合也比較緊密,加上台灣目前行動支付對手不強,在在都推高威士的品牌影響力。

總榜上看,二〇一五年賓土和寶馬(BMW)分居第八十四名及第八十五名,不相上下,但在千禧世代心目中,寶馬是排名第一的進口車品牌,賓士則墊底。

雖然兩者同為奢侈口叩脾,益普索表示,寶馬在操控性能、駕駛樂趣上形象優越,一直是年輕世代較喜歡的進口車品牌,賓士則較受年長一點的人喜愛。因此,兩者在千禧世代的名次產生較大落差。

益普索從整體分析來看,賓上的領導品牌形象比寶馬更鮮明,但從網路聲量來看,消瞢者更想了解寶馬,在網路上討論它的意願更高。

溫慕走觀察,賓上「知道該年輕化,否則它的客層越來越老,年輕人進不來。」所以這幾年力推小車,但「(當)賓士慼覺越來越年輕,越來越像寶馬的時候,他們(原有客群)就會覺得,這是我認識的賓士嗎?」他認為,既有客層的懷疑,這對品脾是一個很大挑戰。

撰文者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50

清算市場開放:銀聯“勁敵”萬事達將如何開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6389.html

隨著央行日前發布《銀行卡清算機構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明確了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的具體條件和辦理程序,並對境內外投資者申請設立清算機構同等對待,中國人民幣清算市場正式開放。這也意味著,國際卡組織將可以正式申請進入這一市場。

萬事達卡是全球最大的卡組織之一,其進入中國市場已經第31年,此前一直以外卡持卡人及外幣清算業務為主。面對人民幣清算市場開放,萬事達卡將如何布局?而在此之前,萬事達卡已經做了哪些準備?第一財經記者就此專訪了萬事達卡中國區總裁常青。

集團戰略重點瞄準中國區

對於《辦法》的落地,萬事達卡方面表示歡迎。常青稱這“將成為產業大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他表示,銀行卡清算市場的開放和機構準入不僅對萬事達卡充滿意義,更對中國消費者至關重要,萬事達卡將與中國的金融機構、消費者、商業機構和政府部門通力合作,充分發揮產業促進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萬事達卡總部今年的投資者大會上,其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彭安傑指明了集團的兩大工作重點:Digital(數字化)和China(中國區業務)。常青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坦言,總部對中國區是有明確的利潤貢獻要求的,同時也會“把很多資源傾斜性地投放到中國區業務上來”。

在清算市場開放後,常青表示,萬事達卡一定會申請牌照。而事實上,萬事達卡早已開始為從事境內的人民幣清算業務做起了準備工作。

常青稱,萬事達卡的準備工作,一方面是對自身能力的提高,因為“對中國支付市場抱有敬畏之心”。比如在人員配置方面,萬事達卡中國區的員工數量在過去一年已經足足翻了一倍,擴容的部門包括產品、技術、市場、銷售團隊。另一方面,萬事達卡也在打“合作牌”,和更多機構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

2015年4月,國務院公布了《國務院關於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已經指明了人民幣清算市場開放的大方向。包括萬事達卡在內的有意入局市場的國際卡組織在這一年間均在暗中加速布局。

向上開拓還是向下開拓?

事實上,“發卡量”也是各家機構暗中卯足勁兒要爭取的,因為這意味著市場占有。萬事達卡也不例外。談及“合作”,常青舉例稱,萬事達卡近期開始與浙江農信合作發卡。這是全國省級農信系統的首張國際信用卡,而從萬事達卡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其與農信系統機構的第一次正式合作。浙江農信也參與成為了萬事達卡的卡組織會員機構。

擴大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合作,其實就意味著獲得更多持卡人。眼下看來,萬事達卡發卡的主要目的是滿足境內持卡人境外消費需求,而未來當萬事達卡正式獲得了人民幣清算業務資格時,這些曾經的基礎發卡,都將在後臺系統統一完成某種無縫對接,持卡人直接可以在境內完成人民幣刷卡。

對於這種布局,市場一度猜測,在銀聯卡已經形成絕對優勢份額的境內銀行卡市場中,包括萬事達卡在內的國際卡組織,作為“後來者”,會如何在空隙中尋找市場機會,會“向上”還是“向下”開拓。

所謂“向上”開拓,即去打開高端持卡人市場,一如美國運通,吃準“超高端”這一小眾市場並形成其商業運行邏輯。而在“超高端”和“普通”消費者人群之間,還存在一個“中高端”的市場可供深度開拓,而這也是萬事達卡目前市場占有集中的地帶,有猜測稱,萬事達卡或將進一步挖掘這一市場需求;所謂“向下”開拓,則是走向卡支付覆蓋率相對較低的郊區或農村金融市場,那里或許仍是一片“藍海”。

那麽,萬事達卡在華30多年來首度發展農信機構卡組織成員,會不會是一種“向下”發展更大的基層市場的開端?

對於第一財經記者的這一提問,常青首先表示,與類似浙江農信這樣的機構進行合作,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萬事達卡將與更多小銀行合作。

由於金融服務具有一定的集中性,萬事達卡在境內先期的合作,是從國有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這些大中型機構開始的,但在清算開放之後,“做更多的事情,就需要更多的朋友一起來,不能只和‘大個子’合作,也要和‘小個子’合作。”常青說。

究其原因,常青稱,一來,從中國的經濟轉型發展來看,三、四線城市是當前GDP增速較快的地方,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已經擴展到更廣袤的地域;二來,若以美國作為參照物的話,美國除了花旗、美銀這樣的大型機構外,還有眾多區域性的小銀行,它們中有不少業務能力、盈利能力都很強,而卡組織在美國的合作策略就是“兼顧小個子”,覆蓋社會各方人群。

至於市場猜測的“向上”和“向下”的市場發展走向,常青表示,未來在兩個方向上都會繼續開拓,但他認為,萬事達卡的出發點,更多是“去抓用戶的痛點”。比如滿足持卡人在海外某些地點使用WIFI的需求;滿足留學生海外支付安全、天災人禍冷暖病痛時資金給付及時性等需求;以及在B2B層面,比如萬事達卡和上海自貿區有一個試點項目,在貿易環節使用萬事達網絡提供有效清算等。

此外,常青稱,萬事達卡正在推進的業務支持還包括移動和物聯網設備支付,以期成為更有效的支付主體,以及利用支付過程中沈澱下的大量信息和數據,為機構提供咨詢類衍生服務。

與銀聯有競爭更有合作

毋庸置疑,當人民幣清算市場開放,同為卡組織的中國銀聯與萬事達卡之間,存在著對持卡人、對交易份額的競爭關系。但另一方面,他們之間又有著“英雄所見略同”的市場站位共性:都講求四方模式,都只做開放的“平臺”而不與銀行等交易環節上的機構逐利,都不做交易鏈條的“閉環”。

常青在采訪中提及萬事達卡與銀聯的戰略合作。他表示,未來整個支付產業面臨的大課題,比如國內現金的使用仍然在全社會各類交易中占比較高、各地電子支付發展不平衡等,將是需要各家支付清算組織共同解決的問題。

“如何在中國搭建一個市場化的支付生態圈,更好地優化各方利益,形成好的市場定價機制,如何在競爭中形成合作,維護市場安全,這都需要各方努力。”常青表示,人民幣清算市場開放後,萬事達卡和銀聯之間一定會有競爭,但也希望能夠維持好的合作,雙方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013

有樓萬事joke(一):有樓有真愛?

好嘞,終於有時間睇咗第一集...其實,都唔係咁爆啫!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08

有樓萬事joke(二):為左層樓,可以去得幾盡?

呢一集係咪物業投資班廣告嚟架!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677

有樓萬事joke(三):買樓靠父按


其實,傷民都幾有錢,咁多阿爸阿媽可以資助仔女買樓!當然亦有可能係借仔女「人頭」做首置客避辣招喇!反正都係 win-win situation!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814

有樓萬事joke(四):納米之都


呢集算係搞笑版《星期X檔案》:CCTVB唔講唔知,原來我城人均居住面積150呎,劏房戶人均48呎,而俾「真・港豬」住的豬欄就有50至80呎!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129

有樓萬事joke(五):有咩嘢伏好中?


真係估唔到,最後一集就係叫觀眾,唔想「中伏」,就要讀投資班!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214

限刷卡走資 VISA萬事達同被堵 外管局﹕多次刷卡會被重點監察

1 : GS(14)@2016-02-08 02:22:34

【明報專訊】就近日有指銀聯執行新規定,將利用銀聯卡境外投保單筆交易額限制在5000美元內,以防止資金繞道流出,外管局昨日回應稱有關交易限制一向都有,並沒調整,只是銀聯最近發現有違規情?而加強規範,外管局亦表明,已要求Visa及Master內地發卡行也執行相關規定,以及會對多次刷卡投保行為重點監測,等於完全封堵借境外投保變相匯出資金的渠道。



明報記者 陳子凌

針對有關交易限制,有學者認為,透過行政方式限制市場化行為始終不是好的辦法,盡快推進市場化改革才是上策。Visa中國部門因假期未能聯絡,而Master於截稿前未有回應。

友邦逆市跌1.25%

日前受銀聯限制境外投保消息拖累的友邦(1299),雖獲大行護航,昨日仍然反彈乏力,收報39.4元,逆市跌1.25%;康宏(1019)亦挫1.5%;保誠(2378)更插水2.8%至141.9元。

外管局昨日在網站以「答記者問」稱,當局及銀聯均未對境外投保交易政策作出過調整,根據2004年及2010年相關文件規定,境內信用卡用於境外投保,單筆交易金額一向限制在5000美元內;只是銀聯最近對境外收單機構進行調查,發現部分境外險企未有按規定執行交易額限制,故要求境外收單機構規範相關行為;至於同樣可用作境外投保的Visa及Master境內信用卡,外管局稱已要求其發卡銀行亦要按規定執行措施。

此外,外管局又提到,對於利用多次簽帳投保去從事其他目的的交易情?,會充分利用交易記錄可查的特點,聯合銀行卡組織、發卡行,對持卡者及險企作重點監測。

瑞信研究報告曾認為,客戶原可透過多次簽帳投保,選擇Visa或Master而不使用銀聯去避開限制,但外管局今次表明Visa及Master同樣要執行相關規定和會重點監測多次簽帳投保行為,等於封殺了這些規避渠道。

學者:加快市場化改革方為上策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認為,防止資金流出是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雖然在全面嚴格管制下,在岸人民幣可以繼續穩定,但離岸人民幣控制力就有限,也不能將造空者排除在離岸市場之外。雖然官方可透過進一步收緊交易額度去加強堵截資金外流,但人民幣要國際化就無可避免會有做空行為,否則根本沒有市場可言,所以關鍵不是用更多的行政手段去阻止,而是透過加快改革建立市場化制度,用市場化的方式去應對造空,才是上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06/news/eb_eb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25

王冠一﹕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

1 : GS(14)@2016-07-13 04:44:04

【明報專訊】市場資金氾濫,到處追逐利息與回報。資產價格不可能無止境上漲,總有回落調整的一天。標普500指數在業績公布前夕提前達標,做到冠一所指的「劍指新高」,相信跟日本首相安倍重奪人氣,刺激日圓套息交易活動再度活躍有關。但美股大勢仍要等道指跟隨破頂才能言好,否則當心本周揭幕的美股業績,反而會拖大市後腿一把。

小心美股業績拖大市後腿

今時今日,哪個國家能夠抗拒貨幣寬鬆才能夠留得住資金,才是贏家;如果具備加息條件,就更加是大贏家。此話何解?君不見全球各地債息回報低殘,國債孳息負數愈來愈常見嗎?誰有本事加息,誰才能化解銀行業與退休基金危機。

美國公布詭異但超乎常理地亮麗的非農數據之後,聯儲局加息的理據顯得更加充分。但即使滿足了就業與通脹的「雙重使命」條件,要落實第二度加息,聯儲局眼前仍有三大難關要克服:美匯強弱、業績表現與總統大選。

近日英國保守黨新黨魁(即下任首相)篤定由文翠珊接掌,英鎊匯價隨即反彈;加上日本安倍仍掌大局,市場信心恢復,早前因英國脫歐恐慌而出現大量歐元兌日圓沽盤,相信陸續平倉,亦支撐歐元匯價回穩。在歐元英鎊這兩大貨幣堅挺之際,美匯指數竟膽敢企穩在96之上,反映目前美匯強勢似受日圓急挫影響居多。此外匯市場格局(包括人民幣貶值)能否繼續維持下去,將直接決定美匯後市的去向。美匯強勢下加息,只會火上加油,不利美國經濟復蘇。

美匯太強 加息不利經濟

至於本星期揭幕的美股季度業績,投資者須落足精神留意市場反應,如果瀰漫一片悲觀情緒,甚或見到美國經濟衰退鬼影幢幢,聯儲局議息時就會慎之又慎。

本月中下旬(聯儲局議息前夕),美國將分別舉行共和黨與民主黨的黨代表大會,按常理特朗普與希拉里分別獲得黨提名角逐總統本應沒有變數,只不過時下流行「你估我唔到」,屆時兩黨提名總統候選人的過程會否出現戲劇元素,足以震撼金融市場,繼而迫使聯儲局再押後考慮加息?此時此刻,相信連水晶球也無法提供答案。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預測:

WTI(期貨):42.50至47.50美元

紐元(現貨):0.7200至0.7400美元

道指(現貨):17,750至18,350點

(轉載自《王冠一財經頻道》周一會員通訊;更多數據可參考《冠一多空指標》www.c1syndex.com

王冠一財經頻道 首席評論員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19&issue=201607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464

萬事達卡迎電子支付大潮流 匿名大數據提升保安

1 : GS(14)@2016-11-15 08:04:33

【明報專訊】近月Apple Pay、Android Pay等紛紛在香港開通服務,方便之餘,付款之簡易讓人不禁擔心,這些新型支付方法會否增加資料外泄的危機。本報記者日前就到訪萬事達卡(MasterCard)位於美國聖路易市近郊的全球執行總部,進一步了解電子支付公司如何在日新月異的科技下,藉着匿名大數據的協助,提升保安系數,同時讓用戶仍然能夠享受暢順快捷的支付過程。

從刷磁帶卡變成晶片卡,再到近期的電話程式支付,支付形式轉變的同時,不法分子嘗試入侵支付系統的方法亦不停改變。保安及解決產品副總裁Johan Gerber 表示:「只要是有錢的地方,都會吸引不法之徒。他們無時無刻都從各方面攻擊我們的系統,只要找到一點漏洞就會一擁而上。因此我們需要對資料進行多重的保護,不能單靠任何一個系統。」

以前盜用信用卡 現時盜用身分

他續稱,以往較常見的保安問題來自偽造卡片及盜用信用卡。但隨着信用卡保安技術提升,偽造的難度增加,現時較多出現的保安問題是身分盜用(ID Theft)及戶口挪用。他表示,信用卡從磁帶卡轉移至擁有EMV認證的智能IC卡(就是香港各大銀行從2011年至2015年逐步更換的晶片卡)後,信用卡的保安程度大大提升;較脆弱的是電子支付方面:在過去兩年,電子支付就泄露了900萬份身分相關資料,在電子支付中出現的詐騙罪案比例是整體支付出現詐騙比例的2.3倍。但隨着電子支付與支付機構接軌,他表示,現時以Apple Pay及Android Pay等程式進行支付,即使沒有經過實體的信用卡,保安程度亦相等於使用有EMV認證的信用卡進行交易。

資料不具名 防黑客盜資料

萬事達卡及其他提供轉帳支付技術的公司,主要工作就是保障客戶交易時,資料從商戶到發卡銀行之間來回時的快捷以及安全。為避免資料外泄,Johan Gerber表示,當資料經過公司系統時,已經是以不具名(anonymous)的形式出現,「當商戶為卡主刷卡時,我們並不會收到卡主的個人資料。這樣萬一黑客在這個過程中盜取我們的資料,資料也會因為不具名而大大降低可盜用的可能。」

負責管理聖路易市及鄰近肯薩斯州的數據中心的網絡營運副總裁Tom Larner表示,公司於世界各地已設有數據中心,但如果任何地方的數據中心有不能夠解決的問題,亦會傳送至聖路易市這個總部,「萬事達卡處理每宗交易只需130毫秒(0.13秒),在美洲區平日的高峰時間,每秒就會約有4000宗的交易完成。」

即使資料不具名,但在龐大的交易數據量中,仍然會得到不少有趣及有用的發現。Tom Larner稱:「眾多數據之間會出現一些相關性,經過分析後可以得出一些推測。例如有分析人員會告訴我,如果一個人今天買了漢堡,他周六買車的機會就很高。那我們可以用這些推測來做一些相關的推廣,例如給今天買漢堡的人一些買車的優惠資訊。」

掌握用戶消費模式 助提升保安

除此以外,研究及收集不具名的消費模式,亦可以提升保安的質素。

Johan Gerber表示,現時萬事達卡的IQ Series保安系統,可以就着每張信用卡的消費習慣,為每次轉帳提供一個風險系數,從而判斷是否容許轉帳。一般而言,大額消費的認證較小額消費高,海外消費的風險系數又較本地消費高;但他補充,如果該卡一直有不時進行海外簽帳的習慣,它對海外簽帳的風險評分會相應調低。

明報記者

[蘇樂恩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641&issue=20161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4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