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細價樓爆煲 也可看好商廈 周顯
1 :
GS(14)@2015-12-24 02:01:3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在大半年前,湯文亮博士發表了「細價樓爆煲論」,成為一時熱話,結果是在他所預期的半年之內,細價樓非但沒有爆煲,反而屢創新高,湯博士成為了眾矢之的的攻擊對象 ,還要在福臨門大排筵席,大請其客,兼且發表了多篇認輸的文章,可謂既輸了錢,也輸了面子,成為了「雙輸中年」。
誰知就在他認輸兼請客之後,忽然敗部復活,細價樓如他所料,快速地爆煲了,而且速度之快,更加是令人難以置信,以沒有發生金融危機的大前提下,這一次暴跌的速度,算是前所未有的。
政府集中壓住宅 寫字樓仍看升
湯博士本人的名聲,自然也像文革後般,遭到正義平反了,這也可以證明,真正的金子是貨真價實,永遠發亮的。而我對於湯博士,也極盡巴結之能事,我本人是從來不出席免費的聚會的,但只要湯博士叫到,例必奉陪兼早到,正是活生生的證明。
之所以寫這一篇文,皆因在網上看到,有人批評,湯博士明明說細價樓爆煲,為何又用3億幾元買寫字樓呢?(按﹕我也不知此事,只是原文照錄)這豈不是自打嘴巴?實則上,寫字樓和住宅是不同的兩個市場,在地產霸權下,所有種類的房地產同時缺乏,但是梁振英政府只集中解決住宅問題,因此在大孖沙的眼中,寫字樓仍然是看升。不久前,一名千億身家的地產發展商也告訴我,他也在買寫字樓,正是一個例子。這些網民之流,湯博士看不到他的文章,所以由本馬屁精代答,以為又一擦鞋之作。
[周顯 投資二三事]
英研單性繁殖沒卵也可育生命
1 :
GS(14)@2016-09-17 16:15:33正常來說,人類要生兒育女,必須要結合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不過,英國一項實驗結果顛覆了這個傳統倫理,顯示哺乳類動物毋須卵子也能孕育生命,也許有朝一日男同性戀伴侶通過這革命性技術,都可擁有自己的孩子。英國巴斯大學科學家在《自然交流》期刊發表研究結果。他們以人工方式培植出老鼠「單性生殖胚胎細胞」,注入精子,成功令這些本來不能存活的細胞分裂,放入母體後發育成正常胚胎,孕育出30隻健康老鼠仔(圖),成功率約1/4。由於「單性生殖胚胎細胞」跟人類普通的有絲分裂細胞,諸如皮膚細胞等為極相似,今次發現顯示運用同樣技術,理論上可讓男人進行單性繁殖。資助實驗的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認為,有關技術在治療女性不育症領域有廣泛前景。英國《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5/19771319
陸振球:美股市寬收窄 牛市也可輸錢
1 :
GS(14)@2017-03-13 09:30:40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48&issue=20170313
【明報專訊】上周本欄提及每當金融巿場出現「金錢幻象」(Money Illusions)便要特別小心,並提及最近一個最佳例子是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每單位價格竟炒至高於每盎司黃金,言猶在耳之際,比特幣上周五未能獲批發行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單位價值短短數分鐘內由近1300美元急插至約978美元,跌幅竟達24%!
上周五晚比特幣出事前,筆者在交易廣場一個投資講座與聽眾交流投資心得,除了叫大家留意比特幣瘋炒可能側面反映巿場資金的不理性外,另一個要特別小心的,就是美股標普500指數在經過近3個月屢創新高後,近數天竟接連出現創52周新低股票數目多於52周新高的股票數目!
以上現象反映美股所謂的牛巿,只是由愈來愈少的創新高股票支撐着,巿寬明顯在收窄變差,投資者如選不中那些創新高股票,隨時可能在所謂的牛巿也要輸錢!值得留意的是,過往數次股災爆發前,都是指數續升,創新高股票卻愈來愈少,52周新低的股票卻愈來愈多!
另一個大家要小心的是,上周美國10年期債息曾升至2.6厘以上,已高於香港大部分住宅的租金回報率(平均約2.5厘),當被定義為無風險的美債回報也高於香港的住宅租金回報時,大家認為香港的樓價或其風險與回報仍合理嗎?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湯文亮﹕樓價跌 租金也可升
1 :
GS(14)@2017-04-29 22:55:48【明報專訊】在過去兩三年,尤其是我發表了「細價樓爆煲論」之後,不少人問我是否應該買樓,我的標準答案是如果自住,而又負擔得起的話就應該買樓;如果是投資就可以稍為等一等,先讓那些初次置業者上車,但現在我的答案稍為修改,如果是自住而又負擔得起的話,從「應該」改為「一定」要買樓,改動不算大,不過肯定的程度是很明顯;不過,最緊要的都是量力而為。
在以往,每一個新樓盤入伙,一定會出現很多租盤,該新樓盤的租金一定會比市值低一成至兩成,有不少租樓人士專租新樓盤,貪其租金稍平。
不過,他們要忍受新樓盤入伙後的各種不便及嘈音,但這個情况現正改變,近一年入伙的新樓盤,在租金上並沒有多少折讓,現在買新樓的人大多數是自用,而自住的單位早已賣走,如果唔將原有的自住單位賣走,新樓是很難取得足額按揭成數,但又唔能夠賣走新樓,因為要付SSD,那些人一定要搬入新樓,結果是造成新樓租盤的供應量減少,即使新入伙,租金亦沒有折讓,而買入他們二手樓的人亦是用作自住,由此推算,整體樓市在租盤供應短缺之下,租金將會被推高;所以,我改變了我的答案,如果自住,一定要買樓。
新盤轉售須付SSD 寧自住令租盤短缺
不少人唔同意我的說法,他們認為買樓收租的人不用向銀行借錢,或者借很少,根本唔會影響租盤供應量,但自從政府推出15%印花稅,以及堵塞了一簽多約的漏洞之後,基本上不會有人買樓收租,而現在的租盤有可能被用家以高價吸納,租盤愈來愈少,即使政府所提及的供應量增加,但不會增加租盤供應量;兩三年之後,即使樓價回落,但租金在租盤供應不足之下仍然會上升,所以我話,如果自住,就一定要買樓。
不過,政府是有最後一着,就是推出租務管制,屆時反對的聲音不會太多,都沒有人買樓收租,點解要反對租務管制?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98&issue=20170428
新地案四被告終極敗訴 官:許仕仁陷黃金枷鎖終院確立即使上任前收錢 也可屬於公職人員行為失當
1 :
GS(14)@2017-06-16 01:51:41【本報訊】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與新地前聯席主席郭炳江等人貪污案,終審法院昨駁回四名被告的上訴,確立了許仕仁雖然是上任前收取850萬元,但款項是確保他持續優待新地,明顯是貪污舞弊的交易;而許同意陷入收錢後所造成的「黃金枷鎖」(golden fetters),同時也執行司長職務,就算款項是上任前收取,也足以構成公職行為失當罪。許仕仁聞判後表現冷靜,至於原獲保釋的郭炳江則表現呆滯,黯然重返監獄。記者:黃幗慧
郭炳江(65歲)是案中唯一一位去年7月獲准保釋等候終極上訴的被告,他昨在兒子郭基煇陪同下,拖着女兒郭曉妍到終審法院。郭炳江坦言:「緊張,心情緊張。」他以英文說:「Just cross the fingers and hope for the best!(祈求順利及期望最好)」臨進入羈留室前,他拿着使用了逾50年的紅皮英文聖經說:「希望神祝福。」開庭前,除許仕仁(69歲)外,郭與新地前執董陳鉅源(69歲)、港交所前高級副總裁關雄生(68歲)互相點頭問好,一時面露笑容,一時表現嚴肅。開庭後,終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宣讀判決結果,駁回各被告就第五項串謀犯藉公職作出不當行為罪的上訴,下令原被判囚5年、之前只服刑18個月的郭炳江須服餘下刑期。聞判後,郭炳江凝望法官,神情呆滯,其餘被告均表現冷靜。
收850萬明顯貪污舞弊
四名被告原被裁定共5項罪名成立,但終院只批准他們就第五項控罪作上訴,終院五位法官昨一致駁回上訴。終院判詞指,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的罪行可以很廣泛,如一名官員隱瞞與一間公司的關係,批准該不合資格的公司成功競投政府工作;接受夜總會老闆安排的免費妓女服務;利用公立醫院的病人資料宣傳私人醫療服務等,都屬行為失當,故控罪會寫得籠統,然而控罪的重點就是濫用公眾對公職人員的信任。判詞指,許仕仁案發時為《基本法》下的主要官員,是特區政府的第二把交椅,當特首暫時未能履行職務時,許會代任相關職務。同時,許也是行政會議成員,協助特首制訂政策。案發時,新地在西九文化發展及馬灣項目都牽涉利益,而許也有份處理這兩個重要項目,他更是西九的督導委員會主席。終院法官指,作為政務司司長的許仕仁,應是公眾利益的守衞者,但他在上任前三小時仍收取利益。判詞指,許同意收取850萬元,以換取在任期間向新地有優待傾向,這明顯是貪污舞弊的交易。各被告的串謀協議,正是因為他將出任司長。有人或會問,如果許當時不是司長,其他被告會否向許討回850萬元?判詞引述主控官在原審陳詞時的解釋:「向許付款的人不是開善堂。」
令許無法恰當履行職務
終院指,許收錢後,他便不能作出公正的決定,他為自己加上「黃金枷鎖」,令他不能自由作出行動,獨立性將徹底被削弱,無法恰當地履行職務,而這是一個持續的罪行,由他上任之時,一直伸延及影響他整段公職任期。終院同意,若單是控告許沒有作利益申報,是不能反映這串謀罪行的嚴重性。雖然許是在上任前收錢,但終院指濫用公眾對他的信任並非只是發生於付款那一刻。被告向許付錢的目的,是要確保許上任後,持續傾向優待新地,當許同意陷入因收錢所造成的「黃金枷鎖」的同時,又執行司長職務,已經屬串謀作出不當行為,構成公職人員行為失當。案件編號:FACC12-15/16
終審法院判詞重點
‧串謀的協議令許仕仁收取850萬元,以換取他出任政務司司長時,對新地作出優待傾向,這交易明顯屬貪污舞弊‧許仕仁在任其間的獨立性將徹底被削弱,他將無法恰當地履行公職,這罪行在他上任後,一直伸延及影響他整段公職任期‧雖然許仕仁是在上任前收錢,但濫用公眾對他的信任並非只是發生於付款一刻‧當許仕仁同意身陷收錢所造成的「黃金枷鎖」,同時又執行司長職務,已構成公職作出不當行為資料來源:判詞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5/20056676
周顯﹕市值高於殼價 股價1仙也可「合理」
1 :
GS(14)@2017-07-06 22:49:43【明報專訊】集成傘業(1027)的股價終於跌至1仙剩沽,成為了新聞。不過,記述者好像忘記了,它的市值依然有7.5億元,稍高於殼價市值,因此,現價位也算屬於「合理價格」。
為什麼1仙的股票,也會有7.5億元市值呢?答案是﹕它經過了兩次拆細,分別是2015年的1拆25,和2016年的1拆5,加起來,就是1拆125了。如果用它的上市價1.1元計算,相當於現價的0.88仙,這也就是說,縱然是1仙剩沽,其真實價格也是在上市價之上。因此,跌到1仙,又有何出奇呢?
過分拆細 集成股數多過匯控
查實我有點不理解,為何法例會容許股票太過分地拆細,像集成控股,總發行股數比中移動(0941)和匯控(0005)都要多,相當荒謬。我當然知道,法例並沒有禁止股票拆細,不過,交易所應該修改法例。
2002年8月的仙股事件,時任港交所行政總裁的鄺其志建議將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港幣5角的主板上市公司股票除牌,其實,這只是因為他對股票的無知而引發問題,因為股票可以藉着合併股份輕易逃脫除牌懲罰。所以,當年的諮詢應是強迫5角以下的股票合併,已經足夠(但這並不代表我同意這個改變)。
如果純從流通量的角度看,毫股和仙股的成交通常比較大,(不要問我什麼原因,因為解釋實在太長篇了),股票市場成立的目的,豈不正是增加股票的流通量嗎?不過,正如我一向以來的立場,反對任何太過極端的做法,這好比《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把「老母」兩個字翻來覆去的使用,這就是,一粒老鼠屎搞臭一鍋粥。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92&issue=20170706
黃國英﹕「灰犀牛」也可殺死人
1 :
GS(14)@2017-11-04 15:13:08【明報專訊】港股窄幅波動,缺乏方向,在28000點之上呈膠著狀態。大市交投轉弱和受新聞主導,投資者周初都在等十九大的消息,結果就是「你等我又等」,就等出一個悶局來。經過急插轉定之後,再也沒有什麼方向,成交繼續萎縮,只能說是一個待變之局。同一時間各大公司陸續公佈業績,這就令市況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因素在影響大局,投資者就變得有點無所適從了。現在市況離支持位十分接近,但長遠來看仍是處於牛市,因為只有牛市才能令市況出現兩極分化、鴻泥之別。有些股票可以給投資者棄之如敝屣;另一些卻可以一飛沖天!陽清為天、陰濁為地,涇渭分明。
這種情況的出現,導致指數飄忽不定,加上香港大市一大部分是以牛熊證為主導,就更導致出現了一個隨時猝然波動的殺戮戰場!因為市況是可以為波動而波動、為殺戮而殺戮的圖利市場!有了誘因,就會出現行動!市場中的大鱷可絕對不是吃素的,全部都是嗜血的一群!一有機會,屠刀又怎會引而不發呢?現在的問題主要是看港股28000點能否守穩而已。但現在看來,那些莊家大戶仍然是未有方向,都仍然是在你眼望我眼、都是在你等我又等,觀察哪個方向有突破才作定論!
升市因素可變跌市元兇 走勢看市場氛圍
現在的投資者有時過分有信心,以為根據以往的經驗,就相信有了因就必定有果,但其實世界已經變了,並不能用以往的一套來照辦煮碗就可以成功。投資者不能以為中央大會開完了,市況就一定會向上或者一定會向下;又或是iPhone X開賣了,蘋果股價就一定會升或者一定會跌,其實是絕對未必如此的。投資者永遠都是面對一個不確定的環境和因素來對前景作出自己的判斷,如果所有的東西和變化都是一成不變的,那投資操作就再不需要用人來做了,如此,投資者的操作絕對沒有可能會比人工智能更佳!換句話說,就是可以被市場淘汰出局了。
其實,市場中所有的事件都是銀幣的兩面,升市的因素也可能被解讀為跌市的元兇,走勢根本要看市場的氛圍而定。蜜糖也可以被理解為毒藥,以往賺錢不代表將來不會虧本,這是鐵一般的事實,毋庸爭議。現在市場中流行「灰犀牛」學說,就是說投資者明知有問題但卻刻意迴避,到某天突然爆發就會走避不及了。這是人性的弱點,就算通知你、提醒你、警告你,你也可能會置若罔聞,結果就會被這頭灰犀牛一舉殲滅!這是市場中總結出來的教訓,不應等閒視之,輕視的代價就是滅亡,那投資者還應該輕視嗎?
投資操作絕不能盲目勇進,一仗功成總是萬骨枯,其實是自然的事。如果那麼容易可以發達,那就所有人都會發達了,但如果所有人都可以發達,那就表示沒有差別,即是沒有人可以發達!投資者會喜歡這種情況嗎?投資操作其實是對前景的機會率的賭博而已!沒有一定的程序和結果,只能說是值博抑或不值博。投資者不能想著不成功便成仁,要保證輸了還可以再戰,這才是正確的取態!否則一戰下來,非生即死,那投資的生命就太沒保證了。
眾安珠玉在前 閱文賺大錢料難得多
正如賭馬一樣,有人買贏面最大的熱門,但也有其他人會買值博率最高的冷門,正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到最後才可以見到真章。最重要是不要即場被三振出局,沒有了下一場就被淘汰了,那又何苦來由呢?
閱文(0772)上市無疑地一定會上升,但抽新股如果只有一手是賺不到大錢的。眾安(6060)能夠賺大錢都是要在掛牌上市後在市場中大量吸納才能有大幅的利潤,僅靠抽來的一點點股份,看似很好,其實很少,如何取捨要看投資者自己的取態了。如果僅為一手貨來賺一千幾百的話那樣又好像太沒有志氣了,如果想吃大茶飯的話,就要在上市後伺機而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牟取巨利就一定有風險,這是不能迴避的宿命。這次想在閱文賺大錢相信會比眾安困難得多,眾安珠玉在前,這次一定有一批投資者會堅守灘頭陣地而惜貨如金,想將眾安的獲利模式簡單地複製到閱文,相信結果會如南轅北轍,投資者想想也應該知道了。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37&issue=20171030
TNG盼金融科技股蝕錢也可上市
1 :
GS(14)@2018-01-22 04:58:18【明報專訊】本地電子支付平台TNG行政總裁江慶恩昨日接受外電訪問時透露,正籌備新一輪融資,並計劃今年底前在香港或美國上市。江慶恩接受本報查詢時回應,正冀在6個月內完成第二輪融資,並寄望港交所(0388)通過同股不同權下將金融科技公司納入豁免類別。
TNG曾於去年尾宣布完成A輪融資,集資約1.15億美元(約9億港元),令最新估值達5.65億美元(約44.09億港元)。江慶恩接受本報查詢時指,第二輪融資勢在必行,並為今年尾上市作好預備。他表示,暫時未有第二輪融資的詳情,惟強調規模及估值一定比A輪為大,公司現時並積極進行海外收購,亦會引基石投資者。
他表示,港交所將為同股不同權進行諮詢,期望金融科技可以連同生物科技一併獲豁免收入及盈利測試。他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行業舉足輕重,放寬金融科技的上市要求,將更有利本地市場發展。
若不能在港上市 將轉到美國
以目前本港主板上市要求,公司如選擇盈利測試,須於過去3年盈利達至少5,000萬港元,當中最近一年須達2.000萬港元。江慶恩透露,即使預期TNG今年可轉虧為盈,公司仍然未符合該上市資格,因此希望可獲港交所豁免部分要求,「如果獲通過,香港必定為首選上市地點。」但他未敢評論對此感樂觀與否,形容是難以估計的事,惟最終若未能在港上市,仍冀望年底到美國上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72&issue=2018011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