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推遲母乳餵養導致新生兒死亡風險大增八成

《第一財經日報》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方面獲知,根據最新統計數字顯示,約7700萬新生兒未能在出生後一小時內送進母親懷抱餵食母乳,這一數字占到所有新生兒數量的一半。

“嬰兒在離開母體後經過較長時間才與母親初次接觸會降低他們的存活率,減少母乳供應量且降低純母乳餵養的機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高級營養顧問法蘭西•貝讓(France Bégin)表示。“如果所有嬰兒從出生到六個月只餵母乳的話,那麽每年能夠拯救80萬個生命。”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數據顯示,在中國,2013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的結果顯示僅有26.4%的嬰兒在出生後一小時內接受了母乳餵養。此外,六個月以下兒童的純母乳餵養率僅為28%。

母乳餵養新生兒出生後一小時成關鍵

在過去15年中,推動新生兒在出生後一個小時內進行母乳餵養工作進展緩慢。

這些兒童沒有得到必要的營養、抗體和與母親的肌膚接觸,而這些可以保護他們免遭疾病和死亡的威脅。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顯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是全世界五歲以下兒童夭折率最高的地方,自2000年以來,非洲東部和南部新生兒在出生後一個小時內進行母乳餵養的比例只提高了10個百分點,而在非洲西部和中部,這一比例幾乎沒有變化。

在南亞,嬰兒出生後一個小時內進行母乳餵養的比例在15年間翻了三倍,從2000年的16%上升到2015年的45%。即便如此,這一增長仍遠遠不夠,2100萬新生兒仍然沒有及時得到母乳餵養。

開始母乳餵養時間越延後,嬰兒在出生後的第一個月夭折的風險越高。出生後的母乳餵養被推遲2-23個小時會導致兒童在生命的頭28天夭折的概率增加40%,而當母乳餵養被推遲24個小時以上時,這一概率將增至80%。

“母乳是嬰兒的第一個疫苗,也是抵禦疾病最早和最好的保護。”法蘭西•貝讓說。“由於新生兒占到了五歲以下夭折兒童的幾乎一半,出生後一個小時內進行母乳餵養可以說是生死攸關。”

母乳減少嬰兒夭折概率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分析顯示,即使在醫生和助產士協助分娩的情況下,母親也無法得到應有的幫助以便在孩子出生後立即開始母乳餵養。例如,在中東、北非和南亞地區,在熟練的助產士幫助下分娩的女性與在並不熟練的助產士或親戚的幫助下分娩的女性相比,在生產後一個小時內開始母乳餵養的可能性更低。

早期母乳餵養被推遲的另一個原因是餵食嬰兒其他液體或食物。在許多國家,在嬰兒出生後的前三天餵食嬰兒配方奶粉、牛奶或糖水是當地的習俗。幾乎一半的新生兒都會被餵食這些食品。當餵食嬰兒這些比母乳營養成分少的液體時,進行母乳餵養的頻率也會降低,而對於母親來講,開始和持續進行母乳餵養也變得更難。

全世界範圍內,只有43%的六個月以下嬰兒是進行純母乳餵養的。完全未接收母乳餵養的嬰兒的夭折率是純母乳餵養的嬰兒的14倍。

無論母乳餵養持續時間多長,母乳總會減少嬰兒夭折的概率。在生命之初的六個月里,從未進行母乳餵養的嬰兒因感染而夭折的概率是或多或少進行一些母乳餵養的嬰兒的七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68

希拉里“郵件門”再起 被爆為克林頓基金會謀利

盡管美國司法部已表示不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之前“私郵公用”一事進一步調查,但“郵件門”余波還在繼續發酵。

當地時間9日,司法監督調查組織“司法觀察”(Judicial Watch)公布了來自希拉里電郵中的296封郵件。其中的44封,是希拉里之前深陷“郵件門”時期沒有主動上報國務院的郵件。

按照“司法觀察”的說法,此次公布的郵件,矛頭直指希拉里在任國務卿時期(2009~2013年)克林頓基金會(Clinton Foundation)對國務院的影響,甚至涉及利益輸送、濫用權力等。

幹涉國務院事務

克林頓基金會是希拉里的丈夫,也就是比爾·克林頓在擔任第42任美國總統第二任期結束時建立的基金會,旨在加強美國以及全世界人民面對全球性挑戰互相依賴的能力。同時,基金會在全美的多個地區設有辦公室,包括克林頓夫婦政治生涯起家的地方:阿肯色州的小石城。

2015年的數據顯示,克林頓基金會2001年成立以來募得近20億美元,而基金會約100萬美元捐款中約1/3來自美國境外的外國政府或實體。目前,鑒於希拉里正在角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基金會的日常運作由其女兒切爾西負責。

不過,此次最新公布的郵件質疑克林頓基金會對國務院日常工作的影響。比如,郵件爆出克林頓基金會昔日的高級職員、也可被視為克林頓家族心腹的道格·班德(Doug Band)曾遊說希拉里的一位助手,在國務院給一位熟人安排個差事。在郵件中,班德就直言不諱地告訴希拉里昔日的兩位助手米爾斯(Cheryl Mills)和阿伯丁(Huma Abedin),“安排這個熟人非常重要”。隨後郵件顯示,阿伯丁回複班德:“人事正在操作。”

在2009年的郵件中,班德又指示米爾斯和阿伯丁將一位來自黎巴嫩的億萬富翁吉爾伯特·沙古力(Gilbert Chagoury),也是克林頓基金會的主要捐贈者之一,作為美國國務院與黎巴嫩政府私底下的聯絡人。班德在郵件中寫道:“我們需要沙古力與黎巴嫩政府說上話。你們知道,他(沙古力)在黎巴嫩是個非常關鍵的人物,對我們也非常重要。”阿伯丁隨後的回複便把該信息與時任美國駐黎巴嫩大使費爾特曼(Jeffrey Feltman)通氣。不過,多年後當費爾特曼回憶此事時,斷然否認與沙古力有所接觸。

“司法觀察”主席費爾頓(Tom Filton)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拉里及其助手“故意”將這44封郵件隱藏起來,試圖瞞過美國民眾、法庭和國會。“這些郵件鮮活地展示了克林頓基金會、基金會的捐贈者以及運營者是如何公然違反美國律法的。”費爾頓說道。

特朗普借機炒作

面對這些最新公布的電子郵件,希拉里陣營第一時間反駁道:“這些郵件與希拉里擔任國務卿的工作無關,也與克林頓基金會無關。”希拉里陣營的發言人施維琳(Josh Schwerin)表示:“這些郵件並未涉及希拉里本人或者基金會的運作。只是希拉里的助手與其他人員的聯系。而且班德如今已不再為基金會工作了。”

對於沙古力一事,希拉里陣營在10日解釋道,沙古力當時只希望能更好地借助美國了解黎巴嫩大選的情況,並沒有偷窺美國務院行動的想法。

盡管希拉里陣營百般解釋,但顯然還是有人趁機大作文章,比如希拉里的競爭對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特朗普直接把最新公開的這些郵件視為希拉里涉“公共腐敗”的證據。特朗普的政策顧問米勒(Stephen Miller)表示:“這些郵件再清楚不過地證明了希拉里缺乏判斷力、用人失察,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她把公職看作個人斂財的手段而已。”

特朗普第一時間也在社交媒體上回應道:“當媒體談論希拉里的政策時,不要忘記利比亞,或許還有這些郵件。”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10日也表示,如果國務院不在11月大選投票前公布希拉里“私郵公用”的所有郵件,那只能證明這個體系是“被非法操縱”的。而這也是特朗普一直以來對國務院的評價。

今年7月5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正式表態,不會對希拉里就先前的“郵件門”事件進行起訴。科米當時只是用“太粗心”一詞來形容希拉里的行徑。他的這一表態,不僅為鬧得沸沸揚揚的希拉里“郵件門”事件直接畫上句號,也被視為替希拉里之後的競選道路掃清障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966

將一半捐贈者拒之門外 希拉里欲與克林頓基金會劃清界限

針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若當選,其所屬的克林頓基金會將何去何從,近來引發了不少爭議。

上周,克林頓基金會的董事會通過了克林頓父女提出的新的自限條例:如果希拉里當選,克林頓基金會將拒絕來自企業和外國的捐贈,克林頓屆時作為“第一先生”也將退出董事會,並不再為基金會募捐。

克林頓基金會用新條例自縛手腳,為何以希拉里當選作為時間節點?在“郵件門”之後,嚴格自限真的能打消美國民眾對希拉里的疑慮嗎?

100萬美元以上捐款者超200家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克林頓基金會網站上查閱到的捐贈顯示,超過半數的金主屆時都將因這一新的規定被列入禁捐名單中,包括澳大利亞政府、挪威政府、荷蘭政府、沙特阿拉伯政府,還有可口可樂公司等。這幾家捐贈方累積捐贈額均超過500萬美元,其中,來自澳大利亞政府和澳大利亞國有機構的捐贈金額甚至超過2000萬美元。

克林頓基金會網站所列舉的累積捐贈額超過100萬美元的機構與個人近200家/位,其中有53%將受到禁令限制。這一結果也意味著,克林頓基金會的全球化運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企業與美國國外的捐贈資金。因此,不少民主黨人和自由主義者一直批評希拉里,認為她一邊作為總統候選人,一邊利用家族基金會大撈海外資金,其中不免存在利益沖突。

克林頓基金會前身成立於1997年,自2001年克林頓卸任進入董事會之後拓展迅速。15年間,已經募集資金超200億美元,在全球擁有超過2000人的團隊,下設9個分支機構和2個獨立附屬機構。目前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在全球無出其右。

克林頓基金會達到如此規模,僅靠克林頓夫婦四處演講是遠遠不夠的。比演講更“吸金”的是,克林頓夫婦靠著自己的聲望構建起一個世界頂級的社交網絡,不少國家的政要名流、機構官員、企業高層和大明星都通過克林頓基金會的牽線搭橋聚在一起,門檻自然是要為基金會出一份力。

靠著驚人的人脈與資金,克林頓基金會在世界各地鋪開大量醫療和經濟發展項目,包括在美國國內為學校提供鍛煉設施和健康午餐,支援海地的震後經濟恢複,降低中低收入國家中艾滋病藥物的費用,開展艾滋病母嬰阻斷項目等。

希拉里與基金會劃清界限

外界分析,克林頓基金會宣布新禁令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打消希拉里“郵件門”帶來的非議。在最新曝光的一些郵件中,克林頓基金會的助手在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致信她的助手要求為一個熟人在國務院安排工作。特朗普借機毫不客氣地表示希拉里是提供“有償服務”,而希拉里則否認這一說法。

如果希拉里當選,克林頓基金會的新措施將立即生效。除了拒絕來自企業和外國的捐贈,屆時“第一先生”克林頓也將退出董事會,並不再為該基金會募捐。在過渡期間,希拉里的女兒切爾西·克林頓將繼續留在董事會擔任職務,但基金會還將從正式名稱“比爾、希拉里和切爾西·克林頓基金會”中將希拉里和切爾西的名字劃去。

但是,該舉措可能會對克林頓基金會的運營造成一些影響。比如,已經為該基金會捐款超過1億美元的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加拿大礦業巨頭弗蘭克·居斯查(Frank Giustra),作為基金會運作的重要力量將因此受限。此前,他在加拿大建立並運營了克林頓·居斯查企業合作組織,隸屬於克林頓基金會。克林頓基金會工作人員表示,該組織在獨立之後不會繼續使用克林頓的名頭。

但是,新禁令不適用於總部位於波士頓的克林頓健康倡議組織。該組織最開始由克林頓基金會下屬的機構所建立,但現已獨立。該組織聲明稱董事會將在近日召開會議討論具體措施。

美媒6月的一項投票顯示,選民中有47%的人認為,在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克林頓基金會接受外國政府資金這件事不妥。

總統和基金會是否沖突?

克林頓基金會的此番表態引起了不少爭議,畢竟,克林頓基金會此前從未阻止來自企業與海外的捐贈,希拉里擔任總統與擔任國務卿對基金會的影響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嗎?

在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克林頓基金會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主動公布捐贈者名單,並可以持續對此前已經捐過款的外國政府收取數額相當的捐款。但在接受其他政府的新捐贈時需要經過國務院批準,如果產生問題,白宮將會介入。但是,這一協議顯然沒有對克林頓基金會的運作造成太大影響。

在此期間,克林頓基金會從7個國家的政府那里獲得捐款,其中包括卡塔爾和阿曼。在希拉里的國務卿任期結束後,克林頓基金會還承認,在沒有獲得國務院同意的情況下,曾接受來自阿爾及利亞政府50萬美元的捐款。

在希拉里競選期間,基金會拒絕了來自外國政府的捐贈,但是繼續接受來自外國企業與個人的捐贈。相比之下,對外國政府與企業的資金一律說“不”的新措施更為嚴格。

“美國國務卿,可以接受國外政府和企業的捐贈,但是美國總統就不行?”特朗普之子小唐納德·特朗普也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看法,暗指克林頓基金會此舉只是為了討好選民。

希拉里競選團隊的發言人布萊恩·法倫(Brian Fallon)則稱,克林頓基金會的自限措施完全出於自覺,在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基金會采取的措施已經比法律要求嚴格,隨著希拉里參選,並可能入主白宮,克林頓基金會更主動“保證采取更嚴格的措施。”

一些評論家則表示,若希拉里當選,克林頓基金會的禁令將在11月生效,這意味著捐贈者會趕在截止日期之前抓緊捐錢,把握最後期限討好希拉里。

“克林頓基金會是對外國實體或政府的一種誘惑,它們可能認為捐款可以拍克林頓夫婦的馬屁。”在2009年希拉里被提名為國務卿的聽證會上,前參議院理查德·魯格(Richard Lugar)曾發出這樣的質疑,督促克林頓基金會拒絕所有海外資金。在8月20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魯格表示,希拉里夫婦吸取了當年的教訓,並采取了正確的做法。但他認為克林頓夫婦不應該關掉基金會,因為在世界範圍里,基金會確實幫助了許多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57

被質疑用基金會謀私利 希拉里回應“只有煙霧而沒火”

“郵件門”的風波尚未平息,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又陷入了另一個危機。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指控稱,希拉里利用克林頓家族的基金會公職謀取私利。而美聯社也提出,在梳理希拉里擔任國務卿頭兩年的日程表和郵件後發現,她接見過的非公務人士當中,超過一半曾向克林頓家族的基金會捐過錢。美聯社報道稱,雖然眼下尚未發現其中有何違法之處,但這一“異乎尋常的比例”不免令人揣測希拉里有以權謀私之嫌,更讓人對她的政治操守產生質疑。

針對抨擊和質疑,希拉里昨天在接受CNN著名主持人安德森·庫珀的采訪時做了回擊,稱:“特朗普所說的十分荒唐!我在擔任國務卿時不受任何外部勢力的影響,我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決定。”她認為這些抨擊都像是“只有煙霧而沒有火”,並表態說:“即使如今硝煙彌漫,但我知道我是清白的。”

基金會為何引爭議?

特朗普最近發聲稱,一些國外政府和企業領導人向克林頓家族基金會支付費用,而希拉里則利用基金會為自己謀取私利。在本周二晚的得克薩斯州奧斯汀集會上,特朗普表示:“我們無從知曉克林頓基金會的錢流向哪里,美國國務院又與它有哪種聯系。其中大大小小的罪行罄竹難書。”

美聯社也通過梳理資料發現,2009年~2011年期間,希拉里一共與154名非公務人士見過面或通過電話,其中至少85人曾以個人名義或名下企業名義向克林頓基金會捐過現金或向基金會的海外項目投過錢。這85名“金主”累計向克林頓基金會捐款1.56億美元,其中至少20人捐款額超過100萬美元。這154人不包括美國聯邦政府工作人員,也不包括外國政府駐美代表。美聯社報道稱,兩年期間,希拉里一共接見過至少16名別國外交人士,他們也以各種名義向克林頓基金會“貢獻”了170萬美元。

對此,希拉里回應稱,他們只關註了她擔任國務卿時期的很小一部分時間,所說的事很荒謬。

為了抵制這些負面的消息,希拉里的丈夫、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宣布,如果希拉里能夠贏得本次大選,基金會將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包括今後只向美國公民、合法居民以及美國獨立基金會募集捐款,他本人也將不再擔任董事會成員並停止籌款活動。

當希拉里被庫珀問及為何要在她上任之後而不是現在立即實行這些新措施時,她回答:“顯然,現在有一些特殊情況。”那麽,“這些特殊情況在你擔任國務卿時就存在嗎?”庫珀追問道。

“不,不。”希拉里說:“有人認為我是因為基金會的關系才與埃利·威塞爾(Elie Wiesel),梅琳達·蓋茨(Melinda Gates)和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見面的,這種想法十分古怪。他們是受人尊敬的全球性領導人,我個人十分榮幸能與他們交流,我想任何一任國務卿都會樂於傾聽他們的想法與見解。”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克·托納也官方回應道:“國務院沒有規定禁止工作人員與政治競選團體、非營利性組織或基金會來往,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克林頓基金會。此外,會見(國務卿)的要求、建議和申請通過多種渠道提交到國務院,這其中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

再次回應“郵件門”

根據公開報道,希拉里在FBI的調查中稱她使用私人服務器的想法來源於前國務卿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但鮑威爾對此已予以否認,認為希拉里的團隊一直想把註意力轉移到自己的身上。

庫珀對於這一爭議向希拉里提出疑問,她回答:“我不會向公眾披露我與他之間的私人對話。過去幾年里,關於這件事我被問了太多次,我知道當我試圖解釋的時候,看起來像在掩飾些什麽。我只希望向公眾說明,開設一個私人服務器是我自己的想法,我感到非常抱歉也應當對此負責。

“我相信大眾在選擇總統時,會考慮我長久以來的成績和表現。”她繼續說道。

然而,奧巴馬前高級顧問大衛·阿克塞爾羅德(David Axelrod)認為希拉里的回應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說:“我認為她應該嚴肅對待這件事,她的態度過於草率。顯然人們對於這件事抱有疑慮,可她並沒有消除人們的懷疑,這會讓人覺得她對此不夠重視。”

特朗普在最近一次爭取弱勢群體投票的發言中,指責希拉里將群眾當作投票的機器而非獨立的個體。希拉里回應稱特朗普是在制造負面輿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46

“無盈利不公益”? 騙子瞄上南都公益基金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9月5日從南都公益基金會獲悉,該基金會已被騙子瞄上。

據該基金會給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近日,有不法分子冒充南都公益基金會發起“南都眾籌基金”。“南都公益基金會特此聲明,此信息與南都公益基金會沒有任何關系。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也未做過該基金發起人。”5日下午,南都公益基金會官網已刊出相關辟謠聲明。

據該官網公布的“騙子信息”稱,“南都眾籌基金(2007-2016)簡稱南都眾籌屬南都公益基金旗下,南都網絡科技公司主推的一款互聯網+公益+金融項目。發起人是南都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徐永光。目的讓全國各界愛心人士既能做公益、獻愛心又能在基金收益,良性循環,讓愛不斷延續,讓愛更有力量,人人互幫互助。”

記者看到,該眾籌基金的告示上,還公布了“會員制度”,包括會員註冊、複投提現、地面推廣、打款時間、獎勵金、業績分紅等。

5日下午,南都公益基金會表示,有關南都公益基金會的信息,均以南都公益基金會網站、南都公益基金會官方微博以及南都公益基金會官方微信為準。“在此提醒大家,謹防上當受騙。南都公益基金會將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66

中國銀行:註冊成立慈善基金會 捐款不超過八千萬元

中國銀行9月21日公告稱,經董事會審議通過,中國銀行將捐款不超過人民幣8000萬元,專項用於註冊成立中國銀行慈善基金會。2016 年實際捐贈超過股東大會限定的 2016 年對外捐贈限額的部分從2017年對外捐贈限額中抵扣。

此項議案將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批準。公司相關股東大會會議通知和會議資料將另行發布。

另外,公司董事會還表決通過了“董事會專業委員會主席及成員調整”議案。公司董事會決定:自 2016 年 9 月 21 日起, 董事會專業委員會主席及成員調整如下:陸正飛先生擔任人事和薪酬委員會主席。汪昌雲先生擔任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 稽核委員會委員、風險政策委員會委員及人事和薪酬委員會委員。除上述調整外,董事會專業委員會其他安排保持不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866

發改委發聲明”打假“:這個基金會與我們沒任何關系

21日從國家發改委網站獲悉,發改委發布鄭重申明,稱“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基金會”不是發改委下屬基金會,發改委發展規劃司與該“基金會”無業務管理關系,也無任何業務聯系,發改委發展規劃司歷任司領導中無“馬書洪”此人,且經與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核實,該“基金會”並未在民政部註冊。請各地和相關單位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

近期,據部分地方和委屬單位反映,有一個據稱為“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基金會(www.chengzhenhua.org.cn)”的機構以國家發改委下屬基金會,受發改委業務管理等名義開展活動,該“基金會”理事長馬書洪也以“原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身份對外活動。

“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基金會”網站截圖

該“基金會”理事長馬書洪以“原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身份對外活動(截圖自該基金會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816

樓繼偉就任全國社保基金會理事長、黨組成員

24日從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網站獲悉,近日,社保基金會召開副處級以上幹部會議,黨組書記、副理事長王爾乘同誌主持會議。

會上,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鄧聲明同誌宣布了中央關於社保基金會主要領導職務調整的決定:樓繼偉同誌任社保基金會理事長、黨組成員,謝旭人同誌不再擔任社保基金會理事長、黨組成員職務。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由國務院直接領導。成立於2000年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資本劃轉、基金投資收益和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是中央政府專門用於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基金。

樓繼偉簡歷:

樓繼偉,男,漢族,1950年12月生,浙江義烏人,197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2月參加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數量與技術經濟系經濟系統分析專業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現任亞投行理事會主席、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

1968年至1978年南海艦隊4009部隊戰士,首鋼總控室、北京自動化研究所工人;

1978年至1984年先後在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

1984年至1988年歷任國務院辦公廳調研室財金組主任科員、副組長(副處級),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物資經濟研究所成本價格室主任(正處級);

1988年至1995年歷任上海市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副局級),國家體改委宏觀調控體制司司長;

1995年09月至1998年03月任貴州省副省長;

1998年03月至2007年02月任財政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2007年02月至2007年09月任國務院副秘書長(正部長級)、機關黨組成員兼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籌備組組長;

2007年09月至2008年07月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2008年07月至2013年03月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3年03月任財政部部長、黨組書記(2016年01月任亞投行理事會主席);

2016年11月任亞投行理事會主席、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

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八屆中央委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74

民政部:歐美同學基金會等12家基金會年檢不合格

12月15日,民政部公示了第二批民政部登記的基金會2015年度年檢結果,其中有11家年檢不合格。

從民政部網站獲悉,第二批公示的基金會共有104家,其中83家年檢合格,10家年檢基本合格,11家年檢不合格的分別是歐美同學基金會、華民慈善基金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北京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中央財經大學教育基金會、紫金礦業慈善基金會、海倉慈善基金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瀛公益基金會、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

今年6月,民政部公示了第一批民政部登記的基金會2015年度年檢結果,98家基金會中有88家年檢合格,9家年檢基本合格,1家不合格的是民福社會福利基金會。

本次公布的11家年檢不合格的基金會名單

據新華社15日報道,根據民政部出臺的《基金會年度檢查辦法》,基金會不按照捐贈協議使用捐贈財產,擅自設立基金會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基金會理事、監事及專職工作人員私分、侵占、挪用基金會財產,或違反《基金會管理條例》關於基金會組織機構管理方面有關規定的,有以上情形之一,登記管理機關可視情節輕重作出年檢基本合格或年檢不合格的結論。

按照《基金會年度檢查辦法》,登記管理機關作出基本合格或者不合格年檢結論後,應責令該基金會或者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限期整改,並視情況依據《基金會管理條例》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24

解散基金會後,特朗普如何從商人轉型總統

離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入主白宮的日子不到1個月,如何平衡總統身份與生意人之間的角色,對他來說已是迫在眉睫。

為了避免利益沖突,特朗普在當地時間12月24日表示,計劃解散其名下的“特朗普基金會”(Trump Foundation),但他沒有具體透露何時真正解散。

在聲明中,特朗普表示,基金會過去多年向許多團體捐出了數百萬美元,包括退伍軍人、執法人員及兒童,但為避免與其總統職位發生利益沖突,將以其他方法繼續開展慈善工作。

同時,特朗普也強調,將於下月宣布自己與其商業帝國“特朗普集團”(Trump Organization)脫離的情況,進一步劃清總統與生意人之間的界限。

特朗普原本應該在12月15日舉行勝選後的首場正式新聞發布會,向世人澄清自己如何與名下集團等各種商業利益保持距離,但鑒於組閣事宜不可耽誤以及法律團隊需要一定的時間理清財產關系,因此,這場備受矚目的新聞發布會被推遲到明年1月。

基金會能解散嗎

宣布解散基金會,特朗普看似在平衡總統職務與商業利益間邁出了實質性一步,但很可能事與願違。由於基金會正處於被紐約州警方調查期間,紐約州總檢察長埃里克·施耐德曼(Eric Schneiderman)已發話:“在調查結束之前,不能解散基金會。”

特朗普基金會被紐約州檢方盯上,事情還要追溯到今年6月的大選期間。當時,施耐德曼辦公室已經開始對特朗普基金會進行調查,理由是“懷疑基金會從事一些不正當行為”。

檢方懷疑特朗普基金會在2013年向一個支持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總檢察長帕姆·邦迪(Pam Bondi)的團體捐款了2.5萬美元的政治獻金。而那時,邦迪辦公室正在考慮是否對特朗普大學(Trump University)存在的欺詐行為進行調查。隨後的情況是,調查沒有正式開展,當然,邦迪本人也否認了這與政治獻金有關。

對於此事,特朗普的助手已多次強調,這筆捐獻是一個“文書錯誤”。不過,施耐德曼辦公室依舊堅持對此開展調查,並於今年10月以“沒有按規定進行完整的註冊登記,並提供年度財務報告和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表”為由,對特朗普基金會下達了禁止令,勒令無限期停止基金會的籌款功能,但同時,因為這道禁止令的存在,特朗普基金會從法律層面無法解散。

除了特朗普計劃解散基金會,12月23日,特朗普之子埃里克·特朗普(Eric Trump)也宣布其名下的基金會(埃里克·特朗普基金會)停止運作,以防那些投機者為了接近自己的父親,對他自己的基金會打歪腦筋。

低調的基金會

成立於1987年的特朗普基金會,起初全靠特朗普的暢銷著作《做生意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的版稅所得。在2005年前,基金會的籌款全是特朗普本人自掏腰包。此後,特朗普的友人或生意上的合夥人也陸陸續續向基金會捐款。

據美國國家稅務局(IRS)2014年的公開資料顯示,基金會當年申報的資產總額約為127萬美元,主要收入中有50萬美元來自於紐約州商人埃貝斯(Richard Ebers)的捐獻。據悉,特朗普基金會2015年遞交的申報表顯示,基金會的資產總額約為112萬美元。

當然,很多捐獻者傾向於繞過基金會向特朗普本人捐款。比如,《人物》雜誌曾向特朗普本人捐款15萬美元,以獲得其兒子的肖像權;電視頻道“喜劇中心”(Comedy Central)也曾向特朗普捐贈40萬美元,作為其走秀的出場費。

據悉,特朗普基金會曾在2009年向克林頓基金會(Clinton Foundation)捐贈過10萬美元。不過,與規模較大、知名度頗高的克林頓基金會相比,特朗普基金會則顯得頗為低調。

基金會爭議不斷

大選期間,圍繞特朗普基金會的爭議從未少過。比如,一些特朗普基金會所謂的受益人表示,自己從未收到過基金會的一分錢。鑒於特朗普本人至今沒有公布其納稅情況,因此,目前也無法明確知曉特朗普及其名下的基金會到底為慈善做了多少事。

此外,特朗普基金會被曝還喜歡“借花獻佛”:將來自於其他基金會的捐贈悉數轉捐給另一個基金會。當上一家基金會的停止捐款時,特朗普基金會對下一家基金會的捐款也“巧合”地停止了。而作為回報,下一家基金會通常會把每年的慈善晚會選擇在特朗普集團旗下的酒店舉行。

特朗普基金會的資金使用也是大選期間受到媒體大量質疑的話題。除了向慈善團體捐贈,特朗普基金會的一些資金也被用來支付特朗普本人在慈善拍賣中相中的拍品。比如,2007年,基金會曾花費2萬美元拍下了一張特朗普本人6英寸高的畫像;2012年,基金會又花費1.2萬美元拍下了美國職棒聯盟丹佛野馬隊四分衛帝伯(Tim Tebow)簽名的頭盔。

目前,這兩件物品的去向不得而知。如果依舊被特朗普私人收藏,那麽就會違反美國稅法中禁止“自我交易”的條款,即基金會負責人不得利用基金會資金為其本人在慈善活動中競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