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擴張該先評估能力或機會?

2010-7-26 TCM





台大副校長湯明哲(以下簡稱湯):富邦的事業版圖從金融業,到電信、電視購物、藥妝通路等,這是以核心競爭力為基礎的擴張策略,還是以機會為主的擴張?在有限的資源下,你認為應該以培養核心競爭力優先,還是追逐機會優先?

跨領域投資,有什麼策略?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答(以下簡稱蔡):其實回過來還是策略。那時候投資錢櫃、做購物台,人家就說,你這八腳章魚,各行各業都投。其實大家都沒有看到,我們投資的產業,基本上就是通路。

電視購物就是通路,我們去買系統台,那也是通路。除了數位匯流以外,我們另外一個策略就是……,我們也把自己看作通路。而且我們做的產業,就是希望說,現金流大的。

湯:你做網路購物,基本上是一個平台,就是這邊有人要賣、那邊有人要買,我中間做一個。

蔡:但是我們最主要,有自營的商品在上面。

我們做的網路購物,不是那種拍賣的機制,我們也沒有給人家開店,我們所有店都自己開的。所以說我們的做法比較不一樣,我們的網路購物,是比較偏重自營商品。

所以我們追求比較高毛利(的產品)。因為你自營商品多,你是靠商品在取勝。

後發先至,需要什麼能耐?

湯:所以這是高現金流和高毛利的策略嗎?但這問題是,大家都會!我想不到一個做銀行的跑去做網路購物通路,會做得比人好?能力何在?

蔡:我們現在Momo喔,網路購物喔,你說要比流量、營業額,是比不上雅虎,也比不上PChome。但我們已經超越PayEasy,如果比營業額的話,我們在台灣應該已排第三、四大。

湯:你能贏過PayEasy,你的能力在哪裡?

蔡:我們從電視購物以後,我們那時候想到是做虛擬的通路,所以想到是從電視開始做起。電視開始做起之後,因為有累積商品的經驗,我知道這些商品是可以賣的。電視賣一賣之後,我就搬到網路上去賣。

所以我同樣開發一個商品,可以在兩個虛擬通路賣。都是虛擬的通路,但我電視購物的成本比較高,因為我要上架費,但網路就沒上架費。

湯:但是電視購物的毛利比網路要高?

蔡:當然啊,沒錯。我等到電視購物成功商品,到網路上去賣時,已經降價,我毛利已經降低了,但是我的成本也比較低,通路成本比較低,我沒有付上架費。我同樣一個成功商品,我可以吃兩次啊!

湯:所以你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蔡:其實,我剛才講說,做通路,金融業也一樣啦,電視購物什麼,你都是面對消費者。所以,你說真正的核心能力還是什麼呢?還是要找到對的產品跟服務,然後提供好的價錢,或者提供好的價值給消費者。

湯:這聽起來很一般?

蔡:講起來很一般,但事實上就是這個樣子啊!

湯:那這樣子的話,那你沒有什麼不能做啊?

蔡:不好意思講(意指什麼都能做)……。

湯:你是這樣想的?

蔡:(笑)我是沒有三頭六臂啦。

湯:那你真的想要什麼都可以做?

蔡:只要跟消費者有關,我都很有興趣。

人對了,再多角化也能做?

湯:所以你只要挖到正確的人才,任何跟消費者有關的,都可以做嗎?

蔡:也不能這樣講啦。我們現在大部分主管的同事,在我們公司都做很久了。現在Momo台的林福星跟林啟峰,一個董事長、一個總經理,他們在富邦都有不同的歷練。他們都是來十幾年。那像林啟峰,他以前在直效行銷。

我 們是所有金控公司中,第一家成立直效行銷公司(telemarketing),這也是從國外學來的。我們看到國外直效行銷很盛行,台灣都沒有。所以我們還 沒有富邦金控的時候,就成立直效行銷,富邦金控旗下有一家子公司就叫直效行銷公司。所以我們做直效行銷也是虛擬的通路,已經有一些基本的經驗。

湯:所以培養了對的人,什麼多角化都可以做?

蔡:這個我想,也不見得啦。

湯:還是你對範圍有個限制,你在做通路、數位匯流、金融服務?

蔡:大概就是這樣子了啦。

有機會就抓,事業版圖擴張快?

湯:但是在你的經營事業邏輯裡面,到底是能力重要,還是機會重要?因為像當初購併台北銀行跟ING安泰人壽,都是對方要賣掉的機會。雖然富邦事前有研究過,但是最後是機會的釋出,才能抓到?

蔡:我覺得兩個都要並重耶。你沒有能力,你有機會,你也沒辦法把握。

湯:你似乎有後發先至的能力。把既有經驗和知識運用在新的事業版圖上,例如把電視購物的經驗運用到網路。

蔡:對對。而且我們是電視購物先做了以後,使得我們對於比如說台灣的有線電視生態有了解。我們才想到,因為有個大的數位匯流的方向。

湯:這幾個都跟你的銀行業看起來差很多。你是一個積極的經營者,還是一個被動的經營者?

蔡:都是積極經營者,像有線電視,我們都還是有一個團隊進去接管。

湯:你做通路,現在規模還很小吧?

蔡:其實喔,我們做了金融業以後,剛剛講就是飽和。你看,做銀行你要跟三十幾家同業競爭、做證券現在還是一百多家。所以電視購物,你只有兩個對手。然後他們又自己打自己。

湯:所以可以說你專門進入比較寡占型的產業?

蔡:不是,我現在去做其他這些產業,我都很有興趣的原因是,很好玩,因為對手跟目標都很明確。你剛剛講銀行,你有兆豐、臺灣銀行……,你看到它歷史建築,你都沒轍。你搶不到它客戶、你沒辦法跟它競爭,也沒辦法在同樣立足點上競爭啊,對不對。

湯:所以跨入不同領域時,你是不是本身已有一些能力,但仍是看到那個領域的機會,所以機會的成分比較大一點?

蔡:對!

湯:所以你還是核心擴張,不是核心事業版圖的擴張,而是核心知識的延伸。

蔡:沒有錯。

結 論:對富邦集團來說,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累積關於「高現金流和通路」的核心能力。也將從金融業中直銷的核心能力延伸到電視和網路購物,再配合數位匯流的 機會,擴充新的事業。換言之,先要培養能力,當機會來臨時,就把類似領域的能力延伸運用到新事業版圖上。企業策略的基礎就是建構和延伸核心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73

管理該先管人還是管心?

2010-11-22 TCW




台大副校長湯明哲(以下簡稱湯):佛門講隨緣,認為事業發展靠等待資源、機會的到來,而非積極爭取,但如此一來,經營策略端視主事者企圖心,也可能成為消極的不管理,事業不易成長。

相反的,企業講究積極管理,經理人被要求具備財務紀律、成本觀念,以追求持續成長與利潤極大化,兩者管理思維天南地北。但佛光山過去四十年發展,成長不輸民間積極管理的企業,究竟,在管理上,隨緣好,還是積極管理必要?

佛光山創辦人釋星雲(以下簡稱星雲):管理,有管理事物的規矩,有管錢財的規矩,世俗企業管錢、管人,佛門管理的重點是管心,心要管好是很難的,有時你說對方不聽話,你自己的心又何嘗聽自己的話?

心要先管好,才能隨遇而安。隨遇,比方到一個地方,有沙發就坐沙發,隨環境安心,不必去動念頭或過分的想要超越,最主要還是心,要能隨心自在。

不靠外在報酬,如何做到「管心」?

湯:心要如何管,你如何掌握其他人的心怎麼想?如何傳承管心的管理經驗?

星雲:佛光山住持是民選產生的,以前是六年一任,現在變成四年一任,可以連任一次,現在已經傳到第七任。

但民主不是人人都能參與的,才來出家的,對這裡連規矩都不懂,亂選就擾亂層次。我們一共有一千三百位出家眾,每年考核學業、道業和事業,從「清淨士」升級到「學士」再到「修士」。

一般要十年以上才有選舉權,這裡面有選票的大概只有八百多人;升到「修士」,才可以有被選舉權。

要成為住持繼承人,不能有個人主義,要有供養心和平等心,也要讓大眾能接受你,一個人如果要偽裝這些,在家還有私生活,我們出家人天天都在一起,你的點滴我看得很清楚。這期間,他也已經調過很多職務,像軍隊一樣,海陸空三軍都參與過了。

湯:修行是無私無我,佛光山要成長,一定還要積極進取,你如何無私無我,又維持積極性?

星雲:我是一個出家人,當初因家裡貧窮出家,修行發心,到後來慢慢有了榮耀,但你們看佛光山到處,我也沒有為自己建一個房子,甚至一張個人的辦公桌也沒 有,我寫文章都在汽車、火車裡面,有紙板就可以了。就是說,世間上,「有」不一定能成功,「有」是有限有量,「無」是無窮無盡,茶杯能放水,就是因為它 空,隨你放什麼都可以。

我自許做到心胸、心量皆虛空,因為量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所以,每一個偉大的董事長、管理天才,他一定要有量,量就能容人、識人、用人、信人。建設佛門事業,我是「給」,給你信心,給你希望,給你歡喜,給你方便;肯給人,眾人才肯跟我們合作。

湯:但佛門和一般企業不同,企業不能想做才做,兩者有沒有衝突?

星雲:不會衝突。佛法另外的力量稱作發心,心裡的心田、心地,你要去開發,不開發不能成長,要發展、展開,讓他有自覺和自愛,不是單純的隨緣。

湯:你在發展佛光山的事業是否曾面臨兩難抉擇?例如選擇先到非洲,還是南美洲弘法,你如何權衡?

星雲:沒有抉擇的問題。為什麼?隨緣,美國條件比較好,就去;後來澳洲好,也去。去哪裡弘法都不是我要的,都是隨緣,當地的因緣有條件,我就去。

不光是等待因緣,還要培養因緣。我舉一個例子:多年前有位老太太七十歲左右,她來佛光山要下山,得走一百多階,一個人下不去,我正好經過就帶她走斜坡,她 一看,好走,就沒有事了。因為語言不通,我也沒問她什麼名字。兩年後,我到馬來西亞講經,說有位老太太要拜訪,見了面,她就是朝山會館前面那位老太太,要 捐獻六百萬元給佛光山,這叫無心插柳柳成蔭。緣分,要靠培養。

不只我一個人,佛光山一千三百位僧眾都在結緣,這樣一個傳承和文化,就是我的管理。 機會出現時,如何判斷時機成熟?

湯:聽起來,隨緣是隨時勢和條件走,對企業來說,可說是事業機會的掌握,你如何判斷因緣成熟?

星雲: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宇宙之間,是一個時間和一個空間,時間從過去、現在到未來,是三際;空間東南西北,無處不在的十方世界。辦事要成功,得把時間從過去、現在、未來算一算,你、我、他的各種關係也要搞好。我辦事豎窮三際,沒有遺漏,很周全、很普遍。

湯:面面俱到的意思嗎?就是企業說的三百六十度管理?

星雲:稍微有些不同,最重要的是悟性,你是「知」,我是「悟」。悟是不分別、不著力,自然就會有的,工作自然成的意思,像是打籃球一樣,自然就會。

湯:隨緣未必會有大成就,你卻能創造如今佛光山的規模,秘訣何在?

星雲:實際上,十方善款會進到佛光山來,是因為我們講信用、有交代,不管蓋廟、救災、辦學校,都要先做出來,讓人家看到。

湯:有緣是事業成功的前提,但因緣到了要講執行力,進行積極的目標管理,是這樣解釋嗎?

星雲:是。快速執行目標,才能讓信徒看到他的奉獻開花結果。我舉重若輕,不計較、不比較,隨喜、隨緣、隨分,但不隨便。

湯:很多辦企業的人,認為開發市場、持續成長很難,你給他們什麼建議?

星雲:成功的人,很多機遇會找上他,可見得緣是多麼的重要。福德因緣要靠自己培養,沒有播種怎會有收成?

結論:隨緣管理講究的是內在酬賞(intrinsic rewards),「管心」是重點,積極管理講究的則是外在的實質報酬(extrinsic rewards),關鍵在「管人」,兩者效果孰高孰低,實務上有待爭辯。佛光山的事業和文化、教育、出版有關,這些都是良心事業,有心就能夠辦得比一般企 業好,其管理經驗是管心為上。

在傳承上,透過長達三十年的考察,以及不同職務的輪調,分辨接班領導人的心,藉以傳承事業。至於事業發展,雖講隨緣,但更重視培養緣分,就是播種。積極而 言,就是塑造對本身有利的趨勢,強調面面俱到的慎密思考習慣,發展出掌握因緣的管理本能;一旦進入目標執行階段,務求快速達成。給企業的管理啟示是,管 心、培緣,隨緣在以知識為主的環境也可以達到一定的成就。(採訪整理●尤子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1

企業有獲利 該先分股東或保有現金流?

2012-9-24  TCW




九○年代中期,蘋果(Apple)一度面臨破產,讓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深信全球經濟狀況難測,「現金至上」的策略為蘋果保留大批現金,這也讓蘋果有本錢創造出iPhone與iPad產品,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企業。

然而,後來其帳上一千億美元的現金也成為巨大壓力,賈伯斯在世時就曾經向股神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請益,「蘋果現在手上握有這麼多錢,該如何應對呢?」二○一二年,新上任的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打破了慣例,宣布每年平均將支出一百億美元,發放現金股利,當日蘋果股價最高攀漲二‧六%,獲得投資者掌聲。

「企業獲利該怎麼分配?」是每年執行長都得面對的難題,發放現金股利,將降低企業投資靈活度;坐擁現金,則得面對股東的質疑。不同於蘋果富可敵國,金融海嘯後,台灣企業面臨獲利衰退或轉型,如何分配手上有限資金,已成為策略思考一部分。

本期我們邀請曾贏得亞洲最佳財務長榮譽、現任TVBS董事長的張孝威,與專長財務策略、台大會計系教授劉順仁對談,以下是對談摘要。

台大會計系教授劉順仁問(以下簡稱劉):蘋果(過去)不發放現金股利的做法,背後源自對運用現金再獲利的能力有自信,台灣企業過去傾向發股票股利,現在以現金股利為主,到底企業獲利應先分給股東,或者保留現金投資未來?

思考企業價值:若產業成長性高,應繼續投資》

TVBS董事長張孝威答(以下簡稱張):蘋果公司例子比較特別,它可以不發放現金(股利),是因為它有成長性更高的故事,股價也隨之上漲,但是等到它沒有 成長性的時候,PE(本益比)等全部都會變,到那個時候,它帳上的一塊錢,可能股價最多就是給你當一塊錢(評價),說不定還折價,這其實也傷害股東利益。

對於該保留多少現金,我的觀點其實很簡單,做為CEO(執行長),你就是要增加企業的價值,永遠去想怎麼做可以增加企業的價值,錢應該保留或者分配,取決於投資市場、企業風險與成長性。

如果我未來的策略可以讓企業成長,有更好的獲利,我認為,應該保留相當的現金在手上,台積電(編按:張孝威曾任台積電財務長、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早年是如此,後來產品比較成熟,才開始分派現金(股利)。

台灣大哥大(以下簡稱台灣大)以前不怎麼分(現金股利),那後來我們進來就分了很多,因我們是個很穩定的企業,並沒有那麼大的投資,所以為什麼我要把現金都抱在手上呢?

劉:電信業有穩定的營收來源,可以同時維持現金流與獲利穩定,但是科技業就不一樣,景氣起伏太快,有時為了財務安全或者成長,就得保留多一點現金,甚至犧牲獲利去投資,你怎麼看?

衡量現金風險:獲利不分配,恐傷害股東權益》

張:科技產業風險高,銀行融資確實會比較保守;若景氣突然下滑,手上又沒有一些現金在那裡應變的話,會非常的吃力,所以要留應變的營運資金,再加上可能的資本支出,但是要適當,並非無限制的保有現金。

其實,錢握在手上不分配,說句不好聽的話,這讓經理人在商界有一種籌碼與工具在手上,他不見得是為了企業成長。日本的公司治理過去為人詬病,跟這個有很大 的一個關係,交叉持股一團亂,彼此的利益都綁在一起,而且這會傷害股東權益;當管理階層把錢握在手上,轉投資案可能不需要董事會review(檢視)就過 關,如果拿去轉投資非核心業務更危險。

第一次亞洲金融危機以後,(企業才注意到)保留過多現金也是一種風險,別忘了銀行會倒,當初我在台積電就算只有幾百億現金,也都得考量這個風險。高科技公 司的產品做很好、賺很多錢,但是你得確定你有非常精準的能力評估銀行的風險嗎?萬一你存銀行的這筆錢倒了,你要怎麼交代。

劉:其實不分配可能是一種傲慢,忽略了財務紀律的重要。另一個不同的例子是全球電機龍頭企業美商艾默生(Emerson),它維持了五十五年現金股利年複 合成長率達一一%,它的想法是,你把股東該配的先扣除了,再去想你的投資抱負,以此財務紀律迫使管理階層好好思考投資的每一塊錢。

張:這就是它主張的企業價值,你投資我的公司,我的價值除了我有好產品外,我一定提供一個穩定而且具成長性的現金股利。但這也有它的代價,有一天如果它停發現金股利的時候,它可能付的代價不小,因為這是你價值的表現。

如果你選擇保留現金,必須說明保留的理由,你要告訴大眾,公司是(拿去)做什麼?未來投資的主題是什麼?要花多少錢?合不合理?未來創造多少獲利?我相信你的股價不只是不跌,還會漲。

評估投資效益:要有獲利目標,不是想投就投》

劉:但是,最難的是,準確評估投資的效益,如果投資沒產生預期效果,就會被批評,還不如發給股東,但是景氣、技術演進等等,都會影響你的投資效益,你在半導體業待過,怎麼去評估投資效益,然後,決定分配多少現金投資未來?

張:過去在半導體業的經驗,景氣是三個月換一次,就算你現在看好,可是你蓋廠要一年,這個差別很大耶!如果說,你判斷是對的,獲利可能會大幅的往上跳;如果你判斷錯了,那可能就是相反一個局面。

說實話,八、九年之前,台積電是有多少錢(投資)就投(資)多少,那時候,生意幾乎是guaranteed(保證有),只要看你是不是如期開出產能,弄出這麼多設備,擴產的速度夠不夠快?品質好不好?

但是,一九九九年半導體經歷第一次不景氣,當景氣慢慢回熱時,我們發現營收回升了,但是profit(獲利)沒回來,後來我們做了很多檢討,建立了一些很好的制度。

當時因為競爭者的浮現,此外,新設備蓋廠需要的錢從十億美元很快的跳到二十億、三十億美元,所以折舊是加倍攤提,但是成熟產品又沒有以前那樣的獲利率來cover(支應)新增攤提的話,獲利就會受影響。

那時第一次發覺說資本支出是要算的。新產品一定要有一個(獲利)目標,我每一次大概只能投多少金額,我不能任意再往上增加(投資),再增加,我的獲利就會掉。因為你讓技術走在市場的前面時只有等客戶需求跟上,但折舊是非常嚇人的數字,所以後來我們就很有紀律在做投資。

高科技業資本投資很大、變化大,需要多一點的現金,這是先天限制,但是說實話這是某種程度的賭博,我不認為任何一個CEO百分之百可以絕對有把握他的投資都轉成收益。

劉:企業價值最終得回歸獲利成長,資本市場認為最好企業每年EPS都成長,如你所說投資不一定馬上轉成獲利,當需要做一些動作,讓企業獲利下降以利後續成長時,CEO可能反而裹足不前?

張:這真的很兩難,考驗執行長的中長期策略思維與溝通的能力。

過去台灣大每一年獲利大概都是一百四十億、一百五十億吧,我們有一年要大幅把一些資產打掉(編按:○七年台灣大因合併台固,打掉資產讓EPS由過去逾三元 降到一‧六八元,淨利由前一年的一百六十二億下降到六十七億元),那一年就只有幾十億,如果不這樣做,以後會更辛苦,中期來講也會影響我的EPS,競爭力 反而是會更弱的,這就要看你怎麼樣跟市場溝通。我記得,那次光是對主管機關,我們就溝通了一年。

劉:要做一個決定讓獲利下降真的很難,但無論做什麼策略,最終還是回歸到是否提升企業價值。強化財務紀律,以提升整體商業模式競爭力的角度,去思考分配現金股利的問題才是關鍵。

【延伸閱讀】配發股利企業過去1年股價報酬率121%

標準普爾500指數71家高科技公司中,37 家有配發股利的企業,過去1年的股價報酬率是 12.1%,其他 34 家未配發股利的報酬率則只有 7.3%。

【延伸閱讀】全球電機龍頭營收、EPS連43年成長

艾默生連續55年現金股利年複合成長率達11%;2000年科技泡沫化前,營收、EPS連續43年成長。

【延伸閱讀】台灣名師觀點:利用現金股利,形成財務紀律

國外優質企業在思考獲利如何分配時,是以財務紀律如何幫助企業策略執行為出發點,但是台灣對於獲利的分配常流於討好股東或投資市場。

艾默生(Emerson),它用現金股利做為財務紀律,經理人做策略投資,都會先想到它要創造更多獲利,以達到每年現金股利成長的目標,艾默生也沒有因此 影響獲利,反倒迫使經理人運用每一分錢時,更用心思考是否用在正確的方向,同時達到規範經理人,照顧股東權益與企業成長性。另外,配發現金股利也使經理人 須更有效利用舉債來籌措資金。

當然,要如艾默生一樣連續55年做到現金股利年複合成長率達11%是很難的,科技產業會因為處於不同的生命週期,初期可能無法分配較多現金股利,如果把時 間拉長,只要公司營業活動能產生健康的現金流,足以支持它鞏固產業競爭優勢的必要投資,未來也比較可能給股東長期穩定的報酬,形成自己的財務紀律。

口述:台大會計系教授劉順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974

投資新事業 該先顧財務風險或成長機會?

2012-10-01  TCW




企業發展新事業時,領導者首要面對的難題,是短期獲利與長期報酬間的取捨;再者則是該如何為新事業設立財務指標。

此期,我們繼續邀請TVBS董事長張孝威與台大會計系教授劉順仁對談,開創新事業時,如何平衡財務風險和成長機會。

台大會計系教授劉順仁(以下簡稱劉):企業靠新事業成長,都面臨拿捏風險與機會兩難。以財務來檢驗新事業可避免走錯路,但也可能因掐太緊而扼殺機會,如何在成長機會與財務風險之間平衡?

做新事業,財務指標該緊或鬆?

TVBS董事長張孝威(以下簡稱張):跨足新事業,除了先確認產業趨勢以及本身核心能耐,首先,須講得出商業模式是什麼,策略上要怎麼讓公司賺錢,確保商業模式奏效,穩定獲利。

我同意做新事業不能完全看財務,但檢視商業模式對不對,必須要有一些財務數字。除非你真的很幸運,否則失敗機率很高。但是這(財務數字)應該是一個大框框而已,不是一個緊箍咒,否則乾脆不要做算了。

我常開玩笑跟我們財務長講,(看新事業)不要那麼小鼻子小眼睛好不好?財務長有時聽了會覺得很委屈(笑)。

劉:既然要看財務數字,最難的就是該緊或該鬆,你會用什麼財務數字檢驗新創事業?

張:我認為,投資新創事業比起用本業成長更難,所以不一定要表現在每股獲利,或者要求它一下子就得賺錢,但是至少要有free cash flow(自由現金流),投在裡面的錢,它有自己再生現金流的能力,假如你連維持現金流都很困難,這就非常非常的危險(加重語氣)。

劉:這很類似Amazon(亞馬遜)的想法(編按:亞馬遜在發展新事業時,較重視現金流穩定成長,代表新事業的商業模式正確,而非僅看獲利)把財務數字當 成新事業發展的里程碑,獲利雖因投資降低,只要現金流穩定成長,代表商業模式是對的;但是好的商業模式不能忽略外在競爭者的動態。

你在電信業時,正值﹁數位匯流﹂開端,當時的競爭對手一直在投資新產業,如網路音樂書店平台,但是台灣大哥大(以下簡稱台灣大)相較比較保守,是考量財務風險或沒看到好的商業模式?

張:其實這就是我們後期一直在討論應該focus(聚焦)在哪些可能的投資,其中書店、網路商城也在上面,當時有跟某家網路書店談,但是它價格開得太高, 談不了,那就沒有辦法。這也就是我講的,一個新產業,你說真的要做完整的財務預測,很困難,可是你也不能說就隨便投(資),還是得要有個限度,不能無限上 綱。

趨勢對了,財務沒達標就停損?

劉:我想企業對新事業都會設一投資限度,但其實最兩難(的)是,你還沒看到財務結果出來,卻得決定要不要繼續?

股市的錢被「套牢」之後,要認賠殺出,台灣人是稱之為「停損」,大陸則稱之為「割肉」,對於企業要停損新事業投資,我覺得後者的翻法非常傳神。萬一,你給新事業三年的時間,(結果)到時它沒給出財務數字,什麼狀況會讓你(選擇)繼續投資或停損?

張:如果產業趨勢已經改變,基本上處理掉(新事業)當然希望能儘量處理到「損益兩平」;如果不行,就算「虧小錢」還是要處理啊;如果繼續陷在裡面,等於﹁throw good money after bad money﹂(賠了夫人又折兵),更痛苦。

這時候就非常需要領導人下決心,因為當你決定說我們應該得停損了,通常新事業的負責人都是不以為然的。

如果產業趨勢沒變,你必須檢驗過去做的東西以及已經建置的能力,到底是到位還是不到位。但我告訴你,通常在位的人都不願承認(不到位),這時你得找不同的人,a pair of fresh eyes(擁有新視野者)更客觀重新評估。

我記得從○八年開始,電信業非語音收入的成長,對台灣大非常重要,但是非語音的營收在當時的佔比恐怕只是single digit(佔比一○%以下),你看整體數字還看不太出來,可是趨勢已浮現(編按:非語音營收在二○一一年已佔台灣大營收二一%)。

(這業務)發展了好幾年,前面一直做不太起來,後來換了一個人去看事情,就發現資源配置不對,沒有善用原有通路資源,後來把(非語音服務)與語音一起包裹著賣,結合一些新產品的資源,再一起推費率,一旦做改變,營收很快速的成長。

劉:新事業不可能不犯錯,但是,犯的錯得在允許的空間內,國外大型企業都摸索一套方法論去控制風險,其實,無論是在台積電或台灣大,雖說投資新產業、新技 術金額非常大,但(同樣)都有個趨勢與技術演進可判斷,現在你在媒體業,大多數的產品走軟性路線,屬性差別很大,觀眾的喜好也很難有什麼趨勢可言,雖然投 資金額比過去小很多,但評估投資成本與效益,你覺得更難或更簡單?

張:我覺得難度是挺高的。大家都希望新事業一開始由小開始做起,然後慢慢長大,但是有些遊戲沒辦法從小開始玩起,一開始就有相當的規模。

譬如說以TVBS來講,過去比較專長於新聞,以及對事件的深入分析報導,但是將來如果你想在兩岸三地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它的商業模式已經改變,靠新聞性的節目比較困難,勢必要走娛樂性和戲劇性節目。

我們的四十二台雖然也有一、兩個算是滿搶手的娛樂性節目,可是也不是一個很強的頻道,幾乎沒有戲劇性的節目,我如果要做新事業,得拍連續劇、建影棚,還有別忘了將來一定走數位化HD,這個設備投資遲早也得做,對電視台來說是相當大的投資。

以前在電信業、半導體,一、兩億(元)不算什麼。但因為我們一年賺不到十億(元),花個一億、兩億(元)相對來講就是很大的錢了。

再來就算決定要做(戲劇),你在做這樣改變的過程中,可能會干擾到新聞部日常作業,所以反過來,還得去說服,甚至於是強迫他們接受,工作反而更多元。

劉:這邊(指TVBS)的創新,較偏向要不要增強戲劇節目?怎麼樣增強?好像跟你過去的領域不太一樣,怎麼去評估?

減低新事業風險,可找外部合作?

張:我是看產業面,我不會自己去看戲劇怎麼編劇和製作。我現在的想法是用TVBS的品牌價值去延伸,我們最大的價值就是品質(quality),甚至於我 招募新人,人家也覺得說我們公司是有一定的專業程度,由一個點來擴充,先做一些新(娛樂或戲劇)節目,一旦提升收視率,它(指娛樂戲劇節目)的價值就會不 同。劉:面對一下子投資大的產業,又與原本的核心能耐有些差異時,找合作夥伴也可以是選項之一,你考慮這樣做嗎?

張:不同商業模式有正面效益也有負面衝擊,最後思考點都不能脫離supply chain(供應鏈)和value chain(價值鏈)。

雖然我們不排除跟外部合作,但是要做戲劇,你必須去想在供應鏈裡,我要留下哪些value(價值),這非常重要,譬如像是現在的娛樂性綜藝節目,我看大部 分(價值)都被製作公司拿走吧!所以就中長期來講,最重要的,是要建構一些自己基本的能力;不然的話,你乾脆去買人家的戲劇來播播就算了嘛。

劉:到底要投資多少錢、選擇哪一種商業模式做新事業?其實,沒有一定的公式;可是企業每做一次選擇,都必須回頭去思考這些舉動是否能提升企業存在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依據。

【延伸閱讀】台灣名師觀點》財務指標當里程碑,投資走錯也不會傷筋骨

財務風險與成長機會常被視為難以兼顧的兩難,財務長更被視為企業裡踩煞車的不討喜角色。其實,在台灣的企業新事業踩煞車的,常是事業群的總經理,而不是財 務長。因為新事業常常依附在核心事業群,該事業群總經理在以利潤為主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影響下,往往不願意承受新事業前幾年的虧損。這時候,企業執 行長就必須展現決心,跳出來為新事業保留足夠的資源。否則,會造成績優企業創新與成長停滯不前的困境。

我建議,發展新事業時應視財務數字為新事業發展的里程碑,一點一點達標,確認走的方向正確,累積小勝,形成持續往下走的信心與能量。

把財務指標當成里程碑而非煞車的另一個好處,就能在虧損擴大時先警覺,再回頭看看是趨勢改變了,又或是商業模式該修正,這樣企業投資新事業就算錯,也不至於傷到筋骨。

亞馬遜就是最好的例子,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 )深信消費者需求之所在就是亞馬遜應該提供的服務,因此開創新事業時,縱使華爾街一度認為亞馬遜是燒錢企業,股價狂跌9成,只要企業自由現金流穩定成長, 就代表長期的策略並沒有走錯,終究會轉為獲利的商業模式,一路由網路書店、商城、做到雲端商務。企業改變看待財務風險與機會方式,反而更能消除財務安全的 考量,真正找到適合發展的新事業。

口述:台大會計系教授劉順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20

企業拚成長 該先從內部升級或對外購併?

2012-10-08 TCW



企業要成長,要自己來,還是該走購併這條路?

《哈佛商業評論》顯示二○○八年後,更多新興國家企業選擇購併做為成長的手段,不同於已開發國家企業做購併是為了降低成本,新興市場企業的購併多偏重互補性,取得技術、品牌和市場,購併不啻是新興市場企業升級方程式。

然而,購併也是一刀兩刃,一場錯誤的購併,小則元氣大傷,大則瀕臨倒閉。

過去研究證明,有七成購併並未達到原先預期目標,當投資銀行遞出誘人的標的時,CEO(執行長)該選擇內部成長或者購併成長?

中美矽晶董事長盧明光,曾在光寶集團負責國際購併業務,從橡膠、機械,連接器到汽車用整流二極體,陸續經手十多件購併案,被購併公司平均在兩年內轉虧為盈。

接手中美矽晶董事長後,○八年其購併美國半導體磊晶廠GlobiTech,讓這家已經虧損七年的半導體廠在十五個月內轉虧為盈,半導體事業部門的營收在三年成長約兩倍,稅後淨利成長一倍(編按:今年中美矽晶由盈轉虧,起因於太陽能事業部)。

本期邀請盧明光與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暨商學研究所所長朱文儀,對於其購併與內部成長的策略展開對談。以下為精華摘要。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暨商學研究所所長朱文儀問(以下簡稱朱):研究顯示台灣在二○○○年後,越來越多公司啟動購併做為內部成長的手段。面對成長,你選擇內部成長或者購併的原則為何?

核心技術不夠,免談購併!內部能力夠,才能看出成長缺口

中美矽晶董事長盧明光答(以下簡稱盧):我很難和你區分,到底要做內部成長還是要做購併。

一般公司剛開始成立的時候,他們都用自己技術,內部成長要花時間,自己做,沒那麼快就用購併。

購併,是我策略藍圖上欠什麼,我去補那一塊而已,通常是由核心的技術延伸出來。

但是,你如果內部研發的能力和內部的技術不夠,你也沒有能力去做購併;(唯有)內部研發能力夠,才知道你欠什麼,趕快做購併。

二○○八 年,當時中美矽晶(以下簡稱中美晶)遇到沒辦法快速從六吋做到八吋晶圓的技術瓶頸,我們買下 GlobiTech(美國半導體磊晶廠)不是讓我創造獲利而已。

然後(還讓我)學到做八吋晶圓,我算給你聽,八吋的粗晶片做太陽能,一塊只賣一美元。但是八吋的粗晶片如果經過拋光給半導體用的時候,價格已經升至四十到五十美元了。

我要求是經營目標,(營收)每三年成長兩倍。

內部成長都是用 percent(百分比)算,最多也就是高到二○%、三○%。可是購併的時候常常是倍數成長。策略目標是為了成長,內部研發或者外部購併,只是手段與方法。

朱:在學術界有個名詞叫作吸收能耐(absorb capacity)。就是說兩家公司結合成敗的關鍵,還取決於那個買方有沒有能力去吸收、整合新技術的能耐,如果企業沒有能力整合被購對象技術的能力,做購併會很像私募公司就是重整上市。

聽你的陳述,你十幾次的購併經驗當中,追求成長跟規模擴充是購併很主要的驅動力量,有沒想過,成長或許不是所有人追逐的目標,用購併追求成長,要兼顧獲利 非常困難(編按:中美晶二○○七年至二○一一年營收增一‧四倍,但獲利因太陽能衰退減為原來的二三%),你怎麼取捨?

盧:要(讓)獲利一起成長很難,因為每一次購併,都是剛好被購併的對象面臨經營的困難或財務的弱點,大部分是虧損公司,買下來的時候一定會傷害到短期股東獲利。但是,經過一年、兩年你整理以後,然後它又會恢復獲利。

每個購併案close(結案)前,我一定都要開董事會,哪怕我是董事長。我一定會對董事會提出未來三年的 business plan(經營方案) 以及要多久可以(做到)轉虧為盈(編按:盧明光經手十多宗購併案包含橡膠廠旭麗、整流二極體廠光達與GlobiTech都轉虧為盈)。

朱:研究告訴我們購併有七成會失敗,但是你購併的公司都是在十五個月左右轉虧為盈,你成功的機率似乎高於平均,每次購併前怎麼去評估要多久轉虧為盈?

購併成功關鍵,互補長短!找對應公司做比較,抓出問題點

盧:我剛才提到就是說,我們已經清楚知道這個行業,也知道我欠什麼,它(被購併公司)有什麼,我的長處可以補它的短處,它的成本太高,我知道從哪裡可以降低成本。

我在買GlobiTech的時候,它的營業額是做三千五百萬美元,約新台幣十億元,我拿國內規模相當的公司的財報和組織比對,美國公司的直接人員雖然薪水 比台灣高,但是因為自動化,它(GlobiTech)製造人員更少,但它高階裡面、副總以上(的主管),就超過十二個。

工廠裡面哪有需要那麼複雜(人事),我把這十二個人減到五個,一年就省了一百萬美元。

它借款三千三百萬美元,銀行的利息利率約八%(比台灣高),我(從台灣)集資還給銀行。省掉利息,再降低採購成本,它就由(年)虧五百萬美元變成賺一千萬美元(編按:GlobiTech去年淨利約為一千二百萬美元)。

我說,你要怎麼樣讓購併能夠成功?第一,你對產業要了解,第二,你對target company(被併公司)要了解,我找相對應的公司做比較,先知道問題點。做購併前稽核時,你只是確認你原來的經營方案是否沒問題。如果你這樣都做的 話,我想,你的購併成功(機)率會提高。

朱:研究統計上來說,購併有七成都會失敗。可是如果你把這一百件拆開來,以相關或非相關購併來看,統計數字南轅北轍。相關多角化的購併成功率高很多;非相關的話,八成以上是失敗的。

整合不要NG,得有共識!與人建立互信,手段必須更緩和

盧:其實最大的困難是買下來以後的整合,太多人低估了整合人的困難度。對人的尊重,這是最基本的。現在的總經理(中美晶總經理徐秀蘭)非常積極,會英文,還在學日文。

我請她去擔任日本公司(CV)的總經理。從社長到各部會主管(年齡)都比她大,日本人第一個就是受不了你年紀比他輕,又是女性同仁,過去這些女性都是幫他 泡咖啡、泡茶而已。所以我常常要提醒徐秀蘭,妳帶過那些歐吉桑,請妳注意一下,在台灣可以要求快,在那邊就講話慢一點、講清楚一點,初期我們要和他們建立 共識。

目標不變,你的手段可以緩和。現在雖然她日文不會完全懂,但是連董事會都用日文開,另外找人協助她。然後等到經營領域的時候就改過來了,所有presentation(業務報告)請你用英文講,因為我的客人都用英文(溝通)。

朱:你花多少時間思考購併這件事?

盧:超過五○%以上的時間,注意產業跟競爭(對手與)客戶。

朱:國內很多企業都有一組團隊專門做購併,研究有什麼標的物可以購併,你們會這樣做嗎?

盧:不需要這麼複雜,有很多的案子我自己是提案人,如果你是購併案的提案人,又是購併的執行者、購併後的管理者,那這個成功率很高的,否則經營(被購併公司)的人又不是當時提案的人,到最後容易失敗。

【台灣名師觀點】考量三大重點,別為購併而購併

當企業認為自行發展技術追不上時,若盤算靠自己內部成長技術的代價,會高於購併時,就會考慮選擇購併。但是在購併之時,企業內部也必須有相對應的能力,才能確實評估與被購併者的互補效益,一如中美晶做法。

台灣企業現在展開更多的跨國購併。我建議展開購併前先思考:1.購併的策略目的,是否有其急迫性、互補性?2.購併後企業吸收能耐。大多數企業都是高估自 己的吸收能力導致購併失敗。3. 最應該思考的點是,是否陷入成長的迷思?很多人想透過購併追求成長,最後導致無法獲利。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中美晶案例董事長全權負責購併案的挑選整合,優點是權責相副,但缺點在於無法形成制度化,若董事長交班,企業也失去購併的能力。但若 企業透過購併團隊處理,優點是將購併制度化,缺點為權責不副,購併者不負責後續整合與績效。我建議的最好方式是,把後續整合良窳與購併團隊績效做連動,以 免產生為購併而購併的弊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49

管理該先管人還是管心?

1 : GS(14)@2010-11-24 00:56:56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94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7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