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紅杉資本劉星再談新零售:新品牌從哪里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05/164982.shtml

紅杉資本劉星再談新零售:新品牌從哪里來?
紅杉匯紅杉匯

紅杉資本劉星再談新零售:新品牌從哪里來?

新品牌從哪來?從這三個維度剖析一下,就是有品類、有品質、有品味。

來源 | 紅杉匯(ID:Sequoiacap)

編輯 | 洪杉

在消費升級、技術革新的大環境下,創建一個品牌、建設一個品牌變得更難了。怎樣創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品牌,讓一家三代人都使用你的產品?早前,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劉星曾經深入闡釋過《新零售新在哪里》,認為需要“構建新業態、依托新人群、提供新品牌、應用新技術”。近日,在京東金融千樹資本的成立發布會上,他進一步對其中的“新品牌”概念進行解讀,提出構建新品牌的三個來源——有品類、有品質、有品味。要點如下:

品類升級體現在從簡單的功能性滿足,縱深到更加細分的功能性提供。所以品類擴展還是有一定空間,仍可以從品類入手開創新品牌。

未來十年中國最主流的新品牌將來自於品質的提升——你的產品是不是真的更好。

 面對消費者"去品牌化"和對品牌"去中心化"的挑戰,品牌創始人需要更註重新場景、新渠道、新營銷和新服務。

“新零售”的四大要素里,其中一個就是新品牌。做零售企業,你要賣新東西給消費者,不能總賣老東西。但新品牌從哪里來? 我嘗試從這三個維度剖析一下,就是有品類、有品質、有品味。

3555-1

“品類殺手”定律仍在起作用

中國新興的這一撥品牌創立歷史可以追溯到過去30年,很多消費品牌是從開創品類而來的。當物質生活還沒有那麽豐富時,創業者只要在一個品類上面找到一個點,占據這個品類的主導位置,就可以造就一個品牌——正如《品類殺手》一書所描述的那樣。這里有很多例子,比如飲料中的王老吉,開創了涼茶品類;比如定制家居的索非亞衣櫃,讓定制衣櫃越來越成為主流;再比如甜心搖滾沙拉,將主食沙拉變成健康人群的正餐。

所以從一個品類入手,成為這個品類的領導者,或者首先開創這個品類,就有機會創造出一個新品牌來。

過去30年里,有太多這樣的案例。走到今天,大家會想,現在商品這麽豐富了,還有什麽品類能夠讓我們去開拓呢?從品類入手還有沒有機會去創立一個新品牌呢?

我覺得還是有的。因為過去30年,消費者的需求可能是要吃飽穿暖,從原來的三大件到五大件。而現在,一般的生活消費品類都有了,這個時候品類升級體現在從普通的功能性滿足,縱深到更加細分的功能性提供。比如,過去運動品類剛出來時,我們穿著一雙鞋可以踢足球、打籃球,可以跑步,也可以上班。現在不一樣了,踢足球是踢足球的鞋,登山是登山的鞋,跑馬拉松、跳健身操又是不一樣的。所以現在同一品牌下的產品組合變得更加複雜,每類產品都主打更獨到、特別的功能。在功能性背後,有不同的技術支撐。所以我覺得品類擴展還是有一定空間,仍可以從品類入手開創新品牌。

渠道不再為“王”,品質才是“王”者

不過,從過去五年到未來十年,在這15年里,我覺得中國最主流的新品牌將來自於品質——你的產品是不是真的更好。

在商業品牌不是很豐富時,其實你不知道什麽是好產品。過去幾年里,國內市場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就是在全球化的推動下,具體而言,中國每年有一億多人次的出境遊,再加上海淘業務的蓬勃興起,中國大量的消費者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很多高品質的商品,開始對商品的品質建立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知,而且這些認知不僅僅是停留在抽象層面,而是有了親身接觸和消費後獲得的清晰感受。

所以,在這個時候,一個新品牌的創立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靠打電視廣告、靠做大代理渠道,在“渠道為王”的思路下,好像只要渠道鋪得好就行了。現在,這些老套路不行了,而是需要你的商品真心不錯。

1-151230105954K8

比如紅杉中國投資的全棉時代,成為非常亮眼的本土新興生活消費類品牌的代表。全棉時代的商品,你用了之後,可能唯一的抱怨就是這個品牌有點小貴,但是你不得不說,它的產品品質真好。當一個新品牌有了這樣的消費者認知後,就可以進入高速成長通道,而不是靠低價拉流量、拉銷售業績。同樣是紅杉投資的大疆科技,面對全球無數的模仿追隨者,持續出品全球領先的最創新、高品質的無人機,真正做到了“總是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好品質來自於哪里?可能是真材實料,可能是科技創新,但背後都一定有對產品品質極度重視和追求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好品質就一定死貴嗎?並不如此,小米生態鏈中的不少產品,就做到了用很高的性價比提供給消費者同樣價格下的高品質產品,包括我們投資的雲米凈水器。

品味亦是品牌根基

說到品味,它反映了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個人愛好,既蘊含更深的文化內涵,又突出了消費的個性主張,而今天的消費者的確比過去更加追求個性化,他們想有更懂自己、和自己更親近、更適合自己、又更能表達自我的品牌。而一旦通過品味這個維度和消費者建立了強關聯,一個品牌甚至可以突破品類界限,實現跨品類發展。

無印良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很難說無印良品屬於什麽品類,它的產品線非常豐富。它的設計風格讓人覺得非常簡潔甚至過於簡潔,但是背後包含一個理念:因為單純和空白,所以能容納所有人的自由。還有誠品書店,我們顯然不能簡單地用圖書來定義它所屬的品類,誠品不是為了賣書,而是要推廣閱讀;誠品不是商店,而是文化分享的空間。野獸派也是一個例子,他們從一個花店成長為一個藝術生活品牌,每家店都有不同的風格,但都美而有趣,讓喜愛它的消費者感受到美好。

“品味“還有品嘗、玩味這樣的意思。站在品牌角度,我們說要”有品味“,站在消費者角度,需要品牌”可品味“,有趣、好玩。這意味著一個品牌背後往往需要有一些人格化的元素,能夠和消費者有更多平等的互動溝通,才能勾起消費者消費的欲望。這方面小米做出過很好的表率。《參與感》這本書詳細介紹了小米是怎樣讓用戶參與到品牌創建的各個環節的,從產品研發到產品測試,從日常運營到營銷推廣,讓消費者和品牌建立了心靈連接,不僅成了剁手黨,還成了品牌的好朋友,到處傳播。

但在品牌斷層時代,難題在於……

新零售也好、智能零售也好,都呼喚新品牌的出現,而新品牌還是有很多根基可以讓我們去構建。新機會仍有,但我也看到一些消費零售領域的危機。

我觀察到,在過去的一兩年里,呈現出的一個趨勢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去品牌化”,他們對品牌的認識或者重視程度,沒有那麽高了。Logo不再重要了,他們更關註的是這個商品本身是不是有那個特別的功能,材質、出品是否精良,或者它是不是有某個獨到設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調調”,讓人喜歡它,能夠打動消費者內心某個柔軟的一面。

DroneDeliveryFLT-1

如果我們處在一個去品牌化的歷史階段過程當中,這一定讓建立品牌變得更具挑戰。或者說,即便不是去品牌化,起碼也是品牌去中心化,也就是消費者不再長期鐘情於某幾個品牌,而是過段時間可能就移情別戀了。同時,在供給側,也有網易嚴選、米家有品等新玩家向傳統品牌發起攻勢,M2C、S2B2C等模式也逐漸得到更多認同。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想打造一個能夠基業常青的品牌,你該怎麽面對消費者和產業鏈的這樣的變化?怎樣創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品牌,能夠讓一家三代人都使用你的產品?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隨著消費生活的升級叠代速度不斷加快,創建一個品牌、建設一個品牌變得更難了。每一個品牌創始人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獲得和持續更新對消費者的洞察,更深入、更積極地去思考和學習新場景、新渠道、新營銷、新服務,才能更好地應對挑戰。

這可能是一個品牌斷層的時代,但同時,也是一個孕育新品牌的時代。

如果你熱愛消費,鐘情品牌,對品牌建設的挑戰和應對有獨到的見解,歡迎在文末給我們留言!

新零售全棉時代無印良品品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95

紅杉資本劉星再談新零售:新品牌從哪里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04/164962.shtml

紅杉資本劉星再談新零售:新品牌從哪里來?
紅杉匯紅杉匯

紅杉資本劉星再談新零售:新品牌從哪里來?

構建新業態、依托新人群、提供新品牌、應用新技術

文 | 洪杉

在消費升級、技術革新的大環境下,創建一個品牌、建設一個品牌變得更難了。怎樣創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品牌,讓一家三代人都使用你的產品?早前,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劉星曾經深入闡釋過《新零售新在哪里》,認為需要“構建新業態、依托新人群、提供新品牌、應用新技術”。近日,在京東金融千樹資本的成立發布會上,他進一步對其中的“新品牌”概念進行解讀,提出構建新品牌的三個來源——有品類、有品質、有品味。要點如下:

1.品類升級體現在從簡單的功能性滿足,縱深到更加細分的功能性提供。所以品類擴展還是有一定空間,仍可以從品類入手開創新品牌。

2.未來十年中國最主流的新品牌將來自於品質的提升——你的產品是不是真的更好。

3.面對消費者"去品牌化"和對品牌"去中心化"的挑戰,品牌創始人需要更註重新場景、新渠道、新營銷和新服務。

微信圖片_20170904114035

“新零售”的四大要素里,其中一個就是新品牌。做零售企業,你要賣新東西給消費者,不能總賣老東西。但新品牌從哪里來? 我嘗試從這三個維度剖析一下,就是有品類、有品質、有品味。

“品類殺手”定律仍在起作用

中國新興的這一撥品牌創立歷史可以追溯到過去30年,很多消費品牌是從開創品類而來的。當物質生活還沒有那麽豐富時,創業者只要在一個品類上面找到一個點,占據這個品類的主導位置,就可以造就一個品牌——正如《品類殺手》一書所描述的那樣。這里有很多例子,比如飲料中的王老吉,開創了涼茶品類;比如定制家居的索非亞衣櫃,讓定制衣櫃越來越成為主流;再比如甜心搖滾沙拉,將主食沙拉變成健康人群的正餐。

所以從一個品類入手,成為這個品類的領導者,或者首先開創這個品類,就有機會創造出一個新品牌來。

過去30年里,有太多這樣的案例。走到今天,大家會想,現在商品這麽豐富了,還有什麽品類能夠讓我們去開拓呢?從品類入手還有沒有機會去創立一個新品牌呢?

我覺得還是有的。因為過去30年,消費者的需求可能是要吃飽穿暖,從原來的三大件到五大件。而現在,一般的生活消費品類都有了,這個時候品類升級體現在從普通的功能性滿足,縱深到更加細分的功能性提供。比如,過去運動品類剛出來時,我們穿著一雙鞋可以踢足球、打籃球,可以跑步,也可以上班。現在不一樣了,踢足球是踢足球的鞋,登山是登山的鞋,跑馬拉松、跳健身操又是不一樣的。所以現在同一品牌下的產品組合變得更加複雜,每類產品都主打更獨到、特別的功能。在功能性背後,有不同的技術支撐。所以我覺得品類擴展還是有一定空間,仍可以從品類入手開創新品牌。

渠道不再為“王”,品質才是“王”者

不過,從過去五年到未來十年,在這15年里,我覺得中國最主流的新品牌將來自於品質——你的產品是不是真的更好。

在商業品牌不是很豐富時,其實你不知道什麽是好產品。過去幾年里,國內市場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就是在全球化的推動下,具體而言,中國每年有一億多人次的出境遊,再加上海淘業務的蓬勃興起,中國大量的消費者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很多高品質的商品,開始對商品的品質建立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知,而且這些認知不僅僅是停留在抽象層面,而是有了親身接觸和消費後獲得的清晰感受。

所以,在這個時候,一個新品牌的創立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靠打電視廣告、靠做大代理渠道,在“渠道為王”的思路下,好像只要渠道鋪得好就行了。現在,這些老套路不行了,而是需要你的商品真心不錯。

比如紅杉中國投資的全棉時代,成為非常亮眼的本土新興生活消費類品牌的代表。全棉時代的商品,你用了之後,可能唯一的抱怨就是這個品牌有點小貴,但是你不得不說,它的產品品質真好。當一個新品牌有了這樣的消費者認知後,就可以進入高速成長通道,而不是靠低價拉流量、拉銷售業績。同樣是紅杉投資的大疆科技,面對全球無數的模仿追隨者,持續出品全球領先的最創新、高品質的無人機,真正做到了“總是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好品質來自於哪里?可能是真材實料,可能是科技創新,但背後都一定有對產品品質極度重視和追求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好品質就一定死貴嗎?並不如此,小米生態鏈中的不少產品,就做到了用很高的性價比提供給消費者同樣價格下的高品質產品,包括我們投資的雲米凈水器。

品味亦是品牌根基

說到品味,它反映了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個人愛好,既蘊含更深的文化內涵,又突出了消費的個性主張,而今天的消費者的確比過去更加追求個性化,他們想有更懂自己、和自己更親近、更適合自己、又更能表達自我的品牌。而一旦通過品味這個維度和消費者建立了強關聯,一個品牌甚至可以突破品類界限,實現跨品類發展。

無印良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很難說無印良品屬於什麽品類,它的產品線非常豐富。它的設計風格讓人覺得非常簡潔甚至過於簡潔,但是背後包含一個理念:因為單純和空白,所以能容納所有人的自由。還有誠品書店,我們顯然不能簡單地用圖書來定義它所屬的品類,誠品不是為了賣書,而是要推廣閱讀;誠品不是商店,而是文化分享的空間。野獸派也是一個例子,他們從一個花店成長為一個藝術生活品牌,每家店都有不同的風格,但都美而有趣,讓喜愛它的消費者感受到美好。

“品味“還有品嘗、玩味這樣的意思。站在品牌角度,我們說要”有品味“,站在消費者角度,需要品牌”可品味“,有趣、好玩。這意味著一個品牌背後往往需要有一些人格化的元素,能夠和消費者有更多平等的互動溝通,才能勾起消費者消費的欲望。這方面小米做出過很好的表率。《參與感》這本書詳細介紹了小米是怎樣讓用戶參與到品牌創建的各個環節的,從產品研發到產品測試,從日常運營到營銷推廣,讓消費者和品牌建立了心靈連接,不僅成了剁手黨,還成了品牌的好朋友,到處傳播。

但在品牌斷層時代,難題在於……

新零售也好、智能零售也好,都呼喚新品牌的出現,而新品牌還是有很多根基可以讓我們去構建。新機會仍有,但我也看到一些消費零售領域的危機。

我觀察到,在過去的一兩年里,呈現出的一個趨勢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去品牌化”,他們對品牌的認識或者重視程度,沒有那麽高了。Logo不再重要了,他們更關註的是這個商品本身是不是有那個特別的功能,材質、出品是否精良,或者它是不是有某個獨到設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調調”,讓人喜歡它,能夠打動消費者內心某個柔軟的一面。

如果我們處在一個去品牌化的歷史階段過程當中,這一定讓建立品牌變得更具挑戰。或者說,即便不是去品牌化,起碼也是品牌去中心化,也就是消費者不再長期鐘情於某幾個品牌,而是過段時間可能就移情別戀了。同時,在供給側,也有網易嚴選、米家有品等新玩家向傳統品牌發起攻勢,M2C、S2B2C等模式也逐漸得到更多認同。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想打造一個能夠基業常青的品牌,你該怎麽面對消費者和產業鏈的這樣的變化?怎樣創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品牌,能夠讓一家三代人都使用你的產品?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隨著消費生活的升級叠代速度不斷加快,創建一個品牌、建設一個品牌變得更難了。每一個品牌創始人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獲得和持續更新對消費者的洞察,更深入、更積極地去思考和學習新場景、新渠道、新營銷、新服務,才能更好地應對挑戰。

這可能是一個品牌斷層的時代,但同時,也是一個孕育新品牌的時代。

* 歡迎關註野草新消費,加入消費升級VIP群,請加野草君微信(crui12580)。

微信圖片_20170628201529

紅杉資本新零售野草新消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303

紅杉資本合夥人劉星:新零售下一站在哪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22/166124.shtml

紅杉資本合夥人劉星:新零售下一站在哪里?
野草新消費野草新消費

紅杉資本合夥人劉星:新零售下一站在哪里?

人群是新零售的核心

今年4月,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劉星首次對“新零售”到底新在哪里做出解答,即依托新人群、孕育新品牌、應用新技術、構建新業態,並認為那些有“線下載體的新零售”就像是正在開往春天的列車。

8月底,劉星進一步闡述了他對其中“新品牌從哪里來”這一問題的思考,提出構建新品牌的三個來源:有品類、有品質、有品味

本文是他第三次深談新零售。在近日野草新消費聯合創業黑馬舉辦的“最具潛力新零售TOP50黑馬評選”活動上,他對“依托新人群”這一分論點做了更精彩的闡述,經「紅杉匯」編輯補充整理發布。

新零售要給用戶帶來美好體驗

如果讓我給新零售下一個定義的話,我覺得應該是:通過人、貨、場零售三要素之間的多維互動,帶給用戶美好的新體驗,這才是新零售。

要想討論清楚新零售的下一站在哪里,就得搞清楚我們今天所在的“這一站”處於什麽位置。

中國現代零售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擺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個迎來跨越發展的機會,我們有機會能夠從初級的零售階段——人、貨、場的簡單組合,實現驚人一躍,升級到一個以消費者為中心,利用數據、人才、技術等資源組合,構建多維交互的人、貨、場新關系的高級零售業發展階段。

1

針對人、貨、場的每一個核心元素,都可以把它分解為線上線下的不同維度。通過疊加新的維度,探索新的交互應用場景,創業者就可以思考:在哪個點上或者說哪幾個場景當中,如果做出一些創新改變,就能夠給用戶帶來新的體驗?

新品牌從哪里來?

今天,我們正處於新零售的起步階段,一切都還剛剛開始。新零售四要素的其中一個就是新品牌。那麽,新品牌從哪里來?

2

在有品類、有品質、有品味這三個新品牌的來源中,我認為現階段有品質最重要。在過去5年到未來10年的15年時間里,中國會湧現一大批新品牌,它們的根基就在於品質的提高。

提高品質其實並沒有聽上去那麽玄乎,簡單直白地說,就是“用心出品,用足好料”——生產經營者能夠遵紀守法並合乎道德,在原材料方面用足一點、用好一點,如果能用上創新的材料就更棒了。

只要這幾個關鍵能夠真正貫徹執行,我認為會產生一大批嶄新的和優秀的中國品牌。而新品牌的湧現,將進一步推動新零售的發展。大家熟知的紅杉資本投資的“全棉時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護膚品牌“紐西之謎”、“小蜜坊”也都如此。

除了紮根品質外,通過品類創新而建立品牌也依然有機會,比如竹纖維本色紙的開創者“斑布”,比如主食色拉的領導品牌“甜心搖滾色拉”。而“野獸派”、“內外”等更多把品牌建立在品味的基礎上。

新人群是哪些人?

今天,我想借這個機會著重講講新零售四要素里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新人群。人群是零售的核心,我認為最終零售業競爭的制高點還是在人身上。

我想強調的一點是,新人群不僅僅是指消費人群,還包括零售行業里的創業者和從業者。我們看到有一大批新一代的零售領域的創業者,他們比上一代更優秀,是他們讓新零售在今天變得豐富多彩,創新無限。

▨ 新人群之“九千歲”

3

大家看看這張圖,你感覺符合這個特點是什麽樣的人群?是70後、80後、90後還是00後?

答案可能讓你非常驚訝:是95後。新一代消費者的一半消費仍然發生在線下!這也是為什麽我之前說“有線下載體的零售正在開往春天的列車上”。

我們從幾個維度來剖析一下“新人群”都是哪些人。

4

如果你不知道什麽是“九千歲”,說明你Out了。新零售之九千歲,泛指90後、00後的新消費人群。每個時代都有年輕一代,“九千歲”不只是年齡和代際屬性不同,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第一批數字化時代原住民,具有獨特的消費文化特征,他們有如下特點:

5

00後零用錢不菲,每個月開支在500元以上的基本上過半,在一線城市、準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基本上都是這樣。這批人群也有存款,收了紅包存在微信和支付寶里,很多人存款余額高達近3000元。

所以他們今天就已經很有消費能力了。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現在是消費市場的生力軍,再過5年就會成為主力軍。

他們不做比價狂,要做選貨王。這一變化意味著什麽?說明價格已經不是他們最最關註的點,他們更懂得買東西、更重視服務和體驗,知道什麽是好的,而且他們樂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可能微信都不是他最主要的信息來源,微博或其它新興小眾社交媒體是他們更重要的信息來源。

他們還敢說。如果不喜歡,就會評論,不光到零售商那里去留言,還會跑到制造商那里去留言:“哎,你們家做的東西實在是太差了。”他們熱衷於新的購物方式,非常願意嘗試新的買東西的方法。所以我說,怎麽賣,其實也有很多創新點。

▨ 新人群之“白富美”

2017年是新零售一個非常重要的拐點。為什麽?看看這個圖,來自BCG的研究,三條曲線代表的都是人數,月收入在800-1200美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數量在2017年出現了一個拐點,開始平緩下降;而月收入在1800-3400美元的人群則開始迅速增加。

6

人群數量的變化說明什麽?當中間這條線上的人數增加得如此之快,肯定意味著新機會。而月收入在3400美元以上的人群增速也開始加快,他們有更大的消費能力,也非常值得關註。

▨ 新人群之“鄉下人”

7

在一般人的認識中,消費升級好像只發生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但事實上,你看這張圖,非城鎮人群的消費增長率一直高於城鎮人群的增長率,這意味著生活在縣、鄉、鎮人群的相對消費能力其實是在增加的,因為他們不用面對那麽高的房價和孩子們的課外培訓支出,也有更多的消費時間。

而且,他們消費的意願很強,雖然在消費觀念上可能還處在學習階段,但他們的消費升級也很突出:更多的空調,更大的冰箱,更節能的洗衣機,更智能的手機,海爾、美的、格力都是很大的受益者,小米、OPPO、VIVO也都是。

 新人群之老戲骨、小鮮肉和跨界精英

8

以上對新人群的分析,是從消費人群角度來講。那麽,誰在為這些人服務呢?

既有行業里的“老戲骨”,比如永輝,做得非常成功,現在已經接近1000億市值,“超級物種”是他們在新零售上很靚麗的創新;再比如紅杉最近投資的“生鮮傳奇”,厚積薄發,深受百姓追捧。

同時也有不少意氣風發的“小鮮肉”,“Today便利店”的春哥,“超級猩猩”的跳跳,都代表了零售領域創業的新生力量,他們善於學習,成長迅速。

還有跨界殺入的互聯網精英,“去哪兒”的CC,“猩便利”的LV,他們帶著對傳統行業的敬畏,用互聯網系統架構師的思維以及撬動資本的能力來探索業態重構。到底誰能勝出?

新零售的下一站在哪里?

新零售的下一站到底在哪里?主持人給我的這個命題作文我實在交不了卷。如果非要回答,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在這群人身上:需求側的“九千歲”、“白富美”、“鄉下人”,和供給方的“老戲骨”、“小鮮肉”和“跨界精英”。所有在這個行業里努力的人,最終會找到這個答案。

9

謝謝你遲到了

Thank You for Being Late

Thomas L. Friedman / 著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6

我這個回答一定讓大家失望了。但是,在新零售剛剛啟程的時候,我們就那麽迫切地需要知道“下一站”是什麽嗎?或許,我們更應該立足當下,想一想怎麽在新零售的“這一站”把事做好?

前不久我在“得到”上聽何帆老師《謝謝你遲到了》這本書,他提到了兩句歌詞“你可以在颶風中起舞,只要站在風眼里”。當新零售的颶風來臨的時候,作為創業者要思考,你到底該站在哪兒?你是隨風飄蕩,去追風?還是要找到風眼,能夠穩穩站在那兒,去把握時代給予你的機會? 

*歡迎關註野草新消費,加入消費升級VIP群,請加野草君微信(djsl831)

微信圖片_20171001215159

劉星野草新消費新零售新零售榜單黑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