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用戶愛你,但你能持續牛逼下去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815/158142.shtml

用戶愛你,但你能持續牛逼下去嗎?
高榕資本 高榕資本

用戶愛你,但你能持續牛逼下去嗎?

如果創始團隊無法從創業初期就意識到建立一個有效率、可複制、可持續產品管理體系的重要性,他無疑是給自己埋下了一枚炸彈。

文章授權轉載自高榕資本(ID: banyancapital)

太多有潛力的創業公司輸給了成長帶來的巨變。

隨著用戶的增長、團隊規模的擴張,產品本身所面對的內外部變量越來越多、複雜程度越來越高。

如果創始團隊無法從創業初期就意識到建立一個有效率、可複制、可持續產品管理體系的重要性,他無疑是給自己埋下了一枚炸彈。

本文由高榕團隊編譯自First Round Review對Reddit產品副總裁Alex Le 和 Kevin Stewart的深度專訪。

希望在構建產品開發體系這件事上幫到你。高榕團隊用心分享。

早期團隊的第一步往往是讓產品找到第一批種子用戶,讓自己的創業想法獲得第一輪的驗證。

當產品吸引了第一批用戶,獲得一定市場份額的時候,你的公司和產品就進入了“青春期”。

青春期意味著心理和生理的巨變,對於產品而言有以下兩點主要變化:1)你的客戶不再是你自己,你需要更多的數據在初期,你可能在為跟你非常相似的人,或者你很容易理解的人打造產品,但是一旦產品有了市場,你就要服務更多、更泛的人群,而你自己很可能並不能代表這些新客戶的需求和想法。2)用戶的增加讓你獲得產品的測試機會:你有了足夠的用戶來測試產品改進與用戶行為之間的相關性,有更多的數據可以來支持產品優化。

能帶你從0到1的,很可能無法帶你從1到10。

如果沒有認識到這兩點“青春期”變化,公司可能會在一片欣喜中走向失措和失敗。

所以必須有意識的對公司和產品的“青春期”做好應對,並提早對隨後的發展做好成體系的準備。

所謂“做成體系的準備”並不是說提前計算好一切,這是不可能的。

要做成體系的準備,公司需要習慣使用“假設驅動的產品管理(Hypothesis-Driven Product Management)”方法。

產品經理應該提出的問題應該是:“這個功能可能實現多大的產出?”,而不僅僅是“我覺得用戶需要這個功能”。

在Alex和Kevin看來,隨著公司的成熟,主要需要解決以下三個方面的產品開發問題:想法的產生、想法的執行和想法的叠代。 

1、想法的產生基於假設的頭腦風暴

創業公司在發展中的策略要更多的建立在理性分析與驗證上,而非經驗論的主觀猜測。

如果可以盡早建立起一套提出假設的體系,這將會是後期功能開發的基礎,即使公司變得再大,這套體系也能持續發揮作用。 

在產品開發中,可行的創意其實可以在非常有步驟的流程下產生。

首先,不考慮可行性,將任何能想到的點都寫下來;然後,在這個步驟結束後再進行嚴苛的分析。 可以嘗試按以下步驟進行頭腦風暴:

1)列出一個你想要達成的目標列表

2)猜測怎麽樣才會達到這些目標

3)把這些猜測都記錄下來,通過數據和研究篩選出一些靠譜的想法,如果還在早期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撐,可以通過以下定性方法做出理性判斷:

a)通過用戶調查做些定量分析   

b)通過競品分析找出競爭者采取的有效手段,或者改進競品差點成功的手段   

c)采訪那些你心目中的目標用戶,他們目前還沒有開始用你的產品,此時可以研究他們喜歡試用的類似產品,從中歸納總結。

4)通過A/B測試,用定量方式來測試以上篩選出的假設是否成立 在有了假設清單之後,需要確定這些假設的優先級,此時需要問兩個問題:

1)這個假設可能實現的產出有多重要?

2)這個假設的成功概率有多高? 通過以上考慮,你會得到一個經過排序的行動列表。 如果團隊比較小,那麽可以大家一起討論這件事情。如果公司規模已經較大,每個職能團隊都應該可以自行執行這個步驟。

這就進入了下一個話題,“基於目標的賦權”。

2、想法的執行CEO要學會基於目標的賦權

當公司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時,如果你還不重新思考分工的問題,那就危險了

你不僅需要認真考慮如何分配責任,更需要學會賦權,讓每個團隊自主做事。 很多創業公司到了這個階段之後,還是CEO或產品總監在布置任務,這無法持久。

只有創始人或者CEO不再試圖事事親為,團隊成員才能更好的去解決問題。

我們提倡從產品所需達到的目標著眼來劃分團隊。

以下為幾個組織領域舉例:

1)核心產品:如何讓產品的核心功能更好?

2)註冊體驗:如何吸引更多用戶註冊我們的產品?

3)內容:我們應該向用戶展示什麽內容以及如何展示?

4)渠道:我們如何在產品以外的地方跟我們的客戶溝通?

5)商業化:如何進行商業化來讓我們的產品獲得持續發展? 

從按技術劃分轉變到按目標劃分是很難的,這通常要從上至下,而且需要CEO在很大程度上放權。

CEO應該告知大家任務的優先級,而不是具體的任務,讓團隊對他們各自的領域負責,發揮積極主動性。

同時,他需要關註組織結構,通過搭建組織架構讓一切運作起來。

在以下情況下,公司很可能就需要做出上述改變了:

1)CEO/創始人無法把所有事都考周全,已無法了解日常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2)產品要拓展到其他區域/國家,需要花更多精力去了解客戶需求;

3)每個員工要負責的產品領域太多,工作跨度太大,生產力低下。

 分配職責和賦權時,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每一個領域任命一個負責人。負責引導KPI,管理利益相關方(包括高層),溝通變更,一般這樣的角色是產品經理;

2)不同的團隊間盡量降低相互依賴。這樣真正需要的依賴關系可以顯性化、優先化。比如,Reddit在沖刺的時候就會這樣做,這樣大家就知道該怎麽跨團隊溝通和決策;

3)制定季度經營目標,與個人績效目標綁定。這樣創始人/高層就會對這一制度更有信心,員工更加有目標,績效軌跡更清晰;

4)讓創始人/高層制定少數公司級的目標來牽引團隊,並根據優先級配置資源;

5)持續評估體系內的瓶頸桎梏,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3、想法的叠代你的產品需要一個協調員

所謂“想法的叠代”是從產品的整體層面來看的。

隨著公司的成長,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各種試驗,在公司內部如果沒有很好的溝通機制,那麽每個人都會只盯著自己的目標,而忽略整體產品的發展。 此時你需要一個協調員來統籌全局,這個協調員的職責類似交警。他的工作是追蹤公司上上下下所有正在進行的項目,並且分析項目有效性、項目之間是否有相關性,是否有重疊性,各項目結論是否有相互驗證等等。 具體而言,產品協調員應該著眼於兩件事情:

1)收集各個項目的測試結果並將結果傳達給相關方;

2)引導所有小組在符合公司整體目標的大框架下做功能開發及測試。

CEO可以短暫充當這個角色一段時間,也可以任命一個產品VP來負責。

4、總結構建產品管理體系的三件事

總而言之,在構建產品管理體系時,創始人需要做到三件事:

1)讓頭腦風暴變成有步驟的流程;

2)按照產品目標分解職責,清晰賦權;

3)在整體層面上找到產品協調員。

最後,祝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管理體系。

有效率、可複制、可持續,以及魔鬼在細節里。

用戶 構建產品開發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62

蘋果:想拿20萬美金?就看你能不能找到我們的漏洞了

9月29日消息,據《福布斯》網站報道,消息人士透露,蘋果最近邀請部分知名黑客,到其位於加州庫比蒂諾(Cupertino)的總部舉行秘密會議,這次會議可能與該公司即將推出的“Bug(漏洞)賞金項目”有關。

消息人士稱,根據Bug(漏洞)賞金項目,如果他們發現該公司旗下所有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的漏洞,並向該公司提供漏洞的消息,他們將獲得最高20萬美元的獎金。根據蘋果在今年拉斯維加斯黑帽(Black Hat)大會上的承諾,“Bug賞金項目”預計將在本月底前推出。

《福布斯》獲悉,受蘋果邀請參與蘋果Bug賞金項目的,包括盧卡·托德斯科,一位19歲的青年,他是成功越獄iPhone 7的第一人以及尼古拉斯·阿萊格拉,一位前十幾歲的天才,已成為世界著名的iOS黑客消息人士透露,他們只是來到加州庫比蒂諾與蘋果舉行會談的黑客中的兩位。

與其他公司的Bug賞金項目不同,蘋果對參與該項目的黑客進行了限制,只限於該公司邀請的黑客。目前邀請名單“人數不是很多”,蘋果希望“專註於獲得可操作的信息”,而不希望應付層出不窮的報告。

據悉,蘋果希望對本次會議嚴格保密,並對這次會議的整個過程進行了封鎖,要求參會者不得對外泄露會議的內容。所以該公司甚至沒有告訴與會者邀請他們到庫比蒂諾參加什麽活動。

到目前為止,包括Facebook、谷歌和微軟在內,還沒有那家科技巨頭的Bug賞金項目提供這麽高的獎金。但也有些人指出,安全研究專家如果將發現iOS的漏洞出售給Zerodium或Exodus Intel等公司,獲得的獎金可能超過100萬美元。Zerodium等公司的盈利方式,是幫助執法部門破解涉案設備。

蘋果面臨大量需要解決的安全問題,就在上周,蘋果被發現iOS 10對iTunes備份文件采用更弱的密碼認證機制,使得這些文件很容易遭到攻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095

這劍你能舞了嗎?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wlh.html

    有位老朋友炒股,覺得哪只股票好就買那只,東買一只西買一只,資金不多,股票一大把,鼓搗了好多年,結果收成不大。他意識到自己方法一定有問題,於是潛心學習研究大師們的投資之道。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的集中投資法讓他眼睛發亮,豁然開朗,如獲至寶。他說,芒格思想顛覆了他。他還特別例舉了投資大咖否極泰基金掌門人董寶珍的奇跡,說董大咖就是按照芒格的投資之道,采用其方法,幾乎全倉貴州茅臺一只股票,長期堅守,結果賺了20倍。老朋友決定效仿。

    “這樣才能賺大錢啊!”老朋友打來電話大談學習心得,顯得有點激動,說自己也能如願以償。

    我聽得一楞一楞的!

    有的人神話故事看多了,神誌恍惚,便覺得自己也變成神了。我不禁記起小時候聽一位鄰居大人講他看到的一件事:那天,他到黃浦江外灘看輪船。看到一個年輕女子在岸邊哭泣,旁邊圍著一群人,原來是這女子不小心把自己的皮夾子弄丟江里了。這時,只見一個小夥子蹭的一下跳上堤墻,對著江水,手指用力一指,大喝一聲:“妖怪,你往哪兒逃!”隨即撲通一下紮進水里,但再也沒有上來。

    這就是神話看得走火入魔的結果吧?向大師學習投資,機械模仿,自以為是,結果難免邯鄲學步,事與願違。

    其實,關於集中投資與分散投資,首先不是哪種方法更能賺錢的問題,而是能力的問題。倘若你有慧眼識別未來大牛股的本領,盡可以集中投資,“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比如,董大咖,他長期獨持一只貴州茅臺,似乎比芒格還厲害呢!而芒格現在個人投資組合中都有三只股票。你現在真有這等功夫了?確知未來的貴州茅臺是哪只嗎?說來聽聽!

     芒格思想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但實踐起來則要與自己實際情況相結合,不可生搬硬套。芒格自己都說了:“我的劍只傳給能舞劍的人。”這劍你現在能舞了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751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你能省下多少錢?

本月22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了《關於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的公告》。公告中規定:自今年7月1日起,我國進口汽車整車關稅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全部降至15%。這項措施的減稅效應,不僅涉及政府的關稅收入,而且涉及其他多種相關的稅費,政府和相關經銷商、消費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本人試以下例簡要剖析,供大家參考:

一輛排氣量為4.5升的某型號的進口小汽車,到岸價格為24萬元(人民幣,下同),在進口環節涉及4項稅收,即關稅、消費稅、增值稅和車輛購置稅,上述稅收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分別如下:

關稅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規,上述進口小汽車應納的關稅在進口時征收,以關稅完稅價格(即到岸價格,下同)為計稅依據,目前的適用稅率為25%,應納關稅稅額的計算公式和計算過程如下:

今年7月1日起,上述進口小汽車按照上述價格、公式和15%的新稅率計算的應納關稅稅額將減至3.6萬元,比目前的應納稅額減少2.4萬元,降幅為40%。

消費稅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消費稅暫行條例等法規,進口小汽車應納的消費稅在進口時征收,以消費稅組成計稅價格為計稅依據,排氣量不超過1.0升的,適用稅率為1%;排氣量超過1.0升,不超過1.5升的,適用稅率為3%;排氣量超過1.5升,不超過2.0升的,適用稅率為5%;排氣量超過2.0升,不超過2.5的,適用稅率為9%;排氣量超過2.5升,不超過3.0升的,適用稅率為12%;排氣量超過3.0升,不超過4.0升的,適用稅率為25%;排氣量超過4.0升的,適用稅率為40%。目前上述進口小汽車應納消費稅稅額的計算公式和計算過程如下:

今年7月1日關稅稅率降低以後,上述進口小汽車的消費稅組成計稅價格將隨之降至46萬元[(24萬元+3.6萬元)÷(1-40%)=46萬元],應納消費稅稅額也將隨之減至18.4萬元(46萬元×40%=18.4萬元),比目前的應納稅額減少1.6萬元,降幅為8%。

增值稅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增值稅暫行條例等法規,進口汽車在進口環節計征增值稅時,以增值稅組成計稅價格為計稅依據,適用稅率為16%,目前進口上述小汽車應納增值稅稅額的計算公式和計算過程如下:

今年7月1日關稅稅率降低以後,上述進口小汽車的增值稅組成計稅價格將隨之降至46萬元(24萬元+3.6萬元+18.4萬元=46萬元),應納增值稅稅額也將隨之減至7.36萬元(46萬元×16%=7.36萬元),比目前的應納稅額減少0.64萬元,降幅為8%。

車輛購置稅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等法規,進口自用的汽車應納的車輛購置稅在進口時征收,進口商銷售的進口的汽車應納的車輛購置稅在買方購買時征收,以車輛購置稅組成計稅價格為計稅依據,適用稅率為10%。如果上述進口小汽車是買方自用的,應納車輛購置稅稅額的計算公式和計算過程如下:

今年7月1日關稅稅率降低以後,上述進口小汽車的車輛購置稅組成計稅價格將隨之降至46萬元(24萬元+3.6萬元+18.4萬元=46萬元),應納車輛購置稅稅額也將隨之減至4.6萬元(46萬元×10%=4.6萬元),比目前減少0.4萬元,降幅為8%。

根據以上計算,目前進口上述小汽車需要繳納的上述4項稅收合計為39萬元(關稅6萬元+消費稅20萬元+增值稅8萬元+車輛購置稅5萬元=39萬元),相當於上述進口小汽車到岸價格的144.4%(39萬元÷27萬元=144.4%)。

今年7月1日關稅稅率降低以後,上述進口小汽車需要繳納的上述稅收將減至33.96萬元(關稅3.6萬元+消費稅18.4萬元+增值稅7.36萬元+車輛購置稅4.6萬元=33.96萬元),比目前的應納稅額減少5.04萬元,降幅為12.9%;上述稅收相當於上述進口小汽車到岸價格的125.8%(33.96萬元÷27萬元=125.8%),比目前的水平下降18.6個百分點。

就進口汽車經銷商而言,目前進口上述小汽車需要繳納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3項稅收,合計34萬元(關稅6萬元+消費稅20萬元+增值稅8萬元=34萬元)。今年7月1日關稅稅率降低以後,上述稅收將減至29.36萬元(關稅3.6萬元+消費稅18.4萬元+增值稅7.36萬元=29.36萬元),比目前的應納稅額減少4.64萬元,降幅為13.6%。

由此可以預計,如果上述經銷商能夠在今年7月1日政府實施上述減稅措施以後,適當降低進口汽車的售價,既可以讓買方享受政府減稅的實惠,也可能通過擴大銷售增加本企業的收入和降低本企業的成本。據報道,已經有不少進口汽車經銷商(包括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型企業)表示,屆時他們將采取適當的降價措施。進一步來看,如果屆時進口汽車降價,對於國產汽車的價格和相關的稅費也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當然,稅收只是影響汽車售價的因素之一。在政府調整稅收的情況下,汽車生產、經營者是否應當調整汽車的售價,調整多少,如何調整,都不會僅取決於政府調整稅收的情況,而是應當綜合考慮本企業的經營成本、稅費核算和營銷策略等諸多因素以後決定;消費者是否購車,購車時如何選擇,也會有自己的考慮。(劉佐系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研所原所長、研究員)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原子智庫”微信公眾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094

特稿:你能不懷念哥哥嗎?

1 : GS(14)@2015-03-31 21:23:25





臨近愚人節,電台總會重複播放那熟悉曲目,逼聽眾面對哥哥已死這殘酷事實。十二年匆匆過去,悼念哥哥的「大型」活動看似不多,我們卻沒有一刻忘記他。尤其在這風雨飄搖的年代,更加懷念起往日的好。過去多少快樂記憶,唉,不唱了。哥哥的歌是劃時代且百聽不厭。你不會嫌《儂本多情》旋律單調;不會嫌《為你鍾情》煽情俗套;更不會嫌《風繼續吹》唱腔過時。在今日嗌咪等於歌喉的標準裏,哥哥的歌有如暮鼓晨鐘,警醒我們真正音樂,是用「心」去唱,而不是一味飆高音。哥哥是真正的國際巨星。他不需擺起明星的款,便能享有星級待遇;他不需顧慮大台臉色,亦能享有宣傳渠道;他亦不需害怕得失任何人,因他從來以歌藝服人。哥哥是經長年累月打造出來的巨星,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他的光輝也是永恒的。宏觀今日樂壇,真正的天王天后都淡出了,能傳頌後世的歌曲所餘無幾,主流聽眾早已放棄了廣東流行曲,轉聽K-Pop去了。你能不懷念哥哥嗎?請告訴我,十二年前的愚人節是笑話,又或者,沒有哥哥的日子都是愚人節。撰文:杜秋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31/190958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1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