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關於科通芯城(00400):行業盈利模式的開創與引領者,還是其他? 格隆

http://www.guuzh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77&extra=page%3D1
本期新股,格隆要跟大家討論的是科通芯城(00400),一隻將於下周登陸港交所的B2B電商公司。公司成立於2010年,是中國首家面向中小企業的IC元器件自營電商,隸屬科通集團。截止2014年3月31日,科通芯城線上客戶商品交易總額15.3億元人民幣,線上客戶總量3141家。據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截止2013年12月31日,科通芯城全年未經審核營收為24.17億人民幣,淨利潤8657萬元人民幣;截止2014年3月31日,科通芯城一季度未經審核營收為13.54億人民幣,淨利潤2899萬人民幣,同比增長319%。股票將於7月18日買賣,獨家保薦人為瑞銀。另外,科通芯城此次共引入3名基石投資者,Blueberry Capital Limited認購1000萬美元,慧聰網旗下慧聰國際認購2000萬美元,神州數碼旗下Unique Golden Limited認購2000萬美元的股份。
之所以把這家新股拎出來,是因為格隆分析新股時試圖為所有格隆匯朋友達致的的兩個目標:既挖掘好的研究機會,也甄別疑點與分歧。廢話少說,我們直奔主題:這家公司,到底是行業盈利模式的開創與引領者,還是其他?因為前有京東上市熱炒的榜樣,後有電商大佬阿里巴巴很快要上市,不少人認為科通是IC元器件領域的小京東,很多格隆匯朋友也躍躍欲試,詢問格隆怎麼看。但同時也有一些聲音在質疑,認為公司本質就是一家貿易公司,電商盛名,其實難符。格隆首先簡要介紹一下科通芯城的商業模式,財務情況和這次IPO價格對應的估值水平。之後再與各位探討一下這家公司的一些疑問。
根據科通芯城招股書中的描述,科通芯城是一家直銷型的B2B電商公司,經營的品類專注於電子元器件。其上游連接500家供應商,2013年的SKU(StockKeeping Unit)為51000個。在下遊客戶層面,科通把其客戶分成了兩類:藍籌客戶和中小企業客戶。科通定義中小客戶是全年下單量少於400萬人民幣的客戶。客戶數量在2013年達到了2753個,其中97%是中小企業客戶。如果以GMV來劃分,2013年藍籌客戶銷售額為20.6億,中小企業客戶銷售額為19.1億,大約各佔50%。公司的盈利模式為典型的直銷型電商的盈利模式:從供應商處批量採購,自己承擔庫存風險,這樣就以一個批發價格採購到電子元器件。公司2013年從供應商處獲得的扣點約為5%,對於中小企業客戶公司還會加價5%售出商品。也就是說公司在藍籌客戶身上可以賺到約為5%的毛利率,對於中小企業客戶毛利率水平約為10%。2013年收入24億人民幣,其中1%是來自平台,其餘來自自營收入(由於平台是按照淨收入計入營收,所以來自平台的交易額遠高於1%)。2013年公司毛利率水平為8.4%,這個數字高於大客戶5%和小客戶10%的平均水平,原因是平台部分的收入是高毛利率的。13年淨利8656萬人民幣,淨利率為3.6%。14年Q1的營收同比增速是250%,達13.5億元;同期淨利增速超過300%,達2899萬人民幣。公司IPO發行價範圍是3.2-4.48港元,按高價算募集15.4億港元,公司市值61億港元。目前市場普遍預期2014年公司營收能做到75億人民幣左右,為2013年的三倍。因為公司14年將會加大營銷投入,我們就假設公司的淨利率在2014年與2013年持平,這樣公司14年的淨利潤也為13年的三倍。以此計算公司定價的上限是13年PE56倍,14年PE19倍。如果數據沒有水分,這個估值對於一個電商公司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不是電商,就要另當別論了。

下面格隆與各位探討一下一些疑惑。首先,科通芯城業務的本質就是電子元器件的分銷商,而非一個全品類的B2B公司。所以科通芯城在招股書中列出的可比公司慧聰網,環球資源等等,其實都跟它不太可比。格隆覺得跟科通芯城非常可比的是同在香港上市的時捷集團(01184)。時捷集團與科通芯城同為電子元器件的分銷商,並且13年比12年淨利潤也有高達90%的漲幅。但是目前股價對應13年的靜態估值只有8倍。當然有人會說時捷集團是傳統的分銷商,而科通芯城是一個電商公司,所以科通芯城理應獲得更高的估值。那我們就要來看一看科通芯城電商的含金量有多少了。

首先,B2B直銷型電商本身就是一個很奇怪的概念。2B電商和2C電商有很多根本性的差異,使得2B電商很難介入交易的環節。首先,公司與公司做生意都是有一個賬期的,並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一點對於科通芯城也不例外。科通芯城給自己的藍籌客戶90天的賬期,給中小客戶30天的賬期。而2C電商剛好是相反的,零售客戶網購的時候都是預付款。不管你在淘寶還是京東買東西,你的錢都是先質押給電商公司的,然後電商公司才會發貨。這樣的預付機制才能保證B2C和C2C的交易能夠順利完成。按照科通芯城的模式,交易在線上完成,還給客戶30天以上的賬期,試想這樣的模式如何能夠保證客戶拿到貨之後一定付款給科通芯城?如果沒有互聯網行業的流量獲取、流量變現、長尾效應等這些經典特徵,只是把2753個(是個,不是萬個)客戶的簽單放到網上實現,我們很難把這種B2B強行歸納為一種互聯網電商模式。

另外一個支持格隆判斷的依據是在市場上除了科通芯城之外還找不到這類所謂的「基於交易的B2B電商」。所有其他的B2B電商都是一個信息平台而以,賺取廣告收入和會員費,交易的環節都是客戶在線下自行完成的。比如慧聰網就一直想介入B2B的交易環節,為此在慧聰網在順德投資慧聰家電城,希望能夠更多的參與到B2B的交易環節之中。2B與2C的客單價存在巨大區別,2C的客單價通常在1000元人民幣以內,而2B的客單價往往是幾十萬上百萬的。比如科通芯城2014第一季度客單價為16.8萬人民幣。這麼大的客單價交易雙方都希望在線下交易才比較穩妥。如果僅靠線上就能完成B2B的交易,慧聰網也就不需要投入巨資去建電器城了。當然,找不到基於交易的B2B電商,也有另外一個解釋:科通確實在創造和引領一個新的行業盈利模式。

互聯網電商公司另外一個經典特徵與行業優勢就是非常健壯的現金流,這一點目前看來科通芯城也暫不具備。雖然科通芯城表示可以通過把應收款抵押給銀行來獲得流動資金,但是科通芯城目前的營運資金還是來自銀行貸款。目前公司賬面上的銀行貸款高達9個多億,帶來13年1400萬和14年一季度770萬的財務費用。而真正的電商公司通常是享受預付款帶來的利息收入的

還有一個令格隆有所保留的是,科通芯城在上市的前兩年進行了一系列的重組,以至於公司過往三年的業績都是不可比的。公司的電商平台,也只是公司在2013年收購來的。這樣一個整合了不到一年的平台,是需要時間來證明它是否是一個可行、有效的新的行業盈利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