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亮﹕是走資抑或是藏富於外?
1 :
GS(14)@2016-11-25 07:11:24【明報專訊】近這幾個月,大家都預計到人民幣會貶值,不少內地人士用盡方法將資金調離國內,香港應該是最方便地方,大多數評論員認為這是「走資」,我卻認為不是。「走資」的意思就是賤賣內地資產,將所得資金調離內地,甚至用上不合法途徑,這才可以說是走資。現在國內物業既然可以高價出售,而又預期人民幣貶值持續,將售樓所得調離內地,待人民幣貶值完畢,再將資金調回內地,隨時可以有兩三成升幅,所以,我認為這不是走資,應該是「藏富於外」。
不過, 要分辨走資與藏富於外亦很困難,因為兩者的資金都是離開了內地,亦將會有一段長時間不不返回;但兩者的目的有別,走資者根本沒有打算將資金重返內地,而藏富於外者的資金是等待時機,在適當時間就會重返內地。最近離開內地的資金,我認為是藏富於外多於走資,當人民幣調整完畢,或者內地樓價有明顯下跌,現在離開的資金就會重返內地置業,不但可以賺取匯率與樓價差距,藏富於外者更加會被封為白武士。
較早前,金管局陳總話現時在香港買樓的內地人士,大多數不用借錢或者借很少錢,大家可能不察覺,這是藏富於外的首要條件,不要在當地借錢,否則可能變成藏債於外,甚至變成賭當地匯率升跌,是賭博,不是藏富於外。
於藏富地借錢 如同賭匯率升跌
日本人在1980年代,趁日圓高企時進軍美國,買入不少美國地標物業,包括洛克非勒中心等,但是他們犯了一個錯誤,沒有利用日圓高企優勢,以全數清付的辦法置業,而是向美國銀行借高成數按揭。當大多數日本人完成所有交易,日圓開始下跌,利息亦上升,日本人感覺到利息高企的壓力,最後唯有賤賣資產還債,例如將洛克非勒中心便回歸洛克非勒家族,還揹上了一身債務,這些例子,屢見不鮮,日本財閥如此,個人及私人企業亦如此,令到很多日本人都負上沉重債務,這就是其後日本迷失超過20年的原因。所以,要徹底執行藏富於外,就千祈唔好問當地銀行借錢;不過,可以問本地銀行借,如果無得還,藏富於外就變成走資。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57&issue=20161125
【再見689】CY卸任做乜好掃街?看更?抑或……
1 :
GS(14)@2017-07-01 10:50:23特首梁振英即將卸任,服務咗香港市民5年,佢嘅最後一次民調顯示民望只得38.7分,可想而知佢幾受市民「愛戴」!雖然唔做特首,但梁振英早前已經當選為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躋身國家領導人行列。唔知香港市民又覺得有咩最啱佢做呢?動記者就落區親身聽吓大家嘅意見啦,估唔到有啲市民都幾有創意!
Tim:「CY返返大自然,佢狼黎o架嘛!」劉小姐:「我覺得佢可以湊番掂個女先。」
Jimmy:「留喺屋企算啦,唔好出去喇,出去會畀人打。」陳生:「地產大亨嗰啲,佢個樣似奸商。」想聽更多更激嘅意見,即刻去片啦!採訪:植詠珊(Cathy)攝影:Neo、Meng剪接:Roy編審:Kama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701/20074849
異動空間:回氣抑或托沽?
1 :
GS(14)@2017-08-04 06:35:56指數衝完一大浸終於回氣,埋單僅回吐76點,與本周3日漲逾600點比較只係「碎料」,表面證供睇,好多人等緊買嘢,而沽家亦不敢狠掟,兩者均屬好現象。板塊方面,雖然金融、科技股沽壓不輕,但資源、機械股忽然熱炒,也似乎顯示資金戀棧不去。不過,睇埋下半場,情況卻是180度轉變!指數跌幅未有擴大,但各板塊沽盤開始一級級向下壓,托沽意味頗為明顯;渣打(2888)掟到daylow收市,單日唔見8%;資源股升幅亦縮晒水,「大牛股」洛鉬(3993)更倒跌收場。市況初步轉弱,重貨戰友宜睇實未來幾日市況,如連續出現上述托沽情況,宜先減貨,真正進入「牛三」之前,通常會來個大震倉,且看今次會否同樣出現。熱炒股回吐,惟有向冷門股入手。好孩子(1086)上月底公佈,收購好孩子中國最核心的優質資產Oasis Dragon100%股權。業務包括母嬰護理用品及服務產銷、嬰兒產品零售網上平台、182家第三方零售商及977家線下自營點,涵蓋148個城市。2016年收入20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潤1億元,今年1至4月賺5,679萬元,增幅遠勝預期,勢成好孩子未來的增長亮點。魏力
http://fb.com/2012jason本欄逢周一、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4/20110905
湯文亮:平買平賣抑或平賣平買
1 :
GS(14)@2017-08-29 01:32:57【明報專訊】荃灣華懋新盤以貼二手樓市價推售,入票數量驚人,是有史以來第三高,在1997年後則是榜首,其實,現在入票與過往不同,以往一個人可以入很多張票,現在只能夠入1張,所以,以入票人數計算,華懋新盤應該排行第一,有2萬多人入票,平均400多人爭1個單位,想唔一Q清袋都難。
有人話華懋吳崇武很傻,大幅超額認購又何需降價求售,吳兄以「平買平賣」來回應,即是回饋巿場,怎樣說也是好事。
不過,華懋今日雖然以低於市價賣樓,但未來可以通過補地價或者其他渠道增加土地,地價又會比落標投地廉宜,所以,我認為吳兄的意思有可能是「平賣平買」。
高成數按揭 助新盤熱賣
現在買新樓的人有另一個想法,除了要價錢合理之外,就是地產商提供高成數按揭,令到未有足夠能力支付首期的人可以買樓,而且不是買那些低層、方向不佳、質素稍差的新樓,而是與沒有採取高成數按揭的人所買的一樣,他們亦考慮到高成數按揭有可能隨時因為地產商本身或者被金管局要求而停止,這亦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上車機會,造成新樓盤熱賣,但無論如何,樓價始終是一個重要因素。
有不少人有一個錯誤觀念,就是他們認為地產商有持貨能力,不會降價賣樓,其實他們不知道生意人心態,就是要貨如輪轉,但當他們了解到供應量不足,就會持貨不賣,正確的說法是囤積居奇;若果知道未來供應是充裕,就會薄利多銷,如果自己囤貨即是替其他地產商促銷,地產商是頂級生意人,絕對不會做傻事。
地產商囤貨變相替他人促銷
所以,華懋新盤以貼市價取得超額認購好成績,有地產商立刻降價促銷,生意人是會靈活變通,誰人都希望賺大錢,但明明知道供應量是會持續增加,又怎會持貨不賣?現在市場的確有購買力,但是他們亦是精明消費者,要捕捉這些購買力,樓價是主要因素。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48&issue=2017082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