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正視影子銀行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0-26/100452536.html
石磊 | 文

  自從歐美影子銀行體系崩潰在幾年前觸發了全球金融危機,「影子銀行」一直被視為鬼魅。所謂「影子銀行」通俗而言是:「不是銀行,勝似銀行」。從法律主體上看,它不是銀行,但完全具備銀行對資產和負債進行期限轉換和信用轉換的功能,其有監管寬鬆的優勢,即節省資本又常伴隨高槓桿,以高利潤率吸引著大批金融機構,而其脆弱性和破壞力常常困擾著監管部門。

  就像口渴反映身體缺水一樣,影子銀行也是應需而生。隨著金融危機後中國國際收支盈餘的下降,實體經濟發展所需的流動性越來越依賴金融體系。儘管2004年與2012年整體廣義貨幣的增長速度相近,但2004年時,實體經濟中每新增10元,有5元是信貸派生出的,而今年每10元新增人民幣,8.5元都是信貸派生出的。然而,銀行體系嚴格的資本監管,使其擴張信用的能力已經略顯不足,難以給實體經濟提供足夠的流動性,以往外匯佔款增長較快時央行凍結了銀行體系內大量流動性,未來外匯佔款增長較慢後,央行通過解凍銀行頭寸向實體經濟補充流動性,這一過程依賴於影子銀行體系;同時,銀行體系每年產生的利潤也遠遠難以彌補維持信貸快速增長所需消耗的資本,於是,銀行或者從外部持續補充資本,或者控制資產規模增長速度,將部分持有的資產表外化以節省資本佔用,從而創造了對影子銀行的需求;此外,影子銀行常常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快速成長,利率市場化進程加速使得銀行之間的競爭加劇,利潤空間縮小,銀行必須通過提高資產周轉率來維持較高的股權回報。所以影子銀行體系的功能有其積極意義。

  美國影子銀行體系已超過了商業銀行規模,在金融危機後規模從20萬億美元下降至15萬億美元。中國的影子銀行恰在這幾年快速發展,但還處於較低水平。第一是規模不大,即使認為金融體系內除了銀行以外均是影子銀行,佔全部金融資產的比例也不過15%,銀行依然控制著85%左右的金融資產;第二是其網絡化程度尚淺,基本是依附於銀行體系的,現階段稱為「銀行影子」似乎比稱作「影子銀行」更合適。

  中國當前規模最大的影子銀行當屬「銀行理財資產池」,資金來源仍主要靠銀行存款轉化,主要職能也是幫助銀行主營業務爭奪存款,同時持有銀行表內難以消化的信貸資產。這個「影子」與銀行主體的交易依然相當頻繁,並常常以保證銀行自身業務發展為目標。這與美國影子銀行體系有很大不同,美國影子銀行的資金主要來源於貨幣市場基金,運作的主體常常是特殊目的主體,持有的資產主要是標準化的證券。

  影子銀行是把利器,關鍵看怎麼用,不能因為過往監管的失敗而把其視為歪門邪道。期限轉換和信用轉換意味著風險,但如果銀行體系可以管理好這些風險,憑什麼說影子銀行體系就不行?

  監管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影子銀行與銀行明確地分割開來,只有如此,才能對其有清晰的監控,否則「影子」與「銀行」頻繁交易會使得影子銀行難以監控,經營目標也容易受到銀行主體干擾,只有在法律主體上分割開來,才能及時防範影子銀行危機向銀行體系擴散,也只有如此,客戶才能意識到信用風險,而不是僅指望銀行的隱性信用增級。

  此外,金融市場比資產負債表透明規範很多,以金融市場為核心的「影子銀行」比依附於銀行體系的「銀行影子」透明和規範得多。建立集中統一的資產和資金交易、託管市場,便於充分的數據監測和發佈,這能大大提高影子銀行的透明度,提高資產證券化程度,也有助於提高影子銀行資產的透明度,將貨幣市場分散的回購交易升級為集中的三方回購,有助於監控影子銀行的槓桿變化,防範流動性危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78

社區O2O創業者需要正視的五大實際問題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3/144344.html
7月21日晚上,筆者接到一位來自廣州社區O2O從業者的電話。我們一起探討了關於社區O2O在實踐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坦率地說,這些問題也只是諸多問題中的冰山一角。之前我在《做好社區O2O需要考慮哪些因素》一文中就已經大致概括了三點:(1)社區存在的多重利益關係鏈;(2)用戶與商戶的兩端教育;(3)線上線下是否存在脫節。當然,這三點講得比較泛,昨天晚上我們更多討論了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這裡把我們聊的主要內容展示出來,供業內人士一起探討,共同促進行業發展。

目前創業企業都有哪些合作形式

(1)與大型物業連鎖集團合作:這些物業企業有實力整合小區內的各種服務,但缺乏互聯網基因,沒有互聯網人士的幹勁和敏感度。所以互聯網創業者做一個社區APP與這些大型物業合作,覆蓋的小區絕對是成片成片的。這塊蛋糕看上去非常誘人,自然少不了大批分食者。這裡講求第一要素:快!趕在其他同行前面拿下這些主要陣地!第二產品要好,經得起折騰。這個比較難,現在大部分都你抄我,我抄你,沒有火眼金睛基本就認為是一個模板出來的,頂多變了個花色,改了個名稱而已。第三運營真的要肯吃力,讓人家看得見摸得著。最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給人家帶來看得見的效果,給物業也好,給用戶也好,或者給商戶也好,就算各個擊破吧,絕對不能一個都不討好,那就真沒戲了。

(2)整合中小型物業管理企業:中小物業一般因其業務覆蓋有限,營收不很理想,因此他們是最有希望被突破的整合對象。與他們合作在初始階段難度不大,困難除了上文說的需要盡快拿出成績給人看外,還有就是這種整合是一家一家的去商談去對接,步子邁得很慢很艱難。

(3)整合商家和用戶資源:這種合作就是大家熟悉的叮咚小區和小區無憂。一個側重用戶端的資源整合,一個側重商戶端的資源整合。只要用心伺候好一方,就有了議價權和商家談和物業談。側重用戶的關鍵看是否真能把用戶伺候好,實際上用戶是最不好伺候的;側重商戶的需要對用戶做推廣,還需要把控商戶服務質量,本質上說也是為了討好用戶,好讓用戶上來購買商戶的產品或服務。說到底,還是把控的事!

線下把控是個難題

一個新產品的問世,必然帶著創業者的許多憧憬,也帶著商戶和用戶的諸多期望。社區O2O天然是個兩頭受氣的夾板,用戶期望用了你的APP物業服務和商戶服務的服務質量和效率能得到大幅提升,物業期望用了你的APP能夠在短時間內扭轉困局,增加營收。作為社區O2O運營者,如果你不能夠在短期內解決這些問題,你的合作夥伴(物業)會給你白眼,你的用戶會不聲不響地把你卸載,你的商戶在無數次白等中漸漸對你失去耐心,等到你火急火燎地跑到他/她面前希望談合作時,他/她會甩你一臉冷漠。看官,你想說什麼?把幾個社區做透再複製?哈哈,你不是在開玩笑吧。每個社區都會有自己的特殊情況存在,不是樓房蓋一樣就可以把服務複製過去,因為組成這個社區的是無數個性格迥異、興趣不同、觀念有差異的大活人。人不同,社區文化就不同,社區氛圍就不同,社區環境自然也會不同。

所以不要指望從一個樣板社區一下子大規模複製成片的城市,這必定是一個一步一個腳印的拓展工作。就是彩生活看上去很牛叉的樣子,它也是僅僅侷限在它自己能覆蓋的網點。當然,這些大的物業企業也有殺手鐧——投資併購中小物業,通過併購物業實現網點覆蓋的規模化運作。

所以,走得慢了,能佔領的地盤會越來越少;走的快了,產品和服務跟不上,讓商戶和用戶傷透了心,名聲掃地。

物業取完經單干怎麼辦

有人會問了。如果跟物業合作,在合作過程中,物業學會了一整套流程和方法,自己另起爐灶把合作者擠出小區單干怎麼辦?有沒有這種可能?我們不能排除,但是這樣做必然有一個過程,同時用戶一旦接受了一個平台,然後再讓用戶放棄原來的平台去到另一個本質上沒有多大區別的平台,你覺得靠譜麼?因為這個遷移成本是很高的。人們一旦習慣在某一個平台購物、交流,他們就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依賴,即使遷移也需要花費一段時間做宣傳推廣。

當然社區O2O運營者也可以根據自己整合的小區可以跟物業商談,根據掌握的數據做分析,產生對物業和商家有利的信息報告。這或許有些說服力。

商家有哪些盈利途徑

一般來說商家的盈利點有三個:(1)廣告;(2)引流;(3)促單。不過我覺得除了廣告稍稍靠譜點,其他兩個都靠譜不到哪裡去。引流,把用戶導流線下?一個小區就那麼大,你把用戶導流到線下實體店,用戶知道了這個店在哪裡,再有需求還有必要必須通過你APP解決麼?同樣,店家知道了用戶住在哪一棟樓哪一門號,直接上門服務就OK了,APP的作用就是最開始的拉新,拉完新就「死」。促單?實體店舉個牌子繞著小區走幾圈就完事了,或者在小區門口擺個攤立個牌也可以,還有必要必須經過APP麼?而且現在的團購、地圖等各種應用都包含了LBS+促單選項,不差你社區APP一個!說廣告靠譜的前提條件是必須確保用戶粘性,只有這個APP使用頻率極高,且能提供的同品類服務極多,用戶沒法一個一個找,那麼競價排名或搜索排名或者默認推薦等,在這裡就派上了用場。

將來社區O2O會呈現什麼趨勢

這裡可以小小的預言一下,將來的社區O2O競爭或將呈現曾經的千團大戰。現在我們已經隱隱感覺到有草根創業者在本地蠢蠢欲動,有大物業集團在瘋狂圈地,有大資本支持的社區O2O運營商在闊步擴張。由於社區O2O本地化屬性極強,沒有誰能夠一下整合全國的社區,大家都在探索,都在拚命搶先。在初期,大家各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深耕,埋頭做活,搞好自己的產品,哄好自己的用戶,所以還感受不到競爭的激烈;到中期,一部分已經有實力的運營商開始吞併實力弱的企業,這個時期將會明顯出現諸侯割據的特徵;到後期,廝殺激烈期,市場上將明顯出現的少數幾個行業巨頭,相互滲透,相互博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190

【立言】正視人性的幽暗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743

現實版《盲井》上演,情節可能還要殘酷數倍。

一個總數74人的團夥,多數來自雲南一個縣城鹽津,5年內在6個省區偽造礦難故意殺人,騙取賠償款。警方已經確定的是至少17人被害,實際故意殺人數可能超過這一數字。

如果說《盲井》還只是兩個人的犯罪小團體,多達74人的“殺豬匠”則是組織性更強、分工更細密的殺人流水線。

幾天前,“底層殘酷物語”突然流行於社交網絡。在一個叫做“快手”的以農村市場為主的社交視頻網站上,人們發現存在一個讓人看完之後生理心理都不太舒服的自拍視頻世界,充斥著自虐、低俗、詭異甚至荒誕的行為直播。似乎在這個世界里,生吃任何東西都不會讓你驚訝,而用鞭炮炸褲襠、活埋、直播跳河都是常見的。

如果要比較起來,鹽津偽造礦難故意殺人案恐怕是殘酷物語的極致,但那些更普遍的令人錯愕的自虐,那些誇張、怪異的自拍行為里,隱隱藏著解釋這一殘酷的密碼。

除了文明,在這一語境下,恐怕找不到一個更合適的詞來表達我們的訴求。文明,應當是人類數千年社會活動積澱下來的讓人類精神物質雙重愉悅的人文精神、社會傳統和公序良俗。在海量的怪力亂神的自拍視頻中,你只能感嘆,太不文明了,而盲井這樣的重大案件則讓人不寒而栗,讓人檢視人類向野蠻的返祖現象。

要承認,再文明的世界都難以避免人性的幽暗。鹽津偽造礦難殺人案出來,相信有很多人會想起“太平洋大逃殺”,而我甚至會想起英國的著名小說《蠅王》。是的,我們似乎都不曾被逼入一個極端的環境,而人性的惡,一方面讓我們心寒不已,一方面也得反思自己在極端環境下又該如何表現。

一個團夥,處心積慮醞釀著殺人,在常人難以理解,但在底層,在礦區,到底是什麽樣的力量讓他們去毫無羞恥地幹這樣的事情?同樣的道理,在視頻網站,到底是什麽心理驅使著那些人競相自虐,無論是殺人者還是那些表演者,支配他們的到底是什麽?文明與野蠻之間是否存在一條清晰的邊界?

對於人性的基本判斷,一直有兩個極端。一種是相信人性本惡,“他人即地獄”,黑暗森林才是這個世界的真相,但這並非事實,我們通過合作與市場建立了文明,我們用共同體認同、契約與社會信任織成了一個碩大無比的網格化社會。另一種是相信人性本善,“一闡提人皆得成佛”,仿佛文明就是免於任何幽暗的極樂世界,但這種想法遭到了事實的無情嘲諷:無窮無盡的文化沖突、族群沖突。真實世界是在這兩者之間,但較強偏向於後者。這就是我們所在的生活世界的真相,人性的幽暗將永遠存在,文明可以壓制它,但永遠不可能消滅它。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需要做點什麽。我們需要各種樣本,無論是文學的,還是學術的,去抽絲剝繭,去展示人性如何最終走到極端,惡如何爆發的過程。只有了解了過程,文明才能介入,社會力量才能介入,文明才能把人性之幽暗壓縮到一個盡可能小的比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21

正視「美國總統川普」

2016-07-04  TWM

美國房地產大亨川普拿到共和黨提名,將與希拉蕊角逐白宮寶座; 不論你願不願意,都必須正視這個現實,並做好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準備。

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已經拿到共和黨美國總統提名,並可能成為候選人。我們必須嚴肅地看待他成為美國總統的可能性。

川普不用多作介紹,他是有名的億萬富翁,手上有數不完的不動產、商辦、飯店、賭場。

不過,大家可能比較不知道,川普是紐約皇后區地產開發商佛萊德.川普的兒子,是家中排名第四的小孩,華頓商學院畢業,主修房地產,之後加入他爸爸的公司。

七○年代,川普開始自己的房地產事業,一路成功,到八○年代時,他開始從房地產跨足運輸業和飯店業。但是,這兩個產業讓他賠得一塌糊塗,還背了不少債務。不過在九○年代,他的事業又回到巔峰,並被媒體稱為「美國房地產大亨」。

去年六月十六日,川普宣布他要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在參選記者會上,川普把墨西哥人視為罪犯,引起群眾公憤。但是從那天起,他也開始占據媒體版面,曝光率遠超過其他共和黨候選人。

雖然他的言論舉止經常惹議、讓人啼笑皆非,但是川普還是光明正大地拿到了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同時,共和黨某些主流政客的意見,也慢慢地向川普靠攏。雖然他的發言讓許多人反感,但也深受藍領白人支持,而且他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政策,也很受特定族群歡迎:據說他在極右民粹組織中是被崇拜的對象。

現在我們看看民主黨,出線的應該是希拉蕊.柯林頓(Hilary Clinton)。她與舊政權的關係太深、而且她自己也鬧出一些像是電子郵件洩密案等醜聞,FBI已經正式展開調查。

如果把過去一年,兩個人的當選可能性畫出曲線圖,川普是從一開始的○%急速向上攀升,現在和希拉蕊放在同一個等級比較。川普已經不是過去的小丑,而是逐漸被主流接受的重量級選手。希拉蕊如果大意,很可能會被超車過去。

是的,即使你不願意接受,你也得正視這個現實。台灣、日本、中國,最好開始做準備,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吧。

(本專欄隔周刊出)

撰文 / 神原英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90

他們以“死”相告!生鮮O2O必須正視的3個問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2/157839.shtml

他們以“死”相告!生鮮O2O必須正視的3個問題
張怡 張怡

他們以“死”相告!生鮮O2O必須正視的3個問題

生鮮電商的O2O大業似乎已經走到了一個臨界點。

前不久,天天果園被證實其線下近千家門店已關閉,隨後,本來生活旗下的生鮮O2O項目“本來便利”也被下線,而一米鮮和中國最大的生鮮連鎖企業百果園也已在近日達成合作。

事實上,生鮮電商走到這一步,資本先一步冷靜了下來。創業者旋即發現融資越來越難了,他們不斷吆喝,通過燒VC的錢來換取市場規模。反之,在業績數據不佳,融資無望時,他們要麽節衣縮食,或者抱團取暖,要麽選擇關門倒下。

值得註意的是,幾乎所有生鮮O2O平臺都給自己攬了一堆活:源頭直采、門店擴張、閃電配送,融到的資金不僅花在培養消費者習慣上,更大把大把地砸在規模擴張上,然而幾乎都石沈大海,收效甚微。

種種跡象表明:過去幾年被資本不斷看好,無數創業者投身於其中的生鮮電商O2O快生存不下去了嗎?

問題一:源頭直采代價大

幾乎所有生鮮電商O2O平臺都標榜自己是“產地直采”,真正能夠做到的卻極少,從事生鮮行業8年的資深人士張勇指出,“目前,市場上有不少生鮮電商所謂的產地其實就是附近的菜場超市和水果批發市場。”

他說,“之所以把產地直采作為產品的賣點,其實無非是想給消費者傳遞低價和新鮮的認知。”對於生鮮電商來說,產地直采可以帶來兩個好處,其一是具備了去除中間商盤剝後的價格優勢,其二是可以更及時把控產地信息,比如天氣、產量、品質等。但真正要做到產地直采,事實上會給生鮮電商特別是創業公司帶來很大的壓力。

首先,采購環節的投入成本將會大大提升。平臺要保證品類多而全以滿足消費者需求,這就意味著平臺需要涉足多個原產地,投入的人力成本就更不用說。一旦品類增多,生鮮平臺並不能保證每個產品的銷量,而量級上不來,采購自然也沒有議價能力。

其次,從源頭到倉儲的物流成本是不小的開支。O2O講求時效,為了快速將貨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平臺會在各個城市大量鋪點,如何把源頭產品運輸到各個城市的多個倉儲(門店)中,實現各倉儲(門店)之間合理調配,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事情。

除了倉儲的建設,冷鏈物流的搭建也是一項大工程。寧波諾丁漢大學商學院對此研究的結果顯示,“要將易腐壞的產品以最低的成本進行儲存且不發生任何傳染性效應,以及將不同種類的產品儲存在合適的溫度範圍內等都是不小的挑戰。”

此外,倉儲(門店)越多,產品在運輸期間的損耗率就越大。這些損耗都需要創業公司來買單,同時必須要接受的是,消費者對於這背後一系列的事情是無感知的,產品質量和數量的保證對於大眾來說是最理所應當的,所以只消一次差的體驗,他們就會離你而去。

問題二:用戶粘性低

另一個實際的問題是,用戶對平臺的粘性問題也成為阻礙生鮮電商的進一步發展。

為了快速搶占市場份額,早期生鮮電商的普遍方式是通過燒錢拼低價來吸引消費者,這勢必帶來兩個不可回避的問題:羊毛出在羊身上。低價的背後,是生鮮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這導致消費者體驗差,上了一次當不會吃第二次虧;平臺利用價格戰來搶用戶,惡性競爭下導致行業畸形發展,如果不重視用戶體驗,用戶沒有忠誠度可言,最後平臺虧損嚴重,受傷的是自身和投資人。

然而,回歸本質,盈利始終是所有商業形式的最終目的。VC教父、賽富基金主管合夥人閻焱在評價京東模式時表示,這個模式需要燒很多錢,放在今天他也不會願意投資這類企業。

在消費者習慣養成後,產品定價回到與市場持平,靠低價挽留住的這批用戶還會忠於平臺嗎?天貓生鮮總經理何春雷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這條路從一開始就走錯了,除了培養了消費者在網上購買生鮮的習慣,這些錢砸得根本沒有意義。”

在瘋狂籠絡用戶的同時,生鮮電商平臺無形中把低價變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以此快速吸引了一批以低價為訴求的用戶,而當同業者以更低的價格出現時,用戶就會流失去往更低價的平臺。那麽,所謂的價格優勢也就蕩然無存。

以賣車厘子起家的天天果園,現在其網站上已經看不到車厘子這一單品售賣。一位接近天天果園的人士透露,“圍繞車厘子的價格戰已經把該品類的價位降至遠低於行業水平線的水準,導致按正常價格售賣的商家無人問津,這一現象甚至沖擊到了線下的水果店。”

“用戶支付對等的價格才是合理的。現在利用資本燒著的生鮮創業公司也好,還是京東到家也好,首先燒錢不可持續,其次利用價格戰,讓服務和商品低於本身的成本時,這種狀態是不合理的,把用戶的心智都燒扭曲了。”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

這並不難理解。只是通過低價吸引的用戶,並不能換來他們的忠誠度。也就是說,除了價格,平臺自身並沒有培養不可取代,哪怕是核心的優勢。“這行業都是偽垂直。”沱沱工社原CEO杜非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商品雷同,營銷方式雷同,會員跟客群也都雷同,造成大家現在的趨同性非常強。”

杜非說,“現在很多看似垂直和細分的生鮮電商,為了生存的壓力,都把品類擴的很廣,再垂直的網站都有四五千的SKU,但沒有哪家生鮮電商在源頭品牌控制和品牌鍛造上做更多的工作。”

問題三:配送難度高

生鮮O2O除了滿足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需求外,配送環節的服務也至關重要。

毋庸置疑,快速的把即時性產品送達消費者手中,可以幫助提升平臺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產品的複購率甚至因此提高。長期深耕於生鮮電商領域的李文說了這樣一串數字,“24小時內能送到貨的,複購率在80~90%,當日達為50~70%的複購率,次日達為30~50%的複購率,3日達則僅為30%。”

可見,送達時間越快,複購率就越高。在產品品質趨同的情況下,高效的配送服務無疑是平臺的加分項。因此,現在很多生鮮O2O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當日達、半日達,而是極速達、兩小時達、一小時達,甚至59分鐘達。

然而,想要實現快速配送服務並不簡單。

首先,需要大量的線下門店布局或者倉儲支撐。天天果園就是以門店的形式實現配送或滿足消費者自提需求,但從今年所有線下門店全部關閉可以看到,這種模式並不容易走通。

一位不願具名的前天天果園員工透露,三大原因導致其門店關閉:其一是選址不善,用戶對於生鮮的消費場景一般都是下班後的回家路上,天天果園的門店卻都大量分布在CBD,導致進店率和下單量都不高;其二是非專業化管理,從線上走到線下的天天果園,並不了解線下水果店的經營方式,導致線下門店生意慘淡;其三是門店鋪點的高成本帶來的壓力,不管是租房、裝修、雇傭等等,都是不小的開支。

與天天果園不同的是,本來生活旗下的本來便利是通過和社區的便利店合作,由本來便利提供貨源,便利店負責配送。這個模式看似輕很多,然而同樣存在弊端:一方面,便利店的面積局限了其可以容納的產品種類和數量;另一方面,把配送體驗交給便利店,在時效和服務質量上會有很強的不可控性。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配送,要想快速觸達消費者,離不開線下的密集鋪點,除了規模化投入,線下各個鋪點的管理難度也會加劇。“前置倉(門店)越多,損耗就會越大。”李文表示,由於保鮮期短、易腐等原因,生鮮行業的損耗率較高,所有前置倉(門店)的生鮮損耗加起來的總和,都要由平臺來買單。

據了解,本來生活今年將開設三萬家本來果坊,五萬家本來集市,這些都將成為本來生活的前置倉,為其極速達業務做支撐。雖然無法佐證這些數字的真實性,但另一個數字似乎更能讓這些想要快速擴張線下門店的生鮮O2O清醒一些:中國最大的生鮮連鎖企業百果園,花了15年時間,僅開設了1500家門店。

生鮮O2O剛需仍在

生鮮電商的O2O大業似乎已經走到了一個臨界點。

在生鮮電商行業,有關“生鮮O2O是個偽命題”的討論不絕於耳。然而,我們必須正視這一潛在的消費市場正被不斷激發,消費者對於便利生活的剛需存在,以及低滲透率下隱藏的市場前景值得期待。

本來生活市場中心總經理彭宇認為,“生鮮O2O的長尾流量源在於它的產品包裝更加不易消耗,而且更有場景化,且具備高粘性、高複購的特點。消費者購物習慣養成後,就沒有更高的獲客成本了,盈利點就在於不斷刺激消費者根據他們的場景需求下單。”

張勇認為,生鮮O2O從線上開始切入,其實會面臨相對較大的挑戰,畢竟大的生鮮電商平臺會有一個流量黑洞效應,它會大範圍的擠占生鮮創業平臺的生存空間和機會。以一米鮮為例,一米鮮的微倉模式,看似成本低於線下門店,但是單店對於流量的密度和滲透率需求極高,否則無法進行庫存周轉,生意也沒法規模化。而如今一米鮮被百果園收購後,關閉了所有微倉,百果園將通過其自身的線下體量和一米鮮在線上的積累相結合,實現從線下走到線上。

“通過線上平臺的合作,線下開店的密度就可以不用像過去那樣密集。社區生鮮連鎖店和線上平臺結合的模式,會成為未來的主流模式”,生鮮行業觀察員王翰表示,未來的生鮮O2O玩家將是類似於百果園的水果連鎖,以及社區化和本地化的超市。

生鮮O2O發展到現階段,資本已經開始趨冷,擺在各個生鮮電商的入局者面前的是,在沒有新的融資時,如何能讓自己繼續存活,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噱頭和不計成本的規模擴張。

生鮮O2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177

外交部回應日本拒向聯合國機構繳會費:日方不願正視歷史

19日從外交部網站獲悉,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方拒絕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繳納會費的做法是不負責任的,其目的也不會得逞。

有記者問,據報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4日稱,日已敦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改進遺產項目審查程序,決定拒絕向UNESCO繳納今年的會費。報道稱,日此舉針對UNESCO去年將中國《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表示,南京大屠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嚴重罪行,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歷史事實。《南京大屠殺檔案》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充分證明其完全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的評審標準,有助於充分發揮這些文獻銘記歷史、珍惜和平、捍衛人類尊嚴的積極作用。

華春瑩稱,繳納會費是國際組織會員國應盡的義務。日方有關言行再次暴露了其不願正視歷史的錯誤態度,以拒絕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繳納會費來施壓的做法是不負責任的,其目的也不會得逞。

據悉,去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日本曾表示反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91

2017博鰲亞洲論壇3月召開:為全球化“正視聽”

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將於3月23至26日在海南博鰲舉行,主題為“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

第一財經記者在9日的發布會現場了解到,2017年年會擬分為全球化、增長、改革和新經濟四大板塊。截至目前,初步設置了42場分論壇、12場閉門對話。會期四天。開幕式安排在3月25日。

近幾年來,對全球化的質疑和反對之聲有增無減,逆全球化思潮上升,全球化遭受挫折。2016年年末,博鰲亞洲論壇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召開會議探討全球化未來,形成重要共識。一方面,全球化要照顧到被邊緣化和利益受損的人群,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另一方面,對全球化的基本原則和積極面予以充分肯定和堅持,不能開倒車。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表示,亞洲和新興經濟體是全球化最重要的受益者之一,並已崛起為全球化最主要的推動力量之一。博鰲亞洲論壇作為亞洲和新興經濟體的主要對話平臺之一,將通過每年一次的論壇年會,為全球化明是非、正視聽,為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化鼓與呼。

據介紹,年會的基調是“更加包容的全球化”。年會擬在開幕式當天下午增設全體大會,邀請重量級國際組織負責人、企業家、學者,就全球化的未來展開專題討論。

“一帶一路”仍是年會討論的重點。年會將安排沿線國家領導人和政府高官間的對話,以及中國和沿線國家的部長與CEO對話。亞洲區域合作,多哈回合、全球價值鏈重構、中國倡導的亞太自貿區如何繼續推進,也將在年會進行專場討論。

多措並舉、刺激增長是各國政府和企業界最為關註、最為緊迫的課題。2017年年會將從多個角度探討增長的新路徑、新思路、新動力。相關議題包括全球經濟亞健康、貨幣政策的極限、財政政策再發力、緊縮與增長、跨境投資、工匠精神、中小企業隱形冠軍、重振民間投資等。

年會還設置了重點議題討論如何推進改革,包括供給側改革、勞動力市場改革、醫改、土地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業綠色革命、商業變革、教育改革、第四次工業革命、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去泡沫、資產證券化、去杠桿等。

在嘉賓邀請方面,2017年年會擬邀請6-7位領導人和80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和負責經濟事務的部長。

此次發布會,周文重還宣布了2017年年會主要商業合作夥伴。戰略合作夥伴為沙特基礎工業公司、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鉆石級合作夥伴包括FMG集團、茅臺集團、三星集團、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已有第一財經等23家媒體簽約成為2017年年會媒體合作夥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413

與其忽視“前任”,不如正視大眾需要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18/1184630.html

電影《前任3:再見前任》可以說是今年新年檔期的“黑馬”,這部在豆瓣評分5.8分、僅好於16%愛情片和喜劇片的電影,票房已超過15億元,幾乎是豆瓣評分7.0分的《妖貓傳》票房的三倍,而豆瓣評分7.3分的《星球大戰8》不及它的零頭,就連馮小剛的《芳華》也與它有著兩三億元的差距。

▲截至1月18日16時許《前任3》票房已達18億元(CBO中國票房/圖)

是什麽樣的作品可以秒殺馮小剛、陳凱歌,甚至連《星球大戰》這樣歷史悠久的硬IP也不在話下?看看豆瓣,三部《前任》系列影片的評分穩定在五六分的區間,應該是不太推薦看的影片;看故事也是常見套路,絲毫沒有新奇可言,而前兩部的票房加起來還不到4億元,絕對沒有爆款賣相。不過,看看“貓眼”你又會發現,這個系列的評分一直穩定在9分左右,算是比較高的分數了。有行內人表示,預測一部影片的票房如何,貓眼的數據要比豆瓣更接近市場,因為豆瓣上雲集的都是小眾文藝青年,而貓眼更多的是普通大眾。

一“小”一“大”,正是《前任3》成為“黑馬”的重要原因。

我們知道馮小剛對《芳華》這個題材的鐘愛是因為他和編劇嚴歌苓都在部隊文工團工作過,都非常懷念那段生活,電影中文工團的生活加上了馮導回憶的濾鏡顯得格外美。這個題材如果不是馮小剛去拍,沒有導演票房號召力的加持,自然不可能達到今天十幾億元的票房。而陳凱歌一向對藝術有所堅持,這一次依然是以自己的方式在電影中尋找人生的意義,傳遞自己對女性和少年的敬意。與以往相比,這次《妖貓傳》票房算是不錯,但觀影人群還是在一個相對小的圈子里。

在影迷圈子里是有一個“鄙視鏈”的,看藝術片的看不上看商業片的,看歐洲片的看不上看好萊塢的,看好萊塢的看不上看日韓片的,看日韓片的看不上看國產片的。而《前任3》這種影片恰好處於鄙視鏈的底端。

可是無論你如何鄙視,也不得不承認在新年檔期,與“芳華”、“妖貓”、“星球”這些詞匯相比,“前任”顯然更能觸動大部分觀眾的心,誰還沒有個前任?還有人笑稱看了這部電影要小心現任變前任。

判斷一部影片的好壞自然不能唯票房論,從影片本身看,《前任3》可以說槽點滿滿,片中韓庚、鄭愷的“油膩”也讓很多觀眾表示不能直視。但它卻是不容忽視的,讓我們看到了在今天的中國電影市場上,大眾對這種類型影片的需求,只是市場並沒有提供更好的這一類型影片,所以才會有這種口碑與票房的戲劇性結果。

喜劇、冒險、戰爭、愛情、犯罪、動作、玄幻……不同類型片以適應正日益分眾化的觀眾口味;而藝術片、商業片各有各的圈子,也不必強求一部影片讓所有人都叫好。我們與其看不上《前任3》,倒不如正視大眾市場的需要,期待好的影片拍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03

談財經 - 胡孟青 正視在港人民幣資金出路

1 : GS(14)@2013-11-13 14:09:25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80805
有否留意,香江官員近日北上又北上,交流、商討、匯報等等之外,會面最多的單位,就是中國人民銀行。
最先有金融管理局率領銀行公會訪京團,繼而特首再加陳家強局長,最近又有曾俊華司長搭陳德霖。頻頻見人行,有資深銀行界人士指出,一個字可作歸納:驚。
雖然,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曾說過,中央最好的政策,都會留給香港。惟觀乎人民幣業務情況,一直被視為近十年以來的本港最大機遇,眾多環球金融市場獨有賣點,惟在繼英國、新加坡、台灣加入之後,本港的獨家優勢是否已然殆盡、或多或少似已令本港官員有所戒備。
觸發本港由坐定粒六,變為開始擔心,絕非上海自貿區的出現那麼簡單,而是其後新加坡的一系列公布,令彼邦人民幣業務愈做愈有,尤其是一直被視為關鍵的RQFII(內地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亦可以染指了,看官怎能不加以正視?
很多人認為,要鞏固本港人民幣業務優勢,當務之急,是要盡快放寬現行每人每日可兌換2萬元人民幣的限制,並且假設這是當局加快商討,多次訪京的原因,但很多銀行界人士其實不以為然。
首先,目前有太多方式可以突破每日兌換上限的規限:諸如到兌換店、公司名義帳戶亦一直不受此限,甚至銀行本身其實可以透過境外其他據點代辦增加兌換額度,所以真真正正有逼切性加快放寬每日2萬元人民幣兌換上限,可能僅僅是外界似有誇大的說法而已。
其次,亦是更實在的是,就算放寬兌換上限,人民幣資金增加,之後又可以做甚麼?投資甚麼呢?
部分銀行界人士直指,在發展人民幣業務的課題上,金管局之前管得太緊,有錯在先,而部分業界在資金多、抑或產品多兩者之間,一直出現先後次序錯誤倒轉,亦構成了目前的問題,即使有錢但沒有出路。
老實說,本港單是有統計的人民幣存款,已逾7,300億元人民幣,而單是今年首九個月內,亦經已較去年年底增加了21%。
七千多億元人民幣,撇除利用槓桿成分再放大的因素,其實可以應付數十次國家級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承銷多宗具備規模的人民幣新股集資、或者相等於5天左右的內地同業拆借市場交易額。
香港人民幣資金絕非不足,再說先增加資金池才可支持人民幣業務發展,應付更多產品推出,在在是太誤導市場了。
逢周二、四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11

蘋論:正視「一起舉傘」力量 開展真正溝通

1 : GS(14)@2014-10-06 13:54:37







在星期六晚金鐘的「全民反暴、和平抗爭」晚會上,當歌手黃耀明、何韻詩等為大會唱出「撐起雨傘」時,身邊有人禁不住輕輕和唱,有人開動手機的燈光隨音樂搖動,也有人啜泣及輕拭眼淚;當唱到「一起舉傘、一起的撐」時,大家禁不住加入一起唱,並深切體會到同坐一條船的感動。是的,和平佔中、全民抗爭運動能走到這個地步,能喚起香港社會、國際社會的關注,能牽動全港市民的心,靠的就是「一起舉傘、一起的撐」!只是,撐住不容易,當權者對愛與和平的價值不屑一顧,他們想到的是千方百計清場,驅散和平佔中運動,並且不惜挑動市民的矛盾,不惜借助黑社會勢力衝擊市民的和平抗爭。旺角街頭的暴力、流血事件,旺角街頭縱容少數人暴力襲擊學生、市民的醜惡場面就清楚顯示689的歹毒與橫蠻。這種縱容社會敗類傷害學生、市民的做法是無恥的,是會永遠被釘在歷史恥辱之柱上的。我們強烈譴責警方在旺角暴力衝突事件上的不公執法,我們要求監警會及立法會立即主動開展調查,追究失職失責、處理失當的警隊管理層,以還市民一個真相,以還受傷者一個公道。不能否認的是,佔領行動時間越長,對政府產生的政治壓力固然巨大,但對市民日常生活、對整體社會及經濟的影響也逐步浮現,特別是旺角、銅鑼灣區居民、商戶以至上班族受的影響最大,他們當中出現不滿、反感情緒是不難理解的;而這樣的情緒還有可能被當權者利用,成為鎮壓的藉口。面對這樣的情況,各區參與佔領行動的市民、學生除了堅持冷靜理性,堅持和平非暴力原則外,還需要有更大的耐性及韌性,以應對各種質疑、謾罵與挑釁。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令當前的社會對立、對峙氣氛緩和,還是令對抗情緒降溫,以免造成更大的衝突及難以逆料的變化。要開展對話,讓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跟學生代表及佔中運動代表直接溝通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必要的做法。只有開啟對話,才有可能產生良性互動,才有可能減少那份不信任。學聯方面已表明只要警方有效控制局面,不再讓反佔中人士以暴力衝擊支持佔中市民、學生,學生隨時願意跟政府對話。學聯及佔中運動代表的要求實在合情合理。當政府縱容反佔中人士肆意以暴力攻擊佔中市民、學生時,大家看到的只是惡意,只是歹毒,根本毫無誠意,學生怎可能跟滿懷惡意的人進行溝通、談判呢?只有政府改變態度,真正公正執法,致力保護市民的安全與基本權利,對話才有可能及有意義。若果特區政府高層還有丁點良知,真正希望透過對話溝通解決當前的政治困局,他們該做的絕不是磨拳擦掌高喊清場或要求市民、學生離場,而是切實公正執法,分隔不同意見市民,防止再發生暴力襲擊或流血事件。政府展示了這樣的和解姿態,學生、市民才有信心對話是真誠溝通,不是聲東擊西的詭計或分散注意力的幌子。近一、兩天不斷有社會知名人士包括前首席大法官李國能、多間大學校長等發出公開聲明,呼籲學生、市民撤走及以對話解決問題。發出這些聲明的人肯定都充滿良好願望,都真心誠意擔心學生、市民的安全及福祉,希望局勢不致不可收拾。但是,當前的政治危機是689及他的政府一手造成的,他的無理鎮壓,他對學生、市民要求的不聞不問更是令衝突不斷,升溫的因素。要解決僵局,淡化危機,特區政府改變僵化、橫蠻的態度,展示溝通誠意是關鍵。單單要求學生、市民退讓既不合理也不合乎政治現實,更跟佔領現場的氣氛脫節。一眾社會領袖真希望困局有轉機的話,他們應當用他們的影響力及政治能量游說北京及特區政府改變寸步不讓的態度,改變蔑視民意民情的做法。只有這樣,對峙僵持局面才有打破的可能,局勢才能舒緩。盧峯周一至周六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06/188908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