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復星集團入股台灣知名鳳梨酥企業維格餅家,在國內掀起一波不小的震撼,副董事長暨執行長梁信軍認為,台灣企業只要把大陸、台灣市場做好,成為第一、第二名,就一定可以擠進全球市場前十名。 撰文‧許瓊文 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復星集團,以三.六億元新台幣,入股維格餅家增資案,持有維格餅家二○%的股權,這是台灣食品業界首件中資參股案例。 復星集團成立於一九九二年,去年營業額高達五六○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二六四二億元),董事長郭廣昌以醫藥事業起家,過去二十年投資領域跨足房地產、礦業、鋼鐵、保險、金融、新媒體、零售等多項產業,管理資產超過一五八○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七三五○億元)。 而維格餅家在台灣則是食品業的新秀,結合觀光與食品,將鳳梨酥推向陸客市場,成為陸客來台必買伴手禮,自○八年開放陸客來台,維格餅家每年營業額以倍數成長,預計以觀光類股掛牌上市。因為復星的資源挹注,維格餅家不只獲得資金,更藉由復星在中國的廣大投資與關係,預計最快明年在上海豫園風景區設立店面,更計畫在江蘇昆山購地興建食品廠。 大型陸企投資台灣小型食品企業,背後關係如何建立?握有龐大資金的復星集團,又如何看待台商在中國的發展路徑?《今周刊》特別專訪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執行長梁信軍,分享他投資台灣企業的觀點。 看中維格的三大企業特質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什麼機緣下,讓復星集團會對台灣的維格餅家產生投資興趣? 梁信軍答(以下簡稱答):我最近四、五年,每年都會來台灣兩、三次。鳳梨酥本來我是不愛吃的,三年前第一次吃到維格餅家的鳳梨酥,發現真的香而不膩,且帶回去每個朋友都很喜歡,還會託我再買。 除了好吃外,我發現維格的經營有幾個優點,是別家沒有的。第一、它是台灣特有糕餅小吃,包裝精美,吃起來方便,送禮也得體;第二、它不僅僅把傳統的中華文化與當下結合,例如當前社會發生的事情,也融入在糕餅製作的創意中,文化加上時尚,讓年輕人很喜愛;第三、公司經營階層在行銷上很有方法,只要參觀過他們的觀光工廠,很少有人會不買的。 此外,孫總(指維格餅家董事長孫國華)穿著很樸實,他請我吃飯的時候,在消費上也很節制,而且很有企業家精神,這些特質就是我們看中的。 這次我們的合作,不僅是想把鳳梨酥帶去大陸,更是想建立一個可複製的合作模式。維格把當地著名的小吃,用現代工藝加工改造,以傳統文化與時尚元素的結合,適應當地老百姓的需求。將來他們會生產出上海本地的伴手禮,目前維格準備在上海豫園開出第一家門市。 事實上,維格想要在大陸發展,還有一些障礙,例如品牌上還是有些困難,雖然來過台灣旅遊的陸客曾聽過,但老實說還是很多人沒聽過。但是,我不擔心,因為復星有很多資源,可以協助維格。 問:復星作為一家大陸投資公司,投資維格這樣的企業,能為維格帶來什麼樣的益處? 答:復星的資源很多,我們在大陸投資很多媒體,例如覆蓋七○%以上的大樓廣告的分眾媒體,許多互聯網公司,包括手機移動最大的公司。 實現台灣資源嫁接大陸市場復星的投資模式稱作「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目前有幾個投資重點:第一、是該企業在中國有巨大市場或成長性,目前我們都知道歐美市場成長受到限制,但中國是快速成長;第二、我們找該產業的龍頭企業,讓他們在中國透過復星的幫助,不用等上三、五年,三、五個月就能實現。這就是我們說的好行業、好企業,加上復星的好幫助。 比如說Folli Follie、Club Med,都是成功的例子,這次的維格餅家也可以照以前一樣,完全實現台灣資源嫁接大陸市場。 問:不少人擔心中資來台會造成工作機會不保的問題?你怎麼看? 答:確實,不少人擔心中資來台會不會減少台灣人的工作機會?不會,而且正好相反,我需要你繼續努力,協助你,我只做你希望我在大陸幫你做的事情,幫你增加大陸的銷售,而不是替代你。對台灣的企業家來說,原本你只管一個台灣市場,現在你要管理大陸更大的市場。 此外,對原有股東來說,更不需要擔心,多大的持股比率都不用擔心,我的角色是協助、善意的角色。 問:復星如何挑選投資標的?有沒有哪些原則? 答:我目前重點看幾個品類。第一是消費類型品牌,第二是高端服務業,第三是金融,第四是高端的製造業。復星尋找的邏輯是,這類行業未來有機會透過大陸市場的成長,占全球市場二二%至二五%,我相信這幾個產業都能達到這個水平。 將中國市場當作國內市場 我們知道台灣島內市場很小,所以這些行業其實是過度競爭的,也因此,這些勝出的企業既要有優秀品質、細膩服務,還要能控制成本,這三方面結合才能在台灣活得下去。 經過台灣市場的淘汰,存活下來的品牌都是頂尖的,我們帶到大陸,會很有競爭力。這些企業不用國際化,只要把大陸、台灣市場做好,如果你成為大陸市場的第一、第二名,就一定可以擠進全球市場前十名。 以大陸來說,排名前三名的互連網: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只做大陸市場,就已經是全世界前十名的互連網企業,這個道理就和早期很多美國企業也是如此。所以應該讓更多台灣企業有這個意識,更便利地把大陸市場當作是國內市場,這樣ECFA(兩岸經濟協議)就有意義了。 問:復星除了投資,也將台灣品牌引進大陸市場發展。會由誰來負責主導大陸市場? 答:復星是「有限積極」股東,我只做你希望我做的事情,這是有限股東。積極是指我參與你的戰略制定及中國計畫實施。找地、申請執照、做網站,甚至人事、行銷管理,都可以幫你找人,但產品如何生產、規畫,都是企業自己決定,我們給意見,但不會替它做。我們請台灣的企業到大陸,就是它做得比我們好,為什麼要替代它呢? 問:除了維格餅家,你們是否也相中其他企業? 答:我們的確在觀察另外三、五家台灣企業,包括服務業、金融業都有,但還沒有談到進一步的細節,相信明年會有更具體的發展。 梁信軍 出生:1967年 現職: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執行長 學歷:長江商學院碩士 復星趁歐債危機,積極投資歐洲其實維格餅家並非復星第一次布局消費性品牌,來自法國的Club Med和希臘精品Folli Follie,才是他們投資品牌的重要嘗試。由於歐債危機短期內無法緩解,梁信軍承認,復星已趁歐元匯率下滑多方洽談,目前頗有進展,明年將有更多歐洲投資案等待宣布。 以Club Med為例,復星投資、引進大陸市場的效益就頗為顯著。2009年,Club Med虧損約5300萬歐元,2010年6月復星投資,當年仍虧1200萬歐元;但是到2011年,因為中國市場挹注,公司終於由虧轉盈,今年上半年淨利已達1700多萬歐元。 梁信軍指出,Club Med在黑龍江省開設第一個度假村後,明年將開設位在廣西桂林的第二個度假村,預計到2015年時,中國境內將有5座度假村投入營運。他樂觀地表示:「中國市場如此大,一旦導入中國市場,整個企業會有根本性的改變,而且這個模式是可以複製的!」梁信軍也不忘強調:「這模式對企業來說風險也小,我們不尋求控股,不轉移生產線,只是增加市場,所以沒有民族主義或是國會(審查)的困擾。」(周岐原) |
Kickstarter獨霸眾募市場
然而,4年多來,眾募平台雖紛紛冒出頭,整個市場卻幾乎被Kickstarter壟斷,迫使許多同類型的平台不得不停下腳步,檢視現在主流市場還缺乏什麼?還能怎麼改進?
Kickstarter並非眾募平台先驅,但絕對可以說是目前最成功的平台,2009年創立至今推出的成功專案已逾3萬8000件,所有募資成功的策劃總募款金額約為4億4100萬美元,預料還會繼續成長。
飛快崛起使得該平台受到廣大關注,之後Kickstarter也在政策上做了調整,開始嚴格篩選並剔除了許多募資專案,改以偏重音樂、電影、遊戲和其他媒體等與創意相關的策劃為核心。
反觀與的第二大平台Indiegogo審核標準就寬鬆許多,不只接受慈善項目,也採納遭到Kickstarter拒絕的專案。當然,除了這兩大群募平台外還有無數競爭者正在努力找出他們尚未看見的市場需求。
不當Kickstarter「複製品」
而且,許多後起之秀並非一味換湯不換藥地拷貝Kickstarter,而是將創新的想法加入平台經營模式進而在眾募市場找到出路。
Kickstarter最使人詬病之處在於很少人知道專案審核的過程,有鑑於這點,平台CrowdIt將嘗試讓會員來評選募資專案,重量級會員可選擇自己熟悉的項目評分,選出適合該網站的專案,當然這種做法要能夠順利推行,首先得要有足夠的活躍會員。
CrowdIt CEO 葛雷夫(Jason Graf)認為,群眾想要的投資體驗不只在於出錢,而是想要更廣泛地參與甚至成為專案的一部分,那些即使只捐獻一元、不求回報的投資者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也是CrowdIt的成立精神。
同時,他們還打算提供創業者社交網絡、合作和團體專案方面的協助,當然這些服務都是選擇性加入。因此公司還在說服工程師、育成業者和風險投資家提供支援。
如同CrowdIt這類的平台出現再次證明:眾募市場正在擴張。紙制USB隨身碟intelliPaper選擇在Indiegogo融資但成果卻差強人意,業者曾公開表示該平台缺乏關注就是最大的因素,因為Kickstarter依舊霸佔著整塊大餅,包括所有的市場注意力。
眾募的另一項難題就是投資人權益很難受到保障,過去就很常發生專案籌到資金後卻無法交出產品的窘境。因此,有網站提供了控制資金的服務,確保受資人將產品完成到某個階段時才能接受進一步資助,若能符合所有條件才會將剩下的資金歸還給受資人。
Kickstater未提供的服務會是藍海嗎?
另一平台Crowd Supply創辦人達克特(Lou Doctor)也認為,大多眾募網站會有交貨問題,有時並不是因為缺乏透明度,而是創業者在打造產品和物流上碰到困難。所以他為創業者架設了供應及經銷網絡。
達克特也指出,他曾碰過許多在Kickstarter成功踏出第一步卻不知道如何繼續銷售產品的業者,Crowd Supply的使命就是要幫助他們建立長期經營的模式,而不是在Kickstarter上曇花一現而已。
當然,Kickstarter不像其他平台花這麼多時間與心力確認創業者是否如期交貨,也是為了與這些專案劃清關係避免法律上的責任。未來CrowdIt和Crowd Supply會不會碰上法律上的麻煩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定未來將會有更多「Kickstarter 2.0版」在市場上蓬勃發展,也期待他們為群募帶來新氣象。
美國檢方在週四對對沖基金SAC Capital Advisors提起刑事訴訟,此舉給SAC的約1000名員工的前景帶來了不確定性,這其中的多數人可能將不得不開始尋求新的工作。
幾乎沒有大型金融機構能夠從美國檢方的刑事指控中存活下來,但這些公司的一些僱員卻能夠在日後東山再起。如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的Leon Black和Jefferies集團的Richard Handler,儘管兩者的僱主在1988年遭到證券欺詐的指控,但這並沒有斷送二人的大好前程。
但對於SAC的僱員們來說就沒那麼簡單了,他們的前程已經不是那麼明朗了。招聘人員們稱,許多知名金融公司都認為僱傭SAC的員工風險太大。此前,檢方在週四的指控中稱,SAC從事了長達十幾年的「猖獗的內幕交易」。
招聘人員對SAC員工心存顧慮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金融服務招聘公司Whitney Partners的Gary Goldstein表示,對於管理資金的人來說,門檻是很高的,因為人們在把自己的基金託付給他們。
而除聲稱其首席執行官和創始人科恩(Steven A. Cohen)不存在不當行為外,SAC則還在一份聲明中稱:
SAC從未鼓勵、促使或容忍過內幕交易,且SAC一向認真對待合規和管理義務。在這一事件結束後,我們將繼續運營。
一位已經收到了幾封來自SAC僱員簡歷的對沖基金經理表示,他的投資者對僱傭這些人擔任資產組合經理較為不安,但可以考慮其他方面的工作。
另一位經理人自稱在近幾週接到了越來越多的SAC員工的電話,其表示,他更願意僱傭那些未捲入醫保或科技等受內幕交易指控領域的員工。
對沖基金IDW Group的招聘人員Ilana Weinstein表示,在最好的情況下,即使一個員工沒有犯任何罪,人們還是會擔憂他會因法律訴訟而分心。
據對SAC比較熟悉的一位人士透露稱,SAC的一些高層員工已經離開了SAC,SAC營銷人員Chris Rae以及籌資團隊的其他幾名員工已經離職。但目前Rae拒絕發表評論。
股票對沖基金Conatus Capital近期已經雇下了David Selvers,Selver曾擔任過SAC旗下Sigma資本管理單位的資產組合經理,他在6月份時加入Conatus並專門關注科技、媒體和電信投資。但Conatus和Selvers均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部分SAC員工希望另起爐灶
一名參加過一些SAC老員工和潛在贊助商討論的人士透露稱,自去年秋季以來,多名SAC投資團隊的老員工已經和潛在的贊助商進行了接觸,他們希望建立一個自己的基金,因此通過這次接觸考察了投資者的潛在支持並就建立這樣一個基金的程序進行了討論。
有熟悉SAC員工的人士透露稱,SAC員工們也提出了讓其他對沖基金考慮這一建議的請求。這些公司包括Millennium Management LLC和Guggenheim Global Trading。
仍有員工堅守崗位
一位和SAC員工進行過溝通的人士透露稱,這場訴訟的不確定性使得其他公司不願意僱傭SAC的員工。而多數SAC員工經過權衡之後也決定繼續留在SAC。
有對SAC比較熟悉的人士表示,SAC的許多員工仍留在崗位上。一些關鍵的資產組合經理依然留在SAC或是SAC的下屬單位。這些包括:
負責工業股的Derek Cribbs、負責金融板塊的Jim Haber、負責消費股的Harry Schwefel和Gabriel Plotkin,以及負責科技、媒體和電信投資方面投資組合的Christopher LaSusa和David Older。
而一些仍有數百萬美元遞延補償被鎖起來的SAC員工正在考慮他們於11月份收到這些補償的可能性。有熟悉SAC的人士表示,SAC在解僱員工後經常會保留一些遞延補償。做為一個預防性動作,SAC也在年初調整了一次對資產組合經理的年底獎金。
也有和SAC僱員進行過溝通的人士透露稱,即使SAC變成家族式辦公室,也會有一些員工留下來的。
但週四指控中的一份民事訴訟可能會使SAC能否繼續做為一個家族式辦公室也面臨不確定性。而SAC則表示,其希望公司和檢方能夠達成一個「保護令」,以保證SAC的正常工作能夠繼續運行。
或有更多內幕交易員工未被發現
在去年對兩位對沖基金經理內部交易的刑事訴訟中,檢方出示了一份郵件,在該郵件中,兩位對沖基金經理聲稱SAC的前分析師Jon Horvath承認犯下了內幕交易罪。這名分析師和SAC另一個單位的兩名資產組合經理分享了關於戴爾的內幕信息。其中一位是SAC負責消費股的Gabriel Plotkin。到目前為止,Plotkin尚未被指控有不當行為,且SAC也稱Plotkin未犯下任何錯誤。
到目前為止,Cribbs、Haber、Plotkin、Schwefel、LaSusa和Older均未對此置評。
上市前夕,阿里巴巴旗下影業發布聲明稱,由於發現可能存在不恰當的財務處理行為,該公司將推遲公布其上半財年業績,並在其對此事進行調查期間暫停股票交易。
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原名文化中國傳播集團,今年6月份,阿里斥資逾8億美元收購了文化中國的多數股權,並將其更名為阿里巴巴影業集團,還建立了新的管理層,包括聘請國有的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前高管張強出任阿里巴巴影業掌門人、與國際大導演王家衛合作、請著名影星李連傑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圖片為阿里巴巴影業近1年股價走勢)
上述公告顯示,可能的會計違規行為發生在阿里對文化中國傳播收購前。
但據Dealogic的數據,就在3月份入股文化中國傳播之後,阿里巴巴在短短的時間內已經公布了8個新的投資項目,從足球隊到購物中心再到郵政服務均有涉及,相當於半個月就達成一筆交易。而這些交易與阿里巴巴過去幾年所達成的交易相比較不過是冰山一角。這樣的收購速度使得阿里巴巴難以對其所收購的每家公司都進行必要的發掘。
面對阿里巴巴影業的問題,美國科技博客QUARTZ提出疑問:阿里巴巴是否善盡了職責?
阿里巴巴稱:“我們近期進行了大量並購活動,但在進行大型並購方面,我們並沒有豐富的經驗。”
香港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Raymond So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未來企業在處理並購時會更小心。他們不得不加強對公司的管控,使彼此間相互制衡。
“現在評價這次事件對阿里巴巴集團IPO是否會產生影響為時過早。”
更令人擔心的是阿里巴巴的審計工作。按有關規定,國外審計署審計中國大陸企業,需要與中國本地的審計公司合作。但按中國保密法規定,審計署無權將中國客戶的審計資料交給美國證監會(SEC)。
阿里巴巴影業周五在提交給香港交易所的文件中表示,其審核委員會在這次的審閱過程中,發現在涵蓋認購完成前期間的財務記錄中,可能存在某些不恰當的財務信息處理行為;此外,在截止201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可能並未對若幹資產計提充分的減值準備。
“審核委員會將針對該等事宜展開進一步相關審閱,以確定相關問題所造成的影響及範圍;目前尚未能確定進一步的審閱工作需時多久。已經申請了停牌,等候進一步通知,並且將上半年財報的發布推遲到完成審計委員會的問詢之後。”
外界預計有望創美股最高募資記錄的阿里巴巴下月可能就在納斯達克上市,美股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投資組合,為迎接中國頭號電商虛位以待,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中國最大搜索引擎百度、阿里巴巴的兩大股東雅虎與日本移動運營商軟銀都可能成為犧牲品,被投資者拋售。(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月上旬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彭博消息稱,阿里巴巴正計劃9月3日啟動路演,預計歷時兩周,首站為香港和新加坡,然後轉戰倫敦,最後登陸美國。美國的路演將於9月8日在紐約拉開帷幕。阿里巴巴將公開上市日定在9月16日。
此前外界預計阿里巴巴IPO募資規模將高達200億美元,那將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美股IPO,也是中概股的最高記錄。彭博統計,目前美股最高記錄是Visa公司2008年募資196.5億美元的IPO。
一些分析師預計,上市後阿里巴巴估值可能達到2000億美元甚至更高,將躋身美股市值最高的20大公司之列。
美股即將迎來“龐然大物”,一些基金經理向路透表示,投資者可能趁此機會拋售一些失去吸引力的個股。券商Forward Securities的首席投資官Jim O'Donnell認為:
假如既未能達到預期,又未能展現光明的前景,任何一家公司都可能被視為拋售的對象,要為阿里巴巴那樣的大牌騰出空間。
O'Donnell提到,亞馬遜可能是受阿里巴巴上市影響被拋售的個股。目前亞馬遜盈利增長疲弱,還大量投入開發電視劇、無人機和智能手機等非核心業務,市場對該公司的不滿越來越多。
也有分析師指出,亞馬遜與阿里巴巴各有地域優勢,前者不會輕易被後者取代。
還有業內人士預計,阿里巴巴的兩大股東雅虎與軟銀可能遭到拋售,因為此前許多投資者就是把這兩家公司視為阿里巴巴的替代投資,現在真身出場了,替代品自然要讓位。
但管理45億美元資產的Morgan Creek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官Mark Yusko說,很多無法分到阿里巴巴IPO“蛋糕”的投資者仍可能利用雅虎和軟銀捕捉這次IPO的良機。
另外,由於預計中國電子商務將迎來繁榮期,這也可能促使一些持股中國搜索巨頭百度的美國投資者轉投阿里巴巴懷抱。
在鐵礦石價格跌跌不休的情況下,三大礦業巨頭仍然不斷擴張產能,試圖擠出成本較高的小型礦企,這樣的做法備受爭議。但力拓集團(Rio Tinto)周四為自己的策略做出辯解。
“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別人也會,”力拓集團鐵礦石部門主管Andrew Harding稱,“這就是國際市場競爭的殘酷現實。”
力拓是世界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目前已經達到2.9億噸/年的產能規模,並且該公司還在不斷增加投入,希望在此基礎上,達到3.6億噸,即每天100萬噸的生產目標。
力拓的競爭對手們包括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淡水河谷(Vale)等巨頭都在瘋狂增加產能,前者表示要將2017年中期的產量從上一財年的2.25億噸提高到2.9億噸。
自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一路下跌,截至9月底,礦價跌破80美元/噸,相較年初的價格水平,跌幅已超過40%,為2009年來最低水平。
鐵礦石價格下跌雖然有中國經濟放緩導致需求不足的影響,但主因是因為由澳大利亞主導的產量激增導致整個產業陷入嚴重的供應過剩,以致於中國體量龐大的鋼鐵廠都無法吸收如此大規模的產量。
大型礦商逆市大打低價牌,正是試圖擠出其它小型礦企。力拓的首席執行官Sam Walsh本月9日曾表示,預期2014年會有1.25億噸鐵礦石產能退出市場,其中已削減的約有8500萬噸。關停產能集中在伊朗、南非和印尼等國的次要生產商,及澳洲一些較小型運營商。(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股市目前市值達到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總市值的兩倍。僅在六個月之前,兩方還旗鼓相當。
來自彭博的這張圖片顯示了中國股市市值與其他金磚三國總市值的情況:
在截至12月16日的六個月當中,中國股市市值猛增50%至4.94萬億美元,而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的總市值則縮水21%至2.54萬億美元。上證綜合指數同期大漲46%,相對而言,俄羅斯的Micex指數大跌13%,巴西聖保羅證交所指數下跌2.8%。印度的標普孟買證交所敏感指數則上漲4.9%。
由於市場猜測中國央行在上個月降息之後將采取進一步措施放松貨幣政策,中國股市大漲。俄羅斯和巴西則在貨幣貶值之際加息,而印度央行本月則連續在第五次政策會議上維持基準回購利率不變。
交銀國際駐香港的中國研究主管洪灝表示,中國正在放松政策,而其他新興市場則在收緊;只要人民幣不會無序貶值,中國將繼續有超群表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堪稱全球最高調、業績最好的對沖基金經理人之一,在如今整個行業連續六年跑輸大盤的時候,這個連續11年年均凈回報達21%的男人不願與其他同行們為伍,他稱自己的基金和其他基金相同點只有收費。
被巴菲特“噴”過、被索羅斯“坑”過、和Icahn對罵過的Bill Ackman2014年終於揚眉吐氣。根據對沖基金研究機構HFR的數據,他旗下的潘興廣場資本(Pershing Square)以32.8%的收益率榮登百大對沖基金榜首位置,他如今表示自己的投資風格有別於大部分同行。
“不同於其它任何行業,這里有好的基金,有不好的基金,也有偉大的基金。(但是)請換種方式稱呼我們,我覺得那樣會更好,”阿克曼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我們與其它大部分對沖基金相同的只有費用這一項;我們收取管理費和(超額)獎勵費用,”阿克曼稱。
“但我們是非常不同的,我們不用杠桿,我們一半的資金是不動的,有70億美元在上市機構Pershing Square Holdings中。我們十分專註並且擁持倉周期較長,差不多四年、五年或六年。”
阿克曼發表此番言論正值對沖基金行業受到廣泛批評的時點上,因行業整體業績不佳,但費用卻高昂。
2014年對對沖基金經理們來說又是一個悲劇的年份,華爾街的大型對沖基金們已連續第6年跑輸標普500指數。平均收益率僅為2%,這是自2011年以來最低的數字。
但根據2015年對沖基金業薪酬報告,該行業從業人員的基本工資和紅利都得到了提高,現金報酬平均為約36.8萬美元。基本工資呈單位數百分比增長,而紅利則呈雙位數百分比增長。
對沖基金們令人失望的表現導致資金從該行業撤離。就在上周,歐洲第三大養老基金、規模達到1850億美元的荷蘭養老基金PFZW宣布,將不會再投資對沖基金,因其收費相對於回報過高。此前,美國最大的公共養老基金——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也宣布將撤回其對對沖基金的投資。
不過阿克曼作為一個連續11年回報率達到21%(扣除費用後)的男人,稱其傲人戰績也將自己和最近幾年掙紮著掙點小錢的同行們區分開來。
“我想人們會因我們的業績而將我們與其它對沖基金區別看待......我們投資標普500,並且是長期投資者。我們有混合型投資策略,盡管我們的私人基金收費較高,但可以做到一年里超過標普500達1300個基點的回報。我不知道地球上還有任何一個投資者可以做得更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編輯/梓鹽
一、跨境電商模式:物流+信息流+移動互聯網
2012年5月,中國啟動了跨境電商的試點。2012年12月,中國海關總署在鄭州召開部署會,試點工作全面啟動。2014年7月份以來,海關總署接連發布56號、57 號文件,明確了跨境電子商務的合法地位。2015年1月27日,中國海關總署表示,從2013年7月啟動以來,截至去年底,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已突破30億元人民幣,其中約1/3為進口業務。
政策的利好,讓諸多進口電商創業者紛紛在2014年崛起。以下為主要的進口電商模式以及受資本青睞的主要跨境電商項目。
模式 |
簡介 |
代表公司 |
B2C平臺模式 |
將海外商家引入平臺,提供商品服務,多為直銷。 |
洋碼頭、天貓國際、京東海外購 |
海淘模式 (導購、返利) |
把海外電商的信息編輯過來,吸引用戶下單,再將訂單提交給海外電商。 |
創立之初的蜜淘網、極客海淘 |
C2C模式 (買手、代購) |
用戶下單後,海外的人/商戶從當地采購,再用戶國際物流送達。 |
壹時尚、淘寶全球購、海外掃貨神器 |
自營B2C模式 |
從供應商采購商品,銷售給用戶。 |
綜合商城如亞馬遜,特賣商城如聚美、蜜淘、唯品會 |
以上資料來源於網絡公開信息整理
主要跨境電商項目
企業名稱 |
融資金額 |
項目介紹 |
洋碼頭 |
B輪1億美金 |
B2C進口電商平臺 |
蜜淘 |
B輪3000萬美金 |
垂直自營電商 |
蜜芽寶貝 |
C輪6000萬美金 |
垂直母嬰電商 |
海蜜 |
天使輪1500萬 |
C2C:海外買手與海淘用戶鏈接平臺 |
海豚村 |
A輪數百萬美金 |
海外電商入駐平臺 |
Wish |
5000萬美金 |
北美移動電商平臺 |
金箍棒海外購 |
未上線獲創新工場註資 |
“導購”+“自營” |
鮮life |
天使千萬人民幣級別 |
進口食品特賣平臺 |
以上資料來源於網絡公開信息整理
目前進口電商不管是做平臺也好,還是做自營也好,主要解決的還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潮下,物流+信息流的問題。
國際物流要涉及諸多方面的問題,大部分進口電商往往從信息流出著手,其中海淘模式C2C,導購網站是最方便易行的。然而由於不易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模式大多只是跨境電商初期的切入模式,比如蜜淘的初期與轉型。但是隨著移動電商的崛起,C2C模式又具有天然的兩端流量優勢,很多項目依然在穩健發展。其中洋碼頭不僅具有B2C的平臺模式,同時具有移動端C2C的海淘模式。
著手信息流方面還存在B2C平臺模式以及B2C自營模式。做平臺,吸引境外商家入駐,依靠價格優勢和流量優勢做影響力。目前很多巨頭都從這方面入口,比如天貓國際、京東海外購。當然也有洋碼頭這種依托物流優勢做平臺的公司。B2C自營模式也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願意接受的模式,比如亞馬遜海外購、唯品會、聚美、蜜淘等。
i黑馬了解很多公司不願意碰觸物流問題,因為跨境物流涉及到倉儲、機場收貨集貨、清關、轉運等實在複雜。但是洋碼頭這種進口電商先行者,用幾年時間建立一支海 外物流隊伍,不僅服務自己,同時服務其他跨境電商的企業也是存在的。也許擁有物流上的絕對優勢也是洋碼頭給自己定位時堅決不做自營做平臺的重要因素。
二、目前跨境電商的問題和瓶頸
2014年2月自天貓國際上線後,差不多同時,京東低調推出海外購頻道。8月份,亞馬遜以上海自貿區為入口,引進了全球產品線。9月,聚美開通獨立頻道海外購,唯品會則推出了“全球特賣”。愛美購、一帆嗨淘網、極客海淘、海淘網... ...幾乎每周都有新的進口電商公司創立。然而創業者和資本方的熱情也掩蓋不了跨境電商依舊存在的問題。
首先,退換貨問題。
由於涉及到進出口,一款產品往往要漂洋過海上萬里才能到達用戶手中。這時如果用戶不喜歡了就退換貨,將給電商帶來巨大的麻煩和時間、物流成本。因此,很多跨境電商都明白的指出:客戶簽收後,沒有質量問題的話是不允許退換貨的。
這樣對於買家來講,購買一款心儀的海外產品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海外購的產品價格都不會很低,若是買到的東西不能退換,相當於花著高價買著有來無回的商品,心里必然會忐忑不安。不過這一問題已經受到各大電商關註,也在著手解決,相信不久的將來,退換貨將不成問題。
其次,物流問題。
對於電商企業來講,很多跨境電商用的都是第三方物流,因此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對於海淘買家來講,雖然購買一款進口產品就已經做好了等半個月的準備,但是對於突來的需求,海淘者只能舍遠求近去購買最快到達的產品。
再次,假貨問題。
2014年跨境電商發生了好幾起假貨事件,不僅讓被曝光的企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同時也鬧得人心惶惶,讓本就脆弱的中國消費者的心更加敏感。
不管是做平臺還是做自營,跨境電商企業依然無法保證100%正品,這已經成為整個行業公認的現實。據洋碼頭曾碧波透露,從根源上解決假貨問題,一方面是要把握好供應鏈上遊的資質。由於造假在國外會受到非常嚴重的懲罰,造假公司承擔的代價特別大,因此造假公司很少,這時候如果讓他們提供各種資質認證和信息,造假公司就會惶惶而逃。另一方面,很多假貨問題都出在了物流上。由於跨境電商大部分通過第三方物流進行轉運,在轉運貨物時,一些不良物流公司就會偷換貨品,用假貨換真貨,然後再賣掉,以增加收入。因此,選擇靠譜的物流公司或者自建物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總體而言,跨境電商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並不影響其未來的廣闊前景。互聯網打破信息不對稱,讓全球的產品和消費者深度連接,必然會帶來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和市場紅利,給這些跨境電商項目和創業者帶來了巨大機會。
2015年註定是跨境電商之年,這一年還會湧出大批創業者,同時也會有大量資金流入。在群雄角逐電商的時刻,隨著巨頭的加入,價格戰在所難免。因此,激烈的競爭下,會死去一大批闖入者,“剩者為王”,期待跨境電商井然秩序的到來。
本文作者劉惜墨(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i黑馬網記者。O2O創業者歡迎加微信liuximo520。
本文為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blessxiaoyi。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