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关闭深圳旗舰店 ITAT大变脸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4-29/HTML_OK8NUUB0J1F6.html


在深圳市梅林路下梅林商业步行街,来来往往的人流不再驻足于ITAT。“很久没去逛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关门的。”住在ITAT百货会员店下梅林分店楼上的一位女士对本报记者说。

4月25日,她意外的发现这家号称ITAT首家百货会员俱乐部已经关门歇业,巨幅的广告横条堆在门口角落。“刚开业时,偶尔能挑到一些好看的衣服,不过大部分来买衣服的都是家庭主妇。”

在关闭深圳梅林百货会员俱乐部之前,ITAT先后关闭了其他两种业态的旗舰店——深圳地王ITAT会员店和上海淮海路的FASHION ITAT店。此外,从2008年底以来,连续遭遇上市受挫和金融危机之后,在北京、哈尔滨、兰州,以及上海相继传出ITAT关店的消息。

收缩战线

“ITAT正在全国收缩战线,关闭门店的员工已经得到赔偿款,部分员工转至未结业的同城门店。” 一位该公司的内部在职人员告诉本报记者,“不过根据目前店面经营状况来看,可能还会有一批门店要关掉。”

2007年初,董事局主席欧通国曾透露,未来3年内(至2009年底),ITAT将在全国开设2000家会员店及180家大型百货会员俱乐部。“当时应投资方需求,希望把网络铺开,盘子做大,2008年可以上市。”一位已离职的ITAT集团人士说。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2月份,ITAT在全国开设了Fashion ITAT12家、百货会员俱乐部130家、国际服装会员店596家。同时,ITAT还拥有个人会员3262万,在全国拥有超过2800家供货商。

根据ITAT某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到2008年底,ITAT共关闭门店超过200家。目前,ITAT还存有国际服装会员店541家、百货会员俱乐部115家、Fashion ITAT10家,即今年以来该公司陆续关闭门店超过70家。

据上述已离职的ITAT集团人士介绍,在2006年之前,ITAT一直处于盈利状态,2007年后,“由于ITAT采购、销售和财务都通过统一系统完成,总部监控力加强,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各门店缺乏经营灵活性和积极性。而为了拉升业绩,各店发展了大量虚构会员”。

据知情人士介绍,为了改善管理问题,ITAT年今年初试图改善管理架构,把全国门店按区域划归八个分公司管理,各区域自行拓展业务,总部掌握审批权和采购权。但在实施过程中,“总部权限和分公司权限依然难以区分,并且没有建立合理的区域激励机制”。

ITAT变脸

ITAT迅速收缩门店的同时,与供应商合作经营的ITAT合营店四面开花。

2008年12月7日,深圳市龙岗区坑梓步行街开业的ITAT挂牌为“ITAT之家”,这是继“ITAT阳光店”之后ITAT所开设的第八家合作经营店。

去 年上半年,ITAT在香港上市遇阻后,资金链迅速吃紧。据上海康华衣帽有限公司广东经销商透露,“ITAT以前结账很及时,去年下半年开始拖欠货款,今年 1月份才结了去年9月份的货款”。深圳市华之鼎实业有限公司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其向ITAT供货货款已被拖欠了3个月以上。

ITAT董事长李伟曾介绍,该公司的店面销售收入大约50%-65%返给供应商,10%-15%付给商场业主,其余的留在ITAT。这种“铁三角”模式在香港凯基证券分析师看来,与传统的商场经营模式基本一样,换汤不换药。

“传统商场是按照品牌商销售额进行扣点,向业主交租金,并且品牌商自行销售,更有市场激励机制,商场承担统一管理和经营风险;而ITAT这种方式虽然以零库存和零场租分散了风险,但是也分散了责任,每家店都没有提升业绩的激励机制。”

2008年底,华之鼎等一些实力较强的供应商向ITAT提出另一种合作方式——加盟。这些加盟店由ITAT授权,供应商出资设立,由ITAT提供企划,对门店进行指导,并按营业额的约3%进行品牌和服务提点。

据ITAT企划部的王悦介绍,从去年9月份开始,公司与大的供应商合作建店,已经新开了20多家门店。

转型之举

同时,ITAT的大老板、集团董事会主席欧国通依然没有摆脱投资方带来的压力。

2006—2007年间,欧国通先后从蓝山资本、摩根斯坦利、高盛、美林等国际大行手里募集资金达1.2亿美元。在2008年上半年上市聆讯被否后,高盛、美林先后退出ITAT的投资与上市运作合作。

2008年下半年,危机中的欧国通进军网络零售。2008年12月,ITAT摩根商城正式开业,该商城上线伊始,推出一系列市场推广政策:适合中国市场的企业入驻进场费、针对金融风暴影响的优惠策略、即时分账的交易额低扣点、帮助合作商发展的100%代理返利政策。

ITAT摩根商城网络销售人员介绍,入住该商场后,只要交3万元,就可以同时进入ITAT实体店,实现网上网下同时销售,同时使用网上商城采用的 “多方即时结算金融系统”。

ITAT摩根商城公开资料显示,该商城运营首月即实现利润超过10万元,次月超过30万元,目前入驻商家3762家、注册会员超过3262万。ITAT摩根商城网络销售人员透露,两个平台客户资源是共享的,因此,无法判断有效会员到底是多少。

记者发现,在ITAT大量的早期宣传中,ITAT摩根商城的域名为http://www.51itat.com/,目前,该网上商城地址已经变更为http://www.51mogen.com/(摩根商城)。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该网站由ITAT、摩根斯坦利和蓝山资本共同投资1亿元资本,但是资金基本来自投资方,摩根斯坦利掌握控制权,“现在资金还没有完全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0

中環在線:北控CFO譚振輝講路費即變臉 李華華

2011-6-29  AD

 

北京控股(392)管理層失控!北控揸住96%股份嘅機場高速公路收費由7月1日起減半(10蚊人仔減到5蚊),字面睇,北控應該損失慘重,唔知係咪呢個原因,CFO兼執行董事譚振輝(圖)噚日出席股東會嗰陣勁躁底!

有個女行家問呢單嘢究竟係同國資委置換抑或出售資產,同埋公司會損失幾多收入?譚生話:「根據經驗,下半年通常有千多萬輛車輛通行,你自己算啊!」個行家追問,咁係咪至少損失5000萬?譚生突然臉色大變,發晒脾氣咁拋出一句:「下一個問題!」全場靜晒!

不過,其他管理層答話由於收費公路業務淨資產值約12億,置換或出售都唔會低過呢個價錢……撇開譚生,董事長王東,同埋副總裁都全程笑騎騎,唔通男人都會每個月有幾日悶悶哋,心情唔好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1

變臉選特首 宗菁華

2011-12-1  NM

退休阿叔見到「最美麗港姐」朱玲玲撐CY,勾起唔少回憶而感慨繫之。 憶昔阿叔專門上門幫人洗珊瑚金魚缸。有次去到朱玲玲屋企,佢親自出迎,未郁手洗魚缸,「最美麗港姐」先親手奉上茶點,叫佢食咗至開工,更加叫佢慢慢嚟,唔使急。阿叔話從來未見過咁好相與嘅人客。


過咗幾日,佢接到柯打去CY屋企洗缸。冇茶點招呼唔在講,有人更加黑口黑臉,喝令佢小心啲,唔好整污糟啲地方更加千祈唔好打爛玻璃、整死啲珊瑚,佢賠唔起㗎。咁嘅人會關心民間疾苦,為低層請命,想創你個心啦! 世間事物冇嘢慘得過有比較。睇到朱玲玲撐CY,阿叔腦海重播呢兩幕,禁不住口噏噏:大家閨秀,心地善良,但見得世面少,佢點知道人間險惡呢?祝福今趟佢帶眼識人,搵到個真係錫佢嘅老公啦!之不過,如果真係錫佢又點會搵佢幫啲見高拜、見低踩嘅人撐場呢?會整衰形象㗎嘛。

金勞•詹賭波必勝
鍾意過大海玩兩手嘅金勞•詹培忠,獨好百家樂,間唔中亦會參加啤王大賽。事實上金勞詹標榜「贏谷輸縮心清數熟」,可謂逢賭必啱,至於係咪逢賭必精呢,則有待考證。
金勞•詹乃尊貴立法會議員,總唔可以日夜流連濠江搏殺,故此賭癮一起,佢往往靠賭波解慰,更加聲稱有套自創嘅賭波必勝方程式。呢套方程式係乜?
好簡單,吼準一隊聯賽中游隊伍,長期買和波。就以英超嘅維拉為例,今屆聯賽踢咗十三場,已經打和七場,和波比率高逾五十巴仙。金勞•詹話普遍嚟講,馬會開出嘅和波嘅賠率有三倍以上,就算第一注輸咗,第二次雙倍加碼,再唔得就繼續加碼,長買嘅話,總會連本帶利歸還咁講。
其實呢招同雙倍買大細理論一樣,但勝在賠率有三倍,所以只要贏一場就已經有錢贏,相反買大細就只可以回本。金勞•詹雖然唔肯講實際靠呢招贏咗幾多,但係認「好過賭馬啦!」

金牙大狀講嘢 軟弱唔代表無能
新界鷹派為丁屋燒林鄭 —— 嘅紙紮公仔,姿態仲高過當年話要強姦陸恭蕙之食力•簡。唔知咁算係進步呢抑或退步啦!與此同時,佢哋又指控以發叔為首之鄉事派軟弱無能。 兄弟鬩墙,發叔焗住以「軟弱唔代表無能」為回應。事實亦然。若果發叔係無能,煲呔又點會搵佢入行政會議呢?故此發叔有能係眾所周知嘅事實。然而班鷹派燒林鄭 —— 嘅公仔,完全當局長冇到,擺到明坐喺行會嘅發叔㩒唔住班。都㩒唔住,咁仲唔係軟弱? 不過發叔嘅「軟弱唔代表無能」論睇嚟又唔單純係就鄉事有感而發者,佢呢句金句同祥嫂「有心有力」嘅金句一樣,顯然另有所指。若然果如佢所言,「軟弱唔代表無能」,咁仲會有人買偉哥、犀利士乎?發叔都要注意吓佢個行會成員嘅身份,好多人睇佢頭做嘢㗎,影響藥廠生意就唔好啦!

本週車牌 擁唐派上街
一個交叉CY都未夠,要左右兩邊交叉埋,若非擁唐又豈會咁狼? 車主殷小姐經營外傭生意,佢莫非係要表述中產心聲,唔妥CY專門為基層出頭,當班中產冇到?

幾公分的距離
周大福招 股,彤叔班老友傾巢而出撐場,包括老友到拖晒手之四叔李兆基,同埋大劉劉鑾雄、四太梁安琪及金利豐朱太等。彤叔一家更加趁機影番張三代同堂嘅大合照。 彤叔有冇偏心,呢張大合照一目了然矣。相中可見,大官Solution企喺彤叔右邊,既為長子又係周大福主席,好應該。企喺彤叔左邊者,係乖孫鄭志剛,而 鄭志剛左邊係前排因韓籍女友「手」而紅咗嘅鄭志恆。佢今年三十四歲,由細就同阿爺一齊住,喺加拿大讀完書,返香港做過金融又搞過醫療網站,三年前先至開 始參與家族生意。 咁大場面,鄭志恆都無厘笑容,仲眼神游離,唔知有心定無意,佢企位又同其他人保持距離。唔通佢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喺阿爺心中嘅位置?

自由港禁運黃金
上 期我哋講「撈底王」李和聲,佢提到「四八年香港唔俾黃金入口,好多黃金先運去澳門,再走私來香港」。香港以自由港開埠,何以偏偏又唔俾黃金入口,我哋問過 「撈底王」,佢話年代久遠,唔記得晒矣。 禁止黃金入口原來始於四九年四月十四日而非四八年,咁樣做同自由貿易無關,而係為咗維持幣值穩定。當時港幣同英鎊掛鈎,而英鎊按照國際貨幣基金會協議以黃 金為本位,鎊價以黃金重量計值,英倫銀行儲有黃金以維持英鎊與黃金之固定關係。若然黃金可以自由出入、自由買賣,金價之起落將必然衝擊英鎊之匯價。為咗防 止出現呢個情況,唯有斬腳趾避沙蟲。葡萄牙冇簽到協議,黃金由是可以自由出入澳門。 現今港元同美金掛鈎,何以特區又唔使禁止美金流出流入以穩定港元匯價?好簡單,因為現今有個自動調節機制,透過港元同美金利息差套戥,將港元維持喺七點八 之水平。美金流出,港息扯高,由是吸引美金回流;反之美金流入,壓低港息,由是引導美金流出,套戥運作令港元匯價貼近七點八水平。四八年英倫要禁止黃金出 入口,九成都係因為利率被鎖定唔郁得矣。

人大代表祭龐老太
將門之後、紹榮鋼鐵揸弗人龐老太熊少珠騎鶴西去,喪禮極盡哀榮,不在話下。 雖然阿姐汪明荃唔做生意,但始終係港區人大代表,商場女豪傑出殯佢又豈可以唔現身?你睇阿姐係落足功夫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22

變臉攻進中國 如新股價翻漲五倍


2012-1-2  TCW




中國上海A股、台股接連下探十年 線,被視為美國股票市場指標之一的標準普爾五百(S&P 500)指數,也在下半年一路走低,如新(Nu Skin)的股價,卻在此時,創下歷史新高。與○八年最低點相比,漲了五倍之多。

金融海嘯後,如新股價一路上漲,今年第三季更曾衝破五十美元大關,資產管理公司摩根大通(JP Morgan)甚至喊出五十五美元的目標價,是海嘯時股價的六倍。成立二十七年的如新,在此時由黑翻紅,是因為經過六年的努力,中國市場的門,終於開了。

從○九年開始,如新在大中華區展開連續十季的成長,幅度都在二○%之上。以今年第三季為例,大中華區成長三二%,單看中國本土市場,成長竟超過七成。

這樣的成績,來自於一場徹底的體悟和轉型。

從○三年進軍至今,如新在中國市場的成長遠不如同業,同期進入市場的安麗,如今已成中國直銷市場龍頭,與其他對手保持極大距離。

「市場之前低估我們的價值,」如新創辦人之一、董事會副主席倫兆勛(Steven J. Lund)說,「最大原因是他們認為我們只是一個市場的成功。」五年前,如新全球營收一半來自日本,中國市場本應是新的成長主力,但在○九年以前,投入中 國的資源,就像丟進水裡的石頭,一去不回。

為了找出原因,現任如新中國常務副總裁暨總經理鄭重,○八年從台灣來到中國,他發現進軍六年後,「(他們)積習已久,我們才(和當地員工)談了兩次話,要 解決的問題已經寫滿(筆記本)了!」他回憶。

變革一:獎勵制度獎金發放不再單看業績

「早期加入的人,根本不是我們要的人……,用不合法的手段取到利益,低價貨、不經允許就轉換部門、在店裡搶人客戶。」鄭重皺著眉頭說,「外面那麼大的市場 不去做,自己在裡面搶!」內鬥的陋習不只限制了市場的擴張,更降低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

改革,必須展開。

「(直銷業者)要在中國作出差異化,獎金制度的運用就是關鍵。」中華直銷管理學會創會理事長陳得發分析,「太過強調(高額獎金),就會出現像台灣早期的老 鼠會,用組織的方式賺取獎金。」如何在中國社會,找到對的獎勵規範,成為直銷業之間,誰先勝出的關鍵。

但獎勵制度一直是直銷業者前進的主要動力,一旦改變,「短期業績會慢下來,要花時間教育直銷商,他們還不一定會接受,」陳得發說。獎勵制度的改革,有如兩 面刃般冒險,這也是其他業者不願輕易改變的原因。「我們在中國,獎金分紅是按季、每個人的表現分,你教育組織、訓練員工的方式,還有顧客的滿意度,都是標 準。」如新集團全球業務營運總裁邱爾丹(Dan Chard)說。

變革二:廣設店面從游擊戰進化成團體戰

對如新而言,業績不如預期,對手又快速成長,此時要慢下腳步,「那需要很大的決心。」陳得發觀察。

鄭重表示,如新在中國市場的投資,瞄準的都是長期目標,包括一反常態的廣設實體店面,投入超過新台幣十四億元,在上海進行史上海外最大投資。為了長期的健 康發展,最根本的獎勵制度,也必須改變。

擺脫單一業績指標的衡量方式,雖分散了業績上升的動力,但搭配中國特有的營運點銷售員工制,反而發揮了團隊效益。從游擊戰,轉向各區據點的團隊戰。「我們 目標是一百家店,不同規模,視當地的成長力道、市場大小和銷售人數而定,這也是鼓勵地方領導階層的方式之一。」邱爾丹表示,連實體據點的設立都成為獎勵方 式之一。

但獎勵制度的改變,卻引來基層的不滿,「我們那時候接到威脅,有既得利益者放話說,見到我們,要見一個打一個!」鄭重回憶,總公司還為此請了一個月的保 鑣。

為了預防再犯如中國市場的錯誤,確實掌握全球各地市場,如新推動「五階段溝通(5 step communication)」,從產品研發前期,就由基層傳回消費者需求,一路到產品推出、擬訂行銷策略,近一年的流程,整個組織都盡可能的擁有共識。 放慢腳步進行組織再造,「我們○八年走訪各地,就是為了醞釀未來的成長,到現在都還是投資階段,」鄭重說。

成果從○九年下半開始顯現,如新終於開始在中國邁開成長腳步,開始追趕。品牌印象也出現變化,去年從八千家美國企業中,入選《富比世》(Forbes)雜 誌最值得信賴的一百家公司,成為直銷業者中的唯一。

但在地化的考驗卻還未結束。亞洲市場成長快速,已占去如新全球七五%的營收,但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和摩根大通都指出,分散市場雖然是如新被看好的原因之一,但亞洲各市場直銷模式、健康產品、醫療器材的規範不一,有的還在發展階段,未來是否會 有新的限制,或者如中國市場般出現組織內部問題,將是走向全球後,如新的最大考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34

Android變臉 誰是幕後的魔法師?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21/3MNDE1XzQyMjU3Mw.html
Android操作系統進入中國第一天起,就不再姓Google了。

想給Android「改姓」的廠商越來越多,華為、中興、小米、聯想等手機廠商,騰訊、盛大、百度、阿里巴巴四大互聯網巨頭,還有一些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創業公司如樂蛙、魔趣、點心,都在忙著在Android系統基礎上改動並植入自己的東西。

於是,谷歌地圖被悄悄拿掉,換成了百度地圖或者高德地圖,谷歌搜索也被悄悄換成百度搜索,至於谷歌官方的軟件商店Android Market,則可能被替換成91旗下的安卓市場,或者盛大入股的安智市場,也可能是華為、中興等手機廠自己推出的軟件商店?

這些改良版的Android系統被視為非常可觀的移動互聯網流量入口,因此各大廠商爭相為其加入智能撥號、來電歸屬地查詢、短信群發、通話錄音、來電防火牆、智能語音識別、省電管理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功能,在這個中低端Android手機即將大幅出貨的關鍵時點,這一領域的爭奪變得空前激烈。

手機大廠的玩法

Andriod的改型上動起了腦筋,希望讓操作系統「跟自己姓」。

國內的廠商中華為在操作系統中的佈局野心最強,華為開發的天天瀏覽器、天天聊即時通訊工具、智慧云軟件商店、cloud+等都內置在自己的系統中。華為很希望能夠像蘋果那樣打造自己的軟件服務體系,因此越來越強調對操作系統的再開發。

如果考慮到華為這樣的大廠商未來一年過億的手機出貨量,其系統所帶來的流量不可小視,將成為一個可觀的移動互聯網入口。

Android系統在中國被改動的第一站,很可能是在南京的郊外完成的。

在南京雨花台區的軟件大道上,略顯簡陋的花神大廈已經坐不下新招來的工程師,這家叫南京誠邁的軟件外包公司只好向隔壁的東軟租用了一大片寫字樓,近2000名工程師坐在電腦前一絲不苟地做著Android系統相關開發。

創辦於2006年的南京誠邁號稱目前國內最大的Android軟件外包公司,自創辦以來每年保持100%的增長速度,並且很快就準備在國內創業板遞交上市申請。

誠邁有90%以上的工程師是在從事Android軟件的開發,其中幫華為、中興、TCL等手機大廠進行Android系統的再開發成為其最重要的業務。

誠邁的創始人王繼平此前在美國留學並工作,從事了多年的手機軟件開發。2007年谷歌推出Andriod系統後,王繼平本能地感到「機會來了」,他意識到這種開放的操作系統和此前的windows系統很不一樣,手機廠商需要大批系統二次開發的工作——這和微軟控制的PC時代的硬件廠商基本不用為操作系統費勁很不一樣。

不久之後,誠邁接到了來自華為的第一個訂單,並幫助華為開發出了其第一款Android手機中的系統。此後,又有中興、TCL等眾多手機廠商選擇將其系統的二次開發外包給誠邁。

這些改動多發生在操作系統的底層。因為每一款手機的硬件配置都不一樣,例如採用不同廠商的芯片、觸摸屏、內存條,配置千差萬別,因此每一款手機在出廠前都需要對其Andriod系統中的驅動環節做出改動、適配,以讓軟硬件能夠緊密配合。

此外,手機廠商往往需要個性化定製的用戶使用界面(UI)。例如HTC推出了自己的HTC SENCE,華為準備推廣自己的emotion UI,而小米則主打自己的MIUI,這些都需要動一番腦筋。

一般來說,當谷歌推出新一個版本的Andriod系統,誠邁需要花費3到4個月的時間對其進行分析、測試,然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開發,將其改造成手機廠商們需要的樣子。

王繼平表示,手機廠商對穩定性要求最高。Android原生系統中存在大量的漏洞,因此一款改型系統的測試工作非常繁瑣,需要經過白盒測試、黑盒測試等多道流程。

「在一款機型的系統中,我們居然找到了一萬多處BUG(漏洞)。」王繼平向記者回憶道。

當手機廠商的出貨量達到一定的數量級之後,手機廠商就不再甘於只做一個純硬件廠商了,他們紛紛在

爭奪中小手機廠商

手機設計公司上海龍旗的一位高層向記者表示,去年國內的智能手機幾乎都被華為、中興等大廠商瓜分,它們依靠和運營商的良好合作大量出貨,但是今年運營商的補貼力度正在減小,因此下半年開始中小廠商的低端Andriod手機將會大批放量。

那麼,這些中小廠商的Android手機,將裝上誰的系統呢?

「預計我投資的兩家ROM廠商——樂蛙和魔趣,今年的系統裝機量加起來能夠突破2000萬。」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天使投資人王利傑宣稱。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大的目標——目前國內第三方ROM的裝機量都非常小。

目前,國內最受歡迎的Android ROM是小米的MIUI,其裝機量在100萬出頭。魔趣的裝機量約在60萬左右,樂蛙的裝機量則在20萬左右。點心等其它ROM,裝機量大致都在十幾萬到幾十萬之間。

高通、聯發科、展訊等芯片廠商的低端智能機解決方案正在日益成熟,1000元以下的智能機將比去年更大面積地普及,甚至500元以下的智能機都將大批出貨。

目前樂蛙正和高通及聯發科合作,而魔趣正在和展訊合作,均定位為低端的智能手機,他們開發的Android系統將隨著這些芯片解決方案商一起進入廣大低端手機廠商的手機。王利傑指出,通過芯片廠商出貨帶動操作系統裝機的數量將會非常可觀。

事實上,低端智能手機對操作系統的要求更高,因為低端智能手機主頻往往在600HZ以下,觸摸屏用的也是質量較差的,手機內存往往只有256M或者512MB,在這麼低的配置上,手機能否流暢運行都是個問題。

魔趣科技總裁王迎初表示,一旦魔趣OS的裝機量達到數千萬的量級,將會形成一個很可觀的移動互聯網流量入口——未來不管是倒流量給手機遊戲還是手機電子商務,想像空間都很大。

王迎初表示,現在擺在他面前有一個很容易賺錢的方法——在系統中預裝其它公司的軟件然後收錢,但是他們不願意去做,因為這樣會降低系統的用戶體驗。現在對ROM廠商來說當務之急是快速發展用戶。目前魔趣有少量來自杭州斯凱等投資方的投資,並在尋求新一輪融資。

樂蛙的想法和魔趣類似,該公司的主要創始團隊來自龍旗等手機設計公司,對手機產業鏈有著自己的看法。樂蛙CEO趙力表示,樂蛙將主要聚焦在1000元以下的低端手機。

此前點心等第三方ROM廠商將自己定位為中高端位置,結果效果並不理想。「所有和品牌手機廠商合作都是偽命題。」魔趣CEO高志鵬指出,中小的ROM廠商很難有和手機大廠的議價能力,而手機大廠越來越強調自己對操作系統的控制,並將系統開發外包給誠邁這樣的廠商。

Android變臉 誰是幕後的魔法師?

騰訊、360的巨人之戰

這一巨大的市場顯然也引起了眾多互聯網巨頭的注意,今年以來,互聯網巨頭們明顯加強了在操作系統領域的佈局。

4月11日,騰訊低調地推出了自己基於Android4.0深度定製的ROM,並命名為Tita。 據騰訊tita官網介紹,tita來自 「踢踏」 的音譯,象徵著輕快,簡潔。tita的目標是提供給用戶最好用、最方便、最輕快的手機ROM產品。

在騰訊內部,這個負責開發ROM的團隊代號為「南極洲」,此前在深圳華強北做操作系統的預裝出身,目前約有80多人,後加入騰訊。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馬化騰對手機操作系統非常重視,有消息稱馬化騰認為ROM是可以用來賣錢的。

騰訊加入這一戰場迅速在市面上引起了巨大的騷動,因為此前的互聯網巨頭如阿里、百度推出的定製Android系統都被認為「沒有太大殺傷力」。

阿里巴巴、百度、盛大等推出的操作系統被認為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巨頭們的動機是想推自己的應用,而消費者們並不會僅僅為了用阿里巴巴的應用就去買阿里云手機,也沒有多少消費者因為喜歡盛大的云中書城等應用就去專門換一個盛大的樂眾系統。

「從阿里到百度到小米。無一例外都是希望通過手機,把自己的產品強行灌輸到手機裡去,無一例外都把操作系統或者ROM狹隘地作為推廣自我產品的一個通道。」樂蛙CEO趙力指出。

業內流行一句話:互聯網巨頭們出的系統「總是想著自己有什麼,但是從不考慮用戶需要什麼」。

相比之下,蘋果的iPhone卻集成了其死對手谷歌的搜索、地圖、youtube視頻等產品,即使如蘋果這麼封閉的企業,也敢於在自己的產品中植入對手的產品,才最終成就了iPhone的巨大成功。

出人意料的是,騰訊最近推出的Tita系統僅僅集成了騰訊桌面和QQ音樂、騰訊應用中心等少數功能,而非人們想像中那樣會把騰訊旗下極其豐富的移動應用悉數植入。

目前騰訊在移動應用市場上有著國內最為豐富的軟件集群,包括QQ、微信、音樂、視頻、閱讀、瀏覽器、通訊錄、備份助手、手機管家在內的幾十款產品幾乎涵蓋了全部移動產品線。

目前騰訊的ROM僅為測試版,尚看不出騰訊到底是否會把自己的應用全線植入進去,還是將其徹底打造成一個開放的平台,大大方方地讓競爭對手的應用也進來。

在此之前,不少網友就反映在小米的手機中用騰訊的微信就不好用,不能聽筒發音,外放媒體聲音很輕——這不禁給人留下想像空間,考慮到小米自己的米聊和騰訊的微信是死對頭,所以到底是騰訊在封殺小米還是小米在封殺微信,業界多有猜測。

與此同時,360也在悄然佈局自己的手機系統。

網龍博遠(91)CEO胡澤民向記者分析道,360之所以要進入ROM市場,是360急切想拿到手機安全的控制權,「只有從操作系統的底層去做,安全級別才最高,所以360一定會搶這塊市場」。

因此,這塊市場成為所有互聯網大佬們絲毫不敢放鬆的陣地,一旦它的競爭對手在這塊陣地上取得領先,將可能對其它公司造成很大的威脅。

騰訊和360等巨頭具有非常驚人的流量優勢,一旦認真地推廣其操作系統,將會對市場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

「如果騰訊實在把我逼急了,我就去投靠360。」一家ROM廠商的總裁告訴記者,騰訊的加入,確實給市面上的ROM廠商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部分第三方ROM廠商,最終的歸宿可能是被騰訊、360等大廠商併購。

爭搶刷機渠道

各種改型的Android操作系統通過刷機渠道進入用戶的手機,而近期,刷機渠道也成為巨頭們爭奪的焦點之一。

刷機精靈的一位投資者向記者證實,近期奇虎360花費1800萬元入股刷機精靈(未控股),此前騰訊也有意入股刷機精靈,但被360搶先下了手。

在中國市面上流行的Android手機中,通過水貨渠道銷售的數量佔非常大的比例。尤其是一些亞洲Android手機品牌,為了逃避高額的中國稅收,故意縱容向水貨渠道放貨。

「在你拿到一部水貨的Android手機之前,你的手機往往已經被刷過五六遍了。」高志鵬指出。在水貨的大本營深圳華強北,刷水貨手機的系統屬於必接的單子,因為利潤空間很大。

大水貨批發商拿到貨時,可能把手機刷一遍,批發到小一級的批發商手上時,可能又被刷了一遍,再經手到全國各地的水貨網點時,可能再被刷上幾道。每一次刷機,渠道商都會把各種亂七八糟的軟件刷進手機中,並向軟件開發商收預裝費,往往一個軟件收取1塊到10塊不等。

等消費者拿到一部手機時,已經被裡面多達幾頁的垃圾軟件弄得心情全無,這些垃圾軟件往往無法刪除,有的還被植入惡意吸費軟件。因此許多消費者往往回到家選擇自己把手機再刷一遍——在網上下載一個乾淨沒有垃圾軟件的Android ROM刷入。

也正因為此,小米、魔趣、樂蛙、點心等一大批民間的第三方ROM開始在手機愛好者中流行起來。

高志鵬表示,魔趣最早就是由一個手機愛好者的論壇發展而來——多達幾十萬的手機發燒友在上面活躍著,這些發燒友往往充當著一款新ROM的義務測試員,他們自發地找出系統中的錯誤並反饋回來,並提出各種自己對ROM的有益建議,因此ROM越改越好用。

刷機精靈一位聯合創始人向記者分析道,Android用戶之所以願意刷機,無外乎有以下幾個原因:希望追求個性操作系統的酷炫功能、修正原有系統中的漏洞。

「現在,ROM仍是一個小眾的市場。」胡澤民形容道。此前,91推出過自己的Android的ROM,並通過一些刷機渠道將其植入。最近,91改變了自己在ROM上的策略,將其改造成一個ROM的「超市」,並接受大批第三方的ROM在上面供手機愛好者們下載。

但不管刷機流程怎樣簡化,願意刷機的人總是侷限在少部分手機發燒友中。對手機操作系統推廣渠道的爭奪,最終仍將集中在手機廠商、芯片廠商的出廠預裝渠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2

創業板中報大變臉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7-27/100416031_all.html

 儘管新股發行改革對信息披露的要求日益嚴格,但創業板多家上市公司中報卻出現業績大幅下滑,和上市時的預測迥然相反。

  目前公佈業績的公司中,尤以2012年5月剛剛登陸創業板的珈偉股份(300317.SZ)為代表。僅僅兩個月,該公司上半年淨利潤預期同比減少95%左右,而投資價值分析報告中曾預期淨利潤70%的預期增長,讓人大跌眼鏡。

  創業板披露業績預減的上市公司比例之高亦令人震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時,公佈業績的公司中,過去一年時間內上市的創業板公司業績預減的高達31家,佔過去一年中創業板上市公司的32.29%,而中期業績比上年同期減幅在40%(含)以上的更多達10家。

  「新上市創業板公司業績大變臉,嚴重打擊了A股市場的信心。」一位券商營業部資深人士說。

  從業績下滑嚴重公司所處行業看,既有新能源、光伏、電子元器件等受外圍經濟下行影響巨大的週期性行業,亦有包括製藥、水務環保在內的抗週期行業。基本不具備行業特徵和趨勢性。

  翻看公開渠道獲得的各大券商的研報,新股上市時除了例行的風險提示,無一例外地看好新上市公司增長前景。即使中報變臉,也只有寥寥幾家券商將建議買入或增持的股票下調為中性。

  「國內外整體宏觀經濟走弱的確對企業業績下滑造成影響,也不排除一些公司借勢『洗澡』,但如此大面積、大幅度的業績預減,很難排除上市前保薦人過度包裝甚至涉嫌欺詐的嫌疑。」一位資本市場人士表示。

業績突變

  7月14日,珈偉股份發佈公告披露其上半年業績,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僅為240萬-340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4.12%-95.85%。這一消息引發了業界極大關注。珈偉股份今年5月3日招股,八天後正式在深交所掛牌。在其主承銷商國泰君安證券的研究部門撰寫的投價報告中,珈偉股份全年淨利潤預期為9800萬元,較2011年增長70.70%。

  在投資價值報告中,國泰君安的分析團隊對珈偉股份的歐美渠道著重強調,認為是未來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保證,並將珈偉股份定位為「光伏照明行業的領導者」。基於這樣的基本面判斷,國泰君安對珈偉股份給出18.20元-19.60元的估值區間,對應2012年市盈率區間為26倍-28倍,對應2011年市盈率區間為44.40倍-47.80倍。

  2012年3月,北美政策環境突變,美國商務部決定對相關產品徵收2.9%-4.73%的反補貼稅,徵稅由光伏電池擴至光伏組件,對境外市場佔主要收入來源的光伏行業而言,無疑是一大利空。

  「珈偉股份不是純粹的光伏企業,企業生產的多是LED和光伏結合的可選消費品,較一般的消費品波動性更強,美商務部『雙反』對其影響並不大。」參與珈偉股份投價報告撰寫的國泰君安分析師劉俊廷對政策利空這樣解釋。

  珈偉股份公告其業績預減的原因,一是受到海外市場訂單下降、國內市場尚在開拓中的影響;二是為盡快拓展國內市場,加強了研發和銷售團隊的打造和投入。

  海外市場的下滑趨勢並非突發。國泰君安的投資價值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1年,珈偉股份收入和淨利潤增長幅度波動較大,特別是2011年的營收和淨利較2010年增幅僅分別為0.38%和2.95%,與2010年實現的快速增長對比強烈。投價報告稱,公司2011年增長平緩主要受單一北美市場惡劣天氣影響,並聲稱隨著歐洲市場順利開拓和LED照明業務取得進展,綜合抗異常天氣能力將得到明顯提升。根據投價報告,光伏照明的銷售旺季是春夏兩季,2009年至2011年度,珈偉股份銷售旺季收入佔當年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4.51%、76.68%和89.97%。半年報業績大幅下滑意味著公司全年業績極有可能達不到預期。

  對於業績出現跳水,劉俊廷不願做出正面回應,僅向財新記者表示,淨利潤下滑不代表營收下滑,並稱「珈偉股份去年大力投建實驗室和擴充營銷團隊,費用不斷上升」,從而影響業績。

  「太陽能燈國內市場規模十分有限,基本上依賴出口,出口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業績下滑在所難免。」一位合資基金太陽能行業資深分析師說。

  問題是,這難道真的是上市前完全無法預料的業績下滑嗎?

  「這是一個明顯的上市前粉飾業績的情況。市場行情一變,立刻就現出原形了。」來自買方的另一位大型基金行業資深分析師直言。



順勢「洗澡」

  「剛剛上市一年、半年甚至幾個月就出現業績預減,這對於保薦機構而言是十分難堪的。」上述券商營業部資深人士表示。

  根據現行保薦辦法的規定,儘管業績大幅預減需要保薦人作出解釋,但只要能夠解釋業績下滑是外部原因造成的,很可能免於追責。

  創業板的業績變臉不僅僅是最近一年上市的公司,如果繼續向前追溯,創業板開板近三年來,300多家上市公司的中報表現,則會發現業績預減範圍將進一步擴大。根據財新記者統計,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最初一年上市的公司中,業績預減達59家,佔同期登陸創業板公司的44%。

  這些業績預減的公司中,首批登陸創業板的公司有十家之多,其中不乏曾經受到資本市場熱捧的樂普醫療(300003.SZ)、吉峰農機(300022.SZ)等公司。

  「今年中報的業績預減,一個原因當然是整個經濟處於下行,對於中小企業和成長型企業而言壓力會更大,但顯然一些行業因素早已顯現,在承銷推介的過程中,投資人並沒有作出正確的判斷。」一位大型券商資產管理部門資深人士直言。

  舉例來看,有的是純粹的行業因素。例如萊美藥業(300006.SZ),一位醫藥行業資深分析師表示,萊美藥業業績預減20%-30%的主要原因是併購項目對公司2011年的業績貢獻很大,增速自然加快,2012年公司對此項目投入較大的研發力量,今年的同比利潤增速出現下降,屬於正常情況。

  有些公司業績預減儘管是因行業因素導致,但顯然投資人在公司上市時候判斷出現偏差。比如仟源製藥(300254.SZ)、金城醫藥(300233.SZ)等抗生素類公司,上述醫藥行業資深分析師表示,受限制一類抗生素使用的影響,這些公司上市時,行業下行因素已較為明顯,但沒有引起投資機構的重視。

  行業下行因素也可能在上市後一段時間顯現。以樂普醫療為例,首發市盈率59.56倍,首日股價飆漲至63.4元,較發行價上漲118%。「樂普上市時是公司增速最快的時候,但後來支架類器械的價格一直處於下行通道,業績必然下行。」一位買方醫療行業分析師認為。

  他同時指出,樂普基本面也存疑。「一個成本100元的支架,終端賣到一萬多元,比國外大品牌在國外賣的價格還要貴,這種模式能持續多久?」上述買方醫療行業分析師直言。

  上述券商資管部門資深人士表示,經濟下行過程中,小企業生存壓力很大,各方面成本不斷上升,這些挑戰是短期內創業板上市公司必須要面對的。

  對於大面積的業績預減,一位資本市場資深人士認為不能不考慮「大非」減持因素。「近一年甚至近半年業績就出現大幅下降的公司,除了可能有粉飾業績的情況,在普遍經濟不好的情況下,如果將短期業績做低,『洗個大澡』,換來未來業績預增,將為減持提供便利。」他並稱,有的週期性行業或者政策型行業有意將業績做低,也有打壓競爭對手,讓競爭對手無法通過上市融資獲得支持。

  但根據財新記者對過去三年創業板公司業績預減比例的統計,「大非」減持需求最迫切的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預減比例並不低於剛上市的公司。

過度包裝

  「如此大面積、不分行業的業績預減,上市承銷過程中券商機構的過度包裝因素不可忽略。」一位券商行業資深人士坦言。

  他指出,一些券商在承銷過程中不負責任地推介公司,使得擬上市公司估值虛高,造成當時展望的業績增長不僅不能實現,甚至出現業績預減。

  「有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當時的保薦機構承銷部門人士在推介時,給我們列出了價格區間的底限,並且自信地表示未來兩年業績都會實現50%左右的增長,一再強調如果我們出價低就不用考慮了。」一位大型基金資深分析師這樣形容一次創業板推介會。

  這位資深分析師當時對公司的判斷就認為有一些下行因素,沒有參與報價。「一年後業績就出問題了,我當時的判斷是對的。」他表示。

  有券商行業資深人士分析,券商過度包裝與現行保薦人分成制度密切相關。「券商的承銷費用分成制度各不相同,這幾年依靠創業板『發跡』的國信證券、平安證券等券商都是採用項目組提成方式的激勵。」他指出。

  不止一位大型券商投行部門人士介紹,目前主要的券商承銷費用分成機制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中金、中信、中信建投等為代表的券商,其獎金激勵可以概括為「大鍋飯」,即投行部門的業績不純粹以項目成功為導向,各個項目組根據當年整個投行部門的業績和組內業績情況綜合考慮獎金激勵。

  另一種則是以平安、國信為代表的新銳券商,其獎金激勵基本上是項目導向,可以理解為「包干分成」,「一個項目組對承銷費用收入的提成可以達到20%,甚至30%」。

  據財新記者統計,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上市的333家創業板公司中,公佈中期業績的共有123家公告業績預減,佔比36.94%。而其中,平安證券保薦的45家中有22家業績預減,佔其保薦公司比例的48.89%,國信證券保薦的32家企業中有10家業績預減,佔比亦高達31.25%。

  其中平安證券保薦的公司中,恆信移動(300081.SZ)和智云股份(300097.SZ)業績同比下滑幅度最大,分別達-198.23%至-168.41%和-100%至-73.44%。國信證券保薦的堅瑞消防(300116.SZ)預減幅度高達-261.46%至-234.55%。

  另一位券商資本市場部人士介紹,採用項目組分成機制的券商,往往費用也是項目組自負。「項目組跟公司談好的,費用自己出,項目做出來,公司一般拿走50%,給項目組30%左右,其他的還有後台支持部門的獎金。」

  「現在承銷佣金基礎比例能夠達到3%,超募部分佣金比例有的能夠達到7%。一個小的創業板項目,有時佣金總額高達七八千萬甚至一個億。」一位券商領域資深人士表示,「這樣的分成機制會激勵保薦機構儘量提高發行價格和募集資金規模,甚至不擇手段。」■

  本刊實習記者高麗欽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63

從「保薦王」到「變臉王」 國信證券遭遇成長的煩惱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410

在IPO的長跑中,國信證券以保薦承銷項目之多,數次摘得冠軍,不過,其保薦的上市公司業績頻頻變臉,或許意味著「保薦王」的高成長期已經過去。

麻煩似乎總是成堆出現的。

隆基股份業績虧損帶來的影響還懸而未決,勤上光電又把國信證券拱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2013年4月1日,勤上光電發佈公告對近期媒體報導該公司「涉嫌虛構銷售」、「造假上市」等內容進行澄清。公司出具了多份材料來證明自身清白,並「仗義」地為保薦機構開脫,但卻始終無法掩蓋國信證券在該項目中出現的問題。

最近,國信證券的「麻煩」很多,除了勤上光電和隆基股份之外,還有由其保薦的次新股中穎電子、慈星股份,兩家公司2012年業績降幅均超過了50%。

這家在2009年IPO重啟之後快速崛起的券商,正經歷著IPO退潮後一場最冷的寒流,「裸泳」的滋味不好受。這或許也意味著極具代表性的「國信模式」的高成長期已經過去,券商投行的發展模式開始由「廣撒網」路線,往精品路線轉移。

再次「薦而不保」

國信證券已然手握兩張警示函。

看起來,這次國信證券又犯了「低級錯誤」。由國信證券保薦的勤上光電,現還未出督導期,又被媒體質疑「大客戶股東系『自家人』」,存在關聯交易,涉嫌造假上市。若此質疑坐實,國信證券恐又將因「薦而不保」再次登上監管「黑名單」。

4月1日,勤上光電針對公司員工與客戶之間存在關聯關係一事做出回應,勤上光電表示,公司及黃燦光、賈廣平因疏忽和對信息披露要求的意識不強,均未意識到大客戶品尚光電、芭頓照明與公司之間的交易屬關聯交易,未將以上有關人員對外投資、任職情況提供給公司為發行上市所聘各中介機構,也未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相關信息。

資料顯示,黃燦光現任勤上光電發展部經理。2005年入職,其間曾擔任該公司燈飾事業部主任、發展部主任、職工代表監事等職。

賈廣平現擔任勤上光電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1997年入職,2007年12月至今擔任該公司職工代表監事;2010年12月至今兼任公司下屬子公司廣東勤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監事。

品尚光電2010年10月8日設立時,黃燦光出任的是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並持股16%。而作為另一關聯方的芭頓照明也同時持有品尚光電35%的股份,與此同時,黃燦光、賈廣平分別持有芭頓照明60%、40%的股權,賈廣平還持有品尚廣電另一位股東至上亮化30%的股權。

按照《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下稱《辦法》),保薦機構在推薦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前,應當對發行人進行輔導,對發行人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進行系統的法規知識、證券市場知識培訓,使其全面掌握發行上市、規範運作等方面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則,知悉信息披露和履行承諾等方面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保薦人國信證券按照上述要求培訓勤上光電的高管們,面對持股結構如此複雜的公司,是否會有出現這樣疏忽的機會?

此外,值得指出的是,招股書顯示,品尚光電在無任何鋪墊的情況下在2011年上半年突然成為勤上光電的第一大客戶,如此異動保薦機構居然不做調查,實在令人費解。

僅勤上光電一例,就可看出「家大業大」的國信證券投行業務中存在的問題,更遑論上市首年便出現虧損的隆基股份,以及2012年業績降幅超過50%的次新股中穎電子和慈星股份。

而在此之前,2013年1月3日,證監會通報科恆股份和南大光電兩家公司的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被採取監管措施,這兩家公司保薦機構均為國信證券。

《辦法》規定,保薦機構、保薦業務負責人或者內核負責人在1個自然年度內被採取監管談話、重點關注、責令進行業務學習、出具警示函、責令公開說明、認定為不適當人選等監管措施累計5次以上,中國證監會可暫停保薦機構的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責令保薦機構更換保薦業務負責人、內核負責人。

目前,國信證券已然手握兩張警示函。

「國信模式」的瓶頸

「高提成」的激勵機制能否維持?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國信模式」曾經是國信證券總裁胡繼之樂於向外界宣傳的成功經驗,但在大環境變化之後,這一模式似乎已經到了重新調校的時候。

國信模式的精華在於「重賞策略」,在國信,就投行業務而言,他們設立了投資銀行事業部,旗下又分設了多個業務部門。

「事業部制的優勢在於經營管理上強大的自主性,部門獨立核算,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刺激員工的積極性。」上海一家券商投行部項目經理梁冰(化名)對記者表示,「目前,一般券商對於投行保代的項目提成在30%左右,但像國信這樣實行保代項目承包制的券商給予投行保代的提成則可能超過60%。」

2013年1月29日,網絡上曾爆出猛料稱,「國信證券投行部相關負責人年終獎達到8000萬」。儘管隨後國信證券迅速發出澄清消息,宣稱傳言並不屬實,但國信證券投行部門依然是坊間熱議的焦點。

「重賞策略」讓國信證券在2006年便嶄露頭角,儘管當時國信證券承銷業務的市場份額只有2.03%,但在承銷家數上,國信已經名列前茅。只不過當時大盤股扎堆上市,中金、中信等承銷的「巨無霸」遮蓋了國信的光芒。

隨著2009年創業板的開閘,國信一躍進入國內投行第一梯隊。2009年IPO重啟後到2011年,國信證券始終在行業前兩位。在IPO暫停的2012年,國信證券也依靠上半年22個項目,拿下當年IPO承銷的頭把交椅。

2011年,胡繼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要求項目負責人從立項開始到最後全程參與,並對項目負全部責任,這在業內只有國信做到了。」

以國信投行的規模,胡繼之全程參與的要求似乎很難保證。證監會資料顯示,國信證券目前擁有505名投行從業人員,僅次於中信證券的710名從業人員。國信分別在2009年IPO重啟和2012年IPO再度暫停時,拿下了當年承銷數量的頭把交椅。

兩年間國信IPO承銷家數分別為13家和22家,而中信證券同年承銷家數則為3家和15家。

「高提成」的激勵機制能否維持國信的未來增長?國信證券已經給資本市場留下了「薦而不保」的印象,隆基股份事件則有可能成為國信投行業務發展的拐點。

衝著高額的收入,梁冰也曾想加盟國信證券,但卻被「師兄」勸退。「理由是他怕我『有命賺,沒命花』。」梁冰笑道。

根據相關規定,若國信證券被暫停3個月的保薦機構資格,那麼在這個季度內,它目前所擁有的505名投行從業人員都將處於「無業」狀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76

股價震盪》高盛最高喊上一千六 轉瞬變臉下修至八十六 外資也會看走眼散戶盡信恐大失血

2013-08-12  TWM
 
 

 

不到兩年的時間,宏達電市值驟減八八%,金額高達九千四百億元,最大的輸家當屬外資與散戶。從一度最看好宏達電目標價高達一六五○元,到如今看最低的目標價僅剩七十一元,外資評價宏達電的起落,幾可寫成一部台股最發人深省的投資啟示錄。

撰文‧謝富旭

兩年前,宏達電獲利最意氣風發時,外資給予最高的目標價達一六五○元;如今,隨著宏達電獲利急轉直下,即使背負市場罵名,眾多外資券商分析師甚至不留情面地調降宏達電目標價至兩位數(七十至九十幾元)。但宏達電股價落難,最大的苦主不僅是散戶,連外資(指外資券商所服務的客戶)本身也損失慘重!

從證交所的宏達電外資庫存觀察,宏達電股價於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寫下一千三百元的天價時,當時外資持股高達五十三.一萬張,占宏達電股權六二.六%,可謂外資持股過半的「外國公司」。自此之後,宏達電展開驚心動魄的三段跌勢,一直到第二段跌勢展開,外資才猛然明顯減碼。

外資也是受害苦主

儘管損失慘重 卻能即時停損減碼 第一段跌勢是從一千三百元跌至四百元,時間是一一年五月至一一年十二月初。這七個月,外資對宏達電「崩壞」半信半疑,於是僅減碼六.八萬張,約一二.八%,但期間宏達電跌幅卻高達六九%。

外資減碼宏達電,賣價大多落在四百元以下,在四百至一五○元,外資總計減碼宏達電高達二十五.三萬張,外資持股比重從五三%驟降至二三%,可見,外資操作宏達電不見得有多高明。這是外資「買方」(主要是指共同基金與對沖基金)的情況,充當投資軍師的外資「賣方」(指外資券商研究部門),其對宏達電的建議,說實在也是半斤八兩。

外資「賣方」對宏達電目標價的預測高點集中落在一一年四至五月,當時宏達電股價已來到一千二百元上下;然而,由於宏達電獲利數字火紅,外資賣方分析師紛紛對目標價給予極高的評價,清一色估一千元以上。當時較保守的摩根士丹利給一千一百元,而高盛給一千六百元,摩根大通與巴克萊也分別給一千六百與一六五○元的極高評價。

一一年七月,宏達電與蘋果間的專利侵權官司白熱化,花旗分析師張凱偉開出第一槍,將宏達電目標價從一四七○元降至九七○元(當時宏達電股價仍在千元以上),甚至引發後來宏達電提告。同年八月間,宏達電罕見出現大批經理人股票申讓潮,股價加速下跌。然而,一直到一一年十一月至一二年一月初,外資賣方分析師才明顯調降目標價。但是,與宏達電最有淵源的高盛,仍給予七五○元高評價,其餘約落在四百至六百元。

因此,一般投資人如果太相信外資研究報告,在一千二百元上下買進宏達電,並期待會漲到一千六百元,不但不可能賺到錢,還會嚴重套牢,並且隨著宏達電股價暴跌而難以自拔。

所幸,台灣投資人對追高股價一直存有戒心,從散戶指標──融資餘額觀之,宏達電股價攻上千元關卡時,融資餘額不增反減,因此套在千元以上的投資人應該不多。

問題是,散戶也許抗拒得了外資報告給宏達電目標價一千六百元的魅惑,卻抗拒不了宏達電從一千三百元天價腰斬後,股價看似跳樓大拍賣的誘惑。

去年五月中旬,宏達電股價失守四百元大關,融資餘額至此開始爆量激增。宏達電融資餘額從三萬餘張一路飆升,即使股價跌破一六○元融資追繳火線,融資餘額仍節節升高至七.六萬張,雖顯示散戶打死不退的意志,但卻損失慘重。相對之下,外資法人大幅減碼宏達電雖落在四百元以下,儘管損失不貲,但其壯士斷腕般停損減碼的決心,則是散戶不能及。

別把外資報告當成寶

看不準是正常 長短線參考價值均不足從目前宏達電股價僅一五○元上下觀之,對照外資過去兩年對其所做評估,頗令這群年薪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外資金童難堪。其中,高盛的角色最值得玩味。

高盛不僅是第一家喊出宏達電千元目標價的外資,宏達電現任財務長張嘉臨與前投資人關係部門主管鄭昭義,均是從高盛挖角而來,兩家公司關係匪淺,也引發外界聯想。在調降宏達電的動作中,素來以快、狠、準著稱的高盛竟頻頻慢半拍,恐讓其客戶對旗下分析師的信心產生動搖。

不可抹滅的是,在宏達電飆漲的過程中,外資圈中就屬高盛最能「動燭機先」。一○年九月,在宏達電股價剛站上六百元關卡時,高盛就率先喊出千元目標價轟動市場。一一年三月,宏達電剛站上千元大關,高盛再喊出一千四百元目標價(隔一個月後又上修至一千六百元);同時大膽預測宏達電市值三至五年內將翻至一千億美元(當時市值約三百億美元),把宏達電多頭氣勢帶到沸點。

不過,沒想到的是,高盛分析師眼中的一千億美元大夢,如今卻變成宏達電市值從新台幣一兆多元衰退至一千億元市值保衛戰的惡夢。許多不明就裡的投資人,不僅在網路上謾罵,甚至有陰謀論之說,指外資說一套做一套,出報告時,明明就是看多,但外資客戶卻處於賣方,而對外資頗不諒解。問題是,外資分析師真的有意與公司派聯手,坑殺散戶嗎?

曾在外資券商擔任過研究主管的晉昂投顧總經理洪瑞泰說:「外資對個股目標價喊得太高或太低,並非出於惡意,僅能歸咎看不準而已。老實說,市場看得準的分析師本來就不多!」洪瑞泰指出,不管是外資還是本土券商分析師多半是做趨勢研判,看趨勢本來就容易有偏差,總是越漲越看好,越跌越悲觀。

所以,投資人千萬不要把外資分析師研究報告當成寶。大眾證券自營部主管張智超雖有蒐集與閱讀外資研究報告的習慣,但他說:「外資報告在見報前二至三天,往往已經先給VIP級的大客戶看過,讓大客戶提前布局。因此,當外資報告曝光於媒體時,大客戶們該做的都做完了,在短線上已不具任何參考價值!」至於長線,外資券商服務的共同基金操作時間也落在半年至一年,嚴格來說不算是真正的長線。因此,要買睡得著覺的價值型股票,參考價值也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幾年來對沖基金影響力日增,外資賣方分析師為迎合客戶所需,對股價短線動能的研究與關照著墨漸深。許多外資圈人士也默認,對沖基金占其外資券商的下單量比重,已經凌駕長線的退休基金或共同基金,躍居成台股外資中「控盤」的主流。

對沖基金成為主流

研究報告用詞勁爆 才能吸引客戶上門這種情勢,無形中將促使外資券商的研究報告無論在觀點或措詞上益加犀利與聳動。一位不願具名的外資分析師說:「其實,我們和媒體一樣,內容要夠勁爆,目標價要夠驚悚,才會勾起客戶買賣的意願。」因此,宏達電第二季法說會一召開完,各家外資無不卯足全勁,用最犀利的觀點、最勁爆的文字,以及最殘酷的目標價「互別苗頭」。

比如說,某外資券商以「掉下來的刀子」為題分析,宏達電仍看不到任何反轉跡象,目標價給予七十一元。也有外資券商以「歷史上從未有手機公司起死回生過」為題,認為宏達電再起機會渺茫,給予自認為「很慷慨」的九十七元目標價。

外資對宏達電股票上的痛賠,以及外資分析師對宏達電評價的看走眼,足以作為投資人殷鑑。畢竟,再精密的財務系統與評價模式,也無法預料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與產業競合,更遑論看穿幽微陰暗的人性。

從過度樂觀 到過度悲觀── 宏達電近年股價走勢與外資預測目標價蓄勢待發2010年9月,高盛將目標價從800元調高至1000元,是第一個喊出宏達電上千元的外資券商。

爭先追漲2011年3月,高盛預測宏達電市值在3~5年將成長至1000億美元,當時宏達電市值僅300億美元。喊出目標價為1400元。

過度樂觀2011年4月,高盛調高宏達電目標價至1600元。

警訊乍現2011年7月,宏達電與蘋果專利權官司失利,花旗分析師張凱偉率先下調目標價至千元以下的970元。

豬羊變色2012年1月,宏達電遭蘋果與三星瓜分市占率,外資看法轉趨分歧,麥格里下看450元,高盛為750元。

徹底絕望2013年8月,宏達電上市以來首度出現虧損,外資大降目標價至70~150元。

市場看衰 目標價最低下修至71元──外資法人對宏達電財務預估外資券商投資評等目標價

(元)今年EPS

(元),

預估明年EPS

(元),

預估

巴克萊資本證券減碼122(降)1.680.56 巴黎證券賣出71(降)-1.42-0.84 里昂證券賣出93(降)-2.202.50 聯昌證券表現劣於大盤101(降)0.095.86 瑞信證券表現劣於大盤(降)120(降)3.529.68 高盛證券賣出(降)86(降)-0.381.88 匯豐證券減碼98(降)-2.10-1.20 摩根大通證券減碼1002.911.29 美銀證券表現劣於大盤92(降)-0.702.90 麥格理資本證券表現劣於大盤924.513.14 摩根士丹利證券減碼99(降)-1.50-0.03 野村證券賣出135(降)1.324.41 花旗環球證券賣出97(降)0.021.57 瑞銀證券賣出86(降)-0.381.42 元大投顧賣出90(降)2.015.29 凱基投顧賣出85(降)-0.043.02 資料來源:各外資券商或外資部門研究報告 整理:李洵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94

資金成本不斷上升銀行變臉 保險變身新放貸人 流水白菜

http://xueqiu.com/2340719306/25051313
資金成本上升的趨勢正在變得愈加顯性。8月29日,全國工商聯發佈了2013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榜單,其中寧波的民企佔據21席。寧波市工商聯調研組在調研中發現,資金成本的上升正在不斷擠壓著企業的利潤空間。6月份突發的銀行間市場利率突然飆漲的情形讓人記憶猶新,但整個融資市場資金成本上漲已是不爭的事實。星展銀行董事總經理張建生認為,銀行間競爭存款漸趨劇烈,令資金成本上升。  事實上,資金成本的上升正在改變著整個金融生態圈。「短錢長用」的商業銀行囿於資金成本的約束,越來越追求高利率的貸款,一家股份制銀行的支行行長直言,現在拉存款越來越困難,低利率的貸款基本不放了。

  而「長錢短用」的保險機構似乎正在遇到一個好機遇,現金流充裕的保險資金正間接充當「放貸人」。「只要是國家允許的行業,保險資金都可以去投資。支持險資投資於新興戰略行業,服務於國家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在近期的一次內部會議上,一位保監會領導說。

  8月28日,保監會下發《關於保險業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支持保險公司以股權、基金、債權、資產支持計劃等多種形式,為重大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保障型安居工程等民生建設和重點工程提供長期資金支持。

  一位銀監會接近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現在銀行減少的長期貸款正轉向保險,雖然形式不是貸款形式,但這是金融結構調整與轉換的必然過程。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近期舉行的「保險資金股權投資創新」內部研討會認為,「在我國能夠大量提供長期股權資本的機構,主要是保險和社保。」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近日撰文指出,保險資金應大力發展股權投資。

  銀行變臉

  「銀行的玩法變了,『錢荒』之後,會有意識地多留一些頭寸,但以前不是這樣——那時總認為低收益資產佔比太大影響利潤,現在可能會多留些錢,以提高備付率。」一位國有銀行內部人士說。

  業務層面也是如此。作為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公司業務客戶經理,趙先生用「腹背受敵」來形容現狀。「攬客(有存款資源四處尋找需要存款賺錢機會的人)給的價格每天都在變化。像我這樣沒有太多固定存款資源的人,如果不能尋找到可以接受更高價格的貸款客戶,我很可能逐步被市場所淘汰。」他告訴經濟觀察報。

  一位在銀行業浸淫多年的從業者說,在監管機構大幅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未來,「存款」的概念將逐步在市場中消失轉而由「流動性」所取代。不管是客戶經理個人還是商業銀行主體,找差價將成為經營的主線。「未來的銀行客戶經理,一種是在想法子業務如何掙錢,一種是想法子如何讓業務的成本更低。」他解釋道。

  當原有固化的定期存款不斷逃離銀行,銀行開始改變其原有的經營策略。由於貸款期限長達20至30年,個人房屋貸款成為首當其衝被調整的對象。據記者瞭解,建設銀行(4.25, 0.02, 0.47%)、農業銀行(2.47, 0.01, 0.41%)將最低折扣利率水平從七五折調整到八八折。而有三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已完全退出了個人房屋按揭市場。

  「性價比」成為銀行調整這項業務的主要原因。「首先,為防止貸款客戶虛假交易,銀行需要派人全程跟蹤房屋買賣交易。房屋成交量下降從而導致規模產生效益開始下降,在人工成本衡定下,此業務綜合收益開始下降;再者,伴隨資金成本的上升,支行為完成綜合收益考核任務,那麼就會向性價比高的業務傾斜。因此,提高借款人的成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一家股份制銀行的支行從事貸款業務的人士解釋道。

  對此,上述那位趙姓銀行客戶經理告訴本報,由於資金成本的上升,他只有去尋找高收益的貸款項目,例如房地產融資項目。「貸款風險當然也同步上升。」

  這又無形中抬高了企業貸款的成本。在李某看來,目前對於一般企業來說,它想獲得貸款都必須存入相當於貸款數額一半的存款作為條件。由此貸款利率為9%左右的三年期貸款其只要拿出相當一部分回存存款利率只有4%左右的存款,這樣下來企業綜合的貸款利率更加高企。

  澳新銀行全球市場研究部主管Richard Yetsenga認為,資金的成本已經上漲,這是個大問題。他甚至斷言亞洲所有地區都受到資金成本上漲的影響。

  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金融抑制逐漸得以釋放:金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投資產品與投資形式日漸豐富;在一線城市,存款不再是投資者的首選,取而代之的是不同名目種類的理財產品或投資工具,這也是導致銀行存款流失的原因之一。

  據央行的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統計數據顯示,7月的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均在下降,環比分別減少了2283.92億、186.7億。

  在這些金融機構裡,基金公司的感受也比較明顯。以前很多基金公司發新基金的時候,總是會引入「幫忙資金」來推高初期發行規模,但是隨著資金成本的上漲,基金公司也開始望而卻步。Wind數據顯示,8月以來新成立的27只基金平均募集規模已跌破10億大關。

  據一家國有大型銀行人士介紹,目前鐵路總公司向他們推介一個總額在千億元左右的鐵路項目。這樣的項目在過去都是各家銀行爭搶的肥肉,但是現在,出於部分流動性失衡的風險,對這樣原來各行爭搶的國家信譽級別的貸款,他們現在也要好好掂量。「在利率市場化初期,傳統公司業務較強的銀行受到的衝擊更為巨大。而目前銀行競相上調存款利率只是銀行間大戰之前的預演。」上述國有大行人士說,「隨後,在銀行業績可能進一步下滑的預期下,各家銀行的競爭會十分慘烈。」他告訴記者。

  事實上,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金中夏看來,2012年下半年,利率市場化開始加快,特別是6月份和7月份,中國經過兩次不對稱的降息,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差在縮小,貸款利率從6%下浮30%,一年期存款利率上升10%,存貸利差被壓縮到不到1%,因此中央銀行的基準利率已經不再對商業銀行的盈利狀況形成任何政策上的保護。「這種情況會極大地影響商業銀行的經營行為,另外,商業銀行之間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也會促使金融業結構發生一些積極的變化。」金中夏表示。

  金融業態生變 險資擔當?

  「中國財富結構發生變化的同時,保險投資也在變。」上述接近銀監會的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而金融結構的調整,保險營銷的增加,令保險需求上升。這樣,財富將會比較均衡地分佈在存款、投資、保險領域。

  那麼,「銀行減少的這部分長期貸款將轉向保險,這也是金融結構、調整與轉換的過程。」上述銀監會接近人士說。

  一位債市交易員對經濟觀察報說,現行監管政策在規範銀行行為的同時,也令短錢長用的銀行之「手腳」受到束縛。一些融資需求就會找長錢短用的保險,如此,便給保險提供了間接介入融資領域的契機。「這是好事啊,信貸風險不能都集中在銀行體系。融資渠道多元化是種趨勢,包括可以有不同層次的金融產品供大家選擇。」一位工商銀行(3.90, 0.03, 0.78%)內部人士稱。

  現在,我國經濟可能出現拐點,股本價值會逐漸凸顯。如國家逐步控制地方債務規模,企業去槓桿化進程繼續發展,則社會對股權資本的需求將不斷增加。今後一段時期,保險資金股權投資可能面臨較好機遇。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撰文指出,2010年以來,隨著各項股權投資政策陸續發佈,保險機構的股權投資業務進入了規範化和常態化發展階段。截至今年7月末,保險業實際投資股權餘額為3016.75億元,佔資金運用餘額的4.18%,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事實上,有別於傳統投資渠道,保險資金正在以另類投資的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服務。在一些中長期投資項目中,近來不見銀行的身影,卻湧現了越來越多的險資面孔。

  8月22日,青島市政府、華夏人壽、北大第一醫院、綠城集團簽定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四方計劃在青島市嶗山灣規劃建設大型國際化健康養生養老產業園,並在園區內建設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

  這其中,華夏人壽將攜手綠城集團,預計投資上百億元,用五六年時間,在青島市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開發建設佔地四五千畝的大型國際化健康、養生、養老產業園,同時在園區內建設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青島院區(擬命名)。

  「華夏人壽與綠城集團的合作,將實現保險公司與房地產開發商之間的優勢互補。」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說。

  中國人壽(13.86, 0.20, 1.46%)資產管理公司的一位人士也指出,另類投資正在成為中國人壽資產的重點拓展領域。上半年中國人壽投資國壽蘇州城市發展產業基金,合同金額人民幣50億元;投資首個基礎設施股權計劃「中石油西一二線西部管道項目股權投資計劃」,認繳金額人民幣48億元;推進基礎設施和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已投資金額累計人民幣455億元。

  中國太保(17.30, 0.45, 2.67%)2013年上半年發起設立11個基礎設施和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合計金額174 億元。

  不過,相對銀行,總資產8萬億的保險資金之體量還很小,即使觸及投資佔比10%的上限,最多只能拿出8000億的資金參與另類投資。「雖非主流,但保險資金可以成為融資渠道的一種補充,之所以格外強調,個人認為發展多元化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需要保險資金的參與。」香港證券專業學會委員會成員溫天納[微博]說。

  不管怎樣,「從宏觀經濟來看,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也會因為利率市場化而發生變化。貸款會更多地投入一些效益比較好的企業和部門,投資規模會相對下降,但是投資效益會比以前有所改善。」金中夏認為,「因此,中國經濟的增長將從過去的投資規模驅動向投資效益驅動轉變。」

  而利率市場化預期之下,商業銀行傳統信貸活動被多渠道的融資模式不斷替代卻是事實。一位央行接近人士說,某種程度上,目前金融業態也是徹底利率市場化之前的一種預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80

理財產品「變臉」 客戶近八千萬元蒸發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8/4004500.html

以為買的是民生銀行理財產品,殊不知是把巨款借給了素未謀面的公司。如今公司法人攜款失聯,13名客戶近8000萬元不翼而飛,銀行此時卻撇清關係,不想認賬。

連日來,經濟上蒙受巨大損失的客戶們連續多次前往民生銀行武漢分行討說法,但均被拒之門外。

8000萬「存款變借款」

客戶盧春明稱,2013年11月,民生銀行武漢分行武昌支行客戶經理韓楓向他推薦了一款高端投資理財產品。韓楓稱,該產品只針對高端客戶,1000萬元起步,投資年化收益可達11.08%。

盧春明回憶說,韓楓強調,該理財產品不僅經過民生銀行層層審查,項目客戶還在該行有封閉回款賬戶監管,並在民生銀行開立了活期保證金做質押,還款保障上了「雙保險」,項目客戶還有房產門面等抵押物在民生銀行,「毫無風險」可言。

「我想既然是在銀行經辦的業務,應該有極大的可信度,又沒有什麼風險,並且我們是將錢在銀行存定期存單,由銀行去投資理財項目,本金及利息應該是有保障的。」盧春明昨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回憶說,今年5月,韓楓再次建議他投資這一理財項目,並說「民生銀行會對封閉回款賬戶進行監管,有問題會凍結賬戶,先還儲戶的款,項目一點風險都沒有,行長都說沒風險」。

出於對民生銀行多年來的信任,盧春明先後於2014年5月6日、5月22日、6月6日在民生銀行辦理了三份金額分別為300萬元、800萬元和300萬元的定期存單。

隨後,韓楓拿出一堆空白的全套標準格式化合同文件叫盧春明及其妻子簽署。盧春明說,簽署過程中,客戶經理韓楓沒有就合同條款的內容向他作任何解釋、說明,亦未提示空白合同的風險及責任,只是翻到簽字的地方讓他簽名,「我自以為這只是銀行理財投資產品所需的標準格式化文件,也沒看懂,就簽字按手印了」。

像盧春明這樣辦理了上述理財產品的民生銀行客戶共13名,涉及資金7760萬元。

13人當中,郭曉鳴的300萬元最先到期。原本7月17日可拿到本金和利息的,郭曉鳴查詢發現賬上一分錢沒有,他隨即向民生銀行討說法。

7月25日下午,包括盧春明、郭曉鳴在內的13名客戶被通知前往民生銀行武昌支行二樓會議室開協調會。在會上,他們得知自己存在銀行做理財產品的錢竟然被借給了一個名為「湖北永福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永福公司」)的單位,而該公司法人代表李晴攜款失聯了!

協調會上,民生銀行武漢分行一位行長反覆對盧春明等人勸說,稱永福公司信譽好,是暫時失去聯繫,大家不要慌。

而韓楓提供給民生銀行有關領導的一份《關於湖北永福投資有限公司目前情況的說明》(下稱《情況說明》)中稱,永福公司主要從事煤炭貿易,公司審計報告顯示,2009年銷售額為1400多萬元,2010年、2011年均為7000多萬元,2012年增至2.5億元左右,2013年達到5.8億元左右。

《情況說明》還說,永福公司實際控制人及法人代表李晴,持有貴州永福礦業有限公司30%股權,另外70%股權由飛尚集團控制,後者下轄永晟、白坪兩個煤礦,這兩個煤礦目前已被飛尚無煙煤能源有限公司帶到香港上市。

「雙保險」失效

《情況說明》稱,該行從2009年開始與永福公司合作,對其授信額度從最初的800萬元增加至2013年的4000萬元,信用評級達到A。永福公司在銀行不僅有房產抵押(抵押率98%),銀行同時追加了武漢鐵路中力集團有限公司和中石化巴陵分公司的封閉回款協議,並追加了實際控制人李晴的連帶責任擔保。

2013年下半年起,永福公司希望民生銀行能增加授信額度用於煤炭貿易,額度增加至9000萬元,但是由於各方面因素沒有獲批,審批額度僅3000萬元。

為了滿足永福公司的融資需求,於是便有了這樣的「銀行理財產品」——銀行客戶經理遊說儲戶將定期存單質押擔保給銀行,銀行再為永福公司開立銀行承兌匯票。

郭曉鳴向本報提供的書面材料中,一份為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制訂的《個人質押合同》,質權人為民生銀行武漢分行,出質人郭曉鳴的質押財產為個人定期存單,郭曉鳴是為永福公司提供質押擔保,主債權種類為銀行承兌匯票。

另一份是《借款合同》,借款人為永福公司,保證人竟是該公司的法人代表李晴。合同顯示,借款用途是公司經營周轉。永福公司以郭曉鳴在銀行開出的個人定期存款為100%保證金質押,開出銀行承兌匯票。永福公司向郭曉鳴借款的年利率為12.08%,其中9%由永福公司按開出銀行承兌匯票的票面金額支付。

《借款合同》稱:永福公司以在民生銀行開立的活期保證金為質押。如發生逾期未及時還款的情況,民生銀行工作人員有權在不取得永福公司同意的情況下用保證金歸還銀行或其他人債務。

同時,永福公司、民生銀行武漢分行與中石化巴陵分公司簽訂了封閉回款協議,中石化巴陵分公司的回款要進入永福公司的上述保證金賬戶,以進一步確保還款。

然而,所謂的「雙保險」目前已全部失效,永福公司法人代表李晴已經失聯,而曾經動輒5億~6億元巨額流水的公司賬戶,目前僅剩數百元,保證金制度亦形同虛設。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武漢)律師吳良濤認為,首先,民生銀行讓客戶簽借款合同,這個已經不是理財產品了,而是直接融資;其次,客戶願意借款給永福公司,是基於永福找了擔保,永福公司以盧春明、郭曉鳴等13人在銀行開出的個人定期存款為100%保證金質押,這個質押是設定在民生銀行,因此民生銀行有鎖定存款的義務。但是,最終存單上無存款,民生銀行有審核管理不嚴的責任。此外,如果該存單質押是虛假的,那麼民生銀行推薦這個借款還有欺詐客戶之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2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