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這步棋

http://www.eeo.com.cn/2012/1124/236551.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楊陽 種種跡象表明,阿里巴巴集團與新浪微博的合作談判已經進入微妙階段。

但11月23日下午3時,原新浪無線負責人王高飛對本報說,他並未如外界報導中那樣「已經接任新浪微博總經理」,他未來的職位頭銜還沒確定。對於正被傳得沸沸揚揚的阿里入股新浪微博一事,他的回答也是「資本層面的事我說不好」。

本週,新浪(NASDAQ:SINA)被外界瘋傳「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佔股15%-20%,估值20億-30億美元」,這筆只有4億-6億美元交易金額的注資之所以引起各方極大關注,因為它可能成為影響未來中國移動電子商務格局的一步關鍵落子。

新浪官方對入股一事的回覆仍然是「尚不知情」。這是否屬於例行公事式的「闢謠」尚不得而知,但關於合作傳聞,包括新浪董事會主席兼CEO曹國偉、新浪COO杜紅和阿里巴巴投資負責人蔡崇信在內的幾位關鍵人物,都對外界選擇了可以理解的沉默。本報獲悉,在本週初的一次新浪內部戰略會議上,曹國偉對其下屬透露的信息仍是「沒有像外界傳的那樣的事」。

不過某新浪要職人物透露,「和阿里未來進一步深度合作是肯定的,新浪和阿里的未來會很宏大。」而另一位知情者透露,「該合作牽扯到較多層面,比外界想像複雜得多。」

截止到發稿前,在美國上市的新浪公司尚且沒有任何要公告宣佈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北京微夢創科(新浪微博使用的公司名)會發生15%-20%股權變化的跡象。

按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上市公司的規定,如果阿里巴巴當真入股新浪微博15%-20%,已經算是「實質性重大消息」,應該在協議簽署後立即公告,最遲也不超過48小時(沒有休息日的情況下)。

綜合以上信息,一種極有可能的情況是,雙方合作框架已基本形成,但尚未簽署最終協議——作為美國上市公司的新浪,也許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間點。

微信的威脅

曾是淘寶商城創始人之一、現服務於華平投資的黃若認為阿里巴巴如果入股新浪微博,那麼完全是為了入口的流量。但在騰訊內部人士看來,馬云這步棋無疑是針對微信的崛起而做的防禦性佈局。

是的,微信的用戶數增長迅速,且商業化思路日漸清晰。

騰訊旗下財付通總經理賴智明對本報透露,財付通目前正和微信合作主推O2O支付模式,其目標就是讓用戶在戶外時通過二維碼、微信可以隨時隨地支付。而其最終的目標是,讓用戶通過微信、QQ來完成支付,讓財付通取代銀行卡。

而真正恐怖的是,現在騰訊集團內部三個業務系統在合作打通微信內部的電子商務鏈條:騰訊電子商務公司負責發展商戶,這些商戶可以開通「微生活會員卡」,並通過「公共賬號」平台管理在微信上關注自己的用戶;用戶可以通過在微信中搜索「微信會員卡」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商家並且關注,接受推送信息,一旦選中,即用財付通支付——整個電子商務鏈條全部貫通。

目前微信的「公共賬號」允許每個註冊商家每天給自己的「粉絲」們發一次群發短信。上述杭州阿里系前員工認為,這意味著微信免費給每個商家提供了一個手機版的直接管理自己用戶群的營銷平台,商家每天可以把自己的最重要的新品、促銷等信息推送到客戶手機上。

根據「騰訊微生活」首頁上實時增長的數字,截至11月22日晚22點,全國160個城市,已經有135.54萬個商家加入,23282家參與了優惠活動。而財付通也正在努力將海外購的業務直接植入微信,該公司剛剛和美國運通合作,打通了海外購的支付鏈條。

一位杭州的阿里系前員工也認為,微信崛起太迅速,目前用戶已經超過2億,而且都是高端智能手機用戶。他設想,如果微信負責人張小龍的動作夠快,執行力夠強,那麼到明年年中人們的線下消費方式將發生重大改變:例如人們出門後,用微信「搖一搖」周邊商家打折信息或者商品信息,通過財付通支付,接下來只要享受服務就可以了,整個消費過程即刻完成——微信的想像空間「很恐怖」。當然業界也認為支付寶也能扮演類似的角色。

對於已經是電商絕對老大的阿里來講,通過搶奪其他電商份額來擴大生意意義不大,因此馬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做增量,通過各種方法將線下的人群拉到線上來消費,以擴大線上電子商務蛋糕。最初階段開過線下淘寶店,後來又出雜誌推廣淘代碼,都是試圖將線下人群拉到線上來消費。但微信一開始就反其道而行,搶先主打移動人群的線下消費——在移動大潮下,馬云又怎能放棄這塊市場?

博弈已經開始

從自營B2C業務模式上看,京東商城只是「天貓」的對手,而阿里集團未來該忌憚的對手,可能是其口中的「友商」——騰訊集團。

根據騰訊剛剛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該公司的電子商務交易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1.339億元(1.788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32.2%,已經超過了這個季度騰訊網絡廣告的10.153億元和移動及電信增值服務的9.46億收入,成為騰訊的第二大收入來源,據悉未來其平台優勢還會發揮更大作用。

事實上,此前阿里和騰訊系的競爭一直處於暗中較勁狀態,在三大巨頭中,騰訊和阿里雙方業務線重合度最高,都具備C2C、B2C的業務。阿里有淘寶集市,騰訊就推出拍拍;阿里做了支付寶,騰訊就推出了財付通;阿里有集分寶,騰訊就有彩貝積分體系。

知情者透露,其實馬云和馬化騰私交還算不錯,2010年11月3Q大戰時馬云是支持騰訊的,且表示「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不過私交歸私交,生意歸生意,同年雙方在BBS領域裡圈地時,馬云收購了PHPWIND後,騰訊就收購了PHPWIND的競爭對手康盛創想。

比起京東商城,騰訊實力更加強大且「器官」更全:騰訊的拍拍雖然做得不那麼出色,卻可以牽制淘寶網集市;支付寶極富創新精神,財付通跟隨的腳步一直不慢,現在阿里主打「天貓」,騰訊網購通過入股方式也綁定了幾大品類電商的心。但騰訊網購與天貓之間的商家重複度也很高。最關鍵的是,京東商城需要砸下大量銀子買廣告或者搞促銷才能帶來流量,而騰訊則是有大量冗餘流量無法變現可以拿來做廣告,騰訊才是阿里無法不關注的對手。

騰訊網購和天貓之間的「明爭」在今年雙十一時愈發凸顯。同樣的五折,高重複度的商家,卻要搶在天貓雙十一之前15天的10月24到26日之前啟動「QQ網購瘋搶節」。

儘管騰訊電子商務總經理宋暘謙虛地稱「騰訊網購跟天貓還無法比」,但騰訊電商這招卻相當狠辣——目的就是直接將騰訊電商網購與天貓雙十一掛鉤,給消費者留下雙十一之前就是騰訊的購物節的印象,順便截留一部分天貓的消費能力。宋暘透露,各大電子商務網站在第四季度有時候在全年的銷售額佔到大概40%-50%。

當然,目前騰訊電商的能量還不足以和天貓相提並論,這樣做也略帶了點「傍大款」的味道,但可以理解的是,騰訊電商的平台戰略使其一出生就注定了自己的對手是阿里巴巴。

現在,騰訊已經收購了分享導購網站「美麗說」,而微信越做越大時,阿里收購了微信的對手「陌陌」。

儘管陌陌的在線人群之間幾乎談不上穩定和粘性,就是「一錘子買賣」,互動性根本無法與微信相比,但阿里依然成了陌陌這輪融資的領投者。對這起投資同樣覺得匪夷所思的洪波只能認為:「騰訊系的競爭對手,阿里就會扶持一下」。

八九不離十

不過,對於新浪董事局主席兼CEO曹國偉來講,微信對阿里的威脅算是為新浪創造了一個最好的時機——要對付微信,馬云的選擇並不多。

新浪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微博註冊用戶號超過4億,這些用戶高端、購買力強。曹國偉還透露,新浪微博即將推出主要服務中小企業的在線廣告系統。

曹國偉口中的這個自助廣告系統是一個可以幫助新浪爭奪以效果計費的在線廣告市場的平台,意味著2013年新浪微博將至少有三種廣告形式:品牌展示、自助廣告和推廣微博。

中金公司在今年10月發佈的一份投資策略報告中稱,新浪預計微博廣告業務收入2012年達到5000萬美元。中金預計微博的品牌展示廣告業務收入將在2013年達到1.2~1.5億美元。而希望在SNS領域裡圈地的阿里巴巴集團所選擇並不多,曹國偉有理由把微博賣個好價錢。

五季諮詢分析師洪波也認為,雙方很可能尚未正式簽署入股協議,多半是由於價格沒有談攏。新浪想賣得更貴些,畢竟微博曾經讓新浪的股價摸高到140多美元。

而此時的阿里顯然是來「抄底」的——中金公司在過去12個月裡也曾反覆建議投資者應在50美元左右及以下大膽買入新浪股票,因為此時股價幾乎沒有體現微博價值。隨著微博貨幣化進程加速,新浪股價再次下探50美元的可能性較小,55到60美元是一個安全介入區間。

在線上電子商務阿里系已經成為絕對的壟斷巨頭,但移動電子商務領域阿里和騰訊卻處在同一起跑線。放眼當今中國互聯網行業中的SNS,新浪微博已經成了阿里巴巴最後用來抗衡騰訊的流量入口——曹國偉有理由也有籌碼向阿里抬高價格。

對於阿里系來講,有買家也有賣家,就缺一個直達用戶手機的通道。而騰訊則有了通道和用戶,就差引入賣家。五季諮詢著名分析師洪波透露,馬云此前也做了很多社交產品上的努力,但都做得不溫不火,因此才開始轉而尋求通過收購來解決通道問題。

新浪CEO曹國偉在公司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今年6月份大約69%用戶登錄微博時要麼只用移動端,要麼移動端和PC兼用,一個季度後該數據提高至72%。在微博廣告中已有15%至20%是來自移動端。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傳聞新浪無線負責人王高飛被委派接任新浪微博負責技術和產品,讓人有理由相信,微博的未來很可能是要把重點放在移動端,直接面對微信。

那麼假如入股成真,新浪和阿里如何利用微博?

洪波稱,微博主要還是媒體屬性,盈利模式還是圍繞廣告。不過,新浪微博除了廣告外,還有電子商務。新浪微博目前有大量用戶,還曾以可能給用戶寄送贈品的名義讓用戶填寫「收貨地址」,這樣一來,只需接入支付寶和商家,整個電子商務鏈條即可打通,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新浪內部一要職人士十分認同上述觀點。

是的,至少阿里也可以把大量中小電商引入微博,接上支付寶,通過微博和微博客戶端在手機上落地,再開發一個商戶平台,也像微信那樣讓商家點對點進行操作,不僅有廣告費、交易佣金,還能收取平台服務費。

耐人尋味的是,11月5日國外媒體稱,阿里巴巴正與銀行商討發行美元債券事宜,預期規模至少為10億美元,交易可能於11月底前公佈。

馬云用這筆錢來回購阿里股份還是入股新浪微博?雙方遲遲等待未曾簽約,是否正是因為要等馬云從資本市場融到美元?

不過,無論是否入股新浪微博,防禦騰訊都將是馬云從雅虎回購股權之後的一個長期工作——事實上,一場世紀之戰的序幕也許已經緩緩拉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08

復盤,馬云和孫正義是如何下出收購PPTV這步棋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000.html

馬云的思路

第一、客廳戰略需要PPTV作為戰略補充

阿里資本董事總經理張鴻平曾在某個私下聚會中透露,阿里目前的投資一是看重與阿里生態的整合性、互補性;二是在移動領域的優勢。具備這些特點的企業或產品都可能成為阿里收購、參股或合作的對象。

為佔據移動入口,阿里已在無線端展開較為密集的投資。那PPTV呢?艾瑞的數據:2013年6月,PPTV當月在移動智能終端的覆蓋人數為740.1萬人,位列優酷、奇藝之後居國內視頻第三位。對於PPTV來說,電商類廣告也佔據整體廣告收入的較大份額,與阿里雙方的資源較為契合。

上述說的是移動端。但如果說收購PPTV主要考慮的是移動端入口,那還真是太小看阿里了。

我的觀點是:阿里要打通的是:「湖南衛視 PPTV 華數阿里云OS 電視終端廠商支付寶」的互聯網電視產業鏈,要從移動領域瞄準到以家庭為單元的整個客廳戰略。

第二、牽手湖南衛視,只為卡位整合資源。

2010年,淘寶與湖南衛視共出資1億元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快樂淘寶」,並推出電商網站嗨淘網。其中,湖南衛視持股51%,淘寶持有49%。而湖南衛視欄目「越淘越開心」也成為嗨淘網面向電視的推廣渠道之一。2012年,淘寶方面又增持股份,成為控股方。

同年6月,阿里巴巴與華數傳媒成立合資公司華數淘寶,註冊資金達1億元人民幣,並上線華數淘寶電視商城和淘花網兩大平台,輸出視頻內容。而後,阿里又將華數淘寶收購。

2013年7月,阿里云與華數、海信等合作,打造裝載有阿里云OS的互聯網電視。如果說,阿里2010年干的兩件事,主要是為了拿到有牌照,有版權的內容源,那麼與華數、海信等合作,則是要推出終端來打開渠道。

而一旦收購PPTV,PPTV的視頻內容是否也將在阿里云OS的視頻應用中呈現,通過阿里云電視進行渠道推廣?這想必也是PPTV極為渴望的。此外,牽手湖南衛視,也將豐富PPTV的內容源。

孫正義的思路

如果說,入股PPTV,是阿里在為自身移動、客廳戰略謀局的話,那麼對於阿里與PPTV共同的股東軟銀來說,則是資本的嵌套籌謀。

第一、PPTV突圍乏力,市場空間狹小,再不賣,要貶值。

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在優酷、土豆,百度、PPS併購整合後,留給PPTV的市場機會已經不多,如果PPTV不借「勢」趕緊採取動作,一年後可能無法賣出再高的價格。

這裡的「勢」包括兩個,一個來自於視頻行業,另一個則是阿里巴巴;一個是百度已對PPS定價的「勢」,另一個是阿里巴巴要上市的「勢」,以及阿里上市前可能有求於軟銀的「勢」。百度對PPS的定價為3.7億美元,此外還未計算其遊戲業務收入。而PPTV的營收為PPS的145%(陶闖曾表示,PPTV自2012年第四季度已實現盈虧平衡,去年全年營收達8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照相同的市銷比,PPTV的估值應在5-6億美元左右。

而在此前一輪融資中,軟銀以2.5億美元收購PPTV 35%股權,對PPTV的估值為7.14億美元。但也有聲音說,軟銀到賬的錢很有可能並沒有2.5億美元。此外,PPTV還有些債務沒有還清。資料查證,PPTV去年向多家銀行尋求貸款,總金額近2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向招商銀行借貸的3000萬元、交通銀行的2000萬元等,貸款利率在6.76%-11%不等。

考慮到此前一輪較高的估值,如果按照百度對PPS的定價去賣,相當於折價了,被馬云形容「蚊子腿上找肉吃」的孫正義會不爽;但如果按照此前一輪估值的類似價值去賣,再考慮到債務問題,一般的買家就會不爽。而價格問題也是搜狐、蘇寧打退堂鼓的主要原因。

第二、對於馬云來說,PPTV是奇貨可居。

一是,阿里巴巴即將啟動上市,按照阿里巴巴與雅虎、軟銀的三方條約,上市前阿里巴巴的估值不會少於735億美元,而注入PPTV的阿里巴巴體量將更為龐大,軟銀有望從阿里上市中獲得更多收益。

二是,阿里巴巴在上市前,有望先解決阿里小微金融服務的產權問題。除支付寶已私有化外,阿里小貸、「三馬公司」均由阿里巴巴集團控股。而來自阿里內部的消息是,馬云渴望在阿里巴巴集團整體上市前將阿里金融業務徹底私有化。

而一旦阿里要解決阿里小貸和「三馬公司」的「私有化」,那麼馬云必將有求於雅虎、軟銀,馬云要想得到孫正義的支持,必會作出一定的妥協,而這也為孫正義增加了談判籌碼。

孫正義可以將左口袋的東西放到右口袋時,找馬云多要些錢,給PPTV開個「好價」。

如此一來,孫正義的棋就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548

拍一整年電視劇的錢投資演唱會 當代東方這步棋走得驚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19/1149109.html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持續收購影院,投資時尚節目、數據服務等產業衍生公司,建設愛情主題特色小鎮(《影視公司為何搞不賺錢的特色小鎮 當代東方:因為愛情》),再加上已有的影視劇制作,當代東方(000673)打造影視文化全產業鏈的野心可見。幾天前,當代東方又公告稱要投資明星演唱會,而且出手不凡,從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31日的合作期內,對演唱會的總投資高達6至9億元。若以下限6億元,這幾乎是當代東方2016年度投資制作好幾部大劇的成本。

▲當代東方《關於公司簽訂重大合同的補充公告》截圖

公司稱,演唱會授權方單場盈利分成比例為利潤的20%,這意味著當代東方每場能拿走80%的利潤。看上去這筆大買賣似乎不錯。但是每經影視(微信:meijingyingshi)記者註意到,這份重大合同還有不清晰的細節,尚不能明確其盈利前景,而且熟悉演藝市場的業內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演唱會並不是想象中那麽好賺錢。少數大明星的演唱會一票難求,但成本也較高。在演出圈,很少有億萬富翁。”

1、演唱會明星指向王力宏

當代東方是與一家註冊於開曼群島的公司Hongsheng Culture Holdings Ltd簽訂了《<世界巡回演唱會>代理合同》。合同期限是從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31日止。當代東方預計本次演唱會總投資為6至9億元,其中演唱會制作費用3.5億元。

甲方Hongsheng Culture Holdings Ltd擁有演唱會代理授權,負責演出節目內容設計及制作,以及演唱會的整體制作方案、設備租賃調試,甲方單場盈利分成比例為單場演唱會利潤的20%。

當代東方負責演唱會票務事宜及收益、贊助事宜及收益,以及安保、落地執行等費用。按照合同約定,當代東方將拿走單場演唱會80%的利潤。

投資這麽大的世界巡演,主角是誰?公告發布後,引發不少猜測。演藝界人士、不少鐵桿粉絲認為,從甲方公司的名稱“Hongsheng”看,這位明星歌手是王力宏。王力宏的音樂事務主要由一家名為“宏聲音樂”的公司主導。


▲王力宏演唱會(視覺中國/圖)

今年7月,臺灣地區的媒體報道稱,王力宏的老婆王靚蕾插手把關演唱會,死磕細節嚇跑演唱會承辦商,傳聞雙方原定合作超過60場次,最後合作告吹讓王力宏損失上億元新臺幣唱酬。不過,宏聲音樂否認這一傳聞,表示“這是不實報道,新的巡演已經選定合作方,在如火如荼制作中!”

就在當代東方公告次日,王力宏首張迷你專輯《A.I.愛:第一集》正式發行,而他的世界巡回演唱會據悉將於2018年開啟。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就本次合作方的具體情況詢問公司相關人士,對方對王力宏不置可否,只是說:“以公告為準。”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同時撥打了王力宏經紀人鳳琴的電話,電話無人接聽。

當代東方此前還未開展過演唱會業務,公司對這次合作表達了美好的願景,“本次合同簽署是公司首次與一線藝人開展演唱會業務的合作,有助於公司整合國內外演出資源、票務資源,占有演出市場份額,從而更好地提升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

2、主業是什麽?演唱會投入相當於2016年度電視劇總投資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註意到,盡管合作期限三年多,當代東方這筆投資也算相當豪氣。以投資下限6億元為例,這相當於公司2016年度投資制作電視劇的全部支出。2016年度,當代東方制作了《軍師聯盟》《北京遇上西雅圖》兩部大劇和同期網絡劇播放量第一的《熱血長安》等,總投入5.91億元,占營業成本比重達85.32%。


▲《軍師聯盟》豆瓣評分8.1分(豆瓣/圖)

電視劇是當代東方目前主要依賴的經營板塊,2016年度電視劇收入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81.22%。2017年上半年,電視劇收入1.09億元,毛利率61.40%。

當代東方去年引入商業演唱會團隊成立了“當代亞美”,並在今年5月與擁有孫楠、周曉鷗等音樂人資源的燦天文化共同投資設立百盈影業,顯出要朝音樂領域擴張的意圖。但到目前為止,當代東方還沒有操辦演唱會的實際經驗。如今,卻要把一筆相當大體量的資金用於投資演唱會,真是大膽的一步棋。

當代東方未來要發展的主營業務到底是什麽?隨著公司不斷並購投資,這點卻變得不那麽清晰。2016年度,公司投資了8家公司,涉及影院投資管理、創業投資咨詢、版權運營、新媒體運營、演唱會等。2017年上半年,公司進一步表示,在深耕內容、渠道等業務的同時,圍繞產業衍生布局新設多家業務子公司。


▲當代東方制作的《熱血長安》播出時,排在同期網劇播放量全網第一

當代東方跨界轉型以來,常提及致力於打造影視文化全產業鏈,所謂“泛娛樂”的概念在文化產業屢見不鮮,業內人士指出:“文化產業有這麽一些都提出想要打造全產業鏈的公司,但它們依賴的核心主業又是什麽?有沒有支撐穩定經營,可持續盈利的業務板塊?”

3、成本高企推高票價 演唱會沒那麽好賺錢

當代東方稱,本次合同涉及金額較大,將會對公司未來的經營和業績產生一定影響,公司已從合同條款上進行了嚴格約定,風險可控。看上去,這筆大買賣前景可期,但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註意到,目前這份大合同還有一些並不清晰的地方,或許會影響它的盈利預期。

公告稱,巡演範圍是全球,具體演出國家、地區及城市依照附件一規定。附件一即《<世界巡回演唱會>代理合同》,然後並未隨公告一起公布。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采訪時表示:“還在列計劃,具體演出場次需要以公告為準。”

如果按照臺灣地區媒體此前曝光的超過60場次,若按6億元投資額,每場投資成本約1000萬元。熟悉演藝市場的業內人士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單場演唱會成本千萬,已經是頂級明星的標準,是非常豪華的。”


▲演唱會現場(視覺中國/圖)

然而,花6~9億元重註演唱會,盈利成算又有多少?演藝圈的資深人士表示,演唱會並非那麽好賺錢,“這要看藝人在當今演藝市場的影響力,這是票房保障,其次還有贊助招商。目前,演唱會主要通過門票和贊助來覆蓋成本。”至於處於商業雛形的在線演唱會,涉及新媒體版權銷售,還未成為演唱會主流收入,資深人士表示:“新媒體版權只有大牌藝人才有。比如王菲,2016年底那場演唱會,騰訊拿下直播權花了幾千萬高價。”

演唱會收入結構並未有明顯變化,但目前的市場,明星演唱會成本高企是不爭的事實。除了場地租金、舞臺搭建、安保費用等支出增加外之外,明星及團隊的高昂出場費在成本中占比較大。業內人士說:“千萬級的演唱會,明星出場費至少拿走300~400萬元。這里面還有一些一言難盡的‘竅門’,有的大牌經紀人還有別的要求,讓出場費更高。”

演唱會成本升高,再加上工作票、贈票等隱形成本,主辦方更依賴銷售高價票。據演藝市場相關統計,2016年明星在大型體育場館舉辦演唱會的最低平均票價為300元,最高平均票價約為1300元。一線具有號召力的明星票價更高,如陳奕迅巡演北京站票價為380-1980元,周傑倫巡演北京站票價為280~2280元,“歌神”張學友從2016年至今開啟巡演,多個城市一票難求,最低票價380元,最高1990元。


▲張學友演唱會票價(格瓦拉/圖)

“不管演出商虧還是賺,明星都要拿走約定的唱酬,穩賺不賠。”演藝圈的資深人士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壓力都在承辦的演出商身上,能否賺錢要看明星是誰,有時候即便是高票價也未必利潤豐厚。所以在演出圈,很少有億萬富翁。”

這樣的情況,從一家掛牌新三板的演出經紀公司天視文化曾披露的演唱會內情可見一斑。陳奕迅是近年來炙手可熱的一線演唱會明星,他的演唱會常常是開票就被“秒光”。2014年,陳奕迅分別在福州、廈門開了演唱會,門票收入均過千萬元,毛利率分別為3.14%和7.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6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