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張圖告訴你新興市場“安全港”究竟在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31
以盧布為首的新興市場貨幣在過去幾月遭遇到了強勁的拋售壓力。俄羅斯央行大舉加息650個基點也未能阻擋盧布熊熊跌勢。在新興市場中,誰才能成為獨善其身的“安全港”?
盧布在1年的時間內從35一線大幅貶值接近80,毫無疑問,俄羅斯是最大的風險所在地。

土耳其里拉在過去幾個月一直受益於低油價,匯率也一度出現升值。但是市場風險偏好惡化之後,土耳其里拉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刷新了年內新低。考慮到土耳其一直未能解決的政治危機,里拉也不會是一個避風港。

巴西雷亞爾在今年第二季度之後就一直處於貶值通道之內。國內經濟增速大幅放緩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暴跌讓雷亞爾毫無競爭力。

尼日利亞奈拉則同樣在低油價影響下走勢沈重。尼日利亞央行數次幹預匯市,但是收效甚微。

委內瑞拉貨幣玻利瓦盡管官方報價一直維持在6.28,但是實際市場報價(dolartoday.com)已經飆升至183.7!該國5年期信貸違約大幅飆升。

印度盧比本應在低油價情況下表現良好,但是市場情緒惡化以及印度市場高流通性導致投資者拋售盧比。

印尼盾的情況也大體類似,該國也是低油價受益國,但是恐慌情緒導致貨幣貶值。

南非蘭特在12月之前抗跌性較好,但是大勢所起之下,蘭特也刷新年內新低。

波蘭茲羅提曾經是新興市場傳統的“避風港”,然而在過去幾個月內貶值已經超過12%。

最後的贏家屬於韓元!本月韓元大幅升值。不過考慮到日元貶值正在導致嚴重挫傷韓國出口,因此韓元能否“挺住”還是一個大問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恒基400億大茶飯淪全港最大鬼城
2016-12-15 NM
|
|
自稱「舊樓收購王」的四叔,近年多次收地重建,劏出多個「精品盤」,北角尚譽、何文田加多利軒、九龍城曉薈,最「精品」的單位一百六十多呎。這些單幢樓已經不能滿足四叔,四叔目前於紅磡的發展大計,涉及七十七個門牌號,三十八幢唐樓,屬於恒基現時最大的收地計劃,恒基估計重建後可建面積為二百五十萬平方呎,保守估計將來以呎價萬五元開售,是近四百億的巨型項目,相信是四叔退休前要食的尾胡。但這黃埔五街,自一○年收購開始,逐漸淪為鬼城。樓上空置的單位引來賊人偷竊,更無故失火、漏水、電線被剪斷,失修之下曾出現石屎剝落及糞水倒灌。舊樓問題叢生,看似自然,實情是否必然? 由紅磡火車站,經過往理工大學宿舍的天橋,見到猶如縮細版屏風樓,矮矮的唐樓群,便開始踏入紅磡五街,這條食街有多間特色小店吸引區外客前來光顧,四叔看中其中四街,包括:黃埔街、寶其利街、必嘉街和機利士南路。一共七十七個門牌號,三十八座唐樓,其中三十二座已經收足八成。屬恒基年報所知最大的收購項目。 四叔尾胡 消息指一四年田生已收到約半數業權,惟梁振英推出雙辣招,市場一度傳出煞停收購的消息。不過相信田生未有放軟手腳,恒基一四年年報中尚未有顯示在五街中收夠八成,而一五年年報才公布共有二十七幢收夠八成的舊樓,今年中期業績公布再添多十一幢至三十二幢。這些唐樓群恒基估計重建後的可建面積為二百五十萬平方呎,保守估計將來以呎價萬五元開售,是涉資四百億的巨型項目。而恒基過往兩年的銷售物業收入亦不過一百六十八億,絕對有資格成為四叔退休前的尾胡。以恒基近年愈劏愈細的跡象,這裡或會成為一個「劏房之城」。六年間能有如此成績,經紀透露田生出手雖然高,「一○年呢區唐樓呎價大概二千蚊左右,佢就出六千幾。依家樓價升到八、九千,佢就出萬五至二萬。而地鋪開頭大約開一千萬至千三萬之間,依家開二千五至三千萬。」但能極速收樓,或者另有玄機,這幾條街的唐樓群,近幾年多次出現事故。尚住其中的業主都希望盡快搬走。育有兩子的張太每次出入都提心吊膽,只可惜丈夫不肯賣,「我一個女人梗係危險啦,又污糟,我都想搬走呀,不過我老公唔肯賣,田生好似出萬五蚊呎,我老公要萬七。」抱住兒子,又要拿着嬰兒車走到三樓家門前,她喘着氣指着單位旁邊的鐵閘,「你睇呢度有撬過痕跡,旁邊全部都撬開晒啦!都驚會撬埋我屋企,不過我全日都喺屋企應該無事啩。」 無故失火、漏水 據附近的「地膽」經紀憶述,收樓計劃開始後曾多次失火,「機利士南路四號、黃埔街二十四號都試過火燭,點解火燭我都唔知,間屋無人住嘅,你自己諗啦。」翻查當時新聞報導,機利士南路四號火警單位早已空置,消防員發現無自然起火原因,認為火警有可疑。另外,黃埔街二十號一個空置單位,雖然報章未有報導,但記者到場看見消防處的告示,指今年中曾發生過火警。該經紀指另有更多斷水、斷電的問題未曾有報導,「機利士南路四號,除咗火燭電線都俾人剪過,大熱天時斷咗三日電無冷氣。黃埔街三十號試過水管被人截斷。佢唔理你係業主定租客,總之有燈着,就突然漏水。譬如佢叫嗰啲南亞裔人士,話邊度我收咗,你鍾意就去拆熱水爐、水喉,拆完咪漏水,一層層漏落去。但收咗嘅單位,應該水、電都截晒。」 屎水湧出街 因法團不再運作,出問題的還有黃埔街六號。一三、一四年間開始有糞水倒灌問題,鄰近商鋪的店主抱怨生意大受影響,「好耐啦,早兩個月先整過,好似市政嚟。(那你們怎做生意呀那麼臭?)咁都沒有辦法呀,所以叫人來整囉。」她帶記者到旁邊的大廈入口,「水從樓上流下來,坑渠去唔切呀,(直情在裡面湧出來?)對呀,在裡面。在天井那邊。(那時是看到糞便湧到出街?)對呀,(湧到去哪裡?整條街嗎?)有些湧到出馬路。」當年的民協區議員任國棟曾受訪,指法團委員早將單位賣出,大廈問題無人處理,而大業主田生往往待淤塞一段日子才以高壓槍通渠,根本未有處理地下沙井及糞渠倒灌的問題。 一梯老鼠屎 田生收購了大部分單位成為大業主,但未有為大廈的清潔負責。大廈內的衞生環境非常惡劣,甫踏進去,已經聞到一陣陣惡臭的垃圾味,彷彿凝固在悶熱的空氣中。記者巡視多幢大廈,爛蘋果、汽水罐棄在梯間,簷篷上甚至有整盒白飯。空置的單位大多沒有上鎖,雜物散滿一地,成為老鼠的藏身之所。在照明失修的昏暗走廊,間中會見到一道陰影,從垃圾堆、空置的單位快速竄出,又消失在另一角。「(那些是老鼠屎嗎?布滿整條樓梯。)盲的都知道啦。(這裡很多老鼠嗎?)當然多啦。(怎樣多法?)唔識講,沒有人住當然老鼠多,有啲食物喺度,無人理。」拖着一大袋垃圾的工人,走到布滿垃圾老鼠屎的梯間說。該名工人只負責清理垃圾桶的廢物,並不包括大廈清潔,「現在隔日倒一次垃圾,(之前呢?)之前每天倒,但現在沒有人住,沒有人住怎樣做?田生無理。」 瓦解法團 黃埔街一帶的舊樓,都有超過五十年的樓齡,失去法團的大廈,維修便無人負責。現時除了少數還有法團運作的大廈,其餘大廈鐵閘皆被拆走,中門大開如同無掩雞籠,空置單位的鎖被剪開,亦能自出自入。區永華過往接受本刊訪問時指會與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先「溝通」。湊巧機利士南路四號的法團成員,於一一年同時辭任法團。全靠有熱心業主自發組織互委會處理大廈的維修、清潔,大廈才不致無人打理。不過黃埔街五至七號的法團,據知原欲申請房協的樓宇管理維修綜合計劃,但田生搶先收購法團主席和委員單位,令維修計劃胎死腹中,後來發生簷篷倒塌事故。翻查土地註冊處記錄,八人的業主立案法團,其中三人的單位於簷篷倒塌前已被收購,其中一個更低於市價,以一百七十七萬出售。現時尚有法團的大廈,雖然同樣面對收購大廈而十室九空,但起碼燈火通明,走廊沒有擺放雜物和垃圾,更不會有食物讓老鼠為患。黃埔街二十二號的法團委員關先生指:「每戶每個月要交百幾蚊清潔費。另外樓下有大閘,雖然都有人剪爛空置單位嘅鎖偷嘢,不過剪爛咗我哋有加番新鎖。」法團亦會按政府要求為大廈維修,如新式的電錶便是早幾年更換,「政府隔一段時間就有人驗樓,佢出信話邊度要維修,我哋都會整。」收購進入尾聲,就着衞生環境差、單位十室九空的安全問題,記者訪問其中一名租客,她猶豫一會,回答說沒有問題。但當記者反問:「(沒有問題還是沒有辦法?因為這裡平租?)對呀。(多少錢租呀?)二千多元啦。」她雖不滿田生收樓造成的狀況,但無奈只能向現實低頭。 收樓業務踢出田生(0138) 區永華曾經非常風光,○七年借全美國際的殼將田生上市,一一年的業績全年收入4.85億元,賺1.68億元,能於電視豪擲千金大賣溫情廣告。不過田生收樓期間,大廈往往怪事連連,有住戶被潑屎水、恐怖鬼畫掛外牆、無故起火。近年政府不斷推出辣招加重印花稅,令田生收樓成本上升,一二年盈利跌至二千九百萬元,隨後更連續兩年錄得一點九億元虧損。一五年田生將區永華的舊樓業務踢出上市公司0138,並將0138改名宏輝。而區永華的收樓業務,繼續以田生地產運作。 懷疑收樓新招 早前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揭發收樓公司於保發大廈天台,種植粗生的植物,破壞天台的防水層,引致頂樓漏水。唐樓林立的廟街,有一幢大廈天台生長了一棵被人稱為「名木聖樹」的植物,但天台另有一角,長滿大量粗生植物,是人為種植抑或自然生長,無從稽考,懷疑同樣為收樓公司的新手段。 早兩代收樓天王 蕭承忠人稱「白鞋蕭」,曾經有「李兆基軍師」的稱號。當紅時期,可直接接觸李兆基,連坊間地產經紀也說:「想見四叔,最有效方法,就是通過蕭承忠。」他曾幫四叔充當收購美麗華酒店的說客,袋了一千三百萬佣金,宏安道和電氣道AIA大廈、荷李活道九十六號,他都有份參與。於九○年代開始轉做恒基集團發展顧問,並於九六年淡出地產界。近年他投資五千萬元興建中藥港,在荃灣、佐敦等地開設中藥診所,周年活動時李兆基亦有親臨到賀,賓主之情仍在。 楊世杭人稱「雪茄楊」或「肥楊」,有「山東李嘉誠」的稱號,常到陸羽茶室飲茶。早於八七年,楊世杭收購永樂街一○六號等地皮,並由恒基將地皮合併,重建為現時的安泰金融中心。一名行內人說:「以前恒基仲未有規模,好多嘢都由四叔親力親為,結果楊世杭就同佢熟落咗,大家好有默契o架。後來四叔搵佢收樓,仲會先科水,等佢唔使咁手緊。」恒基的干德道三十九號樂基山項目、土瓜灣的金都豪苑及北角匯豪峰項目等,後兩者楊世杭還有份發展,可與四叔齊齊搵大錢。 撰文:孫樂祈攝影:關永浩、林志謙插圖:祝健中[email protected] |
人工全港排第幾?
早兩日在HK01看到一篇全港打工仔都會關心的新聞,作為打工仔的我當然也注意,這是有關香港打工仔的工資分佈。一般來說,讀者多會以10秒內看完這篇新聞的圖表,得個「知」字就算,不過看了看,令我想起往事。
還記得多年前曾經分享過一篇差不多的文章(見《香港家庭分類》),當時所描述的入息分佈跟今天所看到的差不多。
先總結一下新聞內容,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數字,現時全港有大約340萬名打工仔,個人收入中位數由2006年的1萬元上升至2016年的1.55萬元。
2015年八大畢業生平均入職月薪為1.34萬至2.19萬元,數字包括醫科、教師等專業,即大部分大學畢業生首份工作月入,已排名在全港打工仔的中間位置。
現時全港有超過23萬人月入6萬元以上,是全港月入最高的6.8%。另超過4萬元計算,佔全港打工仔排首14%。
若以家庭收入計算,入息中位數大約為2.5萬元,收入最高的10%大約為8萬元,而月入超過10萬元的已經是最高的6.4%。
多年前曾經與一位朋友討論人工問題,當時他與太太同為政府的專業人士,以政府薪金點計算,兩口子三十出頭,加起來的人工已經超過每月十萬元,有趣的是他還自以為人工很低。相信這是他的個人觀感,始終作為政府內的專業人士,他算是最年輕的一群,日見夜見的都是比自己高職位或高年資的同事,自然有錯覺認為自己是人工「較低」的一群。
當時這位朋友與太太兩口子,每年賺百多萬元,而未有小朋友,是打工仔之中的DINK(Dual Income, No Kids),現金流超強,有車有樓,生活已經非常好。可惜每天仍在訴苦,指自己乃是普通打工仔,算是中產之中的低下層,或許他們認識的都比自己「好景」吧。
曾經又與另一位朋友談論她女兒的讀書問題,她指雖然不久前升職加人工,但生活反而更辛苦,主因是女兒剛讀N班,報讀的是私校,每個月學費需要五千多元,還有不少雜費等,指自己絕對不是高人工的一群,因此才過得這麼辛苦。
我大概知道她的人工吧,可能有三萬多元,她先生也有工作,收入應該不比她少。當時我問她為何感到辛苦又要讀五千多元的學校呢?她直指這根本不貴,這些學校已經是她這些「窮苦」家庭的小孩讀的了。
我追問:「你窮?你知否今天香港的入息中位數是多少?你的收入大概在香港打工仔中排在哪個位置?」,她回答:「我想。。。中位數應該大概三萬多元,我應該在中間偏低吧。」
好明顯她不太清楚自己的人工水平如何,當時我指香港打工仔的入息中位數大約1.4萬元,如果按她與丈夫加起來的家庭收入也感吃力的話,真正的草根階層的小朋友豈不是沒法子讀書與生活?或許她出身中產家庭,今天又是專業人士,可能自出娘胎都不太了解什麼是窮。
曾聽到有blogger描述年薪百萬的打工仔不算什麼,似乎街上招牌跌下來也會壓死好幾個,或許日常工作見到不少這些人,單是我工作周遭都可能有一百幾十個,但其實這都已經是打工仔中入息最高的5%左右。當然,如果以340萬名打工仔計一計,這5%也有17萬人,所以不少人的確有機會經常被這17萬人圍繞,誤以為這個收入水平是香港的「中位數」。
當然,這只是在討論打工仔的主動收入,沒有談及資產累積與被動收入,亦沒有談及非打工仔的收入,所以反映不了香港人財富累積的情況。然而,雖說香港有錢人多的是,不用打工的有錢人又會很多,不過看數據,打工仔仍是香港的大多數人,一億幾千萬以上身家的人口,比例上絕不會多。要了解全局,就要依數據,否則終日鑽進富豪堆中就永遠以為自己是全世界最窮的一個,會有點奇怪。
多年前,曾經在此討論過財務自由的數字,舉例五十萬元被動收入作為討論前提,隨即被blog友指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數字,因為blog友認為五十萬元並不足夠生活。例如生了兩個小朋友,讀書、興趣班、換車、旅行、工人、照顧老人家等等,這已經未有包括小朋友就讀國際學校或外地升學之類。
當時我指財務自由所需的財務水平人人不同,但提醒一點,五十萬元這個數字,很多家庭連主動收入也不達標,按今天的數字,家庭月入4萬元以上已經是最高的三成人口了,或許我們可以分清楚「需要」與「想要」的東西。
多看現實情況,可更「貼地」地分享如何「離地」,其中感覺最離地的blogger之一,Starman兄,不止他個人背景離地,他分享的blog友問答內容也十分離地,似乎全香港收入最高的1%至2%的人都跑去請教他,看多了,實在感覺自己變窮了,哈哈。
相關連結: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4664
半年成交 急升五成 全港車位大熱炒
1 :
GS(14)@2010-09-23 17:27:36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 ... ail&article_id=8538
政府再出招壓樓市炒風,二手屋苑成交大幅減半,樓市稍稍放緩,但車位市場卻已靜靜地起革命。事實上,低息環境令樓市愈炒愈,上月中華懋集團短短數日售出近一千個車位,可見以往乏人問津的車位市場也開始瘋狂起來。
過去半年車位炒賣逐漸熾熱,九龍站漾日居的車位售價,不足三個月飆升近六成,近日鴨脷洲深灣軒及紅磡海逸豪園的車位也被炒至突破百萬大關,九龍站上蓋凱旋門車位更創出一百八十萬元成交價,如此天價車位,幾已足夠購入沙田第一城的細單位。
今年上半年,車位成交宗數大幅攀升,純車位買賣登記達到三千六百二十六宗,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五成,反映樓市火熱下,車位成為另類炒賣對象。若看車位價格,以百分比計算,全港車位半年多以來平均升幅亦超過五成,升幅煞是驚人;個別屋苑如馬鞍山翠擁華庭,有車位價格不足一年升幅高達一點六倍,利潤回報之豐厚,莫不教投資者咋舌。

深灣軒破百萬

美孚新邨買賣宗數倍增

翠擁華庭價升160%
短炒漾日賺逾千萬位於港島鴨脷洲的深灣軒,○四年屋苑入伙時,每個車位售價只是三十八萬元,七月份有車位成交,竟可突破百萬大關,上月底更續創佳績,造出一百二十萬元成交價,相對去年平均七十五萬元價格,一年勁升六成。
九龍區車位炒賣也不遜色,九龍站上蓋住宅漾日居,去年底「師奶」炒家周春嬌(中原股東王文彥太太)大手掃入五十個車位,成交價約二千五百萬元,平均每個五十萬元;現時部分車位價上升到七十九萬八千元,短短幾個月升值六成,帳面獲利千五萬,王太亦趁市旺拆售,至今售出二十多個。

車位熱炒,紅磡海逸豪園車位,新售價亦達一百萬元。
翠擁車位升倍半炒車位熱潮不但在港九旺區出現,甚至殺入偏遠的馬鞍山烏溪沙。十年前落成的翠擁華庭,入伙時車位售價才十八萬元,三年後沙士疫潮一度暴跌至五萬元,由於該處車位充足,與附近的大型屋苑相距較遠,價格一直牛皮,去年底平均價也只是十五萬元,還未返到家鄉。
但今年翠擁華庭車位價格竟出現三級跳,新近成交價三十九萬元,較九個月前大幅升值百分之一百六十;連帶車位租金也貴了一倍,由年初的月租一千二百元,升至近日的二千四百元。
車位投資蓬勃起來,發展商見機不可失,立時將大量車位放售,過去要大手推售車位並不容易,但近期銷售卻得心應手,原因是有炒家染指。年初至今,長實(0001)接連沽出近五百個位於東涌映灣園及荃灣朗逸峰的車位,另外會德豐(0020)亦已累積售出逾四百個深井碧堤半島及九龍塘又一居的車位,除少量車位由個別業主購入自用外,買家當中不乏投資者。

翠擁華庭的車位價格由去年底的平均十五萬元,暴升至現時最新成交三十九萬元,升值一點六倍。

深灣軒單邊一號車位,早前以一百二十萬元高價售出,價格媲美新界居屋。
小市民跟風入市早前有代理問華懋有無計劃賣車位,當時華懋回應:「車位市場得唔得㗎,攞沙田富豪花園車位試吓先,二十幾萬一個睇睇有無人要。」結果一夜間售出近五百個,接着再賣沙田碧濤花園、碧霞花園及金獅花園車位,累積售出近一千個。
車位炒風開始席捲全城,連小市民也參與其中,手頭資金不足一百萬元的Richard,因認為投資車位較炒樓有更多優勢,早前膽粗粗加入炒賣行列。
「現時樓市升得太厲害,不但令人擔心價格會大幅回調,且入場門檻也愈來愈高。」本身是有車階級的Richard表示,今年初開始計劃作物業投資,發現車位價格落後於住宅市道,且不用做按揭也可一手購入,遂扑鎚入貨。
「炒車位容易打理,管理方面全由大廈管理公司負責,既毋須擔心遇上租霸,也不用像買樓收租般,要負擔許多維修保養等瑣碎事。」

以往炒開豪宅的王文彥太太周春嬌,去年底轉炒漾日居車位,亦「大賺一筆」。

漾日居車位於短短半年間,從原先五十萬元,炒高至接近八十萬元。
大屋苑低於200萬盤 瀕絕舻 統計全港20屋苑 僅餘5個
1 :
GS(14)@2010-11-08 21:57:4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108/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上周公布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後,大型屋苑業主普遍對後市信心爆棚。據代理表示,即使有客「畀票」到價,不少業主也索性封盤不賣,導致二手交投回落。市場統計,全港20個主要大型屋苑中,目前只有兩成半、即僅5個屋苑的入場費低於約200萬元。以往細價盤集中地的新界西北區,如屯門市廣場及天水圍嘉湖山莊,入場費亦直撲200萬元。
隨覑樓價持續上升,藍籌屋苑如太古城、黃埔花園及美孚新鸷的入場費急升不用多說,其中港島區上車盤集中地、樓齡逾30年的裵魚涌南豐新鸷,一個面積僅474方呎單位,入場費亦高見300萬元,呎價6300元;九龍老牌上車盤的九龍灣淘大花園,面積細小至371方呎的1房單位,入場費亦約200萬元,呎價約5400元水平。
至於樓齡相對較新,位於港鐵沿線的將軍澳上車盤新都城,面積約487方呎單位,入場費亦高見250萬元,呎價達5200元。
炒家英雄塚 浪翠園破200萬
今年8月政府推出「新9招」前,新界大型屋苑入場費低於200萬元仍俯拾皆是,但隨覑市場逐漸消化政府壓抑樓市措施後,即使上月中新一輪施政報告就壓抑樓市再出招後,樓價繼續上升,累積多月購買力亦突然爆發,其中上車樂園沙田第一城,入場費率先突破200萬元後,刺激更多的新界區屋苑的入場費陸續突破200萬元水平,即使曾成為97年炒家英雄塚的深井浪翠園,向山2房單位入場費亦需200萬元。
美聯高級區域經理鍾燕河表示,沙田第一城入場費已逾200萬元。「沙田及馬鞍山大型屋苑鮋200萬元以下細價樓已逐漸絕跡,要物色200萬元以下唯有向居屋市場或二線屋苑下手。」
滄海遺珠集中新界西北
至於入場費低於200萬元的大型上車盤,主要集中於新界西北區,如屯門市廣場及嘉湖山莊,但入場費亦逐漸迫近200萬元大關。中原高級分區經理王樹明表示,受QE2(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影響,加上嘉湖山莊呎價相對其他屋苑仍然低水,故業主持續反價。「好多客即使畀票,兼達到業主叫價,業主亦不願賣樓,又或即時反價;加上,上月成交量大幅上升,令盤源大減,故交投亦回落,相信要待買家消化業主叫價後,才願意追價入市。」
(明報記者陳天賜報道)
震央后海灣 中環鳥狂飛 2.8級地震 全港搖撼
1 :
GS(14)@2010-11-20 17:08:32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681971
【本報訊】昨日下午 2時 42分,屯門燒臘店陳先生正在斬叉燒,突然感覺刀子微微震動;大埔南華甫村地動屋搖,十多名村民跑到戶外逃生;中環政府總部附近的鳥兒狂飛亂叫,十多隻松鼠空群而出。香港昨日經歷黎克特制 2.8級地震,天文台指出,今次地震雖然輕微,但震央鄰近香港,港九新界的市民都感受到地震的威力。天文台共收到逾百宗地震報告。
記者:白琳 江寶龍 張文傑
地震過後,市民紛紛致電家人詢問其他地區有沒有震感,天文台熱線一度癱瘓。下午 2時 57分,天文台發出首份地震新聞稿,表示正在分析地震資料。 3時 17分,天文台第二份新聞稿指出,震央位於后海灣附近、尖沙嘴天文台的西北方 35公里外。
天文台科學主任胡宏俊下午 4時在記者會上表示,接獲百多個市民的地震報告,主要在大埔、元朗及上水。震央在香港邊界以外,但相當接近本港。地震強度以黎克特制量度,震感則以修定麥加利地震烈度表量度。地震強度越高或越近震央,震感越高。震感分為 1至 12度,今次香港的震感屬 4度。
魚撞缸頂 松鼠驚竄
胡宏俊指出, 2度震感或以上,市民就會感覺震動;今次 4度震感,相等於大貨車經過,有些物件會有小震動、門窗會吱吱作響。香港 94年曾經歷 5度震感。
大埔南華甫村感受到地震的強勁威力。村民羅小姐事發時聽到數下巨響,魚缸裏的彩魚「花羅漢」驚慌狂跳,魚身不斷撞擊缸頂,「從未試過咁,條魚係咁飆上嚟,碗碟嘭嘭響」。她跑出門外,遇上十多名街坊,「個個拍住心口走出嚟,好驚好震,問發生咩事。副村長瞓緊覺都震醒咗。有人以為大卡車爆胎所以咁響。」個多小時後,羅小姐與街坊坐在村內的公園猶有餘悸,「個心仲喺度震緊,我打畀個仔問有冇事,佢話唔覺得震」。
除了大埔的魚,中環政府總部附近的動物也被地震嚇倒。十多隻松鼠突然同時出現在總部圍欄,驚慌亂竄;一群夾雜鸚鵡及麻雀的鳥兒在上空亂飛,不時驚叫。種種迹象都令現場保安員不知所措。不過,在中環國金二期 70樓以上金融公司工作的 OL則說,當時並無感到異樣或震動,事後看新聞才知發生地震。
斬緊叉燒 頓覺刀震
屯門建生邨街市地下燒臘店東主陳先生說,他當時正在斬叉燒,「震動歷時 4、 5秒,連把刀都震!」附近改衣店東主寶姨形容:「震動由地下慢慢震上嚟,不過震動輕微。」屯門藍地有市民致電 999備案。
粉嶺雍盛苑的居民議論紛紛,當時在小學門外接兒子放學的王太表示:「覺得好似打鞦韆咁,震動持續 5秒,有啲驚驚哋!」就讀小學姓陳女生稱:「當時上緊電腦堂,感到少少震,有同學話地震,我唔信,仲以為有人踢張凳㖭!」容小姐則說:「見到張枱自己郁,以為係幻覺,仲有啲頭暈。」
元朗錦田菜園村不少村民及前往聲援的學生均感到震盪。正在房間上網的村民葉家麒說,地震維持僅一至兩秒,房間物件沒有擺動,「感到震一震,轟一聲,就好似有架貨櫃車駛過。」學生蔡小姐說,地震時坐在地上,感到地面輕微震盪,「以為有架鏟泥車在身邊駛過」。碰巧當時有數名地政總署人員在菜園村收地,有村民聽聞發生地震,有感而發,「連個天都要地震,證明收地唔合理!」
九十一歲全港最老秘書
1 :
GS(14)@2010-12-26 17:05:312010-12-15 EW
中國人最重人情味,特別係啲老牌家族,對公司職員如同一家人,好似正重建皇后戲院為商廈嘅陸海通,公司個秘書就足足九十一歲,相信係全香港最大年紀嘅秘書,可能有機入到健力士世界大全。
陸海通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多年來公司一直唔裁員,甚至冇退休機制,員工只要有工作能力,又願意工作,公司都會繼續用。呢位全港最老嘅秘書名叫龐召斕,常務董事陳達光亞爺嗰代時已喺陸海通工作,佢中文根底十分好,書法更是秀麗,曾教陳家上下書法。
事實上,陸海通入面員工,等閒都做咗十年以上,即使行政總裁關國康,亦喺公司做咗近五十年,係陸海通三朝元老。關國康係陳方安生丈夫陳棣榮同班同學,但佢中六就開始出社會做事,原先係跟邵逸夫做嘢,過咗一年就轉去陸海通,一做就係半個世紀。
「八十後」做董事
呢邊廂有年紀最大的秘書,那邊廂就有最年輕嘅上市公司董事。一言發現,今年到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唔少董事局成員或者高層年紀都係廿零歲。過去要喺內地任職企業高層,冇番五、六十歲都唔使旨意,家點解會出咗咁多年輕才俊?一言再細心留意,原來唔少呢啲高層,都係含住金鎖匙出世的富二代。
上個月上市首日即大插水嘅歲寶百貨(0312),集團副總裁楊題維今年只有廿三歲,舊年未讀完書已經入公司幫手,今年喺英國讀完大學後,即刻成為公司高管。先前擱置上市嘅長甲地產,集團主席個仔趙宏陽,亦係廿三歲就已經做公司執行董事。至於天倫燃氣(1600)主席張瀛岑個仔張道遠,亦係廿四歲已經做非執董。
最厲害要數到環球乳業(1007)主席趙傳文個仔趙宇,今年不過二十四歲,唔單止係公司執董,仲做埋董事總經理,呢個位對整間公司舉足輕重,除咗要制訂公司方向外,更加要負責執行,總之生產、銷售、人事等,事無大小都歸佢管。喺咁嘅年紀做到CEO,趙宇可以話係全港上市公司中,最年輕一位囉。
差餉重估揭租金脫韁 貴絕全港 50呎舖王月租 12萬
1 :
GS(14)@2011-04-02 13:41:00【本報訊】政府出招壓市只針對買賣,沒規管加租幅度,私樓及商舖租金有升無跌。差餉物業估價署公佈下年度全港物業重估差餉租值結果,私樓及舖位租金越升越勁,銅鑼灣景隆街一個面積只有約 50平方呎的「舖王」,租金高達 12萬元,每月呎租達 2,400元,貴絕全港,租值八年間升逾一倍。記者:馮永堅
差估署根據去年 10月 1日的租值重估差餉租值,全港約 300萬個物業的業主日內會收到 2011/12年度新差餉及地租通知書。根據重估結果,位於旺角及銅鑼灣的地舖非常值租,過去多年被譽為最貴呎租的銅鑼灣景隆街 2號 A舖,下年度租值高達 202.8萬元;以該舖總面積約 80呎計算,每呎月租達 2,112元。資料顯示,該舖 2004/05年度的租值只是 91.2萬元,八年間租值升逾 1.2倍。
舖位拆上拆租金驚人
業主為增加租金收入,多年前將 A舖一拆二, A1舖租予找換店, A2舖租予小食店。其後有人再將 A2舖「拆細」,一分為二, A2舖現時租戶為一家小食店及售賣 iPhone及 iPad配件的店舖。可能租金太貴, A2舖兩個經營者幾乎每隔一年便易手一次。以去年 3月為例,其中一個舖位未有人承租,另一租戶「香腸世家」今年也離場。
記者日前到 A2舖採訪,兩店舖的職員都以「老闆不在」為由,拒絕透露租金及生意。記者在舖外觀察,以售賣雞蛋仔及果汁為主的小食店生意較好,半小時內約有 20人光顧。另一間賣電子產品配件的店舖,顧客卻寥寥可數。
有地產代理表示,景隆街 2號 A舖鄰近崇光百貨及行人專用區,租金相當驚人,「每月租金可能係講緊兩、三千蚊一呎」。早前有租戶以每月 12萬元租用面積約 50呎的 A2舖,呎租為 2,400元,呎租可能是全港之冠。租金昂貴,有人其後再將 A2舖分租以減輕負擔。
一線地舖升幅勝豪宅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景隆街 2號共有 A、 B、 C、 D及 E共 5個舖位,總面積約 1,228呎,現時業主為西貢著名食肆全記海鮮菜館老闆吳金福。他與其他人士 09年 11月以 2.36億一口氣掃入五舖位收租。其實,景隆街一帶地舖呎租由 400至 700元不等,租客多為連鎖店,逾千元呎租十分罕見。景隆街由以往著名的寵物街漸轉型成小食街,吸引不少小食店爭相租舖。
此外,旺角西洋菜南街 4號一個面向行人專用區的舖位,下年度租值升 5%至 451.2萬。時代廣場對面的羅素街金朝陽中心 A及 B1舖及 1樓 A舖租值為 2,013.6萬,較 09/10年度勁升 20%。第一太平戴維斯曾估計,今年一線地舖租金升 31%,遠勝甲級商廈及豪宅。
2 :
龍生(798)@2011-04-03 01:33:19蘋果?
睇到好煩, 人加租又關政府事
係咪加租減租前要問過政府?
唔批就唔俾加減?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