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30822洪荒傳說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8/22/sense%E9%9A%A8%E7%AD%86130822%E6%B4%AA%E8%8D%92%E5%82%B3%E8%AA%AA/大禹治水 挪亞逃生
SENSE隨筆130822
洪荒傳說:氣候的文明史(二)
掌門執筆
〈方舟楔子〉
記得三十年前執教中學,鄰座女同僚篤信基督新教,每望接引我進入教門…..
忽一日,報章報道黑海周邊山中考古發現 “挪亞方舟” 類似物體。 布道家大喜,對我說教:「我都話聖經講既野係真架喇….. 」。 我冷靜地回應:「我都知聖經講既野好多係真架,遲下一定陸續發現呢種船….. 」。
這未算頑固, 另一次過招更有哲學味道。 布道家苦口婆心:「你點至肯信世上真係有神呢?」 我隨緣說法:「實情我非常 “肯信” 世上有神,只要祂現身世上便成了。」(這在認識論上是「實徵主義」。) 「不過咁,到時我只相信祂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這在本體論上是「實在論」。) 死未?
布道家沒有被氣死,並且繼續為我這個特定的罪人祈禱…..
〈天地洪荒〉大禹治水,挪亞逃生。
舊約「摩西五書」乃是 閃米特民族 希伯萊人(ie猶太人) 的聖書, 書中記載遠古之事:上帝震怒,以大洪水淹沒世界, 獨遣 挪亞 以高資本投資和高科技製作的方舟,凌波逃生…..
不單希伯萊人有 “挪亞逃生”的追憶,中國人也有 “大禹治水”的記述。 尚書「禹貢」“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 決九川距四海,浚賦治距川。蒸民乃粒,萬邦作乂。”
聖經和尚書講既野好多都係真架。
舊約許多記述都出自上古兩河 蘇美爾人史詩。 蘇美爾人來歷不明,其語言與已知的所有語系不相屬。*** 關於蘇美爾人的出處,學界有諸多揣測, 其中 “北來說” 認為:他們從北方高加索山或亞美尼亞高原順兩河而下, 根據的是順流地帶都有其遺跡。 按此說法,他們來自黑海周邊地帶,至於是否乘方舟凌波而至,就不得而知了。
〈全新世〉全新的世界
最近的一個大冰河時期的最後一個冰期「新仙女木冰期」在元前10,800年前 突然降臨,歐陸平均氣温急降6至7度C,仙女木Dryas octopetala開花植物遍布大地,因而得名。
其時北下冷鋒席捲歐陸,摧毁了所有定居點,人民倒退回游獵生活,追逐馴鹿以維生計。 兩河遠古神話中的主神都是 天氣之神, 猶其是 (暴)風神和雷神,這點興味甚深。***
這冰期為時短促,只一千年二百年,便於元前9,600年戛然而止。 幾十年間平均氣温又急升7度,地球正式進入「漫長的夏天」***,迄至今日係咁意一萬二千年。
那時節氣候急速暖化,冰川消融,降雨倍增,風暴減弱。 植被向南北高緯度地帶擴張,吸收陽光,減低了反射率,也改變了大氣成份,加強了暖化的「正反饋」機制,***正所謂 “愈富愈見神” !
我們今天所見的地貌景觀,只是到了此時此刻—-地質學上的「全新世」才開始形成。隨著海平面大幅上升一百多米,現時大陸的形狀也最終定型。***
〈黑海浩刦〉聖經記載的大洪水
這場災難不單止確有其事,更証實是人類親身經歷過的最大規模水災。
在冰期內,大量水份凝鎖於兩極,海平面低跌導致 博斯普魯斯海峽(註:伊斯坦堡扼守其旁。) 升起一度陸橋,隔斷裡外。***
其時黑海是個大淡水湖, 尋且湖面遠低於 馬爾馬拉海 (註:那片狹長形的海域,南端是 達達尼爾海峽,北端是 博斯普魯斯海峽。) 海面。沿著大湖佈滿了初民的定居點。
元前8,400年某天,陸橋崩塌,*** 晴天霹靂,聲震百里。 海水以數百倍 尼加拉瓜大瀑布的流量灌注進黑海,費時數月才將兩邊水面拉平。
期間岸邊水位以目測感知的速度浸漫陸地,極短時間內淹沒所有定居點,人們只能隻身逃上高山保命。哀鴻盈野,遍地餓莩,可以想象。 這慘痛記憶如斯深重,竟以史詩神話銘記下來,流傳了六千年…..
有一點較為有趣,自有歷史記載以來,黑海海水都是急速地向南流入 馬爾馬拉海的。 之前學界不察,以為陸橋崩塌之時,洪水也是從黑海灌出的,近若干年才知道弄錯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極地冰融,速度平緩,水份到達 “黑湖” 要流經很長路程,相當部分會被大地吸收而丟失。*** 但流入海洋則近在咫尺,無從丟失,所以,海面是遠高於湖面的。
《氣候的文明史:從冰川時代到全球變暖Kulturgeschichte des Klimas》 (2010)
Wolfgang Behringer
傳說中的硅谷,你可能不知道的7件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5604.html【導讀】硅谷,作為全世界高科技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地帶,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有什麼是可以學習借鑑的?黑馬哥分享這篇福布斯中文網的文章,看作者為你揭秘你可能不知道的7件事:1、你只活一次;2、規則和破壞;3、相信「相信的力量」;4、你是「被選擇」的;5、價值和價格;6、「足夠」遠遠不夠;7、想像力和執行力。
找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從做PreAngel以來,每年我都會抽空去美國一兩次,主要是在硅谷(灣區)一帶見見當地的朋友,他們主要有VC,創業者,斯坦福和伯克利的學生創業組織負責人,無線科技領域的各種組織機構負責人等,我一直試圖逐步瞭解這個全世界高科技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地帶,究竟有著怎樣的特別之處,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學習借鑑的,讓我們回到「鄉下」也可以顯得與眾不同;同時,也想知道,我們這些「鄉巴佬」,有沒有機會在這個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密集的地區,找到自己的立足點,未來也能投資幾個像Google,Facebook那樣的偉大公司?
來的越多,感覺就越深,雖然還只是皮毛,硅谷帶給我的感觸已經非常深了,在此與各位分享:
1)You Only Live Once – 你只活一次
我的PreAngel美國Venture Partner叫Boyd,是個土生土長的舊金山人,他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告訴我,最近灣區流行YOLO這個說法,全意是You Only Live Once,字面意思很簡單,可寓意深刻。如果我們從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那天開始就足夠重視這個短語,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今天。今天的大部分中國經濟支柱人群,其實somehow都是在為別人而活著,為了父母,為了子女,為了朋友。有些時候,看似你自己選擇了你的生活,其實不然,你活在別人為你塑造的形象裡,如果你今天對你的生活狀態不滿意,八成是你沒有為自己而活!其實把你自己活好,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因為每個人都是唯一的,都具備不同的能力和喜好,如果全社會都遵從自己的內心而活,我們每個崗位一樣都會有人做,而且做得更好!
這句話雖然近期流行,但卻是灣區一個常見意識形態的總結提煉,也就是說,很多美國名校的孩子們早就這麼做了,至少比我們國內的孩子們更早意識到「為自己而活」的道理。而整個社會也對這種意識形態給與支持,比如在中國最不能被父母理解的輟學創業,比如放棄高薪背包窮游,比如與一個跟自己完全「不門當戶對」的人結婚,比如我在一個破公寓做一個「苦逼」的藝術家,還有那麼多女生選擇做單親媽媽……當一個人選擇為了自己而活的時候,TA往往具有更加持久的恆心,或者說所謂的創業者最需要的「執著」。
YOLO,從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什麼在硅谷有世界上最高密度的優秀創業者。
2)Rules & Disruptive – 規則和破壞
在美國開過車的人都知道,大家在馬路上都很講規則,行車效率很高!舉個例子,硅谷的著名華人天使投資人李軍(快創營合夥人)說,有一次他坐一個國內來灣區出差的人開的車,他發現每到一個路口,即便是綠燈,這兄弟都會帶一腳剎車,後來他好奇地問為什麼?這哥們回答說:「我擔心兩邊有車冷不丁竄出來啊!」
沒去過美國的人可能會好奇,這很正常啊,有什麼奇怪的。但是在美國開過車你就知道了,你在直行的時候,如果沒有Stop Sign和紅燈的話,你大膽開就好了,兩邊不會有車竄出來的;因為路口兩邊的車道上要麼會亮紅燈,要麼會有Stop Sign,而美國人開車看到Stop Sign肯定要停一下左看右看再走的,就算沒有Stop Sign,拐彎的車也一定要讓直行的車,因此會開得很慢左看右看。這樣直行的車就可以大膽開了!
你看,一個好的規則設計,讓大家的行車效率都提高,只要大家都遵守,人人獲利!在創業領域,你可以理解為,在一個好的規則框架下創新,你會更加有效率,你不用擔心有人「暗算」。
這就是健康的破壞式創新:基於一個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規則的框架下,通過技術、設計、運營或者商業模式等的創新而顛覆一個不思進取的老舊行業(企業)的過程。破壞式創新破壞的是過時的制度和不思進取的企業,屬於優勝劣汰的範疇,是良性的新陳代謝!
我們目前在國內看到太多「不健康」的商業案例,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破壞規則式創業」,破壞規則意味著該企業的發展影響到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甚至破壞了大部分消費者的利益,這些不守規則的創業者就是「從兩側馬路直接衝出來的司機」,一方面他們衝出來很可能被直行的車輛撞到,兩敗俱傷;另一方面,他們大範圍地出現導致直行的司機過路口都要帶一腳剎車,整個交通效率因此被影響。
這就是我們兩邊的另外一個區別,根本原因可能是「創業的目的」不同,一邊是為了「賺錢」而「投機」,所以不顧對環境,對行業,對消費者,對社會的「破壞」;一邊更多的是為了「理想」而創業。或者可以說灣區的創業者成長和生活的環境讓他們形成了一種思維習慣,不會輕易「破壞大家都遵守的規則」,這邊的「破壞規則」成本很高的。
這次,我應丁若宇之邀去給斯坦福商學院的一些同學做了點分享,我知道他們聽過太多大佬的講話,我也不知道該分享什麼好,所以把我最新的對創業者信念的5點提煉分享給了他們,Boyd說我分享的這5個點說明了「我應該屬於硅谷」。
3)Believe the power of belief – 相信「相信的力量」
這跟你創業的目的有關,如果你為了自己而活,為了理想而創業,那麼你就會「堅信」你的事業,堅信你看到的未來,這種「堅信」本身是具有強大力量的,非常Powerful,這種力量可以幫助你組建團隊,籌備資金,打造產品,營銷品牌,銷售服務……你的創業之路雖然荊棘密佈,但是你依然會逢山開路,一往無前。
很多創業者並沒有注意到,「自己對理想的信仰「本身就是力量的源泉,你以為是你畫的餅吸引了團隊、你以為是你未來的上市計劃吸引了投資人、你以為是你的巧舌如簧吸引了顧客、你以為是你的一帆風順吸引了媒體報導……你錯了,如果不是「信仰的力量」,你的餅,你的憧憬,你的巧舌如簧,都會消失在一次又一次的市場風浪之中。
在九死一生的創業過程中,唯一能給你取之不盡能量的,只有你的「信仰」,無他!所以,放棄什麼都不能放棄信仰!如果你都不相信你做的事,那你憑什麼讓別人相信?回頭看看,很多失敗的公司,根本原因都是創始人自己放棄了最初的信仰,之後圍繞在TA周邊的一切都隨風逝去!
4)You were chosen – 你是「被選擇」的
雖然我是無神論者,但是我相信外星人,或者更高智慧的生物,但那不是我們理解的玉皇大帝,真主,耶穌或者其他宗教人物。
我們每個人都生來不同,所以就像我第一條提到的You Only Live Once,告訴我們的,Be yourself!每個人之所以是這個樣子都是「被選擇」的,我們的人生就是無數次選擇的過程,每天看似做著不同的選擇,其實我們是「被選擇做出這個選擇」,不管我們選擇什麼,都是「你的使命」。那麼,為什麼不做點我們自己發自內心喜歡,又擅長做的呢?為什麼你擅長音樂,為什麼我擅長社交,為什麼他擅長管理?
如果這都是被安排好的,那麼順從內心最重要,只有做你最喜歡又最擅長的事情,你才能最快樂,而同時,世界的運轉也會更高效,只要你選擇了最合適你的,那麼也意味著注定該這樣。不要怪你心中所謂的「上帝」不公平,你才是你自己的「上帝」,因為你的旨意就是你心中「上帝」的旨意。
所以,又回到那句話了, You only live once, so be yourself, be your own GOD!
5)Valuation vs Price – 價值和價格
如果你的內心告訴你,你就喜歡在海邊開個小酒吧,每天無憂無慮過日子。OK,沒問題!
如果你的內心告訴你,你就希望做一件千古留名的事業,讓世界更美好。OK,那就是你的使命,接下來你就盡一切能量完成你的使命去吧。你會成功的!
在這裡,我們可以提提價值和價格的問題了。如果你要完成一個偉大的使命,那麼可以說那是無價的(Priceless),如果為了完成這個使命,你需要去找投資人融資,那麼你該如何給自己定價呢?
如果你認為你自己無價,那麼你以一個天價估值融資,那麼自然融不到。我覺得你的無價是在項目真正實現後才體現的,沒有人能保證你的成功,所以初期的估值不應該太在乎「價格」,而是志在必得拿到Smart Money,所謂的Smart Money可以理解為跟你共享Vision,又能提供有價值的金錢以外的資源幫助的投資人。太過於計較「價格」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可能不是一路的,如果大家一開始在估值問題上分歧比較大的話,建議雙方都不要糾結,直接互相Pass。
硅谷這邊的初創企業天使融資階段的估值跟北京相比反而比較便宜,但是到了A輪的時候因為有了產品和一定的數據,其估值會飛漲,很多時候北京的投資人反而看不懂了。價值凸顯的時候,估值就不是問題了,所以大家可以參考硅谷的創業者,早期不要在乎估值,踏踏實實拿著天使的Smart Money把理想的產品做出來,然後自然會有市場給你合理的「估值」。
6)Enough is not enough – 「足夠」遠遠不夠
這是我推崇的極客精神,所謂極客,在我看來就是在一個細分領域追求極致到變態程度的人,極客不限於技術領域。
由於美國的文化和灣區的文化是一種「鼓勵文化」,孩子們從小取得一點成績就會得到「Amazing」等各方的讚揚,鼓勵孩子們做得更好,所以不管是技術領域,藝術領域,產品領域,營銷領域,都會有很多極客。尤其是我們提及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創業領域,這些極客們做出了無數全世界大受歡迎的創新產品,數不勝數!
現在是一個商業發達程度和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人們的大部分需求都已經得到了滿足,新的創業者們要麼尋找機會用強大的核心技術顛覆舊的產業,要麼在新興市場尋找新產品帶來的新需求(比如iPhone帶來的周邊配件需求等)。不過,不管做什麼,要想成就一個偉大企業,我們都需要一個極客Leader來負責產品,就像Steve Jobs那樣追求完美到變態的程度。
極客首先總是比常人能看的更遠一些,畢竟TA體驗和嘗試過的相關產品比常人多得多,否則也無法稱之為極客;其次,極客對自己負責的產品有著比市面上產品高出10倍的要求,所以一般不會輕易發佈產品,但是每次發佈都會給用戶帶來「驚豔」或者「震驚」的感覺,必須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目標用戶忠誠度;最後,極客帶來的產品通常都會最大程度被各種媒體爭相報導,所以省去了營銷費用,做到酒好不怕巷子深!
在硅谷,即便是Evernote和Tesla這樣的公司都曾經差點死掉,正式他們最求極致的理念導致了公司幾度瀕臨破產,也正式因為他們強大的信仰的力量在最危急的關頭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最後成就了全世界矚目的優秀公司!
如果一個公司的Leader是某個領域的極客,我會非常樂意投資TA,盡我最大努力幫助他解決他不擅長的事情,讓他專注推出一個讓世界驚豔的產品;如果一個公司的Leader總是覺得「差不多就行了」,比市場上好50%就很不錯了,那麼他可能會是個不錯的商人,可能會打造一個盈利還不錯的公司;但是他不會創造出下一個Facebook,下一個Tesla,下一個Google…
7)Imagination & Execution – 想像力和執行力
自從《阿凡達》在國內上映以後,IMAX或者IMAX+3D電影成了大家必看,最近阿湯哥的《碟中諜4》和《遺落戰境》,《Star Trek 2》,《鋼鐵俠3》等,給我們帶來「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從電影院出來無不感嘆科技帶給生活的巨大改變,也感嘆好萊塢的想像力和執行力。
同時,我們不禁問自己,為什麼這些大片都是好萊塢的,為什麼中國沒有?是教育決定的嗎?因為我們一直認為華人最聰明了,但是華人拍的電影就不如老美;是環境決定的嗎?因為好萊塢在電影工業領先了50年至少,所以有沉澱;是資金決定的嗎?因為好萊塢的電影製作成本動輒上億美金!
其實,在互聯網創業領域,我們也經常感嘆說硅谷的很多公司就是比我們有想像力,比如我最喜歡的IFTTT,還有Airbnb,ZipCar,Twitter,Pinterest, Google Glass,Siri…
這次我跟一幫斯坦福,UCLA,伯克利等出來在硅谷創業的學生聊天,他們有個觀點很有意思。他們認為硅谷之所以有這麼多優秀公司,首先是因為硅谷有大量的創業公司,龐大的基數自然會跑出來幾個優秀的,相對來講,其實死掉的小公司何其多,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硅谷的創業環境刺激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創業浪潮,用他們的話講叫做「魚龍混雜」,「五花八門」;的確我也交流了一個從意大利來硅谷三個月的創業團隊,這裡儼然是互聯網極客的淘金聖地。
不過,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發,灣區擁有目前全世界最好的創業環境,所以也吸引了最多的創業者,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那些能夠脫穎而出的那些就成了世界矚目的焦點,估值一路炒上天!
最後,分享一個媒體上沒有報導過的硅谷小故事:
一位當地的華人VC跟我交流,說她來硅谷不久後通過朋友認識了一個極其聰明的年輕創業者,技術很強,做的東西很酷,可惜還是早期階段,她打算下一輪可以跟進;後來她回國兩個月,再次回到硅谷的時候,聽到別人說Facebook買了這家公司,1億美金!她跟創始人落實了之後,感覺硅谷真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方,如果你這有兩把刷子,真的有大把的巨頭為了自己的戰略目的而開出一個「勢在必得」的天價!
優先股高分紅只是傳說 融券做空第一博
http://xueqiu.com/1804142112/25994921最近看過很多優先股的介紹文章,我認為大多不準確,我談談看法。優先股在我國是個新事物,大家都在學習,其實也不新,我們股市早期試驗發行過,最後不了了之,這本身也說明優先股在我國生命力不強。我認為優先股可以這樣定義,就一句話:在分配利潤時優先於普通股的股票就叫優先股。滿足這個條件的股票千奇百怪,這取決於上市公司這個孫悟空如何變,只要滿足這個定義,變成牛爸爸還是熊媽媽它說了算。與人一樣,有男的女的、胖的瘦的、醜的俊的,有很多人認為優先股就是高分紅,是誤導投資者。俊男靚女確實存在,只是她們在街上,不在你邊上,在我們的證券市中優先股高分紅只是在夢中,高分紅並不是優先股的特點,只是它可能分紅比普通股高,中國的上市公司都很差,多分一點少一點沒什麼區別,說高分紅偷換了一個概念,窮人你給它一元錢,他錢確實多了,他就成富人了?在標準的定義中,優先股沒有參與公司經營的權利,也沒有選舉和被選舉權,從這點看,中國的股民過去買的都是優先股,我不記得,我有過經營權和選舉權,所以我認為我買的一直就是優先股。
優先股在市場可能成為一個概念,有些優先股是可以掛牌交易的,如果盤小就有炒作價值,炒法跟權證類似,老套路,一陣狂拉後套牢一大堆股民,然後被拋棄,好在它不像權證一樣毫無價值,可以投資,對股民傷害小些。實際上優先股是利空消息,它是新的圈錢手段,優先股也是股,股票是對公司剩餘現金流索取權的憑證,股份公司有盈利才可能分紅,也就是說,股票是有風險的,優先股這點與普通股是一樣的,沒賺錢就不會分錢,這與債券不一樣,債券的分紅是受法律保護的,優先股分紅是由董事會決定的,在公司資不抵債時它們才是一樣的。在國外有些公司確實很賺錢,比如,蘋果,谷歌等等,也有能力大比例分紅,但在我國家這樣的公司根本就不存在,只存在看上去很賺錢的公司,比如銀行,保險等。優先股在分配利潤時優先於普通股,它有優先分配權,要注意的是,這句話不意味著優先股一定有股利,優先股紅利優於普通股,也是沒有辦法,因為不優於普能股,就不可能有人要了,也不可能融到資,這句話很容易誤解為優先股分紅會很高,我們的上市公司普通股紅利本來就少得可憐,一個無法提供普通股紅利的公司,怎麼可能為優先股大比例分紅?我們的公司分紅單位「元」就是多餘的,只需要「分」這個單位,只有幾個公司在少數的年份分紅可以達到4%以上,大多公司無力分紅,比普通股高一點紅利根本就沒有意義,投機者也看不上,沒有法律規定,優先股收益是5%或10%,希望我們國家的上市公司,比如:銀行高分紅就是幻想,它們只會圈錢,銀行股普通股分紅與圈錢相比就是零,它既沒有動力,也沒有能力發行有吸引力的優先股,在普通股能圈到錢的時,上市公司不可能發行優先股,實在沒辦法圈到錢了才可能會發優先股,利率肯定是少的可憐,如果確實很高,那麼他可能是向你借高利貸,能不能還只有天知道,從歷史上看,中國上市公司沒有高額分紅的能力。
結論:發行優先股目的就是為融資,這點與普通股沒有區別,融資在我國證券市場不受歡迎,優先股不可能受投資者歡迎。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發行的優先股很高的收益率,只有通過掠奪普通股東才能辦到,優先股為無良的上市公司提供了合法掏空上市公司新方法。
2013年11月5日
看了這麼多評論,我再抄一段前篇博文中引用格雷厄姆的話。前一篇博文說很清楚,巴菲特買入9%的收益優先股差點巨虧。
優先股不是債券,它結合了債權人地位(債券)的侷限性和合夥人地位(普通股)的風險性,持有者沒有明文規定的、以法定強制力保證的對本金或收入支付的要求權利,優先股在理論上存在諸多劣勢
《證券分析》[美]本傑明·格雷厄姆、戴維·多德著。 邱巍等譯,吳有昌校。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傳說中能快速經營的8個最佳創業行業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2/146651.html
i黑馬導讀:想創業?選對行業很重要,你選擇創業的行業應該處於其生命周期的早期,或者是快速增長期,並且人們對這些產品有著強大的購買欲。在這里,你會找到最好的機會:
1、手工酒精飲料,精品啤酒
能夠出現在APEC會議鏡頭中的貼身保鏢,已是這群“影子”的最高調存在。在其背後,有著各個國家最為機密的政要安保體系,以及保障政要安全的“秘密武器”。
這幾天,北京警方為APEC會議的安保做足了工作,並利用新型裝備搭建起了最外圍的保護圈:有著三只“眼睛”的排爆機器人、新增的768個公交車道專用攝像頭、161個街頭安保“司令部”……但要保障首腦們100%的安全,這還並非全部。
各國政要聚集的重要會議上,攝影記者稍加留意,就可能發現這樣一些人:頭戴耳機、不發一言、表情嚴肅。政要發言時,站在身後;政要開會時,等在門口;政要受訪時,佇立一旁。他們便是政要保鏢——也被稱為“影子”,是各國要人們最為貼身的保護層。
能夠出現在鏡頭中的貼身保鏢,已是這群“影子”的最高調存在。在其背後,有著各個國家最為機密的政要安保體系,以及保障政要安全的“秘密武器”。

頭戴耳機、一言不發、表情嚴肅,是所有“影子”的共性,記者試圖和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的保鏢對話,沒有獲得回應。 (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不是每個政要都能有保鏢
“波斯尼亞,到達收到,43。”
“斯洛伐克,到達,46。”
這段對話發生在2010年9月23日下午2點30分,美國特勤局正密切監控來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各國首腦。43和46是保鏢們對特定場所設置的代號。
特勤局隸屬美國國土安全部,在世界範圍內,政要保鏢大多都來自軍、警、憲兵等各相關單位。然而,保鏢資源有限,哪些人是他們的重點保護對象呢?
一般而言,各國總統、總理、議會議長、軍隊一把手和皇室成員等都能享受較高層級的警衛保護。在國家內部,政要們層級、職位以及工作屬性往往決定了危險發生的可能性,也決定了保鏢的配備。
例如,法國安全部門對總統、總理、內政部長、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會安排貼身保鏢,而對議長和其他部長則安排隨從警衛。總理貼身保鏢有三十余人,內政、國防和外交部長貼身保鏢為十余人,而其他部長的隨從警衛只有2人。
在德國,聯邦總統、議長、聯邦總理為國家主要領導人,對他們采取一級警衛措施,配備24小時保鏢保護。外交部、財政部、國防部部長采取較高級別的警衛,其他部長可不派隨身警衛。
英國對皇室成員、首相、部分重要內閣成員配有警衛,一般每人配1名貼身保鏢。國防參謀長,陸、海空軍種參謀長等高級將領一般情況下不配備保鏢,而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司機兼任保鏢。
在東京警視廳4.5萬名警察中,能進入保護首相的“保安特警隊”的不過兩百余人,二十出頭、劍道三段的石田萌美便是其中一員。近來,日本政界永田町都在談論她,因為她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貼身保鏢之一。以“精英中的精英”來形容石田並不為過。黑色西裝,白色襯衫,外衣的紐扣為了能夠迅速拿出裝備而沒有系緊。石田萌美酷似日本女星真木洋子的執勤模樣被拍攝下來,並在互聯網上傳播開來。
保安特警隊隸屬於東京警視廳警備部警護課,一律著合體的便服,胸前佩戴帶編號的徽章。徽章的圖案是太陽、月亮和櫻花,象征著他們不分晝夜,辛勤地保衛日本。
除了保衛本國首相,日本警察還需要負責外國要員來訪時的一切安保工作,在日本,美、中、俄、英、法、德等大國以及韓國、以色列等政治敏感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來訪時,會采取相對嚴密的安全警衛,並安排隨行保鏢。日本規定,禁止一切外國要員的保鏢攜帶武器,以避免因萬一發生槍擊事件而引起兩國關系的糾紛。
通常而言,面對來訪的國外領導人,各國都會安排國內相對應的安保措施。例如,德國將來訪的國家元首、議長、政府首腦、內閣成員等列為提供安保的對象,對其保護的級別與本國領導人的級別相對應。
2010年,美國《大西洋月刊》駐白宮記者安博德獲準采訪聯合國大會期間特勤局在紐約的安保部署,成為首個實地跟隨特勤局特工執勤的記者。
與北京APEC會議的準備相似,美國特勤局安排了130個警犬小組排查爆炸物,進行火警安全排查,協調安裝生化及輻射感應器,還必須給部分酒店房間的窗戶換上防彈玻璃和防爆網……安博德的文章中,描畫了特勤局保衛150多位世界各國元首時如臨大敵的準備工作。

政要聚會的現場,一名保鏢慣常會把守住門口的位置。 (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隨時都保持著對周圍的高度警惕性,是保鏢的特質。 (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武裝到牙齒”的多層保衛
2014年9月19日夜里,42歲的美國退伍特種兵岡薩雷斯一路飛奔六十多米,然後用手轉開一所建築的門把手,進入前廳。
這本不是件稀奇事,然而,他轉開的卻是美國白宮的前廳,距離總統奧巴馬的住所不過幾段樓梯的距離。
曾在駐伊美軍特種部隊待了6年的岡薩雷斯飽受精神障礙的困擾,那天他急於想要告訴奧巴馬“天要塌了”,可惜總統在幾分鐘前剛剛離開白宮。
總統離開後才出現的幾分鐘松懈,讓負責安保的特勤局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十余天後,首位女特勤局局長皮爾森宣布辭職,並稱“這永遠不會再發生了”。
其實,即使進入了白宮,岡薩雷斯還只是突破了最外層的防火墻,若再向內,他將面對白宮嚴密的縱深防衛體系。
美國特勤局將警衛白宮的所有特工隊員分作三隊部署在特定的戰略要點上。除了最外圍的500名身著警察制服的特工,中層的警衛圈設在白宮內的主要建築物附近,實行24小時巡邏值班。最里層的保衛圈,就設在總統辦公室和下榻處的房門口。所有的保鏢都會攜帶短武器,而處在中層的人員還能在就近隱蔽的地方放置手提機關槍等防衛武器,以應對特殊情況。
世界大多數國家對總統官邸的保衛,都會采取特勤局這樣的防衛體系,而如果遇到總統出行,保鏢們的工作就更多了。
體重100公斤,臂圍46厘米,畢業於美國政要保護學院的李旭被稱為“中國第一保鏢”。在他看來,當貼身保鏢要豁出性命時,保護工作就已經失敗了。
“對政要而言,來自政敵、外來勢力的攻擊大多都是致命的。所以多層保護和準備工作就會顯得尤為重要。”李旭說。
俄羅斯總統普京出行時,俄羅斯總統安全局的保鏢,可以分為“隨從”和“黑衣人”兩類角色。“隨從”是最貼近身邊的人,身著便服,攜帶9毫米手槍,手中的公文包等類似物品,實際是折疊式防彈護板。而“黑衣人”則是身著黑衣的其他護衛,起到震懾和外圍保護的作用。
通常,總統安全局會設置四層防火墻確保安全。內層通常由身強力壯的小夥子組成,戴著耳機,提著“公文包”,前後左右圍住普京,組成人體盾牌;次外層是混在人群中的“便衣”,發現可疑面孔,要在人們還沒有察覺的時候,暗暗下手;再外層是擋住人群的護衛者;最外層的護衛人員由狙擊手組成,發現問題時可以從外圍直接擊斃危險分子。
普京剛上任時,全力打擊車臣非法武裝,當時恐怖分子在網絡上懸賞200萬美金換取普京的生命。嚴峻的局勢使得民眾建議為普京尋找一個替身,以保護其安全。俄羅斯總統安全局對此的回答則是——“不需要”。

即便是在國際會議上發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影子”依然是最貼近他的人。 (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萬達商業地產千億估值只是“傳說” 招股前景不被看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42
此前傳的沸沸揚揚的萬達商業地產千億估值或許只是一個“傳說”。
本周一大連萬達商業地產的IPO獲得了港交所的批複,據路透消息,其募資規模最高是60億美元,這將是四年來日本以外亞洲最大規模的IPO。
而彭博新聞社提到,萬達商業地產此次上市計劃發行股票比例為15%,募資規模約40億美元。
如此計算,萬達商業地產的估值約為267億美元,遠低於此前傳聞的1000億美元的估值。
此前澎湃新聞曾提到,萬達商業首次募資規模預計將會超過100億美元。按照港交所規定,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公司,如發行人市場超過40億港元,最低公眾持股量為10%,則其市值預計將超過1000億美元。
按最新的估值計算,王健林想要超過馬雲重回中國首富困難重重。目前馬雲身家已達304億美元,而王健林可能沒有超過200億美元。
不僅估值遠低於傳聞,市場對萬達的招股前景似乎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麽熱情。
界面新聞引述一位基金業人士稱,萬達商業地產身處兩大夕陽行業,零售和地產,“萬達肯定是好公司,但是對二級市場投資價值不高,機構投資者關註長期價值,但萬達快速增長階段已經過去了。”
“這公司肯定會觸碰天花板,現在龐大的資產規模很可能變成明天的負擔。”剛剛獲得新財富房地產分析第一名的中信建投分析師蘇雪晶對界面記者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傳說中的空手入白飯絕技即將失傳!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5/01/blog-post_18.html
作為一個市井之流,筆者對於法國大餐的認識僅限於法國蝸牛和One More Piece of Fish。多虧近日希慎(00014:HK)在利園二期開了間Seasons by Olivier Elzer,令平常筆者在老銅試慣一品香資深待應上菜時表現空手入白飯絕技外,多了一個有米芝蓮星級廚坐鎮的Seasons摘星奇緣。叫得做法國大餐,除了One More Piece of Fish,價錢一定要貴。Seasons固然是貴,但物有所值。在今天將要執笠的一品香那優雅乾淨的環境吃冷盤回鍋(肥)肉客飯撘小籠包也要一百块,那麼在Seasons一頓約三百坱One More Piece of Fish法國午餐更顯超值。同樣是Open Kitchen設計,Seasons絕對不比一品香格調低而員工更親切友善,難怪其Booking長期爆滿! 理論歸理論,實際還實際。一直以來筆者均撰寫了不少有關引伸波幅(Implied Volatility)和VIX的博文,但在VIX實際操盤中的實況又是如何呢?要以VIX進行引伸波幅的操作,基本上是應用由CBOE提供的期貨(Futures)和期權(Options)以作買賣,此外還有VIX相關的ETF。筆者強調VIX的隨機走勢(Stochastic Process)是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而非如DJIA的對數正態分佈(Lognormal),因此傳統股票的技術分析乃至相關衍生工具的定價模式均不適用於VIX及其相關的期貨和期權。根據CBOE的VIX期貨歷史數據,愈遠期的期貨愈不跟隨VIX現價走勢,表現亦相對牛皮。愈接近到期日的期貨則更貼VIX走勢和較波動。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遠期和即期的期貨差價和VIX關係亦非常密切,VIX愈高則差價愈大。筆者相信VIX期貨如此表現應該和引伸波幅的不同時間的期限結構(Term Structure)和波動曲面(Volatility Surface)有關。
在Seasons午餐有個攻略,便是好像筆者和家人分別點了三道或四道菜的餐,便大概可以試足其頭盤、主菜和甜品。頭盤首選龍蝦果凍配萵苣葉(Lobster Jelly, Romaine Leaves),之後再上一道熱騰騰的洋蔥湯送其自家制香草包和蒜牛油。不喜歡湯的不如再點一個法國蝸牛(Escargots Fricasse),沒有殻的法國蝸牛少了蝸牛殻環保再用的顧慮。主菜筆者不喜歡One More Piece of Fish (Yellowtail Fish),而是有點像Rossetto的Obsiblue Prawn with Venere Rice。如果一個人去,那麼豪一次一口氣點五道菜便可以一次個試到這數度Seasons的名菜。
據說主廚Olivier Elzer乃廚藝世家,其祖父曾為羅剎沙皇的的御廚。走筆至此,筆者有點心動下次去試試由Olivier Elzer主理的Chef Table!
瑞士叫停天價羊胎素療法讓國人夢斷的抗衰老傳說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361

(農健/圖)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花費數十萬元遠赴瑞士接受羊胎素療法,國內市場也充斥著各類以羊胎素為名的保健品,瑞士政府近日全面叫停羊胎素,其抗衰老效果,或許還不如啃一塊生牛排。
39歲的廣東人張恕是澳門某賭場貴賓廳的股東,圈子里曾有朋友去瑞士接受過羊胎素註射療法,據說不僅能美容養顏、延緩衰老,還能提高免疫力、調節內分泌、解決失眠問題,他心動了。
2014年12月中旬,在支付了5.19萬瑞士法郎(約合35萬元人民幣)後,他和妻子在日內瓦湖畔的一間診所接受羊胎素口服療法。
“羊胎素的味道有點像酸奶,黏糊糊的,不難吃也不好吃。”張恕回憶。
回國兩周以後,張恕就覺得不對勁:先是臉上長出了米粒似的小疹子,小疹子很快蔓延到全身,渾身的瘙癢讓他很難睡個安穩覺。用他的話說,“幾個月下來,非但沒覺得精神煥發,倒是不少朋友說我更憔悴了”。
“不會是羊胎素的質量有問題吧?”他曾試圖向醫生打聽羊胎素精華的成分,但對方以“配方是機密”為由拒絕透露。
最近,這個“逆生長”的夢徹底破滅了。2015年3月26日,瑞士醫藥管理局和聯邦公共健康局聯合發表聲明,要求所有生產、進口、銷售或使用羊胎素產品的診所及從業人員立即停止此類活動。
“無論醫療機構具備何種資質,只要未獲授權,其羊胎素療法都是非法的。”在給南方周末的郵件回複中,瑞士醫藥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彼得·巴爾茲利明確表示,截至目前,聯邦公共健康局和醫藥管理局沒有簽發過任何此類授權書。
根據聲明,醫療機構要想獲得授權,必須科學地證明羊胎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表明羊胎素療法有抗衰老功效,這也是叫停該療法的原因之一。”巴爾茲利說。
另一個原因是安全性存疑,歐洲已經發生多起與註射羊胎素相關的死亡案例。
近年來,到瑞士打羊胎素已成為不少明星尋求抗衰老的秘方。2013年1月,時年64歲的影星斯琴高娃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言使用過羊胎素。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希望成為“不老傳說”。根據瑞士聯邦衛生局醫藥產品處的統計,僅2011年,瑞士就向913名中國遊客發放了以醫療為主要目的的入境簽證,其中約80%接受了羊胎素療法。最近幾年,這個數字一直在持續增長。
同步增長的還有國內羊胎素保健品和化妝品市場。在淘寶網上輸入“羊胎素”,上千種產品信息撲面而來,價格低至幾十元,高達上千元。
“羊胎素保健品在中國大行其道完全是商家的炒作宣傳,功效存疑。”北京協和醫院整形美容外科副主任王曉軍說。
致命誘惑
羊胎素療法,更確切地說是“活細胞療法”,本質上屬於異種移植。傳統方法是從妊娠三個月的羊胚胎中提取細胞活性物質註入人體。隨著技術的改進,使用冷凍細胞、細胞碎片或細胞提取物的做法日益盛行。
“人和羊不同源,對於一些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人體不具有抗性,一旦出現過敏、組織排異等情況,會有很大的健康風險。”王曉軍指出,即便在瑞士,絕大多數公立醫院也都未涉足羊胎素療法。
1986年,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神經病學雜誌》刊登了一篇病例報告,一位60歲的德國婦女在經過3天9針劑的註射後,於一周後出現感冒、頭疼和輕度偏癱的癥狀,隨後陷入重度昏迷並在兩周後死亡。
論文第一作者、德國美因茨大學神經病理學教授漢斯·戈倍爾指出:屍檢顯示該女子的死因是激素治療引起的血管炎癥,雖然不能完全證實,但臨床病理學研究提示,患者死於活細胞療法所引發的嚴重並發癥。
2002年,為防止瘋牛病傳入,原衛生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出公告,明令封殺羊胎素。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也發表聲明,敦促會員國“只有具備有效的國家管理控制和監測機制時,方可允許異種移植”。 “光是2014年,科赫研究所就接到好幾例報告:患者因註射了受汙染的羊胎素而導致Q熱,一種能使人和多種動物感染而產生發熱的急性傳染病。”德國頂級科研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新聞發言人蘇桑娜·格拉斯莫徹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說。
國內也曾發生過類似案例。
3年前,原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宋為民接診了一名38歲的女士,患者花了三十多萬去瑞士打羊胎素,回國之後,原本光潔的臉上痤瘡大爆發。另一名患者在接受羊胎素註射後,非但沒覺得皺紋變少,反倒每天昏昏沈沈。
除了導致感染的風險,羊胎素中含有的雌激素還可能促使腫瘤生長。“外源性補充雌激素會導致乳腺癌等腫瘤的發病率增高。”宋為民說。
美國癌癥學會曾強烈建議人們不要接受細胞療法,因為現有的科研數據不但不能證明該療法能有效治療癌癥,反而會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致死。
“換做是我,寧可啃一塊韃靼牛排”
目前,瑞士醫藥管理局和聯邦公共監管局已經列出一份名單,對35家涉嫌違法經營的診所展開調查。
作為瑞士某醫療中心在大中華區的代理機構,北京名仕優翔國際旅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翔)在官網上發布了“瑞士青春之旅產品暫停聲明”。優翔一名客戶經理表示,預約至少要等到6周後才會重新開放。同時她強調“瑞士所有開展羊胎素療法的機構目前都在接受資質審查,都不能接受預約”,
但當筆者以顧客的身份聯系其它幾家代理機構時,得到的答複卻出奇一致:預訂和治療正常進行。
瑞士保羅尼翰活細胞精華治療中心上海代理方的解釋是,瑞士新規禁止使用羊作為細胞供體,而保羅尼翰已改成小牛作為細胞供體,因此是合法的。
瑞士青草地療養院(以下簡稱青草地)上海代理方表示,青草地早在2007年就由註射改為口服,“口服療法是合法的,根本不在被調查之列”。
“口服同樣非法。”對此,巴爾茲利明確指出,任何具有適應癥的羊胎素產品,無論是口服還是註射,都被視為藥物,都需要通過瑞士醫藥管理局的審批。唯一的例外是羊胎素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不過,這意味著羊胎素不具有所宣稱的治療功效。
“換作是我,寧可啃一塊韃靼牛排(一種歐洲美食,使用未經烹煮的生牛肉)讓動物活細胞進入胃里。”巴爾茲利打趣道。
針對為何仍在運營的疑問,青草地公關總監文森特·斯坦曼並沒有給出正面答複,只強調:一直以來,青草地始終符合瑞士的法律法規。
去瑞士前,張恕也已註意到瑞士對羊胎素療法的監管日趨嚴格。不過,他把這一信息解讀為叫停某個項目,“國外監管那麽嚴格,如果政府全面禁止,醫院不早就把相關項目下架了嗎?”
對此,巴爾茲利解釋,瑞士是由26個州組成的聯邦國家,負責法律執行的是各州政府,一項新規定落實到所有州需要一段時間。

全球權威機構關於羊胎素的警示信息 (農健/圖)
暴利鏈背後的亂象
林楠是與瑞士旅遊局長期合作的自由撰稿人,在她看來,想要通過羊胎素療法“重返18歲”,代價不是一般的高。
6晚7天的行程,青草地報價27270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8萬元);保羅尼翰5晚6天的行程開價36萬元;優翔則根據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推出6、8、10三種針劑的個性化套餐,6針劑套餐的價格為42.8萬元。
在羊胎素診所,全套療程不僅包括食宿、體檢、抗衰老治療等內容,還包含簽證、機場接送、醫療翻譯等額外服務。
如此“貼心”的服務背後是巨額利潤。在整條產業鏈中,代理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林楠透露,代理商與診所簽訂的合同,最核心的內容就是代理商的提成。
當幾年前宋為民還是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的時候,就有代理商找上門來,希望他在為患者體檢時能遊說他們去瑞士打羊胎素,“公立醫院主任的身份比較有說服力”。總費用約為30萬元的全套療程,代理商許諾給醫生的提成高達30%。
“想來想去覺得不靠譜,讓代理商走人了。”宋為民說。
代理商也找到過林楠,希望她能幫忙寫些推廣軟文,“價格太讓人心動了”。但因為不敢確定羊胎素註射是否安全,她專門進行了一年多的考察,最終拒絕了代理商的誘惑。
在巨額利潤面前,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這樣的選擇。據林楠透露,在瑞士羊胎素產業中心的沃州和瓦萊州,“野雞機構”並不少見。大陸一些商人在度假勝地租個湖畔別墅,或是在酒店里租幾個房間,雇幾名醫生和接待人員,羊胎素美容生意就能開張,“有些甚至只是營養師,連從醫執照都沒有”。
法國化妝品MedSPA大中華區總裁王宇平也曾聽公司瑞士分部實驗室的臨床醫生說起,不少診所都由中國人買斷經營,診所里難覓老外的蹤影。還有瑞士業內人士悄悄告訴她,“一些機構註射的並不是羊胚胎活細胞,只是普通的營養液。”
據林楠了解,打羊胎素的中國人大多低調神秘,以私營企業主居多,也有部分官員,有些甚至不用自掏腰包,因為“有人替他們埋單”。
林楠也接觸過不少瑞士人,能感受到當地人對羊胎素的複雜感情:一方面是反感——衰老是自然規律,醫療資源不是應該用在真正的疾病治療上嗎?但因為羊胎素能為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他們常常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靠羊胎素“逆生長”?你想多了
“不管說得如何天花亂墜,羊胎素註射在國內都是非法的,中國衛生部門對人體註射羊胎素從來沒有發過許可證。”王曉軍說。
攢錢打羊胎素的夢想破滅讓愛美一族心碎,羊胎素保健品和化妝品寄托了他們“逆生長”的希望。在商家的宣傳中,延緩衰老、美容養顏、增強免疫力、抗疲勞是最常見的幾大賣點。
羊胎素凍幹粉是網絡上最暢銷的一類羊胎素產品。但仔細查看產品配料表就會發現,不少凍幹粉傍著“羊胎素”之名,卻是從羊胎盤中提取出來的。
“羊胚胎素”和“羊胎盤素”僅一字之差,卻有著天壤之別。“羊胚胎素”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羊胎素”,是從3個月大的小羊胚胎活細胞中提取的活性物質,一只小羊只能提取幾克,成本很高;而“羊胎盤素”是把羊的胎盤粉碎,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胎盤中激素含量較高,營養也遠不及羊胚胎素。
揚大聯環藥業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羊胎素提取專利的公司。總經理周旻昊至今仍記得兩年前參加廣州美容博覽會時看到的一幕:展館門口有人在叫賣羊胎素凍幹粉,“5元一斤,就用塑料袋裝著在賣。你相信這是從小羊胚胎中提取的羊胚胎素原液嗎?”
據了解,目前國內生產羊胎素產品的企業數量不少,但良莠不齊。很多小企業不僅不具備制備工藝,制作過程中的潔凈控制也很難達標。
但正規企業能保證其功效嗎?
周旻昊表示,就化妝品而言,主管部門目前沒有規定,要求在審批時拿出數據證明產品功效。
“國內保健食品在上市之前是需要進行功效成分批檢的。”上海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副秘書長鄭樹松說,“1996年實施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規定,保健食品的功能評價和檢測由衛生部認定的檢驗機構承擔。”
上海保健品行業協會的負責人也表示,國內保健食品的功效性檢測需要通過大鼠試驗和人體試驗來驗證。在上海,該檢測可由企業自己完成,也可通過上海保健品行業協會下屬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
“老企業一般都是自己進行功效性檢測,之後將資料交給原國家藥監局(現為國家食藥總局)審批,審批時間很長,需要3年左右。”該負責人直言。
不過,在全球生物醫學領域最大的數據庫Pubmed上用關鍵詞“羊胎素”搜索,幾乎沒有文獻涉及對羊胎素功能性的研究,研究大多是在細胞或是動物身上進行的,僅僅涉及最基礎的生理和藥理效應。
在周旻昊提供給南方周末的文獻資料中,有一篇名為《羊胎素延緩衰老作用的實驗研究》的論文,是由福建省衛生防疫站開展的兩項以黑腹果蠅和大鼠為實驗對象的研究。
在果蠅實驗中,相比餵玉米粉的果蠅,飼料中含有羊胎素的果蠅平均壽命和最長壽命都有了提高。而在大鼠實驗中,研究者每天將一定量的羊胎素灌進大鼠的胃中,60天後,高劑量組和對照組大鼠血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一種抗氧化劑有顯著差異。
商家正是通過這些單一的動物試驗,宣稱羊胎素對人體具有抗衰老等諸多功效。
在醫學專家眼中,人體是個複雜的系統,衰老也有複雜的機制,想借助某款羊胎素產品實現“逆生長”並不現實。
“羊胎素類產品很多都是概念炒作,國內對於保健食品功效宣稱的監管很不到位,”宋為民直言,“還有一些產品打著羊胎素的名字,批號卻是另外一個產品的批號。”
北京軍區總醫院美容整形主治醫師石成方也給愛美人士潑了冷水,他表示,經常有一些機構聲稱發現某些類似羊胎素的神奇物質能延緩衰老,“但只是有相關性,單一的某種物質和某個環節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應受訪者要求,張恕、林楠為化名)
情人節知多少:傳說有何而來?外國人是怎麽過節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100.html
情人節知多少:傳說有何而來?外國人是怎麽過節的?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6-02-14 12:27:00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那麽外國人都是怎麽過情人節的呢?
浪漫的“2.14情人節”,一個玫瑰花在大街小巷恣意綻放的日子,愛人們於此時狂歡。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這是一個關於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相愛的人之間互贈糖果、鮮花或其他禮物。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

西方情人節的傳說
情人節是歐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國家的民族節日。此節日的來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羅馬聖教徒瓦倫丁被處死,後被定為“情人節”較為普通。
傳說一: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廢棄所有的婚姻承諾,當時是出於戰爭的考慮,使更多無所牽掛的男人可以走上爭戰的疆場。一名叫瓦侖廷(SanctusValentinus)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事情被告發後,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後被石頭擲打,最後在公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現在,中文譯為“情人節”的這個日子,在西方國家里就被稱為ValentinesDay,用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
傳說二:據說瓦倫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個時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著危險和死亡。為掩護其他殉教者,瓦淪丁被抓住,投入了監牢。在那里他治愈了典獄長女兒失明的雙眼。當暴君聽到著一奇跡時,他感到非常害怕,於是將瓦淪丁斬首示眾。據傳說,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淪丁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告別信,落款是:FromyourValentine(寄自你的瓦倫丁)。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托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傳說三:在古羅馬時期,2月14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2月15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還有一個傳說是,西方情人節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LupercaliaFestival)。這個說法是基督教會慶祝這一天是為了把古羅馬的牧神節(每年的2月15日慶祝,為了保佑人、田、牲畜的生產力)基督教化。
.jpg)
國外人怎麽過情人節?
加拿大:私家偵探最忙
在加拿大,每年的2月14日,不但忙壞了親密的情侶,更忙壞了私家偵探,或叫“愛警”——他們此時的任務,不外乎幫助人們追查第三者。
其實在情人節前,妻子們就已發現一些可疑的跡象了,比如領口的唇印、陌生的香水味、毫無理由的缺席、神秘的電話等,但偵探們認為情人節當天是捉對愛情不忠者的最佳時機,因為有婚外戀的人都迫切地選擇在這一天與情人幽會。
其實情人節只是一個開始,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們會在今天發現他們心愛的人變心的蛛絲馬跡。此後兩星期內,生意還會持續火爆。
法國:每天都是情人節
如果要選出一個全球最浪漫的城市,一定非巴黎莫屬。在這種情況下,對法國人來說,2月14日的情人節就顯得沒那麽重要了,因為在他們眼里,每天都是情人節。
盡管如此,商家們還是會挖空心思,想用這個特殊的日子大賺一筆。內衣廠商、香水廠商都提前推出了情人節系列產品。
情人節郵票更是風靡整個法國。法國郵政從1990年開始,就推出了情人節心形郵票,開始了一系列的郵票營銷計劃。而今,法國時尚品牌成為了情人節郵票的主角,香奈爾、卡夏爾等品牌相繼上了郵票。
根據一項民意調查顯示,98%的法國人知道情人節,但真正過這個節的大多是25—34歲的年輕人,他們會在這一天交換禮物。大部分法國人認為,如果一個人在一年的365天里都不知道如何照顧關心自己的戀人,那所有的巧克力和鮮花表達的更多是內疚,而非愛。當然,法國人的這一理念給商家們帶來了很大危機。
泰國:用結婚證明愛情
在情人節這天登記結婚,是不少泰國年輕人的選擇。尤其是那些從歐美留學歸國、受過西方教育的泰國人,更是偏愛浪漫主義色彩。因此,2月14日不僅是情人節,也成了越來越多泰國人的結婚紀念日。
由於2月14日成了最“搶手”的日子,因此,在這天結婚的人都要早做計劃,有的甚至提前半年就訂好了賓館、禮物等。泰國人辦婚禮現在多采用現代形式,在酒店辦一場婚宴,請親朋好友共同慶賀;經濟不富有的,就找類似小宴會廳的普通飯店辦婚禮,席間少不了開新人玩笑,也挺熱鬧。
除了“以婚示愛”外,也有不少泰國人選擇了幫無家可歸的小動物尋找歸宿。每年2月14日,泰國報紙、電臺廣播就會公告哪有當天出生的小狗、小貓,請好心人認領。許多情侶或開車,或搭長途車來認領它們。
韓國:有12個情人節
“物以稀為貴”。對韓國人來說,2月14日的情人節似乎並沒那麽珍貴。因為在韓國,一年中竟有12個情人節。
2月14日,是西方情人節,這一天女孩子要給男友準備一份巧克力作為禮物。有來無往非禮也,3月14日自然成了男性回贈禮物的日子,這一天也叫做“白色情人節”,在送出巧克力1個月之後,韓國女生就能收到男生送出的白色糖果。
有意思的是,韓國人還順勢把其他每月的14日都貼上了情人節標簽,巧立名目地起了各種名字。如1月14日為“日記情人節”,鼓勵年輕人列出表白計劃;4月14日為“黑色情人節”,戀人們應該吃一頓黏糊糊的黑色炸醬面,讓長長的面條將兩個人的心綁在一起;5月14日為“玫瑰情人節”,這一天要為心愛的人送上一束火辣辣的紅玫瑰;6月14日為“親親情人節”,這一天你可能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在肆無忌憚地接吻;7月14日為“銀色情人節”,一對銀色的“情侶戒”將被列入購物清單;8月14日為“綠色情人節”,相愛的人將去郊遊,感受綠色的夏天和大自然;9月14日為“相片情人節”,這天的相機中應該留下情侶們親密的倩影;10月14日為“葡萄酒情人節”,這一天西餐廳將迎來成雙成對的男女顧客;11月14日為“電影情人節”,這天情侶們將沖向電影院,分享一部電影;12月14日為“擁抱情人節”,在寒冷的季節,還有什麽比相擁更溫暖的嗎?
日本:鼓勵老夫老妻過節
情人節對日本人來說,就是一個每一絲空氣里都會彌漫巧克力香味的溫情日子。
在日本,情人節就是大送巧克力的日子,這分為“本命”和“義理”兩類。本命是指送給心愛的人;義理則是出於仁義而贈送,屬於禮儀性質,如在一個單位里,女同事送給男同事,或是朋友之間的互相贈送。
但無論如何,情人節都只是20多歲小青年的節日。日本對27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20歲以下的被調查者中,有75%的人表示會和愛人一起過情人節;在已婚的夫婦中,只有五成人重視並會慶祝這個日子。
由於近年來,“無性婚姻”在日本有愈演愈烈之勢,日本婚姻專家在今年的情人節積極鼓勵“老夫老妻”們,要踴躍享受情人節的“特別之處”。
(綜合百度百科、生命時報等)
編輯:李燕華
這就是傳說中的企業微信,馬化騰能蓋帽馬雲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10/154640.shtml
導讀 : 正如此前傳聞的那樣,企業微信將獨立於微信,是一款獨立APP,且免費。
i黑馬訊 3月10日消息 騰訊推出企業微信的消息終於有了官方回應。今日,微信團隊官方產品發布平臺確認將推出企業微信,並羅列了10個QA,回答了用戶關心的話題。
騰訊官方對這款產品的定義是“基礎辦公溝通工具”,將提供一些貼合辦公場景的特色功能和OA工具。正如此前傳聞的那樣,企業微信將獨立於微信,是一款獨立APP,且免費。
對於微信企業號與企業微信將合並的傳言,騰訊回應,“如果想在微信的平臺上搭建自己的應用,可以采用微信企業號;如果想在微信之外搭建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類微信平臺,那麽企業微信可能更合適。”而企業微信與微信的打通目前也還沒有實現。
騰訊與阿里的企業級市場大戰將啟幕
自從曝光以來,企業微信就被認為是截殺阿里釘釘的產品。
2014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籌劃啟動釘釘,由阿里即時通訊工具來往的產品團隊打造,瞄準的是企業協同辦公。
一年後,釘釘發布首個測試版後,隨後迅速叠代,保持著一個月兩個版本的速度。如今在產品體驗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優化。除了基本的通訊錄、組織管理,包括ding功能(消息將通過短信形式提醒對方),消息已讀提示(對方閱讀消息之後會收到已讀提示,不能像之前一樣可以視而不見),甚至也將微信的紅包、群組功能都複制到了釘釘。
“出於對消息接收者的保護,企業微信也默認不帶消息的已讀未讀狀態。”企業微信特意避開了釘釘的這一特色功能,將不提供消息已讀提示。而企業微信將提供的特色功能是 “休息”功能,可以讓員工在休息期間不受打擾,可以不用接收信息,幫助員工區分工作和生活。
與企業微信推出的時間大體一致的是,今年4月下旬,釘釘也將有重大消息發布。不過目前尚不知是為了應對企業微信,還是專門公布平臺產品的進一步成果。此前釘釘發布了C++戰略重點推介了合作夥伴是藍淩與和創,如果沒有太大意外的話,這次有可能會有其他重大夥伴產品發布,比如在財務、物流、零售等行業的產品。
隨著企業微信的推出,兩款產品很快將正面交鋒,騰訊和阿里的大戰又將在企業級市場拉開序幕。
以下為騰訊官方對企業微信的十個問答:
Q:微信團隊是否真的正在研發企業微信?
A: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這張截圖是我們正在內測的企業微信的LOGO。作為一個新產品,目前還處在打磨階段,前期主要邀請了部分企業進行內測。我們正在不斷搜集反饋大家的建議,希望可以為企業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Q:企業微信研發的進度如何?怎麽樣才能用到企業微信?
A:在時間安排上,預計在最近一兩個月內肯定會發布,並且會同步發布多個版本,包括在ios、android、mac、windows版。
發布上線的初期仍然會采取邀請制的方式。我們會在近期開放申請試用的入口,不過暫時只對騰訊企業郵箱和微信企業號用戶開放。
Q:要推出的企業微信有哪些新功能?
A:我們推出企業微信,首先希望它是一個好用的基礎辦公溝通工具,我們認為這個是最基礎和最實用的功能服務。其次,會有一些貼合辦公場景的特色功能和OA工具。
比如,我們希望產品可以更有溫度一些,特別是企業產品能拉近企業和員工之間的距離,比如大家已經關註到的“休息”的功能,就可以讓員工在休息期間不受打擾,可以不用接收信息,幫員工區分工作和生活,讓用戶感受到企業微信與眾不同的一面。
不過,從內測回訪情況看,用戶反饋非常好的,還有回執、多人通話這些功能。和微信一樣,出於對消息接收者的保護,企業微信也默認不帶消息的已讀未讀狀態,但在工作場景下,又確實有些緊急和重要的事項,那就可以通過“回執”功能,讓發送者知道消息是否觸達接收方。這樣既保護了接收者,又用“回執”滿足了發送者,是一個有節制的功能。
Q:企業微信的開發理念是什麽?基於什麽目的或者原因,微信團隊要推出企業微信這款產品?
A:企業微信的推出跟微信的發展有著緊密的關系。實際上,隨著微信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很多人除了生活,社交外,也會把部分日常工作的交流延伸到微信上。特別是非工作時間,免不了因為同事們都在群里討論工作,而參與進去。
這時候就出現了兩種情況:一部分人很樂意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高效工作,這個時候,微信企業號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還有一部分人覺得,工作和生活可以適當分開,避免帶來太多的負擔,於是我們為這部分人群專門開發了更加純粹的工作溝通環境的企業微信。對於這部分用戶來說,企業微信能夠給予個人一些更好的私人空間,畢竟員工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工作的機器。
Q:企業微信的推出是表示看好企業級市場麽?
A:騰訊早在2003年就已經推出了辦公溝通軟件RTX,作為企業IM面向企業提供內外部溝通服務,企業微信正是在RTX的基礎上優化而來。在2014年我們又推出了微信企業號,發力企業級應用市場。如今,再推出企業微信,其想法還是一樣的,主要是因為看好企業級市場的發展,希望在這個領域多做嘗試。
Q:對企業微信的未來規劃是?企業市場已經有不少產品,企業微信怎麽看目前這個現狀?
A:在我們看來,企業級應用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正處於蓬勃發展期。坦率地說,中國的成規模的企業至少有數百萬家,但真正實現辦公移動互聯網化的屈指可數。現在所有的企業級產品,頂多算是在一個水窪里撲騰的小魚,只有水窪匯聚成大江大河,我們這些小魚才能成長,市場才會變得更壯大。所以,眼下,所有企業級產品,要談的不是競爭,而是如何把水窪變大,變寬廣。如果不是這樣,就只能是自嗨了。
Q:很多人都知道,微信原本有一個微信企業號,且發展勢頭很好,那麽現在推出的企業微信跟微信企業號有什麽區別?
A:它們都是微信推出的面向企業級市場的產品。不同的是,企業微信是獨立於微信的,專門提供給企業使用的IM產品,是一個獨立APP;而微信企業號是依托微信的大生態,建立在微信整體架構和關系鏈之上的,為企業/組織服務的連接平臺。
Q:騰訊一貫會有內部競爭,業內有觀點認為在已經有了微信企業號之後,還推出企業微信,符合騰訊左右手互搏的做法,對這個觀點怎麽看?
A:確實我們也聽到不少“企業微信來了,微信企業號怎麽辦”的說法,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恰恰相反,微信企業號與企業微信是兩個兄弟產品,它們共同面向企業市場。微信的理念一直是連接一切,所以在企業市場,我們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元器件,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和組合。如果想在微信的平臺上搭建自己的應用,可以采用微信企業號;如果想在微信之外搭建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類微信平臺,那麽企業微信可能更合適。實際上,我們把選擇權給了企業自己。
Q:有沒有考慮與微信企業號打通?後續會和微信打通麽?
A:目前企業微信與微信企業號已經有部分合作,例如企業號的用戶能一鍵註冊企業微信,組織架構能同步過來。此外,支持會話互通,當成員未安裝企業微信APP時,企業微信將消息推送到企業號中,方便同事間溝通。後續仍會嘗試更深入有效的合作。
在與微信打通方面,目前企業微信是授權微信的帳號體系登錄,所以可以將企業微信看作是微信在工作場景下的一個衍生。不過,與微信打通目前暫時還沒有實現。
Q:企業微信會收費麽?
A:不會收費,可以免費使用。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周路平,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