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澳新﹕樓市黃金十年不再
1 :
GS(14)@2017-10-08 22:08:09【明報專訊】每年9至10月是內地樓市的傳統旺季,一直有「金九銀十」的說法。但今年政府加緊樓市調控,分析認為這大方向在「十九大」會議後亦將延續,不會有大改變,內地房地產市場的「黃金十年」已成過去。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不但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的成交量亦見下跌10%至20%。他認為政府的方向仍然是希望樓市平穩發展,並不希望有大跌的情况出現,需要取得健康發展的平衡點。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已經一再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楊宇霆認為調控的主調不會改變,內地樓市的前景對比以往的黃金十年不復再,未來發展的速度趨平穩。
「十九大」前 開發商按兵不動
政府的調控大環境,亦導致開發商推盤熱情冷卻,在「十九大」會議前紛紛按兵不動。據中原的數據,今年十一黃金周,廣州總共有19個樓盤開盤或加推,新盤數量較去年十一假期的29個減少34%,總推貨量2090套,亦較去年十一假期大幅減少65%。不只是廣州,上海、深圳等地的新增供應量,亦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64&issue=20171008
拆局:十九大前維穩 有利港股
1 :
GS(14)@2017-10-09 03:09:27當局在十九大前夕突然公佈,三個月後定向降準,令市場情緒穩定,亦有望告別以往股市在會議前後大起大落的模式。今次人行公佈定向降準,有諸多不尋常之處。首先,過往每次減息或降準,均是在人行網站公告,今次則是在國慶假前以「特急文件」通知,非常罕見。其次,生效日期是在三個月後,實質是要觀察銀行在今年最後三個月表現是否達標,才能允許降準,這種做法亦是前所未見。本次降準分為0.5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兩種,前者要求銀行向小微企業貸款達到1.5%,後者則要求向小微企業貸款達到10%。大部份內銀都能享受到第一檔0.5個百分點的降準,但要達到第二檔1個百分點的額外降準優惠,則需要在餘下三個月時間衝刺,大幅增加小微企業貸款才能達標。
定向降準穩市場情緒
內銀有年度放款計劃,傳統上都是在年頭多放款,年尾銀根收緊,令不少民企年關難過。今次延期定向降準,是要在銀行完成扶持小微民企的任務後才能生效,如果超額完成則再有1個百分點降準的獎勵,可刺激銀行年尾時向小微民企多放款,對實體經濟起更大作用。中央在換屆會議前維穩早有前科。至今距離10月18日十九大召開只剩約半個月,翻查紀錄,在過往兩次換屆前的半個月,中央均沒有公佈任何重大不利消息,令中港股市均只升不跌。例如十七大在2007年10月15日召開,港股之前半個月再升8.5%,結束後中央才宣佈「港股直通車」不存在,港股掉頭大跌。滬綜指亦在會前升至歷史最高點的6100點,會後一個月則大跌逾16%。至於在2012年11月舉行的十八大,會前一個半月港股和A股亦平穩上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4/20172322
拆局:德勤﹕港需培養相關分析員
1 :
GS(14)@2017-10-22 15:44:16【明報專訊】眾安在綫(6060)上月在本港掛牌,上市至今已經累升四成,近日市場焦點落在另外兩隻新經濟新股上,分別是電競概念股雷蛇及由騰訊(0700)分拆的網上文學平台閱文,兩者能否扭轉香港今年IPO集資額的劣勢仍是未知之數,但有分析認為香港市場未來吸引新經濟中概股仍有優勢。
雷蛇閱文料成市場焦點
事實上,除了上述的兩隻新股,騰訊旗下另一業務騰訊音樂早前亦有傳計劃來港上市,該公司上月進行上市前融資後,估值已達100億美元(約780億元)。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伙人歐振興則表示,「一隻半隻」新經濟股並不足以維持整個生態系統,需要培養有關的分析人員及投資者。他以年初上市的美圖(1357)作例,認為港市場的投資者其實並不明白其商業模式,將來或需要更長時間建立。
羅兵咸﹕港上市成本較美優勢
羅兵咸永道中國及香港通信、媒體及科技行業主管合伙人周偉然則認為,香港市場有一定優勢,在上市成本方面,香港的承銷費及律師費方面等的開支較美國便宜,而香港於內地在同一時區,亦較便利管理層處理投資者關係的工作。另外,中資公司赴美上市亦需要考慮其法律制度,尤其是投資者可以循集體訴訟權的方式要求賠償,故需要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89&issue=20171022
拆局:注資新地產基金避違規
1 :
GS(14)@2017-11-04 12:48:18【明報專訊】繼國務院8月份發布限制海外投資房地產、酒店、影院、娛樂、運動隊等行業指導意見後,國家發改委昨公布《企業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收緊中資企業海外投資的監管。
發改委昨進一步收緊監管
不過,一家並非國資委直屬央企,且業務為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相關的中資企業國儲能源,竟可以在當局大力規管企業對外投資的時候,伙拍香港投資者斥402億元高價買下長實(1113)旗下的中環中心,從時間點及國儲本業與地產風馬牛不相及這兩方面來看,都令人難明為何這交易能獲通過。
香港投資方之一、是次交易穿針引線者盧文端對本報表示,國儲能源是投資在成立中國港澳台僑和平發展亞洲地產有限公司的基金,這家地產公司才是購買中環中心的買家,所以不存在違規,交易一定沒問題。
另一方面,國儲能源背後股東之一的中國華聯國際與黨組織中聯部有關係,國儲能源今次參與的交易又極受注目,如此高調十分罕見,因按《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88條規定,黨員經商辦企業、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在境外註冊公司或投資入股等,則屬違規。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78&issue=20171104
拆局:基金互認前海漸失功能
1 :
GS(14)@2017-11-12 16:51:53【明報專訊】中國對外資金融機構開放,並非朝夕之事,現時透過各種計劃,其實已有一定程度上的開放。例如在資產管理行業已有基金互認、「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等措施。證券業方面,前海容許境外機構佔大股,匯豐前海證券便是內地首例。若全面開放,這些過渡措施很可能像離岸人民幣一樣,遲早會失去功能。
有基金業界則指出,至少現時在內地已有合資公司的外資基金,進退兩難。而正在申請基金互認的,亦可能要檢討現時的業務策略。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以往的開放措施存在不少限制,例如基金互認對基金的成立年期、規模、投資額度等都設限,導致許多外資不參與。
澳新:現在是中資走出去 多於外資進內地
另一方面,外資普遍不喜歡合資,因為在文化或管理制度上未必與內地同業成功磨合,長遠若容許外資獨資建立資產管理公司,相信業界會歡迎。而現時已有參與的,當作累積經驗、了解內地文化,所建立的品牌效應,亦不會浪費。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即使開放持股限制,成效或有限,因為內地環境獨特、競爭激烈。以銀行業為例,截至去年底有39家外資銀行在內地有分支機構,但市場份額低於2%。另一方面,現在是中資機構出外收購外資金融機構,「整個故事已經不同了,現在是裏面的人想出來,多於出面的人要入去」。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37&issue=20171111
拆局:提升企業盈利 有利股市
1 :
GS(14)@2017-12-03 18:16:58【明報專訊】美國稅改法案落實,短期對市場而言已見刺激作用,減稅提升企業盈利,亦有利股市表現。長遠而言雖然令赤字大幅增加,不過分析相信國債收益率影響較輕微,減稅推高通脹率或會令加息周期升溫。
星展﹕推高通脹 或刺激港拆息上升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大規模減稅刺激消費及投資,短時間內推高通脹率,提早達到聯儲局2%的通脹目標,美國的加息周期不會逆轉,或帶動香港同業拆息再進一步上升。
他又稱,特朗普尚未兌現的政策承諾包括擴大基建投資,預料可繼續推動經濟增長。同時,下一步他會放寬金融監管,相信銀行及金融機構將會持續受惠。
事實上,受惠稅改消息,本周美國金融股已率先大升,相反科技股則大幅回吐,資金換馬的情况亦牽連港股,導致騰訊(0700)大跌,而本地銀行股上揚。
上商﹕支持美匯向上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稅改對全球金融市場整體而言是利好消息,企業盈利提高,將會支持美匯向上。不過他強調,一切需待兩院稍後協調後的最終法案出爐才可定論。
王良享認為,兩院方案在原則上的分歧不大,參議院版本被採納的機會較大,即稅改方案會在2019年實施。他又指,美國本身財政能做到收支平衡已有一定難度,而稅改在10年內產生的1萬億美元赤字,相當於美國5%的GDP,比例亦相當大,但市場暫時對美國政府的還款能力仍然是沒有懷疑,赤字導致國債收益率短時間上升亦沒有先例可循,因此債息不會短時間內飈升,而是在這兩至三年的加息周期內,穩步向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74&issue=20171203
拆局:一手借貸方案多 高開成常態
1 :
GS(14)@2018-01-07 15:48:54搶閘成今年首個新盤的馬鞍山雲海,定價進取,以貴絕馬鞍山新盤定價開賣,發展商不平賣固然是想賺盡,皆因近年發展成本高昂,要保證利潤,難免要採取高價策略。加上發展商設多項借貸方案,二手市場難以匹敵,購買力傾斜至一手市場,高開成常態。
購買力傾斜至一手
發展商近年賣樓收益看似豐收,但隨着各類成本增加,實際邊際利潤未必如過往般豐厚,新盤定價因而推到最盡。新地(016)去年一口氣進行兩項補地價協議,總額高達226億元,當中,規劃經年的西貢西沙路十四鄉項目,與政府達成159億元補地價協議,創下全港農地補地價金額紀錄之外,可發展樓面逾490萬方呎,規模之大,媲美新界西北最大屋苑天水圍嘉湖山莊,勢成新地往後十年發展重鎮,日後調控新盤價格及推售步伐,便落在新霸主手中。是次雲海以折實平均呎價近1.7萬元開售,為區內住宅售價定下新指標,若承接力佳,不單推動二手樓價,往後區內新盤高開就更加合理化。何況,發展商挾巨大財力,提供多項借貸付款方法,包括三年免息短期借貸,借款可達樓價120%,力攻一批換樓客,二手市場難以較量。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4/20264483
拆局:市盈率低於過去高位 成分股間差距大
1 :
GS(14)@2018-01-15 02:25:37【明報專訊】恒指雖然逼近2007年歷史高位,但恒指的成分股組合與當年有很大不同,企業盈利亦與當年相差很遠,故不能單以點數作比較。最適當的指標是市盈率,即價格除以盈利。而現時恒指的預測市盈率為12.5倍,不但較過去12年的平均數12.7低,亦低於2015年「大時代」高位的13.7倍,亦遠低於2007年高位的22.4倍。
分析認為,2015年港股一度大升是因為「北水」南下的消息,2007年的高位亦是因「港股直通車」的消息而創下的,相反近一年港股的牛市並沒有特別利好消息,而是受惠於經濟復蘇,令企業盈利有實在的增長。
騰訊港交所40倍 工行建行五六倍
不過,不同的恒指成分股當中,市盈率有很大差距,例如騰訊(0700)及港交所(0388)的預測市盈率達40倍,但一眾內銀股卻拖住後腿,工行(1398)及建行(0939)等只有5至6倍,以市帳率計算更不足一倍。資源股亦較為落後,中海油(0883)等油股的市盈率僅約11倍。峰澐基金集團主席兼投資總監李灝澐指出,內銀股及資源股在過去一年的股價亦是大落後,但今年內銀會受惠淨息差上升,油股則受惠油價回勇,預計盈利將有可觀增長。
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指出,今年投資策略將是「雙頭馬車」,一方面科技股繼續領跑,另一方面,加息及經濟復蘇都利好金融股,令該板塊的估值有上調空間。
明報記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33&issue=20180111
拆局:趨向重質不重量 今年料放緩
1 :
GS(14)@2018-01-22 04:53:55【明報專訊】內地經濟增長去年最終再度提速,但是包括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及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均預期,今年經濟增長會放慢,但消費會加快,加上有新經濟元素擴大發展,對經濟發展構成支撐作用下,將令內地經濟增長比過往更為堅穩,並且更具質素。
消費加快 支持平穩發展
廖群指出,從宏觀看內地經濟會在2018年放緩至6.7%,出口方面亦難免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固定資產投資會受到內地房地產行業加速放緩拖累,但是在全球經濟表現復蘇,加上內地服務業及消費加快發展下,整體經濟可持續發展,達到長期平穩。
楊宇霆則稱,隨着內地愈益去產能、商品價格提升,減少通縮效應,加上服務及消費佔比提高,將推動內地經濟發展跳出傳統框框,進入新發展階段。同時中國聯同台灣、日本及越南等國家,已經結合成全球的電子產業鏈,就算中國會面對中美貿易磨擦,也不見得會影響短期的出口增長。在內地進一步著力推動新經濟產業,甚至發展工業4.0,以至日益借助機械人幫助自動化生產,提高效益,佔內地經濟百分比,已經從2016年的1.5個百分點,提高至兩個百分點,因此他認為內地經濟增長將比過往更重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68&issue=20180119
拆局:業主憧憬樓市小陽春
1 :
GS(14)@2018-01-22 06:23:24距離農曆新年不足一個月,買家見盤源只有收窄、沒有增多情況下,趕緊在新春前落實置業大計,惟業主普遍預期新春後,樓市傳統出現小陽春,因而不急出售心態,導致盤乾價升,心急入市買家隨時要逼於無奈「追價」。今年股市樓市起步俱佳,惟不排除下半年走勢有暗湧,發展商亦把握時機起步,新年伊始,新盤市場已湧現多個新盤齊推,欲鎖定一批客源,為今年賣樓大計打穩基礎;另一邊廂,二手買家明白二手盤源買少見少,因而有置業計劃買家都加快腳步積極入市,恐怕新春過後,小陽春來臨,但即使願意追價,都無盤出售。本月推出新盤暫以單幢佔多,規模較大新盤,如信置(083)夥市建局的觀塘市區重建項目、會德豐地產將軍澳日出康城5期、南豐集團日出康城6期,以及新地大埔白石角等新盤,供應較為龐大,料勢成狗年新盤焦點,當矚目新盤推售時,地產代理均空群出動推銷新盤,二手市場必然更趨淡靜,拖累二手成交轉淡,因而今年剛開始,普遍買家「寧買當頭起」,趕在新盤出籠前搶閘入市。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2/2028225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