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CAREFREE - 順叔 放眼中電(上) (2012年08月14日)
1 :
GS(14)@2012-08-14 09:57:22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6845&d=1819
今期開中電控股(002)。
五大國企發電公司,近月因為市場開始唱衰煤價前景,股價反彈唔少,不過,用星期一的收市價計算,A股加埋H股,市值總值仍然唔夠4,500億元,中電控股加埋電能實業(006),兩股已經接近3,000個億,即係佔三分之二的比重。
內地電力市場廠網分家,中電以及電能旗下的港燈,一條龍垂直式壟斷市場,亦有大量海外業務,唔可以直接比較,但係本港彈丸之地共約700萬人口的電力市場,所養大的兩間電力公司,竟然可以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擁有13億人口大國的五大發電國企匹敵,可以想像過去兩電有幾好搵。
兩電的香港業務,去年純利大約100個億,是否暴利尚屬其次,最緊要係穩定,每年穩袋幾十個億。
在2008年之前幾十年,最多間唔中被立法會砌嚇鬧兩句,或者有人去集團總部門口示嚇威咁,既無需要擔心競爭對手出現,更無需要擔心客仔幫襯隔籬。
香港市場仲有一樣好,就係地域細,電纜可以駁少啲、駁短啲,又好少話乜嘢自然天災,十幾年先打一次10號風球,電線、電纜唔會吹斷一兩條,近年乜嘢力場好似減弱,颱風韋森特早前襲港,中電位於青山發電廠只係運煤帶其中一節鬆脫墮地,供電系統冇受影響。
不過,同樣屬於天災,中電位於澳洲的電廠,6月時煤礦場曾被洪水浸咗,發電量被迫減少,又要付出額外的重建開支,可想而知,香港對於兩電,由監管架構到自然環境,都算係福地。
市場會飽和,咩嘢力場會減弱,監管架構亦會改變,兩電在香港呢個老地盤,近年擺出嚟個姿態,好似愈嚟愈受委屈咁,例如政府唔利用08年重訂利潤管制協議的時機,加大影響力,早排兩電在商業協議容許範圍內加價,政府竟然加入輿論壓力一部分迫兩電轉軚。
在商言商又好難唔發火,近日所見,尤其係中電,同政府講數拗手瓜時候,愈見刀光劍影。
「在少數天朗氣清的日子,當我從中環的辦公室遠眺維港,我會看到西九龍填海區和啟德機場舊址,這兩幅土地已經丟空和閒置多年。假如中電在管理和營運九龍和新界供電系統方面,其決策和執行速度與效率也處於這種水平的話,那今天我大概會是在一片漆黑中和大家見面。」
中電主席米高嘉道理(Michael Kadoorie),唔好話發火開拖,咁多年嚟公開講嘢都唔多句,以上呢幾句「怒片」香港政府的評語,出自今年5月時中電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上,當日米高嘉道理因為喉嚨痛出唔到聲,唔係放低新聞稿算數,更要由副主席毛嘉達(William Mocatta)代為開聲發炮,務求電子傳媒可以有聲有畫,可見呢位已經植根香港的猶太富豪有幾火滾。
至於講緊的兩塊大型地皮,順叔相信用嚟種菜都可以供應嚇本地有機市場,偏偏放喺度曬太陽多年,大家試嚇想像一下,米高嘉道理遠眺維港彼岸時,映入眼簾的,又點會只係兩塊空地及政府的工作效率而已,在呢位中電主席眼中,查實好可能還見到西九、南九項目落成後,以萬計、甚至係十萬計的潛在商住用戶。
中電同港燈,一個在香港島發展,另一個就發展九龍新界區,各據壟斷一方,香港「地少人多」,可以發展空間有限的既定概念,對港燈可能仲成立到,但對於中電,又唔係咁講法。
例如西九、南九發展起嚟,就會為中電帶嚟大量的新增商住用戶,又例如政府要發展新界新市鎮衛星城市,中電又有生意做。
中電及電能市盈率不相伯仲,但相對於版圖侷限於港島的港燈,中電的香港業務,仍然存在好大的地域性擴展空間,呢個廣被忽略的因素,既然係中電未來的重要發展潛力,亦好可能成為中電為未來電力市場監管框架,同政府拗數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至於中電昨日收市報67.6元,升0.4%,全日總成交額5,614萬元,該集團亦將於今日公佈中期業績,且看管理層對未來發展前景有何看法。
而電能昨日收市報61.95元,升0.65元,增幅逾1%,全日成交額約9,949萬元。
下回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