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政府和民間武裝代表此前20日晨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協議,同意在原交火地區附近設立寬度約為30公里的緩沖區,以穩固停火局勢。不過在協議達成之後,雙方依然交火不斷,當地局勢依然嚴峻。
根據這份備忘錄,烏沖突雙方應停留在19日所在區域,不得前進。在此基礎上,雙方各自把重型武器後撤至少15公里,從而形成寬度至少30公里的緩沖區。遠程武器應後撤得更遠,以確保雙方炮火都無法襲擊到對方。此外,雙方均不得派戰機前往沖突地區上空。
備忘錄簽署數小時後之後,頓涅茨克依然傳出槍聲和爆炸聲,一個彈藥庫爆炸引發了濃煙陣陣。烏克蘭國防部表示雙方在26處區域有交火,政府軍至少擊斃40名反政府武裝分子,政府軍則有2名士兵陣亡,8人受傷。而9月21日烏克蘭國防部發言人Lysenko表示在俄烏邊境發現兩架俄羅斯直升機和一架無人偵察機。
北約最高指揮官,美國空軍將軍Philip Breedlove表示停火協議有名無實,越來越多的沖突和交火已經使得當地狀況惡化到停火協議達成之前的水平。Breedlove認為俄羅斯的軍隊依然在烏克蘭境內,但是具體數量無法統計。俄羅斯方面則對此予以否認。
根據民間武裝的網站報道,俄羅斯人道主義援助車隊安全進入頓涅斯克。該車隊有185輛卡車組成,攜帶了2000噸的物資,包括食物、藥物、衣服、飲用水等。
自烏克蘭內戰爆發以來,已經造成至少275000的人無家可歸。大約341000人逃離烏克蘭,其中300000湧入了俄羅斯。(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世界銀行警告認為,一旦埃博拉病毒繼續蔓延的話,將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該行首席經濟學家Francisco Ferreira表示,如果西非臨近地區的其他國家不能像尼日利亞和塞內加爾那樣很好地控制疫情,經濟後果將會嚴重“很多很多”。一旦民眾認為疫情失控,恐慌和害怕感染的逆反行為迅速傳播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成本。
此前世行曾估計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三國國家因埃博拉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已經高達8.09億美元,並且相關損失還可能進一步擴大。
世行已經承諾為這疫情最嚴重的三個國家抗擊埃博拉疫情提供約2億美元的資金,並已經同意撥款1.05億美元。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議為這三個國家提供大約1.27億美元的額外金融支持,預計這三個國家未來6至9個月的總融資缺口約為3億美元。
不過加納總統Dramani Mahama在接受采訪時指責國際社會對於該國援助並不到位。Mahama表示,“埃博拉病毒已經造成加納GDP下降3.6%,國際社會的援助資金至今依然杯水車薪。預計病毒還將持續爆發6-9個月,關閉邊境和航班引發的恐慌情緒未來將進一步影響經濟。”他呼籲盡快得到有效的國際援助以對抗病毒。此前聯合國預計需要10億美元的資金來應對疫情,但是至今為止僅有3.5億美元到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數據,年初在西非地區暴發的埃博拉疫情,已感染至少5357人,奪去2630人的生命,疫情主要發生在塞拉利昂、幾內亞和利比里亞。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如果控制不力的話,病毒感染人數可能大幅增長至2.1萬人。
埃博拉病毒目前的官方死亡率為71%,而實際數字可能會更高一些,因為一些感染人群並未選擇就醫。盡管有一些實驗性的藥物已經在開發之中,但是短期在未來幾個月正式投入使用並控制疫情的可能性很低。因此更為重要的步驟依然在於改善控制疫情的措施,包括增加醫院的病床數以及更好的記錄疫情等。(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雙方緊張局勢有所緩解,投資者們押註俄羅斯股市反彈,資金正以半年來最快的速度湧向俄股ETF。
彭博數據顯示,截止9月23日,僅8天時間就有1.83億美元流入俄羅斯股市ETF(Market Vectors Russia ETF),是自3月以來最長時間的連續流入。該ETF每份價格昨日上漲2.3%,至23.98美元,這使得俄羅斯2月吞並克里米亞半島以來該ETF的跌幅縮減到1.9%。
該ETF及彭博俄羅斯-美國股票指數雙雙上升顯示越來越多的資金押註烏克蘭危機將和平解決,因政府軍和親俄武裝的停火已經維持了20天。北約一位高級外交官近日稱,烏克蘭暴力沖突級別下降,俄羅斯從烏克蘭大規模撤軍,表明近幾個月以來烏克蘭沖突首次出現緩解。
Daniloff Capital投資研究總監Ilya Kravets表示,“北約一直以來都是對俄羅斯嚴厲批判,但現在他們都承認俄羅斯正在撤軍,這顯示沖突沒有惡化,有和平解決的希望。俄羅斯顯然在釋放積極的信號。”
本周三,俄羅斯MICEX指數連續上漲兩個交易日,但市盈率依然只有5倍左右,是所有新興市場中最便宜的。
HighTower’s Kelly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Leo Kelly表示,“普京遲早要面對烏克蘭的現實,要不就撤軍,要不就看著經濟陷入大規模衰退,如果他選擇撤軍,則俄羅斯股市大幅上行可期。”
此外,投資者對俄羅斯的樂觀情緒也在債券市場體現出來。
時隔兩個月,被周三俄羅斯首次成功拍賣出價值100億盧布(2.61億美元)的的2023年到期國債。該筆國債的收益率為9.37%,雖然較通常的收益率要高一些,但考慮到最近動蕩的市場,文藝複興資本的經濟學家Oleg Kouzmin認為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此前,因受到西方國家制裁,金融市場信心不足,俄羅斯已經連續9次取消了國債拍賣。(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美元獨強時代,全球資金逆流,以往聚焦新興市場的熱錢正重返美國,原物料和高息貨幣風光不再,企業的美元債務負擔急增。 日圓先生榊原英資說:美元轉強,這是全球經濟十年來的最大改變。 這些改變,不僅影響全世界,更會影響你我的荷包。 製作人.楊紹華 撰文.鄧麗萍、楊卓翰今年七月以來,美元指數已經連續十一周上揚,漲幅約七%,這是過去四十年來美元連續走強的最長紀錄。一連串的效應,正在發酵。 距離美國約一萬公里外的中國,最先感受到美元強勢的威力。中國三大鋼鐵公司之一的寶鋼,背負的五五○億人民幣債務中,有七成是美元計價債券,由於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貶,已產生了四三○○萬美元(約合十三億新台幣)的匯損。 寶鋼的龐大美元債務,隨著美元持續走強,形成了財務未爆彈。但,這只是強勢美元帶來蝴蝶效應的一個縮影。 場景轉換到更遠的南半球,澳洲航空因為澳幣兌美元自八月底至九月下旬驟跌四%,已經導致營業損失擴大。不僅如此,全球航空業也已減少飛往澳洲的航班。 美林分析師指出,美元匯價高升,澳幣貶值幅度高於油價跌幅,成為國際航空公司的痛,新航減少飛往澳洲的航班,英國維京航空更是停止香港和雪梨之間的直飛航班,以降低成本。 美元匯率波動 影響Q4財報鏡頭拉回台灣,九月二十二日,經濟部投審會召開會議,通過台積電對海外子公司增資二十億美元(約六百億新台幣)的案子,這次台積電匯出金額之大,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原來,台積電擔憂匯率波動風險,預先將收入轉換成外貿時使用的美元,避免匯兌損失。對於收台幣、付美元的台灣企業,美元匯率波動可能是第四季衝擊財報表現的最大變數。 美國財政部前部長康納利曾說:「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全世界的問題!」金融海嘯以後,美國聯準會(Fed)的極度寬鬆貨幣政策,造成了全球資金浮濫、資產價格狂飆的問題;如今,聯準會的政策開始逆轉,這個世界又將面臨過去五年從未想像過的新問題。 「過去幾年美國一直在用低利率、寬鬆的政策。但現在美國正將貨幣政策正常化,這是一個重大的改變。」「日圓先生」榊原英資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語氣篤定地說。美元近來升幅勢如破竹,寫下四年新高,主要是受到美國聯準會可能提早升息的市場預期心理,以及量化寬鬆政策(QE)退場的影響,這個貨幣政策的轉向,不會只是短期現象,而是一種長期趨勢。 榊原英資指出,歐洲正準備要進行QE、日本已在進行中,而美國卻正走向緊縮,三大央行的貨幣政策不同調,不僅造成美元開始走強,更使得全球的資金流動出現巨大變化。 美元是全球經濟的樞紐,當它開始進入長期強勢週期,全球經濟和金融版圖都將隨之翻轉。榊原英資更預言,美國聯準會可能會在明年第一季就開始升息,美元持續升值趨勢確立。這意味著,全球經濟和金融版圖的改變,可能比你想像的來得快。 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也認為,「未來一年的市場波動更大,如果投資的脈動無法跟上市場的波動,投資人將很難賺到錢。」因此,無論是企業的經營與資金調度思惟,或者投資人的風險意識和投資邏輯等,都必須做好應變和調整措施,才能跟上美元升值的腳步。 衝擊1.新興市場資金逃亡潮,亞洲反而利多首先,國際資金的逆流已是進行式。當美國升息、強勢美元趨勢底定,全球資金出現另一次大挪移,美元資產相對具吸引力,即使美股已漲翻天,還是吸引不少國際資金從新興市場回流已開發國家,例如中國和印度已經有很多資金流回美國,進一步鞏固美元獨強的地位。 股市會說話,根據全球主要市場基金的最新資金流向統計,美國成了資金最青睞的市場,九月十一日至九月二十四日吸金一三六億美元,推升美股再攀歷史高峰。相反的,全球新興市場獲利回吐,今年以來至九月上旬,整體新興市場基金出現二.四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短短兩周之後,淨流出的數字更暴增至十九億美元以上。 國際金融協會(IIF)九月中旬發布的統計報告,也證明了這一點。該報告顯示,八月流入新興市場資產的證券投資估算額大幅下降至九十億美元,低於五月至七月間三八○億美元的月度平均額,意味著全球投資者更謹慎對待新興市場的時期已開始,報告指出,「目前可能已經到了一個週期性轉折點。」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後,美國聯準會祭出QE救市,五年來投入近四兆美元資金購買債券,穩住美國經濟,然而,QE也導致美元長期弱勢,並刺激大量資金流向新興市場。 如今QE將於十月結束、美國將升息,新興市場頓時成了資金撤離的重災區。去年八月的全球新興市場貨幣危機,被稱為「脆弱五國」的巴西、印度、印尼、南非、土耳其,共同特色就是經常帳(淨出口金額)和財政呈現雙赤字。由於這些國家高度依賴國際資金,一旦外資撤走,將對匯率造成崩潰壓力。 然而,並非所有新興市場都對強勢美元「缺乏抗體」,甚至,不少投資機構認為,美元走強對基本面好轉的亞洲來說,可能將是一項利多。 花旗銀行於九月二十二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美元走升意味著美國經濟動能增溫,而最大受惠者就是新興市場當中的亞洲出口國家;此外,當亞洲貨幣相對美元走貶,也加強了亞洲出口國的競爭力。 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數據,在金融海嘯和歐債風暴期間,中國、韓國和台灣的經常帳順差(代表淨出口)一度大幅減少,但近年已呈現好轉,而這些國家經常帳數據的波動狀況,也相當程度地與美元指數呈正比,當美元重貶,出口國的經常帳往往急速減少。 另方面,亞洲經濟體質近年來已獲改善,大多數國家累積了較多的外匯存底,相對於東歐、拉丁美洲國家,更能抵擋外資撤離的衝擊。富邦金控經濟研究中心資深協理羅瑋表示,即使國際資金撤退,基本面良好的亞洲國家仍可望持續成為資金聚焦標的,尤其中國人民銀行再投放五千億人民幣的資金活水,有利於拉抬陸股的續漲動能,並帶動亞股水漲船高。 除了資金逆流效應之外,由於所有原物料都用美元計價,在強勢美元時代,首當其衝的還包括原物料行情和商品貨幣。這種形勢在去年八月曾有過一次預演,只是最後美國前任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推遲QE退出的時機,因此暫時穩定住原物料市場,甚至為它們帶來價格反彈。 亞洲主要出口國經常帳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中國 2378 1360 1931 1887 韓國 293 260 480 707 台灣398 416 506 573 日本 2040 1193 604 343 印尼 51 16 -244 -284 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IMF 亞洲出口可望轉強 除台、韓外,亞洲國家2011年起出口競爭力受到弱勢美元壓抑,未來可望逆轉。 衝擊2.原物料優勢不再 商品貨幣走貶 但這一次,美元走強的趨勢確立,原物料行情「秋天未到,寒冬已至」,油價、商品、黃金等因強勢美元而相形失色,同時,過去標榜高息的商品貨幣如澳幣、巴西里拉、南非幣等匯率也直直落。 從原物料走勢來看,當美元指數於二○○八年三月創下低點時,原物料行情一片大好,金屬的鎳、銅,到農產品的黃豆、小麥、玉米、棉花等,紛紛創下歷史高價。相反的,○八年年底金融危機發生時,美元指數反轉飆升,原物料價格全倒。原物料即使去年以來已有大幅修正,但未來若美元持續走強,商品價格距離○八年美元高點時,可能還有一成至五成的下跌空間。 至於貨幣走勢,從這一波美元於五月六日啟動升值以來,新興市場貨幣幾乎全數貶值,其中商品貨幣表現最差,巴西里拉、南非幣、土耳其里拉的跌幅都超過五%。惟亞幣表現相對抗跌,人民幣及馬來西亞幣甚至逆勢走升,相對突出。 富蘭克林投顧研究部副總經理羅尤美表示,美元升值可能是長期趨勢,體質較差的新興國家貨幣仍要留意貶值壓力,建議持有高息商品貨幣的投資人應留意分散風險,以免賺利差、賠匯差。 商品 目前價位 (美元) 2008年美元指數 高檔時價位(美元)* 原油 (布蘭特) 95 41 黃金 1221 760 鎳 18600 9850 銅 6746 3110 黃豆 906 1118 小麥 231 220 玉米 324 309 棉花 61 55 註:*價位為2008年當年度各商品低點,統計至2014/9/25 資料來源:彭博 原物料價格榮景難返 商品價格與美元成反比,以2008年美元指數居高時狀況對比,各類商品恐將續跌。 衝擊3.借美元的企業面臨挑戰 恐釀債券危機 「美國聯準會政策轉向的另一個犧牲者,應該是海外美元債市。」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指出,近年來,以印度為首的一批新興國家和企業,借助便宜的美元,透過發行短債,大搞建設和購併。現在,他們的融資成本甚至融資能力均面臨挑戰,甚至不排除局部爆發債務危機的可能性。 一份關鍵報告,呼應了陶冬的預警。九月間,國際清算銀行(BIS)發表最新報告,對借美元的新興國家企業提出了示警:「相較去年春天傳出QE退場引發的新興市場資金大逃亡,下一個亂子可能更大。」由於不少新興國家企業過去已習慣美國低利率、美元弱勢的環境,借了很多到期日尚遠的海外債務,一旦美國升息、債券市場變動時,就會有系統性風險。 這些新興國家的企業債都是以美元計價,卻必須使用當地貨幣計價的營收來償還債務,這一波強勢美元的趨勢,已讓新興國家的企業營運雪上加霜。 更糟的是,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流動性相對較差,如果一家中國或印度公司的債券違約,引發債券投資者競相拋售債券的羊群行為,就可能帶來更大規模的「跟風潮」,進一步加深債務危機的可能性。 如今,美國升息的腳步在倒數計時,距離現在大約還有半年時間。雖然升息的時程眾說紛紜,美元走勢也有可能漲多休息,惟目前市場普遍共識是,聯準會將於明年年中提高利率,強勢美元的趨勢底定。 但,資金不會等到美國聯準會正式升息才開始移動,最近全球資金版圖就開始出現移轉現象。未來半年,對企業和投資人而言,都將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早點做出應變和調整,才是上策。 貨幣╲期間 漲跌幅(%) 2009/11/25~2010/6/7 2011/4/29 ~2012/7/24 2012/9/14 ~ 2013/7/9 2014/5/6 ~ 2014/9/19 平均 美元指數 74.29 →88.40 72.93 →84.00 78.84 →84.58 79.09 →84.73 — 印尼盾 1.42 -9.95 -4.64 -3.77 -4.24 印度盧比 -1.87 -21.21 -9.71 -1.20 -8.50 澳幣 -13.06 -6.84 -13.03 -4.56 -9.37 巴西里拉 -8.39 -23.07 -10.97 -5.86 -12.07 南非幣 -6.23 -22.88 -18.14 -5.24 -13.12 註:除了美國貨幣以美元指數(DXY)計算以外,其他貨幣皆以美元為基礎貨幣 資料來源:彭博 商品大國匯率最敏感 2009年以來美元指數4次轉強,南非、巴西、澳洲等3大原物料國匯率貶值最劇。 三大央行不同調,美元獨強時代來臨美國準備收回美元,日本、歐洲大量印鈔,未來的世界,美元「唯我獨尊」! 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 準備收回市場資金 只要通膨與薪資同步上揚,我們的確可能提前升息。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 印鈔機已經暖機 我的計畫是,讓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1兆歐元,最快10月分啟動QE!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 默許日圓繼續貶值 日圓下跌 對經濟不一定是負面影響,日圓貶值是自然現象。
| ||||||
德國總理默克爾譴責烏克蘭反對派舉行的公投“非法”,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威脅將取消允許反對派延長自治的法案,烏克蘭停火協議日漸脆弱。
在俄羅斯已派重兵駐紮在烏克蘭反對派占領區的警告聲中,波羅申科周二召集烏克蘭國家安全委員會召開會議,考慮撤銷此前明斯克會議(9月5日)為了達成停火協議而為反對派設立的“特殊地位”法案。據彭博社,該法案是停火協議的核心。
今年9月,烏克蘭和國內反對派在明斯克達成協議,烏克蘭政府批準了該法律以允許反對派延長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自治權,同時允許他們進行選舉以自治。烏克蘭原計劃讓反對派在12月7日舉行公投選舉,沒想到反對派上周日就自行上演了領導人和議員選舉。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烏克蘭東部自行宣布成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11月2日舉行領導人和議員選舉,並於3日公布了選舉結果。
對此,默克爾表示,“現在沒有理由”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俄羅斯“並沒有像我們希望的那樣盡可能地”為解除危機“做出貢獻”。
明斯克協議應該成為基石。
波羅申科在周二發布的一個聲明中稱,反對派2日的選舉破壞“整體和平進程”,烏克蘭永遠不會承認選舉結果。
烏克蘭只是想和平地化解危機。今天我將向安全委員會提議,向國會申請取消允許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自治的特殊法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