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以談判“未取得任何進展” 市場緊張情緒驟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159

黃金價格

本文由“黃金頭條”網站供稿。黃金頭條是專業貴金屬網站,為廣大黃金、白銀投資者提供最優秀的市場資訊。

據彭博社消息,一名以色列高級官員12日表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馬斯為實現加沙停火而舉行的談判“迄今尚未取得任何進展”。

報道稱,這名以色列官員表示,雙方分歧“非常大”,談判沒有取得進展。

受此消息影響,周二(8月12日)亞市盤中避險情緒升溫,黃金價格從日內低點1305美元/盎司附近,反彈至日內高點1313美元/盎司。

截止目前,巴以自11日零時開始的新一輪72小時停火期已經進入第二天。據報道,以色列談判代表11日乘飛機到開羅,與巴方人員的會談持續了將近10個小時,當日即離開。

報道指出,哈瑪斯要求終止以色列和埃及對加沙地帶的封鎖,並開放此地的一個海港,以色列稱只有未來與巴勒斯坦就永久和平協議進行協商時,才會考慮開放海港。

長達一個月的沖突導致1938名巴勒斯坦人和67名以色列人喪生,給人口密集的加沙地帶造成災難性破壞。埃及外長已敦促巴以雙方努力達成“一份全面的永久停火協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89

大佬恩怨--Kyle Bass:任何時候,Dan Loeb都比Ackman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39

kyle-bass-12

對沖基金Texan的經理人Kyle Bass在CNBC直播節目上狠狠地羞辱了潘興廣場資本(Pershing Square Capital) 的經理人Bill Ackman一番。

Bass在節目上公然宣稱:

任何時候,Dan Loeb都比Ackman強。

Bass的海曼資本(Hayman Capital)正在做多保健品銷售公司康寶萊,而Ackman的潘興廣場資本在過去的近20個月中,堅持不懈地做空該股。

華爾街見聞早前介紹過,2012年12月,Ackman將其持有的巨額康寶萊空頭頭寸公之於眾。他認為,康寶萊公司幹著“金字塔式”的傳銷營生,股價應該分文不值。他還發表法律論文稱,美國監管當局,尤其是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將會令這家公司關門大吉(今年早些時候,FTC確實對康寶萊展開了一項調查)。

然而,Ackman公布了其空頭倉位不久後,對沖基金三點投資(Third Point)的經理人Dan Loeb迅速建立起了規模可觀的多頭頭寸。Loeb當時還稱Ackman的理論是“可笑的”。不久以後,獲利頗豐的Loeb選擇了平倉離場。

Bass在CNBC的直播節目中也抨擊了Ackman關於康寶萊的演說。他表示,Ackman那篇把康寶萊的預付費模式指為傳銷的論文基本上是從他以前的老文章中“複制黏貼”過來的。多年以前,Ackman還在管理Gotham Partners(Ackman原先經營的一只對沖基金)時候,曾經做多過預付費銷售模式(也即他今天所指的傳銷)的公司。

Bass羞辱完Ackman後,直播節目就結束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83

今晚歐央行任何政策都是掩飾,核心目的就一個:歐元貶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48

德拉吉

英國《金融時報》文章稱,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今日不太可能太多地談論歐元。但投資者們相信,貨幣貶值是歐元區決策者們現在唯一可用的真正武器。

鑒於G20委員會力圖避免操縱貨幣,能夠容忍甚至支持一些成員國保持強勁的匯率,歐央行將不會表現出希望貨幣貶值的強烈欲望,或者談論歐元的匯率目標。

近期,德拉吉在這方面走得最遠的一步,就是承認美元是打壓了歐元,匯率波動體現了歐盟與美國的貨幣政策分歧。

自6月以來,歐洲央行就祭出了一系列激進的措施,以阻止歐元區經濟走向停滯。不過,糟糕的經濟數據似乎給這些政策打上了失敗的標簽。二季度,歐元區二季度GDP修正值環比持平,同比增長0.7%。龍頭國家德國的季調後GDP終值為環比收縮0.2%。

此外,即使歐央行推出了存款負利率政策,也未能有效推動各大銀行向市場釋放貸款人需要的貸款。

華爾街見聞提及,ABS及資產擔保債的具體細節有望成為德拉吉今晚表態的核心內容。購買何種債權及規模將是關鍵。

在強勢美元重壓下,歐元近期表現持續疲弱。自5月早些時候以來,歐元兌美元匯率已跌去9%左右,在貿易加權匯率基礎上的跌幅約為5.5%。自2012年以來,歐元兌美元匯率首次低於1.26。

歐元

單邊貨幣下跌反映出市場的投機潮:歐央行可能很快轉向推出更多量化寬松這一更具爭議性的選擇,包括大規模購買國債。即使這樣的政策在其出臺早期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貨幣貶值。

瑞銀獨立經濟顧問George Magnus表示:

其他的工具不會有強勁的效果。更多廉價的流動性將對促進銀行放貸沒有幫助,同時,資產支持證券(ABS)也是有限的市場。貨幣貶值可能很快傳導至通脹,盡管這是一次性效應,但它卻為部署其他政策贏得了時間。

過去一年間,力挺歐元匯率的因素都消散了。那些蜂擁進入歐元區外圍國家市場的投資者們現在可能離開了:數據服務商EPFR追蹤的歐元區股市基金上個月遭受了連續四周的資金外流。

華爾街見聞提醒,歐洲央行將在北京時間周四19:45公布10月貨幣政策利率決議,行長德拉吉則將在20:30召開例行的新聞發布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11

Michael Lewis抨擊華爾街:不需要任何創新就能成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71

michael-lewis-20

揭露高頻交易而聲名鵲起的美國著名金融作家邁克爾·劉易斯(Michael Lewis)近日再次向華爾街開炮。

這一次,他在Bloomberg View的專欄中,列出了在華爾街工作的種種“職業危害”,指責華爾街人是假裝什麽都知道的江湖騙子。他還表示,他們無法對任何人投入真實情感,而且從不質疑或挑戰現行規定。

劉易斯稱,在金融業,人人都感覺需要假裝懂得比會做的更多,至少一開始都是這麽想的。但是最後,基本上整個華爾街都在假裝知道那些他們其實根本不懂的大學。他沈思道,在這個行業里,運氣比技能更重要。 

他在文中寫道:

華爾街賣的大部分產品與其說是工程計算的結果倒不如說更像是提供猜硬幣的預測服務——除了人們不會覺得猜硬幣有任何技術含量罷了。

華爾街的金融師們將“驚奇地發現很難”對任何人投入“真情實感”,“大金融公司里的絕大部分人擁有的主要關系並非和雇主,而是和市場”,劉易斯如是寫道。

在華爾街巨頭工作的人並不對他們所在的公司抱有長期的信念。就算現在的公司跨了,他們總是可以在另一家公司從事同業的工作——只要他們還維系著在市場中的“高度”。

然而,維系這種高度實際上意味著放棄一切:

我們的金融業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就是它是多麽激烈地抵抗那些有用的、具有破壞性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在經濟的其他行業,這種精神是它們立足的根本...嚴格做到合規、不抵觸對於一個真正雄心勃勃的年輕人來說無疑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很顯然,政府缺乏在金融業推行深刻變革的能力。

不過,他也承認,這些問題並不意味著華爾街將無立足之地,因為它做到了兩件矽谷無法做到的事兒——沒有創新也能成功和為名校精英們提供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確定的社會地位。

他寫道,在現實世界中,說“我要去高盛”就如同說“我要去哈佛”那樣。(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07

普京:我們比任何國家都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30

putin-5

與俄羅斯塔斯社的采訪中,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他堅信俄羅斯是最強大的國家,在他眼里,強大的俄羅斯將使克里米亞局勢走向一個好的結局。

在這一采訪中,普京表示克里米亞的一切都會有一個好結局,因為“我們比任何國家都要強大”。

“我們很強大,因為我們是正確的,當俄羅斯人認為他正確的時候,一切都無法阻擋他,我說這句話是真誠的而不是武斷的。”

今年3月俄羅斯接受了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的申請,而在那之前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一部分。自那時起,親俄羅斯的分離組織與烏克蘭政府就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持續沖突。在這些地區,一部分民眾希望加入俄羅斯,而另一部分則想留在烏克蘭。

但俄羅斯政府對烏克蘭的計劃是“聯邦化”。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早前在接受英國衛報采訪時闡述了“聯邦化”的計劃,稱:“(烏克蘭)每個地區都將能掌控自己與其他領國和地區的經濟和文化聯系“。這將給沖突持續的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地區更大的自治權。簡單的說這些地區將更直接的與俄羅斯聯系而不是烏克蘭。

雖然有人表達說他們相信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只是即興發揮(見華爾街見聞早前報道),但普京在接受塔斯社采訪時就當前形勢稱“克里米亞問題上采取的行動”是戰略決策“。

普京說:

”我這些年已經形成了一種確定的風格。我從來不會做出武斷的決定,不會做出我看不到結果的決定……就像你在路上開車,如果你不確定(前面的情況),就不要超車。你必須決定清楚前方的交通情況,你才能完全掌握現在的局勢。“

普京就現在的局勢表示:

“那些試圖與我們競爭的人,站錯了邊。我們才是正確的一邊,而且正在穩速前行。”

(實習編輯 戴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00

疊貨櫃小弟 變雅虎奇摩商城年成長40%幕後推手 王志仁:不讓任何人限制自己 才能產出新點子

2014-12-15  NCW

 

沒有亮眼的學歷,王志仁靠著勇於挑戰的熱情與創意,一路從零到有創造了多個品牌奇蹟,如今已從當年那個在工廠疊貨櫃的小子,變身掌管數百億元網路交易平台的雅虎奇摩電子商務事業群總經理。

撰文‧何佩珊

皮衣搭配牛仔褲和球鞋,彷彿剛從重機賽場上回來的王志仁雖然一身勁裝,滿臉笑容和爽朗的語調,沒有一絲酷樣,反倒充滿濃濃的親切感。

六月剛升上雅虎奇摩電商事業群總經理的他,直接向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暨資深副總裁鄒開蓮報告,等於是台灣雅虎的第一階高階主管。但不同於一般外商高階經理人都有著留洋的漂亮學歷,王志仁的最高學歷是中國商專︵現為中國科技大學︶國貿科。

擁有美國西北大學MBA學位的鄒開蓮,提到王志仁,忍不住為他豎起大拇指,「他是少數對零售、品牌、通路、電商,以及管理人和產品,全方位都有概念,而且能夠融會貫通的人。」他在雅虎六年的工作戰績,補足沒有亮眼學歷的缺憾,王志仁之前擔任超級商城副總四年,業績總計成長五倍之多。

洗衣精品牌一戰成名

吸引「上山採藥」三顧茅廬打從小時候,王志仁就做了和多數人不同的選擇。他記得國中時,MTV和麥當勞是同學們最喜歡打工的地方,但他總覺得端盤子、站櫃枱很沒意思,所以直往工廠跑。

「電子廠、成衣廠、美術燈包裝,還有疊貨櫃我都做過。」想起暑假在貨櫃裡,經常要忍受超過四十度高溫,現在想起來他仍直呼「真不是人幹的事情。」不過,雖然嘴巴上喊辛苦,但對這段體驗他卻很珍惜。即使事隔超過二十年,他仍可清楚說出衣服從打版到成品的每段生產流程。

實際在工廠裡苦過,讓他對產品產生一種「珍惜」心情。這段工廠打工的經驗,埋下他對於「東西被製造出來的下一步」的好奇,自然而然的,他開始對產品行銷與銷售產生高度興趣。

專科畢業後,短暫試過外勞仲介,也賣過IBM電腦,而真正引導他走向消費市場的轉折點,是化工廠普德技寶。當時普德技寶有意發展品牌,引起王志仁的注意。「從商品開發、品牌命名到跑通路,都是全新的開始,比進P&G還興奮!」王志仁說,「這就好像有人出錢給你創業一樣。」後來他成功推出「潔省」這個洗衣精品牌,當時他喊出市場響噹噹的行銷口號「加量不加價」,在第一年就做出數千萬元的業績,還一度威脅妙管家等老牌大廠,這一戰也打開王志仁的名聲。

當時在多家通路業者力薦下,上山採藥董事長黃冠賢從台中到台北,親自跑了三趟,終於打動王志仁加入。

王志仁發現,上山採藥這個品牌做不起來,不外乎是通路不對和缺少行銷,但卻被同事們潑冷水,「你講的招我們都想過,沒有用啦!老闆不會答應的。」

對的事就該堅持

大膽創新,成功再造品牌王志仁對老闆要求:「你給我八百萬元廣告費。」老闆立刻提出質疑,「為什麼要給你這麼多錢,你有把握業績會上來嗎?」他沒有退卻,反問老闆:「如果到年底我可以讓業績倍增呢?」他知道上山採藥這種抹在臉上的保養品,消費者很謹慎,一定要有「品牌力」,品牌建立業績才可能上來,不做永遠不可能成功。

幾番勸服後,在畫押業績翻倍的承諾下,老闆同意跟他賭一把。拿到資源,他不僅重談通路,更慧眼獨具找來徐懷鈺、蔡依林等甫竄紅的藝人代言。

舉例來說,當年他借重蔡依林的人氣,和通路業者談定,只要下單達一定的量,就會邀請蔡依林到該門市舉辦簽唱會,幫消費者簽在上山採藥的瓶子上。「效果很好!」王志仁說,「當時我們從北到南,兩天辦了八場,在中南部所到之處經常造成封街的盛況。」當時負責蔡依林對外經紀事務的寬寬整合行銷總經理陳功儒就形容:「他的腦袋很靈活,好像隨時都在轉。」而他帶動的潮流還不僅如此,「當時流行發試用包,但我觀察很多消費者拿了之後就丟進垃圾桶。」所以王志仁提議要推出30ml小瓶裝,一瓶只賣十九元。一開始老闆聽了直跳腳,但他一方面分析成本結構保證不會虧錢,同時也解釋小瓶裝可以吸引女性注意,更重要的是,「花錢買的就一定會用。」品質好,口碑一下就可以打開來。

「效果真是好到爆!」王志仁雙手比畫著,一連串成功策略,將上山採藥一舉推上屈臣氏三大洗面乳品牌。

後來,有意發展電子商務自有美妝品牌的興奇科技創辦人何英圻,找上了王志仁。兩人是在上山採藥時期認識,王志仁有些不好意思地說:「當時談合作,幾乎把興奇殺到沒有利潤。」但也因此讓何英圻對這位難搞的對手印象特別深刻。

雖然傳統通路和電子商務需要的技能完全不同,但對於習慣「站在消費者角度設想」的王志仁眼裡,卻覺得「情境一模一樣」,絲毫不覺有進入障礙。因此這次他也成功在興奇開創了美妝品牌「Olina」,還曾創下單月一千五百萬元交易額的紀錄。

後來興奇被併入雅虎,這位理應與外商「絕緣」的專科生,就此一腳踏進外商公司。

迷上電子商務

進雅虎不改大膽創意本色

外商公司分工細、規矩多,但王志仁仍保持猛烈的市場攻擊力。

舉例來說,當時為了爭取某個品牌加入雅虎奇摩購物中心,王志仁曾故意在周年慶期間,針對該品牌打出超低價的「犧牲打」,還在廣告上點名比某百貨更便宜,引起百貨業者反彈,逼得該品牌只好找王志仁溝通。

「他們說不要這樣搞,我說,『我們兩個什麼關係,你管我?』」王志仁用一貫詼諧的口吻告訴對方:「如果你要處置這個問題,就收編我嘛,把土匪變官軍,招安我才對。」逼對方在雅虎上架的目的十分明顯,讓對方哭笑不得,卻也成功促成合作。

這樣的行事風格,也經常帶給鄒開蓮「驚喜」。鄒開蓮還記得,有一次晚上八點多走在路上,忽然接到王志仁的來電,王志仁一開口就對她說:「不好意思沒事先報告,我明天就要花掉幾百萬元的預算。」鄒開蓮打趣地說:「他很幸運他的老闆是我。」王志仁認為,「權限是要靠你和老闆的信用做出來的。」公司會給你預算限制,但沒有白紙黑字要你怎麼做。

進入雅虎沒多久,王志仁又接下「從零開始」的超級任務,而這次要拯救的是雅虎的超級商城。

由於當時網家集團的商店街已經跑在前頭,雅虎等於是後發者,難度很高,更何況對手對商家的抽成費還比較低。王志仁回想,他去招商時,最常被質疑的就是:「別人規模比你大,抽成又少,我為什麼要給你做?」降價,是當下最容易想的邏輯,「但我不要。」他堅持從「質」的角度彰顯優勢。當時的網路商家裡,並沒有屈臣氏、漢神百貨等這種實體大型指標通路商,王志仁決定從此下手。

有影響力的實體通路商經營狀況好,為什麼要和網路平台合作?「他的簡報絕不是老王賣瓜,而是真的可以找到客戶的痛點,並且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鄒開蓮記得,八年前第一次看到王志仁簡報,回公司後,就立刻建議業務去邀請王志仁,來簡報給所有的同仁看。

漢神百貨巨蛋館店長陳錦隆記得,剛開始要進超級商城時,問題很多,「但Jacky(王志仁的英文名)就好像帶動唱那位戴老師一樣,永遠給你希望。」前後花了將近一年,成功把漢神百貨的合作案給談下來。

這些決策寫來只是一、兩句話,但雅虎拍賣商城行銷主管蕭錦薇很清楚,每一個打破框架的背後,其實都需要很多協調,而王志仁總是可以放下身段,親自去說明。

鄒開蓮對於王志仁這個特點也十分欣賞。她認為王志仁做事不僅有高度,也能夠給出清楚的方向,並且懂得尊重專業。「大家都喜歡跟他一起工作。」鄒開蓮說。

業績四年增五倍

帶領雅虎正面迎戰淘寶

在他的帶領下,超級商城近四年業績成長了五倍,目前也持續以每年四○%以上的幅度增長。

今年六月,王志仁升任電商事業群總經理,雖然這次不用再從零開始,要面對的挑戰卻不見得比較小。除了科技帶來的大環境變化,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王義智直言,淘寶未來一定會對台灣電商市場帶來衝擊。

談到威脅,王志仁難得地收起笑容。他認為就目前的數據來看,雅虎其實還沒有面臨壓力,而且他始終相信,不論科技、環境怎麼變,觀察人的需求變化,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但他也一再強調,自己絕對會戰戰兢兢走每一步。

王志仁認為自己可以一路走到目前位置,最關鍵是「永遠站在對方的角度設想,再加上沒有框架,不讓任何人限制自己的心態。」或許正是這種態度,讓他勇於挑戰,在長官眼中,更時常可以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點子,並且有能力執行到位。

敢創新,又能放下身段執行說服,一位專科生也能當上外商公司總經理。

王志仁

出生:1971年

現職:雅虎奇摩電商事業群總經理經歷:詩芙儂化妝品副總經理、興奇科技副總經理、雅虎奇摩拍賣暨超級商城事業部副總經理學歷:中國商專(現為中國科技大學)國貿科家庭:已婚,育有二子縱橫職場》王志仁有 3大心法

借位思考

永遠站在消費者(老闆)的角度看事情。

對的事就要堅持下去

積極溝通,即使硬著來,只要成功對方就會買單。

不要限制自己

有時候和老闆正面溝通,有時也可以給他驚喜,如果回報成效後沒有問題,取得信任後,就可以再做更大的嘗試,創造良性循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734

德拉吉釋放強烈QE信號:任何刺激措施都可能包括購買主權國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18

歐洲央行再度釋放強烈的QE信號。

德拉吉在寫給歐洲議會議員Luke Flanagan的一封信中表示,歐洲央行推出的任何刺激措施都可能包括購買政府債券。

德拉吉的這封信寫於1月6日,今天刊登於歐洲央行的網站

德拉吉表示:“歐洲央行理事會將於今年年初重新評估2014年下半年實行的TLTRO等刺激計劃。這可能意味著歐洲央行可能會調整政策的規模、節奏和內容。調整後的內容將包括購買多種資產,其中就包括主權國債。

德拉吉在信中提到:“要特別警惕油價對中期通脹的影響,央行對此將保持密切監控……如果低通脹有長期持續的風險,那麽央行理事會成員一致同意,在職責範圍內采用額外的非常規工具。”

受油價持續下挫影響,歐元區目前已陷入通貨緊縮。本周公布的歐元區12月CPI降至-0.2%,為五年來首次。11月失業率高達11.5%,接近歷史高位。

德拉吉表示,低油價可能會令通脹預期進一步惡化,歐洲央行不會任由其發展,不過要推出大規模政府債券購買計劃(歐版QE)仍然需要克服一些障礙。

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隨即公開反對稱,QE不僅存在法律風險,而且可能會降低各國政府改革的動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787

沙特國王:沙特在全球能源市場角色不會有任何改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60

下載

美國總統奧巴馬1月27日抵達利雅得,開始對剛剛完成權力交接的沙特阿拉伯進行訪問。沙特國王在會晤期間稱,沙特將繼續在全球能源市場扮演其過去的角色,不會做出地位上的任何改變。

奧巴馬縮短訪印行程而到訪沙特凸顯了沙特在美國中東戰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本·羅茲(Ben Rhodes)說,兩國領導人將就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也門局勢、伊朗核問題和敘利亞危機等重要議題進行磋商,奧巴馬希望與薩勒曼建立同阿蔔杜拉國王一樣緊密的關系。

據路透社,奧巴馬和沙特國王簡要討論了能源和油市穩定,並未討論目前油價問題。沙特國王並未就美國與伊朗舉行核談判表達保留意見,但稱伊朗並不應被允許制造核武器。

沙特新任國王Salman稱沙特將繼續在全球能源市場扮演其過去的角色,不會做出地位上的任何改變。

“我們相信沙特政策將會與國王Abdullah在世時非常類似。”羅茲表示,稱奧巴馬想要與新國王Salman建立一樣的“密切關系”。

奧巴馬與沙特國王討論了打擊“伊斯蘭國”的作戰活動。沙特支持並直接參與了美國主導的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軍事行動,並允許美國在沙特境內培訓敘利亞反對派武裝。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74

美聯儲主席耶倫:改變前瞻指引意味任何會議上都可能加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39

周二,耶倫出席美國國會參議院銀行業委員會聽證會,就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做證詞。耶倫表示,“耐心”措辭意味未來幾次會議不加息,但修改前瞻指引意味著在任何會議上都可能加息。當市場對通脹有“合理的信心”時,美聯儲才會升息。

此前,耶倫表示,“耐心”措辭意味著未來兩次會議上不會加息。因此,市場高度關註美聯儲何時去掉前瞻指引中“耐心”措辭。耶倫表示,修改前瞻指引,表明FOMC委員會認為美國經濟條件已充分改善,加息接近合適時機,美聯儲在任何會議上都可能加息。然而,這並不是說美聯儲會馬上加息。耶倫試圖通過上述解釋,給美聯儲更靈活的加息時間窗口。

耶倫認為近期美國經濟表現喜憂參半。她表示,盡管美國勞動力市場改善,但從很多方面看,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工資增幅緩慢,勞動力參與率不佳。通脹和工資增幅仍處在低位,還有許多美國人失業或是不完全就業。

耶倫指出海外經濟放緩,可能影響美國經濟增長前景,對美國構成風險。海外經濟體增長疲軟、貨幣寬松,是2014年中期以來,美國和其它發達經濟體國家長期債券收益率大幅走低的原因。盡管2014年下半年,部分國家經濟有小幅回暖,但他們仍面臨一系列挑戰,有可能限制經濟活動。

耶倫對中國和歐元區經濟並不樂觀,稱中國經濟增速可能不如預期,中國政府致力於減少金融市場風險,減少對出口依賴;歐元區面臨低增長和低通脹的困擾。

耶倫對全球經濟的評估更為平衡,除了風險點外,她指出了利好經濟的一些方面,如一些國家央行推出寬松貨幣政策,經濟可能表現得比預期更好。此外,油價下跌也利好全球經濟。

市場對耶倫證詞的解讀經歷了先鷹後鴿的過程。證詞發布第一時間,黃金跌美元漲,但此後資產走勢大逆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027

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任何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写在A股猜顶之时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442

牛市杀人是宿命,多数人是逃不掉的

先上一段上一轮大牛市(2006-2008)的主流专家言论汇总(特别提醒一下,这不是段子,是根据当时主流证券媒体的头条标题整理的,都有图有真相):


上涨途中:

1000点:中国股市必须推倒重来!

1300点:超跌反弹短线顶部

1500点:阶段性顶部

1800点:极限高点

2200点:大盘处于高危点位

2500点:出现泡沫

3000点:九成机构认为突破3000点难度很大

3500点:整体泡沫出现

4000点:泡沫可能破裂

4300点:股市极度疯狂,出台加税政策

4500点:牛市刚刚开始

5000点:十年黄金股市第一年

5500点:股市新起点

6124点:中国股市踏上新的征程,万点可期!


下跌途中:

6124点:千金难买牛回头

5500点:短线回调洗盘是为了更好上涨

5000点:长期铁底,大胆买入

4500点:大盘已经跌无可跌了

4300点:做空相当危险

4000点:中线建仓机会来临

3500点:目前点位不宜盲目杀跌

3000点:印花税行情,政策铁底

2500点:八成机构认为大盘已见底

2000:永远不可能跌破

1800:中国股市已没有希望

1664:中国股市必须推倒重来!


现在回过头来看上面这些专家言论,是不是觉得特黑色幽默?是不是觉得这都什么专家啊,就这水平?那时的人怎么那么蠢啊,股市从一千点到六千点,涨了六倍了,还不落袋为安?股市从高点下跌1500点了(跌幅25%)还特么以为是牛回头,还傻乎乎去抄底?


真别笑话他们。如果你在当时的环境,你也会一样、一样的!


这就和文革一样,我们会对当时人的各种行为感到匪夷所思甚至嗤之以鼻,但如果你被当时大环境裹挟,你确定你会众人皆醉我独醒?你会出淤泥不染?你就吹吧你!


在证券市场,太阳底下永远没有新鲜事!哪怕物是人非,哪怕韭菜面孔又换了一轮,剧本却是从不需要改的!8年前怎么演绎的,8年后还会怎么演绎,换一批演员而已。就像近期A股的连续下跌和大幅震荡引发了诸多融资盘平仓,甚至出现股民跳楼的惨剧。


可怕吗?可怕!


躲得过去吗?很难!


正如前面对上一轮大牛市(2006-2008) 主流专家言论的汇总,牛市开始以及前面阶段,你会将信将疑,不敢下重注,只是小仓位试探,所赚寥寥。等到牛市走势已经完全确立,市场越来越疯,你才深信不 疑,开始下重注,甚至放杠杆——一旦回调,顶部下注的重仓会迅速吞噬掉你牛市初、中期小注的利润,你会于心不甘,而且你被绑架的思维已经认为这只是一个牛 市回调,前面就是因为将信将疑、谨小慎微错过了发财机会,现在这回调机会无论如何不会错过。当然,还有一个很可笑的理由:你会担心被人嘲笑踏空。于是本来该跑路的时候,你反而匪夷所思加仓了。


牛市就是这么一个思维与仓双重被绑架的过程,你真的逃无可逃。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牛市杀人是宿命”的经典股市谚语,多数人是逃不掉的。


电影《无间道》里的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异常经典。


出来混的方式有许多种,所以对应还的方式也有许多种。归咎到股市,那就是不管是谁,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如果支撑你混的不是一种信仰,不是一套行为准则,而只是对顶和底的猜测的话。

市场真的是不可预测的

当有一天你投资于股市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这个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人不能预测未来。有人会举例我朋友我同学,我亲戚,我邻居(很奇怪,这四种人,哪里都有他们,而且往往都是高手)很厉害,股票由几万块做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上亿。从单体而言我不否认也许真实存在这种案例。他们投资回报率很高,但从大数而言,这个只是统计效应而已。就像抗日神剧里面的场景,向敌人抛出十把飞刀,总有一些飞刀变成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一下杀死几十个日本鬼子。这样的“小李飞刀”听起来不少,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很难遇到。

(这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危险动作,小朋友们不要模仿)


在股票市场,无论你是用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不管是量化策略还是模型概率分析,都是预测。因为究其根本,都是基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和案例,判断未来还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而事实上,投资中除了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在不断重复以外,其他的真不会重复,尤其证券市场乐于依葫芦画瓢,热衷寻找的某某牛股第二。你会发现,只有那一只大牛股,永远没有第二。


牛顿也无法通过预测来赚钱

牛顿知道吧?怎么评价他的伟大都不过分,因为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帮助整个人类跨越了梦寐到文明的界限。那我们来看看18世纪的时候牛顿的投资经历。


1711年,有着英国政府背景的英国南海公司成立,并发行了最早的一批股票。当时人人都看好南海公司,其股票价格从17201月的每股128英镑左右迅速攀升,涨幅惊人。

当年4月,看到如此利好消息,牛顿就用自己大约7000英镑左右的资金,毫不犹豫地购买了南海公司的股票。仅仅两个月左右,当比较谨慎的牛顿把这些股票以250英镑价格卖掉后,竟然赚了7000英镑! 但刚卖掉股票,牛顿就后悔了。因为到了7月,股票价格达到了1000英镑,几乎涨了8倍。牛顿加大投入,重新买入了南海公司的股票。

然而此时南海公司却出现了经营困境,股票的真实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脱钩。并且在此前的6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反泡沫公司法》,对南海公司等公司进行政策限制。没过多久,南海股票一落千丈,到了12月份最终跌为约124英镑,南海公司总资产严重缩水。许多投资人血本无归,聪明绝顶的牛顿也未及脱身,亏了整整2万英镑!


这笔亏损对于牛顿来说是一笔巨款。牛顿曾做过英格兰皇家造币厂厂长的高薪职位,年薪也不过2000英镑。事后,牛顿慨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同样的剧本在A股也在屡屡上演。近期股市出现连续下跌的走势,面对一片绿油油的环保色,有许多为国接盘的侠义之士,在家关灯吃面;也有一些喜怒不形于色的高手,半夜推窗,仰望星空。(据说这几天北京天气特别好,能见度也特别高,适合看星星)。


我们并不知道目前A股是顶,还是只是一个震荡后会继续创新高的位置,现在的A股仍然只是个进行时,用来做案例并不合适。那让我们一起回到经典的1997年,也就是香港回归的那一年的220,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市场演绎的是什么样的行情?

当天,股市也以阶段性低点870点开盘,经过30分钟的默哀,股市再次被资金推起。上海股市开盘870,最低870,最高971,收于965,并一直涨到了1997513日的1510点,升了近一倍。


引用当年一位投资者的感悟:“当天,我以为天塌下来了,抛空了所有的股票。结果当天的开盘即最低点,没想到当天狂涨100多点,几乎个个涨停,这就是股市。我被市场愚弄了,至今历历在目。”

正所谓有人漏夜赶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同一天,马教主却选择了全仓A股,我们看看他是如何投资的。

马云:我觉得我脑袋小,所以要记很多东西很困难,所以记得快,忘得也快。有的人可以记得清清楚楚,我自己觉得对未来,所有人觉得好的时候,我一般觉得灾难就临近了,所有人觉得是灾难的时候,我觉得机会来了。我确实是这么想的,1997年大家期盼香港回归,说股票会飞涨。我觉得肯定有灾难。我记得邓小平去世的那一天,我朋友打电话说,你怎么看明天的股市。我回去想了想,老邓是年纪大了,这不是突发的事,我要是总书记和总理,肯定已经有准备。我要是领导肯定要稳定军队、稳定经济,我说把所有的钱打进股市,大家一看8分钟以后,股票涨停了。我觉得无论多大的问题,关手机回来以后,所有的灾难都忘了。所有的灾难度过了,我们就会很顺畅了,这是未来的事情。

(文字出处 http://money.163.com/13/0423/07/8T4N1OCG00254IU1.html


历史会重复,但不会简单的重复。


回顾中国股市20多年,再没有比邓的去世更打击人的信心的了,也没有比香港回归、举办奥运、举国同庆更鼓舞人心的了。但97年香港回归,股市从1510跌到了1025,跌幅34%,08年奥运举办,市场从6124跌到了1614,跌幅76%。这当中,又有几人预测危机到并顺利逃顶?香港SARS之后,股楼疯涨,美国金融风暴后,华尔街勇闯高位。这其中,又有几人成功把握到行情,实现财务自由?

一套有效的投资行为准则,远重要过猜顶测底

股市如同江湖,我们行走江湖,风风雨雨,披荆斩棘,其中艰辛,外人难以尽知。用一句话来形容:人在江湖漂啊,哪能不挨刀。


股市就像江湖,专骗没有信仰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老江湖,你就会知道,预测顶和底是多么无聊又无用。你就会知道,养成好的资金管理习惯,才是最为重要的。投资是一生的游戏,好的资金管理,才能保证资金积累的长期稳定。在某种程度上投资最后比拼的,其实就是资金管理的水平。一个亿和一万元,按比例损失,变成0的速度其实是一样的


回顾过去,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偶然爆发会永远在投资界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也同样难以预料。

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任何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唯一能做的,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正确的时候,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你的力量。


如果你刚入股市,市场上充斥着喧哗与骚动:小学生炒股赚了学费、大学生炒股挣了30万、打工青年7万变千万、电工炒股买宝马,眼花缭乱的你,好像看到到处都是机会。如果你没有自己行之有效的一套看家功夫与资金管理方法体系,或者说是一套投资行为准则,而只是随大流,猜顶测底,那你的江湖行走,迟早就是要还的。引用格隆博士的一句话:你可以接着狂欢,但一定记得坐在离出口近一点的地方。

就像现在,你说A股是见顶了?还是只是一个短期调整?天知道!

但你也许永远也无法猜到顶在哪,这个你无法掌控也无法把握。但在特定条件下自己该怎么做(也就是投资行为准则),你是能够掌控和把握的——股市的顶和底,决定不了你的生死。你怎么做,才决定了你的生死——就像绝大多数死在07年牛市的人,不是因为没有在6124点逃顶,而是死在6124点以后频繁的“抄底”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