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2月6日當周EIA原油庫存+145.4萬桶,預期-270萬桶,前值-368.9萬桶。
美國12月6日當周EIA汽油庫存+819.7萬桶,預期+255萬桶,前值+214.3萬桶。
美國12月6日當周EIA精煉油庫存+557.7萬桶,預期+155萬桶,前值+302.8萬桶。
美國12月6日當周EIA精煉廠設備利用率95.4%,前值93.4%。
周三,OPEC將2015年全球對其原油需求預期下調至12年新低、美國原油庫存數據超預期,油價再度暴跌,美油盤中暴跌近5%,跌破61美元/桶,刷新五年多新低;布油暴跌4.5%,跌破64美元/桶。
OPEC發布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下調2015年全球對OPEC原油需求預期30萬桶至2890萬桶/日,這是200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一需求水平不及上月OPEC的日均產量,也低於維也納會議制定的日產3000萬桶的目標。消息出來後,油價震蕩走低,刷新五年低點。
今日公布的美國原油庫存數據遠超預期,這讓油價跌幅加深。美油盤中暴跌,跌破61美元/桶。
美國12月6日當周EIA原油庫存+145.4萬桶,預期-270萬桶,前值-368.9萬桶。
美國12月6日當周EIA汽油庫存+819.7萬桶,預期+255萬桶,前值+214.3萬桶。
美國12月6日當周EIA精煉油庫存+557.7萬桶,預期+155萬桶,前值+302.8萬桶。
美國12月6日當周EIA精煉廠設備利用率95.4%,前值93.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2-13 11:04 編輯 把握牛市節奏,該關註哪些指標? 作者:格隆匯 天晟 導讀:“風來了,豬都能飛”。可是風什麽時候會停?對於牛市的進程,有沒有一些具有參考意義的指標或者數據,而不是完全的憑感覺?本期港股那點事分享來自會員天晟的一些觀點,供大家參考。 “風來了,連豬都能飛上天。”是的,最近這風與豬的理論在股市很流行。這一波瘋牛行情中,不少投資者眼瞅著風把豬甚至連大象都吹得老高,自己卻滿倉踏空,心里那真是煎熬啊。可是,風也有停的時候,風停時才發現自己只是處在虛無縹緲的空中,飛的越高跌的越慘,因為畢竟,“會飛的豬”是極少的。這不,12月9日那天,風還在可是卻沒料到是從上往下吹的,大部分豬都被卷進了狼口,於是一片哀鴻遍野,慘目忍睹。 段子講到這,其實我想說的是,隨著大盤指數的不斷上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已感受到了牛市的來臨,然而突如起來的牛市讓許多投資者看不明白,尤其在經過129大跌之後,不少投資者經歷了從滿倉踏空到滿倉套牢的悲劇歷程,這時,大多數投資者都在思考這一問題:為何牛市來了,我卻總是踏錯節奏,看不清方向? 市場到了目前這個階段,多數人對政策的變化都異常敏感,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三位大佬的舉手投足都會引致不明真相的群眾細細觀摩和揣測。這不,12月10日便有傳言說國開行放水4000億,而且由於CPI同比僅1.4%的增幅讓市場人士估摸著也許最快本周就有降息降準政策,雖說都是猜測,但這樣一個敏感時期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具有強大的擴散效應,這不,大盤下午直接拉了近3個點,真有如春風撲面暖人心啊! 話說回來,政策當然重要,但妄加揣測畢竟不靠譜,況且就算猜對了政策也不一定解讀對了市場變化,再加上市場傳言滿天飛,這也難怪普通投資者無所適從了。那麽,換個角度思考,既然政策不好解讀,何不嘗試來讀懂數據呢?畢竟,數據是死的,是騙不了人的。 下面,讓我們分別從宏、微觀數據分析的角度來看看,牛市里你可能需要關註和跟蹤的那些指標。 一、經濟指標:GDP增速、自由流通市值/M2、CPI、PPI、PMI 1、GDP增速與上證指數走勢 上證指數與GDP增速變化並無明顯的相關性,但在一定時間段內要麽呈現正相關性走勢,要麽呈現負相關性走勢(1994—2000年與2000—2004年上證指數與GDP增速走勢變化負相關,而1992—1994年與2004年—2014年7月份上證指數與GDP走勢變化正相關,2014年7月份至今,GDP同比增速呈下降趨勢,而上證指數從2050點漲至2950點,走勢再次背離,並且可能繼續延續)。 2、“上交所A流通市值”與“M2”走勢 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研究發現中國市場表現通常受限於一個簡單的比率——自由流通市值/M2比率。當這個比率升逾15%時,市場普遍見頂回落。盡管有時比率能超越15%的水平,但市場最終回天無術。因此認為資金流動性決定著中國股市的表現。 為什麽是15%? 1)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儲戶調查,近年來中國家庭將其總資產的10%至15%分配在股票中。例如,2007年牛市的時候,股票占資產配置的15.4%。2008年為5.9%,2009年市場複蘇時為11.5%。 2)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美國,於2007年至2010年間,股票占美國家庭資產分配比例的14%-19%。15%的資產分配比例很可能與家庭的風險偏好息息相關,因此在短期內不太可能發生變化。 3)該比率在2007年10月、2009年7月、2012年2月及5月股市見頂時均達到15%左右。 3、PMI、CPI、PPI與上證指數走勢 一般而言,PMI(采購經理指數)是反映經濟運行的重要指標,當PMI大於50且具向上運行趨勢時,表明經濟運行良好,指數也將同步向上。然而,近期出現背離走勢。 一般而言,當CPI同比增幅大於等於5%,有升息壓力,因此指數有向下運行趨勢;當CPI同比接近1%時,有通縮壓力,因此貨幣政策有寬松動力,指數有向上運行趨勢。而PPI波動則相對較大,CPI與PPI走勢與上證指數較為同步,但都有一定的滯後。 二、技術指標:融資余額、股指期貨持倉、新增開戶數、市場人氣指標(每月日均換手率,分母為上證A股流通市值)、盈利收益率與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之比 1、融資余額、股指期貨持倉、新增開戶數 先來看一組數據: 1)12月5日當周,兩融市場的融資融券余額已經達到8882.47億元,季度融資余額增速為8%,創出歷史新高。12月8日,兩融余額突破9000億元,達9160.02億元,較今年6月底4034億元融資余額增長一倍多。一個交易日凈買入額269.18億元,單日放量明顯。 2)近期,散戶資金湧入A股市場,新增開戶數量創年內新高,11月24日至12月5日,日均新開股票賬戶9.7萬戶,12月5日新增開戶數達17.97萬戶,而今年前11個月日均新開賬戶僅為2.9萬戶。此外,中登公司的數據顯示,上周A股新增開戶數環比大幅增長,單周開戶數接近60萬,創下近六年以來新高。而在2007年的牛市行情中,當年A股的開戶數為3422萬戶,平均每周68萬戶。也就是說,上周的新開戶數已接近2007年大牛市時的水平。 3)截至12月2日,股指期貨持倉較去年年末增加約75%。 看了上面這些數據,明眼人都知道,是的,牛市來了。從融資余額、股指期貨持倉和新增開戶數的一天天增加(見下圖),明顯可以感受到牛市的氣氛一天天到來,現在只要這種狀態能夠持續下去,相信牛市也將繼續走下去。 1)融資余額及增速 2)新增開戶數 3)國泰君安IF1412合約持倉變化 2、市場人氣指標(每月日均換手率,分母為上證A股流通市值) 近期市場人氣急劇上升,每月日均換手率由2014年6月份的0.49升至當前的2.82,人氣的上升真是指數走牛的基礎。 3、“盈利收益率(E/P)”與“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比走勢 先來了解下E/P指標,即盈利收益率(Earning Yield)= 盈利/股價。盈利收益率其實與股息率頗為類似,僅僅是將股息率分子上的股息換成盈利,便是盈利收益率,因此,其實帶出的意思亦相似,盈利收益率主要是比較盈利相對其股價的表現。大多數讀者對盈利收益率可能頗為陌生,不過,如果你嘗試將其分子分母倒轉,便會發現非常熟悉,其實就是市盈率(PE Ratio)的另一個版本。 關於盈利收益率的意義,我們來從下面一段格雷厄姆的訪談中了解一下,相信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你一定會感興趣的。 巴特勒:我總是認為,我們用每股股價除以每股收益的市盈率,而不是用每股收益除以每股股價的盈利收益率作為標準真是太糟了。明白一只股票的盈利收益率是2.5%的實際意義,要比認識到同樣這只股票的市盈率是40倍的實際意義要容易多了。 格雷厄姆:是的。盈利收益率的概念更加科學,也是一個更合乎邏輯的分析方法。 巴特勒:如果分紅比率約為50%,那麽你可以用盈利收益率的一半來大致推斷未來可長期持續的紅利收益率。 格雷厄姆:是的。基本上,我希望股票投資的盈利收益率能夠達到利率的兩倍。但是,在大多數年份,利率低於AAA評級債券所支付的5%的利率。因此,我制定了選股標準的兩個上限。即使利率低於5%,市盈率最高上限倍數仍為10倍。另一個市盈率最高上限倍數是7倍,即使現在的AAA評級債券超過7%。因此,一般來說,我買入股票的時點是在股票盈利收益率將會達到AAA評級債券利率兩倍的時候,最高市盈率倍數在7倍到10倍之間。我的研究就是基於這一標準形成的。去年我在芝加哥榮獲了莫羅道夫斯基(Molodovsky)獎。 巴特勒:看來,你的這項研究已經基本完成了。 格雷厄姆希望股票投資的盈利收益率能夠達到利率的兩倍,並且市盈率小於10倍的股票。以此標準應用在A股市場上,那麽也許上證A股的銀行股比較符合(上證A股/國債=2.16),當然還有其他股需要發掘。 最後,只想說:牛市來了,我們不妨跟蹤某些數據、指標的變化來理解牛市的進程,掌握牛市的脈絡,與其毫無頭緒、無所適從的猜測牛市到頂還是繼續,不如靜下心來研究市場指標變化,這樣,當風再來時,你也能找到一頭“會飛的豬”。 |
i黑馬:本文整理自李彥宏在第二屆文化產業峰會上的演講。無論是百度,還是文化產業商會理事單位,如果能夠和移動互聯網進行結合,垂直地打通各個文化環節的空間還是很大的。把文化產業做大,給用戶帶來各種各樣的優質體驗,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共同創造適合於移動互聯網的新型文化產業生態。
真正的企業家應該具備創造新產業、新市場的能力,而不是去擠紅海。“企業家要做的就是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改變人們的行為習慣,創造出一個新的市場。”——李彥宏
以下為李彥宏在第二屆文化產業峰會上的演講實錄:
大家好,非常高興大家來到長春,參加第二屆中國文化產業峰會。
作為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的會長,我一直都夢想能夠用商業的力量擴大文化產業的影響力。沿著這個思路,我一直在思考一些具體的問題,比如說,我們怎麽才能把一個原本很小的產業,做成更大的產業?以前大家沒有註意到的領域,怎麽才能讓它越做越大、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和喜愛?而文化產業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創造空間和想象空間的領域,特別適合成為企業家實現夢想的舞臺。所以,我自己也一直對文化領域的各個方面比較感興趣。
一
剛才洪(相杓)院長講了很多韓流的東西,在座各位有不少都是熟悉的,當然,我是指在座的年輕人對這些是熟悉的,但在座的像我這樣年齡的人可能就不熟悉了。比如,剛才講到的韓國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其實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家電視臺播過,然而即使沒有任何電視臺播,它仍然在中國掀起了狂熱的追星熱潮。這得益於網絡視頻的力量,當初愛奇藝獨家引進這部電視劇,後來又轉賣給了多個視頻公司,所以一下就在中國引起了一股新的潮流。去年,我們和韓國一個很大的娛樂公司SM有一個戰略合作,後來我在見到SM總裁李秀滿時,他對我說,Robin你知道嗎,當時有很多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期望和我們合作,後來我們還是選擇與百度合作。他問我知道原因是什麽嗎,我說不知道,難道是因為我們有愛奇藝、貼吧等很多的資源,可以幫助SM推廣、讓韓國明星接觸更多的中國消費者嗎?他說不是,與百度合作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一次EXO在鳥巢開演唱會,你也去看了。
EXO在十幾歲的年輕人當中是如雷貫耳的組合,但是年齡大的人可能就不知道他們了。我為什麽知道EXO呢?其實我也沒有聽懂他們在唱什麽,但是我知道他們在貼吧有幾千萬的粉絲,我知道他們是一個重要的力量。所以,我們這些做文化的人要對文化的流行現象和新的趨勢保持敏感,要註意人們的喜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以及有什麽新的現象出現。
前不久我參加了愛奇藝的一個活動,是愛奇藝的年度盛典,當時請了非常多的明星大腕,可以說是大腕雲集。在現場,我註意到有兩組明星的粉絲量最大、現場氣氛也最活躍,一個是之前在韓國發展的鹿晗,另外一個是中國自己培養出來的TFBOYS(註:現場以吉林各大高校學生為主體的二樓觀眾歡呼)。坐在上面(二樓)的人都在歡呼,但坐在下面的人比較安靜,看來這里的年齡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的。TFBOYS是00後,都是13歲、14歲的孩子們才會喜歡的明星。我聽說,如果他們坐飛機去演出,頭等艙周圍的票都會被他們的粉絲買掉,粉絲們不僅會坐在他們旁邊,而且不允許空姐為TFBOYS服務,而是粉絲親自去服務他們,這是非常不一樣的習慣和文化。這樣的東西在兩三年前的中國都沒有,但現在有了,而且這個市場看起來非常龐大。
我為什麽知道TFBOYS呢?也不是因為我喜歡他們的歌,而是因為有一次我在微博上看到他們在推廣百度翻譯,就是拍個照片、畫個圈、讓翻譯一下這個人頭是什麽。當時TFBOYS成員的人頭有的被翻譯成了熊貓,很多人覺得好玩就轉發了。很多人轉發評論之後,我就註意到,他們竟然有那麽多粉絲,有那麽多人喜歡00後的年輕明星。所以,如果我們不能保持對新現象的敏感,就會喪失很多機會,也不能創造出新的產業和新的市場。
二
其實不僅僅是這一兩年,無論是文化產業還是互聯網產業,在整個長達幾百年的商業和市場經濟歷史中,一直都是企業家在不停地創造新市場的歷史。我記得在2000年的時候,我剛剛從美國回來創立百度,當時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今天早晨,我和熊曉鴿吃早餐的時候也講到了這個問題,他說,我們當時投資百度的時候是2000年的9月,那時中國才有2000萬的網民。而在2000年1月百度剛剛創立的時候,中國也只有不到1000萬的網民,可以說,那時候的中國網民還是非常小的一個群體。所以有時候我去和別人講,我是做搜索引擎的,大家都覺得很詫異,認為搜索引擎已經被別人做爛了,你怎麽還在做呢?大家想一想,在2000年的時候,人們認為搜索引擎已經做爛了,但那時大家想象當中的搜索引擎,只不過是門戶網站上一個藏在不起眼的地方的搜索框。當你輸入一個你想找的詞的時候,如果你幸運,就能在幾秒鐘之後獲得你想要的結果;但如果你不幸運的話,就會宕機了。在當時,如果你找不到信息是很正常的情況,如果能找到那就是一個驚喜。但今天這些東西全都反過來了,如果你上百度上不去,你會認為你的網是不通的,你絕對不會說:我為什麽找不到信息呢?
那個時候,我們在創造一些新市場,但在大多數人看來卻只是一個小市場,不值得做、沒有錢可賺。但是,作為一個企業家,當時我不是這麽想的,我想的是:我能夠怎樣改變現狀,讓人們更方便地獲得信息,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我知道我的技術可以讓他們等待的時間小於1秒,而不是去等待3秒。我知道現在人們只要用自然的語言表達,就可以找到想要的東西;雖然那時候只有1000萬、2000萬的網民,但我知道有一天會有1億網民,而今天我們已經有了六七億的網民。當時我在美國矽谷做搜索的時候,6000萬網頁就被認為是收集了全球所有有價值的信息,而今天的百度收集了100億中文網頁。在1999年,6000萬是全球所有語言的網頁信息,而今天,僅僅一門語言就有100億的網頁信息了。事情都是發展的,作為企業家要有前瞻性,要能夠看到未來會是什麽樣,而不是現在是什麽樣。作為文化產業的企業家,我覺得更需要這種能力。去創造產業,才是真正的企業家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去擠紅海,不是看到一個很大的產業別人都在做了,我也進去摻和一把。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
這些年來,文化產業也好,很多的其他產業也好,其實最大的機會和改變是什麽?就是和互聯網的結合,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結合。四年前,我們意識到視頻會變得很大,會有很多人從網上看這些電影、電視劇,所以我們決定做了一個公司叫做愛奇藝,一開始引進了私募基金,後來過了兩年之後,他們沒有信心了,就退出了,這也是做企業過程當中常見的現象。一定會遇到挫折,一定會遇到困難,一定會遇到很多人都沒有信心的時候,這個時候怎麽辦?你還相信不相信你的夢想,能不能執著地堅持下去,能不能看到有一天這個東西會變得很大,有一天很多人對你表示認可?
三
其實愛奇藝並不是第一個做網絡視頻的公司,它只是現在最大的視頻公司,無論是從使用的人數、獨立的用戶數,還是每個用戶看視頻的時長,無論是在PC平臺,還是在移動互聯網手機的平臺,它都已經做到了第一的位置。而在四年前,愛奇藝還是從零開始的。而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相信,正版的、高質量的以及專業人士制作出來的視頻會有一個很大的市場。
愛奇藝有專職的CEO在運作,我只是後面的支持者。我支持什麽?兩個東西,一個是流量,大家很容易理解,每天有數億人上百度,在百度上找各種各樣的信息,服務和包括視頻在內的各種內容,所以我們給流量,給足夠的流量。第二就是給錢。其實在愛奇藝早期的時候,我剛才也講到了,我們沒有給愛奇藝錢,而是給流量,幫助它引進私募資金。後來市場變化很快,一開始大家很看好它,但過了兩年發現視頻網站很燒錢,內容又很貴,帶寬也很貴,廣告收入也起不來,似乎永遠沒有出頭之日,所以很多人就沒有信心了。那個時候,我首先讓愛奇藝CEO出去找錢,看外面有沒有其他的投資者願意給錢,找一圈發現沒有。我說沒有關系,我給你錢,原來的投資者也不願意投,我們可以買回來,我們用兩倍、三倍的價格買回來,去支持愛奇藝。
最近我和愛奇藝CEO聊天時,我說,其實網絡視頻也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除了我們之外,騰訊也有它的視頻,優酷也做得非常早。優酷更像美國的Youtube,所以他們有很多用戶自己上傳的視頻。我們早期在做愛奇藝的時候,發現我們有一個不利的處境,就是已經有大量用戶在另外一個競爭對手那里上傳了很多視頻,那我們該怎麽辦?而且,我們賣廣告的時候又面臨一個問題:人家已經是行業第一了,他的廣告單價就會比愛奇藝更貴。所以在那個時候,投資人也覺得前途非常渺茫。但是我們認為沒有關系,我們有流量,有資金,我們還有一個信念:用戶是更需要、也更喜歡那些由高質量、專業人士制作出來的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連廣告主的思維方式也變了,原來覺得那邊是第一,所以他們廣告單價更貴一些;但現在由於愛奇藝全部是正版、高質量的視頻,所以愛奇藝的廣告單價應該是更貴的。
四
企業家要做的就是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改變人們的行為習慣,創造出一個新的市場。愛奇藝在這方面也做出了一個很好的例證。其實不僅是視頻,很多的文化產業領域中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機會,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機會。在PC時代,人們需要坐在桌子前面才能享受互聯網帶來的好處,而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隨時隨地帶著手機,可能一天24小時都不會離開互聯網。那麽,能夠與手機、互聯網結合的產業,幾乎會遍布所有你能夠想象的行業,文化產業也不例外。
一個比較明顯的現象,比如說這兩年大家形成的看電影的習慣。過去到電影院要怎麽辦呢?要先查一下電影院在放什麽電影,快要放電影的時候去排隊買票,買了票以後,離電影放映還有一段時間,再出去逛商場,到時間再回來看。但今天看電影不是這樣的,在今天,只要打開百度,搜索要看的電影、電影院,或者是點擊“發現附近”,百度就會告訴你周圍最近的電影院是哪些。當你選擇一個電影院時,百度就會告訴你現在正在放哪些片子、幾點鐘放映,然後,你可以選擇要買哪些座位的票,並看到哪些座位賣出去了,哪些可以買,價格也會比線下購買便宜。這是一種典型的O2O模式和場景。這也和我們國家文化產業相關部門有先見之明有關系,在電影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首先把電影院的IT系統做好了,全部電子化。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以後,就可以很方便的和電影院的系統結合,用戶就可以足不出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想買電影票都可以直接下單購買了。
不僅僅是電影這樣,其實旅遊景點也可以這樣。百度最近也在嘗試,比較典型的例子是西湖,如果大家去西湖遊玩,在百度輸入“@西湖”,就可以進入西湖的直達號,所有景點的門票都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到。購買成功之後,大家直接拿著手機刷二維碼就可以到景區參觀了,這樣的機會有很多很多。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看到所有的領域、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中的諸多方面,都能夠和移動互聯網進行結合,並且在結合的過程中,產生出新的用戶消費習慣和新的市場需求,同時也會產生一批新的偉大的公司。當然,如果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不能感知新文化現象的產生,不能感知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不能真正研究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用戶習慣和行為變化,這個公司很有可能被淘汰。市場既充滿了很多機會,又是非常殘酷的,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樣的大市場環境中,仔細地觀察這些變化、抓住相應的機會,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努力思考、並試圖獲得的能力。
無論是百度這樣的公司,還是在座的文化產業商會理事單位,如果能夠和移動互聯網進行結合,垂直地打通各個文化環節的空間還是很大的。我們把文化產業做大,給用戶帶來各種各樣的優質體驗,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有望共同創造適合於移動互聯網的新型文化產業生態。百度也非常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未來的合作空間,用技術創新升級傳統文化產業,共同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真正使得中國的文化在全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2014年12月31日晚,美國最大連鎖藥店運營商沃爾格林公司宣布,已完成了與歐洲最大藥品分銷商聯合博姿(Alliance Boots)的合並,公司名稱改為沃爾格林聯合博姿集團(Walgreens Boots Alliance Inc),股票代碼改為“WBA”。對於國內有意於進軍在線醫療O2O的互聯網巨頭來說,這又是一針興奮劑。作為醫療O2O發展的“風口之年”:2014年不僅阿里京東等幾大巨頭日益進軍醫藥電商,更出現了集中井噴式的移動醫療創業和融資大潮。
隨著巨頭的入局與資本市場不斷看好,2015年醫療O2O發展勢頭必將更加強勁。由於醫療領域監管的敏感性和專業性,目前醫療O2O尚未迎來成熟的發展模式。但全球醫藥巨頭沃爾格林的高調收購行為,卻為醫療O2O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醫藥O2O:零售業的最後一片“藍海”
2014年互聯網巨頭大舉進軍醫療O2O,最終奠定醫藥平臺電商三足鼎立之勢。與此同時,盡管移動醫療創業也迎來井噴之年,並持續被業界和資本市場看好,仍未足以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撬動醫療O2O市場。
作為零售業的最後一片藍海,醫藥電商堪稱互聯網巨頭搶占傳統零售業的最後一役。一方面,在辭舊迎新的跨年之際,美國最大連鎖藥店運營商沃爾格林公司宣布,已完成與歐洲最大藥品分銷商聯合博姿的合並,即將打造全球最大醫藥商業公司以及分銷網絡;另一方面,2014年國內醫療O2O亦風景獨好:1月,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宣布斥資13億元入主醫藥電商中信21世紀有限公司,目的即在於95095所具有的藥品第三方交易平臺資質;8月22日,1號店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批複,成為首家獲得該資格的綜合電商企業;12月23日,京東商城再次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A證資質。
醫藥健康產業已經成為互聯網電商和在線零售業的最後一塊“蛋糕”。2013年,我國醫藥電子商務規模為42.6億元,僅占整個電子商務市場的0.7%不到,但較之2012年的16.6億元、2011年的4億元,平均增速超過200%。醫藥零售領域是互聯網零售領域挑戰最大,也是機遇最大的一個環節。隨著國家監管政策的日益松綁,互聯網巨頭的不斷滲透並對物流、客流、信息流、現金流的重新組合,轉移盈利模式,未來醫藥零售產業增長有望重新開啟。
移動醫療:有錢就任性
所謂移動醫療APP,指基於安卓、蘋果等移動終端操作系統的醫療類應用,主要分為5種:醫藥產品電商應用、滿足專業人士了解專業信息和查詢醫學參考資料需求的應用、滿足尋醫問診需求的應用、預約掛號及導醫、咨詢和點評服務平臺以及細分功能產品等。
2014年是移動醫療創業和融資的“井噴之年”。據動脈網互聯網醫療研究院投融資數據庫統計,2010-2014YTD近五年國內互聯網醫療創業投資事件為140起。其中,2014年融資交易數80起,披露融資額69074.3萬美元,接近前四年交易數和融資額總和。
醫療O2O:誰主沈浮?
作為國內重點監管領域,醫療行業的發展需要得到政策松綁。2014年首先就是政策紅利集中爆發之年:
1月26日,衛計委發布《關於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幹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取消多點執業地點地域和數量的限制;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8月29日,衛計委再次發布《關於推進醫療機構遠程醫療服務的意見》;11月17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幹意見》,提高醫療執業保險覆蓋面。
互聯網涉足醫療O2O不僅是政府有意推動,更是時代大勢所趨。當前,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但養老服務業卻嚴重發展不足:據統計,2014年中國老年人口總數達2億,龐大的老年群體對醫療健康產業提出了巨大消費需求。同時,國內醫療資源稀缺、分布不均衡,社區醫療不發達,導致看病難、看病貴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在移動互聯時代,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O2O全渠道模式,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有望得到有效緩解,沃爾格林則為國內醫療O2O的展開提供了諸多新思路:
醫藥電商尚待發力
一個被很多人忽視的事實是,美國最大的電商公司其實不是亞馬遜,而是沃爾格林。作為美國最大零售連鎖藥店巨頭,沃爾格林線上醫藥的交易額大於亞馬遜整體交易額。但由於醫藥電商的專業性強和沃爾格林先天互聯網基因不足,大多數電商分析家對此避而不談。
反觀國內,由於政策監管和區域性保護等因素,當前並不存在足夠強大的線下或線上醫藥巨頭。隨著監管政策的松綁和移動互聯時代到來,新一輪的醫藥電商洗牌在即,再加上資本市場對醫療O2O的看好,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涉足醫藥電商,2014年國內醫藥電商領域已經基本形成了天貓、京東和1號店三足鼎立之勢。
目前,醫藥電商行業已經進入到快速發展期。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雖然醫藥電商的規模為42.6億元,占整個電商規模不到0.7%的份額,但相比2012年電商醫藥的總規模16.6億元,和2011年的4億元,2013年平均增值超過了200%。業內預測2014年全年的電商售藥總規模將達68億元。此外,由於具備一定的醫資實力,未來醫藥電商企業有望將逐步拓展醫療健康服務範圍,進一步豐富其業務線。
移動健康管理突破口
大健康是醫療O2O的未來。大健康不止是制藥這一個環節,而是整個產業鏈,包含教育培訓研發、制造流通、物流、醫藥應用、醫療養老以及圍繞整個產業鏈的金融支付。雖然依托4000多家醫藥連鎖店迅速起家,但沃爾格林卻並不滿足作為最大的藥品零售商,而立誌轉型為更強大的、統一的健康服務供應商。
移動互聯時代加速了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目前,中國醫療健康類APP有2000多款,但這些移動醫療APP進入門檻並不高,大都停留在血壓、血糖、血氧和心電等數據的收集與手機相連,大數據分析是普遍薄弱環節,因此還不能稱為移動醫療和作為臨床診斷治療參考,仍屬於移動健康管理範疇。
未來,移動醫療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移動健康管理類APP的大數據分析功能。移動醫療必須把傳統醫療的生命信息采集、監測、診斷治療和咨詢,通過可穿戴智能醫療設備、大數據分析與移動互聯網相連:所有與疾病相關的信息不再被限定在醫院里和紙面上,而是可自由流動、上傳、分享,使跨國家跨城市之間的醫生會診亦能輕松實現。
社區醫療服務空白
社區醫療(primary care),是指一般的醫療保健,即病人在轉診到醫院或專科前的一些醫療。社區醫療為提供整合的便利的醫療保健服務;醫生的責任是滿足絕大部分個人的醫療需求,與病人保持長久的關系,在家庭和社區的具體背景下工作。
作為醫療O2O的最後一公里,社區藥店意義不言自明。沃爾格林的成功即源於以社區藥店為入口,將公司旗下的專科藥店、診所和建立在公司或大型機構內部的分支機構全部整合起來,進而推出便利的系列服務。在大多數國家,社區醫療是病人首先求醫之處,是以人群為基礎的醫療服務,也是提供連續醫療服務之處,包括治療慢性病病人、老年病人,也即需家庭護理和姑息療法的病人。
相比之下,我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20%的大城市,導致看病等待時間長,住院床位急缺,而社區醫療網絡和基礎設施嚴重滯後。同時,圍繞著社區醫療,各種垂直化的配套服務也沒有相應地得到發展,包括慢性病管理、專科服務、互動社區以及醫學教育等。據《中國社區醫療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顯示,我國社區醫療服務尚處於起步階段。2009年,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僅占衛生機構總數的2.98%,其衛生技術人員僅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4.52%。社區醫療機構的人力資源狀況也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
“讓藥師在轉型中唱主角”
當前,國內醫療O2O發展模式一直飽受爭議。2013年下半年以來,國內互聯網醫療領域湧現出兩類創業者:一類從互聯網切入,逐步向醫院滲透,以患者為中心;另一類從醫院切入,逐步向醫院外延伸,以醫生為中心。
但沃爾格林卻給出了新的答案:讓藥師在轉型中唱主角。這也符合沃爾格林立誌成為健康服務供應商的理念及其社區醫療O2O戰略。沃爾格林的藥師大都常駐於社區藥店。對於社區消費者而言,藥師是最值得信賴的專業人士,更重要的是由於常駐社區,消費者能很方便地找到他們。同時,藥師不僅連接著醫藥電商和消費者,直接關系到醫療O2O線下用戶體驗和用戶粘性,更能起到補充醫生人員不足的作用,還肩負著控制社區疾病管理、提供基礎性醫療保健服務以及平衡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重任。
A股實行註冊制還有多遠?今年6月1日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據財新報道,註冊制正式實施的具體時點仍然取決於《證券法》修訂的進展以及國務院對相關方案的最終批準,但證監系統內傳達的精神是,從今年6月起IPO審核工作移交滬深證券交易所,各項準備也圍繞這個時點展開。
報道還提到,上周證監會內部會議還就落實註冊制作出了更具體的安排。在證監會層面,與現有核準制相關的一批行政規章將予以廢止,本屆發審委到期後不再續聘;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將出臺與註冊制相適應的一批行政規章和規則;同時登記結算公司也做好後臺流程的技術準備。
目前發行審核的節奏明顯加快,從批文下發的速度到發審會審核的數量都有明顯的變化。去年平均每月批文下發的數量在10-14家左右,今年1月底猛增到24家。
中國證券報報道稱,下一步IPO有望再提速:目前監管部門對排隊企業的反饋、審核均已提速,甚至剛到2月,不少急於獲得批文的公司就已少見地更新完年報數據以滿足上市條件。市場人士預計,春節過後IPO批文的下發速度有望進一步增加。
該報引述消息人士預計,今年4月註冊制方案有望擇機公布,7月後正式實施,目前各項工作仍在按照這一時間表推進。
“但這一時間表目前僅作為工作參考,具體落實變數較大。”前述消息人士對中國證券報指出,具體方案如何確定仍有待國務院批準,由於證券法審核時間延期,使得註冊制實施的籌備時間比預計的短了不少,如何在短時間內平穩過渡,特別是在今年上半年為註冊制實施打好基礎顯得尤為重要,目前IPO審批節奏的提升正是為註冊制推出鋪路之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風語者Tung的“港A股”策略:邏輯、節奏和方向 作者:格隆匯 Tung 港股那點事 甲:我的三峽水利漲停了。 乙:我全倉了港股。 甲:我的中國電建漲停了。 乙:我全倉了港股。 甲:我的保利地產漲停了。 乙:我全倉了港股。 甲:。。。。。。 ![]() A股雄糾糾氣昂昂,一路走向三千八!如果說今天A股熱鬧非凡,那麽港股則應該說是無腦的瘋狂。如果說你今天手上A股的票全倉漲停,那麽港股則是全倉爆炸。隨手截了張盤中的自選股給大夥感受一下,基本都是大夥所熟知的典型港股代表,按格隆匯最新的說法,就是性感撩人的“港A股”。 ![]() 圈內人士上周五的朋友圈應該都被格隆匯一個神秘黃色爆炸圖案刷了屏,隨後鋪天蓋地券商唱多港股的論調也隨之而來,考慮到類似的內容多半都看的膩味了。所以關於港股這次的暴走我真的真的已經不想再多加評述。其實早在這輪港股瘋狂行情啟動之前,早在上周五證監會出公募基金參與滬港通的指引之前,我就已經在格隆會發表了文章做多“港A股”了。 ![]() 3月22號發表的文章,里面我率先提出了港股A股化的觀點,以及關於港股定價權的爭奪,最後更是給出了符合該邏輯的選股標準“小市值,夠性感,有業績,非老千”,並且根據該標準明確給出了個股名單,目前來看大體都有非常不錯的收益! ![]() 泛濫的東西就到這里,接下來就說些別人還沒說的東西吧。 談談什麽是港股A股化 一般來說股價的上漲是受估值的提升和業績的提升雙輪驅動的。但是全球有那麽一個奇葩的市場,股價的上漲主要受估值的影響,而受業績影響微乎其微。提升估值的最好方式則是講述性感的故事,A股總是這麽包容,只要你故事夠性感,業績可以放到十年後。與之對應的另外一個奇葩市場就是港股了,從來就是不見業績不漲股價,長期以來都由外資主導,幾乎成為了全球的估值窪地。 如今,資本市場越來越開放,隨著A股的資金流入港股,A股的邏輯也就跟了過來。擁有不錯業績的港股,在獲得了A股的估值邏輯之後,迎來的就是著名的“戴維斯雙擊”,如今來玩港股賺的最大的一塊錢就是估值提升的錢。目前的港股是很容易形成正向循環的,只要港股稍微有一點賺錢效應,A股的錢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隨之而來的則是港股的進一步A股化,然後就是估值的進一步提升。股價的不斷自我強化一旦形成,目前港股大量10倍pe的票就會向A股靠攏,變成30倍也一點都不算高! 簡單來說,A股過來的資金越多,港股的A股化就會越明顯,“港A股”的機會就會越大,就會有更多的錢過來,目前只是剛剛起步!資金是不會說慌的,下圖就是今天南北向的資金,這是自滬港通開通以來南北向資金分化最嚴重的一次,可見A股的資金正在跑步入場。而隨後開通的深港通,我敢大膽預言,只會使目前這種趨勢變得更為明顯。 ![]() 談談來港的資金 港股之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缺水!港股久旱逢甘霖,別說放水了,上周五一個準備放水的消息,就把港股的饑渴完全引爆了。今年港股會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來澆灌的,並且大概率按以下順序,從而保證港股時刻處於一個活躍的狀態。 A.長期在港股混的資金,存量資金。這類資金為港股提供了基礎的流動性,對港股最為熟悉了解,也一早潛伏在了這波行情之初。對這類資金請大家不要羨慕,畢竟人家埋伏了這麽久,付出的代價就是沒有享受到A股的盛宴。 B.先知先覺的資金。這類資金算是最近入場的主力資金,並且能持續不短的時間,以專業投資者為主。這幾天的暴漲應該都是這類資金建倉所致。這類資金的忠誠度應該是非常高的,而且資金集中,股票不搞個翻倍,這類資金是很難把浮盈賺到手的。B階段就是眼下建倉的黃金機會。要知道國內的從業人員是不能炒A股的,可是卻並沒有限制炒港股,背後意味著什麽,你懂的! C.後知後覺的資金。這類資金估計還要很久才會進入,換句話說就是A股的大媽行情,這類資金比較盲從,沒有什麽忠誠度。 D.解放軍。最後的重頭戲,也就是上周五證監會的指引“公募可以通過滬港通直接投資港股”。非常激動人心的消息,也是這輪港股能長牛的一個保證,但是這筆資金應該是下半年才會流入,而且極大概率是在深港通開通前後,並且同樣可以投資深港通標的。公募要來港股是要改舊基金合同或者發新基金的,這個需要不少的時間,另外基金公司內部的交易系統和估值清算系統都面臨著一次大的升級,根據我曾經在公募基金的經驗來說,估算出來的時間是下半年。 ABCD當中蘊藏了一個非常巨大的機會,但是不方便說的太直接,祝有緣人得之。總之這個機會一定藏在小市值夠性感的港A股! 談談隨後玩港A股的節奏 我看上的標的在3月22號的文章當中,已經毫無保留告訴了大家,目前的觀點也沒什麽變化。關於後市的把握主要還是集中在三個板塊。 首先搞科網股! 這個是毋庸置疑的,港股和A股估值差異最大的就在這個版塊了。純正的科網股大多數都在港股或者美股上市,也正因為如此,A股的科網股都是概念為主,稀缺導致價格一直高不可攀。看看全通教育和網龍大概就可見一斑了。標的我就不推薦了,自己拿行情軟件看一下,今天漲幅在10個點以上的基本全是這些,所以短期來看我保持一定的謹慎。 隨後搞環保新能源! 這個也沒什麽好說的,如果說以前環保是花架子,那麽今年則是環保正式啟動的元年!炒股要聽習大大的話!更為重要的是,相較於A股高高在上的環保股,港股環保可以說都是白菜價,我幾乎找不到一個過20倍pe的環保股,我認為只要是環保就能買!綠色動力,北控水務,光大環保,中滔環保,京能清潔,興業太陽等等,其他還有好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另外環保股的光芒最近都被科網股遮蓋了,所以目前正是最好的建倉時機! 最後搞消費醫藥! 自古牛股出消費,這兩個版塊從來都不缺牛股!而且今年這兩個版塊都是重傷版塊,大量標的都是腰斬過半的,熟話說跌出來的機會,這絕對是值得好好挖掘的版塊。不過短期來說時機可能還差那麽一點。 本文寫的有點雜,但核心思想毫不動搖!響應格隆匯號召,堅定旗幟鮮明做多港A股。我的觀點也和之前的文章一致,今年的港股會是2015年最大的機會。 大風起兮雲飛揚,祝君股運昌隆,乘風破浪!今年在港A股中斬獲大量收益! |
央行上交所齊放利好,這是要股市暴走的節奏? 來源:第一財經報道 導讀:清明小長假前夕,市場好不熱鬧,上證指數再創7年新高。收盤時央行和上交所又紮堆放利好。有網友感嘆:又是信貸資產證券化實行註冊制,又是放開一人一戶限制的——這下周金融股要爆發啊! 4月3日消息,繼銀監會、證監會雙雙推出資產證券化備案制後,央行節前也送來註冊制政策大禮包。央行下發公告稱,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實行註冊制,打通了資產證券化最後一公里! 而上交所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將允許投資者一人開設多個證券賬戶:投資者可以在券公司開設賬戶,每個賬戶指定一家證券公司。 有網友感嘆:又是信貸資產證券化實行註冊制,又是放開一人一戶限制的——這下周金融股要爆發啊! 開放一人一戶限制很好理解,在這里一財君主要解釋一下相對專業的“貸資產證券化實行註冊制”。央行這一舉措標誌著,中國資產證券化銀行間和交易所兩大市場,徹底告別審批制。 《第一財經日報》此前曾援引信托機構人士表示:“央行註冊制執行之後,銀監會和央行均無需開包,只需遞交相應的資料進行登記、備案即可,我們即將發行的一單產品就等央行政策落地。 此前,國內金融機構申報信貸資產證券化項目,需分別向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取得“資格審批”和“項目審批”。 2014年11月,銀監會、證監會雙雙推出資產證券化備案制,發布資產證券化業務規則,銀監會對已經取得資質的銀行取消資格審批,發行產品“事前實施備案登記”。預計接下來,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將迎來春天。 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研究員董希渺表示: 現在央行也推出了“註冊制”意義重大,對老百姓而言,可能還可以增加一個新的理財投資產品和方式! 為什麽說這會是一種新的投資理財方式呢?那就簡單了解一下(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概念吧。 什麽是資產證券化 我國資產證券化主要包括信貸資產證券化、企業資產證券化和資產支持票據三類產品。其中,銀行發起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是發行量最大的資產證券化品種 簡單通俗地了解一下資產證券化: A:在未來能夠產生現金流的資產; B:上述資產的原始所有者(銀行等); C:樞紐(受托機構:券商); D:投資者。 資產證券化——B把A轉移給C並以證券的方式銷售給D。 B低成本地(不用付息)拿到了現金興高采烈;D在購買以後可能會獲得投資回報,因而也喜氣洋洋;C有事做\有錢賺了,心里樂滋滋。大家其樂融融! 投資者D之所以可能獲得收益,是因為A不是垃圾,而是被認定為在將來的日子里能夠穩妥地變成錢的好東東。 C(受托機構:券商)是個中樞,主要是負責持有A並實現A與破產等麻煩隔離開來,並為投資者的利益說話做事。 SPV進行資產組合,就是把“高”“矮”“胖”“瘦”不同的A在信用評級或增級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組合、調整。目的是吸引投資者,為發行證券多換點錢而做精細的準備。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資產支持證券(ABS)總發行量3264億元,較2013年增長10倍以上。 2014年底信貸資產證券化占整個資產證券化市場的82%。發行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2833億元,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342億元,資產支持票據89億元。三類產品合計總發行量3264億元,較2013年增長10倍以上。 其中,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主要是銀行發放給企業的貸款,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比例不高,其他基礎資產包括不良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應收款等。 利好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 對於券商來說,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承銷費。有投資者認為,今天盤中券商股的異動和上述兩則消息有關。 而作位發行方的銀行,可以釋放貸款額度。對銀行而言,信貸資產證券化具有流動管理、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提高資本充足率等多方面意義,是盤活存量信貸資產的重要手段。有利於銀行增加信貸投放的增量,進一步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 招商證券研報認為 信貸資產證券化緩解銀行資產質量壓力,促進經營方式轉變,通過信貸出表轉移風險,銀行體系不良貸款壓力將減輕,同時也有利於促進銀行經營模式從資產持有向資產交易轉變,樂觀預估,2015年信貸資產證券化規模可達8000億元,接近全年新增信貸額度的8%。 中金公司宏觀研究團隊在近日研報中指出 中國資產支持證券化出現爆發式增長。隨著市場制度的不斷完善,監管方式由審批制轉為備案制,未來幾年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步伐就將會加快。 而第一財經此前也曾報道 除了傳統的央行、銀監會和證監會在競相推動資產證券化市場的“自由化”進程,一向在資產證券化市場上表現“稍遜”的保監會也已經於去年年中向保險資管公司下發《項目資產支持計劃試點業務監管口徑》,鼓勵保險資管通過項目資產支持計劃發展保險資管公司的資產證券化業務。 面向投資者的龐氏騙局? 不過市場也別高興得太早,財經評論員葉檀在其文章中指出,資產證券化是好事但目前只能說是試水: 2008年的金融危機正是由於次級貸等不良貸款被打包發售,最終風險爆發引起金融海嘯: 上世紀80年代,美國試水此項業務,房貸資產在證券化後打包成投資品,通過評級,賣給市場上張著大嘴想獲厚利的投資者。 美國利率市場化後資產證券化市場迅猛發展,產品余額從1980年的111億美元大幅增長至2007年的9.3萬億美元,同期住房抵押貸款的資產證券化率也從7.6%上升至64%,美國房地產價格飛速上升,買得起房的、買不起房的都通過房貸資產證券化,獲得資金在郊區買起房子,過上三個孩子一條狗的幸福生活。臭名昭著的次級債證券化產品,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銷售、評級等出現一連串的虛假,撒上國債糖霜冒充3A級證券時,資產證券化就是面向投資者的龐氏騙局,最後以金融危機收場。 中國資產證券化還處於幼兒園水平,激勵機制不夠,評級機制不夠,雖然在審批等方面有所改善,雖然存貸差下行會倒逼資產證券化,但形成相對完善的市場談何容易,目前只能說是試水。(第一財經資訊綜合) |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4130
作者:任泽平、张庆昌 导读: 近期在经济企稳预期和流动性陷阱下,央行收短放长,定向正回购和不续作MLF的同时启动PSL,短端利率上行。预计在经济衰退和物价通缩背景下,货币政策宽松方向不变,但节奏和工具调整。 摘要: 国内经济:房市回暖,经济低水平企稳。5月工业生产低位企稳,最大亮点来自房地产销量明显回升,土地购置和新开工低位略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4%,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但6月电煤耗量和粗钢产量再度回调,表明经济企稳基础不牢。考虑到出口触底、库存接近历史低位、地产改善,维持下半年经济将探明中长期底部判断,未来核心观察地产回暖能否持续。 物价:猪价上涨,生资回落,尚不制约货政。本周农业部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6%,生猪、仔猪价格继续小幅上涨。上周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回落0.2%。 货币:货币市场利率上行,源于央行定向正回购和MLF不续作。上周(6月15日至6月21日),反映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质押式回购(R007)利率继续上行,由此前一周的2.11%上升至2.87%,但仍在历史低位。1年期央票交易利率由上周的2.37%微降到2.35%。 政策:430政治局会议后,财政稳增长发力,预计组合拳将在6月见效。货币政策宽松方向不变,但将更多采取PSL等定向宽松方式。近期监管层严查场外配资,意在防范风险和给股市降温,而非转向打压。 国际经济:6月FOMC会议,耶伦明确“渐进式”加息;欧元区经济复苏,有利于解决希腊债务问题。第一,9月首次加息概率仍然最大,但往后看市场预期9月加息的概率可能将逐渐递减,加大央行秋季降准预期,以对冲美联储加息带来的资金外流。第二,希腊债务问题,车到山前必有路,失败概率较小。当前,欧元区经济在QE和低油价的作用下,持续复苏,将有助于希腊问题的解决。目前希腊谈判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增值税、养老金等方面。 市场:我们在5000点附近提出“海拔已高,风大慢走。最大的不确定性短期来自监管,长期来自经济基本面。”近期经济企稳预期、查配资去杠杆使得市场担心货政转向和监管层对股市态度转变,叠加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新兴市场普遍调整,市场出现大幅震荡。 这是牛市调整而非重回熊市,此轮牛市的三大根基仍在:改革提升风险偏好降低无风险利率、经济仍在衰退和通缩区间使得货币政策取向继续宽松只是节奏和工具调整、牛市使命未完成政策友好。维持“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三种前景”判断。未来经济和市场需要在调整中重新确认改革转型继续推进、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监管层旨在防范风险但政策友好等。 正文: 1.国内经济:房市回暖,经济低水平企稳 房市回暖,经济低水平企稳。5月工业生产低位企稳,最大亮点来自房地产销量明显回升,土地购置和新开工低位略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4%,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但6月电煤耗量和粗钢产量再度回调,表明经济企稳基础不牢。考虑到出口触底、库存接近历史低位、地产改善,维持下半年经济将探明中长期大底判断,未来核心观察地产回暖能否持续。 1.1. 5月工业生产低位企稳,新兴行业持续增长 工业生产低位略升。传统行业增速上升,黑色采矿由3.4%上升至5.7%,有色采矿由0.5%上升至8.5%。新兴行业继续高增,计算机通信电子行业增长9.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继续大幅降至5.1%。东部和西部地区增速有所回升,中部持平,东北地区同比-4.6%,跌幅扩大。 新经济之一:互联网金融崛起,蚂蚁啃大象。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3.3%上升到2014年的4.4%,已经是全球领先国家。2015年1月8日,央行即放行8家征信牌照预发放,互联网金融正致力于获取金融牌照。互联网金融不仅在互联网和金融的交叉地带开疆辟土,也在蚕食传统金融的领地,蚂蚁啃大象。当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企业基本都脱胎于互联网公司,其精耕产品、细致服务、用户为先的基因进入金融领域后爆发出巨大活力,攻城掠地,无往不力,但受牌照限制,一些领域的进入程度还不够,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 1.2.地产销量持续回暖 地产销售旺盛。330救房市政策以来,伴随着4月19日降准、5月10日降息,地产销量持续回暖。上周30大中城市房地产周度销售面积为478万平方米,较上周小幅反弹;周度商品房成交套数为44152套,较上周提升9%。40大中城市住宅用地周成交面积为68万平方米,较此前一周202万平方米大幅回落,二季度推盘旺季来临,地产销量持续放量增长。分城市看,6月21日这周,已公布的22个大中城市数据中,北京、成都、昆明、南昌、南宁等5个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上涨;上海、深圳、南京、武汉、青岛、苏州、东莞、厦门、广州、杭州等10个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 1.3.电煤耗量和粗钢产量再度回调 电力耗煤下滑,高炉开工企稳,化工品回落。上周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周度同比下降12.10%,较前期明显下调,电力耗煤周度环比降幅3.24%,较上周小幅放大。上周全国水泥均价环比下跌1.2%,上海、天津等17个省份的价格环比跌落,周度库存继续微升,仅浙江、河南和山东出现自律的停产,水泥价格有进一步下跌空间。上周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继续小幅回落,管材、板材、型材、线材均价和钢铁库存指数较上周均下行。铁矿石价格小幅回升,下游行业采购积极性不起,钢市行情难有单边上行。上周全国高炉开工率企稳,而河北、唐山高炉开工率回升。上周主要化工品价格均较前期小幅回落,涤纶长丝POY价格继续下调,库存与前期持平。 2. 物价:猪价上涨,生资回落,尚不制约货政 2.1.食品价格基本稳定 6月第2周(6月8日至6月14日)商务部食品价格环比基本持平,统计局食品价格5月下旬环比下降0.2%,农业部食品价格6月第3 周(6月15日至6月19日)环比上涨0.6%,目前食品价格基本稳定。 图1 食品价格环比对比(%)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国家统计局、WIND 2.2. 生猪价格继续小幅上涨 本周生猪、仔猪价格继续小幅上涨。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4.97元/公斤,较上周的14.70元/公斤环比上升1.9%。全国仔猪价格均价从上周的27.03元/公斤升至27.52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22.8元/公斤上涨20.7%。 图2 搜猪网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元/公斤)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搜猪网 2.3. 生资价格、煤油钢价均回落 6月第2周(6月8日至6月14日)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回落0.2%。与前一周相比,建材、轻工原料、农资价格上涨,能源、钢材、有色金属、化工产品价格回落,橡胶价格基本持平。 6月第3周(6月15日至6月19日),大宗商品中WTI原油期货结算价、山西优混煤平仓价、钢材指数回落。 2.4.预测6月CPI为1.4%,PPI为-4.7% 截止目前6月统计局食品价格环比与上月持平,农业部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7%,预计6月统计局食品价格环比为0.1%,同比2.1%。 综合来看,预计6月CPI为1.4%,其中食品环比为0.1%,同比为2.1%,非食品环比为0.1%,同比为1.1%。 截止目前6月期货等价格加权环比下跌0.4%,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跌0.6%,预计6月统计局PPI环比为-0.3%,同比为-4.7%。 3.货币:短端利率上行,但流动性整体仍充裕 货币市场利率上行,源于央行定向正回购和MLF不续作。上周(6月15日至6月21日),反映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质押式回购(R007)利率继续上行,由此前一周的2.11%上升至2.87%但仍在历史低位。1年期央票交易利率由上周的2.37%微降到2.35%。 图3 货币市场利率上行(%)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国家统计局、WIND 4.政策:财政稳增长发力,货政采用定向宽松 4.1.财政发力,货币定向宽松 430政治局会议后,财政稳增长发力,预计组合拳将在6月见效。6月8日国务院派出6支督查组赴地方督查落实稳增长;发改委5月18-20日、6月10日密集批复4500亿、1261亿项目;市场传闻近期央行启动1.5万亿PSL用于稳增长和购债;国办发40号文要求银行保障地方融资平台在建项目后续贷款。 货币政策宽松方向不变,但将更多采取PSL等定向宽松方式。经济企稳预期和流动性陷阱使得市场担心货币政策转向,央行收短放长,在定向正回购和不续作MLF的同时启动PSL。R007三周内从1.95%快速上升至2.87%。近期菜价下跌、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物价仍在通缩区间,考虑到经济低水平探底且尚在衰退期,货币政策宽松方向不变,但将更多采取PSL等定向宽松方式。 4.2.不续做MLF,并非政策收紧;查配资期待慢牛 银行主动要求不续作,并非政策收紧。目前3个月期的MLF利率在3.5%,而3-5年期PLS的利率只有3.1%。加之实体经济偏弱,银行 惜贷,信贷投放有限,导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十分宽松,一度隔夜回购利率接近1%,银行超储率接近4%,因此3.5%的MLF吸引力不够,银行主动要求续作的意愿较低。 央行后续重在压低长端利率。央行之前的宽松政策,对压低短端利率效果显著,但长端利率依然居高不下,后期央行的货币政策将重在压低长端利率。预计央行从6月起将加大PSL的投放量,扩大PSL参与银行数量。 股市短期调整源于打新冻结资金、近期监管层查配资期待慢牛、两融集中到期、市场波动大投资者主动去杠杆。按照目前的两融规则,融资期限最长6个月,到期后需先还钱再签订新合约。根据两融数据统计,去年12月有一波融资高峰,预计6月将逐步到期。加之,近期监管层严查场外配资,意在给股市降温,对股市造成流动性冲击。 5.国际经济:耶伦明确“渐进式”加息,希腊车到山前必有路 5.1.6月FOMC会议:耶伦明确“渐进式”加息 表态偏鸽,市场乐观。6月美联储FOMC会议决议维持利率不变,耶伦也没明确首次加息时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美联储预测点阵图下调GDP预期以及未来加息点位,耶伦明确“渐进式”加息,略超市场预期,总体表现偏鸽。市场反应乐观,美元大跌,国债收益率大跌,股市微涨。9月首次加息概率仍然最大,但往后看市场预期9月加息的概率可能将逐渐递减。 加息点位继续下调,货币政策比预期更为宽松。美联储对GDP的预测由3月的2.3-2.7%大幅下调为6月的1.8-2.0%。美联储预期2015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位数为0.625%(3月中位数预测同样为0.625%,但预测均值从0.75%下调至0.57%);预期2016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位数1.625%(3月时为1.875%);预期2017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值为2.875%(9月时为3.125%)。整体上看,货币政策走势要比之前预期的宽松。 决议和发布会要点:经济转好,耶伦谨慎乐观,强调“渐进”。1)美联储承认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出现明显的改善,这与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相对应,但耶伦表示谨慎乐观。特别的,对于近期明显改善的劳动力市场,耶伦称只是暂时的,需要更为明确的信号。2)耶伦声称是否9月、12月还是来年3月加息并不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渐进式的加息路径。这个表态基本排除了7月加息的可能性,首次加息最早的可能在9月。3)耶伦再次强调,美国的经济只能支持“渐进式”的加息,并否定了未来的加息路径将会复制2004-2006年每次开会加息25个基点,强调跟着经济走,这一明确表态明显偏向鸽派。另外,这一表态结合年底0.625%的加息预测,意味着年底前两次加息以及9月首次加息的可能性的概率较大。 央行秋季降准预期加大,以对冲美联储加息带来的资金外流。历史证明,美联储加息,全球资金会回流美国。在保持强势人民币和有意降低中长端利率下,届时中国资金必然出现外流,进而加大央行降准对冲资金流出的预期。 5.2. 欧元区经济复苏,有利于解决希腊债务问题 希腊债务问题,车到山前必有路,失败概率较小。讨论希腊问题,我们应该考虑欧元区经济这个大背景。当前,欧元区经济在QE和低油价的作用下,持续复苏,将有助于希腊问题的解决。事实证明,欧央行等机构正在竭力与希腊政府一道解决希腊债务问题。第一,欧央行不断上调希腊银行业紧急流动性援助上限。第二,谈判各方都意愿达成一致,目前谈判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增值税、养老金等方面。 6.市场:牛市三大根基未动摇,调整而非重回熊市 我们在5000点附近提出“海拔已高,风大慢走。最大的不确定性短期来自监管,长期来自经济基本面。”近期经济企稳预期、查配资去杠杆使得市场担心货政转向和监管层对股市态度转变,叠加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新兴市场普遍调整,市场出现大幅震荡。 此轮牛市的三大根基仍在:改革提升风险偏好降低无风险利率、经济仍在衰退和通缩区间使得货币政策取向继续宽松只是节奏和工具变化、牛市使命未完成政策友好。我们维持“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三种前景”判断,预计这是牛市中的调整,而非重回熊市。未来经济和市场需要在调整中重新确认改革转型继续推进、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监管层旨在防范风险但政策友好等。 (来源:泽平宏观) 格隆汇声明: 本文为格隆汇转载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16亿中国人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一份被稱為“經濟北約”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擾亂了國人國慶度假的心情。澳大利亞、新西蘭赫然在談判國之列,這不禁讓人擔心這些年在大洋洲頻繁布局的食品企業。
“對中國乳業國際化發展影響甚微。”乳業專家宋亮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新西蘭出口的乳制品中,至少1/3流向中國市場,其余出口到中東、印度、非洲和美國等國家和地區,“中國是最大市場,新西蘭不可能因為加入TPP而不遵守此前與中國簽署的自貿協定,否則只會顧此失彼,損失的是他們自己”。
TPP影響幾何?新希望乳業總裁席剛稱“還沒來得及思考”;蒙牛方面表示目前境外市場主要在蒙古和中國香港,都屬於上述協議之外的國家和地區,因此不存在什麽影響;伊利方面對此則沒有給予回應。
其實,TPP協議短期內可能會沖擊中國制造產品的出口,但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乳品進口大國,也因為是全球乳品重要消費市場,新西蘭等乳品出口國總是擔心大門開放得不夠寬廣。
根據2008年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西蘭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下稱“協定”),在貨物貿易方面,新西蘭承諾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其中63.6%的產品從《協定》生效時起即實現零關稅;中方承諾將在2019年1月1日前取消97.2%自新西蘭進口產品關稅,其中24.3%的產品從《協定》生效時起即實現零關稅。
記者查閱中方關於新方原產貨物關稅減讓表,固狀乳及奶油這類乳制品的關稅基礎稅率為10%,2008年減讓至9.2%,到2018年逐漸減至0.8%,2019年關稅降為零。
以伊利在新西蘭新建的一系列項目為例,建設期均為22個月,這也意味著,2018年之前項目就會竣工,等投產後,產品進口很快就將迎來零關稅。宋亮稱,即便新西蘭加入TPP,在中國這個巨大市場和美國之間,也只能選擇左右逢源。
事實上,近年來包括貝因美、聖元、澳優等諸多乳企,也把目光轉向了愛爾蘭、法國及荷蘭等歐洲奶源地。加上歐洲牛奶配額制度的終結,中國市場逐漸備受歐盟關註。“TPP對於中國未來全球資源的獲取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我們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一位行業觀察人士稱,商業利益面前,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除了新西蘭,澳大利亞也已成為國內食品企業爭相布局的領地。在中國過去十年430億美元的海外農業投資中,澳大利亞僅占到15億美元。2015年6月17日,中國與澳大利亞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澳大利亞是農業強國,是世界主要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國。中國與澳大利亞在農產品競爭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對於農業產業,中澳自貿協定通過部分產品例外,安排較長的過渡期,設置農產品特保措施和國別配額措施,對重點農產品進行了適度的保護。”商務部介紹,在較長時間內,給予相關國內產業調整、應對的時間。
記者查閱中澳自貿協定詳細稅率清單發現,目前澳大利亞牛肉進口關稅稅率為12%~25%,九年內實現零關稅。羊肉進口關稅目前為12%~23%,根據自貿協定,八年內免去對澳大利亞進口羊肉的關稅。同時,在四年內對澳大利亞嬰兒配方奶粉免去15%的關稅。
2015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尚未解除;即將步入年末之際,全球經濟的敏感神經又被美聯儲加息不斷挑動。此外,剛剛加入SDR的人民幣近日不斷貶值,引發人們對2016年人民幣走勢猜想。
近日,第一財經金融峰會在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劍峰、法巴銀行亞洲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美銀美林大中華首席經濟學家喬虹、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野村證券中國區經濟學家趙揚、Observatory Group中國首席分析師李新新、長江養老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等業界、學界著名首席經濟學家齊聚第一財經金融峰會圓桌,圍繞上述問題作出展望。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主持圓桌論壇。
2016中國經濟增速能否回升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明年對中國經濟而言是重要的轉折點。今年中國前3季度的經濟增長是6.9%,其中工業與建築業之和只有6.0%,金融行業卻有17%。
他指出,今年上半年GDP保7%幾乎都靠金融增長拉動完成。股市波動後,金融不可能再維持高增長,如果樂觀預測2016年金融產業減速7個百分點,不需要假設經濟繼續減速的前提下, 2020年小康社會目標在第一年就會跌破。徐高認為,2016年中國會有更多穩增長政策發力,未來5年中國經濟增長才不會跌破6.5的增長底線。
長江養老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也預測了2016年6.5%的經濟增速,他認為,2016年伊始,國際已經打消了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高預期。未來2、3年,中國經濟仍處於經濟結構調整中,可能進入經濟增速下滑的最低點。"我對未來一兩年經濟回升沒有信心,我認為大概會在底部運行,這個L型不會是平行的,可能是上下不斷波動。如果今年年底官方GDP是6.8%、6.9%,明年可能是6.5%。"俞平康說。
俞平康給出的藥方是,中國經濟將特別關註結構改革,去產能化和去杠桿。這些問題太過沈重,已經不能再往後拖。明年中國就要解決“僵屍”企業,高層會下決心解決經濟中存在的問題,這一過程反倒給好企業創造了增長空間,有利於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劍峰警示金融改革不應過快。"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金融改革明顯快過實體經濟改革。因為金融改革相對於其他包括土地、要素價格、國有企業改革而言相對比較容易。後者都需要勇於試錯的精神,然而目前大家都處於不敢試錯的狀況。"殷劍峰說。他認為,在實體經濟領域的改革沒有實質性改變的情況下,盲目推動金融改革存在巨大風險。
美聯儲明年加息節奏如何
在2015年尾聲,美聯儲的加息節奏牽動全球經濟敏感神經,也帶給市場更多的不確定風險。首席經濟學家一致認為美聯儲年底加息幾乎已成定局。然而針對明年美聯儲的加息節奏卻產生較大分歧。
Observatory Group中國首席分析師李新新指出,明年美聯儲加息3次比較折中。2016年可能會出現全球貨幣政策的分化與背離。2015年年底,美聯儲可能會走向第一次加息,但是其他的主要央行,比如日本央行、歐洲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仍然會處於比較長期的寬松周期。
李新新稱,美國的貨幣政策來看還是有規可循的。今年9月美聯儲公布了加息預測,加息路徑顯示,到明年年底美聯儲會加息5次,也就是說今年一次,明年四次。但是市場的大部分投資者對此將信將疑。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美聯儲除今年年底有一次加息外,到明年年底再加息兩次。
"我們覺得2次到4次之間有一個很大的鴻溝。從美聯儲的情況來看,它也是在和市場反複的博弈、反複溝通的過程。我們認為,最終美聯儲可能采取折衷的結果,在今年加息一次的基礎上,明年是加息3次。"李新新說。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則卻給出了不同視角。他認為美聯儲提息1、2次後,或可停止。丁爽稱,從2011年開始連續5年,每年年初經濟學家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測都在3%左右。因為大家普遍認為美國潛在增長率是3%,但是五年來每一年美國經濟增長都不到3%。所以大家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估可能出現了誤差。明年美國經濟增長也不容樂觀。
他指出,美國經濟的擴張期在過去幾十年平均是60多個月,現在已經超過70個月。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美國經濟擴張期頂部已過。接下來會出現下行。另外從勞動市場看,雖然公布的勞動力數據很好,但很多不能就業的勞動力參加率一直不能提高,這說明從勞動力要素方面要提振美國高經濟增長的條件不存在。
此外,丁爽認為美國經濟還有其他不盡如人意之處。美國經濟中汽車銷售是經濟消費增長的重要源泉。但汽車銷售很大程度上依賴貸款,金融條件收縮使得汽車行業較難維持。此外,頁巖油、頁巖氣在美國前兩年發展很快,投資的也很多,但由於石油價格大幅下跌,很多石油的鉆臺都停產了。最重要的是,隨著美元走強也會影響美國經濟增長。
人民幣匯率明年或溫和貶值
就在12月14日,央行官網發文《人民幣匯率具備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基本穩定的基礎》,人民幣從以美元為錨到以一籃子貨幣為錨,這使得2016年人民幣的匯率走勢更加難以預測。此外,隨著美聯儲加息對人民幣匯率有何影響?
法巴銀行亞洲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認為,人民幣從以美元為錨到以一籃子貨幣為錨,加大了人民幣的波動率。如此也就加大了人民幣預期的不確定性。但是從央行最優的貨幣政策角度看,確實要將人民幣一步貶到位,讓大家覺得央行此次是永久性的貶值,這樣對整個經濟波動影響最小。他表示,人民幣貶值到6.7、6.8都有可能。
對此,美銀美林大中華首席經濟學家喬虹也給出十分接近的預測,美銀美林官方預測2016年人民幣將溫和貶值到6.9。喬虹指出,近日央行提出新型貨幣籃子指數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央行此舉是在提醒大家,人民幣的匯率並不只盯住美元,實際上是參考一攬子貨幣,未來央行會用一籃子貨幣指數來衡量人民幣。
如果對照CFETS指數,人民幣是升值而不是貶值了。既然人民幣到現在為止是升值了,一旦未來美聯儲加息的速度比市場預期快,引發國際市場或外匯市場大幅波動,央行就給未來人民幣貶值預留了一條後路。到時候如果人民幣要貶值,可以相對貶一點。但2016年人民幣不會大幅貶值。目前中、美利差已經明顯小於3、4個點,大幅貶值會出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