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雪紅拚低價機 再加碼陸代工廠

2014-06-13  TCW
 
 

 

經歷兩年的低潮,即使再次推出了令全球驚豔的新機種M8,市佔率還是剩下一.四七%,全球排名跌出十名外,宏達電下半年要靠什麼穩住陣腳?答案是,董事長王雪紅帶領的低價智慧型手機軍團。

在宏達電致股東報告書上,王雪紅坦承過去太專注高階機種,忽略了潛力龐大的中端市場,以致錯失不少機會,強調去年第三季再推出新的中階機種Desire 601與入門款Desire 300,進一步擴展旗下產品線的廣度。

一位熟悉宏達電高層運作的人士透露,自從二○一三年下半年王雪紅介入經營後,宏達電內部逐漸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執行長周永明為首的研發與設計團隊,主導高階旗艦型機種,針對歐美市場;另一派則是由王雪紅為主,要強攻中國低價市場的兩百人研發與業務團隊,包括了全球業務總經理張嘉臨、研發暨營運總經理劉慶東。

宏達電內部的手機研發人力與資源,現在幾乎分成兩邊在運作,「Cher(王雪紅英文名)與Peter(周永明英文名)現在的關係很微妙,」該人士說,並非兩人有心結,而是「做高階的mindset(心態)與低階完全不同。」

強攻低階手機降成本,與比亞迪合作

為了全面進攻低價市場,除了甘冒得罪行動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採用聯發科方案之外,王雪紅一改過去所有產品皆自製的模式,要劉慶東積極拜會各個代工廠,包含中國的比亞迪、聞泰,以及台灣的華寶(已併入仁寶)、緯創等。

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IDC)台灣研究經理嚴蘭欣指出,做低階手機不是把規格、售價降低就好,而是從上游的零組件與供應鏈、中端的製造生產,到末端的通路行銷,統統要打掉重練。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好的代工廠。

其中金屬機殼大廠比亞迪,早在去年三月當HTC New ONE飽受缺料、缺工所苦之際,就跳出來搶單,不僅加開產線,還從汽車部門調出上百人支援。當時雖然解決了宏達電供貨不足的燃眉之急,但「良率只有三到四成,跟台廠的七成比起來,實力實在差太多,」一位宏達電產品部門主管說。

業界傳出,宏達電為了打進中國的中低階市場,將把手機委外給中國手機代工公司製造,一反過去宏達電堅持手機由台灣製造的原則,其中最有可能的對象,是中國手機代工大廠聞泰。

然而一位台灣代工廠主管認為可能性不高,「聞泰雖然有一些做MTK(聯發科)方案的經驗,但要比技術的成熟度,還是差台廠一大截。」據瞭解,聞泰雖曾幫宏達電試產,但因不符合宏達電期望而暫停。

該主管透露,其實宏達電對代工廠的首選是英業達,但「他們的產能已經被小米塞爆了。」

至於鴻海,「郭董光是吃蘋果就夠撐了,而且兩個陣營的know-how完全不同,找鴻海對宏達電來說不見得有利,」一位業界人士分析。最有可能出線的,應是仁寶。

事實上,早在二○一一年,宏達電就曾試圖在中國推出一系列中低階手機,企圖複製當年的機海戰術成功模式,卻因為沒有搞懂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反淪為亂槍打鳥而失敗。

此次捲土重來,王雪紅從客服端著手,不惜大手筆砸下新台幣兩億多元,在中國各線城市廣設客服中心,一方面大量蒐集消費者回饋,一方面把宏達電的品牌形象從高端延伸到低端。「宏達電是有品牌的公司,不能像一般白牌低價手機賣了就跑,即使售價再低,也要讓消費者覺得你是重視他的,這樣才能發揮品牌效益,」嚴蘭欣分析。

結盟中國商務網站打單一機種,佔出貨25%

這些策略調整的效益已經慢慢浮現,從今年初推出的中階機種Desire 816就可看出。除了集中火力主打單一機種、規格完全依照中國消費者習慣調整外,在通路上還破天荒結盟中國騰訊旗下電子商務網站。根據宏達電內部估計,全年銷售量應該可以達到五百萬支,這個數字,是去年全年出貨量的四分之一。

隨著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結構正在改變,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佔比正在逐年下滑。一位港系外資分析師就認為,隨著iPhone 6上市日期逼近,M8的銷售動能勢必停滯或衰減,因此今年六月到八月之間的業績不需要期待;九月,才是另一場戰爭的開始。

過去,宏達電在周永明的強勢領導與對技術的執著下,一度落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境。如今,有王雪紅領軍的中低階手機軍團拉開第二條戰線,獲利雖然無法立即提升,但應可暫時穩住下跌的出貨量。

為了因應iPhone 6出現,宏達電準備在九月發動的新戰爭,就是王雪紅佈局已久的中低階智慧型手機軍團,只是現在手機價格越拚越低,就連以低價聞名的小米,都將更低價的紅米手機,從鴻海的富士康改為大陸聞泰生產,小米甚至在今年第一季成為全球前十大手機業者,正式把宏達電擠出前十大。

未來宏達電會不會因應成本考量,而將中低階手機外包給中國代工廠生產,只是早晚的問題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85

曝錘子T2代工廠倒閉 官方:生產正常|獨家新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20/153376.shtml

導讀 : 目前員工正常上班,工廠正常生產。但中天信電子的資金鏈非常緊張,而錘子T2手機的生產線都集中在中天信一家公司手中。

i黑馬 田牧 12月20日報道

今天,一篇12月19日從微信公號“包裝地帶”發出的文章——《深圳又一家明星企業老板失聯,4000人突然失業》——被多家媒體轉載,引來行業關註。2015年珠三角地區制造業倒閉潮顯現,其中手機產業是重災區。入冬以來大小手機代工廠倒閉不斷,這次的“倒閉”並不算是大新聞。

真正引人關註的是文章里提到“最新的錘子T2在11月13號通過3C認證後,也是由深圳中天信電子生產”。如果消息準確,距離12月29日錘子新機T2在北京的發布會只有8天時間,老羅將再一次被供應鏈所坑,遭遇嚴重的產能危機。

據該文章的消息,這家承接了錘子T2手機生產訂單的代工廠是深圳市中天信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信電子),位於深圳龍崗區誌達工業園,是深圳的一家老牌明星電子企業,擁有員工4000余人,客戶除錘子以外還包括三星、華為、中興、酷派等手機廠商。

文中所述,因拖欠員工三千萬工資及銀行、民間等巨額貸款,中天信電子的老板失聯,員工突然失業,工廠面臨倒閉。

該消息被多家媒體以“錘子T2代工廠倒閉”為標題發布後,知乎上就有網友開始感嘆“我們還等老羅囤貨十萬臺的照片呢,這次又是供應商拖我錘的後腿”。

然而事情來了180度的大轉彎。

發布上述消息的公眾號“包裝地帶”在12月20日下午16:23推送文章澄清中天信電子的老板並沒有失聯,員工總數在2000左右並沒有4000人。目前員工正常上班,工廠正常生產。

錘子科技的公關人士陳昱錕也向i黑馬表示,“我們這邊還特意就此事問詢了我們駐深圳工廠的監工,那邊的回複是一直正常生產,T2的囤貨充足,能夠滿足發布後的發貨,所以沒有任何問題。”

但為什麽中天信電子被傳倒閉?i黑馬在聯系上中天信電子一位負責生產的經理高翔(化名)後得知了“被倒閉”事件的原委。

高翔介紹,12月18日(星期五)有30多名員工離職,要求當日把剩余工資結清,而中天信電子方面當日不能結清剩余工資。因為中天信電子之前有拖欠工資的行為,這30多名離職員工便在12月18日晚和12月19日進行遊行示威活動,並堵塞工廠大門引來大批工人圍觀。經過協調,這批員工的情緒被安撫下去,並無全員罷工等情況。

但高翔也證實,中天信電子拖欠員工工資的行為確有發生。對於生產線普通員工,公司將員工10月份的工資分成11月底發放800或1000的生活費用,余下的在12月中旬發放。對於管理層的員工則是每月只發基本工資,其他補貼、加班費等工資部分會拖得很長一段時間。高翔說,這種工資拖欠的情況基本持續了今年一年。

拖欠員工工資的行為在今年的深圳手機制造企業里很常見。大多數倒閉的中小企業都是由拖欠員工工資、供應商貨款和銀行貸款而資金鏈斷裂造成的。中天信電子拖欠員工工資的行為顯示其資金鏈已經緊張,這會不會導致它在年底結款期面對債務不能償還而真正走向倒閉呢?

從錘子公關陳昱錕那里看來,錘子T2在中天信電子的生產線一切正常,可以滿足要求。錘子目前並不擔心中天信電子是否會倒閉。

但值得註意的是,錘子T2目前全部的生產都在中天信電子一家,他們沒有沿用T1或者堅果手機的代工廠。經歷過去年的供應鏈危機,錘子這次更小心了。所負責生產線與錘子生產線同在中天信電子生產二廠的高翔透露,錘子整個包下了一個車間進行T2的生產,專門設立了保安看管。錘子還專門為生產線上的數百名工人提供額外的福利來刺激他們加班。

而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對中天信電子的工商註冊信息進行查詢後發現,中天信電子的資金鏈已十分緊張。

除了將工廠諸多設備抵押獲得貸款外,中天信電子的兩個股東香港超強健電子有限公司和中瀚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2月18日將各自持有的60%和40%股權質押給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龍崗支行,質押期一年至2015年2月18日。

而目前中天信電子的股權狀態還處於限制中,意即中天信電子至今未還清所欠銀行的貸款,公司全部的股權還質押給中國工商銀行深圳龍崗支行。對此行為,i黑馬采訪的一位法務人士表示一般股權質押不超過30%,中天信電子將100%的股權質押出去有點窮途末路的意思。互聯網法務公司易法客創始人高德良則表示將100%股權全部質押出去也可能說明該公司的老板是一位很激進的人。

但毫無疑問的一點是,拖欠工資和100%股權質押的行為都指向了中天信電子處於資金鏈緊張的狀態。

i黑馬並不打算再將中天信電子推向“倒閉”的境地。但目前手機制造企業倒閉潮並未停息,又值年底,能否正常結算員工工資和供應商貨款是豎在那些資金鏈緊張企業面前的一座大山。

2011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不足1億臺,2013年這一數據就激增到3.43億。與銷量一同增長的,是手機品牌的數量和背後建起的一大批供應商。在領信光電向全貼合產品轉換擴張的2013年,同一時期僅深圳一地新開的此類工廠就超過600家。2011至2013年的3年時間也是這些供應商最好賺錢的日子。

但這種激增好景不長。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銷量為3.87億臺,同比增長12.83%。2015年1-10月的出貨量為4.08億臺,同比增長12.7%。相比前兩年手機銷量翻倍式的增長,如今中國的手機市場已經從增量市場變為了存量市場。

同時,小米把手機價格拉低到1999和799而引起的價格戰,將供應鏈的利潤率也急速拉低。傳統的TP觸屏廠已經無力可圖,手機金屬構件的利潤率也從40%降低到10%以下。

這就苦了那些和領信光電一樣在2013年前後進行擴張的中小廠商。大筆資金投入擴張之後等待的不再是瘋狂的市場需求,而是激烈的競爭和壓低的利潤水平。

此外,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增加,手機的設計語言和生產工藝也在不斷更新,由此帶來的成本上升使得盈利越來越少。經過2014年的淤積,這些資金鏈緊張的中小企業在無法通過盈利來緩解的情況下融資無路,在2015年進入倒閉高潮期。

某種程度上,產能過剩的供應鏈體系和蜂擁而出的手機品牌進入清洗之後,如華為、小米這樣占據大額市場份額的手機廠商和已經上市、資金充裕的大型供應商就獲得了產業整合的機會。在市場清洗的過程中,曾經被那些倒閉公司占據的市場份額,就流入了活著的公司手里。其實這本就是市場經濟自然發展的規律,優勝劣汰而已。

而對於老羅的錘子來說,生來驕傲的手機或面臨“生來被坑”的危險。

附:i黑馬整理的2015手機產業死亡名單

1、深圳市松安光電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未知

事發時間:2015年11月

現狀:停產歇業

公司主營:中小尺寸液晶顯示組件生產銷售

2、大可樂手機 

成立時間:2012年6月

事發時間:2015年10月 

現狀:投資方停止繼續投資;創始人離職

公司主營:互聯網品牌手機

3、深圳市灃榮光電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未知

事發時間:2015年10月

現狀:欠供應商貨款,資金鏈斷裂

公司主營:觸摸屏業務

4、東莞市鎰聯鑫電子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02年2月

事發時間:2015年10月

現狀:欠員工工資及供應商數千萬

公司主營:觸摸屏 

5、深圳市領信光電

成立時間:2009年1月

事發時間:2015年10月21日

現狀:欠供應商及員工工資1850萬

公司主營:觸摸屏

6、惠州市寰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未知

事發時間:2015年10月16日 

現狀:欠供應商貨款倒閉

公司主營:觸摸屏制造

7、友威光電(惠州)工廠

成立時間: 2007年3月

事發時間:2015年10月12日

現狀:停產,重心轉移到越南。 

公司主營:觸摸屏廠商

8、深圳龍崗福昌集團 

成立時間:1997年

事發時間:2015年10月8日

現狀:約欠供應商貨款4億多。 

公司主營:手機殼的上蓋、下蓋、中框,以及機頂盒配件。

9、東莞京馳塑膠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08年3月

事發時間:2015年10月8日

現狀:欠供應商貨款超3000萬

公司主營:手機塑料殼及模具

10、深圳中顯微電子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04年3月

事發時間:2015年09月11日

現狀:位於深圳鹽田北山工業區的總部大樓被法院查封,欠6億債務。

公司主營:生產觸摸屏為主營業務。

11、東莞友錦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未知

事發時間:2015年9月

現狀:欠供應商數百萬

公司主營:觸摸屏

12、深圳龍崗鴻楷興塑膠制品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1年4月

事發時間:2015年9月8日

現狀:欠供應商貨款超3500萬

公司主營:手機塑膠殼

13、深圳市同心誠光電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0年1月

事發時間:2015年8月

現狀:欠供應商貨款超千萬

公司主營:觸摸屏

14、深圳市祥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0年9月

事發時間:2015年8月

現狀:欠款近千萬

公司主營:觸摸屏

15、深圳市世同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1年

事發時間:2015年8月

現狀:停止生產經營並清理債權債務。

公司主營:觸摸屏

16、普光電子(蘇州) 

成立時間:2007年4月

事發時間:2015年6月 

現狀:欠銀行4億多

公司主營:三星代工廠

17、深圳優觸電子

成立時間:2006年

事發時間:2015年6月

現狀:欠款600多萬

公司主營:觸摸屏

18、深圳艾仕圖觸控電子

成立時間:2012年4月

事發時間:2015年3月

現狀:負債1800余萬

公司主營:觸摸屏

19、東莞兆信通訊公司 

成立時間:2011年4月

事發時間:2015年1月

現狀:董事長留絕筆信自殺,欠供應商貨款 

公司主營:手機制造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570

B站成立嗶哩嗶哩影業 錘子代工廠終倒閉|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26/153485.shtml

導讀 : B站聯合SMG已成立嗶哩嗶哩影業公司,進行動畫影業等布局。而另一個與動漫相關的公司,國內動漫下載網站漫遊BT卻發布了永久性關站聲明,讓人惋惜。

行業新聞:

1. 傳B站已成立嗶哩嗶哩影業

12月25日,有消息稱彈幕視頻網站嗶哩嗶哩(bilibili.com)已聯合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合資成立嗶哩嗶哩影業有限公司。而東方明珠年終戰略發布會紀要中提到了SMG在內容方面已有盈方體育(5%股權)、嘉行天下(楊冪公司,20%股權)、嗶哩嗶哩動畫影業等布局。

據消息人士稱,新的影業公司將基於bilibili在年輕用戶中的社群文化影響力,整合SMG旗下尚世影業在影視劇策劃、制作方面資源和能力,專門針對90/00後等新生代群體,開發IP、投資優秀影視作品,並通過bilibili自身在彈幕數據、用戶愛好方面深度挖掘為影視劇研發提供方案。

2.漫遊BT官網發永久性關站聲明

12月25日消息,國內動漫下載網站漫遊BT官網發布永久性關站聲明。早些時候網上傳出“漫遊BT、動漫花園兩家網站關站”的消息,在查詢域名為http://hare.popgo.org的漫遊BT官網發現,點擊打開後會出現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為題的聲明。

該聲明發布時間為2015年12月24日,內容為:漫遊BT永久關閉,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has anending. 歡迎大家到漫遊論壇聊天。

3. 錘子證實T2代工廠暫時停產

12月25日,錘子T2手機代工廠中天信跑路一事再次發酵,一則“中天信解除員工勞動合同的通知”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中天信倒閉的傳聞也不脛而走。

據該通知顯示,中天信將解除所有員工的勞動合同,並向政府申請結束營業,後續員工工資、社保等問題均由政府部門處理。據一位接近中天信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天信倒閉一事基本屬實。

錘子科技表示,雖然代工廠暫時被迫停產,但新品將照常發布,已經有備貨,首批銷售也不會受影響。錘子方面同時還稱,在另一家代工廠有不止一套同樣的生產設備。

4. 傳三農資本老板已於近日自首

12月25日消息,專註三農中小微金融平臺三農資本最近出現大量投資人贖回投資款,而網友爆料稱,三農資本公司員工稱公司讓員工另謀生路,三農資本王傑和老板均已經自首。

三農資本官網公告稱,目前公司所有高管層正主動配合相關部門調查,目前公司及客戶仍然具備償還能力。

5. 央行:鼓勵各銀行對網銀、手機轉賬免費

面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迅速崛起,傳統銀行也正在積極調整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中央人民銀行今天發布《關於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對未來國內各家銀行的客戶賬戶及支付服務提出新的意見。央行在《通知》中要求,銀行應積極利用新技術創新支付服務產品,不斷改進銀行賬戶服務;應制定差異化的收費策略,為存款人提供低成本或免費的支付結算服務,鼓勵銀行對存款人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辦理的一定金額以下的轉賬匯款業務免收手續費;鼓勵銀行探索建立風險補償機制,鎖定存款人支付風險,切實保護其合法權益。

這意味著,未來基於傳統銀行的支付服務將更加便捷,而且同行、跨行轉賬也將迎來全面免費時代。

6. 華為:未聽說改變現有業務架構

12月25日消息,有媒體報道華為消費者業務將走向獨立,余承東任職CEO。對此,華為方面官方解釋是:華為消費者業務是華為公司的三大業務板塊之一,余承東本來就是消費者業務的CEO,沒有聽說任何關於要改變現有業務架構的信息。

華強電子產業研究所手機和電子行業分析師潘九堂在微博透露,2016年下半年年華為終端可能會成為獨立子公司。不過,微博已經刪除。

來自FT中文網的一篇采訪余承東的文章也提到,將B2C業務和B2B業務分開,消費者業務走向相對獨立運作,並且已經向內部宣布,獨立公司名稱尚未確定,預計1-2年時間實現獨立運作。

7. 亞馬遜被批將宗教商品化

12月25日消息,大型網購平臺亞馬遜日本網站上推出僧侶上門念經做法事服務後,全日本佛教會(位於東京都港區)理事長齋藤明聖24日發表評論,批評稱“這是將宗教行為變成了服務商品”。

齋藤指出:“布施並非服務的等價報酬。且看外國的宗教情況,也沒有國家允許這樣的事情。”他表示,“我不禁質疑亞馬遜對宗教的態度並感到失望。”佛教會也正在討論要求亞馬遜停止該項服務。

“僧侶上門做法事”服務由位於東京的殯葬相關公司“Minrevi”自8日開始提供。該公司通過亞馬遜以一名僧侶3.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80元)的價格安排服務。該公司表示:“我們願順應網絡時代的需求,派遣用心做法事的僧侶。”。

融資消息:

1. “詞匯冊”獲淩空資本數十萬種子輪融資

2. 雲問客服機器人獲千萬pre-A融資

3. 智石科技Bright Beacon獲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4. 淘夢網獲厚德前海基金44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5. 大朋VR獲迅雷3000萬美元B輪融資

6. 易寶金融獲天鑫洋金業、沃石投資、國泰創投2000萬美元B輪融資

7. 鋼鐵B2B平臺“找鋼網”獲逾10億E輪戰略融資

大佬聲音:

HTC董事長王雪紅:HTC技術領先不會消失

王雪紅在回應“HTC可能被迫退出市場”傳言時表示,HTC品牌永遠不會消失,會長期經營、布局更深,並持續推出新產品,包含智能手機與虛擬現實頭戴(HTC Vive)等,這些都是全球最領先與最創新的產品。另外,王雪紅對“智能手機市場增長趨緩”的說法也不敢茍同,她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智能手機市場仍然會增長,而HTC在技術上領先於對手,無論是在智能手機方面,還是在虛擬現實業務方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586

天生被坑!錘子T2還未發布,代工廠今天卻宣布倒閉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25/153478.shtml

導讀 : 12月25日,深圳中天信電子有限公司制造二廠發了一份《關於通知解除勞動的通知》宣布公司倒閉。

i黑馬訊(田牧)12月25日,深圳中天信電子有限公司制造二廠發了一份《關於通知解除勞動的通知》宣布公司倒閉。錘子即將於12月29日發布的新機T2即是由此代工廠生產。

883687954106746313

通知上寫道:“因公司無力持續經營,現經公司研究決定:從2015-12-25起解除深圳中天信電子有限公司所有在籍員工的勞動合同關系!公司已向政府部門申請結束營業,政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已經同意公司訴求。”

i黑馬記者聯系到中天信電子制造二廠一位負責樓層生產的陳姓經理,對方確認了公司倒閉的事情,但並未透露具體情況。

即將於12月29日發布的錘子新機T2目前全部的產量都是由中天信電子制造二廠生產。錘子公關人士陳昱錕告知i黑馬:“雖然暫時被迫停產,但新品照常發布,已經有備貨,首批銷售也不會受影響。”但備貨的數量和錘子目前是否已經找到下一家代工廠,陳昱錕沒有說明。

在12月19日曾有消息曝出中天信電子因拖欠員工工資和供應商貨款而倒閉。12月20日記者在采訪了該廠員工和錘子方面人士時證明工廠並未倒閉,還在正常生產。中天信電子老板劉超健當時正在緊急處理相關情況。

290947965587122193

但時隔僅5天後,當時還被稱作“假消息”的倒閉一事就成真。I黑馬在12月20日《曝錘子T2代工廠倒閉 官方:生產正常》的文章中對中天信電子的資金鏈危機有過披露:

中天信電子拖欠員工工資的行為確有發生。對於生產線普通員工,公司將員工10月份的工資分成11月底發放800或1000的生活費用,余下的在12月中旬發放。對於管理層的員工則是每月只發基本工資,其他補貼、加班費等工資部分會拖得很長一段時間。這種工資拖欠的情況基本持續了今年一年。

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對中天信電子的工商註冊信息進行查詢後發現,中天信電子的兩個股東香港超強健電子有限公司和中瀚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2月18日將各自持有的60%和40%股權質押給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龍崗支行,質押期一年到期後,中天信電子並未歸還致使股權至今處於限制中的狀態。

這對於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來說,實在是糟透了的消息。在12月20日中天信首次被曝倒閉後,羅永浩於12月21日和錘子科技CTO錢晨就前往中天信電子的工廠考察,並於12月22日在其微信公眾號“羅永浩”上發了一封《致我錘全體同仁和錘友》的公開信,其中寫道:“祝福中天信的工友們,加油!”

然而在他發出這封信僅過3天後,中天信電子就宣告了倒閉。

不知老羅此刻的心情是否還能像他在公開信中寫的那句話一樣:“我們愛我們的倒黴工作,也愛這千瘡百孔的世界。”

附:錘子的官方回複

12月29日的新品發布會如期開展,新品銷售也在正常推進。

截至昨天生產的手機都已經進入我們的倉庫,但是我們自己的很多專用設備現在都扣在中天信廠房里不能運走,這對我們損失很大。我們理解相關部門在非常時期的臨時做法,會配合有關部門的工作,也會提交物權證明,依法申請運走屬於我們自己的設備。我們在另一家代工廠有不止一套同樣的生產設備,所以目前新品的生產和銷售計劃不受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589

耐克、普拉達等世界品牌代工廠東莞興昂鞋業結束生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5/153812.shtml

導讀 : 最大時裝鞋制造商九興東莞興昂工廠發布公告稱,受經濟形勢影響,公司客戶訂單嚴重萎縮,難以繼續經營,因此作出全面停產並裁員的決定。 東莞興昂代工女鞋產品,主要客戶包括耐克、普拉達等世界知名品牌。

i黑馬(王亞奇)1月15日消息 近日,全球十大鞋業制造商之一東莞興昂鞋業宣布停產的的消息再次引發代工廠行業震動。作為曾經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加工制造業在國內一度輝煌,但2015年以來珠三角地區制造業倒閉潮不斷湧現,其中東莞、溫州等地均為代工廠倒閉的重鎮。

而令業內人士恐慌的是,作為NIKE、GUESS、LVMH、TIMBERLAND等頂尖世界名牌女鞋和休閑鞋生產商,東莞興昂鞋業的倒閉似乎更標誌著中國制造業不僅榮光不再,更將難以為繼的尷尬處境。

1月11日,東莞興昂在宣布停產的經濟裁員公告中明確指出:因公司客戶訂單嚴重萎縮,後續經營難以繼續。公司不得不作出結束東莞興昂鞋業有限公司的全部生產、實施經濟裁員的決定。自2016年2月10日起,東莞興昂鞋業將正式結束一切生產經營活動。

“就行業自身來說,目前是產大於銷的,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生產企業也比較多,加上近年來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價格、匯率這幾次大的波動都影響到了中國的制造業,鞋子又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更加首當其沖。”此前曾在溫州有多年鞋業代工廠經驗,後轉型做品牌的李淵敏對i黑馬表示。

另外一名不願透露名字的行業人士告訴i黑馬,早在08年歐美經濟危機時,很多與興昂鞋業合作的工廠就已經開始倒閉了,08年之後因為產能過程等原因,這一情況一直沒有好轉。據他透露,興昂鞋業最鼎盛的時期有一萬人左右,08年開始一直在縮編規模,到了如今停產前的3000人左右。

不過,盡管此次東莞興昂鞋業的關閉被鬧得沸沸揚揚,但關於其將關閉的傳聞在去年就曾初露端倪。去年3月,興昂國際在東莞的興昂、興雄兩家代工廠就曾因公積金等待遇問題,爆發過大規模工人罷工,總計人數達到8000余人。據了解,在興昂罷工現場,當局更是曾出動防暴警察鎮壓。

而據興昂國際人力資源部主管鐘偉傑透露,此次東莞興昂工廠停產確實與此相關。按照鐘偉傑的說法,東莞興昂工廠最高峰時約有6500名員工,整個工業園區員工過萬。但是近年來除去社保、公積金以及養老保險等,每年單員工的人工成本漲幅即在10%。去年東莞興昂凈利潤又有超過50%的大幅下滑,因此不得不做出停產的決定。

從裁員公告來看,自1月11日起,東莞興昂將進入結束生產前的留守期,而從興昂公布的數字來看,留守期員工大致為1000人左右。上述不具名人士表示,越南的工人大概600到800月薪,但是工作效率較低,技術工人缺乏,因此必要的業務板塊需要有人留守。此外以興昂的規模來看技術工種預計占到全廠工人的30%左右,興昂是希望這部分人能夠一直留下未來對接國內供應鏈的。

另外,除了在珠三角地區承受人力成本、高昂資金等多重壓力,近年來興昂鞋業母公司九興控股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並不如人意。據九興控股2015財年上半年財報來看,其集團自營品牌業務持續疲軟,收入繼續暴跌,跌幅21.9%,從上年同期的4930萬美元跌至3850萬美元。

而由於自營業務不振,九興自去年上半年就一直在執行關店策略,Stella Luna、What For 和 JKJY by Stella等旗下自營品牌凈關閉門店達39間至285間。其供應鏈近年來也開始不斷從珠三角向內地及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遷移。

“目前國際國內都處在市場經濟萎縮的困局,prada等國際品牌一樣面臨著銷量下降和減產的問題。這樣的結果是,一方面品牌給代工廠的長期訂單減少了,另一方面珠三角等地的人力、物力、租金等固定成本沒有辦法降下來。這對此類型的加工廠是極其不利的。” 廣州職業門服飾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曉在接受i黑馬采訪時說到。

在他看來,現在溫州和東莞工人的工資並不比白領低,生產prada、耐克等知名品牌的工人,能力、工資各方面更是水漲船高。接不到訂單,穩不住工人,培訓成本增加,貨品損耗加大,多重壓力下企業選擇破產向東南也遷移也是正常的。

但更糟糕的是,這一情況在溫州、東莞等代工廠重鎮似乎仍在蔓延發酵。李淵敏透露,去年很多工廠在不停放假休息,今年春節大部分工廠的年假也都比較早。

事實上,中國代工廠倒閉潮並非剛剛開始。早在去年初,東莞兆信通訊公司就因遭到供應商圍堵,其董事長高民在留下“已動用所有資源,但仍無能經營好工廠”的絕筆信後自殺。而在去年底,阿迪達斯亦決定逐步減少在中國的產能,將制造工廠轉移到東南亞的越南、柬埔寨、緬甸等國家。此外還有更多國內的代加工企業近年來走向了生命周期的盡頭。

在這一嚴峻的形式面前,中國的制造業又將何去何從?前奧康代工廠負責人,現溫州甌海區商務局電子商務負責人張冉穎告訴i黑馬,如果單純做一個代工廠,只要有錢建一個流水線誰都可以做。但是想要在這一行做專,就需要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提升研發水平。

她進一步解釋到,品牌分為兩種,一類是有自己的研發中心,二是專門通過全球采購做品牌的公司。代工廠可以利用這一天然的區別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獲取這批通過全球采購做品牌的公司得青睞。

張曉則認為,該倒閉的倒閉了是好事,一些落後產能的代工廠需要淘汰。在珠三角一帶小快靈供應鏈的小作坊會逐漸取代一些大型工廠,部分大型代工廠則可以遷移到西部和廣西地區,降低勞動力、租金、工人離鄉及每年因為返鄉潮流失掉的工人和員工培訓等帶來的巨大成本。

無論如何,最大時裝鞋制造商九興的東莞興昂工廠已經宣布停產。至於興昂鞋業此次停產對代工廠行業的影響。用剛參加完2015中國鞋業盛典的東莞愛瑪數控董事長王國權的話說:“東莞的傳統模式已經走到盡頭,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2016是‘智造時代’的開啟之年。”

附:i黑馬整理的東莞代工廠死亡名單

1.東莞兆信通訊

成立時間:2003年8月

事發時間:2015年年初

現狀:董事長高民自殺未遂,公司關門歇業

公司主營:產銷電子通訊產品、手機零配件等

2.東莞普光液晶顯示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07年

事發時間:2015年06月

現狀:倒閉

公司主營:為三星代工廠

3.東莞萬士達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5年9月

事發時間:2014年12月

現狀:關停

公司主營:為蘋果等手機的代工廠

4.聯勝(中國)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0年7月

事發時間:2014年12月

現狀:關停

公司主營:為蘋果等手機的代工廠

5.奧思睿德世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08年

事發時間:2014年12月

現狀:老板跑路,公司欠債1.35億元

公司主營:中小尺寸液晶顯示模塊

6.東莞市美兒德塑膠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06年

事發時間:2015年上半年

現狀:老板跑路,公司關停

公司主營:註塑、噴油、移印、裝配加工服務

7.東莞素藝玩具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2年4月

事發時間:2015年7月

現狀:高管跑路,企業倒閉

公司主營:生產玩具,曾為美國第二大零售巨頭塔吉特的供貨商。

8.東莞長安鎮金寶電子廠

成立時間:未知

事發時間:2015年10月

現狀:倒閉

公司主營:生產電子產品

9.東莞京馳塑膠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3年

事發時間:2015年11月

現狀:公司破產,欠供應商三千萬貨款

公司主營:TCL、海爾、酷派等手機廠商供應商

10.東莞市鎰聯鑫電子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02年2月

事發時間:2015年10月

現狀:欠員工工資及供應商數千萬

公司主營:觸摸屏

11.東莞鑫佑光電科技公司

成立時間:2002年

事發時間:2015年4月

現狀:公司倒閉,欠供貨商1000多萬元的貨款

公司主營:生產背光源類的產品

12.東莞政豪電子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8年

事發時間:2015年6月

現狀:公司倒閉,老板跑路,拖欠數百工人工資,以及供貨商上億貨款

公司主營:生產LED液晶線材,電腦周邊電線源線材等

13.東莞展恒玩具電子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7年

事發時間:2015年8月

現狀:公司倒閉,老板失聯,拖欠員工工資1000多萬

公司主營:玩具生產

14. 厚宏制衣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2年3月

事發時間:2015年4月

現狀:公司倒閉,老板跑路

公司主營:衣服生產

15. 東莞清溪鎮欣創矽橡膠制品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06年

事發時間:2015年5月

現狀:倒閉,老板拖欠工人兩個月工資後下落不明

公司主營:配件生產

16. 東莞華高服裝廠

成立時間:未知

事發時間:2015年5月

現狀:老板拖欠工人工資百余萬,並私下註銷工廠

公司主營:衣服生產

17. 裕健家具

成立時間:2002年

事發時間:2015年5月

現狀:倒閉

公司主營:家具生產

18. 冠升家具

成立時間:2006年

事發時間:2015年5月

現狀:倒閉

公司主營:家具生產

19.東莞新希望六和龍生食品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未知

事發時間:2015年10月

現狀:倒閉

公司主營:家具生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335

代工廠做品牌,規模做到亞洲第一大 台灣牌醫療氣墊床 靠專利賣進60國

2016-05-02  TCW

雃博從一家本土貿易公司發展做全球品牌,憑藉專利認證及高CP值,讓它在歐美大廠壟斷的市場立足。

四月八日,行政院長張善政到了一家他稱為「醫材業隱形冠軍」的廠商參訪。你可能不知道,亞洲生產規模最大、也是出貨量最大的醫療用氣墊床廠商,就在台灣。

俗稱「褥瘡」的壓瘡,是久臥病人的最大威脅。只要兩個小時不翻身,皮膚與肌肉受身體重力壓迫,就會造成皮膚壞死,甚至有引發敗血症風險。而醫療用氣墊床的發明,解決了病患無法翻身問題,是醫院的必備輔具。

雃博醫材所研發的醫療用氣墊床,在台灣市占率超過五成,也拿下二0一五年度台灣精品獎,包括台大和三軍總醫院都是它的客戶。在八仙塵爆期間,大量的病患需求更是派上用場。

找定位》靠使用者訪談

在醫生的困擾中發現缺口

雃博原本是一家貿易商,公司創辦人兼總經理李永川表示,在二000年時面臨中國削價競爭,為了脫離「殺得見骨」的市場,決心找一條全新的路重新來過。因為從事貿易商培養的市場敏感度,被列為第二類醫材的醫療用氣墊床就被他相中。這類商品毛利率超過六成、歐美大廠總市占雖超過八成,但李永川發現市場有一個缺口,值得他去挑戰。

「透過訪談,發現再厲害的公司都有弱點,」李永川拿出貿易商打拚精神,跑遍歐洲、美國、日本、泰國和中國醫院,聽取醫生和病患對不同廠脾氣墊床的使用者經驗。

「我們要滿足病人還沒有被滿足的地方,」李永川說,日本醫生曾以臨床研究為例,長達十年向歐美大廠反映氣墊床可改進之處,但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日本醫生的這席話讓李永川很興奮,等於點出了他可以努力 的方向。

為定義產品差異化,雃博決定聚焦在防褥瘡氣墊床研 發。第一步,就是 延攬工研院生醫中 心團隊,鎖定醫療 用氣墊床的壓力控 制和抗菌度,做為研發的主要項目。

拚研發》蓋千萬實驗室

研發出全球首例的抗菌床罩研發團隊觀察到,以往醫院用氣墊床的布料為了防火需求,透氣性很差,加上久臥的病患翻身不易,長時間與無抗菌處理的床罩接觸,容易造成病毒由傷口入侵造成敗血症,死亡機率瞬間提高四王六倍。

為了研發專利,雃博砸下一千五百萬元打造實驗室,團隊花了六年時間,經過上千次測試,才開發出獲得八十五項專利認證的醫療用氣墊床,並研發出全球首創、添加銀離子的抗菌床罩。

他們找上機能性布料廠商合作開發,測試十種以上的特殊布料,為要找出兼具防水、舒適又耐水洗的布料,團隊成員曾關在實驗室裡,反覆測試整整一個月,才發現Nylon/PU布料是最好選擇。

「這款床罩即使經過大量重複清洗也不會變質,加上能抗菌的銀離子之後,具有九0%抗金黃葡萄球菌功能,可有效降低醫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李永川說。

床罩材料克服了,雃博下一步,則是挑戰無法翻身的重症病患,想辦法改善氣墊床壓力感測技 術,讓無法翻身的病患,能藉此預防褥瘡發生。

「當病患接觸床 面的面積越大,身體所承受的壓力就 越小,」雃博公司協理林東燦說,壓縮機無法隨著病患 移動而減壓,因此團隊研發高流量鼓風機的關鍵零組件,讓氣墊床能隨著病人移動,適時交替充氣和減壓,有助預防褥瘡。

創品牌》購併海外通路

去年品牌營收占比逾七成

這兩大技術,不僅讓雃博拿下專利認證,從美國Hill- ROM、英國Peagsus等大廠的代工夥伴,轉型為國內唯一做全球品牌的醫療用氣墊床廠商,且與美國大廠同類型產品相比,售價只有四分之一,讓其二局性價比」醫療用氣墊床成功打 局度壟斷的歐美市場。

從貿易走到代工,雃博二0一0年開始自創品牌,甚至透過購併英國公司,把產品賣到六十國。不同規格的產品單價也從原本低階的三十美元提高王高階的兩千美元,增加六十六倍。

堅持五年的品牌轉型沒有白費。以二0一五年財報看來,雃博自有品牌營收占比已超過七成,毛利率更從代工時期的三六%提升到四五%。

「轉向自創品牌,等於直接面對客戶抽單的風險!」政治大學企管系特聘教授于卓民說,醫材業大多以代工為主,像雃博這樣不甘只做平均利潤高達六成、仍大幅成長中的代工市場,而也做品牌是異數。

但它未來仍有挑戰,比如中國廠商用低價策略競爭,歐美等跨國公司如ResMed,利用專利布局早、點網綿密優勢,在各國市場圍堵雃博。面對強敵,李永川認為,唯有「用萬分的準備,隨時應戰」先對手一步埋首研發,才能從日新月異的專利浪潮中掌握利基。

撰文者林淑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31

加多寶內部裁員蔓延 確認停止與代工廠合作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27/1048195.html

工廠停產、員工被裁的傳聞困擾著加多寶。日前,有消息稱,加多寶內部裁員蔓延,與渠道商之間的合作也出現不愉快,且停掉了部分塑料瓶裝加多寶的代工生產。對於系列傳言,加多寶方面於昨日向北京商報記者進行了回複,並確認已停止產品代工。

日前有消息顯示,由於銷量下滑加上母公司停止註資事件影響,加多寶正在關停工廠,目前加多寶自建的杭州濃縮汁廠已經停產,同時,加多寶終止了與塑料瓶裝的代加工廠商的合作,其中包括與加多寶合作四年之久的匯源。對於工廠關停、停止代工的消息,加多寶方面回應稱:“去年與匯源的合同到期後就停止了合作。”匯源方面昨日也確認了該消息。

加多寶方面給出理由稱:“因為加多寶建立的仙桃、冠亞等自有瓶裝加工廠已經投產,自有工廠完全能保證市場的正常供應,今年加多寶瓶裝取得了很大增長。”不過,對於其他自建工廠停產的消息,加多寶方面予以了否認。

公開信息顯示,加多寶仙桃工廠於2015年12月投產,新廠投資近3億元,擁有一條高速瓶裝線,每分鐘生產800瓶,年產1800萬箱瓶裝涼茶,是生產瓶裝加多寶的基地;冠亞工廠是於2015年一季度投產的加多寶另一家工廠,主要生產塑料瓶裝涼茶產品。

加多寶自建工廠且投產時間與停止和匯源之間合作的時間基本吻合,但是停止匯源代工後,新工廠是否補充了產能、瓶裝加多寶的產能是否因為代工合作結束而整體減少等消息,加多寶方面並未給出明確說明。

同時,對於拖欠物流企業款項並減少春節10%營銷費用等傳聞,加多寶方面回應稱:“加多寶和物流等供應商有多年穩定的合作基礎,互相信賴,目前一切正常運作;春節減少10%的預算是無稽之談。尼爾森相關數據顯示,加多寶目前在包括物美、家樂福、沃爾瑪等全國現代渠道均保持穩定增長,在品類里銷量遙遙領先。”

關於加多寶銷量不景氣的傳聞近來被頻繁曝出,雖然加多寶已多次否認,但有接近加多寶的人士介紹,隨著涼茶整體品類的增速放緩,涼茶企業的日子並不好過,加上王老吉北上,在各個銷售渠道與加多寶直面較量,搶占加多寶的市場份額,加多寶壓力不小。

此外,加多寶近幾年逐一失去了“王老吉”商標、紅罐包裝權以及多個廣告語招牌,在與王老吉的對簿公堂中屢屢敗訴,這更讓加多寶在競爭中處於被動狀態。加多寶多事之秋或才剛剛開始,對於加多寶裁員、停產等傳聞事件北京商報將持續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32

東莞設團遊Prada代工廠賣平貨

1 : GS(14)@2015-07-22 02:28:20

聞名全國的東莞娛樂場所被當局掃蕩後,近日當地出現新的旅遊項目,就是參觀奢侈品代工廠。近日當地新開多條工業旅遊路線,參觀為Prada(圖)、Coach、CK等代工的工廠店,而這些以「前店後廠」方式經營的店舖,出售在同一廠房生產、自我品牌的產品,價格是市面售價的一至三折。



推自家品牌

曾為Prada、Coach代工的時代皮具,在他們工廠門口開設的工廠店,出售在同一生產線上,由同一班工人生產的皮具,但卻以TUSCAN'S和F&J品牌出售,售價是內地專櫃的兩折至半價。而曾為CK代工的琪勝鞋業,亦有開設工廠店,以迪寶、卡拉漢兩個自主品牌的上千款產品,負責人稱:「這就是工廠店最大的優勢,很便宜。」除了靠便宜產品招徠,工廠亦安排師傅示範手工做鞋,甚至接受即場量身訂做。《東方瞭望周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14/192185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41

代工廠10年股價狂升

1 : GS(14)@2017-01-09 08:11:14

■iPhone世代人人自拍拍個不亦樂乎。



iPhone面世10年,除蘋果自身股價急升8.5倍,背後的供應商,手機殼、螢幕、鏡頭、電話喇叭,以及組裝代工廠,過去10年靠着蘋果掀起的智能手機熱「發達」。當中代工廠富智康(2038)母公司台灣鴻海,因代工iPhone為人熟悉,鴻海的代工王國得以全球擴展。董事長郭台銘去年以56億美元列福布斯富豪榜第228位。最近隨特朗普即將上場,更傳鴻海有意在美國設廠,生產美製iPhone。專做聲學及無線射頻零件的港產上市公司瑞聲科技(2018),多年來靠供貨予蘋果,去年晉身藍籌股,10年間股價升8.16倍,市值高達912億,較本地地產股如新世界(017)、信置(083)市值還高,公司製造的咪高峯、喇叭等。內地手機鏡頭製造商舜宇光學(2382),受惠iPhone熱潮,股價由2007年3.82元,10年升8.76倍。另外,本港電訊商亦受惠不少,尤其在iPhone3S至4S年代,當時全港iPhone的來源都是電訊商上台出機,即使2011年9月蘋果在港開專門店,上台仍是出機主要途徑。■記者梁偉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9/198910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0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