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PPP指導意見出爐 政企合作拉開大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553

今天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新聞稿稱近日印發了《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從項目適用範圍、部門聯審機制、合作夥伴選擇、規範價格管理、開展績效評價、做好示範推進等方面,對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提出具體要求。

《指導意見》指出,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創新投融資機制的重要舉措,對拓寬社會資本投資渠道、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文件還要求,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及項目特點,通過授予特許經營權、政府補貼或購買服務等措施,靈活運用BOT、BOO、BOOT等多種模式,切實提高項目運作效率。

同時,隨《指導意見》一並印發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通用合同指南》,按照平等合作、互惠互利、依法合規等原則,針對不同模式合作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移交等階段,從合同各方的權責配置、風險分擔、違約處理、政府監管、履約保證等方面,提出合同編制的註意事項及有關要求,供PPP項目參與各方參考借鑒。

上周三(11月26日),國務院還發布了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工程電力建設、電網建設、油氣管網、儲存設施和煤炭儲運建設運營,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核電項目投資。此外,政府還將向社會資本放開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和支線鐵路的所有權、經營權。

更新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04

四巨頭齊聚明斯克會議 烏克蘭最後的外交努力拉開大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64

QQ圖片20150212081430

德法俄烏四國領導人周三在明斯克舉行和平會談,以期結束10個月來烏克蘭的流血沖突。然而,反對派與烏政府軍在此期間的激烈交鋒卻給會談蒙上了陰影。

烏克蘭政府軍11日表示,東部頓涅茨克州傑巴利采沃市郊外的烏軍陣地當天淩晨遭到民間武裝炮擊,有19名軍人在炮擊中喪生,另有78名軍人受傷,是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最為慘烈的損失之一。

和平會談之前24小時發生的激烈交鋒還包括:本周二,(反政府武裝)對政府軍領域實施火箭彈攻擊,導致17人死亡。路透社稱,這可能是為了向烏政府施壓,迫使對方簽署一個承認反政府武裝占據上風的協議。

路透社援引一位烏克蘭代表團的消息源稱,領導人們計劃簽署一個聯合聲明支持烏克蘭領土統一和國家主權。

該消息源表示,另一份文件將由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烏克蘭、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俄羅斯)提供,重新對去年9月簽署的停火協議做出承諾。

根據聯合國本月3日發布的統計數字,烏克蘭危機爆發至今,已有5358人在沖突中喪生,生活在烏東部地區的520萬民眾面臨生存危機。

如果停火協議無法達成,代價將是高昂的。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一表示,若最近這次與俄羅斯達成以外交方式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努力失敗,美方將考慮包括提供致命性防禦武器在內援烏所有選擇。這在德法看來,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2月10日,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在明斯克舉行閉門會談。與會代表就烏克蘭東部沖突雙方後撤重武器、停火機制和停火監督等問題達成協議。11日,三方聯絡小組的會談仍在進行當中。

2014年9月5日,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同烏東部民間武裝代表在明斯克達成停火協議。9月19日,三方聯絡小組同烏東部民間武裝代表簽署備忘錄,規定建立30公里寬的緩沖區。同年12月,烏政府同東部民間武裝達成交換俘虜協議。由於沖突雙方缺乏互信,停火協議和備忘錄均未得到有效落實。自今年1月16日起,烏東部武裝沖突驟然加劇,局勢急劇惡化。1月31日,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在明斯克舉行閉門會談,但未達成任何協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086

做空大幕拉開 外資將首次得以做空A股個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08

20141003071247052

作為中國進一步開放國內股票市場的最新舉措,海外投資者下月首次可以通過滬港通做空A股個股。

香港交易所18日發出通知稱,自3月2日起,投資者將可以通過滬港通沽空在上海上市的股票。

研究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學者Fraser Howie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這將是海外投資者首次被允許通過一個明確的機制做空中國股市。

不過,這一做空機制仍然存在較多限制。據港交所通知,通過滬港通進行的沽空交易,不能進行無擔保沽空,沽空盤輸入價不得低於最新成交價,每支沽空股份賣出量每日限額1%,10個交易日累計不可超過5%。

中國證券市場專家Carl Walte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新規定似要打擊做空。限制如此苛刻,使得做空無論是作為市場風向標還是對估值調整,似乎都沒有什麽價值。

港交所稱,設置這些規則目前主要是為了防止股票價格過度波動,因為賣空者若是把價格設得太低,賣出量又較大的話,很可能造成標的股票價格瞬間劇烈下跌。

但Howie表示,“做空的名聲不太好,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做空加劇了波動性或者導致崩盤。”

此外,港交所還會對沽空量較大的投資者進行監督,以防止違規交易造成股價劇烈異動。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滬港通於去年11月17日正式開通。通過這一渠道,內地可以買賣港股,而海外投資者可以買賣滬股。在此之前,海外投資者中只有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可以交易A股,而且額度受到嚴格限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30

美國頁巖油企業違約潮拉開序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905

美國一家頁巖油企業近日宣布將不會就幾個月前的債務付息,顯示在油價大跌的背景下,美國高成本的頁巖油行業面臨危機。

根據彭博新聞社的報道,美國鷹能源公司(American Eagle Energy)本周一表示,該公司將不會為半年前的1.75億美元借款進行首次付息。這筆錢以公司發行債券的形式募得。

不僅如此,據三位知情人士還透露,美國鷹能源公司雇傭了Canaccord Genuity Group以及Seaport Global Holdings這兩家咨詢公司來與債券投資者進行協商,以求重組其債務。

現在美國鷹能源公司的債券投資者面臨的問題是,留一些時間給這家公司等待其經營狀況好轉,或試圖挽回盡可能多本金但可能逼迫該公司違約。

美國鷹能源公司這筆2019年9月到期的借款年息高達11%,該公司需要在接下來30天內付出980萬美元利息才能避免違約。

該公司股價一年時間里從8美元跌至20美分,本周可能債務違約的消息公布後,更是出現了加速下跌:

QQ圖片20150306085910

美國原油價格自去年7月以來下跌了52%,美國鷹和其它小型能源公司為了維持生產不得不背負大量高息債務。能源企業在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占到了14%的份額,不少分析師預期今年這類企業的違約情況將加劇,因這些企業將被迫縮減生產規模並且其手中的原油庫存也較以前大幅貶值。

此外,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近期宣布下調19家美國油氣勘探和生產企業的信用評級,其中8家企業的信用評級被降至“垃圾級”。全球金融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4年美國油氣勘探和生產企業共發行1630億美元的高收益債券。

“美國鷹能源公司較小的規模和相對高的鉆探成本導致其成為能源價格下跌的首批受害者,”彭博社分析師Spencer Cutter表示,“不幸的是在該公司發行完債券後油價很快又跌了許多,這導致該公司無法對這筆債券進行首次付息。”

不過高盛預計,油價大跌對債市的影響將是“暫時的”。盡管並不預期油價將反彈,但認為風險情緒將有所改善。該行指出,預計未來幾個季度,NYMEX原油期貨將仍維持在45美元/桶附近,年底將漲至65美元/桶。

此外,高盛認為高收益率當期收入和利潤(E&Ps)違約風險溫和,大部分再融資風險低企,總發行債券中,不到10%的債券將在2018年前到期。這些企業擁有強勁的流動性,“平均”高EPS企業能承受NYMEX原油期貨三個季度低於50美元/桶。

高盛認為,預計那些資產等級最差,資產負債表杠桿最高的債券將最終違約,不過大部分企業將不會。該行預計高收益債務違約幾率將從當前的1.9%上漲,年底將漲至3.2%。即使漲至高達4%,也是位於高收益率市場長期平均水平附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772

QDII2啟動在即 個人投資海外大門拉開 試點門檻100萬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99

QDII2啟動在即 個人投資海外大門拉開 試點門檻100萬


在國務院明確批複將擇機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後,相關部門的準備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證券時報記者獨家獲悉,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管理辦法將很快發布,首批試點QDII2的城市共有六個,分別為上海、天津、重慶、武漢、深圳和溫州。

居住在試點城市年滿18歲的境內個人,只要個人金融凈資產最近3個月日均余額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通過境外投資和風險能力測試、無重大不良記錄且沒有經司法裁決未償還債務者,可以申請QDII2。

很多人了解QDII,但對QDII2卻並不熟悉。QDII2是指在人民幣資本項下不可兌換的條件下,有控制地允許合格的境內個人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投資業務的一項制度安排。這較之前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有新的突破。

5月18日,國務院批複同意了《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擇機推出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進一步完善“滬港通”試點,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

記者獲悉,符合條件的個人持有效居民身份證或居住證、凈資產不低於100萬人民幣的核定材料;簽署開戶申請書、境外投資資金合法性承諾函和投資風險自擔承諾函等材料通過銀行審核後,可以開通境外直投專戶,含1個人民幣專戶和1個外匯專戶,用於辦理境外投資資金收付、結售匯業務。

境外投資領域共包含三大塊:一是境外金融類投資,含股票、債券、基金、保險、外匯及衍生品;二是境外實業投資,含綠地投資、並購投資、聯合投資等,按相關主管部門的規定進行備案或核準後辦理;三是境外不動產投資,含購房等,須審核證明材料後辦理。

QDII2和QDII區別:

1、QDII2和QDII最大的區別是,個人投資者可直接獲得QDII額度,再自行決定所投資股票,而QDII個人投資者只能購買銀行和基金等相關理財產品,間接投資海外。

2、市場預計QDII2出臺後,會吸引更多境內投資者投資港股,促使港股市場更加活躍。

(來自證券時報 )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04

樂視19億入股TCL多媒體 彩電業整合序幕拉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4521.html

樂視19億入股TCL多媒體 彩電業整合序幕拉開

一財網 王珍 2015-12-11 21:09:00

智能電視行業的整合,在2015年年底暴出彩蛋。12月11日晚,TCL集團(000100.SZ)公告透露,旗下控股子公司TCL多媒體(01070.HK)將引入樂視網(300104)的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作為戰略投資者。此事將引發中國智能電視產業格局的重大變化。

樂視19億入股TCL多媒體約20%

因重大事項而停牌的TCL多媒體(01070.HK)和樂視網(300104)也同時發布公告,樂視網出資近19億人民幣認購TCL多媒體新股,通過資本聯姻,雙方將在戰略資源和商業模式方面形成多維度的深度戰略合作,引領全球圍繞智能電視的客廳經濟生態時代的來臨,不斷改善全球家庭的互聯網生活方式,推動行業商業模式升級和產業進步,並實現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超越日韓傳統電視廠商。

公告稱, TCL多媒體與樂視致新簽訂了《股份認購協議》。根據協議安排,樂視網通過樂視致新在香港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投資約18.71億人民幣,以6.5港元/股的價格認購TCL多媒體新股3.49億股。本次投資完成後,樂視網將通過樂視致新持有TCL多媒體約20%的股份,並向TCL多媒體提名2名董事。

彩電廠與互聯網公司跨界合作

樂視網作為國內的互聯網龍頭企業,圍繞“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建立其生態模式,布局全產業鏈,構建出領先於市場的盈利模式。而TCL多媒體是全球最大的LCD電視機生產及分銷企業之一,依托TCL集團智能硬件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優勢,TCL多媒體圍繞視頻、教育、遊戲、生活四大垂直子生態,建設面向用戶的服務業務體系,已與業內領先的互聯網內容及牌照方建立起優質的客廳經濟生態,智能電視平臺運營能力快速提升,正快速轉變為全球化的多媒體娛樂科技公司。

TCL定位於領先的全球化智能產品制造及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也是中國唯一整合屏-芯-終端的智能電視產業鏈一體化公司,並擁有強大的軟硬件研發實力及專利積累,以及覆蓋全球、深度下沈的線下營銷和服務體系,且在流量、內容分發及大數據分析等智能電視平臺商業運營取得顯著進展;樂視則擁有全球領先的互聯網技術及雲平臺完整解決方案能力、完善的自有及開放內容及生態資源、領先的互聯網傳播營銷及O2O銷售模式、以及以用戶為核心的用戶運營實力。TCL多媒體與樂視網開展合作將形成優勢協同,依托兩大平臺疊加超過1500萬的用戶資源和各具特色的運營平臺,雙方必將能創造出極致用戶體驗和全新用戶價值,引領以大屏為入口的客廳經濟生態發展,推動行業商業模式升級和產業進步。

積極推動公司互聯網轉型的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認為,TCL在2015年底選擇與樂視網戰略合作,此舉對於兩家同樣具備國際化發展戰略和全球布局的公司而言,意義重大;TCL集團的互聯網基因,正在逐漸凝聚。

將引發新一輪整合浪潮?

奧維雲網(AVC)黑電研究中心總經理董敏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說,智能電視的競爭正在加劇,只有具備傳統產業的能力和互聯網生態構建的能力——包括硬件設計、制造、供應鏈、品質售後、渠道,以及內容建設、軟件開發、互聯網新營銷、價值轉換、用戶管理這十項能力,才能在彩電業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傳統彩電廠和互聯網公司各自的基因不同,通過資本合作,可以實現雙方優勢的融合。”

在國內彩電業排前三、全球彩電業排前五的TCL多媒體,與國內最大的新興互聯網電視公司樂視“聯姻”,會否引發行業新一輪整合的浪潮?“有可能”,一位彩電業資深分析師認為,能走出這一步的傳統彩電廠,第一要有一定競爭壓力;第二有具顛覆性創新思維的企業領導者。據了解,2015年上半年,中國傳統六大彩電廠之一的海爾已經與阿里巴巴合資,成立了青島海爾多媒體有限公司。

今年,隨著“新軍”不斷進入彩電業,國內互聯網電視品牌已經有大約15個。TCL與樂視的聯姻,預計將帶來行業整合的連鎖反應。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390

用價值觀拉開與中國差距


2015-11-09  TWM

「工業4.0」只是追求更快、更好、更多、更省嗎?這樣想的人,最終一定被淘汰出局。植入客戶需求要素、把台灣式的協作體系放到設計框架內,台灣的老闆們才有突破的機會。

台灣企業不能和中國企業比大、比肌肉,這是全台灣人都已經承認的事實。因此,有人提出台灣應該和中國比腦力、比創造力。然而,這也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因為,十四億人的頂尖一%就是一千四百萬顆好腦袋,而二三○○萬人的頂尖一%只是二十三萬顆好腦袋。

要比,只能比跟人口數量、體積大小無關的競爭要素,那就是價值觀和世界觀。台灣企業得勇於拋棄幾十年來的舊觀念,乘著現在還有實力的時候,往中國無能面對的價值觀、世界觀邁進。

以台灣現在颳起的「工業四.○」風潮為例,多數人還將其視為一種自動化、效率化的延伸,只不過是工廠通過「物聯網」進行無人化的「智慧工廠」。老闆們聽得進去,多半是因為可以「省人工」、「提升品質」。

但是,「工業四.○」只是追求更快、更好、更多、更省嗎?這樣想的人,最終一定被淘汰出局。最智慧的工廠,應該是一座扣緊終端消費者習慣的工廠,而不是「接單生產」的工廠。

用一個極端的比喻來說,未來每一座智慧工廠,都得像一家成功的餐廳一樣,從廚房端就親切地照顧到每一位食客的需求。智慧,是為了終端客戶的消費習慣而智慧,不是為了公司或老闆的銀庫而智慧。

因此,台灣在撲向「工業四.○」的潮流之時,若能在電子設計、機構設計上,植入(design-in)應付終端客戶彈性的需求元素,那麼台灣的產品就會在世界上獨樹一格。

而且,「工業四.○」不應該僅是單一「工廠」層次的概念,同時也要是「工業聚落」層次的概念。工業聚落,正是台灣幾十年來的最強項,雖然被中國抄襲,但是中國版的工業聚落經常有形無神。

這個「神」,就是台灣式的協作體系,因此不論台灣的行業外移到中國還是東南亞,一律是協作廠整體移動。「工業四.○」是個機會,應該把「台灣式協作體系」放到設計框架內,不但把「扣緊終端客戶的彈性元素」植入單廠,也同時植入協作體系,包括遠距協作。

如此,採用台灣工業四.○產品的公司,包括國外公司和台灣公司,可以更方便地創立協作網,市場戰鬥力將不同一般。

在「接單」的層次上,中國已青出於藍,但在「扣緊終端客戶的協作生產」層次上,中國商人的價值觀、世界觀還跟不上。並且,老闆習慣、員工習慣、管理體制、政治氛圍都不利於這種發展。不知台灣還在「接單」的大小老闆們,能否領先突破?如果突破,可拉開十年的差距。

撰文 / 范 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64

SAP牽手微軟 企業級市場整合大幕拉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150.html

軟件服務商SAP和微軟雲的軟件產品整合又進了一步。昨天,兩家公司共同宣布,SAP的企業級APP和數據將會在微軟的Azure雲端運營;而包括Outlook在內的微軟Office 365程序也將會顯示更多SAP的數據。此前,SAP已經和亞馬遜雲服務平臺(AWS)共同提供S/4的應用。

軟件定制化服務

據介紹,從今年三季度起,SAP的Hana數據分析工具以及S/4Hana應用將會在微軟Azure雲計算服務上運營。也就意味著微軟的用戶無需在它們自己的服務器上安裝SAP軟件,就能夠運營它;而使用Office 365應用程序的員工能夠直接在outlook上就能通過SAP的軟件去規劃差旅行程和走報銷流程。這種深度的整合將會使得企業用戶更加方便地去使用在線應用,而且能便於企業員工更高效地規劃差旅和會晤。

SAP管理董事會成員Steve Singh表示:“對於員工,這項合作最明顯的表現形式就是,他們在執行一系列常規的行程預訂和報銷以及招聘過程中,可以不離開他們所熟悉的Windows的環境。”

在與微軟開展這項雲端的旗艦業務應用合作前,SAP已經和亞馬遜雲服務平臺(AWS)共同提供S/4的應用。

在運營牌照銷售下滑的背景下, SAP近期正在加大力度擴大與全球最大的工業企業的技術合作。本月初,SAP與蘋果聯姻,將更多SAP的應用加入到蘋果的iPhone和iPad。然而,就算雲計算服務領域發展速度再快,傳統的運營牌照和支持這些程序的服務仍然占到SAP三分之二的收入。

此前,微軟已經在Azure雲服務里加入更多程序,以便企業用戶擁有更大的處理能力、數據存儲以及其它更多基於網絡的服務。

國內企業級SaaS應用企業理才網創始人陳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廠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定購所需應用軟件服務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這種模式的好處是,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於網絡的軟件,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而且無需對軟件進行維護。”

微軟還把Office 365程序連接到其它被競爭者以及合作夥伴廣泛應用的軟件上。比如用戶可以在微軟Azure上用甲骨文公司的數據庫和中間設備;也可以在開放的操作系統Linux上面去運營不同種類的雲服務。

蘋果覬覦已久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球有76%的企業業務交易是通過SAP系統完成的。而企業級市場也是像蘋果這類消費類科技企業覬覦已久的。2013年蘋果推出辦公軟件Pages、numbers和keynotes,但是市場反應並不明顯,而憑借SAP在全球企業級市場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iPhone和iPad在企業級的應用將得到徹底的改變。

企業級核心業務應用的移動化時代已經到來。iOS作為安全性最高的企業移動平臺,對SAP的吸引力也是巨大的。蘋果和SAP的聯姻,被業內成為全球消費級和企業級最具影響力的兩家企業終於站在了一起。

德國咨詢公司捷孚凱中國董事總經理周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蘋果公司消費類市場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企業級市場將是一個巨大的金礦。移動化趨勢無疑將激活企業級移動雲服務的需求,我國的軟件服務商也開始開展企業移動雲服務的布局。”

雲計算領域的服務模式中,企業級服務最主要的形態就是軟件及服務(SaaS)模式。甲骨文、IBM、微軟和SAP等全球IT巨頭都已經紛紛都通過收購來開展產品布局戰略,以確保其在企業級服務市場的話語權。根據賽迪顧問的預測,2015年我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接近200億元人民幣。

但是相較於歐美等發達國家,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仍然較小。去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SaaS市場規模達到1700億美元,而中國僅35億美元。不過這也意味著中國市場在雲計算應用領域及滲透方面仍有很大空間。

中國資本湧動

資本早已嗅到了這一趨勢。阿里巴巴旗下的釘釘事業部就已經打造了國內SaaS市場的首個跨平臺生態系統;騰訊也推出企業服務號,發布企業微信,著手API接口的開放;百度旗下則擁有百度直達號和百度聯盟等產品。

軟銀中國合夥人周曄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業務活躍度的提升,軟件將回歸服務本質,SaaS服務發展是大勢所趨。這種服務模式與傳統軟件采購相比大幅節省了初期成本,移動端的普及也使得基於端的管理成為更現實的選擇。”

軟銀去年與複星集團共同投資了國內企業級SaaS應用企業理才網2億人民幣。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SaaS服務市場融資總額高達40億元人民幣。據美國矽谷銀行與浦發銀行發布的《中國科創企業2016展望》,今年在最具創新前景的行業中,SaaS排名第二,僅次於大數據。近期咨詢機構Gartner的一項針對CIO的調查也顯示,雲投資已經位於企業IT投資中的前三位。

上個月,甲骨文首個雲體驗中心落地上海,布局在華雲計算業務。就像蘋果體驗店一樣,雲體驗中心也擺放了各種終端設備,展示了甲骨文的各類SaaS產品。甲骨文中國區CX資深銷售總監李強表示:“SaaS產品的選型只要兩個月就可以完成,短周期更能滿足當下企業對於快速交付和創新的需求。”

下周,中國規模最大的數博會就將在貴陽拉開帷幕。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除了阿里、騰訊、華為等國內科技巨頭外,包括微軟、甲骨文、英特爾、戴爾等在內的數十家全球IT巨頭都將悉數參加,屆時雲計算和大數據在中國的發展將會成為這些跨國企業關註的焦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254

債轉股序幕拉開:“一企一策” 債權以銀行貸款為主

近日,據媒體報道,債轉股方案上報國務院,另一方面,河南等省份也相繼出臺了關於當地債轉股更為詳細的文件說明。債轉股這項有著重大爭議的去杠桿利器,再掀風雲。

最新的債轉股方案取消了試點規模,強調“一企一策、一事一議”,且適用債轉股的債權以銀行貸款為主,債券等是否納入由參與方自主協商而定。

發改委投資研究所投資政策研究室主任吳亞平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國家層面對於此輪“債轉股”還是一以貫之的原則,由市場自主決策,政府以及政策方面不會提供太多的支持。

不過,市場也有觀點認為,市場化債轉股的邊界、實施方法、推進力度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取消試點規模 “一企一策”

決策層反複強調的此輪債轉股和過去最大的不同在於“市場化”,在最新的方案中,有了更為詳細的表述:取消試點規模,強調“一企一策、一事一議”。

近日有媒體報道,中鋼集團債轉股方案基本落地,已經上報國務院,很快將有實質性進展。經國家發改委、央行、財政部、銀監會等多個部門共同研究討論,最新方案取消了債轉股試點規模,強調“一企一策、一事一議”。適用債轉股的債權以銀行貸款為主,債券等是否納入由參與方自主協商而定,針對臨時有困難、但有發展前景的企業降杠桿;政府不強制“拉郎配”;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政府不承擔損失兜底。

中信證券研究部總監、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告訴本報記者,該方案的核心點在於:首先,此輪債轉股強調市場化法制化基調,所以不搞“拉郎配”;其次,適用債轉股的債權以銀行貸款為主,債券等是否納入由參與方自主協商而定;第三,債轉股實施主體仍是負債率高的支柱企業,產能過剩龍頭也會債轉股;第四,投貸聯動也是債轉股的一種方式。

“一企一策,不搞‘拉郎配’,市場經濟的事情,要按市場和商業法則來解決,政府要管住自己亂動的‘第三只手’。”一位資產管理公司人士對該方案作出評價稱。

吳亞平告訴本報記者,此輪債轉股不要寄希望於政府或者政策給予更多的支持,還是強調市場自主決策。

回顧今年3月以來,決策層對於“債轉股”的表態,市場化被一以貫之,如何市場化的路線也逐漸清晰。

今年3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後表示,可以通過市場化債轉股的方式降低企業的杠桿率。4月4日,有媒體報道稱,首批試點規模將為1萬億元,將在三年甚至更短時間內實施。

不過,5月份,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撰文稱,不要動輒搞“債轉股”,以及“拉郎配”似的重組。

6月23日,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國新辦吹風會上稱,如果要實施債轉股這項政策,首先要明確一定是市場化、法制化的債轉股,它是整體杠桿綜合性的措施之一。其次,這次債轉股最主要的特點是,債轉股的對象企業完全應該由市場主體自己選擇。但是對債轉股對象企業要設立一些紅線或有負面清單,對於僵屍企業、有失信記錄的企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嚴禁列入到債轉股的對象。

近日,有報道稱,銀監會就《關於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金融債權債務處置的若幹意見》向市場征集意見,其中市場化、遏制逃廢債也是強調的重點。

債權以銀行貸款為主

方案中指出,適用債轉股的債權以銀行貸款為主,債券等是否納入由參與方自主協商而定。

實際上,多個地區已經在供給側改革文件中提及市場化債轉股,湖北、吉林對於債轉股的目標非常明確的選為銀行債權;河南債轉股對象是國有金融機構債權;山東債轉股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債權;而山西和青海並未指定債務類型,相對範圍更加模糊。

招商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孫彬彬認為,從最新案例來看,債轉股的進展與是否涉及債券債務關聯度更大。如果債轉股沒有涉及債券,進展相對順利,企業償債壓力降低。如果債轉股涉及債券,因為債券持有人的複雜性,回收期的延長對於債券十分不利,推進障礙較大。

此前的東北特鋼、川煤違約的持有人會議上,債轉股都遭到了持有人的強烈反對。

明明告訴本報記者,銀行貸款債務人比較集中,主要是某一家或某幾家商業銀行,這樣有利於債務人債權人來協調溝通。但是債券持有人非常分散,甚至還涉及到二級市場的流通,所以債券債轉股將更加謹慎。

上述資產管理公司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一方面債券牽扯到太多投資者。另一方面,債券本來是有流動性的,直接將債券轉股可操作性不強,除非將債券轉為股票,而非股權。如果是上市公司,就比較好推;如果不是上市公司的話,市場不會願意債轉股。

不過,中信證券債券研究團隊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從近期銀行債權債轉股案例來看,債轉股成功案例十分有限,市場化推進的阻力不小。

二重重裝多方協調下最終受償率60%;熔盛重工案例有一定特殊性難以複制;中鋼集團(負債600億元左右)與渤海鋼鐵(負債1920億元左右)債轉股進程坎坷,前者不斷推遲“10中鋼債”的回售,後者剝離天津鋼管等子公司,自身漸處於掏空狀態。

市場化的債轉股推進仍存不確定性

明明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中鋼集團的債轉股方案上報國務院”這可以看作是一個信號,表明債轉股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過他也表示,市場化債轉股的邊界、實施方法、推進力度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中鋼集團這種企業太大了,運作起來太累人。尤其又是鋼鐵這種夕陽產業,而不是什麽新興行業,主動想參與的金融機構恐怕不多。”上述資產管理公司人士表示,不過目前對於所涉及到的銀行來說,之前投入太多,現在債權人變成股東,也是不得已為之。“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反正也收不回錢,做股東說不定企業重組後還有希望變好,否則債權永遠收不回來,在賬上還是不良資產。”

在他看來,即便是“一企一議”,強調市場化,債轉股能不能推下去,實際上還是一個“拼爹”的過程。中鋼集團是央企,東北特鋼是地方國企,國務院層面當然先管央企。遼寧省政府也想讓東北特鋼債轉股,但是債權人沒有人聽;如果是縣級國有企業,料想就更沒有人理會了。

中信證券債券研究團隊上述報告中提出,以東北特鋼案例來看,至少債券投資者並不歡迎債轉股,反而傾向於破產清算。從目前的官方低調態度來看,對市場化債轉股無論是中央財政還是地方財政都不情願兜底,尤其是地方政府層面,多數省、市一級地方政府、國資委財力有限,如區域GDP、財政收入大幅下滑的遼寧省,對於東北特鋼即便有心,短期內財力也將有限。最終決定有賴於債權人與債務人雙方的溝通博弈,推進起來必然受到一定限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568

王寶強離婚,拉開了“精英”優越感表演秀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978

資料圖:王寶強與馬蓉參加活動。(新華社記者 郭程/圖)

精英要的是“體面”,把學歷當做裝飾,即便敗絮其中,打碎牙齒活血吞也要“體面”,而王寶強的決絕撕毀了這種“體面”。

“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複,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寶寶離婚事件背後的精英優越感。

王寶強離婚霸占頭條好幾天了。撕逼輪番上演,吃瓜群主熱鬧圍觀。

事件於8月14日零點引爆。王寶強突然在微博上發布了離婚聲明,明確表示,因妻子馬蓉與經紀人宋喆存在婚外不正當兩性關系,表明要解除婚姻。8月15日,王寶強到法院起訴,要求兩個孩子的撫養權,分割財產。8月16日,馬蓉起訴王寶強侵犯名譽權。8月16日晚,馬蓉爆料王寶強出軌在先。8月17日,因執照公章丟失,疑遭馬蓉卷走,王寶強工作室發遺失聲明。

微博一下子沸騰了。雖然明星離婚見得多了,但像王寶強這樣直截了當指出妻子婚外情的,卻非常少見。網民幾乎是一邊倒地支持王寶強,紛紛到馬蓉微博底下留言咒罵。

必須事先說明的是,吃瓜群眾自然有圍觀和批評的權利,畢竟王寶強和妻子都是明星和公眾人物;但對於一些網友對馬蓉逾越法律和道德邊界的辱罵,我們自然是持反對意見。

不過,在一邊倒地支持王寶強的聲音里,卻有幾個大號發出不一樣的聲音,他們不贊同或者批評王寶強的做法,並且文章的閱讀量均突破了10萬+。王寶強在微博上揭露妻子婚外情錯了嗎?

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三篇文章。第一篇,公眾號沸騰發表了文章《吊打“奸夫淫婦”,王寶強還深深迷戀著農耕時代的價值觀》。文章指出,“拋開婚內出軌而言,寶寶未必值得心疼,因為他和馬蓉雖然都是農村出來的,但一個是大學學影視專業的校花,一個小學沒有畢業,本就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一對,出問題的概率不會太小。”

作者的意思是,王寶強小學學歷都沒有,而馬蓉是大學學歷,二者有學歷差距、認知差距,門不當戶不對的。“假如有一天你上升到和配偶一樣的階層,卻仍然褪不掉你腳子上的泥腥味,土渣味,也就是說,你是富而不貴,你的價值觀仍然固步自封,不是共同成長,還是傻根的段位,生活習慣、氣質修養、興趣愛好沒有半點提升。”

一言以蔽之,作者認為王寶強小學學歷,價值觀還停留在“農耕時期”,有“土渣味”,這是馬蓉與他離婚的根源。“我甚至覺得,他這一輛婚姻之車開不好,下一輛也可能開不好,然後就一直怪自己買的車不好。”錯不在馬蓉,而在於王寶強始終太“土”。

第二篇,是冰川思想庫的《王寶強離婚聲明:一個鄉鄙野夫的野蠻複仇》。作者認為,“王寶強的聲明,其實已然公開傷害雙方的父母與共同子女,更加以一種惡劣的行為,暴露了前妻的隱私,傷害了她的人格。”“我敢說,不幸的受害者,已經變成了馬蓉。因為,作為一個個人的她的品行,變成了公眾情緒的宣泄。”第二天,該公號又發表了文章《王寶強離婚門是一場法盲的狂歡》,認為王寶強侵犯了馬蓉的隱私權,吃瓜群眾都是法盲。

該公號的意思是,馬蓉婚外情,這是她的隱私,而王寶強將這個消息公布了,導致馬榮千夫所指,讓馬蓉人格受到傷害,馬蓉才是受害者。而王寶強“分手再見的時候,惡語相向,反目成仇,連鄉鄙野夫都不及。王寶強的表現,不就是活脫脫的一個河北農民被隔壁老王戴了綠帽子,站在村口罵街的樣子嗎?”換言之,咱要講體面,要優雅,要包容,不要像“農民”一樣粗野,不要違法。

第三篇,是六神磊磊的《有的事情可以不用周知天下》。六神磊磊的語氣相對和緩了一些,他說,“可是你至少顧及一下孩子。聲明里都說,‘懇請念及兩個年幼兒女’,希望大家給一點私人空間。那你又何必讓她們卷進‘母親出軌’這樣的事情里呢?聲討了經紀人,是爽了,但傷害了兩個孩子,值嗎。”也就是說,王寶強這樣做會傷害了孩子,為了孩子,他得忍忍。

沸騰、冰川思想庫與六神磊磊讀金庸,都是相對“精英”的公眾號,他們的讀者以大學生、知識分子和都市白領為主,普遍知識水平較高、收入較高,因此有人將他們與普通網友的分歧概括為“精英與大眾徹底地撕裂和決裂”。雖然“精英”和“大眾”的二分法不免有些標簽化的嫌疑,不過,認真研讀這三篇10萬+的文章,還是能夠清晰地看到,他們反對王寶強的理由,的確帶有鮮明的精英價值觀。

比如,學歷崇拜癥,認為學歷高的人,素養就高、眼界就高,學歷低的人與學歷高的人是門不當戶不對,人家學歷高的人出軌了,學歷低的人該反省是否因為自己有土渣味;比如要有聖母心,要講體面啊,要有同理心啊,即便妻子和合夥人聯手背叛了你,偷偷轉移了你的財產,你也不要一時沖動傷害了他人啊,要打碎牙齒和血吞啊,要記得尊重她的隱私啊;再比如,一切要為了孩子著想,只要不傷害孩子,多大的苦多大的難都得熬……

你看看,門當戶對、學歷、知識層次、氣質修養、體面、同理心、為了孩子……這些關鍵詞,哪一個不符合精英價值觀?而王寶強的所作所為,粗暴、簡單、直接、血性、直來直去、愛憎分明,自然被精英們鄙夷地視為農耕時代鄉村野夫的價值觀。這就是王寶強被精英們集體指摘的根本原因,他的做法挑戰了精英價值觀,精英要的是“體面”,是把學歷當做裝飾的“體面”,是即便敗絮其中、是打碎牙齒活血吞也要的“體面”,這種“體面”是精英們身份優越感的由來。而王寶強的決絕撕毀了這種“體面”。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精英的價值觀就比鄉村野夫的價值觀來得正確來得高明嗎?事實上,並非如此。許多行為是高雅還是低俗,是文明還是粗魯,是正確還是錯誤,並非它本身決定的,而是由掌握話語權的人決定的。因為我們有著源遠流長的啟蒙傳統,都市里的文化精英一直都站在道德和真理的制高點上,鄉村野夫的許多行為被他們定義為愚昧、愚蠢、無知、國民劣根性(縱然從普世價值的角度看,個別行為的確如此),這些被書寫在無數的文學作品中。一代又一代人深受這種理念的影響,許多人腦子里也形成了一個刻板印象:鄉村野夫的一切行為都是粗魯的、低俗的、錯誤的,都市的和精英的,才是文明的、優雅的、正確的。

因此,我們讀這三篇文章,都可以察覺到作者站立在道德制高點上,以一種啟蒙的姿態對“愚蠢粗俗”的王寶強進行指導和批評,他們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了一種道德上、智力上以及姿態上的優越感。但這種優越感是非常可疑的。一則,誠如前文所言,這種優越感是建立在城鄉二元對立的刻板印象上的,它本身是建構的產物,王熙鳳認為劉姥姥粗俗,劉姥姥還認為她們作呢——結果還真作死了;二則,精英所秉持的那些所謂體面、教養、為了孩子的價值觀,並非總是正確的。至少在王寶強離婚糾紛中,這些都經不起推敲。

根本在於,婚姻的本質是一種忠誠的契約關系。如果門不當戶不對了,那你可以選擇離婚,而不是出軌或其他,一旦你出軌了,就破壞了契約,就是錯誤的,這無可辯駁;至於什麽隱私權,如果你已經違法了《婚姻法》,那作為當事人有權說出真相。而所謂的為了孩子雲雲,則是典型保守主義者的家庭綁架:為了孩子不要離婚、為了孩子忍受家暴、為了孩子雙方忍受煎熬……可作為一個個體,我們有權利活得自在、活得不憋屈,這是最優先的權利,他人同樣也無權做出評判。

總而言之,如果馬蓉與宋喆的確有婚外不正當關系,那麽,作為受害者,王寶強微博公布這一離婚聲明,就是一種正當的舉動,是他擁有的權利。如果我們對王寶強是受害者的事實視而不見,而大談什麽寬容、素養、道德雲雲,並以此來批評他,我倒想起魯迅的一句話:“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複,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郭德綱也有一句話,意思與魯迅大體相近,“其時我挺厭惡那種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離他遠一點,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3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