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掌故
香港股票資訊
神州股票資訊
台股資訊
博客好文
文庫舊文
香港股票資訊
第一財經
微信公眾號
Webb哥點將錄
港股專區
股海挪亞方舟
動漫遊戲音樂
好歌
動漫綜合
RealBlog
測試
強國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龍鳳大茶樓
文章保管庫
財經人物
智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創業
股壇維基研發區
英文
財經書籍
期權期指輪天地
郊遊遠足
站務
飲食
國際經濟
上市公司新聞
美股專區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娛樂廣場
波馬風雲
政治民生區
財經專業機構
識飲色食
即市討論區
股票專業討論區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建築
I.T.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打工仔
蘋果專欄
雨傘革命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地產
鱷兄談Grow Harvest估值-采藝多媒體(8130)(更新)
Grow Harvest ,其實是采藝多媒體(8130)購入之醫療服務資產,公告收購之日,成立僅十餘天,只是一紙合約,據通函會計師報告稱,並無任何收入及盈利,就賣十餘億,此外,亦和聰仔之宏霸數碼(802)及多金控股(628)有千絲萬縷之關係。 公司歷史及收購概要: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9465 鱷兄解釋其與宏霸數碼及多金控股之關係: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9468 通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824/GLN20090824044_C.pdf 該資產作價十五億,各七億五千萬現金及可換股債支付,可換股債換股價每股十仙,可換七十五億股,但鱷兄發現,該公司的通函中,有很多矛盾之處,現轉列如下: 目標集團已就提供Wi-Fi/RFID服務與享譽國際之世界級資訊科技公司簽訂技術支援合約。 這個世界級資訊科技公司會不會是宏霸?暫時沒資料判斷。 收購的東西是甚麼? 8130買的其實是一個與天津港宏訂立為期15年的服務協議, 但天津港宏擁有的只是一個5年期的合約。最詭異的地方是,「 根據總服務協議,天津港宏委任Gold Asia為向其提供醫療資訊系統(包括保健資訊系統及區域網絡( LAN)及都會網絡(MAN)定製Wi-Fi/ RFID識別應用系統)(「服務」)之獨家合夥人,直至二零二五 年六月三十日 為止。」2025年距離2009年,不是16年嗎?通函稱: 「目標公司乃Gold Asia全部已發行股本之實益擁有人。Gold Asia於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主要從事向中國保健行業提供醫療資訊系統, 其中包括保健資訊系統及區域網絡(LAN)及都會網絡(MAN) 定製Wi-Fi/RFID識別應用系統。Gold Asia已與天津港宏訂立總服務協議 ,據此,Gold Asia首先會向天津港宏提供區域網絡(LAN)及都會網絡( MAN)定製Wi-Fi/RFID識別應用系統, 並已經及將會與中國醫院訂約按獨家基準提供Wi-Fi/ RFID服務,由二零零九年六月一日起計為期15年 。 儘管公司成立日子尚淺, 但憑藉其自身之技術專長及來自享譽國際之世界級資訊科技公司之技 術後盾,目標集團可提供此類服務。目標集團已就提供Wi-Fi/ RFID服務與享譽國際之世界級資訊科技公司簽訂技術支援合約。 據本公司獲悉,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 天津港宏已與30家中國醫院簽訂合約, 將向該等醫院提供區域網絡(LAN)及都會網絡(MAN) 定製Wi-Fi/RFID識別應用系統, 並預期會在未來三個月與另外20家醫院簽訂合約。」 估值報告於估值日期之公平市值之合理估值為二十億三千三百萬港元 (2,033,000,000港元)。估值報告披露的數據有限, 難以作出全面評估,但有幾點令我質疑。 1. 與中國醫院簽訂合約的是天津港宏,而不是Gold Asia,合約年期只有5年;Gold Asia與天津港宏的服務協議只有15年。可是, 估值報告卻提到「在本評估中, 於釐定目標集團在五年預測期間之末期價值時, 吾等謹慎假設最終增長率為3%。」這樣寫法, 如果認識Gordon Growth Model的人會知道,它實際上假設了收入的年期是直到永遠。 不要說直到永遠,5年後天津港宏與中國醫院的合約也無法保證。 2. 我對財務預測的描述不大理解,它一方面表示「為期五年, 合約收入為人民幣313,000,000元」,另一方面表示「 預測期間首年之預測收入及純利分別約為人民幣255,800, 000元及人民幣133,300,000元」。 如果以純利133,300,000元開始, 淨收入之四年複合年增長率10.8%,最終增長率為3%,25. 90%的discount rate,40%之缺乏市場價值折讓,以這些資料, 是無論如何計算不出20億市值,究竟有甚麼重要的數據沒有披露? 如果將估值的年期收縮到5年,出現的問題會更大。 附註: 初期增長 10.80% 最終增長 3.00% 折現率 25.90% 缺乏市場價值折讓 40.00% 淨收入 折現值 Year 1 133,000,000 105,639,396 Year 2 147,364,000 92,969,381 Year 3 163,279,312 81,818,963 Year 4 180,913,478 72,005,887 Year 5 200,452,133 63,369,755 其餘年份折現值 875,336,825 計及缺乏市場前估計價值 1,291,140,208 估值 774,684,125 不計其他年份估值 249,482,030 相距(倍) 估值: 2,000,000,000 2.58 買價: 1,500,000,000 1.94
2 Oct 2009 - 股好不等於就要買!簡單估值法其實也不賴!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10/2-oct-2009.html 投資一隻股票,當然最好是股好價好!不過,股下好價不好亦不代表一定輸錢,只是賺錢的機會少了點罷! 事實上,很多投資者以為好股就可投資,卻忽略了價錢是否合理的問題。好像有投資者以$150買了中國移動(941),說什麼長線投資好股不怕貴買,完全是自欺欺人,機會成本是一個問題,好股亦可變質又是一個問題! 近 期新股潮亦不乏好股,但投資與否還要看價錢合不合理,人抽我抽不代表一定有好結果,大家應記得1997、2000及2007年人買我買的結果罷。價錢過高 的,若投資便需嚴守止賺止蝕,好像筆者明知國藥(1099)以超高PE招股仍以孖展認購,上市後便訂止賺價沽出;價錢合理的好股,認購了獲分配可選擇放長 線一點。 以上雖是老生常談,但很多投資者仍不能做到,就算能做到亦不一定賺到錢,而輸錢的主因是他們根本不懂一隻股票的股價何為合理! 對 一隻股票作估值,絕對是一種藝術,方法有很多,有些更非常複雜,甚至有點走火入魔,但卻沒有保證準確無誤。作為業餘投資者,去用複雜的估值方法,時間上未 必許可,有點不切實際。所以筆者只沿用一套PE x EPS的簡單估值法,其實也不賴,所以筆者會接着於此Blog和大家一起深化這套簡單估值法,以達到更佳效果。
PB估值的反思 味皇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3125 有讀者問303偉易達同522asm都係工業股,佢地p/b都六倍以上,咁奧普2.4倍pb唔算高掛 我完全同意 當一間公司用市盈率計價同市淨率計價會有極大的差距時,如果一概用15pe同1.5pb計(計pe的盈利當然是用味皇的主觀數字),舉些例子: 奧普 15pe=15億 1.5pb=7.2億 相差2倍 2pb=9.6億 都差1.5倍 偉易達 15pe=220億 1.5pb=51億 相差4倍 2pb=68億 都差3倍 ASM 15pe=180億 1.5pb=51億 相差4倍 2pb=68億 都差3倍 即是說它們的盈利效率高出一般的工業股最少2倍,高出的部份當然來自於本身資產以外的東西,比如技術,制度,網絡,品牌等"人"的部分,既然盈利能 力超脫了資產的限制,自然可以用更高的pb評價(甚至只能用pe評價),但這樣的公司不會很多,而我的文是比很多人睇的,我不想將標準訂得太鬆,所以以 pb2為上限 其他市盈率計價同市淨率計價差距不大的公司例如: 德昌 15pe=150億 1.5pb=130億 震雄 15pe=42億 1.5pb=35億 上電 15pe=420億 1.5pb=370億 這些公司的盈利效率等同資產的增值能力,並無附加值,屬傳統的工業股,pb估價同pe估價都適用 另一類其他市盈率計價同市淨率計價差距很大的公司例如: 慶鈴 15pe=33億 1.5pb=120億 一拖 15pe=27億 1.5pb=44億 經緯 15pe=15億 1.5pb=48億 這些公司異常冇效率,枉有資產卻賺不到相應的盈利,用pb估價最好-如果私有化的話,我們只是小股東,估價再估低些就得 老巴鍾意的千里馬是第一批,但師傅的撿煙頭就多數撿到第二三批 我可以做一個假定,如果一個估值是真正合理的話,無論你用甚麼方法逆向解釋也能得到令人信服的論調,即使是pe估值,pb估值,現金流折現估值也會 得到相同結果,等於由香港去鹿特丹,你可以坐船向東行,坐車向西行,甚至上月球再跳落黎,只要結果是一樣的就對了 可是第一組同第三組的估值有很太偏差,兩者的估值相差極大,以第一組來說,要麼pb估值低估了,就是pe估值高估了,第三組則反之 為簡單地說明,我將資產簡稱為"生財工具"先,當生財工具的回報率越高,其價值亦會按比例提高,因此我會樂意以合適價錢收買這生財工具,比如100 的生財工具每年可賺10同每年可賺50的價錢自然會不同,可是生財工具只是一些簡單可復製的東西,人人都有能力做,回報率自然下降到冇人做的地步,因此純 工業股是好難有高回報率的,但生財工具本身有一定的價值,僅用回報率估值會出現反常識的事,好似第一組回報率太高,公司市值遠比生財工具的無論成本價定合 理賣價都高,生財工具咁貴不如自己創業,第三組回報率太低,公司市值比生財工具的成本仲低,咁不如摺左公司仲有賺,都係反常識的,而第二組比較合常識,在 一分錢一分貨的水平上 生財工具要咁貴在於別人創業皆不能如此成功,生財工具是簡單可復製的資產,則公司必須要有一些難以復製的資產先可以保持高回報,凡是有形的物體皆可 被人復製,除非有禁制令如專利,武裝力量,或是無形的獨有物比如文化,人脈,信譽,因此當發現一些公司回報高得離譜的情形,就不能用生財工具的量來解釋 了,這樣的公司組織已經超越了工業的範疇,算是邪教了 回到讀者問題本身,假如用15倍pe評估偉易達是合理的,這樣的價錢相當於6倍pb,代表其盈利是一般合常識的工業股的4倍效率,即是說偉易達這個 邪教影響力非常強大,難以動搖,事實也是如此,因此假定15倍pe評估偉易達是合理的話,6倍pb也不過份,如果20倍pe就對應8倍pb咁 偉易達影響力強大,所以先有估值差異的現象,反過來,先有估值差異的現象的股票是否都是強大的邪教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有兩個條件: 1.不是做假 2.低槓桿 偉易達 15pe=220億 1.5pb=51億 負債比率 0 玖紙 15pe=270億 1.5pb=180億 負債比率 94% 比如玖紙也有估值差,但佢係借人錢谷出來的,用194%的生財工具多賺有乜出奇,偉易達的神奇吸金先係真功夫 第一組的另外兩個成員情況: ASM 15pe=180億 1.5pb=51億 負債比率 10% 奧普 15pe=15億 1.5pb=7.2億 負債比率 0 因為它們的形式同偉易達一樣,假如它們不是假數的話,應該同樣具有絕對無敵護城河,元氣爆發高增長,熱血最強好前景等特點,如果假設成立的話,現在 才發現它們可謂相逢恨晚了 讀者自行驗證它們有冇以上的3樣特點來判決假設是否成立吧 我可以大膽的推斷,老巴肯以高溢價買入的公司,情況應該會類似 不過姑且做一個風險提示,邪教精神不是實物,萬一有一日變成空氣的話,手上只有有形的東西可以剩下,如果總是用6倍pb投資,有萬一時就欲哭無淚 了,下場就好似李眾勝堂咁,除非萬一的情況可以忽視啦,買入時盡量不要估咁盡,好似讀者問奧普2.4倍pb唔算高掛?真係唔算高,問題係我唔想高調估高而 已 對於邪教,pb是不是開始不太適用了?應該是對的,市場轉用pe就是因為新時代流行的好公司在賺錢能力上受本身有形資產的影響越來越少,不像工業時 代的一分錢一分貨,pb不能合理解釋很多以無形資產掛帥的公司,但我們還是可以根據公司性質的不同而決定如何使用,如果只選一些老古董,pb當然是好駛好 用 既然它們難以估值,我會採用折衷的辦法,假如當偉易達pe15合理,得到值220億,pb上限2,得到值68億,平均144億當合理,即我在144 億以下買入時,應該有一定的安全邊際,68億以下會轟進,144-220億之間我未必會買又有可能買,但超過220億就可以開始考慮幾時賣出的問 題,144億在實務上是偏低的,亦不易到價,我們可能因此錯失絕佳的機會,但能夠買到時就代表有很高的回報,保守的估值對投資人來說也不是完全不利的,特 別是在買入時 至於第三類公司運財效率奇低,股東想獲利,要麼提升效率,要麼直接清佢盤,買得呢類股的人自然有特殊趣味,亦應該不會長揸(雖然味皇間中也有特殊趣 味),估值方面當然比不到pb1.5,但最少都應該比返pb1佢,為什麼最少有pb1呢?生財工具當廢鐵賣也賣到錢,可以賺錢的更不用說,況且有用腦的讀 者應該不會賣一些長期會蝕錢的失財工具,如果選不到好股,也談不上估值
为什么资产折价股难以估值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hxws.html 许多人喜欢资产折价股(包括折价基金),但此类股实际上难以估值,多数情况下折价是 完全合理的。 这样说,理由如下: 1 资产本身的会计价值是否真实反映现在的市场价值。 所以你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资产 2 资产何时兑现 有些公司资产就是现金或可变现的证券,此类折价股要考虑公司是否会现金分红,多数公司永不分红或很少分红,股东根本享受不到折价好处。 即使公司可能会分红,还要考虑是明年、后年。。。。,哪一年分红。分红时间拖得越久,年收益率就越低。
恆指市盈率估值合理 長線投資者放心儲貨 林奇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7927 林奇:親愛的《征服股海》忠實讀者: 這幾天大市回調, 昨美股曾大跌逾千點,尾市收報亦跌三百多點!很多股票在林奇眼中已跌至價值區間,吸引至極! 作為長線投資者,有錢儲貨,有錢坐貨的話,大 市已跌入長線投資者的積極部署買入區,雖或有機會低見19000點以下,惟現時港股市盈率約13倍,估值合理,以香港股史而言,出現股災的機會,可能性不 大,尤其是現時僅屬政治市,惟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這個多月屬很好的投資部署期。 謹記:危機正是入市時! 不然,林奇掌控 的基金不會大舉買入各優質股及價值股,只要下次大牛市來臨時,現時趁危機市積極儲入的這些股票,定會為各位賺取大把大把的鈔票! 記住: 成功的投資者總是孤獨得可以!因為他/她要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人棄我取,人取我予!自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現在 2萬點樓下還不積極儲貨?難道又要等到下次大牛市時的3、4萬點樓上才「興烚烚」地跟人家去搶貨嗎?別傻別天真了。接火棒就有你份! 時 間會證明一切! 風物長宜放眼量! 共勉之。 林奇上 P.S. 沒膽量的各散戶投資者亦可以繼續返工,繼續月供您們的優質股呢!
我看A股估值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article/5151/ 现在A股的估值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底在哪儿?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认为,对于一个市场的整体估值,应该采 用周期调整后市盈率CAPE(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 Earnings Ratio)。这个市盈率是采用格雷厄姆的分析方式,用过去若干年的经通胀调整后的平均盈利作为P/E中的E,来进行计算。耶鲁大学的Shiller教授 的研究发现,如果只用过去1年的E来计算P/E,无法对股市进行预测。但是,运用10年的CAPE却可以预测未来股市走向,而且可以解释30%的统计相关 性。他著名的《非理性繁荣》一书就是基于这个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