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VR直播“攔路虎”:帶寬成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0079.html

當直播與VR相遇,碰撞出了下一個藍海市場:VR直播。

根據高盛最新研究報告預測,到2025年,VR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00億美元,樂觀情況下可以達到1820億美元。

在眾多未來應用行業中,視頻遊戲占據最大的市場,預計將達到116億美元,直播事件以41億美元市場規模緊隨其後。而目前,VR大部分軟硬件技術研發集中在遊戲領域,VR直播技術仍處於摸索階段。

突破空間限制

傳統直播方式能夠給觀眾帶來實時的賽事享受,加入VR技術以後,除了能夠營造出更具有現場感的觀賽氛圍,還突破了空間座位的限制,大大拓寬了收視群體。

在國外,部分VR廠商與實時賽事內容方合作,嘗試在一些重要賽事上使用VR設備進行直播。

去年10月,NextVR將VR技術應用在直播金州勇士和新奧爾良鵜鶘隊的比賽。今年年初,NextVR又與NFL合作拍攝足球比賽。此外,三星利用VR技術播放了挪威冬季青奧會各類體育節目,包括速度滑冰、滑雪和跳高滑雪比賽。

國內逐漸也在直播賽事上有所嘗試,VR產業上下遊廠家正在快速結成同盟提供VR直播從硬件技術到內容的解決方案。其中,直播內容成為最重要的一環。

微鯨科技聯手旗下體奧動力、盛力世家兩家體育公司,制作國內首個VR版足球賽事——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對陣哥斯達黎加女足,以及鄒市明拳擊賽。

盡管遊戲或許是VR最快的變現渠道,然而,VR更多的應用卻不僅於此。HTCVive中國區總經理汪叢青表示,VR更多的想象空間在行業級的應用上。“遊戲跟其他的行業相比它只是很小的一塊,目前,教育、廣告和房地產行業的規模都超過遊戲行業,而零售業占據最大份額,VR從這些行業切入,想象空間更大。”汪叢青說道。

從產業角度看來,VR技術的發展不僅僅能夠用於如演唱會、體育賽事等事件型直播,還能應用於醫療領域、房地產現場看房銷售等,從這個方向來說,擁有比遊戲行業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相比遊戲類內容,VR直播內容生產難度沒那麽大,一般多角度的攝影就能夠呈現較為完整的直播內容,生產成本也有所降低。“VR直播成本主要是傳輸端的成本,拍攝當下要算的是普通人力成本,後期制作假設拍上最高10分鐘VR的內容,再傳輸到雲端,大概直播成本是1萬元。”極維客COO劉林坤說道。

技術VS成本

沈浸式的VR體驗能夠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受,對傳統的電視、互聯網等直播方式產生沖擊,但從現狀來看,VR直播必須滿足三個前提:較高VR設備的普及率、成熟的VR拍攝制作後期技術以及融入社交元素。

目前的VR直播普遍采用頭顯加上移動端軟件App的呈現模式,用戶視角固定且不變,由於顯示原因,觀看內容過長時間會產生眩暈感,這些都是VR直播大眾化的障礙。想要顛覆傳統直播模式,VR直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

作為CDN服務提供商,網心科技專註在內容傳輸中可能會遇到的技術問題,而暫時不涉及VR的軟硬件端。

在網心科技CEO陳磊看來,目前VR走向C端市場還不夠成熟,主要體現在於過高的帶寬成本。“對於VR直播以及目前的視頻產業來說,一個核心的成本就是它使用CDN帶寬成本。今年我相信視頻網站大的CDN帶寬成本都會超過10個億,在這樣一個成本問題面前,我們看到的實際上是用戶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峰值計費讓一些播放平臺在高峰時段降低視頻播放質量。”陳磊告訴記者。

對比普通視頻傳輸成本,VR視頻面臨的這部分成本開銷更大。陳磊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算了一筆簡單的賬:“以1080p、20多兆來計算,今天的VR體驗360度傳輸,單位用戶成本是今天電視用戶成本的10倍,是手機用戶成本的100倍。愛奇藝手機有付費用戶,15元或者30元錢/月,而要保持同樣的利潤率,會員需要付費3000元/月來觀看VR。”

因此,技術問題的核心在於如何降低高速傳輸的成本。

一般情況下,都為戶外直播。在這種環境下,本身采集端網絡極不穩定,影響用戶觀看VR直播時的質量。即使是室內直播,網絡傳輸中所面臨的卡頓,也是VR直播必須克服的問題。“整個直播產業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盡管電視上有許多被證明效果很好的直播形式,卻無法應用在互聯網中。互聯網最多的形式是秀場,就是因為不太需要互動,畫面相對靜態。”陳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這部分的卡頓由互聯網所引起,原來的互聯網協議,比如TTP並不針對如今移動的場景,因此,在大幅度移動的場景中,這部分協議不能保證圖像的傳輸。

目前,網心科技運用針對采集端的弱網加速協議解決采集和推流過程中圖像卡頓問題。這能夠保證網絡質量不好的時候,通過單獨特有的網絡協議保持相對高速穩定的傳輸。同時,在弱適應采集中,當網絡環境較弱時,利用自動調節清晰度的方式減少卡頓現象產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48

上海市長楊雄:上海要成為全國帶寬最寬、網速最快地區之一

為更好利用互聯網實現經濟轉型,並實現2040年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願景,上海市市長楊雄表示,要大力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積極推進網絡提速降費,使上海成為全國帶寬最寬、網速最快、網絡服務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

11月6日舉行的第二十八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下稱“市長咨詢會”),將主題聚焦在了“互聯網時代的上海可持續發展”。

“市長咨詢會”從1990年開始舉辦,一年一次。20多年來,“市長咨詢會”的會議主題不僅與上海的城市定位、城市規劃、經濟發展等方面息息相關,其討論結果和建議更是會反映在上海市歷次“五年規劃”之中。

楊雄表示,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一直高度重視信息化和互聯網建設,從先行建設信息港,到實施信息化領先發展戰略,再到全面建設智慧城市,網絡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體上看,上海已基本形成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框架,為上海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城市軟實力提供了強大支撐,也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比如,上海擁有泛在先進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光纖到戶已形成全市900萬戶家庭覆蓋能力,網速保持全國城市前列。4G網絡用戶數超過1200萬,3G/4G網絡基本實現全市域覆蓋,無線局域網基本覆蓋全市主要公共場所。

同時,上海擁有一大批高成長性的互聯網企業和產業。2015年,信息產業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達到7%,成為第三產業中增長最快的行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65萬億元,是國內電子商務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另外,上海擁有一大批智能高效的互聯網應用平臺。已經初步形成智能交通、智能水網、智能電網、數字城管等智能應用體系,建成開通上海發布、電子書包、電子賬單等公共服務平臺,政府數據服務網數據開放覆蓋廣泛,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查詢服務功能日趨完善。

楊雄表示,互聯網日益成為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先導力量。在互聯網時代,實現城市發展願景,根本離不開互聯網。

上海要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必須以互聯網為基礎支撐。要到2030年基本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必須進一步向互聯網要更大動力。

上海正在編制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到2040年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這要求我們必須更加深入、更加廣泛地融入互聯網、根植互聯網、深耕互聯網,走出一條依托互聯網、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楊雄表示,上海要依托互聯網,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突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同時還要創新公共服務。

在依托互聯網,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方面,楊雄表示,一方面要大力促進科技創新,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活力。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模式,為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動創造更開放、更寬松的環境。

一方面要打造“互聯網+產業”新模式,加快發展“四新”經濟。要以智能化為主攻方向,著力培育智能網聯汽車、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可穿戴設備等新興產業,全面提升制造業智能化水平,形成一批擁有技術主導權、全產業鏈運作、躋身世界前列的新興產業集群。

一方面要運用互聯網技術的滲透性和帶動性,積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廣泛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改造傳統產業,推動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等環節與互聯網緊密結合,提高產品制造、生產組織和市場服務方式的智能化水平。

而在依托互聯網,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方面,楊雄表示,上海是一座人口超過2400萬的超大型城市,城市治理的要求高、難度大。必須依托互聯網推進城市治理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提高治理的精細化水平。

這其中包括要深化城市網格化管理,發展智慧交通,發展電子政務等。到2020年,實現行政審批事項全部上網,公共數據開放在國內領先。

同時,楊雄也表示,上海要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城市安全防範體系,努力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將加快推進水、電、燃氣等城市“生命線”的智能監測和可視化管理,健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加強社會治安大數據應用,全面提升公共安全突發事件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對上海這樣一座超大型城市而言,沒有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

再次,上海要依托互聯網,創新公共服務。這涉及到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

楊雄說,企業是互聯網時代的創新主體和產業主體。上海希望進一步加強與國際企業在互聯網應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期待有更多的國際企業參與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設,參與上海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營造更好的環境,支持中外企業在滬實現更大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359

上網更給力!明年中國部分城市提供1G超高帶寬服務

12月26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2017年要深入實施網絡提速降費。加快農村及偏遠地區4G網絡覆蓋;部分城市提供1G超高帶寬服務;促進市場競爭,重點推動移動流量平均資費進一步下降。

據中新社報道,會議指出,2016年提速降費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完成投資超過4300億元,全國所有地市基本建成光網城市,光纖寬帶用戶占比達到72%,4G用戶突破7億戶;新增3個互聯網骨幹直聯點,網間帶寬新擴容950G;全國固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達到2015年底的2倍,固定寬帶單位帶寬和移動流量平均資費水平進一步下降。

同時,組織開展互聯網基礎管理專項行動,處置違法違規網站2329個。防範和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關停違規語音專線2.3萬條、"400"號碼67.5萬個,下架改號軟件和產品1700余個,全面實現了電話用戶實名登記。

會議要求,2017年,加快推進信息通信業轉型發展,夯實網絡強國建設基礎。瞄準網絡強國戰略任務,進一步細化明確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全面提升信息通信業發展、管理與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深入實施網絡提速降費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打通入戶"最後一公里",增強網站服務能力,加快農村及偏遠地區4G網絡覆蓋。2017年要實現全國城市家庭具備100Mbps光纖接入能力,部分城市提供1G超高帶寬服務,80%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光纖到村;完成互聯網網間帶寬擴容1000G,新增3個互聯網骨幹直聯點。促進市場競爭,重點推動移動流量平均資費進一步下降。大力推進5G技術產品研發、標準制訂和產業鏈成熟,完成二階段集成性技術方案測試,協同國內外產業界推動制定統一的5G國際標準。

二是,實施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支持3萬個以上行政村寬帶建設升級,力爭寬帶網絡再覆蓋8000個貧困村。完善地市遴選、競標機制等規範和流程,鼓勵基礎電信企業推出面向農村及試點地區的優惠資費。

三是,組織好"核高基"重大專項,重點突破高端存儲設備、傳感器、基礎軟件、新型顯示、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核心關鍵環節。

四是,推進監管轉型。進一步落實三網融合推廣方案。全面開展互聯網基礎管理專項行動,統籌域名、IP地址、網站聯動管理,清理整頓互聯網域名、網絡接入服務市場,強化對移動智能終端、應用商店的管理。深入治理垃圾短信、騷擾電話。推進行風建設和糾風工作,切實維護用戶權益。推動完善"互聯網+"融合業務聯合管理政策,出臺雲服務市場監管規則,發揮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的作用。積極參與國際互聯網治理。

五是,抓好新修訂的無線電管理條例的宣貫落實,推進配套規章建設。加強無線電頻譜資源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和頻率使用安全,做好無線電頻率和衛星軌道資源的國際協調。

六是,持續深入推進防範和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專項行動。鞏固電話用戶實名登記成果,提升登記信息準確率。強化語音專線和"400"等重點電信業務的規範管理。強化內外部舉報受理、監測處置和考核追責協同治理機制。

七是,進一步提升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完善行業網絡安全防護、公共網絡安全威脅監測處置、新技術新業務安全評估等管理辦法。強化網絡安全風險防控,健全安全威脅監測處置機制。加強網絡數據管理和個人信息保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4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