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cbh.com/HTML/2010-8-24/1NMDAwMDE5Mzc1Ng.html
姗姗来迟的中国神华(601088.SH)整体上市终于有了进展。
8月19日,中国神华公告称,决议启动收购控股股东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神华集团”)部分资产的工作。
中国神华是国内最大的煤炭上市公司,也是世界第二大煤炭公司。其于2007年回归A股,并承诺于3年内实现相关资产的整体上市。
但三年将至,中国神华整体上市却迟迟不见实质性动作,此番表态或可为兑现承诺。
不过,多家证券公司分析师均不看好中国神华此次资产注入,广发证券分析师陈亮在报告中直言“股份异动,公司被动公告”。而大同证券分析师于宏亦称,“资产质量不好”。
模糊的公告
在公告中,中国神华称,拟注入的资产范围为神华集团公司所属若干家与本公司主业相关的公司,涉及煤炭、电力、物资供应、信息及技术服务等业务。中国神华计划以A股首次公开发行募集的资金支付相关收购费用。
但中国神华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标的资产,仅给出了大致的估算:按2009年12月31日数据看,目标资产占中国神华总资产的比率低于20%,目标资产带来的净利润占中国神华净利润不超过2.5%。
对于此次中国神华的资产注入的标的资产,市场难言满意。东方证券分析师吴杰在报告中认为,“该资产盈利能力乃至规模都低于我们之前的预期,也排除了是宁煤集团或是乌海能源的可能”。而陈亮更是直言拟注入的资产对中国神华的利润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不过于宏表示,虽然公告上显示的此次资产的盈利能力较差,但“中国神华财务比较保守,而且数据都是2009年底的,实际情况可能要好于公告所述”。
事实上,在公告中,中国神华称“鉴于公司正在进行上述收购事宜的前期工作,以上事项均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与最后收购方案存在较大差别”。
然而,中国神华作为一个“保守”的公司,为何却拿出一张模糊而稍显急切的资产注入公告呢?
陈亮在报告中称,这“很可能是针对本周公司股价异动的被动举措”。其称近来,中国神华免去了三位副总裁的位置,事后有媒体报道称上述高层调整是为母公司资产注入做准备。
上述猜测,引发了公司股价异动, 陈亮称“当公司确实有意启动资产收购,而股价又发生异动之际,公司的唯一选择就是先发布一则模糊的公告,以应对股票市场,避免交易所可能对其实施的停牌”。
而于宏也表示,虽然不能确定中国神华高管调整是否与资产重组有关,但“大多数公司在资产重组前都是从管理层变动开始的”。
另外,中国神华及神华集团近来负面新闻缠身,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分析师向本报记者表示,“不排除中国神华借资产重组来减弱负面新闻的影响”。
8月16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在其官方披露,中国神华旗下神东煤炭分公司大柳塔煤矿中擅自扩大产能被叫停,并处10万元罚款。
另外,于6月,审计署发布对神华集团的审计报告,披露神华集团旗下公司骗取国家专项资金,并为当地政府送车建房。
3月,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约30死亡。
三年等待
不过即使是这一“急切”的公告,也已让市场等待了三年。三年前神华集团的资产注入在上市之初就已有承诺。
2007年10月,被市场喻为“煤炭航母”的中国神华如众星捧月般登陆A股,共计募集资金净额 659.88亿元,除煤炭、电力及运输系统的投资,更新项目使用资金166.9亿元,以及160亿元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和一般商业性用途外,尚余333亿可用于战略性资产并购。
陈必亭在A股上市首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公司资产“没有泡沫”,并将在未来2-3年内提前实现整体上市。
而在中国神华的招股书中,对于整体上市更为详细“由于各部分的业务的情况存在差异,神华集团拟采取‘成熟一家,注入一家’的方式,逐步完成煤炭和电力业务资产的整体上市”。
2008年4月,中国神华副总裁王金力向外界表示,中国神华计划今年年底前向母公司收购价值约为110亿元的资产。
不过,三年时间转眼只剩下1个多月,在于宏看来,“三年内完成整体上市的承诺肯定是完不成了”。
事实上,中国神华从回归A股至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购母公司资产的行动。正如网民所言,按神华公布的政策路线,近三年来,难道就没有一个项目成熟?
根据公开信息,神华集团的资产主要是神华包头矿业、神华乌海能源公司、神华宁煤、神华新煤、神华宝日希勒煤业等煤炭资产、煤制油公司及国华电力等电力资产。
在中信证券分析师罗泽汀的报告中,其表示,中国神华所能购买的资产为煤炭和煤制油资产,可购目标资产约占上市公司产量的30%左右。
在于宏看来,神华集团旗下的部分项目“早就成熟”,但却并未装入上市公司,“实在令人不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困扰着神华集团的整体上市:股权与矿权之争、盈利情况不够好。
由于神华集团旗下煤炭资产多为改制而来的旧矿产,因此股权及矿权关系颇为复杂。以神华乌海能源公司、神华宁煤、神华新煤、神华宝日希勒煤业为例,经过一系列的改制,神华集团仍没有获得全部股权,“其它股东可能不愿意上市”。
相 对于中国神华,陈亮在研究报告中称,神华集团2009年营业收入为1612元,利润为464亿元,但剔除上市公司后,2009年营业收入仅为399亿元, 而利润才25亿元,“集团资产盈利能力暂时无法与上市公司比肩”。而据证监部门的要求,母公司注入的资产盈利水平应高于上市公司的水平。
不过,于宏表示,整体上市就是“不好资产装入上市”,如果硬比盈利水平,那“国内很多整体上市都做不成了”。于认为在中央政府支持整体上市的背景下,盈利水平应不会成为整体上市的阻碍。
于宏称,由于神华集团开始在煤制油等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数百亿的长期投资会对神华集团造成财务压力,“需要煤炭项目进行现金支持”。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29/xNMDAwMDIwMzUxNg.html
太原铁路局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整体上市的铁路局。
由该局控股的大秦铁路(601006.SH)10月20日发布公告称,将公开增发不超过20亿股股票,以收购太原铁路局运输主业相关资产和股权,募集资金约165亿元。
本次收购涉及太原铁路局管辖的7条铁路干线和5条铁路支线,各类配属机车和客车,同时还包括朔黄铁路以及太原铁路巨力装卸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
收购完成后,大秦铁路的煤炭运输业务将从山西北部扩张到山西全境,并基本控制了山西和内蒙古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
而大秦铁路的业务范围,也将从铁路煤炭运输为主转向货运、客运全面发展,形成均衡的业务格局。同时,太原局铁路运输主业资产也实现了整体上市。
2006年刚上市时,大秦铁路的主要资产包括大秦线、丰沙大线和北同蒲线。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收入将增加100亿元以上,而太原铁路局2010年的净利润预计将达到近30亿元。
太原铁路局在全国18个铁路局当中,是货运量最大、运输收入最多的铁路局。该局货物发送量占整个铁路货运量的六分之一以上,煤炭发运量占整个铁路运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次收购被业内认为是铁路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尝试。
中 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认为,太原铁路局的整体上市,符合铁道部推进铁路局“公司化、资本化”的改革思路。她预计太原局整体上市后,广深铁路 (601333.SH,00525.HK,GSH.NY)下一步极有可能收购广铁集团的资产,推动后者实现整体上市。而太原局的上市模式,也将为上海铁路 局改制上市提供参照。
存量资产上市是社会资本进入铁路行业的一种方式。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曾公开表示,铁道部一直在深化铁路的投融资体制改 革。社会资本投资铁路,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合资建路,比如京沪高速铁路;第二种,鼓励其他的企业、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第三种,就是把比较好的存量资 产上市。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1/605171.html
“目前整合在中粮集团内部的组织上已经开始。”近日,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中粮大悦城时尚品牌战略联盟交流会上透露,“我们希望明年年底之前能够 完成上市。”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金公司已经介入中粮地产业务整合上市一事,上市地点将选择在香港的H股。
整合迈出第一步
“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中粮集团要把包括住宅地产、商业地产、酒店甚至旅游地产以及一部分工业地产在内的地产业务,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内部的战略整 合。”这样的一番话出自于中粮集团地产酒店事业部总经理周政。
而他还有另一个头衔,即中粮地产(000031.SZ)总经理。
众所周知,中粮集团旗下有两大房地产业务平台,即以住宅开发为主的A股上市公司中粮地产,以及侧重商业地产开发经营且尚未上市的公司中粮置业。
其中,中粮置业旗下“大悦城”品牌从无到有4年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包括商业、办公、住宅在内的“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模式。相较于中粮地产的住宅开 发定位,二者无疑面临着同业竞争的质疑和风险。
而宁高宁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便是将中粮集团旗下所有地产业务整合起来,并完成地产板块的整体上市。“从集团战略的角度来讲,下一步会把地产业务板 块做成一个统一的上市公司,即地产酒店事业部,实现整体上市。”宁高宁表示。
然而,宁高宁此前并没有对外界透露过地产板块整合上市的时间表。
就在上述交流会上,宁高宁坦承,整合其实已经在集团内部开始。按其设想,地产板块最终融为一体后,将实现“股权统一、资产管理统一、团队统一”。
“目前,地产业务的股权还没有统一起来,但是我希望慢慢地形成一个事业部来进行管理。”在宁高宁的部署下,中粮集团为这三方面统一所迈出的第一步, 就是相对更易操作的团队统一,即最近成立的地产酒店事业部。
统一后的地产酒店事业部中,中粮地产总经理周政任事业部总经理,中粮置业总经理韩石任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一系列新的人事任命贯穿了宁高宁对于地 产业务整合的思路,团队统一这第一步已经迈出。
“A+H”构想
“我们希望明年年底之前完成上市。”宁高宁这一次终于为地产业务整体上市划定了时间界限,不过他也坦承,由于将面临相对多的审批,因此在时间上中粮 并没有办法完全掌控。
由于地产板块整合上市过程中,中粮地产的A股上市公司地位将得以保留,因此中粮置业内部更希望中粮置业旗下的大悦城商业地产可以通过香港上市实现资 产变现。
种种迹象表明,中粮置业将携大悦城品牌成为未来业务整合上市的中坚力量。
“在对集团地产业务进行系统梳理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个战略聚焦,把核心的优势更多地放在以大悦城为品牌的城市综合体开发上。”周政如是说。
实际上,自中粮置业“大悦城”品牌一举成名之后,集团对其的支持力度一直在加大。 此前更是抛出了5年内700亿元全国打造20个大悦城的宏伟计划。 “实际上现在已经远不止这个数了。”宁高宁透露,目前中粮集团商业地产的投资额已经超过了600亿元,而未来5~10年,规划的商业资产总额将达到至少 1000亿元以上。
对于未来的H股上市公司,宁高宁直言:“希望能够比一般的地产公司有更高的市盈率,有更好的现金流支持,同时又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物业升值,实 现回报率的提升。”
相形之下,截至今年6月底,中粮地产的总资产仅为137亿元,而集团承诺的将地产 资产注入中粮地产的计划,在2007年8月第一次资产注入完成之 后,便开始变得颇为不顺。在不久之前的11月5日,中粮地产自筹资金,才将中粮集团旗下开发住宅的上海加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收购完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如今的宏观调控使得A股的融资平台对于地产行业来说已经基本关闭了,在这种情况下,H股对于中粮来说就显得更加便利 和实际了。而香港资本市场及其投资者也会更加看重商业地产的持有。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宁高宁的下一步计划采用A+H股融合方式上市,未来H股上市后的公司通过一些股权转换将成为A股公司的股东。“这个计划只是中粮 目前正在运作的想法,还不知道会不会批下来。”
尽管这样的操作方式在此前的地产企业上市过程中并无先例,但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尽管能否完成还很难说,但还是具有一定可能性的,因为作为红筹国企 在政策上还是有可以变通的地方。”
但上述分析师则表示,即便这一难度较大的构想能够实现,可能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6.html
一般投資者較著重每一隻股票的買入價與現價相對比是否值得沽出或加碼買進,不過有些時候除了這樣做,還得留意是否切合自己的整體策略。例 如投資者逢好必買,於是日子一久了組合便會百花齊放,不過問題來了,資金始終有限,一旦大巿回調,應該如何溝貨呢,你總不可能每一隻股都於約定價位向下買 進,因為受資金所限,你可能出現了的情況是能買A而不能再買B,於是由於過度的分散做成了把握不到向下買進的機會。另外一點是,當你認為巿況己屆高位以及 趨勢開始反轉之時,但持股卻又紋風不動未曾上升過,很多投資者也會說等一下子才算吧,結果調整浪來臨,又錯失一個買進的良機。
為了每一隻持有的股票必須有升幅才沽出我想這種操作方法絕對很錯誤,當然無可否認有時候在你買進之時經過分析後認為低廉才會買進,所以才 會長期抱持直至價格反映有關價值,但是巿場實在太多股票可以買,一年之中也有幾個調整浪以及長期來說,譬如三至五年有一較大型的下跌浪,這些都是理想的買 入點,但如果你滿心是貨或者已經買進林林種種的股票後,如何溝貨就變得很難抉擇了。因此我認為需要做的是研究自己的整體策略,所謂整體策略就是說你要研判 自己希望能達成的年度目標增長率,以及持倉的百分比。
例如目前而言我持倉水平不會超過百分之三十,因為我認為股巿已屆高位,但還會有多高我不知道,加上貨幣因素令自己暫時不能不持倉,所以約 定一個適合的持貨水平。還有每一次調整浪都會再研判一下三個月後的股巿應該會平穩還是向下,再將倉位加碼至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然後趁反彈沽出新增部位鎖定 更多利潤,從而降低本身核心持倉的平均成本。假若後巿真的如期下跌,譬如說調整30-50%,則我本身手持的現金可以購買原持倉的數倍股數,能夠向下買 進。當然核心持倉部份你也要考慮的可能是幾年後甚至十年後的長期經營因素和成長率空間等,以及公司在長時間內犯下大錯誤的機會率有多高,這是選擇的一個問 題。
尤是這樣,在精選一堆你能熟知而且是充滿信心的股票,控制每一隻股票的持倉水平,還有從整體角度思考,配合宏觀大勢,適時調整現金和股票的持倉比例,一旦發現高位或者有機會反轉,即使股票還沒有上升,也可能需要沽出部份從而配合整體戰略思維。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2/wMMDAwMDIxMTkwMA.html
对于承诺,迟来的兑现总比没有兑现要好。
12月20日晚间,中国神华(601088.SH)发布公告称,以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收购控股股东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神华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持有的10家从事煤炭、电力及相关业务公司的股权或资产,总计约87亿元人民币。
这是中国神华2007年回归A股以来,首次收购神华集团资产,并由此迈出整体上市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
时隔神华集团做出整体上市承诺已经三年有余,已超过当年回归A股时所承诺的整体上市三年大限。而即使此次收购最终成功,当时超募的300亿资金也还有200多亿元闲置。
“被迫”实施第一步?
“我认为,巨大的舆论压力是神华做出行动的重要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2007年10月,中国神华回归A股,神华集团承诺其优质煤炭资产将在未来3年注入上市公司,不与中国神华在国内外任何区域内的主营业务发生竞争,并授予上市公司向神华集团收购潜在竞争业务的选择权和优先收购权。
彼时,中国神华募集资金达到660亿元,承诺其中333亿元用于战略性资产收购。2008年,中国神华副总经理王金力表示,将在年内向母公司收购价值约为110亿元的资产。
然而,在今年10月三年承诺期限已至之际,神华集团仍迟迟未有实质性动作。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甚至称“中国神华2010年资产注入的概率不大”。面对闲置了超过三年的300亿元资金及由此产生的资金成本,市场上开始出现对于神华集团未按承诺整体上市的不满情绪。
有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神华集团此前收购一些旧煤矿,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问题,比如盈利状况较差,注入意义不大,也不符合“成熟一个,注入一个”的承诺。
另外,这些企业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收购起来比较复杂。“但这并不是说此次收购的资产就已经有很好的盈利状况,或十分成熟了。”上述分析师称。
但中国神华方面对此说法不予认可,相关人士表示中国神华是以特别负责任的态度,深入考察企业,不成熟的企业不予注入,这才导致整体上市步伐较慢。
中国神华方面亦指出,本次注入的煤炭资产估值相对于中国神华现在的市盈率较低。呼电公司2台60万千瓦电站已于今年12月投产,李家壕煤矿、神华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及露天煤矿接续区都将在2011年达产,因此整个资产包的盈利能力也将在2011年和2012年集中显现。
整体上市道路漫长
中国神华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次收购完成后,中国神华煤炭可采储量将由115.73亿吨增加至140.01亿吨,增幅为20.98%。本次收购的8个矿区2011年将为中国神华带来近2000万吨煤炭产量。
公告还指出,通过收购,中国神华可进一步扩大煤炭资源储量,在提升经营规模、做强做大煤炭主业基础上,继续充分发挥煤炭、电力一体化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并可减少和避免其与控股股东神华集团的潜在同业竞争,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国金证券分析师郝征表示,这次收购对神华集团整体上市意义重大。此次注入的煤炭产能约为423万吨,但按历史数据预计,则可达4000万吨。
神华集团未来仍有优质煤炭资产4000万-5000万吨可以注入。此次收购的资产还是相对成熟的,一些手续和证照不齐全的资产未能列入此次收购当中。
2008 年中国神华资本运营部总经理黄冰曾表示,神华集团整体上市大体分三步:中国神华先收购集团煤矿资产,逐步完成对西五公司、神宝公司、神宁公司、神新公司等 公司的收购;然后,收购集团的电力资产,逐步完成对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的收购;最后,以优先收购中国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及煤化工项目。
但从此次收购的情况来看,不仅有煤矿资产,电力资产也包含在其中。中国神华方面称,本次注入资产向中国神华股东提供了较高的资产质量保证。
“上市公司本体的盈利状况已经很好了。”一位分析人士称,“新注入的资产的盈利状况未必高于已有上市资产,但对于整体上市来说还是必要的。”
受收购事宜影响,21日中国神华A股表现非常突出,上涨5.96%,港股亦上涨3.85%。
对于整体上市的后续工作安排,中国神华方面未予答复。
中国神华2009年财务报表显示,其2009年煤炭销售量2.54亿吨,全年利润达到361.9亿元。而2010年前三季度煤炭销售量2.13亿吨,同比增长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55亿元。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29/2164864.shtml
每经记者 汤白露 发自北京
12月28日,继中国五矿股份、中国核建设集团之后,又一家大型央企整体改制完成,并将冲刺整体上市。
昨天,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物)在北京正式揭牌。经过整体重组改制,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物资)将98.44%的总资产和99.45%的营业收入注入了中国铁物。
据介绍,中国铁物注册资本56亿元,核心业务是铁路产业综合服务和钢材贸易及综合服务。2009年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1亿元,实现利 润总额11.2亿元,同比增长70%,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57位。2009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53.8亿元。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铁道部物资管理局,2004年成为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2010年9月实现了整体重组。此次改制后,中铁物资将成为中国铁物的子品牌继续运营。
业界人士指出,中国铁物正式挂牌意味着该公司正在冲刺A+H整体上市。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0/2197458.shtml
每经记者 李潮文 发自深圳
经过一系列整合动作之后,华润医药整体上市进入了时间表,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近日在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计划在一至两年内在港上市。宋林还表示,华润集团整体上市还在筹备当中。
医药业务先行
华润集团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或许就是推进旗下的医药业务在港上市计划,在日前于香港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上,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表示,计划在一至两年内,将现在正进行整合的医药业务在港上市。
目前,华润北药的医疗板块旗下拥有万东医疗(600055,SH)、双鹤药业 (600062,SH)、东阿阿胶(000423,SZ) 以 及 华 润 三 九(000999,SZ)等4个上市公司,均属于医药制造行业。而在医药流通方面,华润虽然拥有北医股份、安徽华源两大企业,却唯独缺少上市公司。
接近北药高层的人士曾透露,目前华润北药的高管组成了多个工作小组,其中的战略小组正在筹备整体上市。“根据华润集团的整合思路,北药集团董事长卫华诚应该被调离北药,但目前卫华诚依然留在该岗位,可见是为上市做准备。”该人士表示。
北医股份副总经理柳达曾对媒体透露:“医药流通企业需要大量的现金流支持,上市融资是很好的渠道之一。”
为了医药业务整体赴港上市,华润选择了打造北医股份作为整合平台。2010年7月,华润与北药集团实现重组,将两大集团的优势医药资产共同注入合资公司 华润北药;同年11月,华润北药旗下的北医股份重组了北京万家瑞药业;11月16日,又与山东中信医药成立合资公司;11月18日,北医股份出资10亿 元,收购苏州医药龙头企业礼安医药有限公司65%的股权。
集团整体上市尚需时日
不难发现,华润医药的跑马圈地式并购与母公司的积极扩张策略一脉相承。近年来,华润集团通过资本运作,将产业拓展到了纺织、食品、啤酒、零售、地产等多个领域。市场一直传言,华润集团欲将这些资产推向整体上市,对此,宋林回应称,集团整体上市的工作仍在筹备阶段。
综合型的大型资产实现整体上市并不容易,除了华润之外,中信集团也一直筹谋赴港整体上市。从A股市场过去大型国企整体上市的实践来看,已上市的子公司需要先由母公司要约收购并退市,母公司才能上市,而H股市场在这方面宽松许多。
华润集团现在有6家在港上市企业,包括华润创业(00291,HK)、华润置地 (01109,HK)、华润电力(00836,HK)、华润微电子(00597,HK)、华润燃气(01193,HK)及华润水泥(01313,HK)。 华润集团的资产除了正在整合的医药板块外,还包括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及纺织、化工、资产管理公司等。宋林还表示,华润下一步的发展会考虑拓展海外投资及 并购,目标将以微电高科技、消费品等为主。
宋林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还透露,华润旗下的房地产投资公司汉威资本,正在与北京市政府商讨成立一项 房地产基金,规模达到100亿元人民币,戴德梁行一周前发布的报告指出,去年内地出现近30只地产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0多亿元人民币,以私募股权投资 基金为主,到2015年,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管理的总资产将达9100亿元人民币。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28/0MMDAwMDIyMjc0MA.html
被稱為中國經濟命脈資產的央企,不久的將來絕多大數將以「公眾公司」的身份在資本市場上集合。
按國資委的部署,未來除個別特殊的功能性央企如軍工企業外,所有央企特別是競爭性央企都要走整體上市之路。
國家國資委副主任邵寧2月18日對本報記者透露,關於下一步國有大企業改革的方向,國資委的思路是:20年後,甚至10年、15年後,所有央企都將成為「徹底多元化,徹底資本化」、「不附帶任何存續公司和母公司」的上市企業。
「推動央企整體上市是國資委目前的一項核心工作,」邵寧說,現在沒有一個企業像前幾年那樣去分拆上市,所有央企的上市工作一律按照整體上市的思路展開,所有企業至少要做到主營業務上市,這樣,上市公司有非常完整的業務鏈,有獨立發展的能力。」
據悉,為因應未來央企全部整體上市後的制度變化,國家國資委正在研究以成立直屬公司的方式直接持股上市央企。
20年前,國企改革還處在承包制的階段,產權問題是不敢踰越的雷區;10年前,國企改革圍繞企業改制和企業破產開展時,三年脫困還沒有結束;今天,依託資本市場實行公眾公司改革,成為國企改革的核心任務。
「整體上市是國有大企業與市場經濟最終融合的具體方式。」邵寧說。
「一律按整體上市的思路執行」
推動央企整體上市作為現階段核心工作的背景是,經過十多年來的改革和調整,國有經濟佈局已發生根本性變化,中小企業層面已基本沒有國企,國有資本集中到了大企業層面。
大型國企大致分兩種,一是功能性的企業,如石油石化、軍工、核電、重要資源等領域的企業;二是競爭性的企業,如快消、汽車、鋼鐵等企業。
按國資委的部署,未來除個別特殊的功能性央企如軍工企業不能整體上市外,所有央企特別是競爭性央企都要走整體上市之路。
邵寧表示,整體上市將使央企徹底融入市場經濟,「央企成為『乾乾淨淨』的上市公司後,隨時可以調整,也很容易調整。」
國資委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43家央企實現了主營業務整體上市。石油石化、航空、電信、建材等行業的全部央企、建築、冶金、機械製造業的大部分央企都已實現整體上市。
在資本市場的選擇上,除了國內A股,國資委還鼓勵更多的央企在境外整體上市,儘管過去一些央企的境外上市曾引起「賤賣國有資產」的質疑。
邵寧表示,推動央企到境外上市,是希望把境外成熟、規範的資本市場機制引入企業內部,保證上市之前的重組和上市後的運作能夠達到國際資本市場的要求。
據悉,五礦集團目前正在籌備在A股和H股兩個資本市場實現整體上市。
邵寧還斷言,中國民營企業的市場化也將朝整體上市的方向走。
「也許20年後,你會發現,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沿著資本市場這條路走到一起了,這將是一個殊途同歸的結果。」他說。
「乾淨上市」路線圖
央企整體上市,第一項工作要進行公司的股份制改造,這一步自2003年國資委成立以來就已展開。來自國資委的數據顯示,我國央企及其下屬子企業的公司制股份制改製麵已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目前的70%。
第二項工作是剝離不良資產、非主營業務資產。這是目前正在遭遇的難點,因為幾乎所有央企包袱都很沉重,包括廠辦大集體、歷史負債等。
對此,國資委設計了三條出路,一是「往裡走」,即改造成資產優良、具有繼續發展條件的公司;二是「往外走」,通過主輔分離將非主營業務分離改製出去;三是裝入國新控股這樣的資產管理公司。
引入董事會制度是推動央企整體上市的第三項工作。目前已有32戶央企建立了董事會試點。
此外,備受關注的央企重組也將繼續進行,以實現「進一步推進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
這意味著,央企數量將會進一步減少。不過,今後央企重組將更加注重效果而不是企業數量,「80-100家」將不再是主要指標。
除了央企之間的重組,央企與地方國有企業的聯合重組也得到國資委大力支持。
國資委研究直接持股上市央企
未來央企整體走向資本市場,將引發國資管理體制的一些重要變化。
一個問題是,央企整體上市後,國資委如何實現對它的監管?
對此,國資委的對策是「探索履行多元投資主體公司股東職責」的方式和途徑。
「事實上,國資委已在悄然調整自身職能,探索新的監管機制,以適應央企整體上市後的條件變化。」國家國資委一位人士向記者介紹說,比 如,隨著央企建立董事會制度,國資委已轉變一部分對董事會履行出資人職責方式。今後,對具備條件的央企,國資委將繼續向其董事會移交原先由國資委代行的董 事會職權,包括考核、薪酬、經理人員選聘等,實現董事會「責、權、利」的統一。
當然,最引人關注的問題是國資委自身的重新定位。「央企全都上市了之後,國資委幹啥去?」市場對此有各種猜測。
對此,上述國家國資委一位人士向記者透露,直接持股上市公司也是國資委正在積極探索的模式。國資委目前正抓緊就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權試點,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國資委在去年年底成立國新公司,一定程度上也是國資委對自身改革的探索。
「國新公司持有五礦等央企整體上市平台的小額股權,將幫助國資委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邵寧告訴本報記者。
由國資委設立一個直屬公司擔任央企上市公司股東,在法律上並無太大障礙。上述國資委人士表示,國資委的行政定位並不適合有從事市場化活動。通過直屬公司持有央企上市公司股權,可望幫助國資委處理好行政職能與市場化企業之間的關係。
邵寧表示,也許到那時候,國資委的監管身份與股東身份需要分離。
「改革是這樣的,你只能一步一步往前看,看到的距離是有限的,有些特別遠的事情,現在說不清楚。」邵寧說。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2/1MMDAwMDIyMzM1Mg.html
3月1日,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新希望集團整體上市的一切準備工作已經就緒,相應重組方案已經報證監會,正在等待最後的審批。
新 希望提供的資料顯示,其農牧資產的整體上市工作已經啟動,將在2011年內完成,屆時新希望將成為國內最大市值的農牧業公司。其此次重組的思路是,將山東 六和、新希望農牧、楓瀾科技等總估值達77.95億元的優質農牧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同時,將業績欠佳的乳業和房地產業務合計為7.53億元的資產,剝離 出上市公司。
「整體上市的原因主要是避免同業競爭。」劉永好說,新希望當初上市時,佔用的四川省一個上市指標,總規模只能有4000萬元,但是新希望當時就有二三十個工廠,是沒有辦法全部放進去的。
對於整體上市之後的新希望,劉永好表示,2011年國內肉蛋等食品價格不會下跌,大規模的原材料漲價風險不大,新希望2011年的銷售額有望超過600億元,可實現利潤12.36億元。
事實上,除了畜牧業,劉永好的「金融運作」同樣讓人印象深刻。此前,新希望已參股民生銀行,賺的盆滿缽滿,並於2010年底設立新希望財務公司。此外,新希望還先後入股民生人壽和聯華信託,並獲得了2%的上海銀行股權。
劉永好稱,未來將堅持走畜牧業專業化的道路,並利用好「上市公司」和「財務公司」兩個渠道,為畜牧業產業化提供金融支持。而此前,新希望已在畜牧業上下游多有斬獲。
在劉永好看來,新希望的產業鏈繼續做長,一方面是要做原材料,另一方面就是做終端。「不做終端,就沒有利潤。」劉永好說。
此 前,新希望農業投資基金已投資了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劉永好透露,新希望目前已與日本一家企業達成協議,準備在上海開始做一種以熟食店為形式的終端 銷售模式。同時,新希望也在和日本住友等公司談判,準備聯合投資建設冷鏈物流。而在上游,新希望和美國上市的華奧公司準備聯手收購新西蘭最大農服公司 PPG(種草、養殖)的50%股權。劉永好表示,新希望在此項收購當中,大約要出資1000多萬美元。
此外,海外飼料市場拓展,也是新希望未來的拓展重點。劉永好表示,2010年新希望海外市場銷售額只有10多億元,與集團的600多億元的銷售額相比顯得很小。未來5年,其將在海外市場拓展上,安排更多的人員和資金。
劉永好稱,2011年,新希望將繼續適度參股生物科技、農村金融、農產品流通等項目。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6/866930.html
一财讯:阿里巴巴集团高级公关总监陶然6月16日通过其个人微博宣布,阿里巴巴决定当日起把淘宝分拆为三家公司,并把大淘宝战略提升为大阿里战略;阿里巴巴集团CMO助理,阿里云公关总监杨磊也在微博中援引马云的话称,不排除未来集团整体上市的可能。
据陶然表示,淘宝将分拆为一淘网(www.etao.com)、淘宝网(www.taobao.com)和淘宝商城(www.tmall.com)。
他还透露,这次淘宝一拆为三,不是按照业务而拆,而是根据客户需求和客户属性而拆。淘宝网主要服务小企业,淘宝商城主要服务品牌商,一淘服务所有商家、产业链和消费者。
同时,集团把大淘宝战略提升为大阿里战略,将和电商参与者分享消费者群体、商户、制造产业链等,整合信息流,物流,支付,无线及云计算服务等,为中国电商的发展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基础服务。
此外,杨磊也在微博中援引马云的话称:“今天的分拆看起来似乎令淘宝失去规模优势,从‘有’变成了‘无’,但这是无处不在的‘无’!我们坚信,中国 电子商务发展的好和阿里可能没有太大关系,但发展的不好和阿里一定有关系。淘宝分拆能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也不排除未来集团整体上市 的可能。”
同时,马云还宣布了相应的人事调整,即日起,陆兆禧将专职担任上市公司(即为阿里巴巴B2B公司)首席执行官,支持陆兆禧的团队包括:首席财务官武卫、ICBU总经理彭翼捷,CBU总经理叶朋,人力资源副总裁邓康明、技术副总裁李昂以及供应商服务部付总裁吴敏芝等。
此前,在卫哲引咎辞职后,阿里巴巴就曾经宣布,陆兆禧兼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一职。此次则从兼任改为专职。
马云还宣布淘宝分拆后的三家公司依总裁加董事长的机制运营。一淘的管理团队由总裁吴泳铭领衔,汇报给一淘董事长彭蕾。淘宝网的管理团队由总裁姜鹏领衔,汇报给淘宝网董事长陆兆禧。
淘宝商城的管理团队则由总裁张勇领衔,汇报给淘宝商城董事长曾鸣。戴珊负责领导技术和公共服务支撑大平台,全力支持各公司的业务发展,直接汇报给集团CEO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