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富商三角孽緣 打曹央雲 斷生活費 沒收鄺美雲豪宅

2011-1-6  NM




現年六十歲,擁有多間上市公司的富商何永安,○九年四月在山頂加列山道豪宅,涉嫌毆打替他生下兩女的女友、九四年亞姐季軍曹央雲後,上月又再遭另一女友勞玉儀追債三千萬,被判敗訴外,更被對方在庭上大爆不只得一個女人,有「二、三、五個女人」。

何永安照顧的大堆女人當中,曾經跟他及曹央雲,有超過十年三角孽戀的鄺美雲,亦榜上有名,被稱為圈中富婆的她,九九年開始,一直住在何永安旗下、以海外註 冊公司持有、市值約一億多的深水灣文禮苑獨立屋,直至近月何永安經濟出現問題,要沒收豪宅,她亦即時以四千萬購入位於九肚山的寶松苑獨立屋。

至於曾遭何永安打,甚至終止提供母女生活費的曹央雲,只無奈回應:「如果佢對啲女朋友好過自己個女,真係天地不容。」一住十年

在平安夜生日,每年必然大搞的鄺美雲,在剛過去的十二月二十四號晚,在沙田馬場會所筵開二十二席慶祝四十八歲生日,當晚戴上價值過億珠寶首飾的她,除有四 名貼身保鏢護駕外,馬會亦出動多名護衞在現場把守,一班朋友玩到凌晨二點左右才陸續離開,壽星女也由保鏢護送返回文禮苑獨立屋。

跟呂良偉離婚後,鄺美雲九九年開始入住當時價值二千七百五十萬的文禮苑獨立屋,被指投資有道,是圈中富婆的她,當時更承認自己在投資物業方面眼光準,大多 有賺無蝕。不過,鄺美雲這個一住超過十年的三千呎獨立屋,其實並非她名下物業,而是當年跟何永安拍拖,男方給她入住的安樂窩。

公司簽名相同

就田土廳資料顯示,鄺美雲位於深水灣道四十號的文禮苑獨立屋,由何永安其中一間英屬處女島登記的公司持有,登記人簽名,跟何永安早年安置曹央雲母女並於較 早前以四億五千多萬售出,大賺二億的山頂加列山道獨立屋的買賣合約簽紙人,同屬Crosthwaite Chan Anne Eleanor一人。

磚頭致富

82年選美得亞軍,鄺美雲入行做歌星搵到第一桶金後,開始買磚頭投資。自命炒樓有心得的她,高峰時期手持物業逾10個,被稱為圈中富婆。隨住香港地產起 飛,鄺美雲身家亦水漲船高。由88年至03年,鄺美雲買賣過多個不同類型的物業,包括禮頓山、陽明山莊等豪宅及遠東金融中心商用單位,雖然當中有賺有蝕, 埋單計仍勁賺近1,500萬。

三十萬生活費

據了解,早年已婚並跟正室育有一女的何永安,過往對女朋友十分豪爽,鑽石名牌手袋不缺,又提供豪宅任住,雖然得個住字,但跟鄺美雲疏遠後,多年來亦未有收回。

「何永安係向華強太太陳嵐介紹俾Cally(鄺美雲)認識,當年何永安好濶佬,除咗俾間屋佢住,仲每月有成三十萬生活費,之後何永安識到曹央雲,佢就疏遠 Cally,不過佢一直冇叫Cally搬,又繼續照顧佢嘅生活,直至近排經濟出現問題,頻頻俾人追債,先要收番間屋。Cally上個月就買咗寶松苑,而家 裝修緊,大概月尾搬過去。」知情者說。

失蹤兩次

鄺美雲多年來一直獲厚待,反而替他生了兩個女的曹央雲,卻在○九年被毆打而報後,即被何永安以斷供一招,迫令母女三人搬走,他更連隨將獨立屋售出,套現四億多。曾經試過丟低屋企兩年,無故失蹤的他,又再次唔見人,且變本加厲,連三母女的生活費亦終止。

「佢(何永安)成日同人講,央雲係佢唯一真正承認嘅太太,又叫自己阿媽家姐出手勸央雲同佢生BB,所以央雲根本就唔知佢出邊有其他女人。到個女四歲,佢就突然失蹤兩年,但之後又返屋企認錯寫悔過書,所以央雲先肯再生第二個。

名氣生活

鄺美雲(Cally)自從投身珠寶界,亦開展她的名氣生活,除了經常戴住貴價珠寶現身外,連愛犬Cash亦過得比人富貴。

鑽不離手

00年開設CALLY JEWELLERY LTD,開幕當日,她戴住鎮店之寶36卡的鑽戒示人,又曾以二千萬翡翠鑽飾贊助肥姐出席台慶,平日出席活動,等閒一隻梨形鑽戒亦過十卡,鑽飾翡翠,收藏不少。

名牌家居

家住深水灣過億獨立屋的Cally,家中用品亦十分講究,宮廷式水晶吊燈和家具,用Hermes餐具,連愛犬坐的也是Gucci皮製狗籃。

愛狗如命

視如親子的法國比熊犬Cash,不單只有傭人服侍,出街有保鏢抱實,平日做狗仔spa和食鵝肝,更有鑽石裝身。Cally曾為愛犬花二萬元開生日會,甚至 在書展為Cash出書出精品,生活矜貴。除了養狗,本身是香港賽馬會馬主會員的Cally,名下有三匹愛駒甜蜜福星、祿寶和團隊福星。

為善最樂

Cally是虔誠佛教徒,每有佛教慈善和探訪活動,她例必出席和捐錢,還帶埋愛犬Cash拜佛,近年沾手內地投資的她,在江西省開辦了十三間「鄺美雲佛教小學」,並在06年擔任江西省政協。

細女冇出世紙

「點知生第二個又係女,佢就開始對佢哋呼呼喝喝,對個大女態度尤其差。成日話公司生意唔好,攞咗央雲成千萬周轉,佢後來再要錢,央雲話啲錢要留俾兩個女做 生活費,佢就郁手郁腳。嗰次佢哋嘈得咁犀利,係央雲想幫個細女攞出世紙,因為何永安一直唔肯簽名,個女兩歲都冇出世紙。嗰次嘈完之後,佢就冇返過屋企,唔 供樓唔俾家用,央雲仲蝕賣咗西摩道層樓用嚟供山頂間屋,後來真係供唔掂,先搵屋租,總之佢哋三母女好慘。」曹央雲閨中密友透露。

據了解,到處留種的何永安,跟一位姓譚的公司女職員亦育有一對兩歲多孖仔,目前女方正懷有第二胎,現以三十多萬租住港威公寓式住所兩個相連單位,而孖仔更有四名護士貼身照顧,反而曹央雲所生的兩個女兒他一直冇理,一切要由律師互傳消息。

天地不容

記者致電曹央雲,對於鄺美雲十一年來一直住在何永安名下的獨立屋,她說:「我唔清楚,如果係事實,佢對啲女朋友好過兩個女,真係天地不容。其實(暴力)件 事發生咗,我都冇辦法直接搵到何生解決問題。(你知道佢同鄺美雲拍過拖?)佢同我一齊嘅時候,已經交代過佢嘅過去,講明同鄺小姐分開咗。

「(你知唔知佢而家嘅財政狀況?)佢從來都唔俾我過問公司嘅嘢,叫我淨係做好何太,咁多年來我只係全心全意為個家,不過無論點,佢應該有能力養兩個女。(傳聞有公司女職員同佢生咗對孖仔?)我唔敢相信,佢連個細女出世無耐,都丟低冇理。」

情債錢債

高峰時期身家達三億美元的富豪何永安,90年與賭王何鴻燊共同創立嘉域集團。08年他捲入本港歷來最大宗的前雅佳清盤案,涉及資產約12億美元,09年2 月,他更一度遭凍結二億美元資產,直至同年十月,終以逾一億美元和解。一波未平,又遭前女友之一勞玉儀入稟索償3,000萬。

在商場上負債纍纍,搞到身家大縮水,感情方面亦一片混亂。01年何永安結識了亞姐出身的曹央雲,女方03年為他誕下長女Audrey,08年再誕下幼女。 但男方跟女友之一鄺美雲並未完全斬纜,仍供住文禮苑。09年四月,何永安涉嫌在加列山道寓所內向曹央雲動粗,令二人關係破裂。同時亦有傳他與公司一名譚姓 職員同居,誕下孖仔,組織另一個新家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85

無仇生活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1893.html

從來沒有看電視的習慣,吃飯便吃飯,專心咀嚼,白飯也嚼出甘甜。甚少上大家樂、大快活,寧願光顧茶餐廳,那裡服務更佳。非必要不會入百佳,街市的貨品更齊 全。注意,我以上說的,都並非為了排斥地產商或大財團的,又或者伸張正義,更沒有仇視任何人。完全是因為小店提供到我需要的,而大集團沒有,這正是小店的 生存價值所在。從仇恨的觀點來生活,不單只貶低了小店 (為去而去,而不是真正喜歡他們),更背負著負面情緒過活,何苦?大前題是,我有自由做我喜歡的事,光顧自己想光顧的店子,即使我偶然選擇地產商或大財團 的產品服務,也不自責,反正都是自己選擇。「無仇生活」,光顧誰,也是無仇;「有仇生活」,光顧誰,都是有仇。我過我的「無仇生活」,哪管別人過的是「有 仇生活」或者任何形式,反正都是自己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0

十九招,从生活细节中省下大钱

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5311

省钱的要义早已不是以数目字计算的存款增加,而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以最小的花费获取最大的利益,使自己的增值最大化。


  如果跟一个从写字楼里走出来穿得日韩范儿的小青年儿说起空调车和非空调车的起步价相差1块,或者早市收摊时的西红柿会便宜5毛钱,他或她多半会给你一个恍如隔世的呆滞表情。
由于记忆的惯性,如何省钱仿佛是更适合奶奶辈儿的话题。在互联网上谈论着丰饶和长尾理论的我,没办法理解那些整天盼着粮票和油票从什么都讲究定额配给的时代里走过来的长辈们,对稀缺的恐惧和对节省的追捧已经植入他们的习惯里。
如果你也曾经是《读者》之类的杂志的读者,可能会记得里面那个吃烂梨子的故事:一家人发了一筐梨子,里面有几个已经烂掉了,妈妈不舍得扔掉烂梨就要求 大家先从坏的梨子开始吃,可是隔几天就有新梨子变坏,结果一家人吃了一筐烂梨。我把这个故事读给妈妈听的时候,她尴尬地笑了起来:“这不就是在说我吗,不 过那些都是钱呀,扔了多可惜。”
我也记得自己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太姥姥曾经费劲巴拉地把一个已经被扔掉的墩布把手捡回来改造成一把筷子的事儿,太姥姥得意地说:“看看,比买的都好 用,又省下来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搞不明白,太姥姥的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呢?她不爱睡懒觉、不爱穿新衣、不爱看电视剧,可能也从没想过去旅游一下或住住 旅馆这档子时髦事儿,仿佛她的乐趣就是收集水龙头的漏水、计算这个月又省下几毛电费,或者一边责骂在院子里的驴子,一边带上老花镜把被驴子啃烂的连裤袜修 补好。
她们这种节省被我看做是赤裸裸的代沟。长辈们的节俭是无底线地将所有非必需品,变成银行存款上的数字。而对我来说花钱享受是有快感的,钱只是种等价交 换物,只有换成了花衣裳、好吃的才有价值。更主要的是,我根本不相信节省能攒下什么钱,也没见谁省钱省出财务自由的,开源才是正经事嘛。
工作以后,每月都有一笔钱按时打到我的银行卡上,财权在握的我,信心满满要过不同的生活。可是几年过去了,尽管工资也随着通胀涨了不少,“钱”给我带来的限制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明显,旅游或进修都要钱字当头呀。欲望还总是跑在薪水前面,也不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后来,一个买了3套房的前领导自诩过来人,向我展示财务规划的重要性,而理财的前提自然是先省下来。他说他跟另一个在凑第一套房首付的大学同学最大的 分化就是10年前他省下了2万块,正好够付第一个首付。又后来,某个五一长假,我宅在家里等着银行发来工资到账短信的时候,有个坚持吃完中午饭后在日历上 记账的同事,已经坐着提前订购的二折机票飞往袋鼠之乡。
我终于意识到对平凡的自己来说,只想着开源是不靠谱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要更自由,学会省钱是唯一的选择。同时我迅速进化出一套省钱价值观:省钱 就是学会更聪明地花钱,它就像我个人资金池底下的水塞(这几年被我白白放走的人民币应该能买一辆比亚迪F0了)。不仅如此,我还决定大力鼓吹省钱的姑娘更 可爱,省钱的小伙儿更可靠等等。
当然也并不是说,我现在会为了节省1块钱起步费,在瑟瑟寒风中坚持等一辆非空调车,我只是学着把理财的意识种到心里—既使只有2000块,也要感觉到自己有义务让每一毛钱物尽其用。
前一阵,房祖名在《快乐大本营》上爆料自己小时候常常被成龙追缴电费、要求随手关灯,原因是电费很贵,星爸成龙还规定上厕所时,大便可以用2格厕纸,小便就只能用1格纸。这种省钱的境界真让我望而兴叹。
之后,我以能拖出3个惊叹号的声调高喊着“我要省钱”加入了一个省钱主题小组,然后才知道省钱可不像捡起橡皮塞,塞住下水道那么容易,它着实需要那么一点天赋、一点努力,最后还要习惯成自然。
现在,我总结了一些也许可以帮你快点找到省钱的感觉的Tips,供你参考一下!

 

1 在家请客
外出就餐一顿,吃得稍微像样点,每人至少50块,而100块的食材做顿饭至少够4个人大吃一顿。所以下次比较熟的朋友聚会时,不妨换个方式:找个人家,一人做一道拿手菜,凑成一桌,有什么比一起做饭更能增进感情的呢?

2 先比价再购买
如今,做到货比三家已经不需要你到处奔波了,比价网站早已如过江之鲫,到处都是。豆瓣网有图书比价,买3C可以去京东查最新报价,买机票有携程、艺龙、去哪儿等。比价也是门户汽车频道或垂直汽车门户的标配功能。

3 多利用公共交通
尽管咱们的公共交通还待完善,但足可应付日常出行,往往多睡了10分钟,或是磨蹭了一小会儿,为了按时赶到只好打车代步。早出门半小时,就可省下大部分打车费用。

4 团购
团购肯定能省下一大笔,但前提是你不买没用的东西。想好你需要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去寻找团购机会,而不是每天守着团购更新,看到便宜货就情不自禁点击购买。

 

 

5 记账
记账不能直接帮你省钱,相反还得花出去一个笔记本的钱。但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哪儿去了,了解自己的消费结构之后,你才可能思考怎么把钱花在对自己更有价值的地方。记本清楚账也没那么容易,能坚持下来,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6 购物卡
购物卡是单位的福利,但十有八九,定点购物的商店不是离自己巨远,就是跟自己平时购物相比偏贵,或者根本是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这时不要随便买买了之,跟更需要它的人交换吧,如果懒一点,还可以直接跟路边的收卡的二手贩子兑换现金。

 

 

7 闲置物处理
网上有个二手货卖家恨恨地说:“买的时候手多贱,卖时价格就多贱”。非理性购物这么多年,相信大家也都积攒了不少用不着的物品,留在自己这里就等同于废品,拿到二手市场它们也许还能焕发一下第二春。一般的小区里就有定期开市的跳骚市场,不妨跟楼下的大妈们打听一下。

8 手续费能省就省
跨行或异地存取款的手续费从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不等,多家银行的跨行取现手续费已经由每笔2元涨到每笔4元。省钱要的就是这股计较劲儿:多走几步去不收手 续费的ATM取现,利用支付宝网络转账省去跨行转账的手续费。跟公司财务部的同事闲聊的时候别忘了顺手学几招儿省钱窍门。

9 找到便宜的飞机票
有位同事利用去年国庆假期前去巴厘岛玩够7天,总支出还没超过3000块,全仰仗他在促销活动中抢到了免费往返机票,这事儿让我馋得直流口水。豆瓣上没钱 也旅游小组里有个将近7000人推荐的帖子叫“懂行的人,机票比火车票便宜”,作者罗列各种能买到2折以下机票的网站,看过才知道不一定要赚很多钱,多逛 逛穷游网,花点省钱的心思,也能实现年轻时四处走走的愿望。

10 二手货交易
二手市场比大家想象得要繁荣。大学的BBS和分类信息网站上有大量的二手交易信息,电子产品、家具甚至衣物。自从意识到我所拥有的物品,不过是暂时占有其使用权之后,是不是一手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现在我想买一辆自行车,会先去二手市场转转。

 

 

11 利用大学资源
大多数公司人在职场打拼几年后都会意识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报班、上学成了热门选择。住在大学附近的人有福了,这里到处是免费的学习机会。你可以花2万5 拿一个成本2块钱的某名牌大学在职研究生结业证,也可以趁周末免费帮那些偷懒没来的学生听课。大学里免费的英语角移植到培训机构里,即使打对折后也要 5000多。当然,想去商学院认识新朋友的除外。

12 简化婚礼
可以统计一下,有多少恋人因为不堪复杂婚礼筹办的压力产生嫌隙甚至导致分手?一场豪华婚礼最大的贡献恐怕只是拉动内需和帮助就业。与其繁琐铺张,不如找个清静地方,举行一场简约的婚礼,既省钱又浪漫。

13 做预算
在月初将本月必需品支出、非必需的欲望品支出列个单子,排除对自己太过昂贵的欲望负担。学会管理自己的收支,也算是成熟的一个标志,可以避免成为星光族(发完工资一个星期花光,剩下的日子用信用卡透支支持)。

14 买书先试读
搬家时,才发现曾经买过那么多地雷书(粗看介绍无比的好,但内容根本不合自己口味的书),无论是从个人经济角度还是地球环保角度上来说,这都是浪费,所以买书之前别太信别人推荐和书评,先从网上找一段来试读一下。

15 你会砍价吗?
很多人脸面薄,不好意思跟人砍价。但要想省下钱来,不砍价怎么行?此外,从砍价中你也可以发现很多生活的乐趣。从证券公司开户,到购衣置物、旅游住宿、景点门票、吃饭埋单,砍价无处不在。不过务必注意察言观色还有平衡的艺术。

16 淡季旅游
为什么非要等到黄金周跟乌泱泱的游客一起煮饺子呢?旺季的交通费、住宿费能比淡季贵出一倍还多。一年365天,把假期分散开,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别是近年,相关部门已经取消了一些人为制造旅游资源紧张的长假期。

17 下次再买
“凡是遇到可买可不买的,一定不要买”,这是前同事传授我的一条省钱方法。但当我满脑子都是某件商品时,哪还分得出它是不是必需品。“下次再买”就成了我减少冲动购物的法宝:遇到那些计划外出现的喜欢物件时,忍住,先等等,告诉自己“下次再来买好了”。

18 使用互联网
互联网可以帮你泡美眉,帮你找工作,也可以帮你省钱。利用社交网络朋友关系节省费用的方法实在太多。如果你想找个人拼车,社区BBS是个好去处;还有一种 交换旅行,比如2个分别在北京和厦门的豆瓣网友,相约到对方的城市旅行,由生活在当地的那个人负责导游和接待;身边租房的朋友平均每年换1-2次住处的不 在少数,繁荣的社交网络还能省下中介费,只要上班时能有空看看微博、刷刷豆瓣,就不妨通过网络发帖为自己省下一笔中介费,顺便多认识几个朋友。

19 留心细节
我真的需要手机报服务吗?不需要。那为什么我还没取消这项服务?因为它一个月只有3块钱呀。
我真的需要发条彩信到微博上吗?也不是很需要。那为什么还要花这条彩信钱呢?因为它只是一条彩信钱而已呀。
好多好多小细节,攒下的其实不单是几块钱,而是节省的好习惯。譬如第一时间取消你不需要的套餐服务;取消家里没人用的座机(我家座机电话现在唯一的用处就 是呼叫我不知道放在哪儿的手机);随手关灯;把室内空调温度调高一度;每个月都按时还信用卡不要超过哪怕一天等,说白了,省钱就是种感觉。
联系编辑:
[email protected]             

 

文|CBN记者 朱小坤
插画|陈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5

專訪萬科主席 中國地產大亨如何從登山體悟生命 王石:挑戰,是我選擇的生活態度!



2011-2-14  tWM


「登山,讓我坦然面對死亡。」 ?中國地產大亨萬科集團主席王石,在歷經事業高潮、瀕死威脅,以及人生種種風雨後,如何持續尋找自己的人生新坐標?

撰文.林宸誼

當一位身價數億元的富豪面臨死亡,那一刻閃過他心中的念頭會是什麼?死裡逃生後,他的人生又會有什麼改變?

美東時間上午七點半,大雪過後的波士頓,露出久違的陽光,一名身材高瘦,裹著厚厚外衣的長者,正穿越街道前往哈佛校園。他是中國地產大亨──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在歷經事業高潮及人生的風雨後,選擇重回校園,才是他此刻最想沉浸的單純喜悅。

創 立於一九八四年的萬科,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上市地產公司,總市值近人民幣九百億元(約合四千億元台幣)。不過,王石的特殊之處,並不只是經營成就,他極度的 冒險性格,更令他在中國富豪中獨樹一幟。去年,他不僅創下中國登頂聖母峰最年長者紀錄,還曾攀登過七大洲第一高峰,以及橫越南北極,完成「七加二」極限運 動壯舉。

王石曾說,登山是因為自己的英雄主義情結,想要自我表現,要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不過,山裡環境惡劣,每次一進山,他就開始後悔,王石大笑地說。「但下山之後,覺得還可以挺下去,所以下次還是去。」 多次登山經歷,讓他開始思索如何面對生死的課題。

其 實在○三年首次攀登聖母峰,他就曾有一次瀕死的體驗。「如果要說絕境,這世上沒有比連口氣都不給你喘的境地更絕了。」 王石回憶起當時,離聖母峰頂只剩下不到五十公尺的高度,卻發現氧氣瓶快要空了。「很多人勸我還有口氣時,趕緊往下撤。」 然而,好強的王石為這攻頂的一瞬間,已經拚命練了好多年,如今目標就近在眼前,怎麼能夠放棄?

攻頂後,王石趕緊下撤,但身心備受煎熬的那一刻,他永遠忘不了,當時天空陰沉,風雪颳過他身軀的情景。下撤的路上,他思索著路旁登山者丟下的廢氧氣瓶,「裡面是否還殘留著半口氣?」念頭一閃,他趕緊一路蹲下去撿,一個氧氣瓶、一個氧氣瓶地更換,就為了吸一口氣。

坦 然面對死亡 格外珍惜現有王石描述起當時的情境,「那時兩個耳朵感到熱熱的,就像陽光照射般溫暖」 ,可是怎麼可能會有陽光呢?他下意識抬起頭看,根本就沒有陽光,接著全身開始感覺暖洋洋,「當時特別想坐下來、閉上眼睛,覺得如果能坐下來,感覺一定很美 好。」 但是另外一個聲音告訴著他不能坐,如果坐下來就起不來了。

當下到八五○○公尺的高度時,居然讓他撿到一個特別重的氧氣瓶,裡面的氧 氣還有半瓶!但王石還是不敢大口喘氣;到了八四○○公尺時,王石遇上了救援隊送來一瓶裝滿的氧氣。「終於能痛快淋漓地喘!」 王石說,此時,那種「瀕死經驗」 的感覺才消失,事後他向隊醫描述,才知道人瀕死時就是這樣。

登山無法迴避死亡問題,「因為一進山之後,可 能是一個星期,可能是一個月,能不能活著回來就不清楚了。」 有時晚上睡不著覺,頭痛欲裂的他會想到,如果第二天死了怎麼辦?女兒將來怎麼生活?家庭會變怎麼樣?自己的工作會變得怎麼樣?「你必須要去面對死亡,面對 死亡不是說很勇敢不怕死,而是會不會認真坦然去面對,把身後事一一考慮好。」對他來說,放寬心坦然面對死亡後,讓他更加珍惜地活在世上,再次面對原來逃避 的問題,做什麼事情都會更加坦然與平和。

對現在的王石來說,登山是否能攻頂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登山的過程。他語重心長地說,「實際來講就是對生命的體驗,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目的是什麼?」真正價值不是生命有多長,而是如何讓生命變得有價值。

熱 愛登山的王石,之前就曾遭到股民抨擊,認為上市企業的董事長,萬一登山出了事怎麼辦?「總不能為了股票,什麼都不能做吧?」 鐵齒的王石,只要別人越反對,他越是要去證明。「我進山之前會告訴他們,我要去登山了,你們要是覺得危險,就把股票賣掉。」王石說,有段時間,萬科的股價 稍微下跌一點點,但當他登山歸來,股價又開始回漲;這種情況在他○三年攀登聖母峰時發生大逆轉﹗原來那時中國因為遇上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許多人待在家中,「結果看到央視轉播,萬科的董事長竟然在爬聖母峰,簡直是找死,那SARS有啥好怕?」 王石又氣又好笑地說,萬科的股票就突然「登登登」 往上漲,從此他的登山就成了一種正面的消息,對股市的影響變小。

「網路讓我認識我是老幾!」歷經了這些以及後來的「捐款門」 事件,王石決心淡出萬科的經營階層。現在,除非他自己談起房地產話題,要不然很難從他口中問到對中國房地產的看法;更多的時間,王石則是投身於公益活動。倒是他主動解釋起○八年「捐款門」 事件的教訓。

? 「汶川大地震時,我一篇關於萬科應捐出人民幣二百萬元的網誌,幾乎把我打倒在地。」 在王石當時的想法裡,企業捐款多少是出於企業自願,慈善不應成為負擔,卻遭到網友的圍剿與抵制,質疑捐款太少,甚至有網友揚言不買萬科的股票和房子。坦蕩 蕩的王石,承認因為說話的時機點不對,而向全中國網友道歉。

王石以為,自己已經是被社會肯定的人物,○八年竟把他打回原形。「就是在網路 上,重新知道我是老幾,昨天你是英雄,今天就可以把你打到十八層地獄,什麼都不是。」 EQ高的他,曾有人問他是否每條網路評論都看,「那當然!」 王石說,但不可能每條都回,批評蜂擁而至,他要怎麼回?

「王石真是個該保護的稀有動物!」同樣是「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由中國近百名企業家出資成立的環境保護組織﹚會員的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指出,在王石的身上,看到中國企業家少有的「捨與得」。

周俊吉說,當時萬科改制時,王石大可保有多一點股份,「但他卻捨棄掉,只留下專業經理人的身分」。周俊吉更進一步解釋,王石以喜歡登山的形象,無形當中把萬科企業品牌和他個人品牌完美結合,造就出圓滿的「得」。

一 九九五年,王石因為左腿劇烈疼痛,被醫生診斷出罹患了腰椎血管瘤,還被警告不能運動,否則很可能隨時癱瘓。好強的他,想在癱瘓前把沒有做到的事情都實現, 於是去了西藏,又結識了西藏登山隊,才會有今天的他。「骨子裡確實有逆反心態,總想要藉由冒險證明自己。」 王石如此定義自己的生活態度。

「做企業是一種挑戰,登山是一種挑戰,出國深造也是一種挑戰;這是我選擇的生活態度,儘管我已經六十歲了。」王石在接受專訪時透露,出國留學是為了圓自己深造的夢想。可以預見,這位風格獨具的中國富豪,仍將持續尋找自己的人生新坐標……。

王石

出生:1951年

現職:萬科集團主席

經歷:萬科總經理

學歷:蘭州交通大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7

尋找「先行資訊」從生活細節入手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4838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散戶難解心結:「我哋唔係基金經理,無公司見、無廠睇、無大行報告、無Bloomberg…」這個心結,實要不得。不破,難成大器。

網絡年代,業績、新聞、分析,唾手可得,識用YAHOO,資訊浩瀚如海,隨時睇到雙目失明。何況制勝的「關鍵資訊」,多非死咕咕的數字或統計,反而隱藏在日常生活瑣事中。懂得發掘資訊、進而意識到背後的商機,才是要點。

日本7-Eleven總裁鈴木敏文,就表 明關鍵資訊,一如旗下七仔,「梗有一單喺左近」,務必化為商機,方能獲利。書中例子:開於運動場旁邊的七仔,店長定時查探「賽程」,是細路哥運動會?定有 大型盃賽?再配合時令天氣,調較汽水、啤酒比例。常看天氣預告,一發現氣溫將驟降,預先翻多啲熱維他奶,以捕捉一縱即逝的商機。上例中,賽程、天氣預告, 就是所謂「先行資訊」,意指「察知明日顧客心理與行動所需的資訊」。掌握先行資訊,預見需求,靈活滿足,是為鈴木氏的必殺技。


公開資訊賺3億

日本股神是川銀藏,也是此道高手。1960年,池田內閣公布「國民所得倍增計劃」,大力刺激設備投資,經濟急速成長。沒有比這更公開的資訊了吧?問題是如何操作,從中獲利?是川判斷經濟強勢會引發通脹,最終地價飆升,所以應買地。但全國咁大,買邊度?

是川隨即收集全國工業區計劃,發現政府將於大阪堺市泉北填海,大建工業區。開廠要工人,肯定有住宅需求,是川判定填海區附近,將成新市鎮,便夥同友人低買數十萬坪土地。五年後,果然成事,賣貴五倍出貨,大賺三億日圓。整個過程,不外證據加聯想,全不靠丁點資訊優勢。


經濟繁華總有商機

股市時牛時熊,要極精準掌握大市步速,誠非易事。大行對後市的分析,莫衷一是,睇到發掹憎。決意熄電腦,走出虛擬世界,走到街上,感受一下:海港城和Sogo眾奢侈品名店,國內遊客,仍然肩摩接踵、水洩不通;顧客眼神,依舊飢渴非常。周生生(116)等金舖,客似雲來,Sales做到氣咳。

跟 地產經紀聊天,「你肯沽,對家就肯買。」做食品的學生稱,半年來,蔘茸海味,越貴越缺貨。另一學生炒限量版玩具,貨如輪轉。去大洋金幣吹水,近半年玩紀念 金幣、銀幣的新手,越來越多。旅行社亦人山人海,現在跟人說去泰國、台灣渡假,恐招白眼。地中海、加勒比海團,一位難求。同學買酒花,Pavillon Rouge de Ch. Margaux 09,半年升咗開幾。國內一個拉菲空酒樽,聽說值四千塊。大陸朋友,人人都說「紅酒乃液體黃金,是投資理財首選」,商討「要買些來囤一下嗎?」

來自生活的資訊,俯拾皆是。加上基本估值的概念,要找出幾隻中線具值博率的股票,應非太難。泡沫世界,正常估值,可以一搏。

(客戶持有周生生(116))

從生活細節中可找到不少有用的「先行資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23

工廈蝸居 非人生活

2011-2-24  NM




樓價租金飛升,沒有能力的,被迫屈住工廠大廈蝸居。

上月底,有人報警指位於大角嘴一住宅單位遭人爆竊,被賊人潛入偷走兩部二手舊式電視機。

警方接報到場調查,駭然發現上址並非住宅,而是一幢達四十多年樓齡的舊工廠,工廠五樓單位廠去樓空後,被人改建成廿多戶板間房,然後以比同區便宜三成的租金吸引住客,於是一班低收入的工人、新移民、獨居老人及道友等便遷到廠房居住。

一宗單純的爆竊案,揭發現今香港,在地產商控制樓市下,邊緣階層如何在廠房板間房內,過着非人的蝸居生活。

上址位於大角嘴洋松街,五層工廠,外牆污漬斑斑、鋼筋外露,不時有石屎剝落。

一至三樓只有少數單位被租用作倉庫外,四樓已改裝成乒乓球室,五樓曾經是製衣廠,但如今整層則被人用木板劏成幾十戶板間房。由於工廠樓底夠高,單位更凌空加建閣樓;其中一個門口只有一米高,進入時必須彎下身子。

樓下工廠大閘長開,沒有保安,任何人均能進進出出,治安奇差。

兩層樓,全部木製板間房,僅有兩個小型滅火器放在走廊,上面標示已經過期。

領綜援等公屋

每間板間房門外均裝上鐵鎖,拍門沒人應門,終於等到一名老伯從其中一間出來,自稱姓張,七十歲,獨居租住其中一間七十多呎板間房,月租一千三百五十元。

張伯說在該處已住了兩年多,因為毋須按金,只須繳交一個月上期,所以吸引他租住。他每月領取一千二百多元綜援租金津貼,但板間房每月租金一千三百五十元,另加每月約一百元電費,租金津貼根本付不起。

「所以喺我份食用津貼二千五百元裡面撥多兩百幾出來交租,每個月交完租後,衫都唔夠錢買多件,沖涼液、牙膏都唔買,每日都係得七十幾蚊食用,而家買個飯盒都三十幾,得嗰雞碎咁多,你話點生活?政府啲官正仆街。」張怒氣沖沖地埋怨起政府援助太少。

他表示,住在該工廠的住客約有廿多戶,因可月租或日租,住客進進出出,都是低收入、失業或領取綜援的單身漢。

「乜人都有,所以個個鎖門,都唔知啲人係做乜?啲人周圍吐痰,丟煙頭垃圾,後樓梯經常有吸毒工具,如果我唔係尿急,要出來用廁所,都全日鎖埋門唔會出來。」張伯說。

木虱屎尿為鄰

工廠從後門進入後便是一格多人共用的廁所,門外傳來陣陣屎尿惡臭。昏暗走廊,一地雜物,天花外露的電線殘舊非常,卻被住客用來晾曬還滴着水的衣衫,一旦發生火警,後果將是不堪設想。

張伯指,工廠無人維修,老鼠出沒多,最叫他痛苦的,是木虱。

「我真係冇錢,但如果夏天唔買支滅虱噴霧,真係住唔到人,全身被咬到爛晒,我買兩支滅虱噴霧,用咗我百幾蚊,唯有兩日唔食飯。」張伯帶記者進入他的房間,一張床,一個櫃、一部舊電視。地上的電飯煲及熱水煲是社工送的,這便是張伯的全部。

其實張伯兩年多前已向政府申請獨居長者公屋,但等了又等,一直未有回覆。

兇惡包租婆

正欲向張伯了解詳情時,兩名男子及一名兇神惡煞、自稱收租婆的簡姓女子一衝而上,大聲喝斥記者不要搞事,還趕記者離開。

「我係呢度負責人,呢到事無大小都同我有關。你哋出去,呢度私人地方,你哋唔好搞事。」簡姓婦人喝斥記者立即離開,身後兩名大隻男子更惡形惡相大聲附和。

翻查物業資料,發現該工廠四、五樓單位均由伍福(又名伍時福)持有,五樓連天台是七三年以三十多萬買入,而屋宇署過去三年已最少四度向伍姓業主採取行動, 由○七年底開始,屋宇署陸續發現上址四及五字樓及天台有非法改建、僭建物等,遂曾多次發警告信、清拆令及三度釘契。但記者駭然發現伍福早於一九九四年已逝 世,業權在文件上沒有註明轉讓給誰人,只有在一份遺產文件上,指伍福部分資產傳給一名伍大華的男人,相信是他的兒子。

伍大華現居於何文田高尚住宅區,記者多次到上址找他,其工人均指他外遊不在香港。

單位三度被釘契,業主卻一於少理,「疊埋心水」租樓便算,而屋宇署又無權上門趕住客離開,更無法執行清拆令,故政府卻一直沒有任何方法可處理。

廠房住宅出租

其實,大角嘴舊式工廠大廈主要在五十年代興建,由於沒有裝置電梯,工廈未能成功轉型作寫字樓,加上日久失修,新式工廈租金現亦只需七至八元一呎,舊式工廠因此自然被淘汰,現今大多人去樓空。

根據《香港物業報告2010》指出,現時本港本來建作設計為工貿的廠廈,空置率達百分之十,當中百分之五十集中在觀塘、深水埗、大角嘴和葵青等舊區。

廠房空置,但乏人買賣,近年隨着樓價和租金不斷向上,廉價住屋需求極大,於是不少業主為了賺錢,約在六年前開始把工廈非法改建成劏房。「呢啲工廠根本唔會 有人買,其實業主都係等收購重建,平日與其空置係到,不如租俾人住賺錢,一間房一千幾,三十間一個月三萬,簡直發達。」一名地產經紀指出,工廈早年買入價 都是極便宜,租出回報極高,所以業主也懶理政府的釘契,一心一意賺取租金。

油尖旺區區議員陳文佑坦言,區內工廠違規改建情形嚴重:「單係大角嘴呢區,工廈變成住宅的房間都有百幾間,好多住客都係等緊公屋。而家租金昂貴,一間同區 細套房都要兩、三千,領取綜援或低收入人士根本租不起,因此呢啲工廠改建成的板間房有市場。」陳文佑說,工廈蝸居族亦將愈來愈多。

工廈業主四招對抗政府

屋宇署發言人指,如果發現業主在任何大廈進行違例建築工程(包括加建及改建),可根據《建築物條例》發出清拆命令。如果業主沒有在「清拆命令」所指定的日 期前清拆僭建物,屋宇署便會指示政府承建商進行清拆,並於其後向業主悉數追討工程費連監工費。屋宇署亦可根據《建築物條例》向該業主提出檢控。如不遵行法 定命令屬刑事罪行,最高刑罰為監禁一年及罰款港幣二十萬。

不過,業主一於少理,並採取以下方法對抗:

1. 工廈業主一般從不露面,不會高調透過地產代理有房出租,只會在報紙上刊登分類廣告指有房出租,用低租金吸引人租住。業主亦會着住戶不要開門給非住戶,以防被人查出改建。

2. 因為消防處、屋宇署及地政署等政府部門各顧各,沒有任何協調工作。如消防巡查時,如發現防煙門不合規格,只會着業主更換防煙門,就連內裡是非法改建的板間房亦不知,故業主亦一於少理。

3. 因為屋宇署無權入屋,部分業主採用「鎖門不開、釘契不理」的對策,屋宇署亦無符,業主繼續出租工廈劏房圖利。屋宇署發言人證實,業主拒絕清拆僭建物,單位又長期鎖門不開,屋宇署多次派員入屋調查都告失敗。

4. 當地政署介入事件,會派員到單位張貼告示,指地政署人員將會在指定日期到上址調查,此舉又是浪費時間,因住客會收到業主通知走鬼,到時逃過署方調查便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37

聰明應用平板 業績收入升級 改變生活創新商機其實很簡單


2011-4-11 TWM




這是一場由平板電腦與App連手掀起的新浪潮,它衝進生活與職場,改善生活便利性、提升業績、更增加競爭力,這股浪潮讓平板不再只是科技產業名詞,而是新科技生活裡不可或缺的要角。

撰文‧楊卓翰、翁書婷、辛曉昀、林宏文、賴筱凡一個螢幕九.七吋、四四方方的平板電腦,能夠改變世界多少?答案是你我無法想像的大。

從 上市公司董事長到髮型設計師,他們都隨身帶著平板電腦,用平板電腦讓他們的工作效率更高,手裡捧著平板電腦,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得:「平板電腦改變了我 們的生活!」這句話乍聽之下略顯誇張,在真實生活裡卻如此寫實,在公車上有人用平板電腦玩著「憤怒鳥」遊戲;在家裡有媽媽利用平板電腦教小孩學英文;走進 美髮店,更會看到髮型設計師拿著平板電腦忙著與客人溝通;醫院裡則是可見到醫師拿著平板電腦,對病人比畫解說;在面板廠裡頭,主管們隨身帶著平板電腦收發 信件、批公文,這些是過去NB(筆記型電腦)時代從未有過的榮景,更是平板電腦與App(行動應用程式)大量湧進人類生活所帶來的新浪潮。

多花二十八萬元 跑遍全球也要買到iPad 秀傳總裁黃明和 醫病互動也可以很高科技八台iPad要價多少錢?「花了我快四十萬元。」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說。

別 人買一台iPad只要四九九美元(約一萬五千元新台幣),但黃明和買一台iPad,卻要一二○○歐元(約五萬元新台幣),那是他去年到瑞士出差的最大收 穫,「我一口氣買了八台。」那時正逢iPad在全球上市不久,市面上找不到,黃明和出差從芝加哥找到瑞士,最後用一台一二○○歐元的價格,買了八台,「現 在算一算,比在台灣買多花了二十八萬元新台幣!」黃明和多花這二十八萬元,他並沒有特別心痛,對他來說,這是該花的,為的不是別的,而是成就他現在手上的 得意作品,秀傳醫師專用的「電子公事包」。

場景拉到彰濱秀傳醫院,骨科主任譚台笙正忙著巡房,手裡拿著iPad,他細心向病房裡住院的阿嬤 講解病情,「阿嬤妳看,早上照的X光片,這裡脊椎受傷的地方已經開始復原囉!」譚台笙熟練地在iPad上畫了幾下,阿嬤早上照的X光片立刻顯現,「這樣有 沒有清楚?」床上的阿嬤點點頭,安心地笑了笑。

「要是沒有iPad,跟剛才的老阿嬤解釋她第五節脊椎上的鋼釘復原狀況,大概要花半小時,而 且她還不見得聽得懂。」走出病房,譚台笙這麼告訴我們。「平板電腦的幫助實在太大了。」同樣深感平板電腦與應用程式帶來大變革的,還有彰濱秀傳醫院院長楊 大羽。某次假日他與家人去爬山,半路上卻接到醫院打來的緊急電話,他的病人突然腦內出血。於是,他拿出iPad連上醫院的電子病歷,馬上可以看到病人的資 料和影像,立即做出判斷與指令,「醫師下任何決策,最需要的就是即時、完整的資料。而iPad和我們的軟體,大大增加了資料的取得性。」像這樣的情形,是 過去NB時代從未有過,而號稱有「行動電子病歷」的醫院在台灣為數不少,但能導入平板電腦上應用的,黃明和拍胸脯保證,秀傳絕對跑在前頭。因為早在十年 前,黃明和就成立醫療資訊公司||厚生,自行開發電子病歷系統及各式應用。所以去年底iPad在台灣上市,不到一周,秀傳開發的應用程式「醫師電子公事 包」就上線了。

而這些創意應用的點子,是來自已經年屆七十歲的黃明和。

提供即時資訊 提升醫療品質說到自己團隊研發的應用程式,黃明和露出孩子般的活潑神情,一坐下,他馬上從自己設計的「iPad專用行動背帶」裡拿出iPad,「不只病 歷、會診紀錄,還有值班人員報告、TPR(病人安全通報系統),都可以從上面看到。」他隨意地在iPad上點了兩下,病歷、會診資料隨即躍上螢幕,雖然身 在醫院外面的咖啡座,但整個醫院的狀況都在他的指尖上。

秀傳的醫療資訊能這麼迅速的應用在平板電腦上,起源於黃明和對於新科技的熱愛。「以 前我在美國念醫學院的時候,老師還在教DOS(早期電腦的磁碟作業系統),我就已經自己買Windows學,比老師還先進。」儼然科技迷的黃明和回台灣後 成立秀傳醫院,更耗資二億元,先後成立翔生、厚生兩家醫療軟體公司,專門研發電子病歷。

二○○三年,秀傳自行開發的第一套行動電子病歷就已 上線,但一直未受到醫師廣泛的應用,原因很簡單,電子病歷都得在宛如戰車一般的護理推車上,用筆記型電腦登入,用的人多數是護理人員,醫師根本不可能推著 推車巡房,所以每每主治醫師巡房前,住院醫師都得先做足功課,把病患的最新數據寫在小抄上。

黃明和也曾試過在iPhone上使用公事包的應用程式,但因為螢幕太小,應用性還是不強,所以iPad一出來,黃明和非常興奮,他知道這將是所有問題的解答。

「現 在,不只是病人和醫師的關係因為iPad改善,」楊大羽在一旁補充,「它提供的即時醫療資訊,更有助於提升醫療品質。」黃明和說,下一步他會用iPad擴 大醫療管理,包括打散傳統集中的醫護站,提升醫療服務的行動力和照顧病人的機動性。不久前,秀傳醫院也舉辦行動電子病歷的研討會,有兩百多位醫院代表來學 習秀傳的技術。前台大校長陳維昭就在研討會上指出,行動電子病歷是必然趨勢,在醫療照護上克服了空間、時間的限制,也是未來醫療、健康管理的主流。

所以,以後若在醫院看到醫師拿著平板電腦巡房,不是因為他耍時髦跟流行,而是平板電腦已經成為醫療邁向數位化的最新主流!

商 品資訊、行情比價 一目了然房仲業務張為閩 兩小時賣出兩億元豪宅穿著西裝、手提公事包,永慶房仲業務員張為閩一拿出來就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他是最標準的商務使用者,但對比一般商務使用者把平 板電腦用來收發信件、上網找資訊,張為閩可是靠著這台平板電腦賣出了兩億元豪宅!

那是一位上市櫃公司的董事長,「他實在沒辦法像一般人四處 去看屋。」無法帶看,是這類客戶的特殊需求,但帶著iPad,張為閩把所有客戶可能會關心的問題都預想一遍,資料、照片、影片全準備在平板電腦裡,「客戶 可能會問我,距離學校走路要多久?也可能問,隔一條街有沒有相同條件的房子?甚至外觀我們都有影片可以看。」一個高達兩億元的物件,靠著張為閩準備的所有 資料,一一展示在平板電腦上,不論是學區、商圈、捷運、房子格局、外觀……等,張為閩都細心介紹,客戶的每個問題都詳細解答,對比以前曾被客戶問倒,還得 回去準備資料,現在張為閩用了平板電腦後,只花兩個小時,這位董事長級的客戶馬上做了判斷,兩億元豪宅就此成交!

過去,張為閩曾經使用iPhone向客戶分享物件資訊,可是螢幕太小,手機裡頭空有豐富資料,卻沒辦法分享給客戶,NB的展示效用又不大,換成iPad後,搭配永慶自行開發的App,不管是同條街比價、物件資訊,馬上一目了然。

「以 前客戶要是對房子有疑慮,就得再約下次見面,現在利用門市即時情報、成交行情、房產研究報告和趨勢分析等,馬上就可以解決客戶的問題。」令張為閩印象深刻 的另一位客戶黃小姐,為了替女兒尋找合適的房子,她整整花了一年時間到處看屋,卻始終看不上眼,張為閩利用永慶的App,仔細替黃小姐比對每個物件,「最 後,兩周就成交了。」張為閩善用平板電腦,不僅提升自己的業績,更讓客戶的時間成本大幅降低,身為科技迷的他,每次談物件前,都先分享自己用平板電腦的心 得,有好用、便利的App,也立即與客戶分享,另外,張為閔還常趁空檔用iPad秀出自己擅長的雕刻作品,因此他與客戶的話題,不只有硬性的房產資料,還 有感性的興趣分享,除了與客戶拉近距離外,也讓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客戶都要以為我是賣iPad,而不是賣房子了。」快速展示作品 個人競爭力大增SOHO族邱鈺鋒 當平板遇見農夫 月入五萬元你一定很難想像,當農夫遇見iPad,他們會是什麼反應?

賣過車、做過雜誌主編、當過天喜旅行社總裁郭正利特助、幫蘇貞昌拍過競選文宣廣告、創業開精品服飾店,工作經驗超豐富的邱鈺鋒,最近開了一間工作室,做的生意也很特別,是攝影行銷,專門替農民推廣的農產品拍攝宣傳照。

不 過,應該如何運用iPad等新的科技設備,邱鈺鋒說,雖然他是讀電腦相關科系畢業的,也還是花了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才仔細想清楚要如何聰明運用 iPad。「若是當上班族,自己根本不用懂那麼多事,因為公司內會有負責電腦技術的人,但自己要創業,就得全部自己來。」花了十幾萬元,邱鈺鋒從專業攝影 器材、iPad、筆電、掃描器到印表機,一口氣把吃飯工具全買齊,就為當一個具備高度競爭力的SOHO族,專門替人拍照做行銷。

作為一個攝影行銷SOHO族,邱鈺鋒常要到中南部替農夫拍照作宣傳,但每每一拿出相機、NB,對科技產品存有高度陌生感的農夫們,都是一種無形的壓力,更何況還要農民跟邱鈺鋒這樣的科技迷溝通,並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每 當我要秀出自己的攝影作品,農夫們看到我拿出來的是NB,第一個反應都很緊張。」邱鈺鋒說,NB上面有一堆的按鍵,感覺非常高科技,但對於農夫來說,卻容 易產生高度恐懼感,擔心自己會聽不懂。「但是,你拿出來的如果是平板電腦,他們會比較沒有防備,因為平板電腦就像數位相框,用手指頭畫一下,照片就翻頁 了。」分立於高科技與電腦極輕度使用者兩端,當平板電腦遇見農夫,邱鈺鋒不諱言,iPad帶給人的親切感,是相當明顯的!

邱鈺鋒還將自己過去堆積如山的作品,包括雜誌、出版品,全都掃描起來,存成電子檔,重新整理放進平板電腦,不僅節省空間,還能將這些作品全都帶著走,並可在很短的時間內展示給客戶看。

邱鈺鋒使用平板電腦作為展示工具後,讓他個人競爭力大增,收入也從不穩定變成每月有四、五萬元進帳,成為另類攝影行銷達人。

邱鈺鋒也有幾項運用iPad的心得。例如,他上網去買了一台專門設計用來搭配iPad的鍵盤,這個代號為ZAGGmate的鍵盤,大約花了他新台幣二六○○元,直接與iPad接上,功能就與一台筆記型電腦完全相同。

平 板電腦 + 雲端 業績提升一成五DV Hair亞森 每天多剪一位客人的祕密明亮的擺設,店裡的設計師忙進忙出,「今天想換怎麼樣的髮型?」只見設計師捧著平板電腦,細心詢問消費者的想法,去髮廊換髮型是每 個人常有的經驗,但遇到設計師拿著iPad與消費者溝通,這倒很少見。

「以前,我們跟消費者做前置溝通,至少就要花二十分鐘。」DV Hair行銷總監亞森已經是個髮型設計老手,遇到消費者拿著某某藝人的照片來,指明要做同樣髮型,是常有的事,但更多的是拿不定主意的消費者。

未 來,剪髮前消費者得捧著雜誌不停翻閱,找尋喜歡髮型的情況將全面改變,取而代之的是改用平板電腦。「我們透過雲端技術,建置了龐大的資料庫,客戶馬上就能 夠找到心中理想的髮型。」這樣的溝通模式,讓前置溝通時間減少一半,「若以我們平均一天服務八位消費者計算,採用了平板電腦後,我們幾乎可以再多剪一位客 人。」換言之,DV Hair的業績還因而提升近一成五,成了平板電腦浪潮下的新型受惠者。

iPad達人教你玩出不一樣的平板App是 iPad的靈魂,但蘋果App Store上面有超過30萬個App,過去兩個月,每天平均增加525個。一般使用者很容易就迷失在茫茫的應用軟體海之中,所以,《今周刊》特別向 《iPad終極整理術》一書的作者戴東華取經,請App達人來分享,嚴選30萬個應用軟體中的3個必備App,及1個達人私房小撇步。

1. Dropbox——和隨身碟說掰掰

特性:檔案雲端同步軟體

價 格:2G免費空間;50G每年99美元;100G每年199美元覺得用USB傳輸檔案不夠方便嗎?如何讓檔案一次同步到iPad、手機、電腦 裡?Dropbox可以解決你的問題。舉例來說,使用者可以將公司電腦的專案上傳到Dropbox資料夾,在通勤途中用iPad在Dropbox上瀏覽編 輯,回家打開桌上電腦,連上Dropbox就能繼續編輯。這麼一來,不用USB,利用無線網路就能無縫地把同一專案在各種地方完成。

2. OmniFocus——管理工作、生活一把罩特性:運用GTD系統的時間管理及事項管理軟體

價格:39.99美元

OmniFocus 是上班族必備的時間管理系統軟體。不論是買牛奶、拜訪客戶、打電話,使用者都可以記錄到OmniFocus裡,讓它來幫你分門別類。從專案項目、完成日 時,都可以幫你有條理地歸檔。最特別的是,透過GPS定位功能,只要設定好各事項該在哪裡完成,當你到達該地點,OmniFocus就會提醒你這時該進行 哪些工作。

3. Filemaker——小本生意創業好夥伴

特性:小型企業資料庫

價格:39.99美元

中 小企業的庫存、產品、客戶、或是學生的資料庫通常都是用Excel建立,但Excel對應起來的關聯式資料庫,所需技術門檻很高,套裝的銷存軟體又相當昂 貴,公司流程又不見得符合。這時,利用雲端儲存的專業資料庫Filemaker就相當好用了。例如出貨、訂單的管理,或是主管審核表單,都可以隨時隨地進 行。

私房祕技:達人管理術——利用照相來做名片庫、剪報你有名片太多整理不完的困擾嗎?達人教你只要在收到名片的時候,花一點時間照個相,再分類管理,就可以有數位化的名片資料庫。另外,報紙簡報也可以用數位相機拍下來,上傳到手機或iPad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97

旅行社跨足媒體 布局生活產業 欣傳媒 雄獅下一個十年的競爭力!


2011-4-25  TWM




雄獅成立新媒體事業群﹁欣傳媒﹂,拍旅遊節目甚至偶像劇,進軍競爭激烈的傳媒產業。旅遊業霸主雄獅要如何靠新的媒體布局,建構下一個十年的競爭力?

撰文‧林讓均

雄獅集團要跨足媒體?去年底以來,業界就流傳雄獅集團將要大轉型的消息。今年四月初謎底終於揭曉,雄獅集團旗下的雄獅旅行社明年底將上市,也已經成立新事業體「欣傳媒」,要自製、發行旅遊性刊物與影音節目。這不禁令眾家媒體暗驚,是否又會多一個競爭對手?

「我們不會什麼節目都做!基本上,節目內容還是圍繞著『旅遊』主題,最主要是想要行銷我們的旅遊產品!」欣傳媒執行副總兼雄獅集團新媒體策略長郭至楨說,雄獅之所以成立欣傳媒,是為下一個十年的競爭力在做準備!

從旅遊產業 轉型生活產業這幾年雄獅集團董事長王文傑一直在苦思如何找到下一個成長引擎。不過,雄獅集團旗下的雄獅旅行社,國外旅遊市場市占達一六%,去年營收高達新台幣二五○億元,已經登上台灣旅行社龍頭寶座,但王文傑仍「坐立難安」。

一九九○年以來,雄獅因為搶得先機,成為國內第一家導入ERP(企業資源規畫)管理系統、網路下單的旅行社,這個先行優勢是雄獅過去二十年來保持領先的最重要關鍵。然而,在資訊化、電子商務成為旅行業的基本配備後,雄獅原有的優勢已經在快速流失之中。

王文傑認為,雄獅惟有從「旅遊產業」轉型到「生活產業」,才能延續競爭力。因為「旅遊已經變成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態度,旅遊即生活了!」而媒體就是催動產業 轉型的加速器。腦中歷經一場寧靜革命的王文傑,直至找到擁有二十六年媒體經驗、曾任中時電子報總編輯與公視副總的郭至楨,才算勾勒出媒體新事業的輪廓。

為了欣傳媒的發展,王文傑已備妥三年銀彈;而去年五月才剛遷入內湖的雄獅新總部,也已為欣傳媒準備好偌大的攝影棚與錄音室。

「這十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媒體匯流的主題,和王董一見面,我就請他給我半小時闡述想法,後來果然一拍即合!」去年九月來到雄獅的郭至楨說,長期以來,旅 遊業把大量的宣傳資源放在各種平面、電子的大眾媒體上,但「媒體放煙火的時代已經過了!」因為,旅遊形式愈來愈深化、多樣,大眾媒體的「煙火」(宣傳效 益)不再能持久,也無法深入分眾客群。

郭至楨舉例,雄獅花在某大型入口網站的宣傳費用,一年超過三千萬元,就是希望藉由入口網站,把人流與商機導向雄獅;但這麼一來,網路世代最重要的「內容」 和「社群」都在別人手上,雄獅付了錢、提供點子,卻還是受制於人。「所以,欣傳媒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媒體內容的詮釋力拿回來!」郭至楨表示。

創欣傳媒

拿回內容詮釋權

不過,雄獅其實不是第一次跨足媒體,早在○三年就曾經有「雄獅旅遊頻道」,只是後來因為與電視台的分拆比率不理想、成本過高而玩不下去。

近幾年,雄獅也嘗試經營網路社群,找來「工頭堅」等知名部落客,做大「達人帶路」的旅遊商機,但達人部落客的影響力,卻局限在較年輕的網路族群。

那這次「欣傳媒」能開創什麼新局?首先,郭至楨把欣傳媒定位為「台灣第一個旅遊生活網路平台(Travel & Living Channel)」,自製以旅遊為主題的媒體內容,例如「行腳類的旅遊節目」,甚至打算起用第一線演員拍攝「旅遊偶像劇」;而除了網站上的影音內容,雄獅 在四月還發行了《Bon Voyage一次旅行》文創雙月刊。

一次玩這麼多種媒體,風險頗高,為了防止淪於「燒錢」的惡性循環,郭至楨打算「借力使力」。他說,未來自製節目不會固定在某一個電視頻道,播出的平台將以 自家網站、MOD與IPTV等進駐成本較低的數位媒體為主;而電視台則只選擇一或兩家,採取策略合作方式,這將能引進贊助資源、把產製成本壓低至少三分之 一。

郭至楨說,除了上述自製內容,雄獅在台灣也有五十六個實體門市、旅遊巴士等通路,內容、通路一把抓之後,將吸引可觀的廣告收益,欣傳媒不怕沒本錢做節目!雄獅明年上市之後,也將使資金來源更為穩定。

談到雄獅跨足媒體,一位同業的高階主管坦承看不懂這個商業模式,更搞不清楚雄獅要靠媒體賺什麼錢?這其實也是大家的疑問。

用一條鞭法 囊括周邊商機「欣傳媒以自製內容打頭陣,正好可以串起雄獅背後一整個龐大的旅遊產業!說到底,我們最後賣的還是旅遊產品啊!」郭至楨分析,現代人的「吃、 喝、玩、樂、遊」都重視「體驗」,所以雄獅的節目將強調旅行中的各種面向,例如文化、美學、時尚與健康的體驗,讓消費者看到節目就想出發去旅行。

而雄獅也打算利用自製節目在中國大打宣傳戰,想跳過當地旅行社牽線這道流程,直接取得陸客青睞、提早攔截陸客自由行商機。

「這看起來是旅遊產業價值鏈的重新串聯,除了賣旅遊行程,還會有許多因旅遊而衍生的周邊商機,商機將遍及生活各層面,難怪雄獅要說自己是轉型到『生活產業』!」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觀察。

看來,雄獅不只想當旅遊霸主,這回跨足媒體之後,也想深入消費者的內心,盡可能地挖掘各種生活商機!

雄獅集團

成立時間:1977年

集團董事長:王文傑

總資本額:6.23億元

2010年營收:250億元(單指雄獅旅行社營收)事業群:雄獅旅行社、欣傳媒、傑森整合行銷、雄獅杏林醫療等七大事業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0

生活篇》宸鴻總經理 走過死亡幽谷更懂生命意義 孫大明學會用一百分的熱情享受生活

2011-5-30 TWM




曾因潛水意外走過死亡幽谷的他,總是開玩笑地說:「我現在過的每一天都是多活的,生活當然要更精采才行。」的確,綜觀孫大明過去的關鍵決策,每一項改變,都讓他的人生更豐富。

撰文‧林心怡

「回顧我的人生有兩個重要的切點,一是在摩托羅拉期間決定去中國發展,大約是在一九九二年的時候,當時所有的人都勸我不要去,說去中國會很苦,但我還是去 了,那次經驗讓我更加惜福;二是在潛水意外的瀕死經歷,讓我感慨人生苦短,要努力工作,更要認真享樂!」孫大明大方地分享他人生中重要的關鍵轉折點。

的確,九三年,他放棄美國摩托羅拉駕輕就熟的職位,冒險遠赴中國開疆闢土,最後讓他穩坐摩托羅拉中國公司首席代表大位;○三年,他因潛水意外走過死亡幽 谷,悟出人要精采活出每一天的哲理;○六年,原本打算從摩托羅拉做到退休然後再享受人生的他,卻意外進入宸鴻這家今年營收上看千億元的觸控大廠。一連串的 關鍵決策,造就了孫大明多彩多姿的人生體驗。

一場意外差點丟了性命

時序來到○三年,地點是馬爾地夫潛水區域,那場與死神擦身而過的意外,讓孫大明更珍惜生命,也更認真地享受生活。

其實在發生意外的前一天,孫大明就覺得在台灣新買的潛水裝備中,氣壓表有點怪,「人家正常的降都是一格一格,我的是五十格一跳。」但喜愛潛水的孫大明隔天仍邀了潛水教練,一起下水,還因貪戀海底拍照差點丟了性命。

「當時海底的世界實在太豐富了,我只顧著追逐,忽略了潛水的氣壓表出了問題,結果我一口氣,一吸,完全就沒氣了!你知道人在沒有氣(氧氣)的時候是什麼感 覺嗎?當呼吸調節器變成真空狀態時,我戴的面罩,啪一聲!整個貼在臉上??。」孫大明在描述他潛水瀕死經歷時,說得開懷大笑,卻讓記者一行人聽得心驚膽 戰。

「當時我的腦海閃過一個念頭:果然被我猜中了,氣壓表真的有問題!雖然事情發生得很快,但我並沒有驚慌太久,腦海立刻直接跳到要如何解決問題,我拚命地 划,邊游邊跟同行的潛水教練打手勢傳達我快沒氣的訊息,終於還是獲救了。」「有了這次瀕死的經驗,我更珍惜生命,更落實Work hard,Play Hard︵認真工作、認真玩︶的生活哲學了!」勇於接受挑戰的孫大明意味深遠地說。

所以,不論是面對工作還是生活,孫大明的座右銘都是告訴自己「Can do、Will do、Must do︵能做到、會做到、必須做到︶」,「我覺得人的Attitude︵態度︶很重要,設定目標後,就要趕快執行。就像農夫犁田,低著頭做就對了!工作是如 此,玩樂也是!」

進宸鴻迎接更多挑戰

也正因如此,孫大明把他的多元興趣與嗜好發揮得更淋漓盡致。他不僅是潛水攝影的愛好者,還喜歡到非洲原野探險,到世界各國去旅遊,用照片寫日記。

○六年,友人送了他一本︽人生必到五十個地方︾的書,讓自認旅遊經驗豐富的他,「驚覺」自己才去過三十二個地方,大嘆人生苦短,決定計畫退休。

○六年八月,在摩托羅拉任職滿二十年的孫大明,原本計畫在○七年初退休,沒想到宸鴻創辦人江朝瑞得知消息後,立刻飛往北京拜訪他,力勸他進宸鴻。

江朝瑞對他說:「我們才相差一歲,你先別退休,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你!」為了表示誠意,江朝瑞甚至把自己在廈門的房子讓給孫大明住,讓他在評估公司產業發產前景之餘,也深受感動,毅然接下職務。

「其實對我來說,我現在是追求Earn life︵賺取人生︶,並不是Earn money︵賺取金錢︶。雖然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工作上我全力以赴,但我也會用一百分的熱情享受生活。」最近才出了攝影集的孫大明,出國旅遊總是腰間掛 一個相機,肩上再扛一個錄影機,拍下生命珍貴的每一刻。

是誰說事業成功的背後,找不到豐富的生活品質?雖然孫大明身為科技人,但一張張媲美專業水準的攝影照片,記錄了他瑰麗的人生歷練,也訴說著一段段他到處遊歷的奇幻冒險,正如同宸鴻近四年營收成長十倍一般,令人驚豔。

孫大明

出生:1952年

現職:宸鴻科技總經理

經歷:摩托羅拉中國公司首席代表摩托羅拉台灣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學歷:伊利諾州立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

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74

博士蛙365生活館觀察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t1t1.html

上週五11點左右去上海南京西路博士蛙365生活館觀察,可以說生意慘淡,偌大場地基本沒有人,服務員倒不少。

順便去看了南京東路李寧專賣店,比博士蛙稍好些,不遠的nike專賣店還不如李寧人多。

 

不知有沒有其他城市的朋友考察過博士蛙專賣店的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