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家保鏢:鮮為人知的“影子”傳說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359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的貼身保鏢正在用粗壯的身體擋住媒體靠近,這些政要的“影子”,經常發揮著人體盾牌的作用。 (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能夠出現在APEC會議鏡頭中的貼身保鏢,已是這群“影子”的最高調存在。在其背後,有著各個國家最為機密的政要安保體系,以及保障政要安全的“秘密武器”。

這幾天,北京警方為APEC會議的安保做足了工作,並利用新型裝備搭建起了最外圍的保護圈:有著三只“眼睛”的排爆機器人、新增的768個公交車道專用攝像頭、161個街頭安保“司令部”……但要保障首腦們100%的安全,這還並非全部。

各國政要聚集的重要會議上,攝影記者稍加留意,就可能發現這樣一些人:頭戴耳機、不發一言、表情嚴肅。政要發言時,站在身後;政要開會時,等在門口;政要受訪時,佇立一旁。他們便是政要保鏢——也被稱為“影子”,是各國要人們最為貼身的保護層。

能夠出現在鏡頭中的貼身保鏢,已是這群“影子”的最高調存在。在其背後,有著各個國家最為機密的政要安保體系,以及保障政要安全的“秘密武器”。

頭戴耳機、一言不發、表情嚴肅,是所有“影子”的共性,記者試圖和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的保鏢對話,沒有獲得回應。 (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不是每個政要都能有保鏢

“波斯尼亞,到達收到,43。”

“斯洛伐克,到達,46。”

這段對話發生在2010年9月23日下午2點30分,美國特勤局正密切監控來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各國首腦。43和46是保鏢們對特定場所設置的代號。

特勤局隸屬美國國土安全部,在世界範圍內,政要保鏢大多都來自軍、警、憲兵等各相關單位。然而,保鏢資源有限,哪些人是他們的重點保護對象呢?

一般而言,各國總統、總理、議會議長、軍隊一把手和皇室成員等都能享受較高層級的警衛保護。在國家內部,政要們層級、職位以及工作屬性往往決定了危險發生的可能性,也決定了保鏢的配備。

例如,法國安全部門對總統、總理、內政部長、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會安排貼身保鏢,而對議長和其他部長則安排隨從警衛。總理貼身保鏢有三十余人,內政、國防和外交部長貼身保鏢為十余人,而其他部長的隨從警衛只有2人。

在德國,聯邦總統、議長、聯邦總理為國家主要領導人,對他們采取一級警衛措施,配備24小時保鏢保護。外交部、財政部、國防部部長采取較高級別的警衛,其他部長可不派隨身警衛。

英國對皇室成員、首相、部分重要內閣成員配有警衛,一般每人配1名貼身保鏢。國防參謀長,陸、海空軍種參謀長等高級將領一般情況下不配備保鏢,而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司機兼任保鏢。

在東京警視廳4.5萬名警察中,能進入保護首相的“保安特警隊”的不過兩百余人,二十出頭、劍道三段的石田萌美便是其中一員。近來,日本政界永田町都在談論她,因為她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貼身保鏢之一。以“精英中的精英”來形容石田並不為過。黑色西裝,白色襯衫,外衣的紐扣為了能夠迅速拿出裝備而沒有系緊。石田萌美酷似日本女星真木洋子的執勤模樣被拍攝下來,並在互聯網上傳播開來。

保安特警隊隸屬於東京警視廳警備部警護課,一律著合體的便服,胸前佩戴帶編號的徽章。徽章的圖案是太陽、月亮和櫻花,象征著他們不分晝夜,辛勤地保衛日本。

除了保衛本國首相,日本警察還需要負責外國要員來訪時的一切安保工作,在日本,美、中、俄、英、法、德等大國以及韓國、以色列等政治敏感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來訪時,會采取相對嚴密的安全警衛,並安排隨行保鏢。日本規定,禁止一切外國要員的保鏢攜帶武器,以避免因萬一發生槍擊事件而引起兩國關系的糾紛。

通常而言,面對來訪的國外領導人,各國都會安排國內相對應的安保措施。例如,德國將來訪的國家元首、議長、政府首腦、內閣成員等列為提供安保的對象,對其保護的級別與本國領導人的級別相對應。

2010年,美國《大西洋月刊》駐白宮記者安博德獲準采訪聯合國大會期間特勤局在紐約的安保部署,成為首個實地跟隨特勤局特工執勤的記者。

與北京APEC會議的準備相似,美國特勤局安排了130個警犬小組排查爆炸物,進行火警安全排查,協調安裝生化及輻射感應器,還必須給部分酒店房間的窗戶換上防彈玻璃和防爆網……安博德的文章中,描畫了特勤局保衛150多位世界各國元首時如臨大敵的準備工作。

政要聚會的現場,一名保鏢慣常會把守住門口的位置。 (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隨時都保持著對周圍的高度警惕性,是保鏢的特質。 (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武裝到牙齒”的多層保衛

2014年9月19日夜里,42歲的美國退伍特種兵岡薩雷斯一路飛奔六十多米,然後用手轉開一所建築的門把手,進入前廳。

這本不是件稀奇事,然而,他轉開的卻是美國白宮的前廳,距離總統奧巴馬的住所不過幾段樓梯的距離。

曾在駐伊美軍特種部隊待了6年的岡薩雷斯飽受精神障礙的困擾,那天他急於想要告訴奧巴馬“天要塌了”,可惜總統在幾分鐘前剛剛離開白宮。

總統離開後才出現的幾分鐘松懈,讓負責安保的特勤局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十余天後,首位女特勤局局長皮爾森宣布辭職,並稱“這永遠不會再發生了”。

其實,即使進入了白宮,岡薩雷斯還只是突破了最外層的防火墻,若再向內,他將面對白宮嚴密的縱深防衛體系。

美國特勤局將警衛白宮的所有特工隊員分作三隊部署在特定的戰略要點上。除了最外圍的500名身著警察制服的特工,中層的警衛圈設在白宮內的主要建築物附近,實行24小時巡邏值班。最里層的保衛圈,就設在總統辦公室和下榻處的房門口。所有的保鏢都會攜帶短武器,而處在中層的人員還能在就近隱蔽的地方放置手提機關槍等防衛武器,以應對特殊情況。

世界大多數國家對總統官邸的保衛,都會采取特勤局這樣的防衛體系,而如果遇到總統出行,保鏢們的工作就更多了。

體重100公斤,臂圍46厘米,畢業於美國政要保護學院的李旭被稱為“中國第一保鏢”。在他看來,當貼身保鏢要豁出性命時,保護工作就已經失敗了。

“對政要而言,來自政敵、外來勢力的攻擊大多都是致命的。所以多層保護和準備工作就會顯得尤為重要。”李旭說。

俄羅斯總統普京出行時,俄羅斯總統安全局的保鏢,可以分為“隨從”和“黑衣人”兩類角色。“隨從”是最貼近身邊的人,身著便服,攜帶9毫米手槍,手中的公文包等類似物品,實際是折疊式防彈護板。而“黑衣人”則是身著黑衣的其他護衛,起到震懾和外圍保護的作用。

通常,總統安全局會設置四層防火墻確保安全。內層通常由身強力壯的小夥子組成,戴著耳機,提著“公文包”,前後左右圍住普京,組成人體盾牌;次外層是混在人群中的“便衣”,發現可疑面孔,要在人們還沒有察覺的時候,暗暗下手;再外層是擋住人群的護衛者;最外層的護衛人員由狙擊手組成,發現問題時可以從外圍直接擊斃危險分子。

普京剛上任時,全力打擊車臣非法武裝,當時恐怖分子在網絡上懸賞200萬美金換取普京的生命。嚴峻的局勢使得民眾建議為普京尋找一個替身,以保護其安全。俄羅斯總統安全局對此的回答則是——“不需要”。

即便是在國際會議上發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影子”依然是最貼近他的人。 (南方周末記者 姚憶江/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