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26日淩晨消息,億萬富翁投資者、有“股神”美譽的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已經準備好在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展開一場並購“狂歡”,此前他麾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已經在上周開始采取行動,收購了一家小型的德國零售公司。
巴菲特在周三接受德國《商報》(Handelsblatt)采訪時表示,他喜歡德國公司的原因是其為投資者提供監管和司法上的保護,而且哪怕是小型企業也擁有全球性的業務覆蓋範圍,比如說伯克希爾哈撒韋在上周收購的摩托車裝備和配件零售商Detlev Louis Motorrad-Vertriebs等。
巴菲特說道:“我們當然有興趣收購更多的德國公司。德國是一個出色的市場:人口眾多,購買力龐大,而且德國人頗有生產性。我們還喜歡(德國企業的)監管和司法架構。”
巴菲特稱其已經做好了現金收購好的德國公司的準備,他表示歐元走軟只是其決定在德國市場上擴大投資的原因之一。“歐元走軟自然有利於並購交易,但歐元匯率並不是我們的原始動機。我們只是想要擁有更多的德國好公司——那才是我們的目標。”他說道。
在被問及最近市場上有關伯克希爾哈撒韋有意收購德國糖果企業哈里波(Haribo)和印刷機制造商海德堡印刷機械公司(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的傳聞時,巴菲特回答道:“有些時候會有報道說我們有興趣(收購一些公司),但實際上這些報道不是真的。但如果你能安排一項交易的話,那麽我就會給你付費。”
上周,伯克希爾哈撒韋同意以略高於4億歐元(約合4.5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Detlev Louis。(星雲)
椎名保出品了近百部電影,包括深受動畫迷推崇的《給桃子的信》(如圖)。片中,桃子和上天派來守護她和媽媽的三個妖怪:大塊頭的阿巖、瘦瘦的阿川、矮小的阿豆,展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2013年椎名保(Shiina Yasushi)就任東京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件革新就是廢了“主席”這個職位,改稱“最高執行人”。他接著新設了“日本電影-Splash”獎、競賽單元“亞洲未來”,鼓勵亞洲電影新人新作,對舊有單元也多有改進,極力推動日本電影的國際合作及推廣。
與他的前任依田巽一樣,椎名保曾長年任職“日本外國電影進口協會”。真正國際化的電影節需要與海外電影界廣泛接觸的人。
生於1951年的椎名保,自1987年任職藝術電影公司Asmik Ace總裁時起,就從事外國電影進口工作,是將《霸王別姬》等大量中國電影輸入日本的推手。後來先後在角川娛樂、角川集團任要職。椎名保曾出品近百部電影,包括中國影迷熟悉的《間諜佐爾格》、《啄木鳥和雨》、《天地明察》,還有深受動畫迷推崇的《茄子:安達盧西亞之夏》、《妄想代理人》、《給桃子的信》等。
2015年4月18日,南方周末特約記者對前來參加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椎名保先生進行了專訪。椎名保低調、謙虛,對中國懷著濃厚的感情和興趣,坦言“推動日中電影進一步交流是我現在最大的使命”。
南方周末:不少國家對進口電影加以限制,如配額制,而日本卻全面開放,外國電影進口發行協會每年還給進口電影發行做得好的機構頒發獎項。日本為什麽采取這樣的做法?
椎名保:“進口協會”成立於1962年。協會的成立,就是為了避免內部各成員內耗。當時的日本進口電影業界沒有競爭,聽起來讓人不可思議。這是因為電影這種產品與一般商品不同,每一部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完全相似的作品,這就避免了競爭。更不可思議的是,一部電影火了,也會帶動別的電影,這就形成了產業的良性循環,沒有人去惡性競爭。所以大家很註重協調性,都朝著共建和諧市場的目標努力,關系都很好,甚至會互通信息。
南方周末:你曾長期擔任進口協會會長,目前外國電影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只有約45%,你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椎名保:2002年日本電影的市場份額曾經跌到27%,外國電影的市場份額超過70%。之後,日本電影的市場份額才逐漸增長,這主要得益於日本原創漫畫電影的繁榮和日本電視業界開始參與電影的制作。
此前年輕人對日本電影並不感興趣。但是當他們熟悉的電視明星出演電影,以及電視劇收視火熱推出電影版後,年輕人感受到了電影的魅力。
南方周末:美國歷史學者約翰·W.道爾在《擁抱戰敗》一書中指出,日本是一個很保守的國家,雖然對進口電影持全面開放的態度,但日本電影在市場上一直堅挺。你如何看待這個評價?
椎名保:日本電影市場曾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當然現在中國是第二。日本電影人認為,只要盯住日本這個巨大的本土市場就夠了,這個想法延續至今。日本國土面積小,但是人口眾多。除了票房,還有錄像帶收入,光是這兩塊市場就夠了。所以比起開拓海外市場,日本電影人更願意把目光投向本土市場。這就是這位學者所說的保守吧。哪怕不進口電影,日本的電影公司依舊可以維持,現在也是一樣。但我認為到了2020年,日本的電影公司就無法維持現狀了。
南方周末:為什麽?
椎名保:因為日本面臨“少子老齡化”的危機,這不單是電影業界的問題。現在日本有1.3億人口,到2050年將銳減到1億人,減幅達30%。現在日本年輕女性不願結婚,即便結婚了也不願要小孩。人口減少,觀影人數必然也會減少。
以後我們更應該考慮怎麽去擴大電影市場,要對電影人口的減少保持危機感。從這個意義上說,堅持以往保守的做法,肯定行不通。
南方周末:改變保守的方式是什麽?
椎名保:那只能是放眼海外市場。這個想法沒錯,但關鍵是日本電影是否能夠被外國所接受。日本電影在海外有很多擁躉,但這只是杯水車薪。日本電影采取何種方式進軍海外市場是重中之重。我認為,日本電影人要把目光投向海外,日本的導演和演員該去外國拍電影,比如和中國的深度合作。
南方周末:你說過大島渚的《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是日本電影史上最成功的合拍片。
椎名保:作品在世界各國廣受好評,獲得多個國家的大獎,阪本龍一拿到了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配樂獎。除作品本身,北野武等日本演員的演技也得到了好評。這些成績都是建立在合拍電影基礎上的。
南方周末:美國打算拍攝《攻殼機動隊》的真人版,你認為那會是一部好的合拍電影嗎?
椎名保:合拍電影沒有好壞之分,就像《變形金剛》原本是日本的動畫,卻被美國翻拍成電影。《攻殼機動隊》的情況也差不多,非要分好壞的話只能說是好的吧。只要拍攝成功了,就是好事。
說到底,《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之所以能夠成功,影片和演員演技廣受好評,那是有必然原因的。那就是除了合拍沒有別的方式可用,不是為了合拍而合拍。大島渚想拍這部電影,就必須去英國。
南方周末:如果中日合拍電影,怎樣實現合作的“深度”?
椎名保:合拍電影必須考慮必然性。如果日中要合拍電影,劇本是中文的,也要有中方演員出演,或者必須在中國的某個地方拍攝。這就是合拍電影的必然性。如果合拍的電影想在中國上映的話,那拍攝電影的目的就必須要明確,必須考慮中國觀眾的感受。
南方周末:你執掌Asmik公司13年,這家公司為什麽一直堅持投資藝術影片?
椎名保:日本電影界有東映、東寶、松竹、角川這四大公司。Asmik這樣的小公司想要搶占市場的話,就必須把寶押在新作品和年輕人身上。在積累相當的經驗和名聲之後,小公司才有機會去參與更大的電影制作。大的制作公司不會去冒險。換句話說,你不去冒險,就不會取得成功,這是小公司的生存之道。從結果上看,公司成功了,與公司合作的年輕導演也獲得了成功,他們當時可都是無名之輩,現在都成了大牌。你要問公司是怎麽發掘這些導演的,誰也無法給出答案。
南方周末:所以你扶持了森田芳光、熊切和嘉、吳美保等青年導演。
椎名保:導演這個行業有這樣的體會:大公司請他們去拍片,他們其實在拍攝過程中受到了很大限制,壓力都很大。拍完一部大制作後,他們更願意去拍自己想拍的電影,哪怕是小制作。這時候他們就會去選擇一家合適的小公司,Asmik公司正是理解了這些導演的苦衷,才取得了成功。這種成功是無法預見的,只能說是運氣,但是當時與我合作的導演現在的確都成功了。
南方周末:吉蔔力作為日本動畫電影的代表,這兩年收益不算好,比如《起風了》票房只有120億日元。你怎麽看待當前日本動畫電影的創作?
椎名保:但那也是120億日元,也就是說有1000萬以上的人次觀影,那可是1000萬人啊,很了不起。如果不是吉蔔力,而是由我們角川來做的話,肯定做不到這麽好的。這就是品牌效應。就像哆啦A夢一樣,吉蔔力是日本的品牌,已經在日本紮根了,收支不成問題。
南方周末:是否可以說宮崎駿和高畑勛的吉蔔力已經不複存在了?
椎名保:怎麽說呢,鈴木敏夫先生現在正努力打造新的吉蔔力,我認為吉蔔力培養出來的人肯定會有新想法,日本動畫界還是很註重培養新人的。
南方周末:日本政府或者市場是否有一些措施來保護吉蔔力或其他創作性強的中小型動畫工作室?
椎名保:說實話,日本在這些方面可能有缺失。但是如何讓這些公司活下去,說到底還是要靠它們自己。如何讓制作公司回籠資金、培養後續力量,這不僅僅是動畫面臨的問題,也是整個日本電影界的課題。我們也在考慮建立電影專項資金制度,就是把票房收入的百分之幾回饋給制作公司,建立一個基金讓錢循環起來。但現在還沒有能夠解決,因為缺乏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
南方周末:你和今敏導演合作過《妄想代理人》,2015年北京電影節也上映了好幾部今敏的作品。
椎名保:今敏的動畫作品水平高,原創性強,從風格上說比較舊式。他的作品廣受好評,我非常高興,可惜天妒英才啊。
南方周末:眼下日本動畫的代表性人物是誰呢?
椎名保:現在最被看好的是庵野秀明導演,在2014年的一個記者招待會上,鈴木敏夫也公開對他表示了認可。他很有才華,創意也很多。今後日本動畫界應該就靠他和細田守來支撐大局了。實際上,日本動畫界很註重培養下一個宮崎駿,現在也有很多好苗子。
南方周末:聽說你曾打算將2014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辦成專門的動畫電影節展,但被鈴木敏夫先生阻止了,具體是怎麽回事?
椎名保:動畫電影已經是日本電影的標誌之一,廣受世界各國好評。不單是東京國際電影節,其他國家的電影節也展映日本動畫電影。東京國際電影節如何對待日本動畫電影,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所以我們沒有采用零散展映的形式,而是專門挑選了庵野秀明導演的個展,這也得益於鈴木敏夫先生的建議。當然,只是放映庵野導演的一部作品的話,任何電影節都可以做到,但是集中搞一個個展,那就非東京國際電影節莫屬了。所以這也是東京電影節的特色,向全世界集中展示了日本動畫電影的強大。
南方周末:你跟鈴木敏夫先生是多年的朋友了吧?
椎名保:我跟鈴木先生認識是認識,但是稱不上很熟悉。他跟我說,庵野秀明導演的個展,只有東京電影節才能做到。而且動畫這個範疇很大,有哆啦A夢,有蠟筆小新,也有吉蔔力作品,還有今敏作品。日本電影題材廣泛,我們也不可能一一都涵蓋。既不能搞成全動畫,也不能完全排斥動畫,這些方式都太極端,我們需要把握好這個度,做好協調。
南方周末:通過5年的任期,你打算給東京國際電影節帶來怎樣的改變?
椎名保:我的理想是讓東京國際電影節真正走向國際。如何讓海外的電影人關註東京國際電影節,為日本電影提供向世界展示的平臺,如何把電影節辦成影迷的電影節,這些因素都很重要。
南方周末:日本四大電影制作公司跟東京國際電影節之間是什麽關系?
椎名保:電影節需要這些大型制作公司挑頭來炒熱氣氛,但只限於此,它們不會去經營管理整個電影節,也做不到。電影制作公司和除此之外的電影業相關人士、企業、政府,電影節與他們通力合作是很重要的。
南方周末:東京國際電影節能夠對本土電影公司帶來怎樣的幫助?
椎名保:有可能完全沒有幫助。要搞清電影節是誰的電影節,它是為了電視制作公司,還是為了電影迷,抑或是為了一年一度專程來看電影的觀眾?我認為,通過電影節向觀眾傳遞電影的一種特定信息,給普通受眾創造接觸電影的機會,讓他們在電影節了解電影之後,提高前往電影院觀影的頻度,這就是電影節對本土公司的幫助。
南方周末:你2014年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新設“武士獎”,表彰具有突破精神的電影人,北野武在領獎後的特別演講卻狠狠吐槽日本電影產業。你作何評價?
椎名保:我們要把他當做兩個人來看。北野武不僅僅是北野武。一個是作為電影導演的北野武,很有名。但是日本普通觀眾和媒體更加關註的是另一個身份的他,就是講相聲和主持綜藝節目的“天才武”。“天才武”舌燦蓮花,觀眾覺得比“北野武”更有意思。評價這樣一個具有雙面性的人比較難。所以,得獎的是北野武,發表言論的卻是“天才武”。一個拿獎,一個發表評論,兩不相幹,要不然多沒意思啊。估計他本人也是這個想法吧。
南方周末:你2014年邀請到一批好萊塢明星來參加東京國際電影節,今年也照樣麽?
椎名保:有這個想法。但是現在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逐步擴大,好萊塢已經把眼光從日本挪向了中國。當然,我希望好萊塢電影能夠在日本繼續熱賣,所以還是想邀請好萊塢明星前來助陣。
南方周末:如果要使用“危機感”這個詞的話,你覺得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危機感是什麽呢?
椎名保:現在我時常都會考慮,東京國際電影節面臨的難處是什麽,該走向何方。也就是所謂的主題性。這個主題性一直在變,因為不變不行。首先必須要明確大家期待的東京國際電影節是什麽樣的,日本影迷也好外國影迷也好,每個人的期待不一樣。東京國際電影節如何滿足不同的要求,這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啄木鳥和雨》也由椎名保出品。講的是一個伐木工偶然參加電影的拍攝而和導演結緣,並幫導演找回信心、解開了多年的困惑。雖然動用了役所廣司和小栗旬兩位熱門演員,但票房並不理想。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南方周末:你從何時開始經手中國電影?
椎名保:1993年。我經手的首部中國電影是《霸王別姬》。當時《霸王別姬》在院線上映後,也制作成了錄像帶銷售。
南方周末:反響如何?
椎名保:當時業內都不看好。《霸王別姬》一舉拿下戛納金棕櫚獎和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成績。但我周圍的人都說,是一部中國電影,片長在3個小時左右,那麽長,沒人會去看的。結果證明他們是錯的,好的作品沒有國界,完全打破了語言障礙。
南方周末:你還引入了陳凱歌導演的其他作品嗎?
椎名保:還有《荊軻刺秦王》、《梅蘭芳》、《溫柔地殺我》等。還有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等等。我經手的中國電影很多的。
南方周末:你執掌的角川集團在中國投資建造了電影院,這在日本電影公司里獨樹一幟。
椎名保:是的,這是我主導的,也是我一直掛心的。日本的觀點是在中國投資影院存在風險,指的是對象國“國家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按照CEPA和中國的外商投資影院相關規定,聯合港資來投資。這種方式我們還在用,而且合作很順暢。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中國現在國際舞臺上大顯身手,並通過“一帶一路”構想變得更加國際化,這是世界願意看到的。而且中國經濟現在可以比肩美國,所作所為非常值得稱贊,至於結果怎樣,大家都拭目以待。中國在“一帶一路”構想中發揮火車頭作用,這是無人能夠阻止的。中國已經是大國了。
南方周末:在中日兩國電影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遇到過困難麽?
椎名保:我本人雖然沒有參與過日中電影合拍片的制作和發行,但在當前日中兩國之間的政治狀況大潮之中,電影合拍、進出口的從業者,內心一隅還是常常抱有不安的。也就是所謂的國家風險。所以很難往前邁進一步。關於怎麽合拍、拍什麽樣的片子,困難不在於是中國導演還是日本導演來拍,或者是中國演員還是日本演員出演,而是在於沒有哪個日本電影人懂得明確的合拍規則。日本電影人不懂的東西太多。
所以,現在我們從在中國上映日本電影做起。除了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展映日本電影、參賽之外,也獲得上海文廣新局的支持,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開辟“日本電影周”單元。2015年我們還將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舉辦“高倉健回顧展”,專門放映高倉健的8部代表作。借這個日中兩國電影交流的紐帶,日本電影業界的領軍人物也將首次赴上海,促進兩國電影文化與產業的深入交流,切實以電影推進兩國的友好。
南方周末:你作為日本電影界的領軍人物之一,在中日電影交流方面最看重的是什麽?
椎名保:我非常期待日中能夠深入進行電影合拍。當前中國電影產業飛速發展,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市場,我們作為電影業界人士很看重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而且中日之間文化相通,能夠成為合拍題材的素材豐富多元,會有很多合作的有利之處,我相信也一定會有傑作出現。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是,中日兩國的電影交流,不僅僅停留在市場的層面。電影是兩國人民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與民眾思想的一大渠道。
南方周末:聽說3D版《哆啦A夢伴我同行》這部電影正在引進中國。
椎名保:我期待它能夠在中國獲得較大範圍內的公映。這部電影是2014年日本動畫電影的優秀代表,哆啦A夢這一動漫形象在日本婦孺皆知深入人心,帶給大家無限歡樂。除了哆啦A夢之外,五年前《奧特曼》也曾經在中國上映,日本還有許多代表性的動漫形象,我期待他們能夠成為日中兩國文化交流的紐帶。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466
作者:吴剑雄
1.房地产行业现状及下半年趋势
1.1房地产行业14年报及15年1季报总结
行 业成长性:房地产行业14年及15年1季度成长性大幅放缓,增速为09年来最低。从营业收入看,房地产行业14年同比增速为13.35%,几乎是09年以 来最低增速,而15年1季度的增速为-1.51%。从利润增速看,房地产行业下滑速度更快。14年房地产行业利润总额增速为4.9%,为09年以来最低, 主要原因在于房地行业的毛利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15年1季度利润总额增速-0.16%,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
行业盈利性:房地产行业盈利能力逐年下滑,14年为09年来最低。2014年房地产行业毛利率为32.16%,连续4年下滑,为09年来最低;销售净利率11.61%,连续4年下滑,为09年来最低。
行业费用率控制较好,维持平稳。行业的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控制较好,占比稳中有降,尤其是面对行业困难,房企内部严格控制可控的管理费用,占比一直逐年减少。
偿债压力:房地产行业的长短期偿债压力逐年增加。短期偿债方面,短期偿债压力指标(现金-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4年底和15年1季度分别为-690亿元和-919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大。长期负债方面,长期负债增速虽然降低,但规模创新高,行业的付息债务的资产负债率为54.42%,也是近5年新高。
库存创新高,去库存压力大。房地产行业14年底库存40253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16.02%,库存中部分已经售出未结算,扣除预收账款的库存更能反映真实的库存情况,该指标为323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59%。
结论: 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经济进入转型期,代表新经济模式的新产业将是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最快产业。由于经济转型、人口红利消失、城镇化空间变小等关键宏 观因素变化,作为上一轮经济增长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行业已经过黄金发展时期,早已进入到中低增速的白银时代。白银时代的房地产行业不再像黄金时代那样高增 长、高毛利率、低风险,白银时代房地产行业将处于中低速增长、社会平均毛利率时代。由于过去一年市场低迷,大部分城市处于痛苦的去库存期。
1.2房地产行业对下半年稳增长依旧十分重要
当前我国稳增长压力增大,下半年料将有更多的稳增长政策。 由于外部需求收缩、内部“三期叠加”多种矛盾聚合,新旧增长动力尚未完成转换等多种因素,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尽管政策层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 度明显加大,但是一旦经济减速损害了就业率,则保增长的压力将明显加大。15年1季度我国GDP增速为6.95%,跌破市场普遍7%的预期线;当前面临着 较大的通货紧缩压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跌至12%的新低。下半年经济增长压力变大已经成为中央政策层和市场的普通共识,稳增 长的政策正在和即将陆续出台。
稳定房地产行业仍旧是稳增长的重要手段。 毋庸臵疑,房地产行业对地方GDP增长、地方财政、降低地方债务杠杆率、固定资产投资等各个方面依旧具有重要意义。楼市目前正面临痛苦的去库存化阶段,有 效消化房地产市场库存是一个现实问题,既关系到启动需求,又关系到化解风险。在新常态下,稳定楼市依旧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15年上半年房地产刺激政策密集出台。15年上半年,楼市政策延续了去年底的宽松和刺激方向,在政策态度、金融信贷、交易等多个环节出台了大力度刺激政策措施。
(1) 政策态度方面,中央定调稳定住房消费,中央多部委密集发声,推动房地产长期稳步发展,放权地方鼓励自住和改善性需求。(2)金融信贷政策方面,金融信贷政 策积极调整,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一方面,央行降准降息改善房地产行业运行环境;另一方面,积极降低首付门槛,鼓励改善性需求释放。中央降首付促消费,进一 步保障改善性需求,各地因城施策调整公积金,保障合理住房需求。(3)交易环节方面,减轻二手房交易税负,活跃市场交易。
预 计下半年宽松刺激政策仍将继续。由于稳增长的压力加大,刺激宏观经济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刺激楼市的房地产政策仍将有望在下半年加码。未来房地产市场仍将秉持 去库存主基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或有进一步的调整,而地方自主调整可能性继续强化,对中央调整政策的落实执行和对需求进一步刺激将成为影响未来市场的关 键。
1.3房地产行业已经明显回暖
楼市开始出现量价齐升,销售拐点出现。楼市刺激政策累积效应开始显现,一、二线城市房价开始止跌企稳,个别热点城市楼市开始重回火爆,房价出现大涨。
(1)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在3月底楼市新政出台和传统销售旺季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继续回升,部分城市房价 环比略有上涨。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18个和28个,分别比上月增加了6个和16个;持平和下降的城市个 数均有所减少。
(2)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15年5月份楼市量价齐升。2015年5月重点监测的29个城 市成交面积环比上涨19.6%,同比亦上涨41.5%。根据中指系统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5月份,全国百城住宅平均价格为10569 元/平方米,环比由跌转涨,上涨0.45%。从涨跌城市个数看,48个城市环比上涨,52个城市环比下跌。同比来看,百城住宅均价与2014年5月相比下 跌3.73%,跌幅较上月收窄0.73个百分点。
(3)上海北京等城市火爆再现。深圳楼市上半年出现火 热状态,新房、二手房房价涨幅领跑全国,今年来房价出现高达40%以上的跳涨,日光楼盘和千人抢房盛景再现。上海楼市5月份火爆。5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的 供应量106.7万平方米,环比上涨6%,同比上涨25.2%;成交量142.6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4.7%,同比上涨139.4%;成交均价每平方米 31832元,环比上涨8.2%,同比上涨15.4%。其中,142.6万平方米的当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010年以来的次新高,仅次于2013年 3月的154万平方米。
1.4房地产行业下半年将会继续走高
长周期看,楼市处于其发展的白银时代,行业难以实现其黄金时代的高速增长;短周期看,楼市却已经度过了过去两年最艰难时期,四五月份楼市的回暖趋势将有望延续,下半年,楼市将会继续进一步走高。
(1)宽松的购房政策环境是下半年楼市走高的最好保证。根据前述分析,出于稳增长的需要,无论从货币政策,还是楼市政策方面,楼市外部政策环境都将会维持宽松,宽松政策环境是下半年楼市继续走高的最大的外部保证。历史地看历次楼市高峰期,宽松的购房政策都能刺激楼市走高。
(2)刚性需求和改善型性需求的持续释放。尽管在股市火爆时期,投资性购房需求明显减弱,但是由于购房适龄人口自然增长,刚性需求将会呈现持续自然增长,另外,改善型需求也将呈现自然增长状态。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将有望在宽松政策的刺激下加快释放。
(3) 楼市止跌上涨会刺激观望买家。根据以往历史经验,当房价平稳和下跌时候,有需求的潜在购房者大多抱着等等看的心态继续观望,但一旦楼市开始止跌上涨,则他 们将会加快购房进程,房价上涨是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的催化剂。全国楼市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止跌回升迹象,将有望刺激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加快入市。
(4)销售传统旺季叠加其他利好因素。下半年是楼市的传统销售旺季,今年销售旺季还伴有其他利好因素,比如,宽松的政策刺激;风险厌恶型股票投资者获利后返回楼市;深圳火爆楼市示范效应扩散等。
2.房地产行业估值洼地将会大概率被填平
2.1房地产板块上半年落后于大市
房 地产板块今年前55个月走势落后大市。。房地产板块今年前5个月走势远落后于中小板及创业板,在主板中涨幅也靠后。与炙热的中小板及创业板相比,主板上涨 幅度小,而房地产板块走涨幅更小。15年开始至6月1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49.28%,远低于中小板指数(110.58%)和创业板指数 (152.67%);申万房地产行业指数涨幅为63.11%,在申万28个行业排名倒数第6位,仅高于银行、非银金融、采掘、食品饮料和钢铁,而排名第一 的计算机板块指数上涨高达189.96%。
地 产板块估值成为价值最低洼地。前5个月萎靡不振的走势和15年预期较快的业绩增长,房地产板块成为A股所有板块中最低的价值洼地之一。根据Wind数据统 计,根据6月1日估计数据计算,房地产板块预测2015年的市盈率仅为19.70倍,仅高于银行(7.18倍),远低于今年涨幅居前的计算机、国防军工及 传媒等板块。
地产板块上半年走势低迷的解释。在今年股票市场大好背景下,房地产板块表现十分低迷,其原因及其深刻复杂,莫衷一是,本报告试图做出以下几点解释。
(1) 改革牛决定了代表传统经济的地产暂时的沉寂。本轮牛市是改革牛基本取得市场参与者共识,代表创新经济的创业板和中小板的股票自然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互联 网+、一带一路、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成为一个又一个投资风口被反复炒作。而房地产作为传统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估值泡沫还没有足 够高的时候被资者冷落也在情理之中。
(2)房地产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决定其不会成为本轮牛市的投资焦点。 07年牛市,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人口红利黄金阶段,房地产成为当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板块自然成为了07年牛市的投资焦点。房地产行业已过黄金 期,进入到中低速增长的白银期,其自然难成为估值的中心。
(3)慢牛的政策意图决定了地产板块难以大幅上涨。对于牛市,监管层最希望市场能够慢牛,指数上涨过快将可能会引发监管层打压,而房地产板块与银行一起,成为市场权重最大的板块,一旦房地产和银行构成的大金融板块过快上涨,势必会引起指数(尤其是上证指数)过快上涨。
2.2房地产板块大概率不会缺席本轮牛市
从牛市板块表现历史规律看,房地产板块从未缺席主要的牛市,07年大牛市和09年小牛市都是如此。
(1)07年大牛市(2006年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房地产成为上涨主角。房地产指数期间累计涨幅最高693%,同期上证综指累计涨幅最高为404%,深圳成指累计最高涨幅为504%,房地产板块成为本轮牛市当之无愧的主角。
(2)09年小牛市(2008年12月1日-2009年7月31日),房地产成为上涨的主要板块之一。房地产指数期间累计涨幅最高达到145%,同期上证综指累计涨幅最高为81%,深圳成指累计最高涨幅为103%,本轮牛市地产股没有缺席。
牛 市所有板块普涨规律决定房地产板块将大概率不会缺席本轮牛市。牛市的基本特征就是所有的板块基本都会轮动上涨,区别在于不同板块上涨的先后顺序和涨幅大 小,历史上,房地产板块没有缺席过主要牛市。本轮牛市与07年牛市的主要差别在于本轮牛市属于改革牛,因此代表新经济的创业板和中小板率先上涨且涨幅居 首,但根据牛市基本规律,房地产板块将不会缺席本轮牛市,只是上涨顺序和涨幅将可能会居后。
房地产估值上涨的可能触发因素。房地产板块大概率不会缺席本轮牛市,房地产估值可能会受以下因素影响而上涨。
(1)楼市成交足够火爆,以至于刺激股市投资者。目前楼市量价已经明显止跌企稳,但是楼市较好的城市仅限于一线及核心城市,而三四线城市还处于去库存过程中,楼市热度尚需要进一步蓄势爆发,一旦楼市全面热起来,将会对板块估值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和强烈的外部刺激。
(2) 市场风格受估值引力作用切换。上半年,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中符合经济热点的板块,如一带一路、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军工等板块已经多次成为 投资风口被反复炒作,这类股经过大涨之后,估值已经过高。不可否认,具有高成长的朝阳产业理应享有更高的估值,但这并意味着其可以不受估值引力作用,历史 地看,无论理性还是非理性市场,市场估值引力最终会发生作用。一旦上半年经过爆炒而高估值风险开始显露的时候,银行地产的低估值将会在估值引力作用下价值 凸显,进而会引发市场风格的切换(或者是阶段性切换)。
2.3投资策略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房地产板块下半年上涨概率大,给予行业“强于大势”投资评级。
3.风险提示
(1)国内宏观经济下滑超预期导致地产行业跟随性下滑。(2)地产刺激政策落实不到位,尤其是信贷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政策风险。(3)下半年楼市销售不达预期的经营性风险。(4)估值过高的系统性风险。
来源:中原证券
格隆汇声明:本文为格隆转载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
金融圈內時常說起這樣一句話——“看全球市場要分析具體數據,看中國市場則要用全球視野”。
近日,國際投行摩根大通發布名為《淺談中資公司財務策略》的報告,深入對比分析了美國、英國和德國的大型同業上市公司的財務情況。報告發現,盡管中資公司市值從2005年的0.4萬億美元增至目前的5萬億美元,但中資公司杠桿水平較全球同業高出50%,且高杠桿率卻沒有帶來相應的高回報。與2011年相比,中資公司2015年的股本回報率(ROE)平均下跌30%,跌幅是國外同業的兩倍。
同時,與全球同業相比,中資企業債券融資比例較低、銀行貸款占比高、借款期限過短。摩根大通建議,中企應更多利用發債、股權融資,提高企業運營效率。“當前,中企幾乎每兩年都需要再融資,且高度依賴銀行部門。”摩根大通企業融資顧問部全球聯席主管Marc Zenner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中企可以通過募集大量股權資金以及改善運營效率,令杠桿水平更接近全球同業。
中企杠桿率較全球同業高一倍
報告指出,中資公司資本結構與其他國家的大型全球化公司明顯不同。2011年中資公司債務/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之獲利)倍數為2.6倍,杠桿水平較美國、英國和德國大型公司高出一倍。2011年起,其他三國的大型全球化公司也提高了杠桿水平。
一個值得關註的參考數據是,2015年上交所上市公司債務/EBITDA為3.7倍。而標準普爾500指數、英國富時指數和德國DAX指數同期債務/EBITDA比率高於3.7倍的公司占比分別僅為14%、12%和3%。
海內外研究普遍發現,金融危機後所有類型的中資公司杠桿比率均有所上升。國有企業杠桿率從2.6倍升至3.2倍。
同時,規模較大公司的杠桿率上升情況更為明顯。報告稱,這可能因為其得到了更多的政府隱形支持。“隨著經濟發展,政府支持力度可能變弱。杠桿水平上升的影響加之政府支持可能減少的風險,凸顯了資產負債表去杠桿將給中國大型公司帶來的益處。”
例如,就上海和深圳兩大市場前百分之十的債務人而言,“不僅初始水平較高,增速也更快 (幾乎是同期公司增速中值的兩倍)。因此擁有大量未償債務的公司的杠桿率上升問題更值得關註。”報告稱。
跨行業來看,杠桿水平上升主要由中國經濟的兩大行業主導:工業和原材料,這兩個領域的公司大約占中國上市公司的五成,其杠桿水平是全球同業的兩到三倍。
不過數據顯示,中國的“新經濟”部門杠桿率有所下降,例如醫療保健、科技和公用事業等行業。相反,美國,英國和德國同業的杠桿水平還在上升。
‘新經濟’一般不是資本密集型行業,不需要那麽多資本支出,例如臉書、蘋果,他們掌控了一整個生態,但卻不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生物科技企業也是如此。從風險角度而言,公司杠桿率會降低。信息科技技術不斷變化,如果新經濟企業獲得成功,則可以在短期內產生巨大的現金流,其也無需再將過多現金流用在再投資之上。”Marc Zenner告訴記者。
中企發債率遠低全球平均
中資公司還擁有明顯不同的債務結構——他們更依賴貸款,而其他全球化公司更加依賴公開發行債券。
就全球來看,中資公司債務中大約有一半為貸款,美國、英國和德國公司債務中大約有80%-90%為債券。
總體來看,貸款期限通常明顯短於債券。在進行跨國債務比較時,貸款期限較短的影響更容易顯現出來。中資公司短期債務占比明顯高於全球同業,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加權平均債務期限為1.9 年,標準普爾500指數、英國富時指數和德國DAX指數成份股分別為8.7年、6.7年和4.5年。
“由於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籌集資金,目前中資公司可能會從短期融資中受益,因此沒有必要完全否定過於依賴貸款的做法。但貸款在市場容量、期限和契約方面都存在諸多限制。”Marc Zenner告訴記者。
他認為,短期債務占比較高要求公司更頻繁的進入債務市場,這提升了其面臨的流動性風險以及面對信貸配給周期的可能性。另外,債務期限較短的負面影響是公司無法通過較長期債務鎖定處於歷史低位的利率。“過去8年,債券融資成本處於低位,對於公司財務官(CFO)而言,加大債務久期的好處在於,在其任內都無需擔心償付能力問題。”
應加大股權融資
值得關註的是,高杠桿似乎並未帶來相稱的高回報。報告也發現,與海外同業相比,中國上市企業ROE近年來降幅最為明顯。
ROE即凈收入與股本的比例,是用來衡量盈利能力的常見指標。近年來全球ROE都呈下降趨勢,而中國ROE下降最為明顯,過去4年降幅大約為三分之一,美國和德國降幅較為溫和,大約為15%。
具體而言,中資公司ROE下降的主因可能是原材料和工業領域公司占中國大型公司的大多數,而過去數年大宗商品價格的下滑令原材料和工業領域公司承受巨大下行壓力。
當利率低於資產回報率(ROA)時,ROE數值應當隨著公司資本結構中債務比例的增加而上升。然而,中資公司的ROE仍然處於下降態勢,且降速快於全球競爭對手。
“中資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不足以產生足夠的內部資本為其發展提供資金。因此,中資公司主要依靠貸款,降低了通常被認為成本更高的外部股權資本融資的比例。”Marc Zenner稱。
Marc Zenner建議,中資公司可以通過采取各種策略降低資本結構風險,令杠桿水平更接近全球同業,即債務/EBITDA比率從3.0倍左右降至2.0倍(美國和歐洲同業中值)。“就實現再資本化而言,更切實可行和更加持久的方法包括,募集大量股權資金以及改善運營效率。”
據摩根大通測算,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公司總計需要籌集人民幣5.4萬億元(約占當前市值的17%)的股權資金來實現債務/EBITDA比率2.0倍的目標。不過,營運業績改善可能降低上述所需融資規模。EBITDA提高10%可能令所需籌集的股本減少約10%至人民幣4.9萬億元。如果EBITDA提高33%,融資規模可能進一步降至人民幣3.7萬億元,從而中資公司ROE平均值將達到15%,與國際同業一致。
“四大上神“聚首,天地共主初現?
本文由科技唆麻(微信ID:techsuoma)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火爆票圈,給剛剛開始2017年打了個雞血。盡管劇集已經完全結束,但熱度依然不減,所幸,白淺和夜華也如網友所願,十里桃林溫情重聚首。
一群神仙搞對象的故事居然能引得網友看完大呼過癮,除了佩服編劇的腦洞之外,也不得不佩服小說原作者套路的設定:比如男主角的“除了女主其他女人我都不碰”的禁欲設定;比如用萬年這個時間單位來解釋三生三世的合理性;當然,作為一部合格的瑪麗蘇劇,配角和主角當然也要生態化反一下,比如像素錦、玄女這種配角也要和青丘白淺爭風吃醋,以至於被挖掉雙眼觀眾隔著電腦屏幕都覺得不解氣。
到目前為止,《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放量已經超過300億,雖然不確定今年會不會出現另外一部“現象級”的大劇,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火爆的地位,至少目前是無人撼動了。
放眼互聯網圈,當下火爆的不僅僅是這些IP大劇,還有出海的互聯網公司們,在剛剛結束的中印互聯網對話大會上,茄子快傳首席運營官仇俊就透露了一個相當亮眼的數據:茄子快傳(SHAREit)全球累積用戶已超10億,月活躍用戶超4億。
嗯,10億用戶,4億月活,又是一家低調的出海獨角獸。
唆麻也註意到,出海最近太火了,獵豹、UC、茄子快傳、百度以及有遠見的app們,都直沖海外,印度印尼東南亞全面開花,縱觀四海八荒,出海企業究竟哪家強?我們不妨套用一下最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角色,來給大家形象的普及一下,這些出海的公司到底和誰最契合。
夜華上神:茄子快傳(SHAREit)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當之無愧、最受熱捧就是角色就是男主夜華上神,趙又廷飾演的夜華被網友稱為“整容般演技”,無數少女粉、媽媽粉均拜倒在夜華的華發下無法自拔。
為什麽說茄子快傳(SHAREit)應該是夜華上神呢,當然是因為夜華上神帥啊,夜華上神2萬歲就飛升上仙,打敗擎蒼成四海八荒第一戰神,又跟白淺三生三世情定終生。茄子快傳和夜華,都屬於後起之秀,一波成名,同屬於成長速度極快,潛力大的類型,無論是氣質與經歷,都非常接近。
茄子快傳(SHAREit)起初是一款近場傳輸工具,目前作為綜合性的內容分發平臺縱橫海外,同時茄子快傳通過投資、自建等方式涉獵上下遊內容創作與分發。2016年底,茄子快傳最新數據是全球用戶超8.7億,在短短4個月時間里,茄子快傳(SHAREit)的用戶總數又增長超過1.3億,超10億,全球用戶日新增近200萬。
目前,茄子快傳已經覆蓋39種語言,200多個國家,以便捷的內容分享、良好的用戶體驗、領先的技術優勢、精準的愛好推薦深受年輕用戶的喜愛。可能很多人還不太清楚這個增長爆快的茄子快傳到底是什麽,簡單說就是一個零流量傳輸神器,也是綜合性的內容分發平臺。不需要網絡、零流量、跨平臺無界限秒傳文件圖片視頻等內容,還可以通過分享大數據為用戶精準的推薦真正感興趣的優質內容。有人說我用微信傳也可以啊,但要知道:1國外可不像國內那樣流行Wechat;2國外很多國家WiFi覆蓋率不像國內,那可是相當的低。
據茄子快傳官方數據顯示,每天有近200萬新激活用戶,並且絕大部分是用戶主動傳播分享的新增,成為印度、印尼這些世界人口排名TOP榜的國民級app,你說厲害不厲害?雖然茄子快傳這匹黑馬現在耀眼異常,增勢喜人,但海外市場風雲變化,茄子快傳未來發展到底夜華還是墨淵,仍需歷經時間的檢驗。
墨淵上神:獵豹
作為出海最早、音量最高的獵豹移動,某種氣質上和墨淵上神很像。墨淵是上古天神,父親是父神,也是四海八荒的創世天神,墨淵為了為戰擎蒼身飼東皇鐘,身死沈睡7萬年,最後在夜華幫助下艱難複活。
獵豹背靠著金山這座大山(父神),同時也是中國公司中出海成績最好的公司之一,獵豹旗下的“獵豹清理大師”、“獵豹安全大師”、“金山電池醫生”、“獵豹瀏覽器”、“萬年歷”等產品一直位列全球多個國家榜單前列,之前還推出了自己的移動廣告營銷平臺,和墨淵上神一樣,可謂風光無限。
截至2016年9月30日,獵豹移動產品在全球範圍內已下載安裝到34.64億臺移動設備上,月度活躍用戶規模達6.12億,但獵豹前期風光無限,帶著工具app矩陣出海所向披靡,近年來卻增長放緩利潤暴跌,這個經歷正好和墨淵上神霸氣開場最後和最後被擎蒼的東皇鐘弄得魂飛魄散非常類似,都是屬於開局很順但最後一手殘牌。
去年的獵豹市值較之前有較大幅度的跳水,又加上Facebook又宣布“暫停所有中國區工具類應用廣告”。讓獵豹在海外雪上加霜,再加上16年獵豹的營收驟降,連帶著股價也受挫。
現在獵豹移動的股價停留在13塊錢左右,距離之前30多塊錢的巔峰相當於縮水了一倍多,連獵豹CEO傅盛在年會中也表示,“我是一個好強的人,看著股價跌落,我內心其實是崩潰的。”
所以今年從去年開始,獵豹轉型內容入口,先後收購了Live.me和News Republic。Live.me是一款直播app,上線後在海外市場上口碑不錯,根據app annie的數據顯示,Live.me成為谷歌應用商店美國地區社交類暢銷榜第一名,排在蘋果應用商店美國地區社交類暢銷榜前五位。
劇情的最後,墨淵上神還是蘇醒了,獵豹移動能否借著轉型的機會彎道超車呢,我不知道,恐怕連傅盛自己也不知道。
白淺上神:UC
為啥說UC是白淺上神呢?首先,UC和白淺都是屬於出道不算特別早,但天賦較高的類型。其次,從經歷上說,白淺飛升成了上神,這個和UC很像:2014年6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與UC優視聯合宣布,UC優視全資融入阿里巴巴集團,並組建阿里UC移動事業群。
楊冪一人分飾N個角色,不過UC目前的海外出海的產品主要還是以UC頭條和UC瀏覽器為主。宣稱在印度和印尼兩個國家市場占有率近半,其中印度市場,總月活已超過8800萬。最新的情況是,UC也跟著頭條做起來海外內容的生意。今年,海外UC宣布進入轉型升級,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國際業務部印度辦公室總經理席宇在中國新經濟出海峰會暨第二節中印互聯網對話大會上表示,將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市場投入2個億,用於建設印度最大的自媒體創作平臺和服務平臺。
什麽?UC要在印度搞自媒體了?是這樣的,不僅如此,UC還弄了個自媒體扶持計劃——在印度和印尼市場招募1000位優質的自媒體人入駐,一旦被選中,將提供每個月不少於5萬盧布(5000人民幣)的補貼——對於月均收入不足1000人民幣的印度人民來說,這簡直是飛來橫財啊!好奇是,在這樣大力度的補貼下,海外會不會誕生一個海外版的咪蒙,比如像《致菲傭:我憑什麽幫你》、《好慚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0萬盧布》這樣的爆款十萬加文章。
東華帝君:百度
作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老司機和扛把子,東華帝君就是神一樣的傳說。
東華帝君是天下的老大,尊神,所謂“天地共主”,實力驍勇善戰,外表高貴清冷,和天君在一起議事的時候直接坐著,就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顯赫的地位。
東華帝君既護內又不講理的高冷男主設定,簡直就是讓女生又愛又恨的霸道總裁,這和在互聯網出海圈里舉重若輕的巨頭百度頗為神似。
百度出海戰略很早,06年就上線了日文項目,隨後轉型日語輸入法APP“Simeji,12年成立國際事業部,可以這麽說,如果獵豹、UC代表了單點突破的出海模式,那麽百度就是海陸空聯合作者的範例。
百度的海外產品不光光有工具類的,像Baidu Browser、DU Speed Booster、DU Battery Saver、Mobomarket等,還有雲服務、技術、以及產品。目前百度的移動產品已經進入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6億用戶,3億月活用戶;1400多位開發者接入了DAP廣告平臺。
百度的出海的策略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產品和技術的優勢,因地制宜的出海。比如在日本做輸入法以及原生廣告、在印尼做直播、在巴西做團購、在韓國以及東南亞市場力推百度魔圖。
雖然百度的國際化知名度沒有其他幾家大,但產品眾多,梯隊分布,成績其實也不錯,只不過在百度轟轟烈烈投入人工智能的聲音下,被淹沒了,這就像東華帝君本是四海八荒的尊神,現在退居二線開始避世太晨宮默默守護天地一樣。
寫在後面
零零散散扯了這麽多,其實只是想借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個大IP,用不那麽嚴肅的口吻談談中國出海的公司罷了,其實沒有討論到的還有很多,比如像OPPO、金立都在出海,太多了,盤點不過來,大家看看就好,白淺和夜華用了三生三世才最終在十里桃林重聚首,不過從互聯網公司的經歷來說,哪有什麽三生三世,一次天劫就夠他們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