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麥當勞在美停用含抗生素雞肉 中國暫無時間表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151

資料圖:位於芬蘭南部的一家麥當勞快餐店。 (新華社記者 趙長春/圖)

麥當勞3月4日宣布在美逐步停用抗生素雞肉,但僅適用於麥當勞在美國的大約1.4萬家餐廳,暫不影響海外包括中國在內的2.2萬家餐廳。

3月5日,麥當勞(中國)官方網站宣布,將與相關政府部門、專家、供應商協作,根據中國農業的實際情況,逐步推進相關舉措。但對於具體時間表,麥當勞未披露。

“在動物治病過程中使用抗生素是必須的。美國麥當勞停用的某些人類使用的抗生素,並非完全停用抗生素。”麥當勞中國在給媒體中的聲明中表示。

麥當勞在官網聲明中解釋稱,以雞禽飼養為例,供應商會在獸醫的指導下,僅在需要時使用抗生素,用藥的種類、用法和用量嚴格遵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麥當勞相關政策。麥當勞也嚴格要求供應商執行關於停藥期的相關規定,雞肉經第三方實驗室抽檢。

此前,麥當勞(美國)已宣布逐步停止采購在飼養過程中使用了某些人類抗生素的雞肉產品。據京華時報消息,3月4日,麥當勞美國公司宣布將停止出售使用了人類抗生素的雞肉,並提供未註射人工生長激素的奶牛所產牛奶,預計這一改革在兩年內完成。

對此,雞肉供應商泰森食品表示支持麥當勞的行動,將與其合作提供符合新標準的雞肉。泰森公司發言人稱,從2011年開始,泰森食品的雞肉業務已經將人類藥物中使用的抗生素在雞飼養過程中的用量減少了84%。

為何給家禽註入抗生素?簡單來說,抗生素是能幹擾其它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具有殺菌功能。在家禽生長過程中使用抗生素,雖然會讓它們避免得病,但是使用的抗生素並不能完全代謝出去,一部分抗生素會殘留在家禽體內。當消費者把家禽當做食物吃掉之後,該部分殘留的抗生素會在人體內沈積,人體產生耐藥性。

如今麥當勞為何決定封殺此類抗生素?對此,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食品研究專家朱毅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隨著人類對抗生素的頻繁使用,細菌抗藥性越來越強,甚至產生大量超級細菌(對幾乎所有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統稱),麥當勞要求供應商禁用部分抗生素是一個進步,順應了產業發展趨勢,但理想狀態應該是全面禁止將抗生素作為生長促進素加到動物飼料里面。

北京青年報引援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每年有超過200萬美國人出現具有抗生素抗性的病菌感染癥狀。抗生素抗性的日益蔓延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危機,而主要的成因就是肉制品行業在過去幾十年中的藥物濫用。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對於麥當勞而言,防止超級細菌的出現顯然不會是麥當勞高層考慮的主要因素,抑制逐步下滑的本土市場才是麥當勞率先在美國限制抗生素使用的重要原因。

新京報消息,麥當勞公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麥當勞第三季度總營收69.9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3.2億美元下降4.6%;凈利降至10.7億美元,同比下降29.61%。同時,麥當勞在全球開業13個月以上的餐廳營收下降了3.3%,下滑幅度遠超分析師預期。

另據來自美國快餐連鎖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喜歡In-N-Out、Chipotle Mexican Grill、Chick-fil-A 這類在食物和配料上更為健康的速食品牌。面對激烈的競爭,麥當勞和肯德基如何重新樹立健康、安全的形象至關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38

窩窩登陸納市融資4000萬美元: CEO徐茂棟稱盈利尚無時間表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22/149680.html

黑馬說:“5年前,我對上市充滿期待和夢想。但是,這幾年,我對於單純做上市公司已沒那麽興奮,反而有很大壓力。”4月21日,國內最大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之一窩窩(原窩窩團)上市媒體答謝會在京舉行,窩窩CEO徐茂棟在上市後首次公開露面。

\文 | 本刊見習記者 周路平
編輯 | 周群峰


4月8日,窩窩在納斯達克掛牌融資4000萬美元,徐茂棟喊了多年的上市夢終於實現。

事實上,窩窩的上市路一點也不平坦。

1月10日,窩窩向美國SEC提交IPO招股書,上市進入最後的沖刺。然而9天後遭遇政策羈絆。商務部發布了關於外商投資法的征求意見稿,這引起了美國SEC的註意,導致窩窩四次更新招股書。直到3月31日,窩窩上市計劃終於獲得SEC生效批準。

 “窩窩原定上市時間是紐約時間4月2日上午10點。不過窩窩的6家股票承銷商中的一家小券商,在內部溝通上存在出入,導致尚有部分協議、文件沒有簽署。在經過多方討論,所有券商達成共識之後,已經到了當天下午2點左右。而第二天又正好趕上複活節。這就意味著下一次掛牌交易需要在假期之後。”徐茂棟解釋道。

 “任何事情,在成功前都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有些事情,是我們公司不能百分百控制的。所以,我們這次決定先掛牌再釋放消息。”徐茂棟解釋為何在正式上市時,有些低調。據《創業家》記者獲悉,徐茂棟在上市前後也一直待在美國,密切關註上市進程。上市後還專門花費了兩天時間拜訪律師、投資人和券商,向他們表示感謝。

上市後,一些所謂的糾紛傳聞也不斷爆出。

有媒體曝出,2011年窩窩上市計劃流產後,大批員工離職,導致了窩窩與員工之間的期權無法兌現。而現在成功上市,期權承諾仍然有效,所以引發了窩窩與離職員工的期權糾紛。

對此,徐茂棟回應態度異常堅決。 “沒有這回事兒。到今天為止,我們沒有聽說過任何員工就期權問題和窩窩發生糾紛。”

雖然已經上市,但是何時盈利仍然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數據顯示, 2014年前9個月,窩窩凈虧損達到3240萬美元。盡管窩窩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但4000萬美元的募集金額並不顯眼,窩窩的市場份額也不占優勢。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個月,美團占據團購市場約55%份額,大眾點評市場份額約為24%,百度糯米市場份額為12%,而剛完成IPO的窩窩市場份額僅為5%左右。上市的意義對這家公司而言,可能只是增加了一個融資的渠道。

這次IPO之後,徐茂棟稱“對於盈利沒有時間表,但是人們應該關註窩窩的長期收益,而不是眼前的盈利,窩窩的模式最接近贏利點。”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路平,編輯周群峰。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cb{margin-right:0}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5-13 08:48 編輯

李小加首提深港通時間表 A股影響、機會、策略面面觀
作者:彭依寶



據港媒12日消息,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今日表示,“深港通”有實際進展會公布,目前準備資訊科技系統工作預計7月底會完成。

日前有港媒報道稱,國務院已批複深港通,現由內地和香港證監會協商方案細節,批準後,最快月內宣布,今年第四季度初啟動。消息指,兩地證監會正在評估港交所及深交所擬定的方案,須理順有關實際操作層面的監管細則,合適時間將由兩地證監聯合宣布深港通啟動時間。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8日的發布會上表示,沒有聽說相關信息,深港通方案正在研究過程中,在履行相關程序後將向市場公布。

但深港通漸行漸近已是不爭的事實,提前做好功課,對投資百利無一害,證券時報記者整理了部分資料,以供參考。

深港通標的猜想

按照滬港通規則,在深交所和港交所同時上市的公司有望入選首批深港通標的股,截至12日,在深交所和港交所同時上市的公司共有18家。這18家公司中,僅有萬科企業一家H股股價高於A股,其余均是A股較H股有明顯溢價,其中浙江世寶、山東墨龍溢價率分別高達263.6%、214.26%。

除主板外,深港通標的有望包含中小板、創業板股票。業內預測,在創業板449家上市公司里,流通市值在42億元以上,且2014年、201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在20%、10%以上,又屬於節能環保、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上市公司有華誼兄弟等17只個股,這17只個股由於符合深港通試點初期標的股要求,下半年極有可能成為第一批試點。

深港通對A股影響

目前A股的創業板可謂牛氣沖天,截至12日收盤,已經突破3200點,再次刷新歷史新高,整體市盈率超過140倍,股王安碩信息登上每股450元的高位,成為A股歷史第一高價股。而港股中國網絡教育(HK,08055)只有0.54港元/股。拿目前的創業板和港股的創業板比較,簡直兩個極端,因為香港股市的特殊定位,大型藍籌股容易得到溢價,越是小盤股越被邊緣化,因此香港創業板與A股創業板存在巨大的差價。

因此,有分析指出,如果深港通納入兩市創業板,是一個重要的信號。
不說兩市創業板完全齊平,至少可以給A股的創業板降降溫。一旦深港通真的納入兩市創業板,對A股創業板將是一個巨大的利空。資金流動差異可能會在短期內給深圳股市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中小板和創業板甚至可能出現一波低潮。

有專家指出,未來深港通啟動後,深港通和滬港通將憑借流動性方面的巨大優勢逐漸與QFII和RQFII形成鼎立之勢,進一步擴大海外資金流入A股的通道,同時中國資本市場對諸如MSCI指數等全球指數納入A股並逐步增大A股比重提供極大便利,這將為A股帶來大量海外資金。總體來看,深港通的重大意義在於和先期啟動的滬港通的協同效應,二者聯合起來大幅增加了中國資本市場對海外資金的吸引力,提升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水平。

外資會買什麽股?

作為兩地市場全面互通之前海外資金的典型代表,QFII操作無疑具有一定的參考性。統計數據顯示,QFII在今年第一季度加碼戰略性新興產業,而傳統產業則慘遭“拋棄”。

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標準,商業貿易、農林牧漁、汽車、電子、醫藥生物、家用電器等行業在2015年第一季度頗受QFII青睞,而交通運輸、傳媒、建築裝飾、房地產、鋼鐵等行業則逐步淡出了QFII的視野。在所有行業中,屬於醫藥生物行業的上市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被QFII持有數量最多,為23家,機械設備、化工和汽車行業緊隨其後,分別為21家、18家、16家。此外,房地產、交通運輸、鋼鐵、建築裝飾、傳媒等5個行業均被減持了兩家,非銀金融、銀行、電氣設備、建築材料等4個行業均被減持了1家。

投資機會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未來深港通落地,萬科A將成為少數對海外資本較有吸引力的A股公司。
此外,同屬於地產板塊估值較為合理的華僑城A、中南建設;金融板塊中平安銀行、寧波銀行;白酒股中的五糧液、瀘州老窖、古井貢酒;家電板塊中的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周期性品種包括南玻A、鞍鋼股份、濰柴動力等同樣可以給予適當關註。

相比之下,港股投資標的中的一些稀缺性品種未來反而更容易被市場關註。港股中的獨特概念品種,如銀河娛樂、澳博控股、永利澳門、金沙中國有限公司、澳門勵駿、美高梅中國、新濠國際發展等博彩股,無疑最具特色。此外,與A股市場相比,港股里的稀缺資源還有股價平穩、分紅可觀、香港獨有的藍籌股,包括匯豐控股、長江實業、香港交易所這樣的股票,以及內地的優質公司,如騰訊、中國移動等。


來自證券時報網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战略新兴板时间表:2016年初将与注册制同步推出 陈绍霞

http://xueqiu.com/1876614331/46303908

 备受瞩目的上海交易所战略新兴板正在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
  据财新援引一位接近上交所的人士报道,战略新兴板将和注册制同步推出,时间大概在2016年初。
  “新兴战略板”近来屡屡占据头条,日前中国央行在今年的金融稳定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股市平稳发展的举措,包括继续壮大主板、中小板市场,积极推动证券交易所市场内部分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战略新兴板。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战略新兴产业板的新市场将面向那些中国政府为创建创新推动型经济所青睐的行业中的公司,这些行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以及生物科技。
  财新则提到,界定拟上市企业是否属于新兴板,将以《“十二五”构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此外,《中国制造2025》圈定的10个重大发展领域,以及国家部委定义的创新型企业等,也都属于战略新兴板的范畴。
  根据其获得的上交所关于战略新兴板的前期方案——《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的探讨和政策建议》,战略新兴板的具体部署可以有两种安排,不过这两种安排并未最终敲定:
  一是将战略新兴产业板作为主板蓝筹股市场的孵化器,待公司发展壮大后,可以进入上证50或180指数,以优化蓝筹股市场的行业结构;
  二是始终保持战略新兴产业板的特色,当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逐渐演变成为传统产业时,可以将其移入主板;当主板企业转型为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时,又可将其转入战略新兴产业板。
  市场规则安排上,战略新兴板或将成为注册制的“试验田”。财新提到一位深圳市场的消息人士的说法,“由于战略新兴板没有历史包袱,可以从一开始就按照注册制来发行。”
  此外,在财务标准上,“以前,净利润是严格把守的指标,现在新兴板不作硬性要求,这是最大的亮点。”财新援引一位北京券商人士说,“这为一些还没有盈利的公司开了绿灯,也给中概股的回归趟平了路。”
  关于战略新兴板如何承接海外中国股票回国上市的问题,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超过1200家中国企业通过红筹模式在境外上市,市值达到2.5万亿美元,其中新兴企业的市值超过 1.3万亿美元,基于互联网+企业的市值超过6千亿美元,这其中不乏增长力强、增长迅速,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优质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这些在境外上市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没能获得国际投资者的认可,股价长期低迷,融资功能基本丧失。于是,从2010年开始,中概股便出现了密集的私有化退市,而这些企业85%属于战略新兴板服务的范围。
  而战略新兴板的横空出世势必加剧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不少人担心,近来风头正劲的神创板将迎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虽然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公开表示,沪深两个交易所差异性发展,但市场人士评价,这一新板块无疑会给深交所创业板构成威胁。
  财新称,在一位接近深交所的人士看来,“战略新兴板实际上就是针对创业板做的。不过,创业板肯定也要改革,最后两个板块的差距不会很大,实际上就是一种同质化竞争。上交所、深交所、全国股转系统,他们都需要优质的上市企业”。
  近来,深交所已经有所行动,积极准备吸引红筹回归、允许亏损互联网和科技企业上市等。 □ .刘.晓.翠  .华.尔.街.见.闻


螞蟻金服金融生態進化圖景隱現 上市暫無時間表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0-18/954207.html

螞蟻金服金融生態進化圖已隱約呈現。近日,在螞蟻金服分享日上,螞蟻金服集團總裁井賢棟宣布,面向金融行業深度定制的雲服務--"螞蟻金融雲"正式對外開放。對於螞蟻金服上市,井賢棟表示,目前並沒有時間表,

每經記者 朱丹丹

螞蟻金服金融生態進化圖已隱約呈現。

近日,在螞蟻金服分享日上,螞蟻金服集團總裁井賢棟宣布,面向金融行業深度定制的雲服務--"螞蟻金融雲"正式對外開放。

"螞蟻金融雲的發布是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化進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阿里金融雲以及第三方的雲服務模式標誌著互聯網時代IT基礎設施第三方公共服務化的發展方向。"央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所長李曉楓指出,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銀行未來的必行之路,掌控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是未來的關鍵,銀行IT雲引入分布式計算架構,融入互聯網開放環境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共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螞蟻金服實施了基於大數據的"備付金透明監管項目",而且還正在研發反洗錢項目。

此外,對於螞蟻金服上市,井賢棟亦向記者表示,目前並沒有時間表,對於融資沒有任何其他方面的思考。

推備付金透明監管項目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金融業務呈現隨時在線、小額頻發等特點,但傳統IT架構成本高昂、並發能力弱、可擴展性差的特點難以應付這種轉變。

10月16日,螞蟻金融雲正式向金融機構開放了多年積累的雲計算能力和技術組件。據介紹,其是由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雲服務平臺,繼承了阿里雲將5000臺機器連接成一個集群的能力。

井賢棟表示,開放螞蟻金融雲是螞蟻金服"互聯網推進器"計劃的重要一步,是技術領域向金融機構開放的最重要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今年9月份,螞蟻金服就宣布啟動"互聯網推進器"計劃,稱力爭5年內助力超過1000家金融機構向新金融轉型升級。對此,螞蟻金服相關人士還表示,"螞蟻金融雲將立足開放,聯合ISV等合作夥伴一同入駐打造雲上生態圈。"

值得註意的是,互聯網推進器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關於與監管的互動,基於此,螞蟻金服還搭建了基於新一代金融基礎設施的監管對接系統。

"螞蟻金服已開始實施0號項目--備付金透明監管項目。" 井賢棟稱,另外也在做一個反洗錢的項目。

據了解,備付金透明監管項目實施後,央行在辦公室就可以在線實時監測支付寶備付金的資金運行情況、備付金管理規範的執行情況,並可抽取任一筆交易明細數據,去驗證準確性、真實性。時至今日,螞蟻金服已按推進器的戰略構想進行了大量布局,從基礎支付領域、理財、貸款、融資,再到金融雲等方面,一個金融生態的進化圖景已經隱約呈現。

金融雲服務市場潛力廣闊

相關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雲服務市場整體市場規模是57.3億元,其中2014年金融雲服務市場規模在5.5億元,占整體金融行業IT投入總規模的比例不足1%。由此可見,金融雲服務市場潛力廣闊。

"銀行IT雲引入分布式計算架構,融入互聯網開放環境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共識。大中型銀行將會堅持高關鍵性的核心銀行系統,采用集中式計算架構,外圍系統采用分布式計算架構。而對於大部分中小銀行來說,如何借助社會專業化雲資源求發展,是一個需認真探討的大話題。" 李曉楓分析指出,"金融雲"以及第三方雲服務模式,標誌著互聯網時代IT基礎設施第三方公共服務化的發展方向,而銀行應該主動積極地探索借助社會專業化機構,嘗試銀行業務上雲。總之,"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銀行未來的必行之路,上雲和掌控雲計算與大數據技術是贏得未來的關鍵。

軟通動力集團執行副總裁黃立也表示,雲計算是大勢所趨,對於中小金融機構來說,公有雲(是第三方提供一般公眾或大型產業集體使用的雲端基礎設施)肯定是大趨勢。另外,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應該不是金融雲的重點,PaaS(平臺即服務)一定是將來很大的發展趨勢。

不過,對於銀行業是否可以采用第三方公共雲或者是公有雲服務,目前監管機構仍未明確。

對此,李曉楓表示,眼下較為現實的選擇,首先是抱團取暖,成立聯盟,共同解決、共同面對問題。其次,積極主動探索借助社會化、專業化結構,嘗試銀行業務上移先行先試,試點之中總結經驗,比如銀行的外圍渠道內業務,雲化的應用可以先做起來。最後,也要解決與監管機構網絡的接入問題,即運行在雲服務商平臺上的商業銀行應用系統要怎樣接入人民銀行支付系統,怎樣接入聯網核查、跨境人民幣業務統計、國庫稅款征收以及防洗錢業務系統等等。此外,定期與監管機構商報統計信息也是不可或缺的。

 
  • 每日經濟新聞
  • 姚茂敦
  • 每經記者 朱丹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煤電聯動電價下調擇機推出 價改將出時間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789.html

煤電聯動電價下調擇機推出 價改將出時間表

一財網 張旭東 2015-11-05 17:24:00

煤電價格聯動仍有空間,條件成熟將會按照程序下調電價。

11月5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許昆林這樣稱。他還進一步稱,按照目前煤電聯動機制,將利用煤炭價格下降的空間,疏導一些結構性矛盾,條件成熟後按照程序報批後發布。

許昆林還透露說,發改委正組織起草專項行動計劃,一些重點領域價格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進一步細化。其中涉及到近期熱議調價的天然氣價格改革,以及其它領域價格改革。

煤電聯動機制將進一步完善

煤價還在跌跌不休,最新一期截至11月4日的秦皇島港動力煤價格為370到380元/噸,同比下跌26.5%,比今年初520元/噸已經下跌140多元。

同期,因煤炭價格下跌,發電企業日子好轉。前三季度,41家火電和熱電上市公司共實現凈利潤603億元,同比增長16%。

近期有各種消息稱,上網電價或迎來今年內第二次下調。上網電價下調主要是考慮到煤炭價格持續走低,執行煤電聯動的舉措。

許昆林稱,按照煤電聯動機制,以年為單位、達到預設條件後執行煤電聯動。他解釋說今年4月上網電價下調是執行去年煤電聯動,今年以來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給煤電聯動留出了空間,將在條件成熟後按照程序調整電價。

許昆林還提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煤電聯動機制。煤電聯動政策始於2004年年底。當時國家規定,以不少於6個月為一個煤電價格聯動周期,若周期內平均煤價較前一個周期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5%,便將相應調整電價。

2012年1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完善煤電聯動機制,在電煤價格波動幅度超過5%時,以年度為周期,相應調整上網電價。

煤炭價格從2012年開始已經開始“跌跌不休”,煤炭企業多有人士呼籲實行煤電聯動。此後2013年10月和2014年9月,上網電價曾兩度下調,但跟煤電聯動無關,而且只是下調上網電價,並沒有同時調整銷售電價,兩次調整都是為了疏導環保電價矛盾。

山西智誠達咨詢公司馬俊華總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煤電聯動也是悖論,上網電價下調後,電力企業收入和利潤下降,煤炭價格也會承壓。

許昆林稱,煤電聯動機制將在啟動試點、調價依據等方面進行完善,是當前的首要任務,目前已推出電煤價格指數,采價點覆蓋了全國30個省份。不過他認為,煤炭價格下降還是有空間,條件成熟後會按照程序報批後發布。

價格改革時間表將出

《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幹意見》發布後,上網電價和天然氣價格調整的消息先後傳出。但對於價格改革的步驟和實施,並沒有更多細節。

本報記者此前從能源咨詢公司安迅思了解到,配合天然氣調價或有一系列配套政策。許昆林在發布會上明確稱,為了落實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發改委正在起草專項行動計劃,一些重點領域價格改革將有時間表、路線圖。

其中天然氣是重點之一。許昆林認為,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一直沒有停步,近來國際國內能源價格回落較多、供求關系寬松,給改革提供了機會。

但他也強調,包括天然氣價格改革在內,重點領域價格改革受體制機制多方面因素制約,不可能單兵突進。“天然氣價格放開的比重已經達到40%,並在上海建立了天然氣交易市場。”許昆林說。

但是許昆林也認為,天然氣領域充分競爭格局還沒有形成,即便如此也將繼續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

此前價格改革已經取得了不少進展。《中央定價目錄》修訂後政府定價項目減少了80%,定價種類減少46%,政府定價項目清單化。

輸配電價改革進展順利。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由深圳市和蒙西電網擴大到了五省,包括安徽、湖北、寧夏、雲南、貴州。蒙西電網10月正式實行新輸配電價機制,寧夏、雲南、貴州輸配電價試點方案已獲批複,電網企業成本監審工作也順利完成,只待實施。

階梯電價、階梯水價和階梯氣價制度也在全國推進。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稱,清理收費、公布清單也是價格改革的進展,收費會進一步公開化、透明化、規範化。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深高速的時間表 Nainital的碎片哥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2w5wq.html

深高速的時間表

理解公司需要從timeline開始,能寫出大概時間表代表你對公司基本面有足夠理解和了解。

這里從深高速開始寫一下

12月底前66億到帳

1月初 修改業績預告 2015年全年0.94  Q3 公告全年下降50% 至0.5 因為收購水官 一次性8.8億 
1.16梅林關土地拆遷完成

1.29 臨時股東大會

2.7 三條公路免費

2月下旬至3月 年報 期待大手筆分紅 0.4 預期

Q2-Q3期待 梅林關項目25% 股權轉讓完成  2016業績有保障 期待一次性收入 15億左右。2016年每股1.2左右

當然還有一個潛在機會在2016 Q1這個比較不確定

深圳外環高速 PPP項目 如果實施 對深高速屬於重大利好

理由2個
1.66億資金有回報 不會亂用。這里需要聲明7億買貴州銀行我認為花的值的。懂的自然懂

2.如果外環PPP那麽也就可以推斷 深圳交通的大致思路 即 外環收費 市內免費 學習上海好榜樣 那麽水官回購可期。

以上是對2016年時間表的推斷 讓時間證明。



財政部陸續下發關稅新政補充條款稅改新政為奶粉註冊制實施定下時間表?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585

2016年4月7日,福建自貿區,市民在選購嬰兒奶粉。(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圖)

4月8日稅改新政正式實施已進入第十天,各試點城市保稅區落實情況仍不明朗。

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各保稅區新系統仍在陸續建設中。同時,財政部陸續下發多個文件,對新稅收政策,特別是正面清單相關條款進行進一步補充說明。

4月13日,財政部針對正面清單中作進一步說明,明確各跨境電商在進口時,“暫時不需要獲得相關配方註冊證”,獲得相關配方註冊證的最後期限是2018年1月1日。

“2018年1月1日的期限,肯定是財政部和食藥監總局商量好的。”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高級研究員宋亮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此前,正面清單中要求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需要獲得相關產品配方註冊證書,這也被認為是該正面清單“不專業”、“業務不熟悉”的原因之一——乳粉配方註冊制度,至今並未開始實施。

嬰幼兒配方乳粉註冊制,第一次出現是在2015年4月24日獲得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新《食品安全法》規定,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註冊。

此後,2015年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曾就具體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註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9月底,一份《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註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在網絡流傳。業內的說法是,征求意見稿規定“一個產品配方只能生產一種產品、每個企業不得超過5個系列15種產品配方”。

若上述規定屬實,業內奶粉品牌品牌即將面臨大洗牌。

不過,迄今為止,國務院和國家食藥監總局,對於具體註冊管理辦法,仍未給出官方說法。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有限公司乳業分析師雷永軍認為,乳粉配方註冊制度“很可能會爛尾”——原定今年四月中旬出臺的細則,到現在也“沒有一點消息”。

宋亮則認為,將2018年這一時間點單獨拿出來加以確定,是財政部與國家食藥監國家商議的結果。也就是說,對跨境購奶粉的管理,將從配方註冊制開始正式的切入。

宋亮推算,配方註冊制的細則將在近期內出臺,同時提供企業一年到一年半的整改時期,按照這個進度,2017年中旬,參與一般貿易的奶粉企業就能做好準備迎接新政。

而財政部給出的2018年1月1日的截止日期,是考慮到跨境電商特殊性後,寬限半年後的時間。“這個體現了財政部和食藥監總局的協調,因為要給食藥系統對跨境這塊足夠的監管時間。”宋亮說。

另外,從此次跨境電商新政中,我們不難窺見嬰幼兒配方奶粉註冊制細則實施的其他方向。

比如,該政策的實施範圍。此前,實行註冊制的奶粉,原本只限於國內廠家奶粉,而跨境電商新政中,將通過跨境電商形式進口的奶粉,也納入監管。同時,近日一份《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送審稿)》也出現在了WTO的官方網站中。

以上種種,均意味著國家食藥監已做好準備,將註冊制的適用領域從國產奶粉擴大到了所有已經或將要進入中國的奶粉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進口奶粉品牌也和它的國產同行一道,即將進入“大洗牌”模式。


第二批輸配電價試點時間表明確 五領域破壟斷提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552.html

今年“破壟斷”之風正刮向電力、電信、交通、油氣、市政公用等行業,其競爭性業務將加快放開。其中,時隔13年重新上路的電力體制改革擔當先鋒。《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繼首批七個省市區輸配電價改革落地後,今年第二批試點目前正式啟動實地成本監審,落地時間表明確。作為最大亮點的配售電側放開也走向實際操作階段,試點地區售電公司借助“低買高賣”的暴利模式成為新電改短期最大贏家,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市、區)至少成立了559家售電公司。

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地方特別是資源大省電改熱情高漲,更多是著眼於降電價紅利,而不是市場化本身。改革實質進展並不如預料的那麽迅速,在實施過程中各方利益博弈重重。

進程輸配電價試點落地時間表明確

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輸配電價又是電價形成機制的重點內容。但長期以來,我國電網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低買高賣吃差價,有媒體稱其暴利壟斷甚至高於“三桶油”。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幹意見》,第一個任務就是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方法核定獨立、明晰的電網輸配電價和準許總收入,先後確定深圳、蒙西、寧夏、湖北、雲南、貴州、安徽進行先行試點,目前該七個省市區的首個周期(2016年-2018年)輸配電價均已核準,改革全面落地。

同時,今年3月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新增北京、天津等12個省級電網和華北區域電網以及國家綜合電改試點省份,按計劃將在2017年推至全國。《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繼前期對上述試點省市區電力公司上報資料初審後,5月底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各省監審組分赴當地,正式啟動交叉實地成本監審工作。按照要求,7月底要完成初審,8月15日形成初步報告,8月底將反饋報告並聽取電網意見,9月底將正式報告報送國家發改委價格司。

“目前大多數直接交易中,電網仍保持原有購銷差不變,主要原因是輸配電價還未核定完成。先期六個輸配電價試點的輸配電價在第一個監審周期內均有一定程度下降。隨著輸配電價核定的推進,電網逐步開始讓利。”國海證券分析人士指出。

作為核心架構的電力交易中心密集落地。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了北京、廣州兩大國家級交易中心外,截至目前,已有20家省級電力交易中心成立,華北、華中等區域電力交易中心也在醞釀之中,其中華北能源監管局擬就《京津唐電網電力中長期交易監管實施細則》,在征求意見中還存在如何與國家級和省級交易中心區分的爭議。

蛋糕售電公司成短期大贏家

作為新一輪電改中最大亮點,配售電側放開也走向實際操作階段,目前試點地區有重慶、廣東及新疆兵團,其中廣東省改革速度超過預期,成為全國首次允許第三方售電商進入市場交易的省市。

據了解,廣東經信委已批複試點首批13家售電公司,第二批54家售電公司名單也在今年6月7日進行了集中公示,牌照發布在即。按照計劃,2016年廣東省直接交易規模為420億千瓦時,約占廣東電網全年售電量10%。

今年3至5月份廣東開展了三次售電公司參與的大用戶直購電,成交電量分別是10.5億千瓦時、14.5億千瓦時、14.0億千瓦時,發電平均降價125.55厘/千瓦時、147.93厘/千瓦時、133.28厘/千瓦時,售電公司成交電量占比分別是64.85%、68.68%、82.92%,發電側平均分別讓利了1.32億元、2.14億元、1.87億元。由於發電側降價程度明顯高於用戶側,導致售電公司賺取大量差價,平均盈利在1毛以上,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正是瞄準了這一大蛋糕,從去年新電改方案公布後,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除西藏外各省(市、區)均成立了售電公司,試點省份成立數量較多。其中,山東75家、廣東40家、貴州38家、河北35家。其中發電企業成立售電公司62家,超過總數的十分之一。五大發電集團成立了21家售電公司,國家電投成立最多,共12家。從資本屬性看,民營資本較為活躍,成立公司的數量超過300家。

上述國海證券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售電市場核心是擁有牌照,盈利來源於高額售電價差,參與售電即可盈利。但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市場成熟後,價差將回歸合理,售電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是提高用戶體量和粘性。三年以後市場擴大到一定程度,售電公司需要擴大增值服務以及利用平臺提供投融資、咨詢服務等多種變現模式提高盈利。

難題壟斷仍有待破冰

繼電力之後,“破壟斷”的風正逼近油氣領域。《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幹意見》已經歷了數次修改、補充、完善和上報,專項改革方案和相關配套文件也在抓緊研究制定,未來將在部分省市開展油氣改革綜合試點或專項試點。

電信、交通、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放開的步伐也在提速。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明確,2016年將紮實推進電信業放開競爭性業務試點。隨著今年5月5日中國廣電獲得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電信領域長期“三足鼎立”的格局被打破。而交通領域則明確將逐步放開鐵路運輸競爭性領域價格和鐵路建設市場,近日發改委發文進一步鼓勵社會資本投鐵路,河南放開地方鐵路旅客票價和貨運價格,四川全面放開鐵路建設市場。

伴隨著改革的推進,降價紅利也逐步釋放出來。以電改為例,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雲南、貴州、安徽、寧夏、湖北第一批改革試點輸配電價降價空間達到55.6億元。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馮永晟表示,當前地方特別是資源大省電改熱情高漲,更大的目的在於可見的降電價紅利。在當前供大於求的背景下,各地電力交易競價激烈,降價幅度越來越大。

但是,“這種基於自身工業利益降電價的舉動,與電改本身的目的是不相吻合的。對於為什麽要改革,如何來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目前大家並沒有一個明晰的認識,國有企業競爭的底線、交叉補貼的解決等一系列問題還沒有細則規定,售電側放開也因為電網的難退出而大打折扣,所以電改目前看似熱鬧,實質進展還是比較緩慢。”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坦言。馮永晟也表示,目前交易中心的遠期計劃電量分配,並未觸及電網分配資源的核心權力,沒有調度體制和結算體制變化的電力市場交易不具有競爭性,進一步推進改革的開關在電網手里。

問題並不止於此。上述知情人士坦言,盡管有關部門一再強調改革目標是建機制而非降電價,但部分試點地區還是為了經濟發展一味地降輸配電價,同時對於電量增長的預測普遍過於樂觀,容易導致平衡賬戶虧空。

作為國網轄區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方案獲批的第一個省份,寧夏自治區物價局商品價格管理處處長覃紅偉表示,國網公司加大投資可以提高輸配電的輸配成本,但這又與社會的承載力和使用需求不匹配。而且,不斷推高的輸配電價最終還會體現在電價上,下一個監管期就可能面臨漲價,相當於“羊毛出在羊身上”,建議政府及電網企業結合電量增速考慮新增投資,綜合考慮社會發展水平和電價承受能力。


多地透露養老金上調發放時間表 僅上海發放到位

今年養老金上調何時到位,是當前退休人員普遍關心的問題。記者梳理發現,目前上海已率先提高養老金並進行了發放,北京、天津、浙江等地則透露了發放的時間表,預計9月底發放到位。

目前僅上海養老金發放到位

人社部、財政部今年4月份印發《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從2016年1月1日起,為2015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5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

根據要求,各地區按照國務院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後抓緊組織實施,盡快把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如今,時間進入七月中旬,記者註意到,目前除了上海發布了養老金調整具體方案並進行了發放外,其他省份的調整方案尚未出臺。

浙江養老金預計9月底發放到位(來源:浙江省人社廳網站)

多地透露養老金發放時間表

雖然多數省份的調整方案尚未出臺,不過,北京、天津、浙江等一些地區通過各種形式向社會透露了養老金發放的時間表。

北京市人社局局長徐熙12日在12345熱線接聽市民來電時表示,今年北京將繼續為企業退休人員增加養老金,此次增加的養老金從今年1月份補發,將於9月底發放到位。

天津市人社局近日在當地媒體上回複網友提問時透露,目前養老金增資方案正在審批過程中,預計9月底發放。

浙江省人社廳在其官網回複網友咨詢時也表示,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浙江省調待方案已上報人社部、財政部審批,待審批同意後組織實施,預計在9月底前發放到位。

安徽省人社廳在其官網回複網友咨詢時透露,由於今年首次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同步調整基本養老金,政策比較複雜,人社廳將會同省財政廳按照國家部署要求,按時擬定安徽省今年的養老金待遇調整方案並按程序報批,適時組織實施。

安徽省人社廳對網友提問的回複(來源:安徽省人社廳網站)

並非每個退休人員養老金都漲6.5%

據悉,此次養老金調整是2014年10月1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第一次按照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調整待遇,也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第一次同步調整待遇,預計將有85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受益,共將惠及1億多退休人員。

需要註意的是,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今年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6.5%左右這個調整水平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調整的總體水平,而不是說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分別以各自養老金水平為基數,都按6.5%的比例調整,更不是簡單的對每個退休人員都按6.5%增加養老金。

李忠指出,由於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差異,而且現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剛剛起步,所以這次基本養老保險調整就需要充分地考慮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平衡,充分考慮地區之間的平衡,還需要充分考慮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前和改革後待遇調整辦法的銜接等因素,所以具體的各個地方企業的調整辦法和機關事業單位的調整辦法可能會略有差異,而且對於個人來說,由於繳費年限或者工作年限的不同,養老金水平也不同等因素,實際調整的水平也會存在一定差距。

記者註意到,上海的調整方案顯示,對於企業退休人員,先每人每月增加80元,再按照本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2.5元,然後增加本人2015年12月份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的2.5%。對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先每人每月增加80元,按照同類人員平均養老金增加4.5%。此外,上述退休人員中,2015年12月31日前女年滿60周歲及以上、男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