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國包裝(572)研究 - 會是另一間第一天然嗎? 大廢柴筆記


From


http://faichai.blogspot.com/2009/03/572.html


記憶中與展鴻的相遇,可能是與VP有關,時間可能與本廢柴"邂逅"第一天然差不多。後來網友hiking 曾經在市場先生的newsgroup以價值投資的角度分析展鴻,當時本廢柴曾經研究過年報一陣子,但最終沒有買入。(柴按:寫畢本文大半,發覺原來hiking兄的blog上有當年分析的貼文。果然,hiking兄與本廢柴真如雲泥之別,一個真的價值投資者不會輕易落入圈套。)之後沒有再follow-up,只是06年及07年中大升時有再留意過,但不欲高追,沒有再研究。




與第一天然一樣,中國包裝都是一隻低PE,穩步增長,派息不錯的好股。由於工業股不是市場主流,中國包裝從來不是市場的集點。在大哥楊宗旺的第一天然爆破之後,這隻不起眼的工業股是否會有同一命運呢?  本廢柴在1076爆破之後已經點提572非常高危,由於本廢柴太懶,一直沒有將分析結果詳細記錄。現在整理一下當時的筆記,結合1076的模式,再重新分析一次。




第一天然爆破後發生的事件 (進行中)




2009年3月9日


- 第一個非執董跳船。第一天然爆破至今才跳船,真有義氣。


2009年2月27日


- 一間印尼銀行(PT. Bank Mandiri (Persero) Tbk)的香港分行向公司追11.3M港元的債。該銀行給予公司的credit facility為15M港元。公司正在跟銀行商討還款時間表。

本廢柴孤陋寡聞,未聽過該印尼銀行。 由於欠的是港元,估計是上市公司或者BVI公司欠的。 08年6月中期報告,扣除銀行貸款及中毒掉期損失,公司還有130M人民幣左右。看來應該與第一天然一樣,所有"現金"都在大陸的公司裏。
2009年2月10日 - 公司披露之前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追1.25M美元的債。公司已經與建行達成共識,終止有關的法律行動。

2008年12月18日 - 第一天然爆破,公司出聲明說明除主席楊宗旺及第一天然主席楊宗龍為兄弟關係之外,兩間公司"毫無關係"。記憶中後來報紙發現中國包裝無論在香港及福清的地址都只是在第一天然隔壁,所以他們至少應該是"鄰居"關係。



基本資料



中國包裝(展鴻)在2003年6月27日上市 (招股文件),以HKD1.23配售17M舊股,發行82.8M新股,集資102M。上市時的風波可以參考新財經:展鴻控股 - 第千只港股上市驚魂。保薦人為美建證券 (Upbest group)(355)。有關美建證券的英勇事跡,可以參考:

 
證券及期貨事務上訴審裁處維持證監會有關暫時吊銷美建證券有限公司及美建投資有限公司 的財務總監及兩名董事的牌照的決定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TC/sfcOpenDocServlet?save=1&docno=07PR153
David Webb的Egana and Upbest (聯洲與美建)
 

集團的主要業務為生產及銷售包裝食品及飲料的馬口鐵罐,亦提供馬口鐵的塗黃及印刷服務。馬口鐵罐即是一般罐頭食品的罐及汽水罐等等,應該high tech極有限,進入門檻不高。




公 司的架構跟第一天然一樣。上市公司在開曼群島成立,擁有一家BVI的中間控股公司博旺企業有限公司,博旺再擁有福建福旺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上市時公司的所 有業務均由福旺經營。公司在04及07年再設立山西展鵬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及四川展旺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擴充經營。另外還有數間用品途不明的BVI公司及香港 公司。




港交所或證監可否要求公司年報出Org Chart?? 經過多年,一般投資者根本沒法知道公司的架構。



股價圖(取自AAstock)



以下為上市至今的週線圖




572 8 yr chart




以下為3年週線圖




572 3 yr chart




雖 然見頂後大勢向下,但亦有不少反彈,(08年1月及4月),可能有不少無知散戶中伏。一般圖表派會在跌穿0.63左右逃走。2008年十月後,無視 1076爆破,走勢曾經轉好。未輸死的偽價值投資者或者圖表派可能會在此時買入。2月被追數後再度向下。由於兩度被追數,相信偽價值投資者應該已經賣出, 剩下莊家(如有)及賭徒。



 損益表



572 P&L




觀察:
毛利率持平,營業額增長補償中毒的損失,總體盈利略降。由於沒有同類的公司,很難證明公司的毛利率是否正常。 有時間的話可以對比廣南(1203)的業績,廣南生產馬口鐵,應該有一定啓示。 稅務費用正常,再看資產負債表,神奇地沒有發現Deferred tax,可能同應付稅項合併。由於應付稅項很少,即公司應該真的將稅款都繳交給中國稅局。 行政費用大增,可能是狂發認設權給員工所致。 總體盈利保持,但狂發新股及行使購股權令每盈利大降。
 

以下是多年的損益表匯總:




572 Historic P&L



觀察: 營業額穩定增長,毛利率非常穩定。 稅前盈利的比率不斷盈利下降。
基本上又是與1076非常相似,但股權攤薄得更厲害。




 


資產負債表

572 balance sheet



觀察:
預付租金80M,為買地之用,正常 AR增加及存貨增加,幅度大於營業額增加,但好像不算過份。 對營業額七億的公司而言,AP及存貨都比較少 保持高額凈現金,但扣除衍生金融工具後現金減少。 07年在市場大量吸水,似乎大多投資在固定資產。
仍然是AP及存貨的問題,再加上員工人數(見下文),相信營業額及部份AR很有可疑。

 

如果本廢柴要做假營業額,會有兩種可能性:

 

第 一種就是買貨的公司確實存在,不過買貨公司的老闆是老闆的友好或者老闆本人,所有發票,銀行記錄甚至出貨記錄(至於出的是甚麼貨,數量對不對是另一回事) 都是真有其事的,左手交右手,唯一真實的成本就是交所得稅及增值稅。第一天然可能就是用這個模式,由於主要是出口,增值稅的成本應該可以大大減輕(不過可 能真的要運幾櫃垃圾出境?)。

 

第二種就是虛構買貨的公司,只要偽做假的銷售文件,審計時寄回假的audit confirmation就可以,在中國,發票及增值稅會是一個問題。由於買家是"假"的,所以不會有人付貨款,AR會變得很大。德發的爆破,是源於大股東想"注資"消除假的AR引起。

 
現金流量表



572 Cash flow




無懈可擊。照理公司經營現金流已足以支付所有的資本開支及股息,絕無需要大規模集資,服毒等等。



員工人數



572 no_of_staff




可以直接用第一天然的評語。




1. 員工數目似乎太少。 由於沒有業務相似的公司,很難直接比較。由於主要業務為生產,除非生產過程非常自動化或者單價很高,員工數目應很難少於1000人。公司04年在山西開新 廠,07年在四川開新廠,投產了N條生產線,員工從04年起只增加33人。開一間新廠,後勤員工都可能要3-40人。可能公司有非常多員工都是臨時工,或 者員工與時並進,生產力非常高,所以公司大大增加他們的薪金,另見下面"楊生是個好老闆"一段。




2. 員工數目與營業額增長不對稱。04年到07年,營業額增加50%,員工增加10%。



有毒衍生工具



又可以直接copy 1076。




基本上572中的毒跟1076及1195一樣,在07年與德銀訂立掉期合約,從德銀先收取一筆現金(10M美金),然後再按遠期利率指數決定以後的浮動費用。詳情可以David Webb 的toxic derivative一文。




公司06年底淨現金270M,照理不需要服毒。




David Webb 認為中毒的公司可能在服毒時不了解自己吃的是毒藥。本廢柴則認為有些公司可能清楚知道服毒對自己有百害只有一利,該一利就是即時的現金。公司為甚麼需要現金?沒有人知道。本廢柴當然亦不排除楊生及所有中毒公司的CFO及CEO等等是傻仔的可能性。

 

另外,有可能德銀只是一個中間人,實際的對家可能是其他獨立甚至非獨立人仕。

 

派息 (取自經濟通)




572 Dividend




又可以直接用第一天然的評語。派息穩定,派息比率20%-30%。由於PE低,雖然派息比率不高,息率保持5%左右, 公司上市多年的總派息為85M左右。小楊生約持有35%股權,總收入30M。

 
資本開支



572 Capex




跟1076一樣,都是05年的資本開支減少,06-07年大增。從中國公司的註冊資本來看,除04年資本開支好像太多外,基本相符。集資額基本亦跟吸水額成正比。



集資記錄
 




572 Capital




幾乎每年吸水一次,總吸水266M。跟大哥的手法差不多,都有convertible notes (現在看來,大哥的所謂息票債券應該都是發給VP的),都是05年沒有吸水,都是有大量現金下集資。




04年及06年兩次配股都只是吸水17M及26M,實在太少。06年底公司淨現金270M,加上07年配股前公司已經服毒,收取德銀78M的首付款,照理不需要再配股集資。




06年發行非上市認設證,更是奇怪之極。如果需要資金,可以配股,發行(可換股)債券,可以銀團貸款。如果預期股價上升,可以高價配股,如果公司股價下跌,認股證肯定不會被行使。發認股證收那區區1.6M對公司的財政狀況完全沒有幫助。




對 於持有認股證的對家 ,如果公司表現好,可以行使認股證,分享經營成果,如果表現不好,只損失那1.6M。對展鴻的股東則相反,公司表現好,有人沖來與自己分錢,表現不好,自 己硬食。令股東贏粒糖,輸間廠,一間正派的公司沒有理由會這樣做。若要本廢柴估,原因十分簡單:〝出完之後炒起隻股,再行使認股證咪發達囉!〞斷估ABN 應該只是代幕後持有認股證,實際誰持有認股證則要問問小楊生。




結論就是,管理層一定有問題,如果管理層是迫不得已要這樣做,則公司一定有問題,我們沒有辦法知道為甚麼要這樣做,但無論如何,作為價值投資者,都不應該再持有。




不 過有問題不代表股價會跌,對陰謀論投資者而言,發行認股證代表公司有得炒,事實公司在07年股價果然大升至1.5x。不過直到現在,認股證尚未行使,當然 以後亦沒有機會行使。沒有人會知道為甚麼認股証持有人不在07年行使認股證。如本廢柴之流,至少會行使部份認設證收回成本。




題外話:東方表行(398)亦曾經在07年配售非上市認設證,結果股價亦大升,本廢柴如有時間將專文探討。




 


楊生是個好老闆



小楊生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老闆,在04至07年間,授予僱員(不包董事及管理層)的認股證達到91.2M股,公司只得450人,當公司有1/3人有認股證,平均每人有0.6M股認股證。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路邊一個民工有50萬股香港上市公司認設証會是甚麼光景。




本 廢柴不知道現在發香港公司的認設證給中國的員工是否很平常,但隨便想一下就覺得很麻煩,首先要解釋給月薪一千幾百的民工窩輪是甚麼,要給員工開港股戶口, 員工要先匯港幣到港股戶口,要監察每個員工何時行使認股證,計清楚賺多少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一般國際大公司為免麻煩,會structure成一個 shareless transaction,即行使當日即時賣出,再由中國公司將所得以工資方式給回中國員工。不知道公司有沒有交個人所得稅呢?




另 外,就本廢柴所知,認股證一般會作為員工的獎金發放,所以一般而言不會一年內發出多次。另外認設證一般都有vesting period,即要發出後要做滿一定年份才會正式授與員工。公司分別在2007年1月,2月,5月及7月(行使價0.67至1.36)不辭勞苦發出認股證 給員工,最後7月股價1.3x時那次足足發了39M認股證給員工,員工亦不負所託,在07年行使了34M的證股證,並且全數行使了1月及2月份發的認股證 (說明沒有vesting period),證明公司對員工確實很好。

 

可以想像公司應該要投放很多資源去進行這個購股權計劃。證明公司肯定十分重視員工,畢竟公司6億的營業額就要靠這幾百人支撐。(寫到這裏,開始頂自已唔住)

 

作為員工,除非想收息,行使認股權後應該會當日或很快在市場賣出,基本不會長期持股:

1. 對一個民工而言,cashflow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2. 持有認股權,如股價升將可分享升幅,如股價跌穿行使價亦沒有損失,進可攻退可守,實在沒有必要行使認股權持有股票 。

 

問題是,公司的成交不多 (除了炒上配股的時候),作為員工,怎樣能確定行使購股權後的幾千萬股在市場上有人承接呢?

 

由於有忠實(本廢柴自已加上忠實二字)讀者要求,本來本廢柴還想研究"員工"行使購股權之前之後的成交,但恐怕又要研究三五七天,所以(或)會另文探討。第一天然亦有購股權的問題,但表面情況遠比公司正常。

 
相關人物 (大部份資料取自David Webb 的toxic derivative)



楊宗旺,集團主席,為已爆破的第一天然(1076)的主席楊宗龍之弟。有關第一天然爆破的研究,可參考本廢柴的第一天然爆破研究




唐耀安, 公司上市時的原始股東之一。華翔微電(1995)上市至今的財務總監,與其老闆林萬強一樣,是空手入白刃的高手。根據David Webb,唐生在公司02年7月以HKD2.65M買入21M 股,約為5.48% pre-IPO股份,該批股份在03年7月(1年後)按上市價計算,總值25.83M。唐生在04年2月禁售期滿後以0.81賣出15M股。




湯慶華,獨立非執行董事。浩倫農科(1073)的財務總監,相信必定認識IPO奇人董輝(見第一天然爆破研究)。



基金股東



照例不包括銀行,又是1076的熟悉面孔。

 

惠理基金 - 04年12月買入可換股票據,連本身持股共持有13.08%,07年8月持股降至5%以下。大戶出貨,愈出愈高,又全身而退。

惠理多年貫徹的價值投資,包括泰興,歐亞,海域,創維,再看看多年來曾經持股的公司 (其中不乏極品如修身堂),令本廢柴不禁想起天真嬌笑容滿面講好天真,好傻的偉論。

在網上找到一篇關於惠理投資超大現袋的文章, 又想起蔡東豪的文章,Hauman,當年壹週刊(有冇人有?),馬沙哥哥的文章,價值投資的路果然是孤獨的。




Concordia 披露1, 披露2- 07年3月持有公司5.28%,現在仍持有6.77%。此公司可能是莊家,或者是傻的。多年來只曾持有福清三寶(1076, 572, 565)。與UBS持股可能重疊,Concordia應該與565中的toxic convertible有關。




SFP Fund 披露1, 披露2 - 06年8月持有5.01%,08年4月持股降至5%以下。似乎又輸錢。這間多年亦只曾持有1076及572。可否炒左個fund man俾本廢柴做?

 

Galaxy - 07年6月持有5.33%,兩星期後持股降至5%以下。可能要輸錢。Galaxy為專炒拉圾股之基金,可以參考其持股。本廢柴認為其炒賣的100隻有99隻都是垃圾股

 

Penta Investment - 05年4月持有5.09%,06年11月持股降至5%以下。全身而退。Penta亦有炒垃圾股的傾向,可以參考其持股。以比率計算,本廢柴認為100隻有60隻是垃圾股。

 
08年至今的權益披露,
披露1, 披露2



數花(取自David Webb的網頁)572 CCASS
 

花紙比1076好,起碼大股東的股份(表面上)未有在CCASS出現。 令人奇怪的是再見1076事件發生之後十大持股總數沒有明顯的變化。只是在第一次追數後,十大持股總數降低了6%,反映大戶可能正在撤離。




另一個令人奇怪的地方就是2007年6月26日不在CCASS的股份只有24.29%。楊宗龍當時應有大約持有38%的股份。數字上最有可能代小楊生持有的是渣兜銀行,留意渣兜後來從十大持股中已經消失。

 

核數師

  

核數師由上市至今為Deloitte。畢竟為四大之一,相對有一定的保證。

 
結論


 

公司在很多方面跟第一天然非常相似 (所以本文寫得算快):
穩定增長的營業額,非常穩定的毛利率,不斷降低的淨利率。 AP及存貨比較低。 員工人數很少。 服毒自殺。 相似的基金股東。
 

今次新的手法有:
發行非上市認股證 巨量的購股權
 

本廢柴只是指出公司帳目的疑點,是否有問題相信只有楊生及核數師會知道。

 

本廢柴沒有水晶球,不知道以後的股價會怎樣,可能公司會好像超大現袋般浴火重生,又或者好像歐亞農業,爆破前有機會退出,又或者悶上三五七年,下次牛市後再大炒。然而,本廢柴想指出的,如果你是以價值投資為標準買入572,在以上的疑點解決之前,實在不應該再持有。當然,通常最後一個街外人沽出之後就會大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29

柴大官人、夏草-中國包裝集團(572)


前幾天,大廢柴兄對中國包裝發出的公告,作出他的詮釋:


http://faichai.blogspot.com/2009/05/572-update.html


3月13日的中國包裝(572)研究 - 會是另一間第一天然嗎?為應本廢柴忠實讀者要求而出。事隔月餘,中國包裝終於兄弟同心,一齊停牌。下一步應該是Deloitte跳車?


第一天然爆破後發生的事件 (進行中)


2009年5月7日- 星展銀行告上高等法院,追討HKD29.5M的款項。 


2009年4月30日- 詳細解釋有關問題,以下經過中文解毒系統翻譯而成。


1. “銀行確認信函及銀行貸款卡程序”

核數師(今年才)認為銀行結餘可疑。手法為買通中國銀行福清支行的一個客戶服務經理,出假的銀行確認信函。之後公司叫核數師唔好攪事。

公司回應:我己再打通關節,請再查。


2. “銀行傳訊令狀”

核數師認為有大量現金,但欠銀行小量金錢被銀行告上法庭有可疑。

公司回應:2009年3月31日,假設就算即時歸還銀行貸款及解毒之後,還有RMB100M左右現金。但是我還是寧願被人告上法庭,都要維持足夠現金支付兩年內要付的RMB150M資本開支,所以不還印尼銀行HKD13.1M的債。吹咩?


3. “現金提取及現金存款程序”

核數師(今年才)認為公司的兩個銀行無端戶口頻繁一提一存,時間有差,金額不符有可疑。

公司回應:我喜歡得閒無事就提取現金出佣金予銷售人員 (都話楊生是好老闆,做sales日日出糧)。我喜歡由一個戶口再轉去第二個戶口才匯給供應商找數,供應商佢仲無statement 俾我添,下下我要都收一張單找一張單。我更喜歡將出糧的錢跟找數的錢一齊提現金支付。吹咩?


4. “關聯方交易”

核數師(今年才)發現公司支付現金RMB28M給一家製罐公司,但發現該公司為老闆老婆擁有。

公司回應:本來想做假AR,但被你踢爆了。唯有話之前老闆借款給公司,而家還俾老闆。但係我寧願還錢比老闆都係死都唔還印尼仔的13.1M港幣架啦。吹咩?


5. “應收帳撥備金額”

核數師想做多一點provision

公司回應:我唔想。


核數師唔知點解唔resign,要找一個獨立第三方調查以上1-4個問題。難道deloitte 萬九幾人都攪佢唔掂?

2009年4月28日 - 停牌及延期舉行董事會會議。原因為”需要更多時間處理有關銀行確認信函及銀行貸款卡程序、銀行發出之傳令狀、現金提存稅序、關連方交易及將就應收帳款作出的撥備等若干問題”。

前兩日,我買了一本中國會計造假研究專家夏草寫的網上文章結集,文中有稱為何在此現象。


全文倒就不引錄,有興趣都可以看看的。


http://news.hexun.com/2008-06-24/106930556.html


 证监会最近查处的两家违规占资公司发现手法其实很简单,中捷股份隐瞒占资表现为明显的“高现金高负债”特征,而九发股份是通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隐瞒占资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隐瞒占资都这么好发现,发现隐瞒占资难度因财务舞弊手法高低不同而异。之前笔者曾撰文指出,目前隐瞒占资主要有两种手法,一种是走账,但变相反映;另外一种是不走账:

1、不走账:控股股东及其它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但根本没有在上市公司账面体现,这里主要有几种手法:一是以上市公司名义债权融资,但实际使用人是关联方,上市公司没有在账面上反映债务的增加,导致上市公司低报债务;二是截留上市公司资金,包括货款、劳务款等,上市公司没有在账面上反映,导致上市公司债权空挂;二是私下处置上市公司资产,将所得资金截留,包括出售存货、处置股权、转让无形资产、转让固定资产等,上市公司账面上没有反映被处置资产减加,从而导致上市公司资产账实不符。

2、走账:亦即资金转移在上市公司账面得到体现,但已经过粉饰,这里主要手法有几种:一是隐匿关
联方,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非关联方占用资金不是清欠范围,所以控股股东及上市公司要想方设法将关联方占款非关联化,将债权挂在非关联方头上或潜在的关联方上;二是通过购买资产方式转移资金给关联方,包括购买原材料、购买厂房设备、对外投资等,这样导致账面上资产虚增以掩盖关联方占款;三是通过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方式为关联方融资,这些银票或者直接开给关联方或者间接开给关联方,关联方通过票据贴现之后取得资金,由于开具银票往往需要上市公司以现金作质押或以上市公司名义作担保,导致关联方间接或变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在文章中,夏草先生亦對這些漏洞作出幾點建議。


....


事实上,笔者研究的多起案例显示,隐瞒银行借款、票据债务是上市公司隐瞒占资主要手法之一,.....尽管笔者多年前就呼吁将贷 款卡查询列为审计必需程序,但实务界抱怨贷款卡查询存在很大缺陷,如不完整、不及时及不准确等弊端,可笔者认为目前查找潜在的银行债务及担保,该程序仍是 最有效的审计程序,但是外部分析师无法查询贷款卡,这给外部信息使用者要发现负债型的地下占资几乎变得不太可能。

....


 笔者建议上市公司审计要取得大股东及关联方的财务报表,包括以前年度已审的财务报表及报告年度未审计财务报表,如果大股东及关联方拒绝提供,可以 通过工商部门查询取得,监管部门也可以强制性要求大股东及关联方配合上市公司审计,这也体现了上市公司五独立的内在要求。


实际上,如果发现大股东穷得要 死,上市公司富的发油,这样的上市公司大都有问题。所以,投资者炒股往往要看大股东的实力,道理也在这里,因为中国目前公司治理不完善,上市公司与大股东 之间仍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一股独大的现象仍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全局观点审计上市公司,那是审计策略上就犯了错误,后面的工作可能都是形而上, 没有实际意义。   


新审计准则确认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要求审计师了解客户及所处环境以识别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而大股东及关联方正是上市公司审计最需要了解的“ 外部环境”,因为这是上市公司生存的土壤,如果不了解大股东(最终控制人)的品性,就很可能对上市公司基本面作出错误的判断,古云:有其父必有其子,观其 父了子行,所以上市公司审计要密切关注大股东(最终控制人)的基本情况,如股权结构、高管、业务模式等等,这不是延伸审计,是上市公司审计中“了解客户” 重要的一环。

總而言之,如果覺得大股東來路不正、有大量新投資業務,但上市公司現金極多,且非常穩定,但負債少的話,就必需要留意公司的現金是否真實。


不過香港為基地的公司大致來說,都是正常的,例如剛賣殼的香港飲食、自動系統,都是賣殼的對象,所以都可以留意這些以香港為基地的同類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96

[股]906糧油包裝 味皇


http://realblog.zkiz.com/lgaim/12420

中糧包裝上市我等左好耐,當然我有抽,繼中行同工行後第3次抽新股

研究展鴻時我已經知道中糧包裝了,雖然我買展鴻以失敗收場,展鴻改名為中國包裝之後仲執埋粒添,但我沒有因此對包裝行業產生偏見

呢度分享一篇有關金屬包裝行業的文章

http://www.tech-food.com/kndata/1010/0020679.htm

中糧包裝係金屬包裝的龍頭,但一年只有幾十億營業額就令人大失所望,而且純利只有1億幾似乎有愧於龍頭之名,展鴻一年賺的並不比糧油少幾多...雖然後來證實了由德勤核數的展鴻報表都是假數,但也說明了中國的金屬包裝行業的容量似乎比想像中少得多

講返公司本身,固定資產10億,對應4億毛利,即係40%,之前兩年係35%同49%,說明製罐的設備幾值得投資,增值率起碼35%以上,今次集資10億,幾乎全部用於買新設備,按35%計,投資完成後固定資產達20億,對應毛利7億左右

但是佢存貨水平很高,4億毛利,但是存貨已達5.6億,用返營業額計,存貨為營業額的17%,20%,19%,存貨少量改變已足以令盈利有重大改 變,08年存貨水平減少會令盈利上升,09年6月存貨水平至減少至3.9億,是否故意?若3.9億的存貨是合理的話,以前的水平就太不成體統,若以前的水 平叫正常,咁糧油上市後就要立即補貨了

另外糧油的應收賬由2.8億增至6.9億,一直有增加,但應付賬卻在08年時有所下降,09年也低於07年的水平,06年應收賬是應付賬的75%,07年69%,08年99%,09年113%,同存貨一樣出現異常變化

糧油的欠債奇多,並不像一間財政保守的公司,當一間公司一年只能賺1億幾時,卻拥有8億幾的債務就知有問題,公司的資產本來就不多,到底是誰要佢借咁多錢?

現金流方面,並不如損益表所示,損益表的純利分別為6900萬,1億,9800萬,而現金流表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1800萬,1億,-5300萬,如果用於還債似乎相當無力,而且稅都係損益表同現金流表相差較大

因此要買糧油用於"投資",起碼過幾年先

我打算抽中就即刻放,如果以後有幾會跌到資產值以下先再買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0

鱷兄:中國包裝(572)賣空殼?


今日事忙,不寫文,特轉錄鱷兄昨日寫關於中國包裝的清盤重組出售交易的詭異。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7&tid=3350


(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323/LTN20100323485_C.pdf

可憐的,賣三間公司,只收回$3。

華成香港暫無業務,福偉暫無業務。買方要兩個空殼做甚麼?

華成BVI之主要資產為持有展旺之全部股權,於本公司截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年報內,展旺被披露為主要從事於中國製造及銷售 包裝食物及飲料之馬口鐵罐,但其實際上從未開展任何營運o.O


那是不是真的沒營運呢?


(2)


看看他們作文的本領:

07年的年報:
「本集團於2007年11月已在成都下轄的廣漢市註冊設立新的子公司──四川展旺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為保障新公司能夠快速開工投產,為未來 業務的增長提供動力,本集團於07年下半年一方面與廣漢市一金屬製品公司達成廠房設備租賃協議,並簽定協議購買兩條國內同行業最為先進的瑞士蘇德羅尼克高 速自動化三片易拉罐生產線、日本富士雙色彩印加工生產線、台灣新易切鐵機,以及其他輔助設備,預計08年上半年可正式投入運營。本集團目前擁有超過200 家的優質客戶,其中有部分客戶在西南地區均設立分廠,所以,「展旺金屬」在業務開展前期具有豐富的客戶基礎,銷售可望取得快速效益。國內多家食品飲料知名 品牌企業在成都均設立工廠,但由於周邊配套供應三片易拉罐製造企業規模小,年產量低,管理層相信「展旺金屬」投產後,市場潛力大幅提高,也將為本集團業績 帶來爆發式的增長幅度。

另一方面,為推動本集團的長期大幅增長,本集團在07年底於廣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購買了一幅約30畝土地,用於「展旺金屬」自有設施的建設,以應對未來 市場快速增長所帶來的需求。預計該項目達產後可使集團的整體規模將踏上新台階,生產經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25/LTN20080425441_C.pdf

08年的中期報告:
「在成都註冊設立的子公司,四川省展旺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四川展旺」),於5月與四川省廣漢市國土資源局正式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 同》購買土地,使集團的生產基地再度大幅度擴張,目前,已聘請專業的公司對該地塊前期地質勘探工作,現廠房的規劃設計以及向政府機構申請審批手續等工作正 在進行中,同時平整土地、圍牆的搭建工作也正在積極籌備中。計劃建成30,000平方米的具有辦公、生產、銷售、服務一體,西南地區最具規模的現代化三片 飲料罐加工基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926/LTN20080926277_C.pdf


再加上一些報導

四川廣漢展旺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於2008年3月上旬在廣漢經濟開發區深圳路西段M9類工業用地掛牌拍賣中取得確認權。該項目由福建旺望集團投資2.3億 元,佔地63.73畝,投資強度達345萬元/畝。主要產品為易拉罐等金屬製品、彩色紙箱及其他高級彩色印刷品,建成投產後年銷售收入可達10億元,年稅 金實現1500萬元。
http://epaper.xplus.com/papers/scrb/20080707/n80.shtml

四川展旺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志軍:地震後,我來到廣漢,看到了廣漢人民良好的精神面貌,消除了顧慮,決定加大投資力度,在原有2.3億元的基礎上, 再追加投資一個億,我們對在廣漢投資非常有信心!
http://gh.xhw028.com/content/2008-7/9/200879162224.htm

儀式結束後,計劃總投資2.3億元的外商獨資企業、四川展旺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接受了媒體採訪。
http://www.guanghan.gov.cn/old/ghyw/content.asp?key1=556&id=4759

這樣你看到他們是不是真的沒營運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00

春节前葡萄酒市场“水分”调查:百元成本包装出数倍高价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7/2199927.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1

人才招募 也要包裝「賣」點

2011-11-14  TCW



Q:長期和學校實施建教合作,面 臨的問題是,學生實習的第一選擇都是大飯店,不想到小餐廳實習,導致實習效果不佳,也留不住人才。請問,小型餐飲店家如何得到建教生的青睞?(御杉根鍋物 林店長問)

A:從供需角度看,人力資源形同一般商品,皆依循市場法則進行交易,不一樣的地方則在於,雇主和應徵者同時都具備了「買」家和「賣」方的雙重角色,做為賣 方時,要提高成交機率,就要有良好的行銷策略。

假設,去應徵工作,你一定會思考自己的「賣」點是什麼,據此形成自我行銷策略,例如在履歷表上,列出豐富的學經歷或抗壓等特質,好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增加 錄取機會;但同時,因為要找的是有發展前途的好公司,你也正在用「買」家角度,選擇投遞履歷對象。

如果,你是正在進行人才招募的雇主,除要考慮該「買」怎樣特質的員工,為吸引優秀的求職者上門,也得用行銷角度思考,清楚定位這家店,在人力市場上的 「賣」點又是什麼?

把商品行銷的理念和手法放進人力招募,看待如何得到建教合作生青睞的問題,就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到底是產品定位不對(鎖定高或低年級的建教生)、行 銷手法不好(提供給建教生的學習特色為何),還是通路不對(選擇哪家學校合作),提出因應對策。

舉例來說,不同年級建教生學習需求不一。大專或技術學院一、二年級的建教生,實習主要目的是確認自己興趣所在,做為高年級選課時的方向,若對櫃台前的顧客 服務、商品銷售有熱情,日後可選修行銷學和消費心理學;若是對廚房動線設計和生產效率感興趣,則可進一步選修作業流程、營運管理等學分。至於三、四年級的 建教生,實習目的是培養畢業後,進入職場所需的就業能力,團隊合作、溝通領導等人際技巧,才是學習重點。

也就是說,想被建教生「買」家挑上,得先搞懂他們的購買動機,再自我包裝「賣」點。小餐廳能提供的,是全面實務經營,從櫃台接待、廚房作業到物料供應等都 可完整學習,這是在強調分工的五星級飯店,未必學得到的。

擬定人力招募行銷策略,進行目的性溝通,不但有助解決雇主人力需求,建教生也能清楚學習目標,成就雙贏。

店長學堂歡迎讀者提問:[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2

包裝 CEO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20501/16296600

老友A到新公司上工,做咗幾個月之後,搵左丁山飲吓下午茶,咦,坐落睇真啲,老友A面色幾好噃,梗係新工做得唔錯,心情愉快嘞。佢去年年初宣佈提早退休,又話去旅行,又話陪老婆多啲,原來都係公關門面話,實情係提早「過冷河」,無謂在舊公司耗費寶貴光陰。
人地俾你高職厚薪,唔會等你嘅噃,與佢咁老友,左丁山單刀直入:「喂,新老闆要你交數未,仲有幾耐蜜月期?」老友A笑騎騎:「我讀 MBA時到過跨國顧問公司做暑期工,顧問公司最識得做演述( presentation),講策略( strategy),交分析報告連同建議書,我學懂了皮毛再加上多年實戰經驗,得出一條藥方,就係轉新工之後,有三部曲,當然最好最好就係一上工就帶埋成班客過去,立即交到數,新老闆開顏,但唔係咁理想嘅啫,於是要做(一)交台戲,就係對老闆講,去做公司診斷,搵顧問公司研究吓,唔搵麥肯錫都搵 BCG之類,做台大戲先,拖一拖時間。(二)交橋,向董事會陳述以後營運策略,市場策略,培訓人才策略,節省成本策略等等等,老闆及董事會通過後就要到第三部嘞,即係交數,如咁搞法,好容易拖到一年,第二年就要交數,醜婦終須見家翁嘅!」
講咁多口水,老友A到達邊一個階段?老友A騎騎笑:「你估個個老闆都肯用錢請麥肯錫嘅咩,一講之下,老細話我就係麥肯錫,叫我自己做公司診斷,咪照做囉,我有把握嘅,家已經去到第二部曲,交橋,就快開始落實執行,如無把握,點敢轉工呀?明年應該可以交到數,到時再請你去 Amuse Bouche飲靚酒,食靚嘢!」多謝先,嗰度又真係幾唔錯嘅。老友A縱橫中環多年,係有辦法之人,最緊要係佢對本港市場好熟,人脈關係廣闊,加上一層 MBA術語包裝,寫報告識得加入一啲 BCG、麥肯錫語言,董事會內啲老外尤其受落。《金融時報》一位專欄作家 Lucy Kellaway最討厭呢類猛用 jargon嘅行政人員,不過董事會喜歡就得啦,當 Lucy係異類分子可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9

中概股包裝者「蒸發」

http://www.eeo.com.cn/2012/0714/229987.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沈建緣 一個曾操控美國股市中國概念股近百億市值財富消漲的中介公司日前突然「蒸發」。

6月18日,中美橋樑資本有限公司(下稱「中美橋樑資本」)法務部員工曉軍(化名),像往常一樣來到位於北京建外大街中環世貿D座26層的公司上班,但眼前的一幕卻讓她驚呆了:整個辦公區只剩下凌亂的辦公桌椅、幾台電腦和隨處散落的賬本。「上週五大家還在正常上班,雖然只剩了不到10人。」曉軍說,她一直堅持上班是因為「從今年2月1日以後就沒領過工資」,此前她沒有得到任何公司要搬家的消息,只是同事們不斷地離職,偶爾還會聽到公司轎車已被抵押之類的竊竊私語。

中美橋樑資本是一家專事幫助中國中小企業通過買殼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和OTCBB(美國場外櫃檯交易系統)市場上市的中介機構。通過幫助中資企業上市並獲得部分股權,中美橋樑資本獲利豐厚,但也因涉嫌過度包裝上市企業而遭到美國證監會(SEC)調查。而中美橋樑資本的幕後老闆徐傑,也是一位充滿爭議的神秘人物。

中介「逃離」

中美橋樑資本有限公司從2005年開始在中環世貿大廈26層佔據約2000平米的辦公空間。該寫字樓位於國貿正對面CBD商圈的黃金地段。據大廈的保潔人員表示,這家公司看上去很「體面」,「連前台都是中國和外籍兩個接待小姐。」

中美橋樑資本官方網站顯示,「該公司6年來累計投資13億美元,參股控股了近30家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優質中國中小企業、在美國納斯達克和紐交所上市並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公司2011年度的銷售額達到5000萬美元,稅後利潤達750萬美元,追加投資後年銷售收入和淨利潤增長在15%以上。」

但事實顯示,中美橋樑資本運作資金極度短缺。2012年初,為獲取現金流,中美橋樑資本在半年前將原來約2000平米辦公空間的一半轉租給了國瑞中利(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並開展私募活動,與包括內部員工和債主債簽署轉股協議,承諾運作的企業上市後給予高額回報等。「幸好當時公司沒有接受中美橋樑提出的其他融資建議,否則還會蒙受更大的損失。」國瑞中利公司副總經理劉魯稱,年初他們公司已把100多萬元租金打到了中美橋樑資本的賬戶上,現在裝修完畢並開始辦公,才發現中美橋樑並沒有把租房款轉給房東。

據中環世貿大廈物業值班經理丁先生回憶,6月份,有個高個子女孩拿來一張26層租戶中美橋樑資本有限公司的「出門條」讓他簽字,並說需要更換電腦,搬走的包括幾台電腦和幾隻箱子。「沒想到他們一去不返。」丁先生說,「他們還欠我們1萬多元水電費和一筆物業費。」

目前北京市勞動仲裁委員會已受理中美橋樑多名員工提出的索要欠薪訴訟申請。該公司員工透露,中美橋樑資本北京的員工近兩年都沒有按時發放工資,保險和公積金也嚴重拖欠,6月初整個公司的員工已不足10人,留守員工一直無法找到包括公司CEO郭宏偉在內的任何公司管理層。據該公司一位內部人士稱,中美橋樑欠管理層的工資也達數十萬元之多;該公司幕後老闆徐傑去向不明。

「販殼」真相

中美橋樑資本有限公司網站顯示,該公司自2005年創建,總部位於美國紐約,主營業務覆蓋大型私營企業的戰略投資、融資型反向收購上市(FTO)、反向收購上市(RTO)、初次公開上市(IPO)及併購業務(M&A)等。但記者並未找到該公司號稱位於美國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總部的聯繫方式和地址。該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員工則表示,「公司註冊地在維京群島,在海外並沒有總部和員工」。

而記者在百度搜索中美橋樑資本時,發現該公司與位於上海的中美風險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美風險投資」)和位於深圳的鉅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前身為深圳華銀投資擔保公司,下稱「深圳鉅富資產」)同屬於中美資本控股集團。該集團於2003年成立,總部設立於美國洛杉磯,是一家專門從事投資管理、資本控制的專業金融管理機構,發起人與中美橋樑資本一樣,也是徐傑。

徐傑在美國化名「Kit Tsui」,十年前曾是深圳無繩電話巨頭「萬德萊」的掌門人,後來卻因高達6億元的負債案發而「失蹤」,後徐傑「前往」美國,在2003年買下殼公司INDI,並通過維京群島成立的離岸公司,操作美國股市中的殼買賣。有媒體報導,徐傑的團隊通過中美風險投資、中美橋樑資本、深圳鉅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主體,為急於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收購海外殼公司,製造財務數據,炮製業績幻象。

2010年底,徐傑因幫助東方紙業、旅程天下等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反向收購」中涉嫌會計違規和審計不嚴,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

反向收購(RTO),就是通常所說的「借殼上市」,相對於常規意義的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所需週期更短,費用也更低,一般幾十萬甚至幾萬美元就能買到一個「殼」。中美橋樑資本所有的殼買賣,幾乎都是通過ValueGlobal和TopInterest等離岸公司完成,然後再轉賣給中國的擬上市公司。

在該公司提供給客戶的一份合作協議中,中美橋樑資本「負責整體策劃和運作並負責擔保,保證合作企業通過反向收購在美國Nasdaq、OTCBB市場上市,在企業達標後即負責向主板市場進行轉板的操作」。中美橋樑資本承諾「融資參股、保證上市」,並提供所有金融服務和資金投入,承擔在上市過程中產生的所有費用,條件是企業上市後將一定的股份作為報酬「支付」給中美橋樑資本。

通過獲得股權,中美橋樑資本收穫頗豐,以港灣資源項目為例,中美橋樑資本以上市包裝費用和用於增發、承銷中「打點」相關機構為由收取的費用是30%的股份。急於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的中國企業正是徐傑這樣的「殼主」們的發財良機。

上市與「謊言」

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後由徐傑團隊主導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有12家。但調查顯示,2004年後在美國借殼上市的中國公司多數成了垃圾股,尤其是當「做空潮」來襲後,這些企業的缺陷,迅速被做空機構放大。此類公司在反向收購(RTO)三年左右市值縮水75%。而中美橋樑資源的「成功案例」也無一例外成為中概股中的「爛蘋果」。

在中美橋樑資本的網站上,旅程天下、海灣資源、東方紙業這些備受爭議的中國概念股都被作為「成功案例」赫然在列。其中旅程天下2012年4月17日發佈公告宣佈自願從紐交所退市,並於2012年4月26日提交退市文件。

該公司正是在中美橋樑資本的操作下,僅僅花費了43.5萬美元收購了美國一家名為Tam of Henderson的殼公司從而成功登陸OTCBB,後於2009年10月27日在紐約證交所正式掛牌交易的。該公司也是2011年度被渾水「圍獵」的中概股典型案例之一。

此前,專注於中國概念股研究的Glaucus Research Group發佈的一份分析報告稱,該公司誇大了公司收入、現金餘額和淨利潤。比如「旅程天下2010年前三季度的廣告預算僅25萬美元,淨利潤卻高達1.1億美元,而它的競爭對手在市場營銷方面比旅程天下多支出了5~10倍。」為此他們將旅程天下評級為「強力賣出」,目標價僅1美元。

海灣資源是中美橋樑運作下轉板的另一家企業,但不久便被Glaucus Research 在美國知名科技博客網站Seekingalpha上發文討伐,指其涉及不恰當關聯交易、空殼實體、工廠的規模遠比其在SEC文件中提到的小、CEO隱瞞事實等七項指控,存在欺詐嫌疑。

東方紙業 2007年登陸美國OTCBB,2009年轉板紐交所,也被中美橋樑拿來作為其「成功案例」,但同樣遭遇做空機構圍獵,被指財務造假,股價像是坐上了過山車。渾水在指責東方紙業存在欺詐行為時,一口氣列舉了其「誇大2008年營收27倍」等九宗罪名。

中美橋樑網站上提到的另一家企業,家庭系統集團在中美橋樑的投資運作下,於2006年8月登陸美國OTCBB市場,5年過去了,仍未成功轉板。新能源系統集團也經中美橋樑多年運作仍未轉板。事實證明,多個被做空機構圍獵,成功轉板之後又因為各種「醜聞」而黯然退市,或因被指財務造假而深陷爭議漩渦的中國概念股都出自中美橋樑資本之手。

涉嫌欺詐導致的直接後果是中國概念股過去10年中所累積的市場信譽土崩瓦解。2012年上半年,包括旅程天下在內,從美國資本市場退市的中概股企業有19家。

對中美橋樑資本和徐傑這樣的「殼主」來說,既往的「包裝」方式,並不總能被美國資本市場輕易認同,在2010年經歷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之後,雖經多方「努力」,中美橋樑資本近三年內再無一個成功案例,生意受到重創。

利益鏈條斷裂直接導致了中美橋樑資本的資金短缺,財務狀況已經無法支撐正常運營。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本報,中美橋樑資本僅房屋租金和員工欠薪方面的債務已達數百萬元。目前,徐傑及中美橋樑資本高層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但中美橋樑資本是否就此草草收場?

據瞭解,在中環世貿人去樓空之前,中美橋樑資本仍在操作的項目包括山東一個有機農業項目、北京金山城美食包裝上市項目以及江西上饒百花洲項目,這些項目尚未「修成正果」。

另據媒體報導,2011年中美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中美橋樑資本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與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合作建立的首個「汽車零部件(安陸)產業基地」,根據計劃,該項目預計在6年內總投資100億人民幣,利用外資1達億美元,目前仍在運作期間。

或許,中美橋樑資本和他的幕後操盤手試圖再次通過「失蹤」遊戲,為仍在操作的項目爭取時間,「鹹魚翻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69

業績包裝過度,有些公司憋不住了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9k11.html
很多公司上市一年後業績就大跌。為什麼?上市那一年業績包裝過度(俗稱"做假賬"):你看那3年淨利潤就像一條直線上升,每年增長30%。多好看啊!此外,大股東個人也慷慨地掏腰包補貼公司,買公司的產品,借錢給公司用,替公司承擔上市過程中的攻關費用,等等。上市那一年的利潤簡直把吃奶的力氣都拿出來了。

但是,包裝終究有個極限。市政府的補貼(開小灶)也是一次性的。有的公司由於各種原因,上市時間被延後一兩年,結果慘不忍睹:它憋不住了。業績大洩,顯露原形,不能上市了。日後如果想上市,要先包裝幾年,再造一條上升的直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276

[個股跟進] 中糧包裝 (906) -「悶悶地贏」之選 fatlone's investment paradise

http://fatlone.wordpress.com/2012/11/02/fatlones-view-%E4%B8%AD%E7%B3%A7%E5%8C%85%E8%A3%9D-%E3%80%8C%E6%82%B6%E6%82%B6%E5%9C%B0%E8%B4%8F%E3%80%8D%E4%B9%8B%E9%81%B8/

前言: 市場有大量熱炒股份, 身手好的有很多更好的選擇。我投資於中糧包裝的目標就是要穩贏, 短線爆升二、三十個巴仙沒有#906的份兒, 但我很有信心, 耐心持有一定會能明顯跑贏指數。

本來做了一些功課, 不過我自問我不會比goldone兄這篇寫得更好, 要了解中糧包裝請移玉步。

以下純粹是我的直覺而寫, 我沒有良好的往績, 所以聽聽便算。

(申報: 本人現時持有中糧包裝#906)

引起我對中糧包裝的注意, 源自本年10月15日以$5.51配售1.66億股新股(佔原有股本的20%), 集資約9億港元, 用以興建新生產線及一般營運資金。

(相關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1016/LTN20121016007_C.pdf)

據悉, 配售於90分鐘內已足額認購, 我相信後市理應看高一線。而我更視這次配售是一個行情的開端。

(有關配售的最詳細報道: http://cn.financeasia.com/News/319374,%E4%B8%AD%E7%B2%AE%E5%8C%85%E8%A3%85%E4%BB%A5%E6%96%B0%E8%82%A1%E5%8F%91%E5%94%AE%E6%96%B9%E5%BC%8F%E5%8B%9F%E8%B5%841.18%E4%BA%BF%E7%BE%8E%E5%85%83.aspx)

經過一輪google, 發現#906是令網友失望的股票, 沒有見過有人說在此股身上有賺過錢, 即便2012年的走勢是整體向上也好。

此股的股性就不是大上大落型, 買入#906就是要有心理準備要坐。無論以股價(圖表)而論, 還是最近的業績(基本面)而論, 兩者都是向好。大市沒有問題, #906向上爬行是大概率的事件。

配售後, 公眾股東佔23.09%, 即2.3億股, 市值約12億幾, 承配人的9億元股份我相信不會在現價就拋, 其餘全是中糧控股。可見#906並不是太流通的股份, 配售後就更肯定有基金介入, 我想以realforum的用語來說#906就是一隻基金股。

我的感覺現時#906是收集階段, 再等等才會「開車」

我期望#906的回報能夠同步於業績的增長, 即盈利升3成, 股價都跟升3成已經收貨。

是次配售的安排行有中銀國際, 渣打, 及高盛。近日我觀察盤路發現, 最為活躍是高盛的經紀牌, 我猜想應是「有人做野」。

繼續追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