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在俄羅斯不顧西方反對合並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以前,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普京會晤後評價,他活在和大家不同的“平行宇宙”。既然和西方領導人不像在同一個世界生活的人,西方研究者便認為,普京應該也不會在乎西方眼中那些後果,反而可能利用危機加強對國內企業的控制、推動俄羅斯吞並整個烏克蘭。照這樣看,俄羅斯的危機對普京未嘗不是好事。
致力於促進各國合作的非營利組織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旗下俄羅斯與歐亞項目主管Eugene Rumer就持有上述觀點。他預計,普京不會還俄羅斯以西方意識里的自由,也不會主動卸任,更不會停止幹預烏克蘭東部的內亂,更有可能會延續目前的做法,否則就等於釋放向西方示弱的信號。
Rumer認為,普京可能很有信心能渡過危機,因為國際油價會反彈,歐洲也會厭煩無休止的制裁,俄羅斯的經濟增長會回升。至於市場化和多元化發展,就更不必指望。危機讓普京有機會加強對國內企業的控制,判斷哪些企業忠實、哪些不忠,讓忠實於己的企業得到政府的支持、從資產再分配中獲益。而且普京很現實,他知道俄羅斯的財富和實力都源於油氣等資源,石油業才是他影響力最大行業,這是他優先發展的產業。
Rumer還認為,即便制裁在不可避免地傷害俄羅斯經濟,它也無法達到西方最初施加制裁的目的——俄羅斯不會在烏克蘭事務上罷手,不會妥協。在普京放棄插手烏克蘭內戰以前,俄羅斯的經濟就可能已經好轉。
總之,對俄制裁可能根本無助於解決烏克蘭危機。烏克蘭自身經濟千瘡百孔,需要數百億美元才能維持償債能力,必然會求助西方支持。但西方也不願這樣資助。歸根結底,損失的不是普京。
Rumer預計,普京不會僅滿足於合並克里米亞和占據烏克蘭東部,他要的是整個烏克蘭。他可能已經算計得很清楚,俄羅斯政府面臨的政治和經濟壓力會有助於他達成這種意圖。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上月在澳大利亞召開的G20峰會上,普京遭到西方集體“排擠”,沒有參加官方午宴就提前回國。在外人看來,這足以顯示俄羅斯被孤立的嚴峻形勢。可Rumer認為,普京也許還感覺良好,因為和歐美領導人比起來,自己已經明顯高出一籌:
· 回想下,當年和普京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同場競技的西方國家領導人——小布什、托尼·布萊爾、希拉克、施羅德、貝盧斯科尼、小泉純一郎,誰能像普京這樣,執掌大權15年里國內支持率始終高於80%?
· 15年來,俄羅斯的GDP翻了六倍,人均收入翻了七倍,俄羅斯近代以來從未如此繁榮,俄羅斯有2000億美元可以隨時動用的儲備,保守估計還有2000億美元的資金可用於應急。
·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足以威懾歐洲。今年9月俄羅斯在遠東舉行規模罕見的軍演,出動海陸空部隊逾15萬人,展示其6000公里攻擊縱深。華爾街見聞當時文章提到,俄羅斯選擇北約在烏克蘭西部軍演時在遠東“舞劍”,顯然有警示意圖。北約10月末稱,今年已經攔截了超過100架俄羅斯飛機,比去年的三倍還多。面對俄羅斯的空中偵察和大規模軍演,歐洲其他國家紛紛加強軍事防禦。
何況,今年的危機對俄羅斯這種“戰鬥的民族”也不算真正的絕境。正如昨天華爾街見聞文章分享的以下高盛圖表所示,過去150年,俄羅斯多次面臨危機,又化險為夷,可謂“久經考驗”。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如果港股“五窮六絕”——難得的入場良機? 作者:格隆匯Leona 導讀:臨近五月,媒體開始叫囂港股的“五窮六絕”魔咒,在經歷了四月份大漲後,港股會如何也是大家很關心的,這個時候,不同的聲音會有兼聽則明的效果,本期港股那點事分享一篇來自格隆匯會員Leona對市場的看法,供大家參考。如果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大家拍磚。 上周末,格隆發文呼籲做多港股大藍籌,並且還詳細推理了接下去的走勢行情。我們先簡單回顧下: “如果把本輪港股大牛市看做一部武俠大片,格隆會把本劇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物理反應階段(3月下旬——4月上旬) 特征:行情預熱,估值修複,特征是先開槍,再瞄準。滬港通當日南向額度往往早早耗盡,“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疾風暴雨,兩周內眾多格隆匯港A股翻倍。99%的投資人只是看到了,但既沒摸到,也沒吃到。 第二階段:化學反應第一階段(四月中——至今) 特征:這個階段中資沈迷初期的小勝,機會主義與騎墻主義的壁上觀盛行(周五滬港通額度竟然只使用了5億)。更具糾錯能力與戰略大局觀的外資則開始補倉和布局藍籌股。因此初期行情盤整牛皮。但隨著他們布局結束,更強力的藍籌指標股將迎來第一波強力反彈。而多數中資將會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成為本輪藍籌股行情的看客。 第三階段:化學反應第二階段(預估時間為6、7月開始) 中資被動參與第二階段外資主導的藍籌股行情後,雙方資金再次深度化學反應,中資開始“整風運動”,清理思想中的“打平就能出線”、“小勝即安”的保守主義思想。在香港普選政改方案6、7月通過後,正規部隊解放軍開始成建制跨越深圳灣,並迅速重奪行情主導權。絕大多數中資股將迎來真正的春天。 第四階段:琴瑟和諧階段(預估時間為7月或以後,並延續2年左右的時間) 潛伏者、遊擊隊、誌願軍、解放軍、洋槍隊、雇傭軍、大媽軍團統一思想,旗幟鮮明,合力做多中國,做多香港。無論格隆匯港A股,還是藍籌指標股,港股遍地開花。 ” 對於這個路徑,我是非常贊同的。但我這次想專門把中間的5月份拿出了說說。相信炒過港股的朋友都知道這樣的一句諺語“ 五窮六絕七翻身”(統計如下圖) ![]() 但我想說——只要確定七翻身,那五窮六絕將是你難得的入場良機 1)5月可能大起大落,但風險釋放後將是一個底部 如今的港股可以明確發現處於一個大陸資金南下的真空期,而香港這邊還面臨著政改方案的不確定性(這算是5月份最大的不確定性)。同時A股拒絕回頭的走法也慢慢集聚著風險,在目前這個階段,A股的任何調整都會給港股造成壓力。 但另一方面,不論是外資還是內資,在做多港股的預期上都高度一致。因為一旦 政改方案的靴子落地,大陸水龍頭慢慢擰開(深港通,放開QDII 2,居民可投資海外等),港股將是歷史上難得的大牛市(具體邏輯,格隆已經闡述的很明白了,可去看看以前的文章)。所以一有風吹草動,例如國企改革,合並傳聞等,也可以把股市狠狠的往上托。所以5月的港股可能會上上下下大幅波動。 2)A股靠炒,港股靠守 雖然本人在港股資本市場資歷尚淺,但也慢慢悟出了一個道理“A股靠炒,港股靠守”因為港股沒有漲跌停板的限制,所以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會快速的漲到位。個股中橫盤一年,卻一天暴漲直接結束的行情幾乎天天在上演。就拿格隆匯的港A股100指數來說,上一輪的暴漲行情也僅僅持續幾個交易日而已,個股中幾天漲到位的也比比皆是。 ![]() 3)大幅的上下波動對某些人會是機會,對另一些人則是教訓 雖然5月將會是我們入場的良機,但同時市場的大幅波動仍然可能玩死一幫人。所以在抄底埋伏的時候還是要留個心眼。 如果你是剛來港股的A股散戶,不知道買什麽,又怕被波動玩死,你可以去關註下友邦保險(1299.HK)。友邦保險在我的眼里就是熊市中低beta,牛市中高beta的公司(個人感覺,未做統計) 如果說外資的首選是匯豐控股(0005.HK),那我認為外資第二選擇應該會是友邦保險。別的先不說,先看K線(下圖),只能有用一個字形容“穩”,從12年開始就基本是條穩穩的直線上漲。所以也有人說友邦是外資眼中的騰訊。 ![]() 友邦保險也是恒生權重股的第四名,所占權重為7.01,基本和中國移動差不多。資金在配置時絕對不會忘了它。 ![]() 友邦的業績也是十分穩的 ![]() 友邦的新業務價值(新業務價值簡單理解就是你和保險公司新簽的合同到期之後保險公司可以獲得的收入的現值)在過去的幾年都保持著高速增長。 其中中國和香港市場依然是公司業務價 值改善的主要推手(國人開始慢慢認同商業保險的價值)2014財年兩地市場新業務價值分別增長 55%與32%。雖然代理仍是友邦主要的分銷渠道,公司也大力夥伴分 銷,2014年貢獻新業務價值的28%。特別需指出的是,友邦和花 旗銀行的夥伴關系取得長足發展,雙方推出了 80多款產品,銷售 人員超過2千人。 最後再總結下: 只要確定港股未來會有大機會,那就應該像A股瘋狂的投資者那樣,任何的回調都是買入的絕佳時機!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
「牛市中,任何事情都可以發生。」我說。
對於自己的期盼能否兌現,我也是忐忑不安,可是如果回顧近期自己對多隻股份的分析,卻又是全部命中。
3月16日,首都創投(2324)因為宣布供股而跌至0.128元,有朋友驚恐地由0.134元拋售至0.128元,至少賣掉數百萬股,當時我曾勸其不宜拋售,結果首都創投於4月15日曾經高見0.205元,朋友少賺了二十多萬元;
3月19日,譽滿國際(8212)因為宣布供股而跌至0.044元,有朋友手上仍然持有50股,我建議可於0.045元水平重手買入,以0.065-0.07元為目標,屆時可以連同手上的50股賣掉,以免被再次合股而剩下2股,朋友沒有依計行事,結果譽滿國際於4月17日曾經高見0.092元,遠遠超過我的目標;
3月31日,長盈(689)宣布供股,有朋友於8.9元持有至今,損失不菲,我建議於0.065-0.07元之間重手買入,目標為0.075-0.08元之間連同手上的舊貨一齊賣掉,免得合股之後手上的舊貨進一步萎縮,結果長盈於4月10日曾經低見0.065元,於4月15日曾經高見0.091元,又超出了我的預期,可惜朋友沒有依計行事,錯失了一次賺錢機會;
4月9日無縫綠色(8150)宣布供股,有朋友於1.75元買入持有至今,損失不菲,我建議可於跌至0.21元左右重手買入,可惜不到價,無縫綠色只跌至0.233元水平就反彈,結果於4月15日曾經高見0.44元,朋友於0.42元賣掉了於0.39元補入的低價貨;
俊文寶石(8351)於3月12日宣布供股,股價一度跌至0.035元,我曾於0.04-0.045元之間重手多次買賣,更於復活節假期間在內地推蔗給親友於0.045元水平買入,希望於6月18日合股之前於0.055-0.06元之間賣掉,結果不用等到6月,其股價於4月14日已經高見0.065元,又再超標。
眼見自己的分析一再命中,頻頻錯失獲利的良機,因此,能不對位元堂寄予厚望嗎?
位元堂目前的市盈率為2.28倍,息率為2.37厘,52周高低價為0.074-029元,如以這樣的數據計算,在大牛市的前提下相信是有機會達到我的目標的。
若然半年之內不能達標,屆時惟有放棄了,相信如於目前位元堂的價位0.12元水平買入,輸則有限,贏面頗大。
但願這一回我的分析一如上述五股般超額命中!
隨著12月17日淩晨美聯儲正式宣布加息,全球最大經濟體結束了維持七年之久的大規模貨幣寬松和零利率政策,而正式踏入加息周期,這對大類資產的走勢和配置格局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下,美元資產配置的市場需求與日俱增,但具體如何分享美元升值帶來的資產增值?大多數投資者表示不甚了解。
目前國內投資者配置美元資產的途徑有限,而QDII基金由於起始投資門檻較低、沒有鎖定期限制、收益率顯著高於銀行外幣理財,已成為個人投資者較為便捷的美元資產配置方式。
某業內人士指出,市場現有的QDII基金中既有被動跟蹤的指數基金,也有股債混合型基金,也有純債型基金,而投資標的主要包含了一些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的行業基金,和以全球為投資範圍但實質重倉了A股和H股的QDII基金,有些投資於債券市場,少數基金以FOF的形勢間接投資債券市場。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主要是美股指數基金和高收益債券基金。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主要投資於美國市場的指數型或債券型QDII基金並不十分多。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
從基金規模來看,這些QDII基金與某些投資於A股市場的指數基金相比而言都比較“迷你”,基本處於1億元或2億元左右。其中廣發納斯達克100指數(270042.OF)基金規模算比較大的,達到了2.19億元規模。由此看來,此類高收益債QDII基金或美股指數基金仍處於市場邊緣,並不在投資者主流配置品種的選擇範圍之內。
但隨著美聯儲開啟加息通道,境內投資者也對申購QDII基金呈現出了很大的熱情。近幾個月以來,不少基金公司旗下QDII基金額度十分緊俏。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顯示,已經有不少QDII基金暫停申購或暫停大額申購,比如華安納斯達克100指數、廣發納斯達克100指數、鵬華全球高收益債(000290.OF)等。從今年三季報的申購贖回凈額來看,國泰中國企業境外高收益債券(000103.OF)、鵬華全球高收益債(000290.OF)、華夏收益債券(001061.OF)、國泰美國房地產開發股票(000193.OF)、華夏收益債券(001063.OF)資金凈流入明顯,遭遇大量申購。
從市場表現來看,這類主投美股的QDII基金表現比投資於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的QDII基金更佳。其中廣發納斯達克100指數今年以來上漲了19.30%,華安納斯達克100指數今年以來上漲了14.71%,鵬華全球高收益債今年以來上漲了14.35%,值得註意的是,這個QDII基金主要投資美元債券,且投資於高收益債券的比例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在債券型QDII基金中表現居前。事實上,債券型QDII表現普遍良好。再者,在國內近期持續的寬松貨幣政策的引導下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導致以此為基準利率進行定價的國內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大不如前,再加上美聯儲已確定進入加息周期,投資者可以對這一類的高收益債QDII多加關註,以此享受中長期美元升值的匯兌收益。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8月11日,又是一個早盤沖高尾盤回落的交易日,盡管很多投資者可能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但股市運行有其自身的規律,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者,就必須順應這樣的規律及時做好準備,才能避免成為“韭菜”的命運。
從8月11日市場的走勢來看,在大體上幾乎是翻版了8月10日的走勢,早盤在金融板塊帶動下股指一度走高,量能不濟使得股指隨後回落,尾盤則跌勢成行,唯一的區別就是周四反彈的力度進一步弱化,上證指數最後險守3002.64點,下跌16.11點,跌幅0.53%,成交1799億元;深成指報收10390.96點,下跌120.20點,跌幅1.14%,成交2705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03.40點,下跌33.60點,跌幅1.57%,成交688億元。
指數自8月初反彈以來,成交量持續不能放大,市場存量資金消耗性博弈的局面始終沒有改變。本周以來多方開始啟動藍籌股板塊拉升股指,希望能帶動市場人氣回升,但成交量的放大情況一直不夠理想,股指突破前期3100點阻力位的概率大幅下降,再度探底尋求支撐則是必然的走勢。
從周四金融股板塊出現大幅拉升之後市場的走勢來看,依靠存量資金在板塊之間流動來推動股指上行的可能性已經宣告破滅,而前期一些短線獲利盤也開始加速借機撤離,隨著這些最為活躍的資金暫時離場,股指繼續下一個臺階尋底是必然的選擇。
不過投資者也不用過於悲觀。從一個更長的投資周期來看,股指目前要想打破2800點~3100點大箱體震蕩運行區間的概率也並不大,更多的可能是先去考驗一下2930點附近60天均線支撐的力度,最大的跌幅也就是2800點附近了。只要不出現意外的情況,在目前大類資產配置的格局中,股票的比重應該會不斷加大,而非減少。
不過就算加大對於股市的投資,仍然需要對於投資標的精挑細選。在國內宏觀經濟增速下滑、全球經濟整體更是增長乏力的背景下,選好行業、精選個股是各個投資者必須要做好的功課,最好的投資機會往往出現於下跌市中,而非加速上行之時,敢於人棄我取,需要的不只是勇氣,更是眼光。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在電池領域掌握領先技術才能屹立不倒,國產動力電池優秀企業應當把握當下機遇,提高核心技術水平,努力趕上韓國企業,從根本上提高競爭力。
在新能源汽車中,最為核心的當屬動力電池。動力電池有很多種:鉛酸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等,而鋰離子電池中的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又是現在的主要路線。
要說動力電池行業現在有多火,看看A股的熱門行業板塊就知道了。近半年來最受資本市場追捧的當屬鋰電池板塊,整體漲幅53.60%,而同期上證綜指漲幅僅為11.44%。
經過上半年這波熱度後,下半年行業趨勢如何?市場這麽熱,動力電池產能有沒有過剩?且看小村投研一一道來。
1.韓系電池入市受阻
目前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國內60%左右的大型乘用車企業都選擇了三星SDI和LG化學兩家公司作為供應商。三星SDI的客戶包括江淮、北汽新能源、宇通客車、福田汽車等,其與安慶環新集團、西安高科集團在西安合資建立的動力電池工廠也於去年10月份正式竣工,年產動力電池數量足以裝配4萬輛純電動汽車。LG化學在中國的客戶包括上汽、長安、長城、東風、奇瑞等,它的南京工廠於2014年10月竣工,計劃從2016年開始為在中國供應超過55萬件電池產品。
然而,從2015年11月工信部發布符合《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企業目錄(第一批)開始,直到2016年6月份發布企業目錄第四批,三星、LG等韓系動力電池企業始終未出現過,由於這個原因,目前上述電池項目已陷入停擺狀態。
根據2015年3月發布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及後續文件,外資企業可以申請進入目錄,只要滿足相關的企業要求、生產條件、技術能力、產品要求及售後服務要求即可,其中並無“開工時間滿一年”等時間要求,具體申請流程與國內企業相同。韓系企業遲遲未能進入目錄,各方都心知肚明是國家有意保護本土動力電池企業。
(第四批“目錄”名單中清一色為國產企業,沒有出現韓系電池廠,而第三季度即將公布的第五批“目錄”預計還將如此。)
那麽,選擇韓系動力電池的國內新能源整車企業是否仍要對韓系動力電池進入目錄抱有希望呢?筆者認為不能。雖然不至於達到有些人士預測的“韓系電池或將告別中國市場”的地步,但小村投研認為,韓系電池想要在今年進入目錄仍是不太可能的。
2.國產電池機會來了
能否進入“目錄”決定了使用這款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可否享受相關優惠與補貼政策,而在當前依靠政策推動的市場環境中,無法得到補貼意味著喪失競爭力。使用韓系動力電池的中國整車企業已經因為無法拿到補貼而面臨被競爭對手超越的危機。雖然損失不可避免,但明智的車企已經開始做出調整,尋求優質國產動力電池企業進行合作。
例如,已有消息稱江淮iEV6s因所用三星電池未能進入目錄無法獲得國家補貼,未來將改用國軒高科的動力電池,目前正在做匹配測試;原計劃年底上市的上汽榮威eRX5因采用LG電池而無法獲得補貼,將可能延遲上市,並且也考慮更換電池方案;原計劃在中國市場引入新能源汽車的海外汽車巨頭們(奔馳、通用、寶馬等),也因三星、LG尚未入選電池目錄的問題放慢了步伐。
然而汽車電池不是說換就能換的,每款車型的研發周期長達數年,更換電池更是需要新一輪的驗證。部分相關汽車廠商雖已打算更換供應商或延遲推出新能源車型,還是會面臨錯過銷售時機的風險。
韓系動力電池在市場上代表較高的技術水平,是國產電池最大的競爭對手。因此,在“時間就是利潤”的動力電池市場,此時對於國產電池是發力占領市場的最好時機。小村投研認為,優秀企業一方面可趁機承接從三星、LG轉移的車企訂單,另一方面更應當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力度,滿足國內大型車企的技術要求,把握這段競爭“空檔”時期,提高市場占有率,憑借技術長久占領中國市場。
3.下遊產業爆發引領動力電池需求增長
新能源汽車成本中電池驅動系統占比在40%-50%,而電池驅動系統的成本中大約80%是動力電池,因此動力電池是新能源車最核心的部分。作為動力電池的下遊產業,新能源汽車需求的爆發將直接帶動動力電池需求的爆發。
中汽協預計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0萬輛,雖然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共21.5萬輛,僅占全年預測量的30.7%,但我們在之前的文章里,基於每年三四季度是新能源汽車的爆發期、增速比較等預測已經充分論證全年70萬輛銷量是非常有希望的。
此外,據美國EV-obsession網站統計,2016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2.3萬臺,同比增長135%,已經排名世界第一,遠超第二名美國的6.4萬臺;2016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車企銷量排行前二十中,中國車企占九席。
以上事實及預測均表明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勢良好,這直接帶動了動力電池需求的增長。
4.動力電池產能尚未過剩
據小村投研不完全統計,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宣布進入動力電池行業或擴張動力電池產能的企業遠超20家,近三年的規劃總投資金額已超700億元、規劃總產能(經換算)已超過80Gwh(包括三星SDI、LG化學)。此外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底全國動力電池規劃產能將達到60Gwh。
按照中汽協新能源汽車70萬輛的銷量預測,今年動力電池需求約40Gwh。小村投研認為,鑒於很大部分的擴產項目尚在建設中,即使建成也需要經過試產階段和申報目錄的過程,加之電池廠與整車廠商合作磨合周期長,並且上述規劃產能數據為近三年的統計量,因此可以判斷,今年動力電池產能尚無過剩風險。但未來隨著更多企業加入,產能繼續擴張,則需提高警惕。
此外,最關鍵的是,盡管行業日益擁擠,但並非所有新增投入都能打造成為優質產能。目前真正能滿足下遊車企技術要求、進入主流車企供應名單的電池廠商仍只有十家左右,龍頭電池企業產能依然供不應求。加之許多企業未能及時布局代表新方向的“三元電池”,也加劇了三元電池的供不應求局面。(註:動力電池有兩個主要技術路線——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三元指鎳鈷錳或鎳鈷鋁元素,由於三元材料單位重量下提供的能量遠高於磷酸鐵鋰,所以三元電池是未來動力電池不爭的方向。)
5.布局三元電池 掌握技術核心
綜上,今年新能源汽車有望達到理想銷量,動力電池產能尚無過剩風險,現有的國產電池領先企業具有顯著先發優勢,尤其是早已布局三元動力電池的企業,已經成為第一批受益者,看好他們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在電池領域掌握領先技術才能屹立不倒,國產動力電池優秀企業應當把握當下機遇,提高核心技術水平,努力趕上韓國企業,從根本上提高競爭力。
「渣打有一隻11186的認購證,行使價為55元,2018年8月3日到期,非常值博,上周一渣打低見61.95元之時其股價曾經低見0.178元,上周五渣打高見66元之時,其股價曾經見過0.202元左右,所以,下次若然渣打再跌至62元水平之時不妨留意。」前天我向另一位朋友介紹。
豈料昨天一大早,朋友見到渣打於印尼的能源商面臨美國調查的負面消息,馬上致電給我,擔心我沒有看見消息而買入。
「沒有壞消息,妳焉有機會買便宜貨?」我向她解釋。
昨天渣打開市後果然跌至61.65元,我再找房東補貨,她已經嚇到手足無措,更傳了那段新聞給我看,我仍然以相同的理由向她解釋,但是我相信只是徒勞而已。
「現時11186莊家開的價是0.175元任買,可惜我知道妳看了新聞之後心怯了,不敢買,且看今天不敢買,日後如何?」昨天我致電朋友說。
今天渣打果然出現反彈,最高曾見63.9元,而11186莊家的開價最高是0.188元,若然昨天朋友有膽相信我而買入四十萬股,五千二百元已經袋袋平安矣!
「幸好今天我心血來潮,拍低了報價畫面給妳看,不然的話妳從圖表上根本看不見11186這兩天的買賣價,因為此認購證平時幾乎沒有買賣,由七月四日上市至今只有285萬份街貨,只是發行量的0.19%,可見平時是沒有人買賣的,近期則於上周一及上周三出現過兩次買賣,每次的成交量是八十萬股,正是我的傑作,入四十萬股出四十萬股,一入一出就是八十萬股,這幾天我不出手,又是空白一片了。」我向朋友解釋,釋除她日後對沒有成交量的認股證的疑慮,才有膽量跟我博。
只是,錯過了這兩次機會,下一次又不知道要等到何時了!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周一接受了今日俄羅斯的采訪,在采訪中稱,菲律賓尚未準備好締結新的軍事聯盟,但基於目前菲美關系的現狀,菲律賓希望能與新朋友中國和俄羅斯合作,共同推進世界和平。
在訪談中,杜特爾特談及了他訪華之後的感受。他認為,菲律賓在歷史上錯失了與中國交往的許多良機。
杜特爾特同時表示,自己不喜歡被命令,也不喜歡菲律賓的外交現狀。在他看來,美國總是威脅要切斷對菲的各種支援,這使他對美國十分不滿。
杜特爾特還說,美國不打算售賣武器給菲律賓,這不要緊,因為菲律賓已經有了中俄兩位好朋友。此前,美國國務院下令叫停對菲武器出售。而在上周的APEC峰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已向杜特爾特拋出橄欖枝,表示俄方願向菲律賓出售武器。
周三(11月30日)大盤與創業板呈現截然相反的走勢。早盤三大股指均小幅低開,由於前期大漲的主力軍“中字頭”倒戈,煤炭、有色、鋼鐵等權重股也紛紛熄火,股指震蕩走低,向10日均線尋求支撐。創業板則上演絕地反擊的戲碼,早盤由掌趣科技、中青寶、同花順等權重股發力,創業板一度大漲2%站上2200點,但之後漲幅明顯收窄。目前來看許多中小票賺錢效應不強,斷言市場風格轉換為創業板仍為時過早。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250.03點,下跌32.89點,跌幅1%,成交額2,628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1,012.19點,下跌22.51點,跌幅0.2%,成交額3,006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183.05點,上漲22.7點,漲幅1.05%,成交額966億元。
在資金方面,截至收盤,滬股通凈流入逾11億元。另外,央行周三進行1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8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還有140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公開市場今日資金凈投放達到900億元,結束連續四個交易日的資金凈流出的態勢。據統計,央行11月公開市場凈投放150億元,與9、10月凈投放4600、4414億相比,流動性明顯趨緊,其帶來波動風險已難以避免;機構預計資金整體緊張格局持續到春節前。
熱點板塊:
4G板塊漲幅午後居前,中國聯通強勢封板,初靈信息(300250)、創意信息(300366)均大單封死漲停,朗瑪信息(300288)漲逾5%;“年報高送轉”、二胎概念也表現不俗。
今日創業板一改往日的風格,在權重的帶領下試圖複制昨日大盤的走勢,權重紛紛拉升,成為今日最大的亮點。計算機應用板塊漲幅居前,同花順一度沖板,萬達信息漲逾5%,新開普(300248)、華平股份(300074)漲逾4%。
高送轉板塊有所回暖,易事特(300376)大單封死一字,雲意電氣(300304)一度上攻9%,優博訊(300531)、北信源(300352)均有所沖高。
以中國中車、中國建築為代表的“中字頭”高位回落是股指萎靡的主因;受“黑色系”期貨暴跌影響,煤炭、有色、鋼鐵等資源股均出現深度回調。
消息面上:
1、截至午盤,中國1年期利率互換漲1個基點報3.2014%;本月已上揚44個基點,為2014年12月來的最大月度漲幅。10月31日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累計上升25個基點,至3%;此為2015年3月以來基準國債收益率的最大月度升幅。分析人士稱,對短期利率上行的預期升溫,可能會抑制債券需求。
2、29日OMO連續第四日出現凈回籠,盡管規模只有100億元,但卻扮演了“最後一根稻草”的角色。市場人士指出,近幾日資金面勉強維持的緊平衡,在OMO連續凈回籠的沖擊下驟然瓦解,面對流動性供求壓力加劇而逆回購操作空間受限的局面,央行通過其他渠道提供流動性支持的可能性大增。
機構觀點:
巨豐投顧認為,目前看,隨著深港通開通時間的臨近,一路走高的藍籌股有望小幅停歇,而滯漲的中小創或迎來補漲行情,但在強勢支撐下,不要希望股指有多大的回調。目前部分資金有調倉換股跡象,但藍籌股還有反複,跌下去便是踏空者進場良機。至於創業板,一段時期不會有大行情,可作為深港通開通前後的交易性機會。
同花順認為,雖然今日以“中國建築”為首的藍籌個股普遍休整,滬指也做出回踩十日線的動作,但仔細觀察則可以發現,跌幅較大的是受期貨市場影響的有色、煤炭板塊。午後的中國聯通漲停也再一次觸動了市場的神經,大市值的混改接力舉牌藍籌,側面顯示出產業資本的“資產荒”愈演愈烈。雖然今日整體是八二分化,但市場風格切換不算成功,賺錢效應仍有待檢驗,部分資金離場避險情緒也在升溫,進一步是否調整到位還需繼續關註10日線的支撐力度。早盤指數一度跌幅超過1%,並且回補了昨日的跳空缺口,但尾盤市場的再次跳水似乎也敲響了一絲警鐘。從操作應對角度,投資者應把握行情回調中的加倉機會,適度控制倉位,高拋低吸為主。
周五(1月13日), 三大股指走勢一致,基本呈現上午小V反彈,午後加速回落的走勢。早盤,次新股殺跌嚴重,市場人氣低迷,之後有色、石油、大金融板塊輪番護盤,股指曾探底回升後翻紅。午後,權重紛紛收窄漲幅,股指震蕩回落,而受到IPO加速的影響,創業板指弱勢七連跌,盤中更是跌破1900點,受到創業板指拖累,滬指也曾一度迫近3100點。總的來看,兩市超2400只個股下跌,虧錢效應急劇增加。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12.76點,下跌6.53點,跌幅0.21%,成交額1,744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008.3點,下跌122.93點,跌幅1.21%,成交額2,093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99.94點,下跌30.2點,跌幅1.56%,成交額573億元。
資金方面,截至收盤,滬股通凈流入逾6億元;深股通凈流入金7億元。另外,周五央行公開市場進行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6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央行公開市場還有140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回籠資金達700億元,結束連續第四日進行資金凈投放的態勢。
板塊方面:
次新股板塊領跌,板塊整體跌幅超3%,精測電子(300567),廣信材料(300537),德宏股份(603701),數字認證(300579),賽托生物(300583)跌停,湘油泵(603319),天順股份(002800),永吉股份(603058)等個股大跌逾9%。
受創業板拖累,國產軟件板塊集體大跌。浙大網新(600797)跌停,久遠銀海(002777)跌逾8%,用友網絡(600588)跌逾6%,四方精創(300468)跌逾6%。
此外,銀行板塊護盤。龍頭招商銀行(600036),中信銀行(601998),南京銀行(601009),建設銀行(601939)漲逾3%,華夏銀行(600015),寧波銀行(002142),光大銀行(601818)漲逾1%。
股權轉讓、年報高送轉概念表現低迷。
消息面上:
1、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官網最新披露,日前國投集團2017年度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投集團董事長王會生指出,要創新發展,推動公司業務發展取得新突破,同時要深化改革,把活力和動力激發出來。另外,全面推進改革試點,對國投電力(600886)、國投高新等11家子公司分類授權,並選擇國投電力進行職業經理人改革試點。
2、農業部定於2017年1月15日-16日召開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會議將研究謀劃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思路和舉措,部署2017年農業機械化工作。
機構觀點:
對於創業板的七連跌,大摩投資指出,從基本面來看,近期明顯加速的IPO節奏讓市場陷入恐慌,創業板連續創出新低,新股上市後開板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沒有新進資金入場,A股供給的增加勢必會引發價格的下降。短期預計大盤仍將維持弱勢,操作上建議投資者短線減少操作頻率,多看少動,控制倉位等待中線布局機會。
關於後市,盛世創富指出,大盤日K線劍指下方,挑戰120均線支撐。顯然半年線支撐能否有效面臨強大考驗。同樣要註意,市場調整還在風口,距離支撐還有空間,那麽個股行情短線就難言樂觀。調整還有延續,但空間有限,保持以上方60均線為上軌壓力,同時以120均線為下軌支撐的這樣一個上升通道之中運行為主的走勢格局。既然預計是這樣的狀態,市場如果在半年線出現止跌企穩信號,顯然短線就存在技術性反抽機會,逢低可以進行左側布局,當然倉位必須要控制好,防範風險永遠是第一位的。
巨豐投顧認為,新股過快發行使得市場相對承壓,次新股連續走低以及創業板的弱勢體現出新股發行的不利影響,對於新股發行,應該說無論是過快還是暫停,都不是正常的,應充分考慮投資者的承受情況。對於大盤,藍籌股較為活躍下護盤動作頻現,而股指回調中縮量延續,表明下行空間較為有限,這里挖坑階段性底部概率較大,切勿盲目割肉,建議持股等待反彈。而一旦下周出現繼續下探,則是較好的低吸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