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讀書劄記150629莫臥兒(三) 秦皇虎視掃六合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6/29/%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0629%e8%8e%ab%e8%87%a5%e5%85%92%e4%b8%89-%e7%a7%a6%e7%9a%87%e8%99%8e%e8%a6%96%e6%8e%83%e5%85%ad%e5%90%88/

秦皇掃六合  虎視何雄哉

讀書劄記150629

莫臥兒帝國(三) 秦皇虎視掃六合

掌門執筆

 

話說1556年阿克巴十二歲登基; 以十七歲少年前後扳倒兩名權臣,1561年真正掌握權柄. 1566年平定烏茲別克族大叛亂,威震天下,廿二歲成長為英武之主. 接著他展開統一全印的大業, 這事業自孔雀滅後,一千七百年間未曾有人再造.

 

〈秦皇虎視掃六合〉

(8)大帝掃平六合,艱苦百端, 其中又以降服中印拉傑普特邦最為棘手. 原因有三:A該邦乃印度教重鎮,對伊斯蘭教極度抗拒. 三十多年前曾與“太祖”巴布爾連番血戰,積有仇深. B其中梅瓦爾國都城 奇圖爾Chitor扼守要衝,依山築堡,天險難拔. C民風強悍,視死如歸.

1567年阿克巴鏟平奇圖爾城是莫臥兒詩史輝煌的篇章. 大帝親冒矢石督師,經過首波傷亡慘重的仰攻,逼近城下,架起三門大炮轟擊城牆. 守軍五千誓死頑抗,英勇無匹. 圍城五十八天,進攻者以地道埋伏兩枚地雷,在城牆上炸出一度缺口,兼且炸死二百敵兵. 但防守者仍死命堵缺口,統帥更親臨最前綫奮戰. 血戰正酣,同樣親臨最前綫的阿克巴舉起火繩槍瞄準敵帥,一槍斃命. 守軍鬥誌頓時崩潰,大帝拔城,屠殺全城平民二萬餘人. 守軍中只有一千名智勇雙全的火槍手,偽冒莫臥兒人, 又把家眷偽充俘虜,傳奇地揚長逃脫.

(9)中印既平,劍鋒南指. 其時,西南印度最重要的是瀕臨阿拉伯海,擁有商業優勢,兼且土地肥沃的 吉拉特邦. 而值得顧慮的是葡萄牙人已然佔領了西印的港口重鎮果阿Goa, 幸而軍員單薄,專註海上貿易,對大陸政治野心不大.

1572年初大帝趁其內哄,勾結失勢貴族派系,佔領都城艾哈邁達巴德Ahmadabad,在周五祈禱會上宣讀名字,成為合法統治者.

精彩的是年底該邦的在地貴族聯合叛亂, 大帝親率精兵3,000,乘騎最快捷的母駱駝穿越沙漠, 11天急行軍800公里抵達艾城. (一支商隊通常要費時兩個月才能走完這段路程.) 疾風迅雷,城下合戰,血腥薰天, 莫臥兒特遣軍徹底擊潰15,000名古邦聯軍,叛亂平息. 此役為大帝平生最得意的軍事傑作.

(10)莫臥兒“太祖”巴布爾建立的國家其疆域只涵蓋北印及部分中印,而且極度不穩. 胡雍馬即位後大局急速崩壞,被迫流亡國外十五年, 甫一復國即去逝. 阿克巴髫齡登基,從事實上講來, 整個莫臥兒王朝三百餘年基業, 是這位“聖祖”從頭再鑄造出來的.

大帝平定南印最強大的古吉拉特邦,大一統格局呼之欲出. 惟東北孟加拉邦雖然名義上臣伏朝廷,權力仍由舊日德里蘇丹國的後裔阿富汗系王公把持.

1574年孟加拉年輕蘇丹Karrani透過在周五祈禱會宣讀自己的名字和頭銜,否定莫臥兒的主權. 大帝禦駕親征,阿富汗人節節敗退,Karrani被迫流亡. 但是軍中忽起瘟疫,被迫回師.  Karrani復位,與朝廷連番交手,直到 1576年底Rajmahal會戰中被擒殺,孟加拉獨立運動才告終結.

惟該邦仍不時爆發零星叛亂,八十年代中建設好了直屬中央的行政系統,才永久地解決治權問題. 到了那時,統一大業才真正完成.

(11) 關於奠定莫臥兒的社稷基礎, 大帝的文治說不定比其武功更具重要性.

莫臥兒源出草原突厥,先天上採取軍事貴族制度, 入主農業大國,例必施行「封建主義」. 莫臥兒的封建主義不同之處是盡量不觸及地方結構, 原因是基層社會的印度教傳統因素極度根深柢固,人民較少改宗伊斯蘭. 故此穆斯林征服者,從德里蘇丹時代開始,只對廣大農村地區索取貢賦,並不施行直接統治. 尤其在頑固的印度教核心地區,更索性將印度教貴族冊立為封臣,任其按照傳統方式自治. 這就是後來英國統者沿用的「間接統治」方式.***

但在某些地方情況卻剛好相反, 例如戰略要衝之地、重要商業港口、礦場和大型城市, 則會指派「總督」,設立官僚系統,施行「直接統治」,以保障王朝的軍事控制和經濟利權.***  這種「二元體系」在阿克巴時代清楚定型, 並且垂諸久遠,經歷百年英治,直至現代印度建國才廢止.

(12) 大帝要貫徹二元體系,最強橫的阻力當然來自種族和宗教摩擦了. 為了親近和統攝本土勢力,大帝大力放寬對印度教的壓制; 更有甚者,他嘗試調和二教,建立意識型態的灰色地帶.**** 印度教本來崇尚神祕主義,而伊斯蘭的“密宗”— 蘇菲教派也是神祕主義者, 大帝力圖揉合兩者,建立新型宗教,或者起碼是指引新的宗教發展方向. 但是伊斯蘭堅信“一神”, 教士階層絕不接受“調和論”,並且視之為叛教.

此事構成了對大帝蓋棺論定時的汙點評價, 也做成他晚年的人生悲劇.

1578年一件法庭案件使皇帝和整個伊斯蘭高層決裂. 事緣首席法官Abdul Nabi審判一名侮辱先知名諱的婆羅門, 罪成,依律判處死刑. 皇帝對判決明示非難,但在教士團群起支持下,死刑仍付諸執行.

大帝震怒,欲效英皇 查理八世收奪教權, 於1579年頒布一項勅令,宣稱莫臥兒皇帝在其疆域之內擁有無上權威, 在宗教事務上,其最高裁決權淩駕伊斯蘭教長和教法學家.**** 大帝壓迫幾位最高級別教長在勅令上面背書,此舉釀成大禍.

首席法官和首席恩典官事後躲進大清真寺,公開宣稱簽名是被迫的. 一時天下騷然,火藥庫孟加拉邦好戰的正統派軍官率先發動叛亂. 更有甚者,恒河平原重鎮 江布爾城大清真寺教長竟然發表宗教判決, 裁定阿克巴叛教,號召天下討伐無道!

大帝立即遣軍平亂,費時兩年,叛亂平息. 有關教長和教法學家遭到嚴厲懲處,但是宗教傷口已然無法癒合. 大帝在世,勉強壓著局面; 崩後,伊斯蘭立即反彈,嚴厲打壓印度教. 兩教永為水火,到了脫離英治的時刻,仍難免裂為兩國.

《莫臥兒帝國The Mughal Empire》(1993) John Richard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880

讀書劄記150612莫臥兒(二) 大帝勳名多美頌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6/12/%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0612%e8%8e%ab%e8%87%a5%e5%85%92%e4%ba%8c-%e5%a4%a7%e5%b8%9d%e5%8b%b3%e5%90%8d%e5%a4%9a%e7%be%8e%e9%a0%8c/

讀書劄記150612

莫臥兒帝國(二) 大帝勳名多美頌

掌門執筆

 

話說苦命天子 胡馬雍流亡國外十五年, 1556年剛回京復國,便意外失足跌死在圖書館樓梯之上, 年甫十二歲的幼子即位,是為莫臥兒英名最卓著的 阿克巴Akbar大帝(1556-1605年在位).

 

〈大帝勳名多美頌〉

(4) 1556年阿克巴髫齡登基, 由首席權貴 巴伊拉姆汗Bairam Khan攝政.***

其時大局未穩,不數月即有強大印度教 蘇爾國, 從恆河河谷(今孟加拉)方向進犯 德里. 攝政汗召集一支兵員遠遜的軍隊倉卒迎戰, 眼看敗陣,敵帥為流矢所傷就擒,莫臥兒人僥倖反敗為勝. 攝政汗乘勢東征,1557年滅蘇爾國; 1558年回師西向,蕩平阿富汗方面的割據勢力,於是北印抵定.

 

攝政汗功高震主,權傾朝野,躊躇滿誌.  1560決意南伐,統一全印,此為孔雀以來未曾再竟之大業. 不料人在征途,京師方面十七歲的少主阿克巴勾結正統遜尼派大貴族 阿達姆汗Adham Khan突然發難, 宣佈罷免屬什葉派的巴汗攝政宰相之職位.

巴汗屈服,交出權力,選擇前往麥加朝聖, 登船之際,為阿富汗仇家所遣刺客殺害.

 

(5) 阿克巴親政,惟大權再次旁落宰相阿達姆汗一系人馬手上.***

阿汗重新率師征伐南方大國 馬爾瓦,破其都城. 汗為人貪墨殘暴,既獨吞戰利品,復大肆屠殺降卒, 又在城中濫殺無辜,及於聖裔(ie先知後人). 阿克巴聞訊大怒,親身騎馬趕赴前綫, 面斥巴汗,軍前易帥. 此舉盡顯英氣,人皆懾伏.

 

1561年皇帝與宰相再起齟齬,另立一人為相. 膽大狂妄的阿汗自恃勢眾, 竟在廟堂之上手刃新相, 尋且持刀進宮,脅逼少主. 令人難以想像的事情發生,盛怒的少年皇帝空手入白刃,把沙場宿將摔出露臺,重傷倒地. 一不做二不休,他衝出庭院, 在眾目睽睽下把沙汗舉起,摔死於地上!這等膽氣身手,漂亮,無話可說….. 此等事跡編入「阿克巴傳奇」而流傳後世.

 

皇帝乘機整頓朝政, 效法明太祖,廢去宰相職銜, 把相權一分為四,分掌財政、軍事、宗室和宗教事務. 於是皇帝乾綱獨斷,真正君臨天下.***

安頓內部之後,皇帝再次遣將南伐,平定中部山區 岡德瓦納國.

 

〈烏玆別克族大叛亂〉

話說莫臥兒人起於中亞, 王統源出突厥,乃帖木兒後裔; 而上層貴族多為烏玆別克人. 入主印度之後,軍隊中地位較高的烏玆別克貴族慣於中亞比較平等的政治傳統, 對阿克巴皇權獨大的印度方式作法心懷不滿. 另外,烏族人篤信遜尼派, 也與軍中什葉派波斯貴族積不相容, 於是變生肘腋.

 

(6)1564年 馬爾瓦總督叛亂,皇帝親自領軍成功鎮壓.

1565年皇帝試圖罷免軍隊中與叛亂有關的烏玆別克裔高級軍官, 結果激起了一場烏裔軍人聯合叛亂. 皇帝和戰兩難,退回都城 阿格拉, 東北各省紛紛割據自立.***

 

烏裔聯盟進一步挑戰朝廷, 1566年皇帝同父異母兄弟 喀布爾(ie阿富汗)藩王 穆罕默德. 哈希姆Muhammad Hakim為中亞勢力所逼, 退向印度河 旁遮普邦駐紮. 烏裔聯盟乘機抵隙,邀請哈希姆入主中原,取阿克巴而代之, 更在 江布爾大清真寺的周五祈禱會上誦讀他的名字. (註:這是伊斯蘭世界的共通傳統, 每個國家的清真寺必須在祈禱會上誦讀國主的名字.) 哈希姆受此鼓舞,率軍穿越旁遮普,進圍西都 拉合爾. 東北諸鎮立即起兵響應,一時間風雲四起, 釀成阿克巴一生中最大的危機.***

 

大帝當機立斷,率師直前迎戰哈希姆,以解拉合爾之圍. 哈希姆膽怯,退回喀布爾, 帝並不西向追趕,而是掉轉馬頭,兼程東進. 東北方面,效忠朝廷的軍隊勉力防守, 以待帝師. 六月雨季,大帝兵行神速,抵達恒河西岸的 馬尼格布爾Manikpur. 時烏裔聯盟大軍駐在河東, 沒料到大帝來得那麼快,鬥誌鬆懈,陣營散亂. 大帝出人意表地夜半冒險渡河,拂曉突襲,大獲全勝. 此役帝師在陣中盡情斬殺背叛的烏裔貴族,被俘者亦一律處決, 手段非常狠毒. 從龍建國的昔年盟友一朝誅鋤殆盡, 帝國歷史之無情的確令人寒心.

三年戎馬倥傯, 大帝威震天下,既靠臨敵用武,也靠外交談判. 無論如何,憂患鍛鍊已將少年阿克巴打造成一代英雄之主.

 

〈一代新人換舊人〉

(7) 莫臥兒帝國行的是封建主義, 地方領主稱為 「埃米爾amirs」, 即率領著親屬、扈從和奴隸戰鬥團隊的軍事貴族.*** 皇帝的軍隊由埃米爾團夥所組成, 來源於世襲或招募.

 

1555年胡馬雍回印復國時共有埃米爾51人,幾乎全都是出生於國外的穆斯林, 其中27人是中亞察合臺突厥或烏茲別克貴族, 16人為波斯什葉派貴族.*** 烏族慣於草原式平等政治; 而波斯族則慣於接受專制皇權. 對朝廷來說, 欲求集權,自然是揚波而抑烏, 是故叛亂非為無因.

 

為了滿足開疆闢土的需要,阿克巴全力招募新貴族. 到了1580年共有埃米爾222人, 其中波斯裔47人, 中亞裔48人, 而印度裔穆斯林則有44人.

更重要的是阿克巴招募了43名信奉印度教的 拉傑普特貴族為埃米爾, 此舉破天荒,當然風險極高, 正如 皇太極之建立 “漢軍八旗”. 此舉也反映出阿克巴的泱泱大度, 用意在於把莫臥兒帝國從外來征服者轉換成為本土化國家.****

莫臥兒帝國之所以能超脫 德里蘇丹國,原因正在於此. 這好比皇太極易國號為 “清”, 以求超脫 “(後)金”, 原因亦在於此.

 

 

《莫臥兒帝國The Mughal Empire》(1993) John Richard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891

讀書劄記150528莫臥兒帝國(一) 辛苦遭逢起一經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5/28/%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0528%e8%8e%ab%e5%8d%a7%e5%85%92%e5%b8%9d%e5%9c%8b%e4%b8%80-%e8%be%9b%e8%8b%a6%e9%81%ad%e9%80%a2%e8%b5%b7%e4%b8%80%e7%b6%93/

讀書劄記150528
莫臥兒帝國(一) 辛苦遭逢起一經
掌門執筆

《莫臥兒帝國The Mughal Empire》(1993) John Richards

劍橋大學東亞研究所在上世紀初出版了《劍橋印度史》系列, 五十年後舊調重彈,推出《The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新編劍橋印度史》, 論述跨時始於十四世紀葡萄牙人來印,終於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即新系列編成的當時. 本書是該系列二十三卷中的一卷, 顧名思義,說的是「莫臥兒帝國」的歷史,尤其側重政治和軍事史.

印度文化雖然源流久遠,卻不擅長治史, 蓋因其文化著意於解脫出世,而歷史者不外塵世之事,無益於解脫…..
印度之有系統性治史始於英治時期, 即是之故,當時的印度史大家幾乎都是英國學者; 基於薪火師承,劍橋向來是印度史的重鎮. 大航海之後的印度歷史由西方人親眼見証,史源明晰,整理方便, 此所以新系列由葡人來印起講.

本書敘事的起點是1526年「莫臥兒王朝」“太祖” 巴布爾Babur 在Panipat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從而建立帝國之時; 終點是1720年 穆罕默德.沙Muhammad Shah即位之年. 要註意的是後一個年份並不是王朝滅亡的1858年, 而是作者認定為「帝國」結構分崩離析的時點. 1720年莫臥兒雖未亡國,卻已蛻變成不同性質的政治實體, 從而構成印度近代史的轉折點.****

因應是書體裁,本文同樣地側重政治和軍事史.
1自從七世紀早期, 伊朗-阿富汗系穆斯林與 印度教-佛教武士集團的抗爭前沿便從今日伊朗和阿富汗交界的 Seistan, 一條氣經 “開伯隘口Khaibar Pass”東向壓入印度. 一千年間穆斯林著著進逼,印度武士節節敗退, 九世紀兵鋒抵達 喀布爾Kabul, 十三世紀抵達 德里Delhi, 十四世紀初抵達 德幹Deccan高原.

那時阿富汗系穆斯林建立「德里蘇丹國」, 統治了北印度.*** 十五世紀末德里蘇丹勢衰,北印群雄割據, 莫臥兒人這才越過隘口東侵. 所以,莫臥兒之征服印度, 與之交鋒的主要是同屬穆斯林的阿富汗系武士集團, 而非印度系地方勢力.***
其時的北印,本土的印度教酋邦久已習慣作為伊斯蘭蘇丹的封臣; 而蘇丹除了在軍事和經濟重地施行直接統治外, 其餘廣大地區只是索取貢賦,鮮少插手地方事務, 也無意改變農村的基層結構,甚至連宣教亦不積極. 雙方均按封建制度行事, 把意識形態看輕, 這種情勢直到英治末期乃未改變.***

〈辛苦遭逢起一經〉
2莫臥兒人的王統源出 察合臺突厥,是 跛子帖木兒Timur的後裔; 其貴族階層多是 烏玆別克人, 祖先從中亞南下,盤據於今日的阿富汗境內. 十六世紀初,帝國的創建者 巴布爾Babur(1526-1530在位)從都城 喀布爾出發, 侵略德里蘇丹國 洛迪Lodi王朝治下的 旁遮普Punjab邦.

莫臥兒的建國大業歷盡艱辛,絕非一帆風順, 其征服戰爭經常以少敵多,險象環生, 有時甚至勝在僥倖.
1526年在距德里只有數里之遙的Panipat會戰中, 巴布爾配備 火繩槍和野戰炮的12,000精兵擊潰了數目遠為龐大, 由 洛迪蘇丹親自指揮的大軍. 洛迪王朝沒有採用火器, 蘇丹和數十位阿富汗酋長盡皆戰死,國亡.
巴布爾正式建國,定都 阿格拉Agra.

1527年巴布爾在Kanua戰役中再以火槍和中亞騎兵包抄戰術, 制勝擁有8萬騎兵和500頭裝甲戰象的印度系 拉傑普持Kajput邦諸王聯盟.
巴布爾在這兩場堪稱為 “定江山”的戰爭中分別擊敗了兩大敵對勢力, 從而雄霸北印度. 按照傳統做法和約定,應該收穫戰利品退回喀布爾, 但他堅決地留在印度,建立起偉大的「莫臥兒帝國」.***

(3) 1530年巴布爾去世,兒子 胡馬雍Humayun(1530-1556在位)繼位.
胡馬雍按照帖木兒王朝的傳統, 把龎大的國境分封給四個兄弟.*** 一年之內,其中兩人就背叛他, 割據了老家喀布爾和北印最富庶的旁遮普邦. 皇帝一面忙於應付 洛迪人東山再起, 一面沈迷於飲食鴉片酒, 只好與兄弟們妥協,中央王權因而不振.

在南方繁榮的 古吉拉特Gujarat邦王公裝備現代化艦隊挑戰莫臥兒之際, 北方一位雄傑之主阿富汗貴族 舍爾汗 Sher Khan 乘機佔取孟加拉. 胡馬雍疲於奔命,1539年在與舍爾汗對峙談判時遭到突襲, 全軍覆沒,僅以身免. 翌年對戰,再次覆師, 皇帝投奔兄弟喀布爾王公Kamran,遭到拒絕. 在接下來的十五年時間裡, 皇帝四處流亡, 舍爾汗成為北印實際上的主人.

1544年皇帝末路窮途,帶著數百隨員出國投奔波斯 薩法維Safavid王朝, 在Shah Tahmasp宮庭避難期間屈辱地改宗葉葉派.***
波斯沙王最終同意傾力支持胡馬雍復國, 皇帝率領波斯借兵和效忠殘部與Kamran展開長達八年的阿富汗爭奪戰, 1553年才攻佔喀布爾. Kamran成為階下囚, 按照傳統弄瞎雙眼,杜絕其日後登位的可能.***

那邊廂舍爾汗同年去逝,諸子分立, , 適逢大饑荒,政局動盪. 1554年末胡馬雍揮師重回北印, 在Sirhind一戰復仇,盡殲宿敵. 1555年進入德里, 光復故國.

苦命的莫臥兒第二位皇帝沒能過多少好日子, 便於1556年頭在德里城堡圖書館的階梯上失足跌死. 大臣們隱瞞死訊十七天, 以便安排其幼子年方十二歲的 阿克巴Akbar即位.
這位莫臥兒的 “康熙” 不單只英明蓋世,連武功身手也極其不凡, 他在十七歲親政那年親手摔死了持刀的攝政大臣 “鰲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903

讀書劄記150805莫臥兒(四) 無恩怨不成父子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8/05/%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0805%e8%8e%ab%e8%87%a5%e5%85%92%e5%9b%9b-%e7%84%a1%e6%81%a9%e6%80%a8%e4%b8%8d%e6%88%90%e7%88%b6%e5%ad%90/

讀書劄記150805

莫臥兒帝國(四) 無恩怨不成父子

掌門執筆

 

〈無恩怨不成父子〉

(13) 宗教紛爭最終反映到政治領域, 上層勳爵尊崇的穆斯林貴族忌憚基層勢力雄厚的印度教貴族地位上升, 於是緊密地聚集在長子身旁,結成黨派, 對新興勢力施加壓制.*** 而長子薩利姆Salim本人是個虔誠的穆斯林,雖然自小非常崇拜父皇, 但對其叛教親印的作為大不以為然. 於是朝廷上面「皇黨」與「太子黨」對立漸呈尖銳, 最終發展至兵戎相見! 草原大漠部族政治, 父子相殘,毫不為奇, 耶律阿保機、努兒哈赤和康熙莫不如此.

 

1602父子正式反目, 薩利姆在封地內稱帝, 方式是在周五祈禱會上誦讀名字和以自己的名義鑄幣. 阿克巴大怒,急召名臣 法玆爾回京應對, 薩利姆卻遣人在途中將他截殺斬首. 大帝痛苦不堪,最後透過皇後與兒子妥協, 薩利姆恭順地回宮面聖,被正式冊封為皇儲.

雖然薩利姆依舊行止不端,嗜殺、服鴉片、酗酒, 又屢忤旨意,潛回封地, 但大帝仍莫奈他何. 1605年大帝染病去逝, 駕崩前兒子躲過敵對派貴族耳目,祕密進京探視父親. 大帝死前親手到皇冠戴在兒子頭上,並賜予胡馬雍的寶劍, 薩利姆登基, 改號「賈汗吉爾Jahanjir」(1605-1627在位).

 

這就是 “封建主義” :無論兒子如何忤逆,家產仍得由他繼承. 這就是 “莫臥兒王朝”(其實 鄂圖曼、薩法維和其他伊斯蘭王朝全都一樣.), 有才具和野心的王子不顧一切地攫取帝位,最直接的鬥爭對象常常就是父王; 而貴族們則結成黨派,各附一方,鏖爭不休. 嗣位之爭也就是黨爭, 改朝換代之際,派系清洗,人頭落地,事屬尋常.***

 

〈無恩怨不成父子2〉

(14) 較有趣的是 賈汗吉爾爭奪帝位的人並非他的兄弟, 敵對貴族集團意圖擁立的竟是他的17歲長子 庫斯洛. 賈汗吉爾得到實力雄厚的 賽義德家族的支持, 最後關頭兵不血刃,登上帝位. 他與敵對集團妥協,庫斯洛也獲得寬待,只是過著半幽禁的生活.

 

但是不出半年,庫斯洛借口拜祭阿克巴陵墓, 帶著數百隨從逃往 旁遮普邦,在那兒召集一支12,000人大軍作亂. 經過短暫而血腥的戰鬥,庫斯洛兵敗被擒. 賈汗吉爾殘忍地將追隨叛亂者在其主子面前以刺刑處死, 並將兒子囚禁起來.

然而不旋踵, 庫斯洛又趁父王出征 坎大哈與薩法維人作戰的機會,逃離囚禁之地, 並且策劃一場刺殺父王的政變密謀. 共有400名年輕貴族鍤血為盟,參予政變, 其中有人向皇帝告密, 東窗事發,一網成擒. 賈汗吉爾迅速處決主要叛亂貴族, 並將兒子雙眼刺瞎,從而斷絕其覬覦帝位的念頭. “瞎眼之刑” 是伊斯蘭帝國宮廷爭鬥中的常用招數, 瞎眼的王子再也沒法招攬到追隨他的冒險家.***

 

〈莫臥兒的武則天〉

(15) 1611年賈汗吉爾遇到並愛上了一位年方30新寡的古典波斯美女( 註意:莫臥兒人崇尚的不是印度, 而是波斯文化.) , “三千寵愛在一身”, 她立即被冊封為後妃, 賜號「努爾. 賈汗Nur Jahan」, 意為 “世上之光”.

努爾賈汗才華橫溢(尤精於時裝設計和狩獵活動.),美貌絕倫, 徹底把皇帝迷著. 皇帝因長期酗酒和服食鴉片,健康日漸崩壞; 而努爾賈汗出身貴族,具有政治野心和才能, 兩人的關係像極了 唐高宗和武則天.

 

努爾賈汗很快專擅朝政, 父親成為宰相,兄弟 阿薩夫.成為重臣. 在皇族內部, 她與皇儲二王子 庫拉姆Khurram緊密結盟,後者為此迎娶了阿薩夫汗的女兒. 在1611-22年期間,皇帝無心政事, “四人幫” 權傾朝野, 帝國政令經常以皇後名義發布. 絕無僅有的是連國家鑄造的法定銀幣, 正面印有皇帝頭像, 背面卻刻著 “僅奉皇後之命鑄製” 字樣.***

 

努爾賈汗不知收斂,而庫拉姆則為人傲慢跋扈, 四人幫在朝野都不得人心. 敵對派以伊朗系貴族 馬哈巴特. 汗Mahahat Khan為首領, 團結在恢復了部分視力的廢太子庫斯洛身邊, 進行黨爭.

 

父子弒殺,兄弟相殘,王族之間殘酷地爭奪帝位是莫臥兒朝廷的常態, 從屬於其草原軍事氐族的政治結構.

〈不相殘不為兄弟〉

(16) 隨著皇帝健康日壞與及長期在濱海省份養病, 皇後的權勢達到巔峯, 同時間與儲君 庫拉姆的關係也就日益緊張. 1620努爾賈汗安排年方16歲的最幼王子 沙爾雅爾Shahryar與自已的女兒結婚, 意圖對儲君之位有所廢立. 此舉導致她與庫拉姆直接決裂,*** 並且釀成三角帝位競爭.

 

庫拉姆雖跋扈而有將才, 此時德幹地區叛亂大起,皇後命令他領軍出征. 庫拉姆開出的條件是同 庫斯洛一起前往平亂,皇後允其所請. 其實兩人各懷鬼胎, 庫拉姆是伺機殺人; 皇後更為高明,是 “順水推舟,借刀殺人”.***

庫拉姆成功平亂, 1621年皇帝病重垂危的消息傳至德幹, 庫拉姆立施毒手,秘密殺害兄長 庫斯洛, 並向朝廷謊報其急病去逝.

 

此舉操諸過急, 首先, 皇帝垂危乃是消息誤傳. 其次,極其致命的是, 以實力派 馬哈巴特汗為首的整個庫斯洛派貴族集團迫於形勢, 只餘投向 “皇後–沙爾雅爾集團” 一途.*** 平衡立時打破,庫拉姆計不及此, 全盤敗勢!

皇後機敏地立施謀略, 撤除庫拉姆前綫軍權,以 沙爾雅爾取代之, 這樣做也就等同逼反!1622年庫拉姆被迫叛亂, 卻被 馬哈巴特汗徹底擊潰.

 

庫拉姆屢番兵敗,窮途末路,流離失所,沮喪不堪. 最後只得接受皇後訂出的屈辱性條款,返回德幹封地,俯首稱臣, 並且送上兩名小兒子 達拉.希科Dara Shikoh和 奧朗則布Aurangzeb進宮當人質.

 

〈不相殘不為兄弟2

然而禍福相倚,暗藏定數, 非人力所能知. 大局抵定,躊躇滿誌的 努爾賈汗卻料不到變生肘腋, 先是 馬哈巴特汗在陰差陽錯之下脅持了皇帝,發動反皇後政變. 皇後投鼠忌器,進退失據, 幾經辛苦才把皇帝救出,平定了叛亂.

 

令皇後徹底敗亡的是親弟 阿薩夫汗的背叛和出賣!原來阿薩夫汗早已與庫拉姆勾結,約定助其登基,*** 這簡直是 “無間道”歷史劇場.

1627年10月賈汗吉爾駕崩, 阿薩夫汗以迅雷不及掩耳手法果斷地阻止了皇後扶立女婿 沙爾雅爾的計劃, 聯合朝臣把庫斯洛的幼子立為傀儡皇帝. “皇後—沙爾雅爾集團” 倉猝用兵, 輕易為 “阿薩夫汗—朝臣集團” 擊潰, 沙爾雅爾反成階下囚.

阿薩夫汗一面保護其質子; 一面急遣信使以二十天快馬到千里南方的德幹召喚庫拉姆火速回京.

 

庫拉姆大喜過望,兼程進京登基. 人未到,旨先傳:先誅傀儡皇帝和沙爾雅爾, 然後盡殺所有成年堂兄弟. “不相殘不成兄弟”,其行為與某些社會性昆蟲無異, 看官休怪, 此等毒手,鄂圖曼早有先例.

 

1628年1月庫拉姆進京登大寶, 進尊號「沙. 賈汗Shah Jahan」(1628-1658在位).

 

 

《莫臥兒帝國The Mughal Empire》(1993) John Richard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