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業務小兵 磨成蛋糕大亨

2010-05-24  商業周刊





他從兩萬元的中古烘焙烤箱做起, 把一片不過幾十元蛋糕,做成了日進百萬的聚寶盆。

生活簡單 橫紋上衣配米色長褲,數十年如一日

他是台灣阿默蛋糕創辦人周 正訓,這個人,隨時看到他,總是穿著同一品牌橫紋上衣搭配米色長褲,背著環保布包騎著單車便出門,數十年如一日,據說他同款上衣一買就是半打,省得麻煩。 他創辦的阿默產品不但品項少,更是清一色素面蛋糕,看不到任何水果或奶油的花俏裝飾。

阿默蛋糕,如其名字,是台灣烘焙業的一支沉默部隊。 很多人吃過,卻沒看過它大作廣告。它那間不到十坪的門市、由公寓改裝成的辦公室,以及入口僅容兩人錯身的乳酪蛋糕工廠,一起錯落藏身在萬華火車站側門對 面,一棟不起眼大樓內。

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阿默靠單一蛋糕產品、七支主要品項,創造出全台八千多家烘焙店裡,排名十名內的營收成績。

以一百五十人員工人數推估產能,同業指出,阿默全台三個工廠、四個門市據點,加上宅配通路,每天一開門,單日營收至少在百萬元,輕鬆跨越 年營收億元的烘焙大廠門檻。周正訓被問起營收,低調但自信的說:「有幾個億啦。」

這家成立已十六年的蛋糕店,不是靠一時人氣竄紅的夯店, 開業第二年損益兩平,第三年起就開始股東分紅,除金融海嘯隔年營收成長僅八%外,每年都維持超過一○%的兩位數成長。藍海國際餐飲董事長許湘鋐說,阿默絕 對是本土烘焙業的傳奇名店。

用人簡單 一百五十位員工都是烘焙業白紙

超級業績背後,卻是靠一群烘焙業門外漢打下江山。除 了周正訓這樣一位走在路上也不起眼的老闆,曾有十三年賣油給北部麵包店的業務經驗,阿默一百五十個員工,竟沒有一人有烘焙業相關經歷,當然更找不到一位蛋 糕師傅。

為什麼成功?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的人生哲學,是背後的關鍵。

周正訓說,當年他在統一企業旗下的統清公司當業務 賣油,一次到日本出差,看到橫濱街頭百貨公司的乳酪蛋糕店前,擠滿排隊人潮,口感豐富卻吃不膩的味道,他認定帶回台灣一定大受歡迎,可以做為業務員翻身的 創業起點。

回台灣之後,三十五歲的周正訓打定主意,買了一台兩萬元中古雙層烘焙烤箱,每天下班就窩在老家,和在駕訓班擔任教練的姊夫一起 研發蛋糕。「老實說,頭兩年我沒有想何時要賺錢回本,最壞打算,就是八個兄弟姊妹集資的一百八十萬元賠光,除此之外,沒想太多。」

產品簡 單 每年出一款新品、每天辦員工試吃

食品科學系畢業的他,為還原在日本街頭吃到的乳酪蛋糕美味,發揮實驗精神,控制影響蛋糕口感的各種變 項,例如紅豆餡太甜,吃第二口、第三口就會感到膩,甜度就從六十五度,降到六十、五十五、五十、四十九、四十八……,但甜味降過頭風味盡失,又調回四十 九、四十九‧五。前後花了近一年時間,反覆測試找出糖、油及蛋白配方比例和烘焙時間的完美「臨界值」,才開發出第一款輕乳酪蛋糕產品。

用 這種方式研發新品,阿默的速度非常慢,平均一年只推出一款新產品,但周正訓也不急。

「我做得慢,因為想做仔細,想得越仔細,越發現每件事 背後都有大學問,也更清楚,什麼才是要留下來的菁華,」周正訓如此詮釋他的簡單哲學。

到今天,周正訓每天到辦公室第一件事,便是找幹部試 吃新品,反覆修正到大家認為可以了,再由員工進行試吃,最後是讓門市消費者試吃。每一關都要記錄並統計意見,問卷設計也很簡單,分口感、甜度、風味、外觀 四大項,選項只須勾選滿意、不滿意,經上百位消費者試吃過後,四項指標滿意比例都超過八成以上,產品才開始規畫上市。

北部蜂蜜蛋糕烘焙大 廠益欣食品總經理賴文典說,阿默最厲害的地方在於,產量不斷成長,品質控制的穩定度卻超高,他曾經十天內連續購買三次阿默同一款產品,品質完全沒有差異, 烘焙業內行人看,難度極高。「我把阿默產品拿回去給我廠裡的師傅吃,要他們想想,為什麼我們買比別人貴的機器設備,卻達不到這樣的水準,」賴文典坦言。

從 早年跑業務到今天,周正訓從不跑攤應酬,一週固定打三天羽毛球健身,住家裝潢只用一種色調,但他卻可以因為考量客人進門後包包該擺哪裡,牙刷收納櫃預留通 風孔這些枝微末節,討論上三個月。

因為做好簡單,才能花最多心力。周正訓觀察,很多排隊名店,只做一樣紅燒鰻、餛飩,品質顧好,生意自然 上門,「剛開店時,我真的考慮過,阿默永遠只賣一種乳酪蛋糕產品就好。」

周正訓表示,外界總認為阿默產品種類簡單,但他卻認為,以公司目 前品管能力,當品項超過十樣一定做不來,「當我推出第十支產品,就得淘汰最後面兩支產品。」

管理簡單 只看數字,從供應端分好用料比例

也 因此,當許多人以為建立複雜精密的管理流程才是厲害,周正訓卻是反其道而行;他不靠精密數字,卻徹底執行極簡作業流程。

周正訓看數據辦 事,痛恨憑感覺做事。走進阿默烘焙廠,蛋糕生產線上看不到一只磅秤,因為,所有的原料成分比例,早已經從供應商端進行數量的規格化。別人做蛋糕,看量杯 cc數和電子磅秤上的配方重量,讓產品規格化,但在阿默廠內,下的生產指令卻是蛋汁一桶、麵糊一袋、乳酪半條,「拿了就倒,快、又不會出錯。」因為這樣, 即便全廠沒有老經驗的師傅,人人都是烘焙業白紙,依然可以維持穩定品質。

通路簡單 不賺短錢,兩度拒絕超商龍頭合作

判斷 做吃的成不成功,直接面對消費者喜好是關鍵。周正訓也抓緊這個邏輯,拒絕許多讓他無法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誘惑。

周正訓一開始就鎖定無店鋪的 宅配銷售策略,他的想法是,宅配生意只能靠品質形成口碑,從蛋糕出爐到送進消費者口中,絕不假他人之手,得到的都是第一手反應,這樣一來才能確保品質。

因 此,出爐的阿默蛋糕,降溫後立即包裝送冷藏室,不切片分售,也拒絕咖啡店的上門訂單。「我不認為,賣咖啡的店有足夠管理能量賣我蛋糕,」周正訓說,你無法 掌握別人的店如何保存你的蛋糕,萬一他過了五天還給客人吃,阿默招牌不就毀了,「我不賺這種短錢!」他強調。

就連7-Eleven超商通 路兩度想要和阿默合作,全台鋪貨搶市,也被周正訓不假思索拒絕,他認為「進超商通路,更是曇花一現,阿默從此就是平價商品」。

「做烘焙有 人像在做流行時裝,但阿默做的是西裝布料,」賴文典比喻。

但要把簡單做到最好,說得容易,其實難度很高,因為越是簡單的產品,缺點越容易 一眼就被放大,要做到品質滴水不漏,關鍵在於習慣。

以輕乳酪蛋糕為例,主要原料只有麵糊、乳酪和蛋白三種,但夏天因為母雞水喝得多,蛋白 較稀,進行濕性發泡打到七分發,需要的時間就得較長,攪拌棒拉起來呈現「倒掛金鉤」的外觀形狀,才能和麵糊進行混合,而將麵糊倒進烤盤,還要靠觀察桶子底 部的殘留物,判斷所有配方是否調勻,產品的好口碑就得靠這些細節。

為讓現場從工讀生到上百員工,建立同樣的細心好習慣,阿默不用帶著傳統 麵包店作業習慣有烘焙經驗的員工,而且,新人上班第一天,就開始建立好習慣。

同是糕餅公會成員的宋全娟就觀察說,為了要把看似單純的事情 做到最好,周正訓骨子裡也是個「一輩子都在做計畫的人」。

走進阿默辦公室,訪客、員工的拖鞋分兩側排列;牆壁上電燈開關四周,一定塗上油 性漆方塊,方便擦拭經常碰觸留下的手印;員工開會不能接手機,下班桌面上只能有電話、茶杯和行事曆三樣物品。上班第一天,新進人員共同教育第一講,談的則 是工作環境清潔,講師一定會提醒新進人員,上完廁所一定要把馬桶座墊掀起來,避免被弄濕,影響衛生。

帶人簡單 對待員工,始終超嚴格又如家人

民國八十五年就加入阿默的經理黃君瑋說,工廠擁擠狹小,但老闆強調所有東西都要定點、定位,哪個空間該用 哪一把掃帚打掃,手柄上都貼有標籤。他回憶,有一年中秋節前夕,同仁正趕著出貨,老闆一進來,看到廠商送來的空紙盒堆疊起來,但AMO商標卻沒朝同一方 向,當場發火要求所有人放下手邊工作,把空紙箱重新堆疊。有一次,員工一同騎單車攻烏來,回辦公室大夥正準備休息,老闆卻把大家集合起來,要求先將單車清 潔擦拭,人員再解散。

周正訓家人說,他的龜毛習慣數十年如一日,創業初期還沒開業,周正訓每天收工一定要洗完廁所才離開,這一點,連周太 太都頗有微詞。

「跟這樣的老闆做事,頭幾年壓力大到晚上都睡不著覺,」黃君瑋坦言。不過,周正訓手下的七個幹部,每個人卻都已跟隨他超過 十年,有人甚至一開始是當工讀生,當完兵後繼續回阿默上班。

因為他雖然嚴格,但卻十分重視員工健康,烘焙業兵家必爭的中秋節商機,殺價搶 單通宵趕工是常態,他寧願把訂單往外推,也絕不讓員工留在工廠超過半夜十二點。避免戰力過度耗損,他更經常耳提面命,要員工注意上下班的交通安全,還掏腰 包在公司成立單車、羽球社團,這些都是延伸他家人主義的經營理念。

阿默資深員工透露,公司就像個大家庭,早年就算是工讀生要離職去當兵, 周正訓一定會請即將遠行的員工,到五星級飯店吃大餐送行,周太太甚至還會塞烙印AMO的金戒指給員工,人總是會念舊情,很多員工都是因為這樣回籠。

周 正訓的思維和作風,在烘焙同業總獨樹一幟。今年七月,阿默在土城的全新大型廠房即將啟用,問他是否要做ISO/HACCP的食品安全認證申請?周正訓回答 「不必!」他表示,阿默規範比認證還嚴格,況且,好品質不是靠別人盯出來的。

而就算公開阿默的經營心法,他也不怕真功夫被偷走,「你看得 到我的軀體,但學不到我的靈魂,」掛起招牌笑容周正訓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2

五萬元創業 磨成亞洲最大油壓廠

2011-9-5  TCW




一間隱身南投的機械廠,竟能躋身 賓士、空中巴士、威爾森(Wilson)等國際品牌供應鏈?

包括賓士車的氣壓彈簧、空中巴士A380的碳纖維座椅、威爾森的碳纖維網球拍,及奶嘴、輪胎、醫療用藥瓶塞等各種工業與民生用品在內,舉凡要用到橡膠或複 合材料加工的產品,東毓油壓的機械設備都能生產。

東毓,去年營收首度破十億元、淨利逾一億元,連美國派克集團(Parker Hannifin)、日本西武集團、全球最大網球拍代工廠拓凱、巨大機械(捷安特)等知名企業都是它的客戶,是目前亞洲最大油壓機械廠。

崛起靠技術!沒人會做,變市場先行者

油壓機械,是以溫度與壓力原理,讓橡矽膠等材料經「硫化」(固化)後具備高強度、耐磨、抗腐蝕等性能,再透過壓縮或射出成型生產商品。

「我們是機械日不落國,有太陽在轉的地方,你就看到有東毓油壓logo的機器在運轉,」由於賣出機械遍布全球,東毓董事長楊楨彬充滿自傲的說。

這樣的實力,早在七年前就吸引法國百年油壓大廠瑞普(REP)主動來台尋求合作,雙方不只在技術、通路等展開策略聯盟,並以雙品牌行銷全球,讓東毓再墊高 競爭門檻。

以零件買賣的小鐵工廠起家,近三十年來,東毓如何在相對冷門的油壓機械領域,翻身產業狀元?

時間,要回到一九八○年代。拿出五萬元創業的楊楨彬,最早從事機械零件買賣生意,一九八三年,他用學自日本的技術,先替油封工廠把手動機械改成自動操作, 成了較高階油壓機械的市場先行者。

當時市場已有其他生產網球拍、橡膠鞋底等油壓廠,不過,用做機器中防止流體從零件接合面或轉軸溢出的油封零件,由於壓力與溫度控制要求高,沒有台灣廠商投 入,這片藍海,成了東毓崛起的機會。

站穩靠研發!九成五良率,大單找上門

「想要做什麼跟它(東毓)說,就能設計出來,」油封廠南彰實業董事長楊昌宏回憶,最早東毓用五萬元資本額,卻有能耐接下上百萬元訂單,邊蓋廠邊交貨,讓他 印象深刻。

由於橡膠產品成型過程最怕有氣泡,影響產品成本與良率,楊楨彬便從技術深度下工夫,一九八五年成功研發真空硫化機,讓橡膠成品良率從八成提高至九成五,東 毓靠著油封界的訂單逐步站穩市場。

其後,在台灣橡塑膠展上,北部一家鍵盤廠找上東毓,同樣看上真空硫化機有助改善原料報廢與產品品質,一口氣下訂三十套機器,挹注超過四千萬元營收,但也附 加三年內不得賣給同業的競業條款。

還是小工廠的東毓,看到眼前的大單二話不說便簽約,沒想到,其他客戶陸續上門,礙於合約,只能忍痛放棄上億元訂單。「keyboard領域我只賣一家,最 後才了解光這個市場,起碼有五千台規模,」楊楨彬強調,為了誠信,就算心再痛也要犧牲該市場,才能延續更長遠的路。

看似自斷生路,卻為東毓奠定口碑,並朝外銷與其他領域轉型的關鍵推力。

轉型靠口碑!擴展到軍事、醫療等產業

「這條溪釣不到魚,換另一條溪釣,」原有的油封市場飽和,鍵盤領域又受限合約,他再率領東毓擴展應用產業,陸續轉進電子零件、運動與醫療用品等行業,並開 始透過參展打外銷戰。

機械設備最講究安全,東毓有著市場先行者的品牌優勢,儘管行業不同,只要同樣生產橡膠零件,東毓不用重購設備,靠著口碑就能跨足其他產業;運用類似技術, 還能延伸碳纖維在內的複合材料領域。「只要是結合熱量跟力量的設備,我們都能供應,」楊楨彬透露,連魚雷螺旋槳、飛彈雷達罩,都能用東毓油壓機生產。

橫向延伸不同應用領域,東毓隨著客戶客製化需求又回頭挖深技術含量,在壓力、溫度等層面不斷累積研發實力,從最小一個貨櫃裝六部,到一部要拆成二十八個貨 櫃的大型油壓機等各種機型都能生產。

目前東毓在機械硬力分析、疲勞分析及油電整合領域等工程師達二十八人,也就是它光一個研發部,就超過許多油壓小廠的員工規模。

壯大靠售後服務!承諾一輩子都負責維修

相較其他油壓廠裝機、試機時可能漏油一塌胡塗,拓凱董事長、航太公會前理事長沈文振觀察,東毓的機器從材料、管線設計、保溫系統與監控程式等各環節,「產 品質量一○○%沒問題,」既不浪費能源、使用方便,且維修成本低。

不只重視研發,東毓的售後服務,也是不少客戶埋單的原因。目前東毓保證中部五縣市當天、其他縣市三天內排除問題,加上中國、日本與遍及全球各代理商等布 局,使國外的售後服務發揮了功效。

「我的產品出去就像我嫁女兒一樣,女兒跟娘家是脫不了關係的,」楊楨彬認為,除非客戶淘汰東毓的油壓機,否則都承諾一輩子的售後服務。

小廠拚研發,躋身亞洲最大油壓廠的東毓,未來除上市櫃規畫外,如何不斷靠創新與差異化再拉開追兵,是它另一個要面對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80

台灣牛精神||台灣巧維︾送貨員磨成老闆 撤單火災打不倒 台製寢具讓凌志、麗晶「睡」出尊榮

2013-10-21  TWM
 
 

 

位於南投竹山工業區的台灣巧維,成立已近二十三年。雖然,其中歷經九二一地震、納莉風災、工廠大火、市場的變遷以及股東求去,不但沒被數度的天災人禍打倒,反而淬鍊出更精準的應變能力,成為多家世界名牌的供貨商,展現台灣企業的堅實面貌。

走進有著奼紫嫣紅棉花園、溫馨城堡外觀的「台灣巧維」觀光工廠,老師們正帶著一群小朋友介紹著各式各樣材質、花色的被單,孩童們也因為第一次親眼目睹寢具生產實境興奮不已。

眼前台灣巧維的興榮景象,很難想像,是董事長翁啟富憑著過人的毅力與危機處理能力,於一片焦土上再造新局,從祝融肆虐後重生。

浴火重生後的台灣寢具界龍頭台灣巧維,如今不但生產線滿載,每年營業額高達二億多元,更讓美、法、義等十多個國家、上百個品牌都能見到MIT的產品。甚至,童裝界的奇哥、頂級轎車LEXUS、彩妝名品蘭蔻、佳麗寶等用來饋贈客戶所送的寢具贈品,以及全球知名連鎖飯店麗晶、君悅飯店床上鋪的被單、床組,也出自於台灣巧維。

在最暗處看到亮光

創業失利 進駐量販店建功這是一家窩在山林裡的小廠,但卻因為翁啟富遭遇困難打死不退的堅持,替台灣爭足了面子。回想創業過程中的風雨,翁啟富語重心長地表示,「要在最暗之處,看到亮光。」翁啟富高職畢業之後,就到位於台北的毛浴巾界龍頭大廠「美冠織造」工作,從工廠送貨員做起。由於做事勤快、反應機靈,不久,即被派去跑業務,甚至一九八二年當完兵,還被「禮聘」回廠。因為業績卓著,很快就晉升至行銷部處長,掌管著上億元的訂單。為了更順利地完成公司的任務,翁啟富一有空就跑到第一線,跟著技術員學習紡織的作業流程,閒暇時還去上企管課,練就了「技術、行銷皆備」的本領。

無奈的是,後來公司派系傾軋嚴重,於是,不願捲入複雜人事紛爭的翁啟富,決定自行創業。翁啟富與兩位同事捧著多年來攢積下來,合計兩百萬元的資金,在台北市租下一小間辦公室,雇了一位會計以及送貨員,開始打天下的第一步。

然而,一切遠不如想像中的順遂,翁啟富很快就遇到第一個嚴峻的考驗!原因在於,重情義的翁啟富,為了不與前東家同台競爭,只能另謀出路,從國外引進當時被認為是創新貨色的五趾襪。問題來了!台灣巧維推出的五趾襪,雖然強調吸溼、除臭且機能性佳;但一雙一二○元的售價偏高,加上穿脫不易,因此,在推廣時遭遇到很大的瓶頸,短短一年,就幾乎燒光了公司的所有資金。

「當時沒有多餘的心思去怨天尤人,滿腦子想的只是一個簡單問題:出路在哪裡?」翁啟富沒有因為踢到鐵板而喪志,反而思索著如何另闢蹊徑。

當時,翁啟富發現,台灣堪稱紡織王國,但是多半的被單、床組寢具竟然是從國外進口;少部分國產的寢具,則是以百貨用品行、嫁妝店為主要的販售通路。此時,常到美、日等外國考察的翁啟富,已認知到寢具是大型量販店的熱銷商品,並且也得到市場訊息,「萬客隆、家樂福等國際量販通路將要進軍台灣,我告訴自己,時機到了!有產品(寢具)、有通路(量販店),就是它了!」

供過於求 壯士斷腕

顛峰期減少供貨 另闢蹊徑翁啟富分析當時的市場狀況,認為銷貨到百貨行、嫁妝店等傳統通路的寢具工廠,只能以寄賣的方式交易,若是產品滯銷就得慘遭退貨,將蒙受龐大損失。因此,若以量販賣場為通路,儘管收購價不如傳統通路,但有六成出貨都採賣斷方式,讓製造工廠少了被退貨的風險;再加上進貨量大,利潤反倒比傳統通路好很多。更重要的是,當時翁啟富研判,「量販店將會有十年的好光景!」於是,台灣巧維率業界之先,成了第一個進駐量販店的寢具業者。

果不其然,一九八○、九○年代正是全台量販店的全盛時期,而搶得頭香的台灣巧維,由於一開始就與通路商培養了革命情感,搶占了各大通路的黃金櫃位,搭上量販市場的浪頭,迅速成長。到了九五年,營業額已達兩億元的高峰,穩坐業界龍頭。

然而,搶得「灘頭堡」的翁啟富,在營運的顛峰時期,卻察覺到寢具用品的售價,已從熱銷商品到必須半價拋售,量販通路市場即將衰退的氣氛。因此,決定要壯士斷腕,減少量販系統供貨量,另闢蹊徑!台灣巧維對各大量販店的供貨,原本每年有兩億多元銷貨量,到二○○四年已減至七、八千萬元。

此舉卻讓翁啟富面臨事業的第二大考驗。因為股東們對他的決策極為不滿,他們認為,「生意上門不做?還把市場拱手讓人?」埋下歧見之後,股東在台灣巧維訂單萎縮到最嚴重的時期,紛紛撤資而去,另立門戶。「這是我首度嘗到了孤獨的滋味。」在無法爭取股東認同的情況下,翁啟富只好獨資經營。

但台灣巧維的股東們不了解的是,翁啟富對於市場的衰退,並非全無準備,相反地,他已暗暗地尋求值得轉型的潛在市場;甚至他早已察覺到,消費者對於生活用品愈來愈講究機能性,全球正在興起養生、環保熱潮!

因此,翁啟富在訂單萎縮、股東撤資的情況下,仍然毅然決然地投入大量經費,成立自己的研究部門,並且運用閒置產能開發新產品,例如竹炭、負離子、銀離子、抗菌等機能性寢具。

果不其然,在台灣巧維積極轉型時期,許多同業逐漸嘗到量販店市場萎縮的苦果,兵敗如山倒,反倒是標榜機能性產品的台灣巧維,開出了一片藍海。讓想趕搭流行風潮的精品名牌,紛紛找上門,希望能替他們的客戶量身訂做機能性訴求的寢具作為贈品。也因此,雖然是台灣小廠,台灣巧維卻成了世界名牌爭相下單的重要供貨商。

員工、客戶相挺

熬過大火毀廠 毛利倍增原本看來一切都將步上坦途,卻因○八年一場因老舊電線走火而發生的火災,八成產能全毀於祝融,多年來努力的心血灰飛煙滅。

突如其來的打擊,翁啟富的腦袋「轟」地空白一片,整個人怔住了。回過神來,頓覺心灰意冷的翁啟富,對著員工說:「算了,就結束吧!」沒想到,許多跟了翁啟富一、二十年的員工並不想放棄,哭著說:「總經理,請帶著我們一起救回巧維,我們對您有信心!」員工的情義相挺,帶給翁啟富莫大的力量,為了不負眾望,他忍住淚水,趕緊張羅原料,向下游廠商調機器應急;第二天,就借附近的閒置工廠開始上工,立即恢復生產。

接下來,不僅銀行允諾融資,請來負責重建的建築師,更義氣十足地先墊了五百多萬元進料,甚至還有客戶願意加倍下單,雪中送炭,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台灣巧維的生產線又步上了軌道;甚至業務量反而突飛猛進,從低潮時七千多萬元營業額,回復到兩億多元。不同的是,由於生產的是機能性產品,毛利比十多年前暴增了一倍。

從送貨員起家的翁啟富證明,只要秉持百折不撓的精神,遇到困境時,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找尋新出口,不但可以讓事業起死回生,更可以向世界展現台灣企業家靈活不屈的軟實力。

(本系列結束)

翁啟富

出生:1962年,出生於嘉義縣竹崎鄉現職:台灣巧維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經歷:美冠毛巾浴巾工廠送貨員、行銷部處長學歷:嘉義高工機械製圖科畢業

台灣巧維

成立時間:1990年

負責人:翁啟富

資本額:2000萬元

主要業務:防蟎、抗菌等機能性床組寢具、圍巾、浴袍

營業額:2.5億元

撰文‧林麗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894

深耕企業購併 獲頒卓越成就獎 黃日燦 二十年磨成購併業界王牌

2013-11-04  TWM
 

撰文‧周岐原

有多少人能夠在同一工作崗位堅持超過二十年,把原本自己獨當一面的職務,逐步拓展經營版圖,放大到台北、香港、上海、北京四座大城市?

這種高手為數不多,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合夥律師黃日燦,是其中一位。

一九九○年,黃日燦成為眾達全球唯一一位華人身分的合夥人,而當時眾達在台灣其實也就只有黃日燦一位律師;發展至今,公司旗下在兩岸三地服務的律師已有兩百位;深耕企業購併業務的黃日燦,今年也得到台灣併購金鑫獎的「卓越成就獎」殊榮。

對於個別企業來說,每一樁購併案都是天大的事,黃日燦專注購併領域二十餘年,就像是在大風大浪中見證了台灣產業的變遷與發展歷程。而黃日燦自己的出身背景,其實也是有風浪、有波折。

奇摩與美國雅虎購併

堪稱代表作

在幼稚園畢業以前,黃日燦的家境可稱富裕,父親在台北大稻埕一帶開業經商,累積了不少財富,但隨後因為替人作保不慎而背負龐大債務;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黃日燦已經跟著家人「既要躲警察,又要避債主」,過著四處租房躲債的奔波生活。

初中時代,爭氣的黃日燦開始與「第一名」結緣,即使必須打工賺錢自付學費,仍然一路考上建中、台大,大學畢業後也順利考取律師執照,而後出國深造,從一位遭逢變故的窮學生,變身為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

四分之一個世紀前,購併在台灣仍是十分罕見的新鮮名詞,企業拚成長,靠的是每年賺錢,隔年投入更多資本、擴大規模;把其他公司買下來,是多數老闆想都沒想過的選項。

「那個時候,寫好每個memo(意見備註),還要用傳真發給客戶,不像現在,」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資深顧問陳泰明回憶:「連DD(實地查核)這件事,現在大家耳熟能詳,但在初期執業年代,光這兩個英文字母,你去查字典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在這種草創環境中,黃日燦選擇從購併案最密集的美國華爾街,回到台灣當「開荒牛」。

八○年代,黃日燦在紐約的法律事務所工作,這段期間他頻繁參與許多不同的購併交易案件,藉由他引進,購併談判的各種步驟與技巧被一一介紹到國內,逐漸成為台灣企業摸索與成長的範本。「在台灣購併的歷史上來講,他帶領了很多別人沒做過的、等於是里程碑的案子。從金額、複雜度或結構上看,創先例的案子,都是他手底下完成的。」陳泰明說。

買是一回事

經營又是另外一回事

舉例來說,早期台灣的購併交易多數是國內同業間水平整合,與外商交易例子相對少見。而在千禧年時,國內網站奇摩與美國雅虎的購併交易,就是黃日燦協助台商躍上國際的代表作。

最近十年,黃日燦參與的大型購併案也頻頻出現;例如在○七年,眾達就協助光寶收購當時世界最大手機機殼廠Perlos;隔年,黃日燦參與富邦金購併ING安泰人壽案,讓合併後的富邦金保費收入一舉躍居國內第二大。光是累計這幾件跨國購併大案,以及目前進行中的聯發科與晨星購併案,黃日燦和眾達顧問團隊參與的這幾件大案,交易總金額就上看一千四百億新台幣。

對企業購併觀察深入的黃日燦,堪稱是企業大老闆們出手前,最重要的諮詢對象。黃日燦受訪時,自己也難掩豪氣地說:「當我親自領軍的時候,很多時候是我在主導(購併談判),投行都要聽我的;我沒親自領軍,才是投行主導。」由此可見他在購併業界的分量。

而在這位首屈一指的購併律師眼中,近二十年台灣購併市場,其實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態。「差別很大,九○年到二○○○年這十年期間……購併頻率和程度都不高,企業也沒有真的把購併當成經營重要的手段,只有少數外商要進來買,台灣企業被動因應,至於主動出擊去併人家……,幾乎沒有。」「二○○○年以後,大家才發覺只靠自己成長,就好像只靠一隻腳跳著走一樣;企業應該是兩隻腳走路,那時候才慢慢成長……現在台灣企業大部分都知道,買是一回事,買完了以後要經營是另一回事,都比較成熟了。」黃日燦指出。

在從業生涯中,黃日燦最難忘的還是○八年時,參與整併台灣DRAM行業的經驗。「那時大家都奄奄一息,一定要有搬風、洗牌。我們政府一方面紓困,一方面整頓,喊出產業再造。那時候真的有機會促成五合一……一統江湖。假如一統江湖,我們是坐二望一,跟三星、海力士就能一拚!」金融海嘯期間,全世界風聲鶴唳,光是台灣股市,就在短短半年內重挫近六成,資歷豐富如黃日燦,回想當時的情景,也不免感到心驚:「那時候,每天都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全球都在亂!」

購併老先覺

對產業生態感到憂心

「最先亂的是英飛凌,然後是奇夢達,我們前後參與幾乎一年時間,計畫跟著變化走,每天不知道哪家公司會先倒,或者不會倒?有點像是在海水倒灌的時候,還要想盡辦法往前走。」在黃日燦口中,這段過程,或許是他截至目前「最精采也最可惜」的經驗。

說精采,「那時有機會左手跟三星對打,右手跟海力士競爭,不是很精采嗎?」說可惜,「這個案子當然可惜……如果整合成功,那時(台灣DRAM業者的地位)已經在全球坐二了。」這一位重量級的購併律師,對國內購併市場和歷史如數家珍,然而在訪談之間,黃日燦卻也對產業生態感到憂心。

黃日燦直言:「最近國際上幾個(交易),都是一個借鏡,諾基亞已經賣得夠便宜了,Blackberry(黑莓)更便宜,好可憐!……本來五百元的,現在賣一百元都沒有人要買。」黃日燦坦言:「當你還是健康的時候,就是(購併)最好的時機」。這位曾經參與台灣大小購併案件的老先覺,已經對許多企業的未來發展,做出最直接的建言。

黃日燦

出生:1952年

現職: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經歷:人權教育基金會董事

學歷: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參與知名購併案:

奇摩與雅虎的購併交易、富邦金控購併ING安泰人壽、大陸京東方購併台灣美齊科技、聯發科購併晨星大案缺席,「台灣電子業恐走向被迫整併格局」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舉辦「台灣併購金鑫獎」,日前甫公布評選結果,但談到台灣購併市場的未來時,理事長黃齊元與「卓越成就?」得主黃日燦的感受相同,均感憂心。

黃齊元坦言,由於旺中、壹傳媒、中移動入股遠傳及鴻海投資夏普等數件重量級交易破局,整體而言,「台灣購併市場今年沒有大案子」。但將眼光投向國際,景象截然不同。

他分析,今年在歐美有多起購併大案,規模均足以改變市場原有格局:如黑莓、戴爾電腦下市,到諾基亞手機部門由微軟購併,過去曾經叱咤風雲的手機、筆記型電腦品牌,紛紛走到必須重整旗鼓的階段。

黃齊元指出,在產業鏈終端加速洗牌下,有些大廠也失去最好的整併時機,只能被迫整合;其實,位處中、上游的台商,也正面臨類似困局,如果沒有即時出手,那麼在購併選項上,勢必逐漸走向防衛性思惟,占據不到最佳位置。

「整合選項不外乎同業,或是被外資、私募基金、陸資企業整合,或者是被分拆。有時候,企業甚至可能只剩下『殼』的價值。」黃齊元呼籲,上市公司與私募基金合作、將股票下市整合後重新掛牌,是非常普遍的運作,目前有不少外資私募基金,對台商的經營基礎也感到高度興趣,如果能建立允許企業下市、開放私募基金投資的運作規範,將讓更多企業有機會重新打造競爭力,藉此再戰市場。

2013台灣併購金鑫獎得獎名單2013年度五大最具代表性購併案

聯發科購併晨星

台積電參股ASML

美光科技購併爾必達

中鋼參股

ArcelorMittal Mines Canada

國泰世華參股柬埔寨銀行

2013最佳創意獎 聯發科購併晨星2013最佳海峽併購獎 富邦金控購併華一銀行2013最佳CSR獎 新日光購併旺能2013最具影響力獎 聯發科購併晨星2013卓越成就獎 黃日燦主持律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708

文詠珊: 我信鐵柱 磨成針

1 : GS(14)@2017-12-04 03:41:23

https://www.am730.com.hk/news/%E ... %90%e9%87%9d-106033
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7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