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周鴻禕:被客戶罵出來的收穫--是用戶,不是客戶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1/145331.html
本文內容選自新書《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在西安交大讀研究生。但我不是個標準的好學生,一個是不願意上課,不想給導師幹活兒;一個是上課少,老是跑到外面接活兒,改善自己的生活。因為讀了《硅谷熱》那本書,我心裡澎湃著做出一款很牛的產品改變世界的想法。

當時已經出現了計算機病毒,防病毒的手段還是用防病毒卡。那個時候已經有了瑞星公司。我搞到一本《計算機反病毒研究》,看了以後,決定研究反病毒。這個想法遭到很多人嘲笑,覺得沒啥意思,沒什麼前途,做不起來。我發現在我的互聯網生涯裡,無論我搞什麼,一開始大家都是不理解,不屑,甚至嘲笑。

其實,那個時候很多資料我也看不懂。但為了證明給嘲笑我的人看,我看不懂也硬著頭皮看,半懂不懂地就找了兩個同學一起幹。當時條件很艱苦,電腦是很稀缺的東西,自己還得編程序。產品做到後面,我又開始充當產品經理和項目經理的角色。為了把產品做出來,我們還不得不找機會蹭學校機房的電腦用。

後來,我們做出了反病毒卡的原型,參加了在上海的挑戰杯,還得了獎。那時得獎的很多都是導師的項目,但這個項目是我們自己原創的。

那時我讀了《硅谷熱》。那本書講了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怎樣搞出了蘋果電腦,把蘋果公司上市,他們都成了百萬富翁。我特別想像喬布斯他們那樣,覺得光拿一個挑戰杯真的是沒意思,要是能把防病毒卡賣出去,賺很多錢,既能過上自由的生活,同時還能讓別人生活得更好,那才是偉大,那才是英雄。

於是,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開始把防病毒卡當作產品去賣,但在真去賣的時候,才發現賣一件東西和開發一件東西完全是兩個概念。也就是在賣防病毒卡的那段時間,我初步認識到什麼是用戶,什麼是用戶思維。

防病毒卡我賣出去了幾十張,但這幾十張卡給我惹了不少麻煩,因為卡裝到客戶的電腦上和裝在我自己的電腦上根本不是一回事。這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是電路的問題,有的是各種軟件的衝突,有的是卡做得不好,插到別人電腦上結果開機都成了問題。我疲於奔命地開始滅火,隨時要去給客戶做售後服務。所謂售後服務,除了給客戶解決問題,其實最主要的是低著腦袋聽客戶罵。

客戶是不聽你解釋的,他給了你錢,買了你的東西,就是要你給他解決問題。你的產品解決不了問題,那客戶就有理由把你叫過去解決問題,你一邊解決他一邊罵你。

防病毒卡可以說是一件失敗的產品,但給客戶解決問題、挨客戶罵的過程對我的幫助特別大,我從中收穫的要比賺錢有意義得多。

這可以說是我第一次從象牙塔走出來,直接面對客戶。客戶的想法和技術人員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客戶不管你用什麼高科技,也懶得知道。客戶花錢買了你的東西,他們要的就是解決問題。技術人員可能為自己使用了什麼技術感到驕傲,但對客戶來說,技術根本就沒有意義。這個過程給我的另一個教訓,是不同客戶的需求千差萬別,電腦環境也非常複雜,從研發成功到商業化成功,中間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這個過程會生生砍掉技術人員的優越感和自負,但收穫的是對什麼是客戶的認識,是對產品的認識。

請注意,我這裡用的是客戶,而不是用戶。雖然一字之差,二者的意義卻有很大的差別。

在傳統商業時期,商家跟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是以信息不對稱為前提的,買的沒有賣的精。商人基本上以逐利為目的。儘管人們老說客戶是上帝,但在經濟關係裡只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商家,一個是客戶。客戶是誰?誰買了我的東西,誰向我付錢,誰就是我的客戶。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意為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等各種營銷理論都是通過廣告、宣傳、推廣,成功讓顧客購買你的東西。這是傳統的經濟遊戲規則,很多人的字典裡可能只有「客戶」這個概念而沒有「用戶」概念。所以,很多傳統企業在向互聯網轉型的時候,也只是簡單地考慮在互聯網上賣東西,把原來跟客戶打交道的這套方法搬到互聯網上,最終發現不會玩兒了。

在互聯網時代,環境變了,規則變了。以前你把東西忽悠出去,讓客戶購買了就達到目的了。現在則不同,用戶是使用你的產品或者服務的人,但他們未必向你付費。你把東西賣出去或者送出去,用戶才剛剛開始跟你打交道。你恨不得通過你的產品和服務,每天都讓用戶感知到你的存在,讓用戶感受到你的價值。

讓用戶感知到你的存在,這一點太重要了。但傳統行業的很多人對這一點不理解,說:他們又不為你付錢,白用的人多了,反而是累贅。他們不理解微信為什麼免費,我告訴他們,微信雖然免費,而且騰訊也要往裡投很多錢,但這對騰訊來說是小意思,因為微信為騰訊凝聚了幾億用戶。有這樣一個龐大的用戶群,微信將來在上面嫁接O2O(online to of.ine,在線離線商務模式)可以賺錢,嫁接電商可以賺錢,網上發一款遊戲還導致全民都打飛機,也可以賺錢。所以,騰訊將來通過微信用戶群,一年何止賺幾百個億,這比靠通信收費賺錢要容易得多。但最要命的是什麼?很多運營商當初不承認微信有多大威脅,認為:你們是互聯網公司,沒有我們運營商搭路哪有你們跑的車?

此話不假,但運營商沒有發現,用戶不再用你的短信了,不再用你的彩信了,不再用你的語音了,他們使用的都是微信的服務,他們從運營商的用戶,轉變成了微信的用戶。用戶才不關心路是誰修的。你作為修路的固然還會存在,但你沒有了用戶,或者用戶無法感知到你的存在,那你的商業價值已經非常有限了。還有的運營商振振有詞地對我說:我的短信收入沒受影響。我心想:大哥你得看趨勢啊。這就跟賣手機的一樣,網上的銷售量可能還比不上實體店,但它是爆髮式增長啊。有一個省的運營商還跟微信合作了一把,因為騰訊勸說他們出一個微信流量包月套餐,雖然微信可能減少了運營商的短信收入,但微信用戶還要耗流量,所以運營商可以在流量上賺很多錢。

這一招就徹底地把運營商打成流量管道了。我一直在反覆強調用戶的價值。要理解互聯網的思維,那就要有用戶的概念。比如,買了你手機的人,是你的客戶,不見得是你的用戶。給你交套餐費的人,也是你的客戶,是你的衣食父母,但不是你的用戶。現在人們都在網上買話費,覺得自己是在跟各個互聯網公司打交道,而不是在跟運營商打交道,運營商的服務價值除了通話質量和網速,根本沒有體現出來。所以,微信對運營商最大的殺傷是什麼?是讓運營商跟中國幾億給它交話費的人隔絕了,這是最可怕的。你看,每個月到營業廳的人才有多少?除了辦新電話卡的時候人們去營業廳,平時誰還會去?這意味著運營商根本不可能再接觸到用戶,根本不可能理解用戶的需求,根本不可能再推出新的業務,而變成了純粹的流量商。

丟掉用戶並不是說就沒錢賺了。前兩天有一家報紙的總編問我何為互聯網思維。我問他:今天如果沒有造紙廠、印刷廠,報紙能造出來嗎?他說不行。我說:在新聞生產鏈條裡面,印刷廠有價值,但我作為一個新聞讀者,我在乎這是誰印的報紙嗎?我不在乎。所以,印刷廠的價值在這個價值鏈裡被邊緣化了。

我想強調一個最重要的觀點,就是一定要形成用戶這個概念。所有傳統的商業模式基本上都特別簡單:我賣東西給別人,他拿了我的服務和產品,就要向我交錢。這是一個二元的關係。我們原來的字典裡只有客戶的概念,很多企業會把這個理念寫成客戶至上、客戶是上帝,因為客戶給企業錢,是企業的衣食父母。但互聯網要顛覆這個觀點,當傳統企業進軍互聯網的時候,當然客戶的錢還是要賺,但要想想誰是你的用戶。用戶的定義在我看來就是那些你能長期提供一種服務,能長期讓他感知你的存在,能長期跟你保持一種聯繫的人。你只有在互聯網上積累了足夠多的用戶,才有能力把其中一些用戶轉成你的客戶。

沒有用戶,就沒有客戶。用戶少了,客戶就沒了。所以,我一直強調,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不要一上來就想怎麼去賺消費者口袋裡的錢。做硬件的那些企業,如果硬件通過互聯網連接在一起,就會體會到用戶與客戶的差別。比如,以前賣手機,賣出去以後買方就跟你沒關係了。他交錢成了你的客戶,但不是你的用戶,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怎樣使用手機。你要想辦法讓這些人在沒買你的東西的時候也能跟你發生聯繫;買了你的東西之後,更能跟你發生聯繫。

今天如果你的手機賣出了2000萬部,這些買你手機的人既是你的用戶,也是你的客戶。他們每天都在用你提供的軟件,每天都在跟你發生聯繫。那麼,你就是一個具備了互聯網思維的手機廠商。但一些傳統的手機廠商沒有這種思維,他們會覺得產品賣出去了,就算完成了任務。這就是本質的區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10

番薯收穫2013

番薯收穫2013

 

   這種白番薯,肉質較堅實,味道頗為甜美,但巿場上比較少見。我有次賣到一些番薯苗,口感相當不錯,於是便拿些作扦插繁殖,自行生產,隨時採摘,後來才發覺它的塊根才更好吃。可惜受到巿區環境所限,這塊4尺X4尺的方塊田,一年下來就只有這點收穫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38

主播心聞:行街的收穫 梁心欣

1 : GS(14)@2013-02-05 00:27:27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30201/172795
1月份〈300萬爽組合〉埋單計數,個個鬥到難分難解,如我係Sky sir,我會笑到卡卡聲。
個個以為佢冇命,點知鯉魚翻身,反勝一仗,直情要畀個like佢。
一個月總有一、兩次與Sky sir做清談節目,講吓投資心得;佢話我冇上堂就偷到師,激死佢。我呢位前參賽者真係自愧不如,各路英雄繼續努力!
講番自己,見到市場風向轉泊防守股,我會留意一下置富產託(778),兩個交易日後除淨,兼有5厘息收,故納入買入名單;加上到過佢物業組合沙田第一城及馬鞍山廣場兜幾次,發現加入好多新商戶,兼且執過商場舖位,照計執一執又可收貴些少租。
與其中一間商戶傾過,佢話要做租客都唔易,除交租之外,商場方面仲要佢哋幫手刺激人流,仲管埋個食物質素,管理層都落過去食早餐畀意見;咁認真,絕對有作為,相信破頂冇難度!
梁心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276

杜特爾特抵華有「收穫」中國擬准菲漁民黃岩島捕魚

1 : GS(14)@2016-10-19 05:28:36

■外交部長王毅(右)到機場迎接菲總統杜特爾特。



隨着中菲關係出現改善迹象,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昨晚抵達北京,展開被喻為「破冰之旅」的中國國是訪問。其此行聚焦南海及經貿議題,外媒引述消息人士指,北京或同意菲國漁民有條件進入南海黃岩島捕魚。中國外交部指,杜特爾特將會與總書記習近平等領導人見面,但雙方仍就安排「保持密切溝通」,令行程暗藏變數。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昨起訪問中國四天,是他上任三個多月來,首次以菲律賓總統身份國是訪問中國。他昨日完成汶萊訪問後乘搭專機前往中國,在晚上8時許抵達北京首都機場,隨即展開訪華之旅,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親自到機場迎接。杜特爾特訪問行程緊密,今日將與菲僑會面。



重頭戲明晤習

訪華重頭戲將在明天登場,菲媒報道指,杜特爾特除了出席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的歡迎儀式,兩人並舉行擴大雙邊會議及簽署合作協議,下午在中菲貿易投資論壇發表演講,晚上出席國宴。值得關注的是,杜特爾特此次訪華,焦點在於南海議題,他曾明言,會透過柔性對話與中方磋商,菲律賓國家安全局亦為中國辯護,指軍方無發現中國在南沙黃岩島填海造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指,中方致力與當事國通過磋商談判,和平解決有關爭議。路透社引述中國消息人士指,中方可能同意菲律賓漁民有條件進入黃岩島捕魚,兩國將組成工作組商討細節。消息人士說,中菲關係可望回復到前總統阿基諾夫人時代的狀況,當時兩國漁民可進入黃岩島作業。杜特爾特訪華前夕接受央視訪問時形容,在南海問題上,如果堅持南海仲裁案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認為堅持水域所有權不能帶來繁榮穩定,是愚蠢的行為。法廣網發表文章認為,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是解除南海的一個壓力,只要在南海爭議減少麻煩,即使允許菲國漁民在黃岩島打漁,戰略成果也是巨大的。



擴大菲水果進口

另外,訪問另一重點為經貿議題,除了內閣官員隨同訪問,還有一個超過400人的商業代表團隨行,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昨透露,中菲將加強經貿發展戰略對接,探討擴大雙邊貿易,包括擴大從菲律賓進口熱帶水果。中菲兩國2012年爆發南海爭端,菲律賓擬拘捕進入黃岩島海域的中國漁船。中國以禁止菲國水果進口反擊,稱在菲國水果中驗出害蟲,將香蕉、菠蘿、木瓜、黃梨等列入黑名單,一度令菲律賓農業出口損失慘重。路透社近日報道,中國將重新開放其中27家出口商進口水果。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杜特爾特總統跨海而來。這是一次歷史性訪問,將成為中菲關係的新起點。」中新社/《菲律賓商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9/198055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59

林少陽:明年商品或有意外收穫

1 : GS(14)@2016-12-19 06:29:43

【明報專訊】世事果然無絕對。上周三晚美國聯儲局加息的決定,利率期貨市場一早已預言其出現的機會率接近100%,多隻高息股依然在美國宣布加息之後,沽盤再現,似乎顯示自特朗普11月8日當選以來,國際資金撤出新興市場,重投美股的趨勢,短期之內未有逆轉的迹象。

下個星期有多天是聖誕節假期,整個星期充滿節日氣氛,交投將會非常淡靜。假如投資者想在放假之前平倉,今個星期將是最後機會。假如國際游資仍未完全撤離本港,今個星期將是沽貨的高峰期。筆者猜測,那大概是因為2016年一開波港股便跌個四腳朝天,今年底投資者為防歷史重演,或提早於11月底先行沽貨離場,美日股市的強勢,亦加速了這次沽貨的力度。基於上述分析,明年港股或較難重演今年初的瘋狂跌勢,大市很可能在聖誕節過往,再次出現成交持續萎縮,大市波幅明顯收窄的現象。

展望明年,港股似乎沒有什麼令人興奮的投資主題,大市很可能繼續維持目前上落市的悶局。踏入明年初,內地季節性資金偏緊的情况或有所紓緩,然而每年每名國民可兌換5萬美元等值外匯的限額將重新獲得分配,大陸國民走資的新聞,或將再次成為外電看淡中國宏觀經濟及金融市場前景的藉口。

市場其實並非全無利好消息,例如最近便有中資銀行股分析師指出,隨着國際基本原料商品價格回穩,中國銀行業的實際呆壞帳(NLP)或已於今年首季見頂。中國的製造業物價指數,最近幾個月亦出現了久違了的重返正數現象,反映企業重獲工業產品的定價權,亦顯示過去兩年,國內製造業去產能已初見成效,經濟正逐步重返正軌。

外資重新青睞港股 最快要3月

如無意外,上述的趨勢,將於未來兩三個季度的企業業績中,逐步獲得反映。對中資企業投以懷疑目光的國際投資者,很可能要等到他們見到企業業績改善之後,才會對中資企業稍為改觀。按目前市場的移動途徑推測,恐怕國際投資者要等到明年3月,企業公布2016年度業績之後,才會因應當時情况再作決定。對於已投入市場的資金而言,目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等,事關在目前低迷的成交之下沽貨,很難賣得到好的價錢。有意入市的投資者,則要抱持買來坐的心態,因為市場氣氛不大可能在短期之內有所改善。

大市料繼續買賣兩閒

上期提及,亞洲區內機構投資者普遍期望明年日本、中國及印度將跑贏區內其他市場,他們同時普遍相信,來年舊經濟股份,或將繼續跑贏新經濟、高息及公用股,亦普遍相信明年通脹將逐步升溫。本欄向來認為商品類股份沒有長線投資價值,但是假如投資者的風險胃納較高,在將90%資金投資於穩健的藍籌股以外,或可考慮將5%至10%資金,投放於商品相關股份,未來一年,相關投機部位,或有意外的收穫。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26&issue=201612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526

【馮仁昭四圍超】鍾楚紅試衫冇收穫

1 : GS(14)@2017-01-07 00:29:08

紅姑鍾楚紅前日下午大約兩點,一個人喺中環出現,落車後佢入咗置地廣場,但好快走番出嚟,原來係大頭蝦漏咗嘢,攞番之後就入番置地,去咗Balenciaga試衫。其間紅姑試咗一件綠色衫,店員落力推銷,不過紅姑逗留咗20分鐘,離開時就唔見佢有買嘢,反而轉攻另一層就有收穫。紅姑買咗幾包咖啡豆同埋一啲餅乾,就係咁喺中環打咗個轉就離開喇!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06/198875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659

廖偉強:十分耕耘 不會零分收穫

1 : GS(14)@2017-02-06 07:33:56

【明報專訊】金雞報喜,新年如意,祝讀者今年繼續行大運!農曆新年期間,適逢有幾日假期,筆者去了泰國小休,作適當的放鬆,可以在新的一年,再次從新出發,但願今年的業績,可以更勝舊年。

在泰國期間,遇見一些朋友,相請不如偶遇,我們相約晚飯,席間談及樓市,筆者的朋友完全沒有驚歎樓價高企,因為他已經積累了很多物業,包括住宅及商舖。雖然在事業上,朋友沒有響噹噹的成就,但是,他明白物業是最穩陣及升值潛力非常強的產品,他很自豪地表示在30歲前已擁兩個物業,今天能安享晚年生活,全靠多年儲備多個物業。

晚飯談話中,朋友無奈表示兒子不像他當年,不肯放棄安逸的生活,節衣縮食去儲蓄,像他一樣在30歲前置業;兒子當然不忿說:「今天的社會不像當年的容易」!筆者和朋友說,不是今天容易與否,重點是你的兒子已贏在起跑線,他不用從零開始。

努力不一定成功 但機會比人多

回到香港,和一些親友拜年,筆者見某親戚愁眉苦臉,原來她擔心丈夫失業;筆者安慰生活可以富貴,亦可以清淡,不一定要人人有樓。筆者回想這位親戚,他們兩夫妻年輕時,並沒有犧牲某些生活享受,所以今天仍要憂柴憂米。

早兩天打開報章,看到一位22歲的地產代理,適逢上年生意的豐收,剛剛買下了人生第一個物業;她是在19歲入行,她明知自己沒有什麼技能,唯有努力工作,放棄娛樂,不斷積蓄,當然並非人人都能夠這樣幸運,重點是你要怎樣的生活,就要怎樣的努力!努力並非一定成功,但是,機會總會比別人多。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76&issue=20170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10

俄夫婦窮遊中國擅瞓病床都有收穫?

1 : GS(14)@2017-02-07 05:15:43

本月1日大年初五,四川宜賓市區一家民營醫院,突然來了一對俄羅斯男女。兩人背着兩個大背囊直奔急診科,在病床上躺下。醫護人員上前詢問病情,卻不得要領。值班院長王利鑫說,費了好大勁也沒明白對方的情況,只好向警方求助。翠屏區西城派出所兩名警員到場,但雙方仍然語言不通,無法交流。見這對俄羅斯男女並無惡意,警員只好離開。王利鑫最後找了她的女婿來做繙譯,才得知原是他們是一對來自俄羅斯的小夫妻,農曆新年期間到中國「窮遊」。兩人原打算從四川成都到雲南昆明,結果坐順風車到了宜賓,因沒錢住賓館,他們又不懂漢語,正好看到中山醫院標識,就闖了進來打算求宿一晚。由於醫院不能留宿無關人士,同時又顧慮他們的身體健康情況,王利鑫決定帶他們到附近賓館入住。沒想到到了賓館才得知外國人只能入住涉外酒店,於是掏了538元替兩人解圍。入住後,兩夫妻很感謝院方的幫助,並主動提出合影留戀,並於次日退房離開。《華西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7/199206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821

戲言首日會晤無收穫 晚宴建友誼特朗普應習邀請年內訪華

1 : GS(14)@2017-04-08 20:43:57

■特朗普與夫人梅拉尼婭會見習近平伉儷。路透社



【習特會】千呼萬喚終「過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本港時間昨日凌晨,飛抵美國佛州作24小時旋風式訪問,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首度會晤。雙方在今日展開正式工作會議前,昨「先禮後兵」作輕鬆交談和共赴晚宴「摸底」。特朗普於晚宴中更有意味地在習面前戲稱,首日與習會面毫無收穫,但兩人很快已建立友誼。而他也已答應習近平邀請,最快今年內訪問中國。



習近平專機於美東時間下午1時半許飛抵佛州棕櫚灘機場,並與夫人彭麗媛在機場受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夫婦等迎接,隨即驅車前往下榻的「水棕櫚海灘度假村」。而特朗普較早前在馬里蘭州親自舉傘冒雨上空軍一號專機,並較習抵埗得遲。習夫婦隨後於下午5時半許抵達特朗普的私人產業馬阿拉歌莊園,並先後與特朗普及夫人梅拉尼婭在門外握手合照。雙方期後在莊園內房間傾談約90分鐘,隨後轉到宴會廳舉行晚宴。


大讚彭麗媛才華橫溢

官方新華社指習近平在傾談中強調,他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並提及中美關係正常化已45年,需深思這關係於今後45年要如何發展;習又表示歡迎特朗普於今年內訪中國作國是訪問,特朗普「愉快接受」並期待盡快成行。央視新聞聯播昨晚也以搞好中美關係作主調,花上約10分鐘的長時間報道習特會作頭條,突出中方相當重視此次中美元首會晤。不過晚宴上特朗普卻表示,經過長時間與習討論,「我一無所穫,絕對一無所穫」;不過他又很快補充,稱他和習很快就「建立了友誼」,他還預測「從長期來看,我們會有很好、很好的關係,我很期待這一點」。而他更相當刻意地大讚彭麗媛,說她在中國是著名歌唱家,才華橫溢。



■特朗普設晚宴款待習近平,餐具鑲有金色花紋。美聯社

討論中美貿易將「非常困難」

有指按特朗普性格,「我一無所穫」或是他真正的心底話,甚有向習作心理施壓的調侃味道,似暗示他早前向習承諾遵守一中政策後,習近平是時候要作出回報;更再次反映他此前在Twitter上的類似表示,雙方翌日的工作會議上討論北韓問題和中美貿易等會「非常困難」。而蒂勒森也在目送習近平車隊離開機場赴莊園後,於機場向記者聲明指,期望中方運用影響力向北韓施壓,迫使北韓停止核武計劃,並指中美經貿合作以美國工人福祉為先,又指習特會中將會坦率不回避與中方討論網絡攻擊、人權、宗教自由等問題,其語氣較上月他到訪中國時直接。中美元首互動細節也同時引人關注。其中特朗普習慣先大力抓住對方的手拉向自己,並不時以另一手拍打對方手背,成了招牌的「特式握手(Trumpshake)」,曾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差點透不過氣;而習特數次公開握手時,均是特朗普先伸出右手,手的位置多為「習上特下」甚有紳士淑女風味,兩人也保持玄妙的微笑。此外形象風流的特朗普落機時,與夫人「前後腳」沒甚交流,相比一向不允傳緋聞的習近平,在佛州落機時用力拖着彭麗媛的手,雙方夫婦親密程度可謂玩味甚濃。路透社/新華社/美國之音


【點 滴】



示威者圖攔車隊被拘

中美元首會談在佛羅里達州登場,大批示威者到場示威,在習近平車隊經過的道路高舉橫額,當地警方估計約有20部旅遊巴載示威者到場抗議,有抗議人士冒生命危險,企圖攔下習近平的車隊,被警方阻截及帶走(圖)。除了華裔示威者抗議中國打壓人權。還有美越裔團體到場,強烈譴責中共罪行,並要求特朗普採取強有力政策,保持世界和平。


臨記收$466冒藏人撐習

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佛羅里達州進行訪美之旅,沿路有不少支持者夾道歡迎,還拉起支持橫額。但有網民在twitter爆料,有人組織華僑到場迎接習主席,但凡出席者有專車接送,包吃包住,每人每日還可收到60美元(466港元)車馬費作酬勞。網民留言批評,這些所謂的支持者身穿紅色衣服,揮動着五星紅旗,自稱是「藏人」、「民運」,原來全部是群眾演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8/199836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