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指一周升5.7% 跑贏恒指 百億流入中港股市 3月最多

1 : GS(14)@2018-01-21 23:45:24

【明報專訊】恒指連日創新高,但在內銀及內房股帶動下,國指升勢更強,昨日再度跑贏恒指,全周累升5.7%,是近一年半以來最大單周升幅。不同板塊輪流炒作,而且升幅蔓延至二三線股,例如本地券商股及中小型內房股,食品股在大行唱好下亦出現少有的升浪。而資金流亦反映,中港股市獲百億元資金吸納,規模是近3個月最多。

明報記者 廖毅然

券商Jefferies引述EPFR數據顯示,中國及香港股票基金同錄連續5周淨流入,截至本周三的一周,分別淨流入9.8億美元及3.25億美元,合共13.05億美元(約101.79億港元),規模是10月中以來最多。環球各地的股票基金亦獲大量買入,Jefferies表示,今年首三周已有420億美元淨流入股票基金,是近年最好的開局。

中港股票基金連錄5周淨流入

股票基金主要反映外資的傾向,而北水方面,流入量亦有增無減。據聯交所資料,昨日港股通成交雖有所下降,但淨買盤較周四略增至61.76億元,主要流入中信銀行(0998)、建行(0939)、匯控(0005)及吉利(0175)等。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表示,留意到資金淨流入恒指成分股的情况持續,而且規模漸增,估計主要為機構投資者的買盤,故絕非短線炒作數百點,而是期望更多的上升空間。

內房領漲 恒指再新高

資金流入增,帶動港股昨再創歷史新高。恒指早段雖最多跌135點,且全日反覆上落,但尾市升幅擴大,收市報32,254點,升132點或0.41%,國指升84點或0.65%至13179點,成交1625.84億元。內房股領漲,華潤置地(1109)及中海外(0688)分別升7.4%及5.7%,舜宇光學(2382)自昨日起每手買賣股數減至100股,股價升4.2%,旺旺(0151)升4%,帶動食品股上漲。貢獻恒指點數最多的騰訊(0700),昨日升1%至452.4元。平保(2318)及建行(0939)分別升0.9%及0.7%。

今年以來,國指已累升12.6%,跑贏恒指及全球主要股市,但彭偉新認為,今年國指仍主要靠內銀股炒落後以單天保至尊,券商股剛開始起動,但後市仍要視乎A股能走多遠,單憑近日走勢,難以定論國指會扭轉劣勢,長遠跑贏恒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50&issue=201801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905

國指恒指表現冠全球 熱錢湧入外媒看漲

1 : GS(14)@2018-01-22 04:58:29

【明報專訊】國企指數今年已累升9.2%,恒生指數則升超過6.6%,雙雙成為今年環球主要股市指數中表現最佳指數,一洗此前大落後的形象。儘管如此,外國傳媒仍以underdog(意指弱旅)及相對便宜形容港股,認為港股仍有上升空間,或成外資熱錢湧港原因。

市盈率仍落後 外媒形容underdog

相比外圍美股去年持續炒高,連番向上突破,港股及國企指數就算在去年下半年炒高,但予投資市場印象仍是大落後。緊隨昨日升市後,恒指及國企指數的2018年預測市盈率已經上升,但分別只為12.8及8.3倍,相比美股的18.6倍,仍明顯落後。無怪乎外國媒體形容港股屬underdog。

在今次升浪中,港股升勢更側重於騰訊(0700)、平保(2318)、匯控(0005)及內地銀行股身上,此前帶頭上升的吉利汽車(0175)、石油股及iPhone概念股近日在調整,其他恒指及國企成分股仍然相對便宜,給予投資者輪流炒賣的藉口。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形容,相比港股過往曾於崩盤前達到26倍市盈率,港股市場仍未去到爆煲境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77&issue=201801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981

港股連升斷纜 國指ETF大走資 上周59億流出 昨成交「大時代」後最多

1 : GS(14)@2018-01-22 05:11:21

【明報專訊】港股史上最長升浪告終,恒指昨日雖一度衝上2007年收市高位,但午後藉A股下跌而回吐,最多從高位回落468點,收市跌73點,挑戰15連升失敗。資金流入淡倉,盈富基金(2800)沽空率高達八成,恒生H股ETF(2828)更在近日錄得大額流出近59億元,上周淨贖回金額,創7年半以來最大單周走資。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恒指昨日早段延續近期升勢,最高曾經見31,733點,升穿2007年的歷史收市高位31,638點。不過上證綜指在午後倒跌,刺激港股出現大量獲利盤,北水賣出成交額增加(見另稿)。恒指最終收報31,338點,跌73點,國指微升1點至12,470點,全日總成交增至1685.7億元,撇除去年11月底恒指重整成分股比重之外,創2015年中「大時代」之後的新高。但上午升市時成交額達900億元,下午回吐時成交減少。

騰訊單日高位挫3.5%

一眾重磅股在高位回落1%至3%(見表)。例如騰訊(0700)早段一度升至448.8元,再創歷史高位,但收報433.2元,較即日高位跌3.5%。平保(2318)午後最高見90元,但收市較高位回落2%,報88.2元,令單日升幅收窄至2.08%。港交所(0388)亦從280元高位回落2.7%,收市倒跌至272.4元。恒指夜期昨晚靠穩,截至昨晚11時,較日間期指升33點。

黃國英:恒指最多回落至31000

豐盛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之前14連升時,投資者都是敵不動我不動,到昨日有A股回落作藉口,大家才跟風沽貨。但他認為恒指最多只會回落至31,000點,整體趨勢仍是要衝上32,000點的歷史高位,故即使回吐,他的策略也是「坐定定」,倉位不作任何大調整。

盈富沽空率逾八成

市場的淡倉增加,盈富基金沽空金額較上日增加46%至10.53億元,沽空比率達到81.38%,僅低於上月底的81.56%,比率是近4年半以來次高。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黃展威估計,沽空盈富基金的多是對冲之用,即本身已有恒指好倉,趁昨午調整時沽空,對冲成本亦較低。他認為沽空率增加,不會是中長線的操作,因為即使有可能進入調整,長線來看恒指走勢仍然樂觀,「除非心口掛着『勇』字,否則沒人敢以大量資金沽空港股」。昨日大市的沽空率,略升至10.17%。

除沽空率高企外,最新數據顯示,盈富基金上周淨贖回金額達9.15億元,1月以來則達14.39億元。恒生H股ETF的流出金額更大,上周共錄得58.81億元淨贖回(見圖),創2010年6月以來最大單周淨流出,單是上周已抵消去年12月52.62億元的淨流入,反映大批資金趁高位獲利離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66&issue=201801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986

國指19連升斷纜 恒指挫300點

1 : GS(14)@2018-01-28 14:38:21

【明報專訊】恒指及國指均呈現嚴重超買,投資者大舉增加淡倉,終在昨日拖低大市。恒指昨日跌逾300點,創今年最大單日跌幅,國指亦跌逾200點,結束連升紀錄。但板塊輪動效應仍在,昨日資源股、燃氣股及本地地產股逆市上升。

資金湧恒指淡倉 5日流入2.45億

國指自12月底起連升19個交易日,RSI(相對強弱指數)升至逾90的嚴重超買水平,恒指的RSI亦在早前達到80,周三大市已呈現疲態,至昨日沽壓加大,早段雖升至32,998點,但再度闖關失敗並倒跌,收市報32,654點,跌304點;國指跌232點至13,388點,全日成交1877.14億元。但夜期於昨晚回穩,但至11時,再穿32,700點,微跌54點。

輪證市場反映資金湧入淡倉而流出好倉,據摩根大通的數據,截至昨日早上的5個交易日,恒指淡倉的淨流入金額總計2.45億元,而好倉則累計錄得3.55億元淨流出。法巴上市衍生產品部執行董事黃集恩表示,昨日大市下跌後,投資者呈好淡爭持的局面,貼價熊證仍然有資金流入,但亦有投資者借回吐追入好倉。

油價升 「三桶油」做好

騰訊(0700)、平保(2318)、港交所(0388)、工行(1398)及建行(0939)等焦點股份均連跌兩日,騰訊昨日跌2.3%至458元,平保跌2.4%至91.7元,港交所跌2.8%至293元,工行及建行分別跌3%及1.8%。

不過,個別板塊逆市做好,長和系普遍上升,長江基建(1038)升3.9%,是表現最好的藍籌,長和(0001)升1.7%,而新世界(0017)、恒地(0012)及新地(0016)均升逾1%。油價上升,帶動「三桶油」做好,中石油(0857)升2.3%。燃氣股有大行唱好,中國燃氣(0384)升逾8%。

連敬涵:趁低吸中資金融股

小牛金服行政總裁連敬涵表示,現階段恒指的關鍵為10天線(32,195點),但認為不少股份在連跌兩日後,已經由嚴重超買降至較為合理的水平,建議低吸中資金融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24&issue=201801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63

恒指漲537點 成交逼2000億 國指18連升 挑戰納指紀錄

1 : GS(14)@2018-01-28 15:05:41

【明報專訊】逾450億資金湧入中資金融股,兩大內銀股工行(1398)及建行(0939)一同升破2007年高位,推動恒指昨日逼近33,000點,再創歷史新高。國指更連升18個交易日,放眼環球主要股市,將挑戰美國納指的19連升紀錄。然而連升的同時,技術指標顯示國指已達到歷來最超買的水平。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恒指昨日裂口高開後拾級而上,收市升537點或1.66%,報32,930點,國指升285點或2.16%至13,490點,全日成交達1979.79億元。上證亦升1.29%至3546點,創2015年底以來最高。但恒指夜期昨晚下跌,截至今晨零時10分跌10點,低水30點。

國指超買水平 歷來最高

國指在今年至今短短16個交易日中,有11日跑贏恒指,同時締造出18連升紀錄,其間累升16.12%,不但較恒指早前創下的連升紀錄更長,亦將挑戰納指近40年前創下的19連升紀錄(見表1)。不過,國指9天RSI(相對強弱指數)升至96的歷史高位,反映國指已升至歷史最超買水平,僅次於1997年及2006年的高位。

雷賢達:港股難估頂 或高見35000點

「基金教父」雷賢達認為,全球各路資金自2016年起無間斷地流入新興市場,包括港股,儘管短期的超買很可能令股市出現調整,但同時製造買入機會。他認為,即使美國今年再加息3次,美股亦有機會再升一至兩成,從資金流及市盈率看,港股很有可能高見35,000點,不能估頂。

豐盛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技術指標在現市况及氣氛並不適用,無論短期或長線,升勢都不似尾聲,因此他整體策略仍然是不沽貨,而且「一跌便買」。他表示,內銀股雖然上升不少,仍然值博,一方面因為息差擴闊及貸款質素改善等基本因素,同時亦因為內銀股的A股升勢更凌厲,以致H股較A股仍存較大折讓。

黃國英:基本面改善 內銀仍值博

工行及建行昨日同創歷史新高,工行升3.4%至7.33元,建行升4.4%至8.77元,兩者A股昨日分別升4.4%及8.3%,以致H股均較其A股折讓約兩成(見表2)。即使近一年跑贏同業的招行(3968),昨日升近5%,仍較其A股折讓逾7%。

昨日恒指升逾500點,四大內銀股貢獻當中的230點。騰訊(0700)亦再度在「U盤」抽高,收報474.6元,升3.2 %,再創歷史新高。友邦(1299)升1.2%,匯控(0005)及港交所(0388)均升0.8%。恒指成分股表現最好的是吉利(0175),該股今年大落後,昨日反彈5.87%。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95&issue=201801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71

港股跌不下 國指19連升 低位彈230點 一度升穿33000點

1 : GS(14)@2018-01-28 15:07:28

【明報專訊】恒指再次出現單日完成調整,港股昨日早上沽盤湧現,早前帶動大市的指標股回調,不過有石油股接力上升,早前升幅較小的內銀亦發力,早市尾段扭轉跌勢,下午更升穿三萬三關口,高見33,018點紀錄新高,但收市未能企穩,收報32,958點,較上午低位反彈約230點,全日就升27點或0.09%。國企指數收市升130點或1%,收報13,620點,連升19日,平了納指38年前最長上升紀錄。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余慕恩

北水通過港股通淨買入金額由過去4日的約60億元,跌至昨日的32.88億元。從南下資金配額所見,早上大市下跌時有北水乘機買入,到午市後港股倒升則淨流入明顯減少(見圖)。昨日大市成交略減至1878億元。

大市成交減至1878億

布蘭特期油前晚升至2014年12月以來高位,刺激油股做好,中石油(0857)升5.25%、與中石化(0386)和中海油(0883)合共貢獻指數66點。近日升幅較小的內銀發力,中行(3988)升3.07%,農行(1288)亦升4.12%。

A股成交暢旺,兩融餘額回升至10,769億元人民幣,內地券商股跟隨券商A股做好,中信証券(6030)升11.98%,不過國泰君安(2611)逆市跌0.72%,子公司國泰君安國際(1788)宣布折讓7.8%,配股集資20億元。此外,北控水務(0371)、BBI生命科技(1035)昨日亦宣布配股。

不過,近一年帶動港股的指標股回調,騰訊(0700)跌1.18%、平保(2318)跌2.49%、工行(1398)跌0.68%。

去年指標股回調 騰訊跌1.18%

本月大市有兩日成交接近2000億元,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天表示,不會預測日均成交額會否持續上升。他又指,難以預測今年股市的發展方向,但今次升市與以往兩次有所不同,去年至今很大程度上是港市場「自己的努力做成的」,並非某單一概念引起,不像2007年因直通車概念,全球股市步入牛市然後金融危機爆發,或者是2015年,由A股市場大牛市帶動,是次升市並非單是外圍市場的樂觀情緒影響,而是「港市場本身進入轉變」。

分析:調整最快下周出現

大市再次單日反彈,不過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德几認為,逢低必回升不會每日出現。雖然現時尚未出現沽貨信號,他認為恒指升至33,000點,一些大型股抽水集資,細價股波幅增大,投資者獲利回吐引起的適度調整,最快在下周出現,波動千點亦不足為奇,惟他今年仍以35,000點為目標。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指出,指標股退潮,情况與去年11月類似,相信短期再升空間有限,回調至32,000點會有支持。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72&issue=20180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96

操盤手札記:國指準新貴衝刺

1 : GS(14)@2018-02-04 23:19:49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一年,即將發表首份國情咨文。呢一年嚟,佢對內對外都好惹火,「通俄門」越燒越烈,朝野對佢越嚟越distrust,睇見印喺美鈔嗰句「In God we trust」,情何以堪!香港亦瀰漫distrust,電影《十年》話齋:「呢十年嚟……我哋失去最多嘅係信任。」特朗普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爆響口,話會喺國情咨文講對華貿易逆差。市場估計,佢會提出針對中國嘅貿易反制措施。事實上,佢上周二已打響貿易戰第一槍,對太陽能電池板同洗衣機徵重稅。下一槍應瞄準知識產權,對侵權罰巨款。淘寶隨時瀨嘢,揸阿里巴巴要留神!美匯指數(DXY)上周接連跌穿90、89兩關,見3年低位,市場擔心美國以弱美元打貿易戰,但特朗普忽然開腔撐強美元,令市場意外,過往佢多番反對強美元,指有損競爭力,今番似乎言不由衷。不過,美匯隨即反彈,但其實主因係歐洲央行話今年加息機會極低,歐元回落所致。
DXY係由美元對六種貨幣嘅匯率加權計算而成,當中歐元比重最大,達57.6%,因此主要反映美元兌歐元嘅變化。過去一年,DXY累跌11%。睇走勢圖,舊年5月跌穿200天線(美國視為牛熊線)見熊,上月跌穿93密集阻力位更熊。若今趟反彈未能重上93,中期弱勢未改。美元弱勢,反映資金流出美國,利好新興市場。期指結算前夕,港股衝上33484破頂後掉頭,收32966,跌187點,正常調整。後市要睇美元,中線嚟講,港股仍未轉弱。策略宜由buy and hold改為hit and run;揀股方面,可留意國企指數準新貴。國指改革終於上場,下周二恒指季檢,將同時公佈10隻納入國指嘅紅籌同民企,3月生效。騰訊(700)同中移動(941)係大熱,舊年至今嘅升浪,前者升近1.5倍,後者只升8.4%,相對恒指升近五成,跑輸幾條街。中移動有追落後價值,皆因估值平,PE僅12倍,息率8厘。割柑人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30/202900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817

恒指公司﹕國指不威脅恒指指標地位

1 : GS(14)@2018-02-12 07:06:36

【明報專訊】恒生指數服務公司上周公布國企指數改革的詳情,新增10隻國指成分股,其中有6隻是恒指成分股,以致日後兩個指數在權重上有48%重疊。恒指公司董事總經理關永盛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兩者仍然有清晰的差異,恒生指數將不會被國指取代,而是繼續成為香港市場的指標。

恒指代表香港 國指代表中國公司

關永盛笑稱,自去年公布國指改革後,已被不少市場人士追問,日後恒指及國指的走勢會否趨同,而他會反問︰「道指及標普500指數的走勢都很似,你們當它們是同樣的指數嗎?」他表示,必須公道地說,國指改革後,恒指仍有35隻成分股並非國指成分股,兩個指數的權重有52%不同。「它們的關連度強,但從投資的角度看,成分股仍然有很大的差別。」他續稱,恒生指數是香港市場的指標,而國指的定位是中國公司的代表,有很強的中國概念,兩者將繼續雙線發展。

有不少投資者認為,近年中資股都成為港股主力,但關永盛表示,這代表他們忽視了本地公司的實力。「本地的金融股、地產股及公用股市值仍然很大,表現、派息等亦與中資股不同。」他認為,就算是港股通投資者,買入中資金融股的同時,亦有買入匯控(0005)、港交所(0388)等本地公司。

本地公司匯控港交所具實力

去年恒指36%的升幅中,有近五成由3隻重磅股推升,對於指數升幅過分集中的質疑,關永盛卻認為應該要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正是被動投資最美麗之處,指數有責任反映大型上市公司的升幅,只要跟足指數,50隻成分股的表現都能夠捕捉到」。

恒指公司現正為恒生綜合指數進行諮詢,研究在指數中納入外國公司、合訂證券及同股不同權公司,但關永盛表示,現階段無計劃研究在恒生指數中納入上述3類股份。他表示,要視乎恒生綜合指數的諮詢反應,才再作決定,畢竟恒生指數的持份者較多,影響會較大。

滬港通後恒生綜指多了關注

對於恒生綜合指數諮詢,他認為主要是讓指數緊貼市場發展,但他承認自滬港通、深港通相繼啟動後,內地投資者對於該指數的關注的確增加了。恒生綜合指數包括大、中、小型股指數,大型股、中型股及市值不小於50億元的小型股均會成為合資格在港股通買賣股份。關永盛表示,指數自2001年成立後,長時間只作為市場參考,但滬港通推出後,現時共有4隻交易所上市產品追蹤該指數,合共管理5.6億元資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36&issue=201802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036

國指改革增紅籌民企 5恒指成分股大熱

1 : GS(14)@2018-02-12 07:09:17

【明報專訊】本周二(6日)恒指公司將進行季檢,投資界對今次季檢相當重視,主要有三大要點,除了恒指成分股的變動,市場亦同時關注國指改革下,新加入國指的10隻紅籌股及民企名單。另外,由於北水對港股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市場亦對恒生綜合指數的變動引頸以待,因為其變動將直接影響港股通成分股。

工行建行平保削權重 被動基金或沽貨

投資界普遍認為,國指改革長遠將利好國指,讓今年跑贏恒指的國指更添上升動力。瑞士寶盛私人銀行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表示,過往投資者買入港股,主要以恒指為基準,但國指日後將更能反映中國企業盈利及業務分佈,比恒指更具代表性,估計會有更多基金追蹤國指,帶動大量資金流。星展唯高達證券研究部董事李聲揚認為,國指在過去10年間,有8年跑輸恒指,主要被詬病成分股只有H股,沒有紅籌股及民企,缺乏代表性,這次改革將有效回應質疑。

去年恒指大升36%,但國指升24.6%,分析兩個指數間差距來源,其實就是騰訊(0700),因此市場亦估計,以騰訊的市值、盈利狀况及業務,最有可能在今次季檢被宣布納入國指。而綜合各界預測,另有4隻恒指成分股有望被納入國指,包括中移動(0941)、中海油(0883)、中信股份(0267)及華潤置地(1109)。另外星展及中金亦猜測,市值已達千億級別,而且屬於吸引行業的石藥(1093)及安踏(2020)都有可能被納入。

不過周雯玲提醒,國指一時間增加10隻新成分股,現有國指最重磅的工行(1398)、建行(0939)及平保(2318)會被削權重,引來被動式基金沽貨。截至去年底,全球有23隻交易所買賣產品追蹤國指,涉及的管理資產總值為79.7億美元(約621.66億港元)。

分階段納新成分股 小心「炒錯股」

今次恒指公司將宣布分5個階段新增10隻國指成分股,但李聲揚指須留意其選股有一定準則,對上市時間、價格波幅及財務數據均有指定要求,小心「炒錯股」。例如,有報告預計聯通(0762)會入選,但該股於2016年沒有派息,故不符合資格。另外亦有分析估計中海外(0688)會入選,但它於2014年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出現負數,因此亦不會被納入國指。

[周一投資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45&issue=201802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071

騰訊中移「入國」 恒指國指趨同 兩者重疊權重由29%增至48% 加入眾安

1 : GS(14)@2018-02-12 07:12:46

【明報專訊】恒生指數服務公司公布季度檢討結果,其中提出改革的國企指數成為焦點,宣布納入騰訊(0700)、中信股份(0267)及恒安國際(1044)等10隻紅籌及民企,令現有恒指成分股中,與國企指數成分股重疊比例接近一半(見圖)。證券界認為,恒指國指重疊情况難免,但認為這一改動有助國企指數更緊貼明晟及富時等「明星指數」。

明報記者 陳偉燊

國指改革主要在現行40隻H股的成分股之外,額外引進10家紅籌及民營企業。今次引入的紅籌及民企,包括騰訊、中國移動(0941)、中海油(0883)、中信股份及華潤置地(1109)等均一如市場預期股份,至於粵海投資(0270)、中國燃氣(0384)、恒安國際、石藥集團(1093)及申洲國際(2313)則較為冷門。

紅籌民企權重按季遞增 明年達30.8%

新引入的10隻紅籌民企,佔國指比重為5.98%(見表),這比原來在去年8月份模擬的權重佔比達6.2%略低。其中佔權重最大的是騰訊(約佔2%)。

根據安排,紅籌民企權重將會按季遞增,單一股份權重上限,將由原先的2%,提高至2019年3月時的10%,屆時10隻新晉紅籌民企在國指佔比,按照去年8月份模擬時的權重,會提高至30.8%。

黃國英:資金會較多追入申洲石藥

經此變動,國企指數與恒生指數的重疊情况進一步加劇,國指成分股佔恒指權重,由今次變動前的29.01%,一口氣急增至47.71%。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董事黃國英認為,若國企指數要與同樣包含國企、民企及紅籌的明晟及富時指數競爭,與恒指重疊是在所難免的。他又估計,在國企指數變動後,投資者追入新成分股如石藥及申洲等的情况會多一些,但是因為新加入的重磅股受上限所限制,因此引發追入買盤的力度不大。

建行權重降至10% 平保郵儲行獲提高

此外,今次國指亦引入眾安(6060)同時,亦剔除中鐵建(1186)。眾安在重整後的指數佔的權重達0.63%,中鐵建在被剔除前佔的權重為0.52%。原有國企指數成分股中,權重減少的如建行(0939),原來比重為11.2%,到調整後則降至只有10%。

權重獲提高的只有平保(2318)及郵儲銀行(1658),兩者原來的比重為9.6%及0.88%,完成調整後則提高至10%及1.07%。今次變動由3月5日生效,國企指數成分股更增至50隻。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13&issue=20180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