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寿司店看明星
1 :
GS(14)@2010-09-28 22:26:28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4290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日本餐厅,Nobu的招牌除了新派Fushion菜式,还有无数的大明星。
现在北京华贸中心对面的JW万豪酒店一楼竖着一块Nobu的广告牌,从春节就开始装修到现在,从迪拜和菲律宾等地运过来的材料陆续到位。等到年底开张,这里或许就会成为狗仔们蹲守的新据点。
无论在全球哪个城市的Nobu,这家新派日本菜餐厅都星光熠熠。俄罗斯红发美女间谍安娜·查普曼多次出入伦敦Nobu,因为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经常光顾这里;贝克汉姆30岁生日宴会是由Nobu操刀;休·格兰特拿着价值30万美元的钻戒向伊丽莎白·赫莉求婚被拒也是在Nobu;库尔尼科娃和拉丁情歌王子恩里克·伊格莱西亚斯在Nobu约会;莎拉波娃和伊万诺维奇的选择则是墨尔本的Nobu;乔治·阿玛尼是Nobu米兰店的合作伙伴,这家店直接取名Armani Nobu—分别来自于阿玛尼和主厨松久信幸(Nobu Matsuhisa)的名字。他们的合作还不止于此,松久信幸的工作服也是由阿玛尼特别设计。
就像Nobu餐饮集团的合伙人罗伯特·德尼罗所说,“他们可都是大明星—是的,在这里,你想看到多少大明星就能看到多少。”你没看错,说这话的就是那个大名星德尼罗。
松久信幸当年选择在比弗利山庄开出第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餐厅Matsuhisa实在是一个正确的决定。罗伯特·德尼罗在这里吃过松久信幸融合了南美与日本风格的新派日本料理后惊为天人。这位奥斯卡影帝花了4年时间说服松久信幸与自己一起开一家餐馆—1994年,第一家Nobu餐厅在纽约开业。
罗伯特·德尼罗不仅为Nobu招来大量的明星顾客,还拉来自己的商业伙伴Drew Nieporen和制片人朋友Meir Teper一起入股,前者是Myriad Restaurant Group的合伙人兼总裁,出任经理合伙人的Richard Notar也有多年的高级酒店和夜总会工作经验。除了松久信幸的厨艺,这些合伙人在名人和VIP圈里的人脉以及餐饮行业的经营经验都成为Nobu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明星们在餐厅里频繁出入,到Nobu用餐成为时髦的事情,餐厅人满为患,连预订都常常爆满,想看明星起码要等一个月。
甚至连原本低调得略显羞涩的大厨松久信幸本人也被打造成十足的明星,这位米其林星级主厨在好几部电影里客串角色,还为GAP、林肯轿车、雷达表和斐济水等品牌代言广告。
当然,更多的时间里,松久信幸仍然忙于在全球各地扩大自己的寿司版图。现在Nobu已经成为全球最成功的餐饮集团之一,2008年,Nobu委托高盛出售了集团51%的控股股权,以换取更多的现金用于扩张。在这笔交易里,Nobu集团的估值高达4亿美元,而当时它在全球还只有17家店,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21个城市的26家餐厅,北京即将开张的则是第27家。
Nobu北京大约有200个餐位,周围高端餐厅云集,比如浮士德法餐厅、俏江南等。但和这些餐厅运营模式不同的是,Nobu像酒店一样运营,选择一个合作伙伴,Nobu输出概念、管理和服务,自己很少直营,不拥有餐厅。松久信幸和Meir Teper一起考察各个城市,松久信幸负责研究当地的海鲜市场和其他食材是否适合Nobu,决定是否进入这个市场,如果他感觉不错,Meir Teper就接手进行商业洽谈。
Nobu北京店的合作伙伴是一家名叫阿莱曼尼的餐饮管理公司。阿莱曼尼拥有这家北京餐厅,从投资到选址全权负责,而Nobu则执行从食物到服务的标准。挪威人黎士谦(Oyvind Naesheim)从Nobu香港来到Nobu北京出任主厨,他已经把家从香港搬到了北京,并开始和从迪拜Nobu过来的黄婧妍一起,与北京的五星级酒店大厨交朋友,并寻找那些最优质的食材供应商。他们还需要确保室内设计、服务,甚至日本空运过来的专用餐具等细节符合Nobu要求。
阿莱曼尼和一家大型奢侈品零售集团关系密切,后者在富人圈的人脉和口碑无疑能为Nobu北京的客源提供一些优势。在Nobu和它的北京伙伴看来,如今的中国新富已经足以支撑起这样一个市场,这里的目标客户包括第一、二代的中国企业家和富豪,以及那些在欧美接受过高等教育后回国的成功人士—在拥有了各种奢侈消费品之后,他们还需要一种最符合潮流的饮食方式,Nobu正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注重食物品质和口味本身的新派日本菜。
Nobu和它的中国伙伴最初曾考虑在上海开店,但最终选择了北京。与上海市场相比,北京的日餐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上海日本料理的餐厅数量是北京的两倍之多。而Nobu北京位于时下最炙手可热的高端消费区华贸中心,周围有两家五星级酒店万豪酒店和丽思卡尔顿酒店,除了一家大牌云集的购物中心新光天地,另一家耀莱新天地正在修建。
这里也是北京“撞星”指数最高的地区,张曼玉、王菲、陈慧琳、范冰冰等人都曾在这里出没。尽管Nobu北京店不像纽约总部那样有明星股东撑腰,但相信在中国也同样会吸引大量明星。
Nobu北京的价位仍未确定,而Nobu伦敦、Nobu纽约和Nobu香港的人均价位都在600元以上。主厨黎士谦将是Nobu北京主要的成本控制者。Nobu有自己的成本控制系统,200多道菜中大概会发展20%左右的本地菜肴—在最昂贵的原料中几乎不作成本妥协,而在蔬菜等辅助原料中,会作一些成本的平衡。
Nobu和它的中国伙伴没有给北京店设立严格的投资回报期,但双方看上去都信心十足。对大多数人来说,日本菜就意味着寿司、刺身、天妇罗和照烧,但Nobu的墨西哥胡椒黄狮鱼、西京烧银鳕鱼等新式日料或许会别有一番新意。不过吸引力更大的可能还是那些明星—这已经成为Nobu的另一个招牌。
迴轉壽司電梯 可轉彎 成本低 更安全
1 :
GS(14)@2010-12-28 15:45:30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809782
[url=javascript:;]

[/url]
[url=javascript:;]

[/url]
環狀扶手電梯 Levytator,外形極似迴轉壽司的輸送帶。
統扶手電梯直上直落,不懂轉彎。現在全球終於有了第一條可轉彎的環狀扶手電梯 Levytator,由於似極迴轉壽司的輸送帶,所以又叫「迴轉壽司電梯」( Sushi-lator)。新款電梯不受地形限制,不論是地勢起伏的山坡,抑或配合商場設計,都可蜿蜒操作。
Levytator設計最大特點,在於梯級不是長方形,而是兩邊呈曲線,製造出空間令梯級能轉彎。此外,傳統電梯的操作是將走到電梯末端的梯級反轉,經電梯底部運回電梯開端,即同一時間內有半數梯級用不着,上和落又要用不同環帶; Levytator則只需一條環帶連接上落兩邊,梯級到頂後在平路地底走一段,就可往下走,用盡所有梯級,令電梯成本大減。更重要是 Levytator梯級之間和梯邊都沒罅隙,上落時不會夾腳仔。
Levytator是倫敦城市大學機械工程師利維( Jack Levy)的發明,靈感來自地鐵的扶手電梯。「我質疑扶手電梯為甚麼總是直的。有時電梯若能轉彎會方便得多。」 Levytator影片上載到 YouTube已有逾 23萬點擊率,料後年陸續在各地出現。
英國《每日郵報》

2 :
ksw(1423)@2010-12-28 18:05:01我唸起企上去D人好似元祿個廣告....
D女係到叫:好靚仔呀!!!
之後件三文魚子同海胆企左起身...
3 :
GS(14)@2010-12-28 18:23:42我想起板長那個無聊廣告
4 :
ksw(1423)@2010-12-28 18:25:32幾個老外個個$8廣告?
吞拿魚不錯的..
5 :
GS(14)@2010-12-28 18:26:56是啊...吞拿魚口感我認為不太好...
6 :
ksw(1423)@2010-12-28 18:31:31是不是入口溶掉那種?
7 :
GS(14)@2010-12-28 18:32:47唔唔...吞拿魚不能啊...
8 :
龍生(798)@2010-12-29 02:26:40有壽司達人出來教授我們, 吞拿魚的精彩點在那兒嗎?
9 :
abbychau(1)@2010-12-29 11:44:54看來只適用於上落同邊的地方
10 :
ksw(1423)@2010-12-29 11:51:33我只是個蛋散食家,,
事實上香港大部份的壽司店都比不上日本.(理上當然嘛..)
坐迴轉台還是要叫menu壽司, 那用來幹嗎...
香港壽司師傅都帶手套, 當然因為要衛生啦. 其實日本的不會用, 因為要利用掌心的熱力同手感去整先"實".
另外什麼炎燒我在日本從來沒吃過,,可能有也不出奇...
也很少看過有卡位坐, 就算店很大都很少有.(築地好像有很多卡位...忘了)
香港好食既真係少,要有日本水準就要很貴了.
吞拿魚只是個人喜歡, 入口愈容易溶愈好.
我想吃好吃的喬麥麵跟關東煮, 有好推介嗎?
11 :
abbychau(1)@2010-12-29 13:03:12點解個個都係度講壽司既?
12 :
ksw(1423)@2010-12-29 13:16:47係wor...離晒題.
算啦, 茶樓吹水區嘛.
abby你覺得日麻好玩定港雀好玩?
13 :
abbychau(1)@2010-12-29 13:50:34當然日麻
14 :
GS(14)@2010-12-29 21:08:30我都是喜歡鮭魚..
15 :
亞力士(1473)@2010-12-29 22:55:2313樓提及
當然日麻
H game?
16 :
亞力士(1473)@2010-12-29 23:09:02其實我唔好生野 除左八爪魚同蝦撈wasabi
17 :
abbychau(1)@2010-12-29 23:14:15真牌or non-H-game, H-game d 日麻通常好多牌操作
18 :
GS(14)@2010-12-30 22:15:5116樓提及
其實我唔好生野 除左八爪魚同蝦撈wasabi
這個應該好吃啊
板前壽司前線冇糧出 拖糧「大話」穿煲
1 :
GS(14)@2011-01-09 15:50:15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850364
【本報訊】早前以天價 308萬港元投得野生藍鰭吞拿魚「日本一」的和之味集團,被指拖糧事件昨越演越烈,繼板長員工在網上指控集團老闆鄭威濤拖糧,集團另一壽司店板前也被指拖糧。有前線職員「踢爆」資方解釋拖糧是銀行轉賬出問題「講大話」,一眾高層職員獲準時發薪,明顯肥上瘦下。
「日本一」銷情欠佳板前壽司員工昨日向本報表示,板前前線職員日前同樣接獲集團通知,因銀行自動轉賬系統出現問題,原本本月 7日出糧需延至 10日或 11日。他接獲通告後,即致電發放通告的集團高層查詢,對方解釋是銀行自動轉賬問題,但被踢爆集團高層準時出糧後,又改口稱因部份分店經理計錯糧單,累及全線分店員工未能準時出糧。
該名員工又直指「日本一」遭環保人士杯葛,乏人光顧,「 90蚊一客,一日先賣到十幾客」。本報昨日向鄭威濤查詢,至截稿前仍未獲回覆。
環保觸覺連同 facebook「罷食板前板長」群組共數十人,昨晚到旺角板前壽司店外抗議,呼籲罷食,即場獲 200多名巿民簽名支持。

2 :
reference(1610)@2011-01-09 22:28:30不如補充鄭生其他news: e.g.(1)點穩"排王之王"老闆笨; (2)自己屋企溜水浸濕下層賴死唔賠; (3)話自己D壽司魚係日本入口其實係大陸.....
3 :
亞力士(1473)@2011-01-10 00:23:44條友又幾識推銷自己 又識群娛樂中人
4 :
GS(14)@2011-01-10 21:02:412樓提及
不如補充鄭生其他news: e.g.(1)點穩"排王之王"老闆笨; (2)自己屋企溜水浸濕下層賴死唔賠; (3)話自己D壽司魚係日本入口其實係大陸.....
遲D補番上去,送多篇前妻點講
5 :
GS(14)@2011-01-20 22:26:04扒王VS壽司王 50億飲食王國 爭奪戰揭秘
近年火速冒起的板前、板長壽司店老闆鄭威濤,憑一招「手握壽司」創造傳奇,生意愈做愈大,短短數年連開三十九間分店,業內更盛傳他正計劃將飲食集團上市,估計市值高達五十億元。
鄭威濤事業一帆風順,但卻面臨被分身家危機;「扒王之王」老闆李德麟,以集團第二大股東的身份,入稟法院要求查帳,並向鄭追討應分得的資產,估計約十五億元。案件日前審結,法官押後宣判。
本刊拆解這場「扒王大戰壽司王」官司的來龍去脈,發現當中還涉及第三位飲食界響噹噹人物、上市公司「味千中國」的主席潘慰。而銷聲匿迹多時的鄭威濤前妻,更在內地接受本刊專訪,揭露鄭不為人知的上位路。
鄭威濤去日本買一條魚都幾十萬元,但我三年前花了幾千萬元入股其公司,至今一毫子都未分過,太不公道!」連鎖式餐廳「扒王之王」老闆李德麟說。
有「扒王」之稱的李德麟,○八年七月入稟高院,要求鄭威濤交出旗下飲食集團帳目供他查閱,以追討應得利益。案件在四月十二日開審,李親身出庭,鄭則由大律師余若薇代表,控辯雙方各自陳述理據後,法院押後宣判;誰勝誰負暫未知道,但飲食界人士估計,若扒王贏得官司,可追討的金錢將較入稟時多出十倍。
扒王追討十五億
市場盛傳鄭威濤正積極計劃將旗下飲食集團上市,名正言順成為香港「壽司王」,故李德麟所持股份亦應水漲船高。
兩年前,市場估計板前、板長壽司店的市值五億元,扒王如果勝訴,最多可得一億五千萬元;如今鄭威濤的飲食集團規模大了很多,分店多達三十九間,一旦上市,市值可達五十億元,扒王佔三成一股份,約十五億元。
壽司王面臨被分身家,連飲食界富婆、上市公司味千中國(0538)主席潘慰亦被牽涉其中,事件起因要追溯到二○○四年。
「當時鄭威濤、潘慰及胞弟潘嘉聞,一同在香港經營味千拉麵店,業務上軌道後,一眾股東決意另闢戰線,成立『駿濤有限公司』,由鄭威濤打骰開辦其他種類的日式食品店,股權分布是鄭佔三成八、潘氏姊弟佔三成四,其餘由五名與香港味千拉麵有關的人士持有。」知情者說。
曾到日本學習做壽司的鄭,不久便在尖沙咀加連威老道開設首間板前壽司,並以手握壽司作招徠,力撼其他以機器製造的連鎖壽司店,結果大收旺場,同年底已在銅鑼灣東角道開設分店。
「鄭威濤搞新店得米,且睇好前景,便全力經營壽司店,沒再參與味千的業務。」知情者透露,鄭目前仍持有味千中國百分之六股份,市值約五億二千萬元。
可是生意蒸蒸日上之際,股東之間卻出現矛盾。入稟狀指出,○五至○六年間,鄭把第一間板前賺到的三千一百萬元利潤,獨自開設多間分店。
入稟狀透露,潘慰姊弟得悉事件後非常不滿,曾與鄭威濤協商,獲答應分配有關分店的股份,但至○六年,板前已先後開了六間分店,兩姊弟仍未獲得任何利益,再與鄭談判。有人轉為建議成立一間新公司Hero Elegant Limited,注入所有分店資產,日後再開分店,亦會由該公司持有;股權分配是鄭佔六成九,潘慰姊弟佔三成一,並在○六年九月簽訂協議書。
潘慰其後因要專注進軍內地市場,以及籌備把味千拉麵在港上市,無暇兼顧板前的股權問題,遂將三成一的股份注入另一公司Fine Elite Group Ltd,○七年三月售予扒王李德麟。
李德麟購入Fine Elite後,變相成為Hero Elegant的第二大股東,他曾多次要求鄭威濤交出帳目,但不獲理會,對方還繼續以個人名義,開辦多三間板前分店,並開拓新品牌「板長壽司」,李遂入稟法院要求查數。
板前商標險被奪
鄭雖然面對官司,仍不斷擴充生意,且殺出香港,在澳門、日本、台灣和新加坡開分店,經營的食店種類也愈來愈多,迄今其飲食王國,共有十二間板前壽司、十八間板長壽司、六間自家烏冬專門店、兩間雪村串燒店,以及一間岡田咖啡店;最近又與藝人曾志偉等合資開火鍋店。
鄭威濤無懼扒王的挑戰,原來早有對策。他的代表大律師在庭上抗辯時指出,鄭早在○六年十月便註冊成為「板前」的商標持有人,但翌月才發現,潘慰姊弟在未有知會他的情況下,曾向公司註冊處申請「板前壽司」的商標,雖未能得手,但顯示潘氏有心違反合約,故雙方在○六年九月簽訂的協議書早已失效。此外,鄭認為李德麟的股份購自潘氏,有問題亦應找對方商討。
據知,潘氏姊弟搶註商標失敗,因他們僅是控有板前的駿濤公司股東,只有駿濤的董事鄭威濤才有權註冊。
手握壽司響名堂
白手興家的鄭威濤,四十二歲便打造出五十億元的飲食王國,關鍵之一,是年輕時遠赴東瀛勤工儉學,苦練得「手握壽司」絕藝。
在汕頭出世的他,童年時已來港定居,十七歲讀至中四時輟學,到銅鑼灣友和日本料理當學徒,兩年後他利用儲蓄,加上家人資助,膽粗粗拿着三萬元到日本學日語和廚藝。
「那筆錢只夠他買機票、以及支付三個月學費和一個月住宿費,幸好友和的一名大師傅,介紹他到當地一家老牌壽司店工作,以賺取生活費用。」鄭威濤一名友人透露。
該友人續說,鄭在香港時已算是「小師傅」,但到日本打工,卻要由最低級做起,但因表現好,很快便負責做壽司的「握飯」工作,由於他全情投入,終學成精巧的手握壽司技術,加上經常與當地人溝通,日語會話能力突飛猛進,比其帶有鄉音的廣東話說得還要好。
鄭威濤在日本學藝兩年後,返回香港準備大展拳腳,可是開設壽司店的本錢甚高,遂選擇當時收入非常可觀的導遊工作,專帶訪港日本團,希望儲夠錢便開舖,期間認識了富家小姐李小玲,由此展開人生另外一頁。
獨家專訪
鄭威濤前妻:冇我嘅錢 冇佢今日「他的確叻仔,也很搏殺,要做好一件事,一定瞓身去做。」記者聯絡到身處內地的鄭威濤前妻李小玲,她對鄭的做事態度評價甚高,尤其大讚他有噱頭,近年經常與娛樂圈中人打交道,大大加強壽司店的知名度。
李小玲最初表示不欲多談鄭威濤,因他畢竟是自己子女的父親,但提到當年成功引入味千拉麵的經過,卻娓娓道來。
洋名Helen的李小玲,與鄭育有一對子女,兩人在九七年離婚不久,鄭便與香港味千拉麵一名女職員結婚,對方再為他添了兩名孩子,一家居住於清水灣獨立屋,幸福盈溢。但Helen的情況恰好相反,至今仍是孤家寡人,且經歷過生意失敗和破產。
生於富裕家庭的Helen,早年隨家人移居加拿大,九二年回流返港,在銅鑼灣開設水晶店,經朋友介紹下認識當年二十五歲、做導遊的鄭威濤,兩人隨即展開如電影橋段的浪漫愛情故事。
愛心便當贏芳心
Helen憶述被追求時的甜蜜時光稱:「他不但每天中午親自送來愛心便當,且晚晚接放工;每次獻上鮮花,必定附送花瓶,可見其細心。」芳心被攻陷的Helen,與對方結識三個月後,在女方家人支持下,於九三年買樓結婚,未幾誕下長子。
「一齊生活後,我才發現他原來有飲酒和抽煙習慣。」Helen雖感不滿,但從未想過放棄這段婚姻,並在九四年再為鄭威濤多添一名女兒,同時大力支持他搞生意,包括賣掉跑馬地的物業作本錢,助其開設日式班戟店,可惜最終執笠收場。
她九五年到日本尋找發展機會,從雜誌看到味千拉麵的加盟介紹書,認為引進香港大有作為,遂約見當時的味千社長重光孝治,在他介紹下認識了有意將味千引入中國的潘慰。三方經多番商討後,Helen和潘慰終獲授予香港和中國的味千經營權,九六年五月在銅鑼灣駱克道開設第一間味千拉麵店。
離婚要收掟煲費
「我當時與潘慰各出一百五十萬元合組公司,分成十股,各佔一半。由於潘慰忙於開拓內地市場,我則要照顧兩名年幼子女,於是從我的股份中,撥了一股給鄭威濤,並由他全權打理香港味千的生意。」Helen說,鄭非常投入工作,第一個月便為公司賺了二十萬元,但疑因工作過於辛勞,夫婦間容易出現摩擦,關係更愈弄愈差,卒協議離婚。
豈料有人卻開出條件,除要求得到她所持味千股份的一半,再索取一百萬現金。
「我一心想盡快離婚,且在外國生活時,聽慣夫婦離婚分身家的新聞,遂同意對方的要求。」Helen說,當時慶幸對方沒有在子女撫養權問題上糾纏,故不在意金錢的事。
對離婚時向前妻索取味千股份與現金,鄭威濤曾直認不諱,並強調:「我只是取回我應該得到的財產。」其時香港味千已開了六間店,每月營業額超過一千萬元,加上擁有味千拉麵在香港及中國的專營權,市值超過億元;Helen將味千的兩成多股權給予鄭後,索性把餘下的股份售予潘慰,全身撤離,轉為投資房地產。
借一百萬失撫養權
惟她其後生意失敗,○一年硬着頭皮向鄭威濤借了一百萬元,後因無力償還,惟有交出兩名子女的撫養權。○五年她更被迫破產,敗走內地,先後開設過寵物店和服裝店,現時則做醫療及美容用品生意。
「他沒有我提供的第一筆資金,根本沒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但我倆既然夫妻緣盡,他如今賺多少已與我無關。」破產期已完結的Helen表示,一對子女與其關係非常疏離,她相信全因破產影響形象,故目前只希望努力搵錢,重新站起來,修補與子女的關係。
姓名:鄭威濤
年齡:42歲
籍貫:廣東汕頭
學歷:中四
家庭:曾離婚,現任妻子林盈盈,共育有4子女。
事業:白手興家,96年引入味千拉麵、04年開設板前壽司、07年開設板長壽司。
現職:板前及板長壽司老闆、味千(中國)股東。
分店:板前、板長等日式食肆共39間物業:清水灣銀巒路獨立屋身家:味千中國股份及物業約值6億元,若成功將旗下飲食集團上市,市值估計約50億元。
噱頭:06及08年主持無綫飲食節目《和味無窮》;08年起連續三年在日本投得被譽為「日本一」的藍鰭吞拿魚王。
姓名:李德麟
年齡:59歲
籍貫:上海
學歷:工商管理學士
家庭:曾離婚,現任妻子為息影女星林珍奇,育有2子女,女兒李依琳為人稱「扒女」的兼職模特兒。
事業:富家子弟,74年接掌家族生意明新凍肉、99年創立扒王之王餐廳。
現職:明新凍肉、扒王之王及多間食肆主要股東分店:扒王之王餐廳共40間物業:西貢溱喬4,000呎獨立屋、港島中半山愛都大廈4,000呎單位、另有7至8個舖位。
身家:旗下凍肉公司和物業約值16億元,若成功將扒王之王上市,市值估計約40億元。
噱頭:06年聘請新聞人物「巴士阿叔」陳乙東擔任旗下食肆公關,後因妻子反對將其辭退。
壽司王 新聞多多
鄭威濤生意愈做愈大,身家愈來愈豐厚,但除了與扒王李德麟的官非外,他近年亦碰到不少麻煩事。
16/6/08 食環署接獲四宗關於板前及板長壽司的食物中毒個案,遂封閉其位於觀塘的食物製造廠進行清潔及消毒,但次日續有十五名食客不適入院,食環署進一步封閉十多間板前及板長分店,其中一間因未有適當儲存食物遭檢控。
17/1/09 鄭威濤駕車時突然伏在軚盤上毫無反應,其他駕駛人士以為他暈倒遂報案,警員到場證實鄭因腹部劇痛一度陷入半昏迷,但他拒絕送院,事後由朋友接走。
8/1/10 鄭威濤第三度在日本投得「日本一」藍鰭吞拿魚王,但運回香港準備大肆宣傳時,卻遭環保團體「贈興」,到板前和板長分店示威及為魚王默哀,呼籲市民拒食。
30/3/10 鄭出席朋友生日派對後醉酒駕駛,被法庭判罰五千元、停牌九個月,並要報讀駕駛改進課程。
市值多少 點樣計
扒王李德麟雖與鄭威濤同樣從事飲食業,但在缺乏帳簿之下,如何推算出對方的飲食集團可值五十億元?有財經界人士解釋,要估計一間公司的價值,最簡單方法是參考同類上市公司的數據。
現時本港上市的大型飲食集團,以大家樂(0341)規模最大,有分店一百間,按其最新公布,○九至一○年度淨賺五億元,即平均每店年賺五百萬元。不過財經界人士指出,賣壽司、魚生的盈利,比做快餐好得多,保守估計高出三成。
鄭威濤的壽司及相關店舖共三十九間,以每間年賺六百五十萬元計算,每年總盈利二億五千多萬元,若集團成功申請上市,其估值可達每年盈利的二十倍,即五十億元。
撰文:何源遠︱攝影:鄧振權資料:資料組︱設計:雷振邦
6 :
GS(14)@2011-01-20 22:26:17魚 王 扒 王 反 檯 鄭 威 濤 $10 億 發 達 路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505
7 :
GS(14)@2011-01-20 22:26:46鄭威濤8500萬購半山壹號
豪宅交投未因臨近農曆新年而減慢,和之味集團董事總經理鄭威濤或有關人士,剛斥8,500萬元購入何文田半山壹號一個半山徑單號座數複式連泳池特色戶作投資,而一資深陳姓投資者剛以呎價達4萬元創項目新高售出山頂La Hacienda一幢洋房。
鄭威濤表示,購入上述半山壹號單位主因特色戶罕有及何文田為傳統豪宅區,加上對長實發展的物業具信心,同時新樓市政策令炒家卻步,但反而是用家及長線投資者的入市好時機。友和地產黃和榮表示,剛售出的半山徑單號座數特色戶,面積3,383方呎,平台637方呎,另連泳池,呎價約25,126元。
一餐壽司肥過巨無霸 逾1,000千卡 營養不均衡
1 :
GS(14)@2013-03-13 00:10:20有無咁肥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312/18192718

貝勒在書中指出,即使是一頓「清淡」壽司午餐,都足以令人攝取過多熱量、碳水化合物和鹽,而且營養含量不足,絕非是那些注意健康或瘦身人士的「恩物」。
她說:「一件普通壽司卷含290至350千卡,碳水化合物含量就等同兩塊半至四片麵包。吃一件加州卷,等同吃了兩份夾了蟹柳、小片牛油果和丁點蔬菜,配以致肥蛋黃醬的三文治。」不要忘記,一份壽司午餐往往有兩、三件加州卷,若全部吃掉,就攝取了1,050千卡熱量。
蔬果量少 纖維鐵鈣不足
即使是其他壽司,所含熱量也比想像高。英國壽司店Yo Sushi賣的雜錦壽司,一盒就含755千卡路里,比巨無霸漢堡和小包薯條合計還要多。
除了熱量高,專家建議常每周吃兩份、每份重140克的魚,若以為吃一餐壽司就夠一份,就大錯特錯。一件加州卷或一件握壽司,用上的魚平均只重5克。這代表要吃上至少28條加州卷或28件握壽司,才攝取到足夠一餐所需的140克。專家又常建議每日吃五份、每份80克的蔬果,以攝取足夠的纖維、鐵、鈣和鉀。部份壽司雖然包上紫菜,但提供的營養顯然不足。即使吃六件加州卷,都只吃了1克重的紫菜,提供的鐵和鈣,佔女性每日所需份量不足1%;加州卷中的小片青瓜、牛油果,營養價值都有限。
大胃口的人更會覺得,若吃壽司做午餐,熬不到晚上就肚餓。這是因為壽司只含小量可令人感覺飽肚的蛋白質。在英國超市出售的一盒壽司,蛋白質含量只是一份火腿青瓜三文治的1/5。
貝勒指,壽司營養不足之餘,糖份也高。她指,做壽司的飯經過加工,喪失了維他命、礦物質和纖維;煮飯時還會加入大量糖和含營米醋。吃一頓「健康」壽司午餐,其實可能只代表吃下一口口「經處理的含糖碳水化合物」。
壽司飯加工 糖份鹽份高
糖之外,還有鹽。貝勒指壽司鹽份高,部份原因是煮飯時加鹽,甚至加豉油。煙熏過的魚,例如三文魚或鯖魚,以及醃菜和薑,含鹽份都好高。她指,Yo Sushi壽司店一件三文魚、吞拿或蝦壽司,含1/4克鹽;一件加州卷就有近0.5克。吃四件加州卷和四件握壽司,已接近每日最高攝取鹽份上限一半。
但這數值仍未計算豉油的含鹽量,僅一茶匙豉油就含有近3克鹽,是近半人體每日攝取上限。經常吃太多鹽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英國《每日郵報》
2 :
ng caddy(36072)@2013-03-13 12:23:26其實都有咁肥,你試下不用油,去煮他們,只會得出更加油
做得太多 賣剩更多 爭鮮壽司當垃圾
1 :
GS(14)@2013-10-01 17:17:2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01/18445205
【本報訊】在全球鬧糧食荒下,港人每天棄掉廚餘達接近4,000公噸,相等於一個奧林匹克標準泳池,或塞爆277架雙層巴士,數字驚人,幾乎逼爆堆填區,但有跨國飲食集團卻極度浪費,每日大量傾倒食物!有專營外賣壽司的台灣爭鮮壽司店,以「3蚊一件」招徠客人,《蘋果》直擊發現,該集團有分店關門後將大量魚生、壽司扔掉,倒入垃圾桶前更狂噴玻璃水,被指勁浪費。有處理剩食的組織批評,爭鮮做法「太浪費」,建議「唔整咁多,咪唔使扔咁多!」
記者:關震海 黃學潤 梁煥敏
以平價外賣壽司殺入香港的爭鮮壽司店,在本港有超過30間分店,近日有大埔街坊向本報表示,外賣店每晚10時半關門後,即將大量壽司傾倒:「佢哋唔減價促銷就丟晒,好浪費,其實夜晚唔使整咁多。」她更目擊該店員工噴上大量玻璃水,以免有人執來食。
大埔分店一晚掉50盒
記者上周起連日到大埔超級城地舖爭鮮壽司外賣店觀察,發現晚上9時壽司櫃仍爆滿,放了數十盒大大小小的盒裝魚生、壽司,每盒由20多元至40元不等,包括三文魚、鮮蝦、吞拿魚及小泡芙等,但街坊只對「3蚊一件」壽司有興趣。
「餐盒減價5蚊,而家開始減5蚊!」至距離關門尚有20多分鐘,店長才開始宣佈「減價」,但歷時僅10分鐘,盒裝壽司始終無人問津,職員便迅速搬出膠箱準備「清場」,然後職員和店長排排企揀自己喜愛的壽司,但他們大多只吃壽司上的魚生,飯糰就扔。縱使職員鯨吞一輪,拚命清了數盒,惟壽司櫃仍是爆滿。關門後15分鐘,職員已拿起玻璃水打開壽司盒狂噴,然後掉進大垃圾袋,再落力加噴數次才封袋。記者現場數算,單是一晚,該店已至少棄掉50盒盒裝壽司,分別裝滿三個大垃圾袋。
噴玻璃水杜絕拾荒客
由於該外賣店是全開放形式,整個扔壽司過程就在門口進行,不少街坊途經均對此浪費之舉為之側目。
記者追蹤發現,職員將垃圾放入垃圾袋後,會掉到該商場一樓後樓梯,放入兩個寫上「爭鮮」大型垃圾桶內,爭鮮亦在該層商場開設一間堂食的壽司店。記者打開垃圾袋,發現被噴了玻璃水的壽司沒有特別氣味,若有人執來食,後果可大可小。
記者日前到該大埔分店查詢,職員強調每天剩餘壽司僅一袋左右,又指公司為減少剩食,每晚9時停止製造壽司。職員又解釋向壽司噴玻璃水:「呢個係上頭命令,驚佢哋(拾荒者)執咗,如果食咗唔舒服就會投訴我哋,間間舖都係咁。」
雖然有職員指「噴玻璃水」是按公司指示,但記者到油麻地、牛頭角和粉嶺分店觀察,該三店銷量較好,棄掉的壽司僅十多盒,均無噴玻璃水。記者致電爭鮮台灣總公司了解港台壽司店每天剩食數量及處理情況,該公司傳訊部只稱:「香港及台灣不能回收壽司及魚生的剩食。」
2 :
GS(14)@2013-10-01 17:17:44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01/18445208
【環保有法】
本港唯一回收魚生類的剩食回收組織惜食堂,其行政總裁陳妙瑜指按政府指引,魚生壽司不能回收,她希望食肆控制製造量,減少製造垃圾,「其實製作量最好要配合銷售量,唔好製作咁多(壽司),咁就唔使掉咁多。」她指惜食堂會回收超市急凍三文魚頭及魚尾,運至廚房再煲湯,包裝後免費送給有需要人士。
除了惜食堂,還有不少店舖都有剩食回收妙法,其中擁有240間麵包店的美心西餅推行「剩餘麵包捐贈計劃」,與不同慈善機構合作,於每天晚上8時許收集當日賣不完的包點,翌日分派給低收入家庭人士、獨居長者及復康院舍等。
環保團體綠領行動今年8月推行「食物分享計劃」,到長沙灣街市及黃大仙好運街市把賣剩的蔬菜、麵包及豆類食品經篩選後分派給有需要市民。非牟利社企Green Monday早前號召新人參加「無綠不歡飲宴」,由義工聯絡酒樓在飲宴後,將剩食存放於雪櫃,翌日送予有需要人士。
《蘋果》記者
3 :
GS(14)@2013-10-01 17:18:02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01/18445211
【平民食店】
源自台灣的爭鮮壽司店09年進軍香港,面對高昂租金,率先主攻外賣,在葵芳開設首間、以「3蚊一件」壽司外賣店闖出血路。外賣店現已擴至24間,集中九龍及新界,大部份設於地鐵站內,連開設的堂食店,分店逾30間,一躍成為平民壽司店。
65歲的爭鮮老闆陳津秋,是台灣企業家,96年創辦爭鮮迴轉壽司,以「新鮮、平、外賣」招徠;爭鮮04年斥資約4.98億港元投下台北新世界購物中心的標書,取得高鐵台北購物廊經營權;07年邀請黑澀會做代言人,令爭鮮火速成為台灣第一壽司店。近年更進軍內地、香港、美國及新加坡,全球分店超過300間,2010年的營業額衝破約17億港元。
陳津秋80年代做外銷成衣,被譽為「外銷成衣業界高手」,曾自稱以「平價」起家,與高價服裝無緣,故衣櫃內不添任何西裝。其女兒陳上樸承接父親節儉作風,於台大外文系畢業後,從爭鮮的店長做起。
《蘋果》記者
4 :
GS(14)@2013-10-01 17:18:36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01/18445215
【員工爆料】
中國人「食剩」的陋習,已令堆填區無法負荷。將軍澳區議員方國珊表示,每天有大量廚餘傾倒於本港三個堆填區,而且生的食物容易變壞,會經常發出惡臭,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單以將軍澳堆填區計算,每天傾倒的固體廢物,已達垃圾車1,000架次,數量驚人。她批評食肆為營商而製造大量食物,傾倒是暴殄天物,建議消費者可減少幫襯這類食肆,以示懲戒。
爭鮮關門前仍擠滿壽司櫃的政策,曾在爭鮮工作、現時自立門戶的黎子豪也感浪費,他透露爭鮮為確保客人有許多選擇,關門前仍然繼續製造壽司,「公司要逼爆個櫃,每日剩餘嘅壽司都擠滿兩個垃圾袋,好浪費!」他指爭鮮曾經考慮打烊前減價,不過最終因擔心客人趁減價才前往店舖掃貨,故當時只一星期減價一、兩天。
剩食組織拒回收
但黎子豪坦言,經營此類店舖確有難處,因魚生及混了糖醋的壽司,本港剩食回收組織均不會回收。魚生在冷凍設備的運送下,一般可保存兩天,飯糰則可保存數天以上,但回收公司曾以食品安全風險及無冷凍設備為由,拒絕回收。故他開設的壽司店,以即叫即做方式,減少浪費。
《蘋果》記者
5 :
VA(33206)@2013-10-01 17:48:06香港未試過
台灣就………不如自己整
6 :
GS(14)@2013-10-01 17:56:36平嘛,我覺得呢篇野有點不太好
7 :
iniesta(1400)@2013-10-01 19:32:51人地自己D貨, 有權自己決定點處理
8 :
GS(14)@2013-10-01 22:07:48其實那個對手都講出難處
9 :
鱷不群(1248)@2013-10-01 22:35:11浪費食物是不好,但應該用焚化爐處理,不是傾倒於堆填區
10 :
ironforge(21491)@2013-10-02 10:06:119樓提及
浪費食物是不好,但應該用焚化爐處理,不是傾倒於堆填區
唔知你呢個野理據..用焚化爐處理...
如果有能力將廚餘從垃圾中分離出黎,應該將呢d轉化成有機物肥料啦..點會燒左佢..
依家個問題係唔同類型既垃圾,混埋一齊,都唔太可能分類處理
11 :
ironforge(21491)@2013-10-02 10:44:22如果剩得多.對利潤減少,公司自然會生產少d..
公司點處理d賣剩野,其他人好難管..
特別咁多魚生果d,如果送出去食壞人,又惹禍上身..
12 :
鱷不群(1248)@2013-10-03 02:29:3810樓提及
9樓提及
浪費食物是不好,但應該用焚化爐處理,不是傾倒於堆填區
唔知你呢個野理據..用焚化爐處理...
如果有能力將廚餘從垃圾中分離出黎,應該將呢d轉化成有機物肥料啦..點會燒左佢..
依家個問題係唔同類型既垃圾,混埋一齊,都唔太可能分類處理
要將全港廚餘轉化成有機物肥料,是昂貴而無效益,處理不及亦有衛生問題,而且肥料無咁多需求
13 :
hellohk(32085)@2013-10-03 03:31:21即叫即做重好, 又平又夠新鮮, D人有著數實肯等
14 :
亞力士(1473)@2013-10-03 19:45:36佢又無話趁收檔, 2文件平賣咁, 唔係d來做宵夜/早餐都好
15 :
GS(14)@2013-10-03 22:04:4414樓提及
佢又無話趁收檔, 2文件平賣咁, 唔係d來做宵夜/早餐都好
他有講呢點,就是怕D人為平趁呢段時間平買,所以唔敢搞太長
16 :
Ar Yan(11362)@2013-10-04 02:06:21壽司咁易變壞,你汁來食,食病人又要負責
留俾人食,一樣易變,食病人又係要負責
17 :
味皇(1196)@2013-10-04 05:14:19壽司同面包的話,用壓紙機壓成磚頭乾,拋出公海餵魚
18 :
wilyty(1376)@2013-10-04 08:17:5217樓提及
壽司同面包的話,用壓紙機壓成磚頭乾,拋出公海餵魚
transportation + processing cost >>>>>>>>>>>> 壽司 cost
19 :
wilyty(1376)@2013-10-04 08:18:3016樓提及
壽司咁易變壞,你汁來食,食病人又要負責
留俾人食,一樣易變,食病人又係要負責
should change law la
20 :
buyanbai(42258)@2013-10-06 18:08:34咁真係幾浪費
21 :
jos_spy(34148)@2013-10-07 10:47:10如果整特價時段,就個個都唔會係正價時段買啦!
22 :
GS(14)@2013-10-07 22:29:3121樓提及
如果整特價時段,就個個都唔會係正價時段買啦!
所以呢個是人地自由,怪乜人
23 :
亞力士(1473)@2013-10-07 22:51:5221樓提及
如果整特價時段,就個個都唔會係正價時段買啦!
唔一定架, 面包鋪好多過左5、6點都特價賣, 我放工成日買做第二日早餐.
【Raw Food之味】Raw Food美食版 果仁變壽司
1 :
GS(14)@2015-05-11 19:29:58先將果仁及葵花籽浸過夜
同樣是Raw Food,一條香蕉跟一碟「Raw壽司」,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要壽司棄蕉。到底蔬菜如何可以變壽司?記者:劉嘉欣攝影:王俊龍
將果仁及及葵花籽放入食物處理器,攪拌成醬,中間可視情況加水
成醬後再加上不同類型的蔬菜,如西芹等,增加顏色及口感
40歲的Angie,外表看來比實際年齡起碼細十歲。她為了追求美味的生機食物,遠赴峇里學廚。不少人認為生機食物近乎等如無火煮食,吃棵菜就可以,到底有甚麼好學?「以前真係你開個火,放食材入去焗爐。而家成個技巧好唔同,因為有好多攪拌、風乾、發芽、發酵,呢一啲好另類嘅方法。其實呢啲全部都係最原始,最基本,可能係古代已經用嘅防腐方法。」既然如此,立即請教Angie如何將蔬果變成美食!
配上蔬果盤即可食用
或者用來替代米飯,製成壽司
「今日會做一個素吞拿魚醬,咁當然係無吞拿魚喺入面。」這個醬勝在做完之後可以有多種食法,最適合上班族,做一次可以吃上幾天。
記者親自試過這兩味菜,既有口感又夠味道,確是不錯。不過於峇里學廚時最令Angie驚訝的,不是老師們的手藝,而是老師竟然也要食補充營養丸。「我嗰時都好驚訝,點解你哋都要食一粒粒,乜唔係一個噱頭嚟咩?佢地再解釋話其實今時今日個生態環境都破壞得幾勁,同一個植物入面嘅營養價值,可能都大大地流失咗好多!」現在大約七成時間食生機食物的Angie,除了自己吃更會讓家中小狗一起吃,一於有「Raw」齊齊食,但這樣對小狗是否真的好?留意Green稍後的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11/19143532
尋找相機食先鯉魚壽司地道術語你要知
1 :
GS(14)@2015-10-11 01:42:18小小心思成就藝術。日本網友「famitikin115」日前分享栩栩如生的鯉魚造型壽司,壽司飯上加上蛋皮、海膽、三文魚、紫菜等食材,模仿鯉魚花紋,再蓋上一片薄薄魷魚仿造魚皮,活像一條真的「小鯉魚」。精緻的鯉魚壽司出自日本大分縣「丹匠」壽司店師傅的巧手,網友都覺得是又美麗又像真的藝術品,但亦有網友表示:「有點太真了,反而有點可怕。」此類壽司被統稱為「細工壽司」,它們都會有特別造型,而且非常精緻,日本人多在特別節日才會吃。不少壽司店都有鯉魚造型壽司,而「丹匠」的鯉魚壽司只限外賣訂購服務,但只適用於日本本州內部份地區。日本Getnews/台灣東森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10/1932811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