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言大志:係咪做咗特首就唔答記者
1 :
GS(14)@2012-03-30 23:59:55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38065/20120330/73723
係咪做咗特首就唔答記者?其實即係問,係咪紅咗就唔識人?係咪打完齋唔要和尚/係咪完鬆/係咪割禾青/係咪香口膠食完就吐?
答案:係,又唔係。唔好打我住,唔係廢話,係實話。
點解話「係」,你諗吓,嚿香口膠都無味,點解唔吐呢?何苦含住,唔通要吞落肚?請和尚嘅目的就係打齋,咁齋都完咗,任務完成,和尚亦無唔走嘅理由,打完齋唔走嘅和尚,嗰啲叫「賴死唔走」。
啲人點解千方百計想紅,因為紅咗就係啲人走嚟識你,你唔使識人;紅人不能個個都識,這太濫了,失去了「矜貴」,失去了忽然和粉絲握手擁抱的「親民效果」。
你想想,如果胡溫年年月月日日都像個帶孩子的爺爺,無時無刻都抱着祖國未來的花朵拍照,那麼下次溫爺爺要展現自己「和顏悅色」的形象,要抱甚麼才好?
所以,這是一個很吊詭的命題,要親民,便要先擺架子,這才能有「放下身段無架子」的效果。
其實CY未登場,也不是逢記者問題必答,還記得星島記者追問他戴德梁行清盤的問題嗎?CY也是一言不發。不止政客,就算明星也是如此,要出碟有新戲宣傳,當然巡迴訪問大咪牌細咪牌來者不拒;宣傳期一過,被你影到街邊拖新女煲煙,當然破口大罵黑面離場。這不代表不親民,只代表「交易期過」,下次有需要再會。
CY肯定會回答記者問題,如果佢要Sell嘢/如果佢不幸賴嘢/如果問嘅記者唔係嗰幾份報紙……
電郵:
[email protected]
曾志豪
豪言大志:「簡體迫害繁體」妄想症
1 :
GS(14)@2012-04-12 22:31:43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38065/20120411/76640
由商舖使用簡體字所帶來「保衛本土文化」爭議,只是一個虛妄命題。
首先,從來沒有人贊成,或者實施,「簡體字取替繁體字」,只是有商舖,為了做生意,招呼目標顧客,而採用了對方的文字。很不巧,近來最大批的顧客,就是同樣使用中文、卻是簡體字筆劃的大陸顧客,所以才產生錯覺,以為有人要用簡體字取代繁體字。
為甚麼說這只是「錯覺」?舉一個例子。太古城鰂魚涌一帶的地產舖,很多都掛出了全日文的賣樓廣告,原因很簡單,很多日本人來香港工作,而且大都聚居在太古鰂魚涌一帶,所以地產公司為了做這些日本人生意,便推出日文資訊。
你會覺得地產舖歧視香港人嗎?不會,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是一種營商手法,針對目標顧客,提供便利的措施。
再看看赤柱,那裏的地產舖,出售動輒過千萬甚至億元計的豪宅,賣樓資訊大都以英文書寫。原因眾所周知,赤柱住了很多外籍人士,他們甚至是香港永久居民,但他們不懂中文,所以地產代理針對這批顧客,便推出了英文地產資訊。
你能夠說,這些全英文的地產廣告,歧視香港人嗎?難道我們又要衝進這些店舖,要求他們一定要提供中文的樓盤資訊嗎?
回到那些賣奶粉賣珠寶的商舖身上,他們做的和那些地產舖一樣,他們知道買奶粉買珠寶的巨大顧客群,以大陸人為主,你可以不屑不滿這種自由行豪客的現象,但這的確是事實。
電郵:
[email protected]
曾志豪
2 :
GS(14)@2012-04-12 22:32:06豪言大志:「簡體迫害繁體」妄想症(下)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38065/20120412/77243
如前文所述,就像很多日本人聚居太古城一樣,商家看準形勢,以便利對方的文字作廣告推銷,就像赤柱的地產舖,只以英文寫樓盤資訊一樣,做錯甚麼了?傷害香港人甚麼利益了?如何破壞繁體中文的生命力了?
就因為這些商舖照顧的顧客,是香港某一批人士痛恨的大陸人嗎?就因為這批人認為簡體字是劣質文化,所以不容許這些符號出現在香港嗎?若是如此,這不是赤裸的文化霸權嗎?誰又有權定義甚麼是劣質文化?
香港人絕對有權也應當堅持以繁體字作為香港的官方語言,但我們無權禁止社會人士,使用簡體字。我再重申,使用簡體字,不等同取代繁體字。甚麼情形下才是「以簡代繁」?就是有一天,港鐵的站名,由原本的「九龍塘KOWLOON TONG」,變成「九龙塘KOWLOON TONG」,把原本存在的繁體字,變成簡體字;又或者戲院的字幕,本來是「繁體+英文」,變成「簡體+英文」。
簡體迫害繁體妄想症,不是偶然發病,卻是精心策劃下的一場陰謀。
嚴打簡體字,甚至鼓勵商戶不要提供方便予大陸遊客,「唔識睇唔識講就唔好嚟啦」,以文化包裝,煽動民眾「拒共」,不斷強調中港的差異,下一步便應當禁止說普通話,或要求市民扮唔識聽普通話,不給予援助劣質強國人民,要他們滾回去。再下一步便應該是在深圳河築起圍牆,建立狹隘自私的所謂香港本土文化城邦。
電郵:
[email protected]
曾志豪
3 :
鱷不群(1248)@2012-04-12 23:34:38繁體字一定要反攻大陸
4 :
龍生(798)@2012-04-13 00:23:44人地大陸人就係鐘意你地係繁體字
偏就改做簡體字
還要振振有詞
真正白痴
5 :
stanly9988(17906)@2012-04-13 10:37:404樓提及
人地大陸人就係鐘意你地係繁體字
偏就改做簡體字
還要振振有詞
真正白痴
有文化人士就係
但自由行客多數都唔係咁有文化
6 :
龍生(798)@2012-04-13 16:57:32我都好奇怪自由行人仕會唔會入去(愛死你個b...)
7 :
mr_dlm(19486)@2012-04-13 17:04:11呢個曾志豪係咪想入黨想到傻左?
間agnes b而家唔係英, 繁, 簡並列, 而係只用英,簡
仲要係將軍澳, 有乜大陸人會去果度shopping?
去幫襯ge人95%都係用繁體字的本地人
豪言大志:唔該畀條路我行啊
1 :
GS(14)@2012-04-25 23:30:32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425/82663
電視經常播放一條「阻街」的宣傳片,不同年齡層的市民,老中青連天真無邪的小朋友都粉墨登場,苦口婆心、無限委屈的對着鏡頭說「唔該畀條路我哋行啊」,原來是政府的宣傳廣告,勸商販別在街邊擺放貨物,阻塞通道。
如果我是商販,我會好整以閒的撥撥頭髮,然後漫不經意的說:
「這不是霸佔,只是,官民合作啫。我擺啲貨喺條街度,都係方便市民嚟挑選採購,咁都唔得?你如果逼我嘅話,我得兩條路行,第一,準備流第一滴汁啦……無錯,人哋流血我流汁,因為生活逼人,你哋仲要趕絕我哋,簡直想將我哋汁都榨埋。
第二,我唯有講個真相出嚟,就係呢條街其實係我哋嘅私人地方,政府霸嚟做行人路十八年啦……我哋一直啞忍,呢個moment 我要爆啦!!」
雖然網絡廿三條刀懸頭上,但這條宣傳片仍是惡搞好題材。
請記協找來老中青文字記者攝影記者靚女主播,對住鏡頭說「唔該畀條路我哋行啊,我哋想採訪啊,搬走你啲花槽同鐵馬啊,花槽應該擺喺香港花卉展,鐵馬你可以捐埋畀馬會,畀番條新聞自由嘅路我哋行啊﹗」
社運人士又係排排坐,望住鏡頭:「唔該畀條路我哋遊行啊,我哋要路,唔要胡椒噴霧,多謝!」
盛女也要哭訴:「唔該畀條路我哋行啊,45度角真係好斜,我穿斗零踭會跌㗎,唔該。」
香港市民集體上鏡:「唔該畀條路我哋行啊,唔好真係委任阿邊個同邊個入政府做啦,叫佢地提早上路,又或者,躝屍趷路……」
電郵:
[email protected]
曾志豪
豪言大志:拉布不是拉布拉多
1 :
GS(14)@2012-05-07 22:40:07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507/86625
議員提出千多項修訂加缺席點票的技術,成功拉布,幾近癱瘓了討論《網絡23條》和《遞補機制》的法案。事後有議員提出,要限制議員拉布的權利。
很明顯,建制派急了,他們發現,拉布戰術,就如「辭職補選」一樣,打亂他們的部署。而他們制敵的方法也是一樣:禁止囉!
他們的邏輯很簡單:凡對自己不利的手段,都要禁止。
所以辭職補選要禁,提修訂拉布也要禁,不如索性提出,「反對議員有權反對」不就OK了嗎?
拉布不是議員專利, 02年孫明揚擔任政制事務局局長,負責推銷問責制,立法會三讀辯論,臨到點票,保皇黨竟然未齊腳,急得孫公不斷拉布遊花園。
我最記得電視畫面,張文光站起身,不斷向立法會主席作出「佢拉布拖時間」的手勢,孫公看見都忍俊不禁。那個笑的意思很明白:「搵食啫。」
保皇黨斬腳趾避沙蟲,下次政府要重施拉布故技,便可能作法自縛。更重要的是,以修訂作拉布,根本就是議員議事權利。就像足球場上的「角球旗戰術」,是合法地消秏時間。難道因為球員保護皮球能力高,便要取消球員在角球旗附近hold波的權利?
說到底,你「分組點票」的不仁制度在先,議會先天已無公平競技可言,我只是以合法途徑,回你一槍。難道只許「分組點票屈機」,不准「拉布修訂回敬」?拉布是戰術,不是拉布拉多,不是你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寵物啊﹗
曾志豪
豪言大志:《文匯報》原來是自己人
1 :
GS(14)@2012-07-31 10:52:58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A%E5%B7%B1%E4%BA%BA
吳康民說,如果香港人承認自己是中國國民,應該接受國民教育。即是說,如果你認我呢個大佬,呢張黃紙你同我燒咗佢,呢隻雞頭你同我斬咗佢﹗你係中國人嘅,就同我食咗呢劑國民教育科!
本來只是「教與不教」的問題,但這一提升已經變成「是不是中國人」的問題。肯接受國民教育,就是中國人;不肯接受,就是漢奸。吳康民甚至提到,「國民教育已經被政客騎劫,作為反對中央、反對一國、反對特區政府的重要武器」。他似乎忘記了,反國民教育的帶頭人物,只是一批「我未成年」的「學民思潮」中學生;思潮變滔天巨浪,差點淹死了吳克儉,家長教師接力搞大遊行。
「反國民教育」的軸心骨幹都是師生家長,香港政黨早失去「騎劫」社會運動、主導民情的能力。
《文匯報》社評說得更白,「回歸十五年,是時候推行國民教育了。」
也就是說,老子的耐性已經用完,你以為我花錢坐你枱真的只是和你談談情跳跳舞?不就是為了「直搗黃龍」嗎?今晚你就是我的人了。
香港人已偏安了十五年,遊戲時間結束。
《文匯報》還說,回歸以來,特區政府更把中史科從必修科中剔除,造成國民教育被邊緣化的狀態。
太好了,《文匯報》原來也撐反洗腦教育!師生家長早就指出,要認識國情,不是加插「國民教育」,而應該恢復中史的必修科地位,這才是正本清源的做法。
難得《文匯報》也認清了形勢,不如加入廣大市民行列,要求特區政府,還我中史科!
曾志豪
逢周一至三
2 :
oman(1154)@2012-07-31 11:05:18全世界的國家都有國民教育。如果香港人承認自己是中國國民,當然應該接受國民教育。美國人、英國人、日本人最重視國民教育。
人地成句係咁.
3 :
cody9(14279)@2012-07-31 15:25:41人地係得公民教育
4 :
自動波人(1313)@2012-07-31 15:30:08中國模式
5 :
八旗子弟(15368)@2012-07-31 15:36:50接受公民教育,就將國民教育改為公民教育
豪言大志:長江style 曾志豪
1 :
GS(14)@2013-04-22 22:58:43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95%B7%E6%B1%9Fstyle
PSY的《江南style》據說是諷刺韓國江南地區的貧富懸殊,摩天大樓畔鄰貧民矮屋。
香港的中環核心地帶,長江中心一帶的地方,最近多了幾頂礙眼與周邊CBD環境不協調的紅白藍帳篷(圖),裡面擠滿了牛記笠記的碼頭工人。
如果哪個導演在中環取景,便能也拍一齣香港版的《長江style》。
中環平時像個天堂,我很喜歡逛那些像燈塔般發光的名店,那泡在酒精的蘭桂坊,你完全忘記了不幸和貧窮,每個人唯一的憂慮就只是媾唔到女,或者買唔到限量版。
我愛看那些黑絲襪長腿套裝短裙的OL,中環最落魄的人都是打呔的。
可現在,中環這齣戲穿崩了,OL由長江大廈急步走下樓梯,卻避不過那些紅白藍帳篷,那算甚麼標語「養得起李,養不起家」,這甚麼話?
誰不要養家了,李家也要養家,這香港幾乎都是李家,家庭開銷多大,李生養家也是有壓力的。
你看,HIT不是發了聲明,譴責工會要求加薪20%是會拖垮香港經濟嗎?養得起你家人,便養不起李家人了。加薪20%便拖垮經濟,如果你們肯減薪20%,便能刺激經濟了,可惜啊,工人太自私,沒有為香港經濟作奉獻的精神。
李家是有愛心的,李老闆不是經常說,他有3個兒子,一個是專門賣嘢的,一個是用背脊擋住不讓他講嘢的,還有一個,便是慈善基金,專用來扮嘢的。注資到慈善基金,幫助有需要的人,所以那間外判商便突然死亡了,工人失業了便變成有需要的人了,便可以得到慈善基金的幫助了。
我們終於明白李老闆的苦心了,他明明和外判工人半毛錢關係沒有,還是這麼設想周到。
畢竟他也是穿膠花出身,對工人,自然有深厚感情。多謝李老闆。
豪言大志:誰還敢睜開眼? 曾志豪
1 :
GS(14)@2013-06-25 01:01:07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30624/206385
「七一香港巨蛋音樂節」的風波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不是因為無蛋卻叫巨蛋,也不是因為突然爆出來的「爭取場地訴求」,而是香港幾時變得咁熱血政治呢?
當大家怒插七一維穩Show、怒插樂隊又要維穩又要搖滾時,我實在不知道原來香港人是這麼渴求政治的內容。真係好奇怪,為甚麼每次報攤擺放時事周刊,都愛以娛樂Book B擺喺面,Book A講政治永遠都沉底?咁多人熱血政治,為甚麼《陽光時務》純政治雜誌又會做唔住?反而《100毛》大賣?
香港人真的這麼討厭抗拒「維穩」、真的想每分鐘都政治抗爭嗎?那為甚麼黃色巨鴨又會引起全城熱潮?設計師說隻鴨鴨無政治立場,只想逗人開心。
喂!這隻擺明是維穩鴨,但老老豆豆,有份鬧RB做維穩Show的人,你之前有冇追過隻鴨先?如果你咁抗拒維穩,你應該去參觀西九嗰嚿屎,因為據說那是有反思生活的意味。
網友圍剿RB,皆因他們曾參加反國教集會,高唱《睜開眼》,網民說「有希望才覺失望」。
經此一役,你覺得樂壇會有更多人出來政治表態,還是人人噤若寒蟬?誰還敢做RB?表過一次態便要一世表態,偶一失手便被人攻擊;反而如果平時沉默,卻能得到「原諒」,平安樂逍遙。
睜開眼已經要很用力,偶然閉目還要被痛罵偷懶,難怪閉目裝睡的人比較多。
豪言大志:做人道理的廢話 曾志豪
1 :
GS(14)@2013-07-09 09:21:25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30708/210216
教你做人道理的書本,都像Model的時裝,穿在人家身上好看,但永不可能複製在自己身上。
Model把自己餓得像用Photoshop執過相一般的身材,現實的你,有這種毅力嗎?
一行禪師說,要平靜自己的心情,學懂沉澱。就像一杯果汁,攪勻的時候濁亂不堪,但當果肉沉澱,果汁又變得悅目可飲了。看完,畀Like,讚嘆,然後,合上書本,鬼唔知咩?但點沉澱呢?果汁可以放在平靜的桌面沉澱,每天逼巴士的你如何找一方淨土,穩定煩躁的心?阿嬸,你唔好再逼,你個胸掂到我啦!
或者那些道理,本身有破綻。有一本書教人不要動怒,叫我們不要做一杯水,要做湖泊。你在一杯水加鹽便鹹得受不了,但如果你胸襟是湖泊,加了鹽你也不會察覺。鹽便是指那些負面的情緒,書本叫我們好好進修,變成湖泊,便能有容人之量。
問題是,湖泊放鹽,當然可以被湖水沖淡,但如果扔在湖泊的是塑膠垃圾呢?那怕只是一個小小膠樽,湖泊都無法容納分解,注定要一生一世漂浮。
世上有可化解的怨怒,像流言蜚語,那便是鹽:但世上也有不可分解的仇恨,譬如種族、宗教的衝突,你看看中東。即使胸襟修煉得像大海,但有毒物質仍是源源不絕傾倒,水質最終變差,不宜飲用,到時怎辦?
真有這般容易,心靈書本的作者,早就獲諾貝爾和平獎了。
專欄電郵:mailto:
[email protected]
豪言大志:毒家產 曾志豪
1 :
GS(14)@2013-07-09 09:22:43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30709/210637
華懋集團的這份財產,不是普通的家產,首先是「獨家產」,個個都想獨吞,由王廷歆到陳振聰甚至最近龔仁心也要就財產的擁有權要和政府打官司。人人爭獨家,不愧「獨家產」之名。這又是一份「毒家產」,家產有毒,王德輝是第一個受害人,兩度被綁架,最終不知所蹤,法律上被判死亡,會否其實仍在人世?小甜甜也中了毒,首先失去丈夫,其後要和家翁打官司,然後身患癌症,官司打完,兩年後便身故,家翁也於2010年去世。
如果你明知辛辛苦苦贏了家產,但兩年後便要撒手人寰,你還會爭嗎?迷信角度,如唔爭家產會否便能多活幾年?就像十三么個個都說邪牌食咗會行衰運;但天下又有哪個賭仔見到十三么會唔食?
振聰便是要搶食十三么的唔信邪賭徒,本來好地地,做小甜甜無名份的浪漫情人,坐擁三十億身家。就像成手靚牌,小甜甜出銃打隻西,歸西個西,慈善基金食糊,振聰雖然無糊食,但絕對唔使賠錢,根本無得輸。偏偏見人哋食十三么食得咁開心,唔抵得,竟然玩搶食,同人爭隻西!
可惜自己根本唔係食番子,結果食唔出,仲要賠詐糊錢!這絕對是家產有毒作怪。BTW,振聰點解食唔到隻西?因為佢唔係做番子唔係做萬子唔係做筒子唔係做索子,而係做,騙子。
專欄電郵:mailto:
[email protected]
豪言大志:一樣是考試 曾志豪
1 :
GS(14)@2013-07-17 21:50:04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F%E8%80%83%E8%A9%A6
一樣追捧報道狀元、一樣強調幾多人考獲5星星、狀元學校排隊影相分享教學讀書心得、一樣的各界名人安慰失敗並非失敗、眼前小挫折別要害怕……除了「DSE」和「會考」名字的分別,其實我們的教育環境有甚麼「質」的改變?計分方法不同,但還不是計分?沒有ABCDE,變成54321,學生的壓力沒有減輕,學生的前途選擇看似多了,副學士文憑課程一大堆,其實還不是只有兩條路:升大學,或其他。升大學永遠是正職,其他永遠只是「其他」。
那不是蘋果和橙的比較,而是燒鵝飯和菠蘿包的分別;一個食得飽,一個僅僅令你不胃痛。所以去到最後,食菠蘿包的還是死盯着燒鵝飯不放。
這個狀況,其實和改學制前一般無異;考到大學便一天光晒,考不上慘過遺失智能手機,DSE和會考生一般的徬徨無助迷惘,這改制是否瞎折騰?
最反智是我們明明知道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大學畢業月入8千大有人在(你看,我也不免墮入用錢衡量學生價值的圈套),但昏黑的大學門口仍是最光明的一扇門;就像TVB收視口碑越來越差,但瘦死的駱駝比螞蟻大,TVB始終是間大學,良心台或收費台便是「副學士諸如此類」。TVB一個不見經傳的新聞小花落淚都是城中話題,你叫學生如何接受名人勸說「考唔到大學,條條大路通羅馬?」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