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半年報密集出爐的時節,此前華爾街見聞已經總結了海外大佬們都在買什麽,本文將為讀者總結一下國內的私募大佬們上半年都買了些什麽。
整體來看,小盤股、信息股多是大佬們青睞的對象。
澤熙投資 徐翔
私募大佬徐翔重倉持有的三只股票,特爾佳、明牌珠寶、青松股份均是小盤股,總股本在3億股以內,市值約為20億—50億元。
從2013年四季度以來,澤熙旗下兩只產品連續三個季度重倉明牌珠寶,今年二季度,澤熙仍然堅守明牌珠寶。澤熙6期、澤熙4期分別持有明牌珠寶341.16萬股、114.79萬股,成為公司第7、第9大流通股東,占流通股比例分別為1.42%、0.48%。自去年7月起,明牌珠寶股價就一路走高,至今累計漲幅已超過120%。僅以今年以來的漲幅計算,澤熙旗下3只基金就已獲得至少4600萬元的浮盈。
同時,澤熙6期今年二季度還增持特爾佳21.18萬股,累計持有1026.72萬股,持倉市值達10903.80萬元,成為特爾佳第一大流通股東,占總股本4.98%。但從特爾佳的年中報來看,公司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分別同比下降3.07%和9.83%。
除此之外,澤熙6期和澤熙1期在今年二季度分別持有青松股份377.74萬股、242.09萬股,占流通股比例分別為3.20%、2.05%。而該公司業績向好,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3億元,同比增長25.35%。
“私募教父” 趙丹陽
赤子之心資本公司的大佬趙丹陽則大舉加倉全聚德。全聚德8月5日在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上表示,截至7月底,兩“赤子之心”賬戶共持有1281.8萬股。7月份,趙丹陽管理的上述兩只私募基金加倉全聚德26.8萬股。
昀灃投資 王亞偉
王亞偉管理的昀灃投資依舊堅守三聚環保。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昀灃投資合計持有三聚環保2502萬股,市值逾5億元,占總股本的4.95%。
三聚環保2014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9.92億,同比增長115.19%,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1.82億,同比增長153.91%,基本每股收益0.36元。
穗富投資
這只私募基金是今年上半年的冠軍得主。
廣東穗富投資旗下的“粵財信托-穗富1號”上半年開始買入力源信息,持股量為107.95萬股,成為該公司第十大流通股股東。
博頤投資
博頤投資大舉布局生物醫藥股,二季度該私募在華潤信托平臺發行的博頤精選、博頤2期、博頤精選3期和博頤穩健1期攜手買入次新股我武生物,合計持有247萬股,該公司旗下有3只產品還攜手買入佐力藥業。
呈瑞投資
近年來風生水起的呈瑞投資旗下興業信托呈瑞1期二季度增持創業板股開元儀器,總持股量為73萬股。外貿信托朱雀漂亮阿爾法進駐天山股份,持股量達468.5萬股。
展博投資
此外,長期業績優異的深圳展博投資旗下華潤信托展博1期在二季度新進駐安碩信息、上海鋼聯和華昌達等3只創業板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分別持股40.4萬股、224.7萬股和99.47萬股,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展博投資對成長股價值的認可。
沈寂了四年之後,A股一鳴驚人。
用牛逼已經不足以形容A股了,今年她以超50%的漲幅成為全球股市當之無愧的王者。不僅超越了牛氣沖天的美股(標普13.1%),而且將第二名印度股市(29.44%)遠遠甩在身後。
今天收盤,上證綜指收於3234.68點,漲2.18%,為近五年高點。
而就在今年上半年,A股依然是一汪靜水。就在所有人都覺得她將長時間內跳不脫2000點魔咒時,A股的行情在七月下旬開始啟動。
很快,上證綜指於8月站穩2200點,9月站上2300點,11月站上2400點。
接下來的發展超乎所有人想象:11月21日央行降息發令槍響,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瘋牛行情,短短半個月內,A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從2500點沖上3000點,漲幅超20%,成交量也竄至萬億水平。
分析師傻眼了,外資嚇跑了,大媽進場了。一個全民炒股的年代又回來了。
年終盤點,2014年權重藍籌股明顯跑贏中小盤股。非銀金融板塊漲幅121.16%,建築裝飾板塊漲幅83.31%,鋼鐵板塊漲幅78.34%,房地產板塊漲幅65.28%,交通運輸板塊漲幅64.76%,銀行板塊漲幅63.18%。漲幅排名靠後的是醫藥生物(16.02%)、食品飲料(16.03)、農林牧漁(16.27%)、傳媒(17.53%)。
姑且不論股市上漲背後的管理層意誌。一個共識是,改革是推動此輪A股上漲的最根本動力。正如《第一財經日報》總結: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出爐當晚,各大券商便連夜召開電話會議,超預期的軍工板塊被一致看好,隨後的走勢也反映了市場的認可:今年10月前,軍工板塊50%的漲幅位列A股第一;混合所有制改革預期的中國石化在方案公布前便受資金追捧、表現不俗,從2月19日董事會決議公告到9月14日正式方案的出臺為時不過半年多,改革東風下的審批進程大為加快。
同時,註冊制漸行漸近,方案初稿已經上報國務院審閱;退市制度趨緊,“實施重大違法公司強制退市制度”。歷史地看,從最初的每省推薦,到每家券商分配通道名額再到保薦核準制,上市“權力”有望在註冊制下真正交由市場手中,監管層重心從事前審批到事後監管的轉變也將防止企業上市後業績頻頻變臉。
滬港通、QFII、RQFII等對外開放資本市場的舉措無疑也對推動牛市有著重大的助力。無風險利率的下滑,同樣推動資金從債市、信托、余額寶等領域湧入股市。
2014年最後一天,A股再次用大漲證明了自己。高處不勝寒,2015年的A股將向何處去?券商們仍以看多為主,但基調已經變成了謹慎看多,“快牛”變“慢牛”,“大牛”變“小牛”,關鍵還取決於改革。
不過,誰知道呢,反正他們一年前也幾乎沒有猜對今年的結果。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隨著香港金融市場與中國內地互動日益密切,內地的資產管理公司、券商等企業成為推動香港寫字樓出租市場的“金主”。
全球商業房地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 Group Inc.)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內地企業在港租用寫字樓面積合計14.8萬平方英尺(約合1.37萬平方米),較前年猛增51%。其中興業證券和壽險公司生命人壽過去兩個季度還在香港的中心商業區租下寫字樓。由於內地企業帶旺出租市場,世邦魏理仕預計,今年香港寫字樓租金的漲幅將達到5%,遠高於去年和前年,去年微漲0.2%,前年下跌1.6%。
彭博報道認為,去年11月啟動的“滬港通”深化了內地企業與香港市場的聯系,預計今年有望開通的“深港通”也將起到這樣的作用。在中國開放資本市場的同時,內地企業也積極“走出去”,成為全球最貴寫字樓市場的推手,這與一些外資銀行退出盈利不佳的業務形成鮮明對比。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巴克萊計劃退出大宗商品交易,渣打打算退出全球股票業務,該行亞太區可能裁員超過2000人。
該報道提到,香港地產顧問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 Plc)的寫字樓出租業務負責人Ricky Lau認為:
“中國(內地)的金融服務公司急於開拓這里(香港),因為他們將香港視為自身國際化的完美跳板。香港股市活躍,發展健康,這也吸引了中國(內地)的券商。”
Ricky Lau還指出,內地企業願意為租到好地段的寫字樓付出5%的溢價,但他們租用的空間偏小。
房地產及資本管理公司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數據顯示,內地企業大多尋租1萬平方英尺以下的新寫字樓,去年這類租戶租用了28%的香港中心區新增出租寫字樓空間。仲量聯行認為,這是因為中心區寫字樓的空置率仍較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隨著香港金融市場與中國內地互動日益密切,內地的資產管理公司、券商等企業成為推動香港寫字樓出租市場的“金主”。
全球商業房地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 Group Inc.)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內地企業在港租用寫字樓面積合計14.8萬平方英尺(約合1.37萬平方米),較前年猛增51%。其中興業證券和壽險公司生命人壽過去兩個季度還在香港的中心商業區租下寫字樓。由於內地企業帶旺出租市場,世邦魏理仕預計,今年香港寫字樓租金的漲幅將達到5%,遠高於去年和前年,去年微漲0.2%,前年下跌1.6%。
彭博報道認為,去年11月啟動的“滬港通”深化了內地企業與香港市場的聯系,預計今年有望開通的“深港通”也將起到這樣的作用。在中國開放資本市場的同時,內地企業也積極“走出去”,成為全球最貴寫字樓市場的推手,這與一些外資銀行退出盈利不佳的業務形成鮮明對比。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巴克萊計劃退出大宗商品交易,渣打打算退出全球股票業務,該行亞太區可能裁員超過2000人。
該報道提到,香港地產顧問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 Plc)的寫字樓出租業務負責人Ricky Lau認為:
“中國(內地)的金融服務公司急於開拓這里(香港),因為他們將香港視為自身國際化的完美跳板。香港股市活躍,發展健康,這也吸引了中國(內地)的券商。”
Ricky Lau還指出,內地企業願意為租到好地段的寫字樓付出5%的溢價,但他們租用的空間偏小。
房地產及資本管理公司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數據顯示,內地企業大多尋租1萬平方英尺以下的新寫字樓,去年這類租戶租用了28%的香港中心區新增出租寫字樓空間。仲量聯行認為,這是因為中心區寫字樓的空置率仍較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伸向天際的單臂吊車、拔地而起的大樓,已成為金邊市區的獨特風景。 金邊大地主黃鎮山認為,在東協經濟共同體加持下,這波房地產行情可望延燒到2020年。 撰文•鄧麗萍 每星期都有台灣團來這裡參觀。」位於柬埔寨金邊市中心,由陸資建商開發的奧林匹亞城建案,相當炙手可熱。會講中文的柬國籍銷售主管郭金豐表示,該建案每坪二十三萬元,其中不乏台灣投資客。 台灣投資客跨海到柬埔寨買房,緣起於國內打房政策,造成投資客紛紛轉戰海外。由於日圓持續貶值,在日本置產容易賠了匯差;馬來西亞近年房價攀升,當地政府也祭出打房措施,許多台灣投資人紛紛轉移陣地,瞄準柬埔寨。 土地取得成本低 外資一個接一個喊play 近兩年來,柬埔寨首都金邊市房市興盛,房地產價格以每年一五%的速度成長。其中,來自台灣、中國、韓國等投資客是最大買主。 金邊房地產在二○○八年金融海嘯發生後,房價一度下修二五%,直到六年後,金邊房地產市場才走出陰霾,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再度掀起房地產投資熱。尤其是 《外國人房屋產權法》於二○一○年六月通過,非柬埔寨公民可以擁有二樓或以上的房屋產權,更吸引大量外資湧入。根據柬埔寨國土規畫和建設部統計,截至去年 六月,外國人購買公寓單位的總投資金額已超過一億五千萬美元。 雖然柬埔寨政府開放外國人有限度地持有房地產,針對土地、透天厝、店面皆不得持有及購買。但外資可透過聯姻、與當地人合資公司、用當地職員當人頭等方法買 土地。「事實上,在柬埔寨,投資土地比房地產更好賺。」第一銀行金邊分行經理周朝崇長期接觸房地產客戶,發現金邊土地取得成本低, 漲幅更大。 為了一探究竟,我們特別實地走訪了在柬埔寨居住二十年、金邊土地多到被稱作「員外」的台商黃鎮山。早在一九九四年,黃鎮山就因前總統李登輝南向政策,隨經濟官員前往柬埔寨考察後,決定大膽在金邊投資買地。 擁31個最優惠國待遇 經濟潛力比緬甸、寮國還大當時,柬埔寨剛脫離戰亂,在聯合國維和部隊協助下,一九九三年舉行首次民選總統。黃鎮山考察三次後,就決定把中國深圳和上海的資金挪移過來,堪稱台灣第一批搶進柬埔寨的商人。 「柬埔寨是佛教國,人民善良,適合居住和投資。」新竹一級貧戶出身的黃鎮山,篤信房地產投資是致富之道,靠著中國和柬埔寨土地買賣,如今身價約數十億元。 跑過五十多國的他發現,柬埔寨是經濟最自由開放的國家。首先是人口政策開放,外國人一律落地簽。其次是金融開放,外匯沒有管制。 黃鎮山指出,柬埔寨是唯一可以直接使用美元交易的東協國家,而且沒有外匯管制,土地和房子賣了就能匯錢到國外。 更大的誘因是,柬埔寨土地使用彈性很大,由於沒有執行土地分區制,無論是商業、住宅和農業,都可以任由土地持有人變更使用。 黃鎮山布局柬埔寨土地長達二十年,如今已到收割的季節。一九九○年代,金邊一平方公尺土地才五美元,現在已飆到一千五百美元至四千美元,漲幅令人咋舌。他看好年底正式上路的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將成為這波柬埔寨房地產熱的催化劑。 比較東協最具成長潛力、發展基期低的三個國家:柬埔寨、緬甸和寮國,黃鎮山認為,緬甸有十二國最優惠國待遇,寮國僅有八個最優惠國待遇;相較之下,柬埔寨擁有三十一個最優惠國待遇,經濟成長潛力最佳。 黃鎮山認為,在AEC正式上路的加持下,這一波金邊房地產會旺到二○二○年。「緬甸將於一六年舉行總統選舉,屆時政局會穩定下來,想布局的投資人可考慮在 一七年再進軍緬甸。」整體而言,金邊房屋出租率達八○%至九○%,租金投報率達八%至一○%,加上美元交易的便利性,是台灣投資客青睞柬埔寨房市的主因。 雖然柬埔寨房地產有利可圖,但風險也不小。首先必須釐清土地產權,柬埔寨住宅的土地產權有兩種,一種是永久產權,另一種是九十九年期限的地上使用權。通常具有租期限制的房產升值空間有限,因此,購屋前宜查清楚是否屬於永久產權。 第二項風險是供過於求。許多投資客在海外置產,看中的是高租金報酬率及投報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金邊的豪華公寓未來三年供應量將大增兩倍,而且,需求漸趨飽和。 根據全球最大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調查指出,目前金邊共有二十四棟完成或施工中的酒店式公寓,預計公寓需求量將在一五年達到飽和點。 第三項風險是「先售後建」模式。金融海嘯期間,一棟由韓國商人投資開發、原本打算蓋四十二層的大樓,卻因資金緊縮,成為金邊市中心著名的爛尾樓。金邊建案銷售主管郭金豐建議,投資人最好購買已經建好,或至少完成七○%工程的建案。 第四項風險是房屋品質。柬埔寨是個沒颱風、沒地震的國家,無須考慮住宅的牢固因素,因此建材成本相對較低,品質也欠佳。此外,金邊也缺乏完善的產業市場訊息,造成投資客難以掌握市場供需和價格,可能會受不良仲介「誤導」,都是前進柬埔寨房市必須考量的因素。 第五項風險則是當地風土民情。雖然金邊租金投報率達一○%,但卻可能「有價無市」,因為出租對象多半是外國人。當地柬埔寨人習慣住平房,對於新建案的公寓住宅興趣缺缺,且人均所得偏低,無法負擔高額租金。 投資慎選地點 千萬別挑首都以外地區 根據柬埔寨產業估價和代理公司VTRUST對金邊公寓市場調查發現,金邊公寓租戶幾乎全是外國人,其中亞洲人超過一半,西方人占四七%,而本地人僅占二%。另一項隱憂是,○三年金邊公寓出租率高達九三%,但隨著新公寓不斷落成之後,去年上半年公寓出租率已降至八四%。 為此,VTRUST提出預警,倘若公寓過剩而導致出租率下降,外來投資客將會因此卻步,造成金邊房地產可能再次經歷「興建與破滅」(build and burst)的循環。 「海外投資房地產,千萬不要離開首都,金邊是唯一有利可圖的地點。」黃鎮山提醒說,勤做功課、慎選房地產區塊,著眼於資本利得,而非租金報酬率,投資客才有機會在這個淘金新樂園賺回超額利潤。 |
全球知名地產服務機構第一太平戴維斯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三季度,上海樓市無論是一手新房還是二手房均繼續上漲,成交均價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上漲19.2%和22.6%。
該機構方面稱,這既是出於市場需求強勁,同時一些板塊發揮了領漲作用。比如閘北區,受“和靜安合並”的傳聞、大寧府等高端項目入市的多重因素影響,該區三季度的新房成交均價達到約6萬元/平方米。
2006年-2015年至今,上海各區新房價格上漲情況
供應和需求雙漲
上述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新增供應共計約360萬平方米,環比上漲24.2%。政策利好持續發酵,三季度上海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達400萬平方米,環比雖下跌3.3%,卻依然為五年來單季成交量次高,僅次於今年二季度。
一手商品住宅成交均價達到3.2萬元/平方米,環比小幅下跌0.3%——跌幅主要集中於別墅市場,環比跌幅達4.9%。普通商品房交易依然火熱,需求也同比增長了89%。
二手住宅的均價也達到2.55萬元/平方米,環比上漲2.2%,同比漲了22.6%。需求方面雖然環比有所下降,但同比還是增長190%多。
由於上半年至今銷售表現良好,加上對未來樓市看漲,開發商紛紛加快高端項目推盤節奏,如萬科翡翠濱江、大寧金茂府、九龍倉濱江壹十八等,從而使三季度一手高端公寓供應量環比大漲135.6%。這成為上海市三季度一手房成交價格上漲的直接貢獻力量。
閘北房價大翻身
在上海各區的房價方面,一直被稱為“下只角”的閘北區成為領漲先鋒。而閘北區遙遙領先的領漲區域則是大寧板塊,該板塊受大寧金茂府等高端項目入市影響,新房成交價同比漲約68%。
虹橋古北、蘇州河不夜城、普陀萬里等板塊也受該區域高端項目入市影響,房價漲幅也均在30%左右。位於黃浦濱江板塊董家渡區域的全新高端住宅項目泛海國際住區,預計將於第四季度入市,報價或超過每平方米10萬元,這將直接拉升區域房價。
第一太平戴維斯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06年至今,上海閘北區一手房成交價累計上漲了460%,尤其是隨著閘北近幾年高地價項目頻出,房價也一路飆升,從2006年的每平方米1萬多,一路漲到了目前的6萬元左右;而黃浦、徐匯、虹口、楊浦、浦東、普陀等區的價格累計漲幅也都在300%以上。
上述報告預測,由於融資成本降低、市場需求強勁,加上土地供應有限,將不斷加劇土地市場競爭,從而急需推高地價乃至未來上海的房價。
二○一五年底開始,《時代》雜誌與彭博,紛紛喊出「微軟重現威風」。股價證明,軟體龍頭正從低迷中甦醒,執行長納德拉歸功三武器。 一月七日,美國媒體彭博(Bloomberg)專欄作家福克斯(Justin Fox)發表觀點:壓賭微軟再度超越蘋果,原因是,前者轉型有成,但後者的iPhone成長欲振乏力,而且可能後繼無人。 預言微軟再起的金口不只彭博:二○一五年十二月中旬,重量級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在報告上以斗大標題寫著「糾正錯誤」,向客戶認錯自己看走眼;《時代》雜誌則「認真的說」,微軟第三任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不只把巨人變酷了,它也正重返黃金盛世。 股價是強力證明:自二○一四年二月初納德拉接班,至二○一六年一月十二日為止,股價從約三十六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一百元)攀逾五十二美元,漲四成多。比 起千禧年後股價幾乎只徘徊三十美元,近兩年表現大有起色。近來投行分析師紛紛調升目標價,平均落在六十至六十五美元,最高是德意志銀行的七十美元。 Win10打底建功平板、筆電單月預售翻倍 《時代》在專訪中請納德拉總結一下二○一五年的三大贏招,他點名作業系統Windows 10、雲端產品與人工智慧技術。記者葛斯曼(Lev Grossman)打趣:「這一答便看出,為何他是執行長,而非科技記者。」因為前者關心策略、後者只想打探今年話題最強的擴增實境產品 Hololens(編按:全方位圖像運算裝置,可將全像影片投射在實體環境,與之互動)。 儘管如此,納德拉的回答已把微軟再起的緣由講清楚,同時,他也把未來股價可能再漲三成的機會點明白。 先說Windows 10。二○一五年發表時,科技專刊《連線》(Wired)便預言:「它標示一個重要開始。」不只是微軟破天荒免費放送作業系統,更因為它終於落實整合 PC、手機、平板電腦與遊戲機的目標。「很多人告訴我,這是第一次全公司上下聽得懂彼此的語言。」納德拉對《時代》自承。 他說,外界批評微軟的缺陷之一就是,每一組團隊都自創語言、自擁代號。在PC獨大時代,所有產品開發藍圖都繞著PC走,各自為政問題不大;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相繼問世後,互不理解的下場就是開發出一代又一代破碎不連貫、漏洞百出的作業系統。 科技界毒舌天王莫博士(Walt Mossberg)評點微軟重大突破時,稱許Windows 10迷途知返,是一項優秀的打底產品,不僅加速平板電腦銷售與性能,也讓微軟十月第一次推出筆電就奏捷。據統計,最新版本surface系列發布後,單月 內線上預售量幾乎翻一倍,成長率達四五%;同期蘋果iPad的成長率驟跌至一七%。 雲端平台成長快營益率可能還贏過亞馬遜 不過,貢獻股價的超強力武器當屬雲端平台Azure。它就像亞馬遜的雲端運算服務(AWS),代管、維護客戶的伺服器。打從亞馬遜十年前開展這塊業務以 來,外界只知獲利甚豐,無緣一窺底細,直到二○一五年四月亞馬遜首次公布,AWS營收儘管僅占全體七%,卻貢獻獲利約四成!自那時起,亞馬遜的股價一飛沖 天,到年底飆漲逾七成。 Azure亮相近六年,微軟亦不曾披露明細,但分析師莫德勒(Mark Moerdler)預估,年營收約十億美元,兩年後有望衝破七十億美元,且營益率可能還高過亞馬遜。美國金融雜誌《霸榮》(Barron's)說,投資人 買進雲端運算概念股毫不吝嗇,對亞馬遜如此,對成長速度更快的Azure當然也不手軟。 虛擬頭盔即將登場已有建築、教育潛在市場 除了上述兩大勢頭正旺的業務,開發逾五年、可望在二○一六年第一季上市的Hololens則是分析師寄望股價再漲三成的推進器。 連線》曾走訪門禁森嚴的Hololens專案實驗室,見證這副頭盔開發團隊解釋,未來它可能如何改變世界:好比一把鑰匙,打開一道大門後,就會進入一個隨處都有感測器,隨時只靠語言、手勢運作就能源源不絕產生大數據的新天地。 在影音短片中,Hololens將操作指南投射到一段堵塞的下水道,向技工顯示擰動扳手的具體操作方式;投影身體部位到指定區域,讓學生可以觀察器官、肌肉組織與骨骼結構,還可虛擬操作手術。看起來至少已經有兩個潛在市場。 Hololens結合眼球追蹤、動作感應、3D成影與形體辨識等技術,是納德拉上任後積極促成跨部門合作的結晶。因此,《連線》評論,它也是微軟進入納德 拉時代後最大膽、最冒險的計畫, 因為「並非me too產品,而是獨一無二的真正體驗。結局若非揭幕新時代,就是重回衰退。」 對於Hololens所肩負的沉重期望,納德拉說:「我承認,當初我們平白錯失今日所見的行動商機;我不信我們會再看錯未來五年的行動商機。……但要全力以赴豁出去。」 【延伸閱讀】亞馬遜仍是雲端王,但微軟營收成長最快 全球雲端服務商市占率 亞馬遜 29%微軟12%IBM 7%Google 6%其他46% 資料來源:綜效研究集團 整理:邱碧玲 撰文者邱碧玲 |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2015年,國家發改委放開了對除了精神類藥物、血液制品之外的大部分藥品的價格,把定價權交給市場主體。一時之間,不少人擔心藥價會合理上漲,而隨後的半年,一些藥物的確也是出現了漲價。
但放開並不是放任,同樣是漲價,一些藥物的漲價是恢複性上漲,而有一些卻並不是。比如治療痛風的別嘌醇片,一年多漲了近4倍,其背後是生產廠家的蓄意串謀。今天上午,國家發改委向藥企開出了藥價放開以來的第一張反壟斷罰單,向抱團惡意漲價說不。
別嘌醇片,治療痛風的常用藥,至少對於我國八千多萬痛風患者來說,它可一點也不陌生。雖然全國獲得別嘌醇片批文的生產廠家有15家之多,但記者了解到,實際上2014年以來,市面上只有重慶青陽、上海信誼和江蘇世貿天階三家還在保持生產。而這三家藥廠,全部出現在了國家發改委今天公布處罰對象之列。經過查實,重慶青陽及其關聯銷售公司重慶大同、上海信誼聯合及其經銷企業商丘華傑、以及江蘇世貿天階共同協商,操縱了價格上漲。2014年4月,當事人經過協商,決定將當時售價為10元的別嘌醇片銷售價格提高到不低於18元/瓶;2014年12月,當事人協商並決定於2015年1月起提高到23.8元/瓶,而到了2015年4月22日,則決定在別嘌醇片被列入基本藥物的省份,銷售價格繼續維持不低於23.8元,而在被列為低價藥的省份,提高售價至不低於50元。
負責偵辦此案的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調查二處副處長吳東美介紹,這些企業在協商價格時故意沒有形成書面協議,僅靠口頭約定,給偵查帶來了不少難度。調查人員將2013年以來的全部資料進行了查詢,一方面在同一家企業里,將工作筆記、工作計劃、總結互相認證;另一方面將不同的幾家公司間口頭協議的事實進行還原,並把銷售明細一筆筆進行比對。
除了約定價格,這三家全國僅有的別嘌醇片生產廠家,甚至還搞起了“三分天下”,分割銷售市場,例如約定重慶青陽一方負責四川、廣東、雲南等十二個省級區域,其余廠家的產品不許進入這個區域銷售,不能參加這個區域內的藥品采購招投標。反之它的產品也不能進入其它廠家的“勢力範圍”,消費者就只能被動接受這一個品牌。
按理說,三家企業一起生產這個藥品,彼此是競爭關系。那麽為何這三個藥廠卻表現得同氣連枝呢?這就要說到重慶青陽,它不僅是別嘌醇片僅有的三個廠商之一,更是別嘌醇唯一的原料生產商。反壟斷局調查二處王洋林這樣解釋說,重慶青陽對於其他的廠商來說是上遊企業,直接控制原材料,它和其他兩家共同生產別嘌醇片。根據調查人員提取到的證據,重慶青陽給另外兩家公司發通知,如果這兩家的藥賣到了重慶青陽的區域,對方必須原價回收,否則重慶青陽就斷供原料。
正是考慮到這一因素,因此在國家發改委對三家藥廠兩家經銷企業的處罰決定中,對於重慶青陽及其關聯企業重慶大同,處以年度銷售額8%的罰款,是所有企業中處罰比例最高的,其余企業的罰款比例均為上年銷售額的5%。據計算,此次處罰的五家企業被處以的罰款總計不到400萬元。如果僅以罰款金額來看,這算不上是一個反壟斷大案。但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張漢東表示,藥品是特殊的消費品,國家發改委今後對於藥品價格的違法行為查處力度還將不斷加大。
近年來,我國藥品的價格放開步伐不可謂不快,但放開的每一步,都伴隨著藥價一放就漲的傳聞,那麽究竟應該怎樣看待這一問題。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盧延純明確表示,市場主體可以履行自己定價的權利,但是要在受到法律約束的前提下。過去大部分藥品是政府定價,現在是市場主體自己定價,但不是想怎麽定就怎麽定,要接受法律的約束。要保持合理利潤,價格上漲本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幾家企業的問題是互相商定價格,按照《反壟斷法》這是典型的橫向壟斷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從3月份停牌至今的宏達新材近日發布了重大資產重組的預案,永樂影視擬以32.64億元作價借殼上市,這是在牽手分眾傳媒未果後,宏達新材發起的二度賣殼。
兩年3次沖擊A股、估值由8億元飆升至33億元,永樂影視也親身示範著A股並購市場的造富故事。並購重組的火爆和瘋狂,並非僅存在個例中,身價水漲船高、業績承諾飆升、早期企業迅速變現等現象,在A股並購熱的趨勢中已愈加頻發。
3年身價漲3倍
根據宏達新材5月16日晚發布的公告,該公司擬以全部資產和負債,與永樂影視100%股權進行重大資產置換。其中,宏達新材擬置出資產預估值為8.1億元,擬置入的永樂影視預估值則為32.64億元,差額24.54億元將由宏達新材以發行股份和現金方式,向永樂影視全體股東進行支付,同時,宏達新材還將募集總額不超過10億元的配套資金,此次交易已構成借殼。
永樂影視成立於2004年,註冊資本6000萬元,今身價已逾30億元,儼然躋身資本市場的新貴,若歷數其近三年來數次沖擊A股的經歷,永樂影視估值暴漲的軌跡一覽無遺。
2013年12月24日,華誼兄弟的一紙公告開啟了永樂影視向A股的首次沖擊。當時的公告顯示,華誼兄弟擬以自有資金3.98億元收購永樂影視51%的股權,永樂影視還向上市公司承諾,2013年至2016年審計稅後凈利潤分別不低於6500萬元、8450萬元、1.1億元、1.43億元。
在滿足業績承諾的前提條件下,永樂影視2013年首次亮相A股的估值為7.8億元,但華誼兄弟此後公告中再未出現過永樂影視的身影,該筆交易最終不了了之。
2014年7月底,永樂影視再次現身A股。康強電子發布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永樂影視100%股權,後者將由此實現借殼,此時的永樂影視,也較一年前已出現巨大變化。
首先,永樂影視在借殼康強電子時的交易對價已升至27.93億元。此外,永樂影視向上市公司承諾的2015年至2017年凈利潤分別不低於2.2億元、2.9億元和3.7億元。這意味著,在承諾期重合的2015年和2016年,永樂影視所承諾的凈利潤額整整高出一倍。但去年11月,康強電子宣布終止重大資產重組,永樂影視登陸A股再次告吹。
第三次沖擊A股並選定宏達新材後,永樂影視身價繼續一路飆漲。此次借殼宏達新材,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評估情況顯示,永樂影視采用收益法預估的企業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32.64億元,這較借殼康強電子時的估值高出4.71億元。
針對最近兩次借殼的估值差異,宏達新材公告中給出的理由是,兩次評估的基準日不同,借殼康強電子時,永樂影視截至2014年底的凈資產規模為3.98億元;借殼宏達新材時,截至2015年底的凈資產規模為5.82億元,公告還稱,永樂影視的業務規模、盈利能力及其凈資產規模也均發生了較大變化,並以2015年凈利潤大幅增加而舉例。
但值得註意的是,宏達新材此次發布的公告也同時顯示,永樂影視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未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分別為7044.97萬元、8340.37萬元、1.83億元。對比被華誼兄弟收購、借殼康強電子時的業績承諾來看,永樂影視2013年和2014年基本實現業績承諾,但並未完成2015年向康強電子承諾的2.2億元凈利。
由於審計及評估工作尚未完成,宏達新材公告中並未披露永樂影視的最新業績承諾。
附表:永樂影視近年亮相A股的身價變化
A股並購估值虛高
在新興產業的並購浪潮中,業績承諾飆升、身價水漲船高、早期企業迅速變現等現象絕非個例。
“現在的並購確實太火了,有一些公司其實就是A輪或B輪的階段,但價格已經非常高了。即便這樣,直投的機會也不是很好拿到。”有參與一級市場交易的市場人士坦言,資金推動下並購市場持續升溫,機構急於套現和賺取價差,導致一級市場估值猛漲、並購時點也有明顯提前。,部分盈利預期較好、或較為成熟的企業則屢屢創下“天價”。
根據本報此前的報道,恒信移動年內發布的定增預案顯示,擬以12.9億元收購公司實際控制人孟憲民等8位股東持有的東方夢幻100%股權。資料顯示,孟憲民在去年7月才接受無償股權轉讓並入主東方夢幻,後者註冊資本金從50萬元一躍至6000萬元,在此之前,東方夢幻並未實際開展業務且其賬面凈資產為負。
此外,東方夢幻2014年、2015年還分別虧損72萬元、1037萬元,但在交易草案中卻向上市公司承諾2016年起的未來三年凈利潤分別不低於2487萬元、1.01億元、1.34億元,業績幾乎呈爆發式增長,若以2016年的承諾利潤和最終13億元的交易對價來推算,東方夢幻在此次並購中的資產估值高達5187.97%。
業績承諾暴漲的現象,近期也更為普遍。今年2月,眾信旅遊公告稱擬以26億元收購華遠國旅100%股權。公告顯示,華遠國旅2014年、2015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分別為1835萬元、3750.17萬元,後者向上市公司承諾,2016年凈利潤不低於1.06億元,2016年和2017年度累積凈利潤不低於2.46億元,2016年至2018年累積凈利潤不低於4.27億元。
紡織服裝生產企業三毛派神的跨界收購,更被市場熱議且兩度遭深交所問詢。據三毛派神5月發布的重組草案方案,其擬以6.2億元收購眾誌芯科技100%股權,較賬面資產的增值率達30倍。值得註意的是,所收購標的眾誌芯科技於2015年11月20日才剛剛成立,而三毛派神的重組草案是在12月7日發布。
公告顯示,眾誌芯科技從其股東方北大眾誌受讓了相關業務,再由審計機構出具模擬財務報表。從財務數據來看,三毛派神此次收購標的情況並不樂觀,2013年、2014年、2015年前11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1.58萬元、19.1萬元、53.71萬元,凈利潤均呈現600萬元左右的虧損。但北大眾誌卻確認並承諾,眾誌芯科技2016年至2018年累計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不低於1.66億元。對此,深交所在5月11日下發的問詢函中,要求三毛派神針對標的資產評估和作價、業績補償、業務發展等做多處補充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