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滴滴宣布全新升級組織陣形:成立兩大事業群和多個事業部

2月16日消息,第一財經獲悉,滴滴出行通過全員郵件宣布了2017年的五大戰略關鍵詞及全新升級的組織陣形。滴滴出行CEO程維和總裁柳青在郵件中表示,未來5年,希望滴滴成為一個世界級的科技公司去繼續推動和引領全球交通和汽車產業的變革。在出行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成為全球最大汽車運營商和智能交通技術的引領者。

2017年滴滴的五大戰略關鍵詞為:修煉內功、智慧交通、專車決勝、全球布局、洪流落地。為更好地支撐戰略落地,聚焦資源協同發力,滴滴升級了公司的組織陣形。

此外,升級後滴滴內部將形成兩大事業群、一個FT團隊、多個事業部協同高效發展的獨特架構。

具體來說,兩大事業群為快捷出行事業群和品質出行事業群。快捷出行事業群,下設出租車事業部、快車事業部、優步事業部、平臺運營部和運力中心。

2017年,滴滴出租車、快車、優步三大業務將加速全方位融合,關註安全和體驗,為全社會提供為快捷、高性價比的一站式出行服務;在持續利用技術手段提高出租車運營效率、減少空駛、提高出租車司機收入的同時,滴滴也一直加速推進出租車網約車的多元化融合。快捷事業群也將投入更多的資源為傳統出租車企業提供更深層次的融合發展、轉型升級解決方案,積極協助出租車企業在巡遊車業務升級、網約車業務發展上進行探索,進一步提速出租車網約車兩種業態的融合發展進程。

品質出行事業群則將以“打造世界級的優質服務”為目標,下設專車事業部、代駕事業部、企業級事業部、豪華車事業部。

今年,滴滴將進一步打造服務品牌,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除了為用戶提供標準優質的車內環境、訓練有素的司機以及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外,也將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讓司機真正感受到職業的尊嚴、擁有服務精神,進而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作為今年滴滴五大戰略的其中之一,新成立的智慧交通FT團隊,下設公交事業部(原巴士事業部),由章文嵩領導,將與各地政府一起攜手打造智慧交通體系,用大數據賦能城市交通治理;去年,在智慧交通建設方面,滴滴已與多個城市的政府部門達成戰略合作,協同創新。程維、柳青在郵件中表示,在這一領域,滴滴希望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交通綜合服務提供商。

另外,在此次組織陣形升級中,滴滴成立了國際化事業部,由戰略部負責人朱景士(Stephen)負責。滴滴原戰略合作部負責人楊峻將領導新成立的汽車資產管理中心及海浪(租車)事業部。

滴滴安全管理部由侯景雷負責,2017年,安全管理部將與滴滴各部門、各團隊協同一致,持續建設、完善滴滴安全體系,滿足民眾安全出行的需要。同時,由王嘉傑(Philip)擔任市場部負責人,旨在升級滴滴品牌和美譽度。

以下是程維、柳青發送的全員郵件全文:

親愛的小桔人:

大家新年好!

過去的一年是滴滴里程碑式的一年,通過安全、體驗和效率的不斷提升,我們在出行的各個垂直領域獲得突破,實現快速成長並成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然而這只是交通出行和汽車產業未來5到10年變革的一個序章,正如在年會上和大家交流的,今年開始,我們共同努力,推動滴滴成為引領汽車和交通行業變革的世界級科技公司,在出行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成為全球最大汽車運營商和智能交通技術的引領者。

經過多輪的戰略討論與思考,公司在2017年提出五個戰略關鍵詞:修煉內功、智慧交通、專車決勝、全球布局、洪流落地。這對我們自身,尤其是我們的組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支撐戰略落地,聚焦資源協同發力,更好服務客戶,創造價值,公司將對組織陣形做如下升級:

1、成立快捷出行事業群,包括快車事業部、出租車事業部、優步事業部、平臺運營部和運力中心。原快車事業部/平臺運營負責人陳汀擔任事業群負責人,並兼任出租車事業部負責人。原出租車事業部負責人曹放將調任CTO助理,參與CTO線前沿業務建設。孫樞擔任快車事業部負責人,汪瑩(Kate)擔任優步事業部負責人,向陳汀匯報。

未來快捷出行事業群將通過打通出租車、快車融合發展,建立健康的司機生態,不斷提升效率,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可信賴的出行服務;

2、成立品質出行事業群,包括專車事業部、企業級事業部、豪華車事業部、代駕事業部。原專車、代駕、海浪事業部負責人付強擔任品質出行事業群負責人。杜錦程擔任企業級事業部負責人,仇廣宇擔任專車事業部負責人,龔昕擔任代駕事業部負責人,楊楠擔任豪華車事業部負責人,向付強匯報。

未來事業群將以打造品質出行服務為己任,為滴滴註入服務基因,讓滴滴成為世界領先的優質服務平臺。期待品質出行事業群充分整合資源、發揮合力,打造服務品牌;

3、新成立智慧交通FT團隊,由章文嵩整體負責,巴士事業部將正式更名為公共交通事業部,繼續由李錦飛負責,匯報給章文嵩。

未來智慧交通FT團隊將與各地政府一起攜手打造智慧交通體系,讓整個城市的交通效率更高,公眾出行的體驗更好,用大數據賦能城市交通治理;

4、新成立國際業務事業部,由朱景士(Stephen)負責,啟動實質性全球業務拓展。作為第一站,顧濤將擔任巴西團隊負責人,向Stephen匯報,助力當地合作夥伴,陳熙(Kevin)將接替顧濤負責總裁辦工作。

國際業務事業部將把我們在中國探索出來的創新產品、技術與服務,在全球市場進行推廣,服務更廣大的人群、更多元化的城市;

5、由楊峻擔任汽車資產管理中心及海浪事業部負責人,任命肖雙生為海浪事業部AGM,向楊峻匯報。

在可見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時代,滴滴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運營商之一,為此我們必須提前錘煉、沈澱我們的汽車資產管理及運營能力,推動洪流戰略落地;

6、由侯景雷擔任安全管理部負責人,直接向Will匯報。任命包峰為安全管理部AGM,向景雷匯報。安全工作是滴滴最為重要的事情,不容有失。希望安全管理部和公司各部門、各團隊協同一致,大幅提升安全系數,降低交通事故率,滿足廣大民眾安全出行的需要;

7、由王嘉傑(Philip)擔任市場部負責人,向Stephen匯報。伴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滴滴品牌已深入人心,成了萬千消費者出行的第一選擇,結合公司的戰略方向,希望市場品牌團隊再接再厲,為滴滴品牌升級、美譽度提升做出新的貢獻。

2017年,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更大的夢想在前方召喚著我們前行!前路依然會有荊棘,會有數不清的困難,但期待全體小桔人不忘初心、堅持使命驅動,做正確的事情。與此同時,牢記對用戶、對司機、對合作夥伴的感恩之心、敬畏之心。2017,我們一起加油!

Will & Jea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91

京東成立服飾事業部,劉強東能做好女人生意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320/161977.shtml

京東成立服飾事業部,劉強東能做好女人生意嗎?
羅超 羅超

京東成立服飾事業部,劉強東能做好女人生意嗎?

京東服飾將憑借著國際化、個性化以及獨特的聯合營銷模式,形成差異化發展,抓住中國消費升級的風口。

曾幾何時,電商巨頭之間的競爭是模式之爭,人們為C2C還是自營B2C還是POP模式更好吵得不可開交。最近幾年,電商模式趨同,京東發力POP平臺、美麗說蘑菇街做起了B2C。電商巨頭們的競爭焦點轉移到品類精耕細作,尤其是對強勢品類的血拼。在天貓大力做電器城之時,京東也已高調殺入天貓大本營大力做起服飾品類。至此,電商最重要的三大品類:鞋服箱包、3C家電和美妝,京東已拿下其中兩個,美妝或許已在其計劃之中。

京東加碼服裝電商加入黃金賽道

3月16日,京東宣布將服飾家居事業部一拆二,成立大服飾事業部和居家生活事業部。大服飾事業部包括服裝部、服裝自營部、運動健身部、鞋靴箱包部、奢侈品珠寶部、鐘表業務部、國際品牌部、大服飾自有品牌等八大業務部門及相關支持團隊。負責人為2017年空降的丁霞,她在國際零售行業擁有超過20年的工作經驗,是最早推動服裝行業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高管人士之一,任命郵件顯示,丁霞將直接向京東CEO劉強東匯報,京東對服飾業務的重視力度可見一斑。

46eae361a0cf46148ea4b21e3669248920170316152735

如果說電商是中國零售業的皇冠,那麽服飾就是這顆皇冠上的明珠。“馬雲背後的女人”這個段子體現出服飾在電商中所扮演的作用。由於龐大的市場需求以及標準化、易配送,鞋服箱包是電商最早涉足、也是最成熟的品類,它一度占電商整體交易額達到四分之一。第三方數據顯示,2016年第3季度中國B2C市場服裝交易規模達2480億元人民幣,占整體交易比例達到19%。同時,這個市場增速遠超大盤,2016年3季度同比增長高達60.6%。

服裝本身就是一塊巨大的蛋糕,這個領域除了有天貓這個一家獨大的巨頭之外,之後還催生了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唯品會,美麗說蘑菇街轉型電商之後同樣押註服裝,就連跨境電商平臺們,也都會在首頁給服飾類商品留下大量位置。這是電商最熱門也是最紅海的賽道,京東不可能錯過,加碼服飾市場是順勢而為。

不過,蛋糕再大也不是每一家都能吃,服裝電商玩家就像流水席來了又走,凡客、夢芭莎們就沒撈到什麽好處。京東服飾2011年上線,2014年成為中國B2C服裝服飾品類的老二,過去五年中,京東服飾業務複合增長率超過100%,高於行業增速。2016年,京東新用戶首次購買的品類中,大服飾占據了40%以上,可見京東在服飾上厚積薄發,“女人上天貓、男人上京東”已經是站不住腳的說法。

消費升級成京東服飾業務的超車彎道

對於服裝電商這顆明珠,立誌要做全球最大在線零售平臺的京東不會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心態。京東服裝就像天貓電器城,京東的野心是與天貓正面交鋒。不過,當天貓做品牌、淘寶做長尾的套路讓阿里在服裝市場形成顯著優勢之後,京東的機會在哪里?再說,這個市場還有唯品會、美麗說和蘑菇街等小型對手,京東又如何應對?

過去五年以來,京東服裝還在迎頭猛追,更多是在默默布局,以做到“人有我有”,在品牌、品類、sku數以及個性化服務上向對手看齊。京東服飾上線與京東POP開放戰略幾乎同步,最初就開放給了品牌和商家,現在國際國外的眾多大牌包括Lacoste、Converse、Ray-Ban、Guess、Calvin Klein、Under Armour等均已入駐,不少之前入駐友商平臺的品牌也加入了京東,甚至只與京東合作,且京東服飾已覆蓋服裝、運動、鞋靴箱包、奢侈品、珠寶、鐘表等核心細分品類。

在成立大服飾事業部之後,京東的機會是借助於中國消費升級的大勢,彎道超車。中國人需要穿更好的衣服、用更好的包包、戴更好的珠寶,尤其是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他們對服飾商品的追求更高,要時尚、個性、大牌、體驗,這是京東的機會,因為從3C數碼切入且堅持品質購物路線,京東最初就圈占了對價格不敏感、對體驗有要求的高消費用戶群,這正是中產階級用戶的典型特征。

而在服裝這件事情上,京東將會在這些方面進行差異化發展:

1、強調國際化戰略,與友商搶大牌。

京東一直堅持正品路線,並率先喊出品質購物口號,2016年雙11期間強調“好貨”。這對於國際品牌有很強的吸引力,並且京東在美國上市之後,國際知名度也大幅提升。NAUTICA、RIMOWA、Trussardi、雷朋、TOD’s、Hogan、新秀麗等國際品牌進軍中國電商市場,都率先與京東達成合作。除了積極引進國際大牌之外,京東積極布局時裝周。2015 年 9 月京東扶持的設計師亮相米蘭時裝周,同步上線意大利時尚館。2016年2月京東攜手中國設計師亮相紐約時裝周,同步上線美國時尚館。通過布局時裝周,京東服飾緊追國際潮流,同時引進海外大牌。天貓自然不會放棄國際化這顆棋子,在布局時裝周引進大牌,京東與天貓正在全球範圍博弈。

2、推出個性化服務,迎合消費趨勢。

2016年9月京東攜手品牌亮相倫敦時裝周,這一次京東並沒有上線英國時尚館,而是啟動「京·制」戰略,這是京東從引入品牌規模化銷售到與設計師合作提供個性化定制的開始。個性化成了京東服飾的核心戰略之一,它上線了設計師頻道,提供服裝定制和個性定制,滿足新生代用戶尤其是新興中產階級追求時尚卻不從眾的消費觀。在宣布成立大服飾事業部後,京東透露將會著力於打造買手團隊,以提供更具特色的選品,此舉同樣是為了提升京東服飾的個性化能力。

3、強化聯合營銷,為商家帶來真金白銀。

與其他電商平臺更註重自動化營銷不同,京東越來越傾向於中心化、有組織和聯動式的聯合品牌營銷。在服飾上,京東也很註重與品牌聯合營銷。

京東是許多品牌單品的首發站點,CK (Calvin Klein)、G-STAR 、ECCO、Under Armour、新秀麗、RIMOWA都曾在京東首發新品,讓服飾產品跟手機一樣擁有“發布會”對於品牌傳播和銷售拉動作用明顯。還有,京東超級品牌日的本質是將618常態化,換句話說,京東有許多個機會創造618的效果,服飾就是超級品牌日的重要參與者,2016年5月,京東周生生超級品牌日銷售額達2015年雙11的7.5倍;2016年10月,京東海瀾之家超級品牌日銷售額達2016年雙11的3.5倍。 

憑借著京東獨家的聯合營銷思路,不少品牌逆勢增長、跑贏大盤,FILA、泰格豪雅等品牌2016年業務增速是行業增速的5倍,Lee、聖康尼、ECCO等品牌2016年業務增速是行業增速的2.5倍,都市麗人、浪莎等品牌2016年業務增速超過業務增速3倍。這些實打實的數據對於其他服裝品牌顯然有很強的號召力,這有利於京東進一步提高在服飾行業的影響力,進而增加品牌、品類和SKU,更多品牌參與到這類聯合營銷中,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給用戶帶來實惠。

4、融合品質基因,創造服飾消費體驗。

我們在服裝店不只是在買衣服,而是在購買一種體驗,同樣,在線服裝購物也是如此。

盡管服裝是最成熟的電商類目,但其體驗還談不上完美,比如試衣不方便用戶還得去線下試衣間;再比如送貨速度不及時,用戶買衣服的快感被延遲,甚至還會因為售後問題不愉快。京東成立第一天就強調品質購物,自建倉儲物流的戰略讓其擁有全國電商行業最大的物流基礎設施和網絡,這幫助其構建了時效和售後上的體驗優勢,而這些優勢被複制到了服裝類目上。並且,運營支持和倉儲配送為主的整個服務體系均向服裝商家開放,給消費者更好的服裝購物體驗。2015年京東還推出服裝O2O模式,與馬雲的新零售戰略類似,消費者在線下單之後,門店就近發貨、當日送達,綾致集團、拉夏貝爾、特步、李寧等知名服裝企業已與京東達成合作。

可以看到,盡管京東是服飾電商的後來者,但憑借著平臺的號召力和基於倉儲物流的品質購物體驗,它已經悄然做到第二。在成立大服飾事業部之後,京東服飾還將憑借著國際化、個性化以及獨特的聯合營銷模式,形成差異化發展,抓住中國消費升級的風口。

京東 電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11

美團點評調整架構:組建大零售事業群 成立出行事業部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01/1167368.html

Upload_1512130011957.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李卓 實習記者 許戀戀 每經編輯 曾健輝

美團點評架構調整的靴子落地。12月1日晚19:20分,美團點評員工收到一封來自美團點評CEO王興的內部郵件《新階段、新組織—全新出發、迎接未來》。該郵件中稱未來美團點評將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及出行這四大LBS場景,升級前臺業務體系。

美團點評最近一次架構調整發生在今年1月,當時美團平臺與酒旅事業群合並,成立美團平臺及酒旅事業群;將大眾點評平臺與到店綜合事業群合並,成立點評平臺及綜合事業群;再加上餐飲平臺,構成了美團點評核心業務“三駕馬車”布局。

王興在內部信中表示,原到店餐飲、餐飲生態、到店綜合及智能支付業務,重組為新到店事業群,線上線下全面協同、雙向打通,增強全場景用戶體驗,深化全鏈條商戶賦能。張川為新到店事業群總裁。

記者註意到,除了重組新到店事業群,組建大零售事業群、成立出行事業部是美團此次架構調整的重點,根據王興的內部信,大零售事業群統籌生鮮零售、外賣、配送、餐飲B2B等業務,強化外賣配送網絡,建設生鮮零售等新能力,全面布局大零售生態,王慧文為大零售事業群總裁。新成立的出行事業部也由王慧文負責。

這次調整亦顯示出美團點評對新零售和出行業務的重視。一位美團內部員工告訴記者,新零售和出行可能是王興下一階段的重心。

公開信息顯示,此前美團點評首家線下生鮮超市掌魚生鮮在望京博泰國際商業廣場開業。美團點評在投資線下零售方面亦有布局,11月,美團點評發起設立的產業基金龍珠資本完成對上海社區生鮮品牌“康品匯”的A輪融資領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420

二季度業績下滑的戴姆勒宣布重組:將5大事業部設為3家獨立公司

剛剛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的戴姆勒今日又宣布了重組計劃。

北京時間7月27日,戴姆勒集團發布公告稱,管理董事會和監事會正式通過了新的組織架構調整方案,將目前5大事業部重組為三家新公司,即梅賽德斯-奔馳集團(Mercedes-Benz AG)、戴姆勒卡車集團(Daimler Truck AG)和戴姆勒移動出行集團(Daimler Mobility AG),預計2020年完成。

當前,戴姆勒集團的組織架構分為五大部分:負責金融業務的戴姆勒金融服務部門;負責貨車業務的戴姆勒貨車部門;負責大型巴士的戴姆勒客車部門;負責轎車/SUV等車型的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部門;負責各類MPV的梅賽德斯奔馳廂式車部門。

整合完成之後,新的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在全球將擁有17.5萬名員工,戴姆勒卡車集團將擁有10萬員工。而此前已經處於獨立運營狀態的戴姆勒金融集團,在整合進移動出行服務後,則將擁有1.3萬名員工,並更名為戴姆勒移動出行集團。為全集團提供資金支持的運營控股公司將仍是戴姆勒集團,目前暫無拆分計劃。 而三家新公司的總部都將在戴姆勒集團的總部——斯圖加特,未來將在德國證券市場公開上市。戴姆勒方面預計將會在2018年和2019年正式進入架構調整期,但最終完成還需要通過2019年的股東大會批準。

“新架構使戴姆勒能夠更好地應對移動出行領域的快速變化以及相應的戰略挑戰。合法的獨立實體將使我們更加關註企業未來的成功”。戴姆勒集團監事會主席Manfred Bischoff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戴姆勒方面稱,新的組織架構將各公司更大的商業自由,有更多的自主權去滿足市場與客戶需求,同時更容易、更迅速地與其他相關公司進行合作。

實際上,早在去年十月份,戴姆勒就曾對外宣布將集團整體業務進行拆分。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Dieter Zetsche)當時指出,“無論誰,若想持續保持企業的競爭力及盈利能力都必須持續變革並適應市場環境在技術、文化及結構等方面的飛速變化。我們的戰略簡單直接:為公司探索一個新的業務架構,以直面市場環境的變化,確保我們以最佳狀態迎接汽車工業新時代的諸多挑戰。”

目前,戴姆勒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豪華車生產商、第二大卡車生產商。2016年奔馳全年銷量首次超過200萬輛,成為高檔豪華品牌全球銷量第一。去年,奔馳仍然保持了豪華車品牌老大的位置。但蔡澈的目標是在各個領域都成為領先者。值得註意的是,其競爭對手寶馬是最早推出電動汽車的傳統豪華車汽車廠商,與之相比奔馳在電動車的布局上則相對緩慢。

“相對於互聯網汽車來說,傳統汽車的變革速度比較慢,汽車的每個領域都在發生變化,比如近年來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戴姆勒將公司一拆為三,無論從資本層面還是技術層面都將更加靈活,從而有助於自身實現更加快速的發展。”J.D. Power中國區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梅松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金融板塊為例,目前戴姆勒只能為自身提供汽車金融服務,但業務拆分之後,戴姆勒也可以為其他品牌提供服務。而通過拆分業務板塊,戴姆勒也希望各個板塊的市值能夠得到提高。“成為獨立公司後也能夠進行集資,為自動駕駛和電動車的發展做出更充裕的準備。”梅松林說。湯森路透曾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戴姆勒集團的總市值為652.5億歐元左右,但僅戴姆勒卡車和巴士業務單獨分拆出去,其估值就達到310億歐元。

本次架構調整涉及全球60個國家的700家子公司,預計會產生相應的費用,包括公司重組相關的稅費、在全球進行的投資,以及由於組織調整而帶來的額外運營支出等。而巨型汽車集團的轉型時期,將資源傾斜到新業務上的行為也很容易導致收入和利潤的降低。戴姆勒方面稱,組織架構調整產生的費用會逐年上升,在2020年達到頂峰後會穩定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

實際上,戴姆勒集團的利潤已經開始下滑。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戴姆勒集團營收為408億歐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了2%。凈利潤為18.3億歐元,低於去年同期的25.1億歐元,同比下滑了27.3%。戴姆勒官方表示,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關稅政策造成的價格暫時走低”。同時,供應商在美國工廠發生的火災以及由此造成的生產短缺對息稅前利潤產生了負面影響;新技術和未來產品的預支支出以及不利的匯率效應也對盈利產生負面影響。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陳姍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6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