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情史精采】扮冧吳卓羲博上位

1 : GS(14)@2017-04-13 22:40:27

吳卓羲



32歲的傅嘉莉入行14年,雖然作品不多,不過她的情史就認真精采。


吳卓羲

13年拍《衝上雲霄II》時傳出二人戲假情真,吳卓羲即斷言否認,事後有指緋聞由女方一手炮製。


黃文迪

13年被指捲入呂慧儀與黃文迪的婚姻,有指黃文迪貼出和女子的拖手相,有指該位塗了黑指甲油的手是屬於傅嘉莉的。


新加坡富商

大前年和新加坡富商「肥叔叔」Low Check Kian到中環購物,在的士車廂咀嘴,事後強辯是角度問題,堅拒斬纜。


陳展鵬

前年和陳展鵬在橫店拍劇,被傳在片場表現親暱,不時打情罵俏,傅嘉莉更被目睹在對方的酒店房間行出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3/199886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407

布志綸 暫別Mr. 單飛更精采

1 : GS(14)@2017-12-11 07:22:12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 ... 4%E7%B2%BE%E9%87%87
09年一首《如果我是陳奕迅》唱至街知巷聞的樂隊Mr.,出道至今九年,近年卻被抄歌等負面新聞纏身,五子去年離開環球唱片,臨走前還要履行合約「還歌債」。導致整個樂隊士氣低落,身為主音的布志綸(Alan)說那年過得不快樂。

今年初布志綸轉投新公司耀榮文化,獨個兒受訪,第一個問題必然問到Mr.是否拆夥?畢竟Mr.是香港年輕一代少數跑出的Band,要是解散實在可惜。「我們不是拆夥,Mr.在廣東省仍有演出,只是暫時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一隊樂隊創作要五個人一致,若然大家有不同方向及想法,勉強做出來的東西不會好。」

堅持不散Band

如今以個人名義重新出發,Alan覺得少了壓力、多了自由。「我分分鐘會做一些你們意想不到的音樂類型,或者我會跟Rapper crossover,我會嘗試,因為現在沒有框框。」他說得很輕鬆,大概因為他只是布志綸,名字後面沒有@Mr.。

正如Mr.舊歌《搖擺》的歌詞「賣清一身債,避開自怨與自艾,搖擺才算真正見解。」還清歌債後,Alan繼續搖擺,以個人身份簽約新公司。「合約傾了很久,這間公司的老闆很年輕,大家理念相同,而且自由度比較大,公司的確十分新,但總比跟隨公司(固有)文化好。」似乎Alan努力擺脫從前,如今就連創作曲風都截然不同。

新歌訴心聲

《人在野》是第一首個人派台作品,屬抒情慢歌,內容圍繞他多年來的心路歷程。「歌曲背後的最大概念是You are not alone,希望藉此多謝一些人,包括由我入行、從樂隊到現在作個人發展,十年來在身邊支持我,對我不離棄的人。」

Alan還說以前做音樂的步伐很趕,今次可以慢慢享受整個過程,「以往寫歌,今日寫好明天便要錄,有時要看着歌詞去錄音,但《人在野》的歌詞說出了我的心聲,自自然然便背熟了。」細嚼慢嚥是「單飛」後的布志綸最先體會到的生活態度。

五子火花減弱,各自有新的目標方向,例如鼓手Tom(杜志烜)與朋友夾份開辦音樂學校教打鼓,Alan口中「Mr.的音樂已經沒甚麼突破空間」,也許就是俗語「勉強無幸福」,短暫的分手更勝無謂的束縛。

三萬呎高空上的鼓勵

每位歌手都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夠感染別人,Mr.的音樂多數談夢想、奮鬥等正能量題材,受不少年輕人追捧,當中有一位粉絲讓Alan印象深刻。「之前搭飛機,有一位空姐是我的歌迷,她說在公開考試時聽着我的歌,幫助她捱過那段時期。我希望做音樂能夠幫助人,而不是為了賺錢。」就是這份衷心,令Alan對音樂從一而終。

撰文:陳樂怡

攝影:林良明

編輯:陳禮恒

美術:梁政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12

細價股一周:比電視劇更精采

1 : GS(14)@2017-12-18 04:10:08

圍繞「謎網50」股份所發生的事情,比電視劇情節還要精采,主角有醫生、大老闆、廉署、證監,配角有公司主席、幕後金主、人頭、台灣幫、中國保險公司等等,已經出現的劇情包括復仇者、火燒連環船、集體停牌、斬倉、失聯、下跪、暗箭……情節離奇,「消息人士」眾多,各有各說法,難分真與假。公司發生重大事件,一眾大股東卻選擇保持緘默,身為局外人實在無謂多說話亂猜測。賬目問題、經營手法、操盤財技亦非一朝一夕間發生。資料顯示股東周年大會的投票情況未見異樣,一眾大股東舉手投贊成票,贊成股數較已發行股數逾半,反對票寥寥無幾,或反映股東對現況相當滿意。題外話:股票市場是零和遊戲,有得便有失,公司賬面上不斷錄得重大虧損,不論來源是股票投資公平價值虧損、商譽減值或貸款撥備等,只要公司不斷在輸錢,必然代表對家正在發大財,皆因資金不會無緣無故消失。比如投資市場上要百戰百勝,年年獲利很難,要百戰百負同樣不易,不需擁有專業知識也知道葫蘆賣甚麼藥,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3/20243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