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插畫家記錄油麻地街坊餵貓 住嗰區畫嗰區
1 :
GS(14)@2017-04-08 19:40:39【專題籽:胚芽故事】圍着棋盤聚賭的老伯、石凳上打瞌睡的大叔、鋪墊露宿的無家者、在天后廟前拍照的外國遊客,空氣隱含香燭氣味,卡拉OK歌聲自廟街傳來……這裏是油麻地榕樹頭。「榕樹頭容納到好多唔同背景嘅人,黑白兩道嘅人共存但又未至於會衝突,係個好融洽嘅地方。」對,還有她,這身形瘦小雙眼明亮的插畫家亦是這裏常客。
她是柯慧惠(慧惠),一位八十後插畫家,最愛繪畫社區小店,以細膩筆觸記錄眼中的香港,「尤其鍾意畫人,因為唔同社區嘅街坊或者小店老闆都有自己個性,有時同佢哋傾偈,鍾意咗佢哋喎,就會覺得如果可以畫低佢哋就好啦,尤其是可以畫得比佢哋現實上更加靚,咁我就好有成功感。」說罷做了個「阿媽我得咗啦」的動作,這般活潑模樣,怎麼和坐在地上靜靜作畫的她,看似有點落差?細談下,會發現這乍看安靜甚至帶點靦腆的女生,只要說起畫畫就會突然手舞足蹈起來,「一來好想享受畫嘅過程,想畫慢啲,但二來又覺得,仲有好多嘢未畫,點算呢?」她眉頭一皺,語速漸快:「係咪應該加快速度呢?係好矛盾,跟住就嗚呀呀呀……結論都係要努力繼續畫多啲啦。」說時雙手模擬加速跑步狀,講到咁肉緊,無非因為對畫畫的熱愛。
慧惠親身捕獲秋爸,希望畫下他十八年來照顧流浪貓的故事。
這裏數十隻流浪貓,全由秋爸每日親自烹煮鮮魚,和義工悉心照料,養得肥肥白白。
這是慧惠筆下的秋爸故事速寫完成圖。
一街之隔盡顯貧富懸殊
由2014年畫雨傘運動,到畫單車舖、文具店等各式小店舖、小人物,慧惠喜愛畫舊區,觀察裏面隱藏的時間痕迹。作為土生土長的油麻地人,她希望在年尾出一本畫集,繪畫油麻地不同社區空間及人物故事,作為「給油麻地的情書」,「因為好多時都會話,住得越近嘅地方,反而越唔了解個地方。」她舉例說,畫油麻地期間才觀察到,窩打老道8號變成了離地私人住宅,「你會見到佢第一層已經由五樓開始,因為對面就係垃圾站同露宿者之家,貧富懸殊喺兩條街之間好清楚咁見到。」又提及油麻地戲院,從自小經常看到的三級片海報,到現時改建成「好正氣的戲曲表演場地」;百老匯電影中心附近亦興起自由定價餐廳等新型小店,變得更多元化,「除咗彌敦道嘅繁忙連鎖店,其實當你行落幾條街,行到去上海街、新填地街甚至窩打老道果欄,仲有好多好多嘢可以慢慢行、慢慢睇,唔使行大商場,喺呢啲舊區都夠你hea足成日。」以為畫畫是缺乏社交機會的活動嗎?其實不然。像訪問當日,慧惠坐在天后廟前畫畫,漸漸有人靠攏圍觀,由阿伯、嬸嬸、學生、母女、外國旅客、南亞街坊,說得出都有,「佢哋睇住我畫畫,好多時同我傾偈嘅都係南亞裔人,會用英文問我:『你點解會畫呢度呀?畫得幾好喎!』媽咪嗰輩有時都好慷慨咁讚我,伯伯通常比較沉默,望你十分鐘就走。」透過現場作畫並與街坊交流,她收集到更多社區故事,如訪問當日她繪畫的餵貓義工,正是其中之一。事緣有街坊問她知否有一名叫秋爸的街坊,餵養數十隻流浪貓,每日風雨不改一餵十八年,於是慧惠決定親身捕獲他,「秋爸會就住唔同貓嘅口味,買唔同魚,一碟碟遞上去畀流浪貓。」本身也是資深貓奴的慧惠,決定畫下秋爸的故事,收錄在暫名為《給油麻地的情書》的畫集內,「希望透過畫,分享畀唔同人知道,原來香港仲有咁好嘅人同事。」
常說住得越近的地方反而越不了解,慧惠(右)決定畫她居住了多年的油麻地,她眼中的榕樹頭有無家者、年輕人、外國遊客、清潔嬸嬸和抽煙老伯。
慧惠在雨傘運動畫彌敦道期間認識了榮興單車鍾老闆(左圖中),「佢路過見我畫,話:『都唔錯喎,不如你去我間舖畫啦。』」
Facebook:慧惠
記者:封愷瑜攝影:潘志恆(部份照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陳漢榮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07/19981915
【首度來港】東京「不露面」插畫家 讓黑白圓咕碌人仔做主角
1 :
GS(14)@2017-12-18 04:45:36東京「不露面」插畫家Noritake。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圓形、黑白、木無表情,是東京「不露面」插畫家Noritake的標誌。筆下用色與線條,你有十隻手指就數到,最後還有剩呢。「用黑白線看似簡單,但是要計算及考慮的地方很多,一直考慮,直至落筆畫成一個好的作品,我是樂在其中,我想用這方式去創作。」東京插畫家Noritake(のりたけ)說。
Noritake曾於日本著名出版社Magazine House任職,自2008年開始於日本各地展開個人插畫展。他不喜歡露面,只讓畫作當主角,大家專心看畫就好了。至於只用黑白,不是為慳墨水,實情是對顏色太敏感,「例如藍色帶有少許寂寞感,紫色會令人覺得不安,紅色是熱情及興奮,我不想在插畫中加入顏色,從而決定觀賞者得到的感覺。」今次的展覽叫《變成圓》,曾於台、日展出,今次首度來港。「『變成圓』在日文來說,即是成年,變為大人後,在性格及處事方面,都比較成熟,故就以此作為插畫主題。」展覽期內,除有原創畫作展出外,亦有為《變成圓》設計的全新系列商品推出。
沃怡伶(小沃),白做研究所創辦人之一。
T-shirt$320。
Tote bag$290。
今次的主辦單位叫「白做研究所」,由一對香港夫婦與一位台南女生組成。於台南成立近四年,研究所實情是收納各式各樣的文創商品,今次他們於日街租了一角,打頭陣選了與Noritake合作。創辦人之一的沃怡伶(小沃)指,欣賞其畫作黑白分明,很簡單的看事情。「看他的畫時很平靜,可以想很多,現在的社會非常嘈雜,我們希望帶給大家簡單的東西。」
手拭巾$220。
原創畫作$4,500(左一、二)及$6,900(右一、二)。
Noritake變成圓(まるくなる)日期:2017年12月15日-2018年1月7日時間:11:00-20:00地點:白做研究所(灣仔日街1號地下B舖)註:12月15日19:00-20:00同場舉行Noritake香港簽名會記者:湯珮然、黃依情攝影:張志孟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6/20246014
【年宵殺到】本地插畫師花墟開檔 低智能貼紙相機畫唔似顏繪
1 :
GS(14)@2018-02-13 03:39:16坐在似模似樣的貼紙相機裏,當值插畫師會為客人畫「唔似顏繪」,是攤檔一大賣點。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
http://bit.ly/2rSv4c4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四位本地插畫師:(左起)東尼電機的東尼、Nothing Serious的Kit、Plastic Thing的Yan和DDED的Albert今次聯乘在年宵開檔,希望「撞些火花出來」。
Plastic Thing、東尼電機和DDED都有推出閃卡系列,2元扭一張,幾過癮。
新年流流,DDED也推出揮春貼紙應節,他笑說設計是為了遷就香港的蝸居。
新年流流,今年年宵有乜搞作?四個本地插畫師Plastic Thing、東尼電機、Nothing Serious和DDED聯乘開檔,以「旺國冒牌樂園」為主題,有盛載童年回憶的閃卡機、扭蛋機,還有少女最愛的「Draw住晒貼紙相機」。四位插畫師都有推出個人產品,Plastic Thing、東尼電機和DDED推出一系列閃卡,讓人重拾當年扭明星閃卡的情懷;不過數到攤檔最大賣點,一定是「Draw住晒貼紙相機」,只要客人在攤檔買滿$88.8就可以免費「拍照」,機器以人手用木板搭建,插畫師輪流當值,在膠板「鏡頭」背後為客人繪畫「唔似顏繪」,客人亦可以自由調校五官、膚色、面形等,不過他們強調「不一定理會」,反而會自由發揮,最緊要令客人滿意。記者:鄧天蔚攝影:蕭志南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11/2030177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