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數日的調整之後,周二滬深兩市股指終於迎來了小幅反彈,盡管市場呈現個股普漲之勢,但低迷的成交量仍顯示,A股的調整或許並未結束,這只是在短線超賣之後股指的自然反彈而已,A股的築底之路或仍將漫長。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早盤基本維持周一收盤點位窄幅震蕩,盡管個股普漲態勢明顯,但漲停個股卻並不多,市場成交也較為清淡。午後股指一度翻綠,但尾盤的拉升使得股指以全天高位報收。上證指數最後報收2971.28點,上漲17.89點,漲幅0.61%,成交1293億元;深成指報收10250.54點,上漲65.06點,漲幅0.64%,成交1933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13.21點,上漲14.03點,漲幅0.67%,成交548億元。
盡管從個股漲跌家數來看,市場周二普漲態勢較為明顯,但具體落實到成交量上,全天兩市合計僅為3226億元,量能明顯不足,這也使得大部分市場人士認為這僅僅是下跌過程中的反抽走勢,股指尚未出現見底信號,A股尋底之路仍將繼續。
財富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孔逸認為,調整不會很快結束。從上證綜指看,這兩周的調整幅度並不算大,但個股普遍跌幅超過10%甚至20%。從趨勢上看,調整已經開始,流動性、風險偏好和企業盈利目前都不支持A股的繼續上漲,估值的回歸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談抄底還言之過早,市場或將在2600-3100點的區間內來回震蕩,建議投資者進入區間的下半區域再擇時做波段。
而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等通過研究發現,目前A股基準指數估值水平正在下降。截至2016年7月29日收盤,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市盈率分別為13.05、30.02、35.66、51.35倍,創業板指數相對上證綜指估值為3.93倍。以2010年至今的區間觀察,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估值水平基本在均值水平。
而從不同風格股票的估值水平來看,金融、周期、消費、成長、穩定類股票市盈率分別為8.24、35.06、32.7、52.49、15.91倍,市凈率分別為1.21、2.13、3.87、4.45、1.69倍。以2010年至今觀察,金融、穩定類估值處於均值水平,周期、成長、消費高估。
從行業估值水平來看,目前石油、煤炭、有色、鋼鐵、國防軍工高估程度較高。從PE、PB偏離度的角度看,估值正向偏離度最大,即估值最便宜的行業集中於第三象限,而估值水平最高的行業則集中於第一象限。銀行、非銀行金融、電力與公用事業處於第三象限雙向低估。目前輕工、鋼鐵、有色明顯雙向高估,煤炭、石化市盈率高估市凈率低估。
而估值的差異,包括估值最高行業與估值最低行業的估值差與估值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市場情緒的高低與變化。過去一個月A股估值差與估值比回升,表明市場情緒出現回升。上周估值比明顯回落,市場情緒回落。
隨著“閨蜜幹政”醜聞持續發酵,韓國樸槿惠政府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
即便樸槿惠接連兩次向民眾道歉、並將總理更換為與自身派別相左的人士,這場風波不僅沒有停下來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引發了韓國民眾的憤怒和無力感。
大遊行將繼續
本月5日,首爾大街上的楓葉正當時,瑟瑟寒風預示著首爾冬日的來臨。而許多韓國民眾卻在這樣的夜晚站立街頭,手里拿著蠟燭和要求樸槿惠“下野”的牌匾。
這一天,韓國爆發了今年規模最大的反政府遊行,訴求只有一個——樸槿惠立刻引咎辭職。
在遊行現場,第一財經記者見到了許多韓國民眾,男女老幼整齊地靜坐在政府機構集中的光華門廣場,高舉要求樸槿惠下臺的標語。
據當地警方通報,當天共有近十萬民眾參加遊行,為防止意外事故,警方派出了近4.5萬警力保持現場秩序。
不過,相比警方的擔憂,現場的氛圍卻顯得平靜,甚至有些歡樂:臺上的歌手和文化人士熱情地邀請臺下民眾唱歌,而臺下民眾也邊舉蠟燭,邊為表演者歡呼。
唯一的不同是,遊行中所唱的歌曲,歌詞都被改編為要求樸槿惠立刻下臺的內容。
除此之外,現場出現樸槿惠“語錄”的時候,雖然有民眾激動地大喊,但全程幾乎保持高度理性,並沒有出現警方擔憂的暴力事件。
與此同時,自從10月29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反樸槿惠遊行以來,每天都在爆發不同規模的遊行,文化界、宗教界、學生群體紛紛發表時局宣言,要求樸槿惠盡快下臺。而樸槿惠日益下跌的支持率也已經不再是新聞,青瓦臺人士也坦言“早就預料到支持率會跌至個位數”,而對此“無可奈何”。
這種被韓國媒體稱為“崔順實綜合癥”的現象,直接將韓國民眾從各行各業引到了街頭,本次遊行的主辦方還預告,12日將舉行“全民大行動”,直指樸槿惠下臺、嚴懲崔順實。
民眾只剩無奈
對於今年正在首爾瑞草區某高中就讀高三的女生徐炫雅(音譯)來講,來到遊行的現場,實屬不易,因為當天距離韓國的大學入學考試“修能”僅剩下12天。
不過,她卻向第一財經記者無奈地搖頭:“此刻我已經沒有什麽學習的想法了。”
“原本,我曾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所以在韓國大學入學競爭再激烈的情況下,也默默地忍耐著努力學習,但是看到了崔順實、再看到了憑借有權的母親就能輕松進入韓國排名前十的梨花女大的女兒,此刻真的有一種疑問:到底是能力重要,還是投好胎重要。”她接著說道。
而站在徐炫雅旁邊的同班女生說:“原本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女檢察官,維護國家和民眾的正義;但看到現在檢察院的無力,我默默地將這個理想收起來了。”
與此同時,第一財經記者在遊行現場遇到了一位在首爾中區某中學執教的教師,她稱:“其實,現在許多學生對於這個案件同樣了如指掌,只是他們不會說出來,而自己會默默地思考,然後一個人獨自落淚。雖然我在學生面前怕影響他們的心態而不做任何表述,不過作為一個有投票權的韓國成年人,對於沒有投票權的學生們,此刻感到非常羞愧和無奈,也希望樸槿惠能夠盡快下臺,我也能夠自信的向學生們講述‘正義一定會勝利’。”
與此同時,記者還在現場看到了一些推著嬰兒車的家長們,這些被稱之為“嬰兒車”大軍的家長們,在他們的嬰兒車上紛紛粘貼著“我要給我的孩子更加公正的社會”、“在這些孩子們面前,我們是否會感到羞恥”等標語,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對於事件的憤怒。
一位婦女在集會發言中說到:“孩子問我崔順實是誰,還問總統是誰?但我無法回答。為什麽這些羞愧感要由我們來承受呢?我希望破壞民主和憲政秩序的崔順實集團受到處罰,還希望處於問題中心的樸槿惠總統擔起責任,樸槿惠總統請辭去職務。”
在韓國社交網站上,位於韓國全羅北道的圓光高中高三學生更是在網絡上掛起海報,直指樸槿惠,並諷刺稱“姐姐,我家人太平凡了,沒有錢買馬”(崔順實的女兒鄭宥拉是依靠賽馬項目進入梨花女大的);而首爾市長樸元淳在其個人主頁上轉發了一個小學生的考試卷,回答“在韓國,由誰管理這個國家”一欄上,赫然寫著“崔順實”三個字,網民對此表態稱“心痛”、“恥辱”。
退黨熱線被打爆
與此同時,韓國的兩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國民之黨也發布聯合聲明:要求樸槿惠立刻取消為克服危機而進行的新總理任命,並表示將拒絕配合、批準樸槿惠提出的改革案。
在此基礎上,本月6日,共同民主黨的47名國會議員更是警告:要求樸槿惠立刻“退居二線”,徹底從國家政治、治理中脫手,將國家權力徹底轉讓給新上任的總理,否則將會展開新一輪的抗擊行動。
相比在野黨的“攻擊”,執政黨內部的紛爭和眾叛親離才是樸槿惠政府的致命傷。
韓國《朝鮮日報》報道,本月6日,執政黨新國家黨首席發言人廉東烈表示,在對民眾道歉的同時,新國家黨也將努力克服現有的國家危機。
不過,這番解釋並沒有能夠使韓國民眾買賬:部分黨內議員認為“現有的黨內領導層無法克服巨大的危機”,並認為“黨領導層應該全部引咎辭職,並徹底重新改組”;有部分核心職位的黨職人員也宣布辭職以敦促樸槿惠的親信,現新國家黨黨首李貞炫共同辭職。
對於這種聲音,李貞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感到責任重大”,同時拒絕立刻辭職,並認為“有責任將國家政治和黨內紛爭重新扶回正軌”。
一方面,執政黨內部就責任分擔的鬥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另一方面,新國家黨在韓國各地的辦公室的“退黨熱線”則快被打爆。
韓國《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樸槿惠在第二次對民眾的道歉中,在澄清對於其“加入邪教”等傳聞的同事,不僅沒有提及到“責任總理”、“退居二線”的關鍵詞,反而還表示出繼續掌權的意願,表示“國政一刻也不能中斷,為防止更大的國政混亂和空白的局面,查明真相和追究責任的事就托付給檢查機關,而政府要盡快恢複本應履行的職能。為履行好國民托付給我的責任,將與輿論界,宗教界人士和朝野代表經常保持溝通,真誠聽取國民和國會提出的要求。”
當道歉通過電視直播後,在執政黨內部引起了巨大的退黨潮。
據該媒體報道,在這段講話出爐以後,新國家黨位於韓國各地的辦公室便接到無數要求退黨的電話,與此同時,還要求“自己地區的議員也要一同退出執政黨”,以至於部分地區的辦公室因無法承受眾多電話而不得不“拔掉電話線”。
更不同尋常的是,即便是樸槿惠多次面臨政治危機仍堅決表示“維護總統”的大邱、慶尚北道地區的黨員,近日也紛紛要求退黨。
另外,“薩德”導彈問題也是新國家黨的夢魘。
自從美韓當局於7月宣布在韓國慶尚北道布置“薩德”導彈以來,韓國國內便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對潮。在位於“薩德”預定布置的慶尚北道星洲郡,原本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雖然人口較少,但絕大多數民眾支持新國家黨。許多民眾甚至自發提交退出新國家黨的申請,而反對“薩德”導彈的在野黨人士卻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甚至有部分當地元老主動表示支持在野黨,並當場入黨表示支持。
在“薩德”布置消息發布以後,星洲郡內4200名新國家黨黨員中有近3000名新國家黨黨員申請退黨,位處“薩德”導彈布置地點較近的慶尚北道金泉地區也掀起了退黨潮,而慶尚北道周邊地區也有數百名黨員退黨。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新國家黨國會議員更是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對於保守傾向的選民來講,除了新國家黨並沒有任何選擇,所以還會稍稍猶豫一下……不過,如果非樸槿惠親信的部分議員真的選擇退出新國家黨,並創造傾向於保守的第三黨,那麽新國家黨將很難阻止觸發起來的退黨潮,並將面臨創黨以來最大的危機。”
韓國專家:應重建民眾信任
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韓國”4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樸槿惠的支持率已經跌至5%,創下韓國歷屆總統最低紀錄。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因處理不當而使韓國經濟陷入泥潭的金泳三曾創下6%的低支持率。
韓國建國大學教授崔根培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則認為:“現階段樸槿惠推行的創造經濟、經濟改革三年規劃等,很明顯已經無法正常執行了;許多民眾不會信任樸槿惠和她的政策,而企業也會更多的“看眼色”,無法正常決策。失去了政府有效管控的韓國經濟,將會像失去了中樞的大腦一樣。”
崔根培還認為:“為了能夠對危機進行有效的管理,則首先需要恢複政府和經濟決策者的信賴;並組織一個即便政權更叠、仍然能夠保持客觀性的,民眾信賴的經濟決策團隊,並具有一貫性的推行多項改革措施。”
在要求樸槿惠下臺的遊行現場,記者遇到的一位大學生的表示,也許正是韓國民眾此刻的心聲。
“雖然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遊行,我們敢出來遊行,接受外國記者的采訪,正是要體現壯士割腕的決心;我們將以我們自己的手,消除並改正不公平,讓不正常的東西回歸到正常化;相信這也是我和所有參與遊行的韓國民眾的共同想法。”
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10月,我國成品油出口量達到3811萬噸,同比增長37.4%,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總量。從凈進口到凈出口,再到出口量不斷創新高,我國成品油進出口貿易格局在短短幾年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新華社11月18日消息,國內煉油產能在不斷增加,而成品油整體需求增速放緩,出口成為平衡國內市場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深度參與國際貿易競爭,也是檢驗我國成品油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業內專家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成品油出口量仍將不斷擴大。
據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加祥介紹,2010年以來,我國成品油消費年均增速已降到4.2%。其中,2015年我國柴油消費已達到峰值,預計在2025年和2035年汽油消費和航空煤油消費也會先後達到峰值。在供應市場,目前我國煉油能力超過7億噸,產能過剩嚴重,而且“十三五”期間煉油產能仍將進一步擴大。這意味著煉油能力過剩的問題將進一步凸顯。
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總裁趙勇在第五屆中國國際石油貿易大會上表示,其實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成品油出口量就已超過去年總量。目前,我國成品油主要向東南亞出口,也有部分資源流向澳大利亞和南美市場。
趙勇介紹,2015年我國煉油能力達到每年7.3億噸,2020年或達到每年8億噸,每年產能過剩約8000萬噸。在此背景下,預計我國成品油出口或繼續擴大。從全球成品油貿易市場環境來看,近年來,全球新增煉油能力主要集中在中東、印度和中國。預計2020年全球成品油需求量達到49.5億噸,不過,從全球煉能擴展的速度來看,全球成品油市場也呈現供應過剩的局面。
曾經有人提出質疑,為什麽我國大量進口原油卻還要向海外出口成品油?其實,原油進口和成品油出口並不存在對立關系。相反,日本、韓國、新加坡這些幾乎100%依賴進口原油的國家一直是亞太地區活躍的成品油出口國,而且成品油加工已經成為這些國家的重要經濟產業。近年來,我國煉油能力不斷提升,使得國內成品油市場由供應短缺變為富裕過剩,進而成品油出口成為調節國內市場平衡的重要工具。
隨著我國成品油出口不斷放大,亞太地區成品油貿易格局也發生了改變。毛加祥表示,我國成品油出口面臨著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的競爭。這些國家對成品油出口實施免稅的鼓勵政策,呼籲我國也加大對成品油出口的支持力度,提升我國成品油出口的國際競爭力。
其實,國際成品油貿易市場新近崛起的“明星”不是只有中國。據劍橋能源咨詢石油市場研究經理劉海全介紹,2013年以來,美國煉廠的成品油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中東地區也在延長其石油產業鏈,從上遊向中下遊拓展。
毛加祥表示,如果我國成品油出口半徑只局限於亞太地區的話,我國仍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如果繼續擴大出口面,就需要配套大型成品油出口設施,包括碼頭、倉儲、運力等。
24日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同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舉行會談時表示,英國脫歐後仍是北約的重要成員國。
英國首相辦公室發布消息稱,特雷莎·梅當天下午在首相官邸唐寧街10號會見了斯托爾騰貝格,雙方就涉及安全領域的問題展開了廣泛商討。
特雷莎·梅對北約表示支持,並稱英國仍是北約的重要成員國。斯托爾騰貝格也對於英國在北約中發揮主導作用這一點表示認同,英國支持各成員國的軍費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且在東歐的軍力部署中派遣了軍隊。
據報道,梅與斯托爾騰貝格已商定,將繼續與其他成員國就軍費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提高至2%的必要性展開對話。但目前僅有美國、英國、愛沙尼亞、波蘭和希臘5個成員國響應。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
不過,在英國脫歐公投前,據法國《費加羅報》6月6日報道,斯托爾滕貝格曾表示,對於北約而言,英國繼續留在強大的歐洲更為重要。
斯托爾滕貝格稱,當前時期有2個標誌即為大量威脅和不穩定。歐洲需要更多合作,而非不穩定。他解釋說,對於北約而言,重要的是,英國繼續留在強大的歐洲。這對於英國、歐盟和北約而言都是有利的,有助於促進歐盟與北約在安全和戰略方面的合作。
12月29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回應了國內外媒體高度關切的熱點敏感問題。對於外媒報道一些外商投資企業感覺其在華境遇和投資機遇不如從前的問題,沈丹陽表示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將為外資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中國仍將是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熱土。
有記者問到,不斷有國外媒體報道,一些外商投資企業感覺其在華境遇和投資機遇不如從前了。還有一些外商投資企業反映在華投資經營比原來更困難,盈利狀況有所下滑。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回應稱,近年來,我國吸收外資的環境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尤其是要素成本上升,市場競爭激烈,部分外資企業相對優勢逐漸縮小,一些比較依賴低成本和優惠政策的外資企業確實遇到了經營困難,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可能因為上述原因,少數外資企業發出了這樣那樣的抱怨和評論。國外一些媒體也有一些類似的報道。這些說法和報道多數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反映中國投資環境和投資機遇的真實情況。
真實情況是,2010年以來,中國每年實際使用外資都超過1100億美元,居世界前列。今年1-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318億元人民幣,增長了3.9%,連續24年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事實上,中國政府在改善投資環境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各界的廣泛認同和積極評價。聯合國貿發會議《2016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中國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東道國之一;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2016》報告顯示,超過2/3的歐盟在華投資企業實現盈利;中國美國商會2016年調查顯示,超過60%的會員企業將中國列為全球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68%的企業有擴大在華投資的計劃。
從各國公布的許多數據和實例來看,也並不支持所謂中國投資環境惡化和機遇喪失的觀點。今年以來,美國、歐盟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5.4%和43.9%。美歐對華投資中,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的大項目較多,投資者不乏一些知名跨國公司,大眾、寶馬、奧迪、戴姆勒、西門子、碧辟、液化空氣、宜家等公司大幅增加對華投資。這些實例都顯示了跨國公司植根中國、深耕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另外,據國家統計局12月27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萬億元,增長10.8%,其增幅高於其他類型企業,總體來看,外資企業在華盈利狀況還是不錯的。
沈丹陽特別強調,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將為外資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將保持在6.5%以上,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今年1-11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4%,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71%,是新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預計到202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到10萬億美元。此外,未來5年中國的進口總額將不少於8萬億美元。當前中國的消費需求,包括高品質的產品消費、高品質的服務消費,以及農村的消費升級,都孕育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內需潛力。同時,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調整產業結構、增加研發投入、提高要素生產率、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都將為外資企業帶來更多更廣的投資機會。
沈丹陽表示,明年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開放,減少對外商投資的限制措施,保持外資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更加重視外資企業的關切,依法維護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營造更加公平、更為透明、更可預期的投資環境,相信中國仍將是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熱土。
21日據中國網消息,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三年。今年消費仍將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
高虎城指出,長期以來,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三駕馬車”當中的投資和出口對經濟的拉動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這個局面到2014年發生了變化,2014年消費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當中的第一驅動力,這個狀況已經延續了三年。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情況下,這一變化充分說明我國的經濟結構正在經歷著歷史性的重要轉變,也就是說,朝著進一步擴大內需的方向在轉變。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6%,比上年提升了4.9個百分點,消費動力還在不斷增強。
當前,我國消費品的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五個重要轉變:一是消費需求由滿足日常需求向追求品質轉變。二是消費方式由單純的線下向線上和線下融合發展的轉變。三是消費品類從商品為主向商品和服務並重轉變。四是消費行為從千人一面向個性、多元轉變。五是消費理念從講排場、重攀比向綠色節約轉變。
高虎城強調,從供給側來看,我們的產品和服務供給與旺盛的市場需求還不能完全匹配,商品種類、服務門類還不夠豐富,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供給側結構改革深入發展,“十三五”期間消費仍將保持昂揚向上的發展態勢,對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還將進一步體現出來。今年預計全國消費還會呈快速增長的勢頭,我們將從強化創新驅動、深化流通改革、調整供給結構、優化消費環境等四個方面入手,著力補齊流通效率低、成本高、環境差、供需結構錯配等短板,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推動消費升級。
據外匯局消息,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就2018年4月份外匯儲備規模變動情況答記者問表示,截至2018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49億美元,較3月末下降180億美元,降幅為0.57%。
4月,我國跨境資金平穩運行,外匯市場繼續呈現供求平衡格局。國際金融市場美元指數上漲超過2%,主要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下跌和資產價格回調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下降。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開局良好,轉型升級深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並保持基本穩定,匯率預期合理分化,境內外匯市場供求自主平衡。
展望未來,我國經濟有條件有能力延續穩中向好態勢。隨著對外開放新格局有序推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我國跨境資金仍將保持雙向流動、總體平衡的格局。與此同時,雖然面臨各種不確定性,但全球經濟仍將保持複蘇勢頭。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保持總體穩定。
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5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1.8%;PPI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4.1%。
5月CPI同比漲幅與上月相同,連續兩個月處於“1時代”;PPI同比超預期增長4.1%,專家預測未來幾個月原油、有色金屬、黑色金屬以及煤炭價格大概率上行,PPI有望維持在4%左右。
食品價格是CPI環比下降主要因素
5月份CPI環比繼續下降,同比漲幅與上月相同。興業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5月份CPI保持溫和的背後,有兩方面因素在支撐:一是食品在經歷了年初的快速上漲之後快速回落,截至 4 月,累計環比漲幅處於近年較低水平;二是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基本完成後,近年醫療保健的同比漲幅不斷回落。兩個因素或對沖油價上漲對CPI的拉動效應。
從環比看,5月CPI下降0.2%,降幅與上月相同。食品價格下降1.3%,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26個百分點,是CPI下降的主要原因。非食品價格上漲0.1%,影響CPI上漲約0.10個百分點。
受國內成品油調價影響,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3.7%和4.1%,影響CPI上漲約0.07個百分點。居住價格上漲0.1%,衣著和醫療保健價格均上漲0.2%,三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06個百分點。此外,飛機票、賓館住宿和旅遊價格分別下降7.7%、1.9%和1.6%,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05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CPI上漲1.8%,漲幅與上月相同。食品價格上漲0.1%,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2%,影響CPI上漲約1.74個百分點。其中,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5.1%,教育服務類價格上漲2.7%,居住類價格上漲2.2%。
據測算,在5月份1.8%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1.4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
中資國信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鄭後成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CPI連續兩個月處於“1時代”,疊加考慮基數逐漸擡升,M2增速處於低位,預計未來幾個月CPI將處於2%左右。綜合CPI走勢、央行定向降準以及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預計2018年基準利率大概率保持不動。
PPI同比反彈至近四月高位
5月PPI同比反彈至近四個月高位,環比由降轉升。鄭後成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PMI等先行指標來看,5月PPI超預期反彈早有征兆,5月PMI數據中的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與出廠價格均強力反彈,其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創近四個月新高;出廠價格指數創近五個月新高。
從同比看,PPI漲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上漲5.4%,漲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3%,擴大0.2個百分點。
在主要行業中,漲幅擴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合計影響PPI漲幅擴大約0.67個百分點。
漲幅回落的有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上漲10.6%,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上漲3.8%,回落0.6個百分點。
據測算,在5月份4.1%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3.9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2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PPI由降轉升。生產資料價格由降轉升,上漲0.5%;生活資料價格持平。
分行業來看,在調查的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5個行業產品價格上漲,比上月增加13個。在主要行業中,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影響,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上漲7.5%,漲幅比上月擴大4.3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上漲3.6%,擴大2.9個百分點。受鋼材市場需求較旺影響,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由降轉升,上漲1.3%。上述三大行業合計影響PPI上漲約0.3個百分點,占總漲幅的75%左右。
鄭後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PPI是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的重要影響因素。5月PPI超預期上行,PPI與PPIRM剪刀差收窄,疊加考慮水泥等高頻數據回暖,6月8日公布的進出口數據均超預期,預計5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將表現良好。
與PPI走勢一致,5月工業生產增速也有望繼續反彈。西南證券發布的一份研報表示,5月份六大發電集團耗煤量、旬度鋼產量同比增速均較4月份大幅提升,預計5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在4 月高增速基礎上略有上升。
鄭後成預測,未來幾個月,預計原油、有色金屬、黑色金屬以及煤炭價格大概率上行,PPI有望維持在4%左右,從這一點來看,進一步驗證2018年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不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