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基:中式连锁快餐如何做大做强?
1 :
GS(14)@2010-09-13 22:44:54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13/149954.html
中式连锁快餐如何做大做强?首先是产品标准化,其次是拥有快速的供应链。基于这两个条件,乡村基(CCSC %)得以发展壮大。
重庆乡村基快餐连锁公司是“一个美丽的女人缔造的中国川菜的平民美食文化”企业。这个美食文化的基础是乡村基利用14年时间打造的一条基于IT系统的完美供应链。正是这条完美的供应链支撑着重庆乡村基100多家门店、4000多名员工、近万平米的配送中心、近3000平米的加工中心、几十辆配送车队,每天为中国20多万人提供着美味佳肴。
先做强 再做大
1996年,当26岁的李红开始创建乡村基(以前名为乡村鸡)的时候,她用朴素的管理思想管理企业。在很多中国企业战略选择先做大再做强的时候,她选择了先做强再做大。在从1996 年起的12年间,乡村基的增长速度很慢,到2008年,乡村基的连锁门店数量只有50多家。而在这12年间,李红在开店营运的销售环节、物流中心和加工供应链的保障环节、菜品口感和品质的质量环节、企业POS及ERP软件及供应链管理软件的信息系统支撑环节都下了大功夫,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红朴素的稳扎稳打的管理思想很清晰: 快餐行业以“快速 标准化”为主要特点,而体现这些特点需要销售营运和供应链保障两条腿来完成。在公司营运体系基本牢固和聘请咨询公司完善供应链体系的前提下,乡村基大胆加快了开店的速度,到2009年,乡村基已经有了98家门店; 到2010年,乡村基将开店150家; 到2011年,乡村基将开店270家,真正成为中国中式快餐连锁的龙头企业。
支撑乡村基快速扩张战略的基础是供应链战略。乡村基的战略明确后,以重庆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张,在成都、西安、湖南、上海等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建店工作。乡村基物流中心建设的速度基本与开店的速度同步。为保证重庆地区60家门店的物流与配送,乡村基在5年前开始建立大型的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的存货按照产品属性不同进行分类: 干货、冻货、生鲜、调料等等。
标准化中餐
加工中心承担了半成品的加工过程,加工工序极其严格,每一道工序的切割都有标准尺寸,调料都有标准用量。物流中心的配送依靠自己的车队,按照门店的订货计划,仓库人员提前把每个门店需要的周期订货量提前一天分拣出来,提前一周为每个门店送货。因为订货体系设计合理,在新信息系统的帮助下,门店单品用量的预测准确度高过90%,补货的次数明显减少,物流中心的月补货次数不到10次。
经过咨询公司的详细计算,在外地开店数量较少的时候,以区域分公司配合门店采购、供应商直送和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主。当开店数量超过28家门店的时候,考虑相应的边际成本,乡村基需要在当地自建物流中心,对于大宗商品采取全国统一采购,建立二级配送体系; 对于生鲜类等产品采取区域采购区域配送体系。在乡村基全国扩张的时候,乡村基将把全国分为4个大区,建立以武汉等城市为一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二线城市的二级物流配送中心密切配合的关系,形成全国步调统一的物流供应链体系。
乡村基首先在供应链的源头确定食品的美味。乡村基的研发总监(总厨) 以前是为政府官员设计国宴的大厨。他主持研发的菜品品种有50~60种,平均每月还要推出1~2种新品,满足不同地区细分人群的口味。其次,在供应链的加工环节保证食品的美味,乡村基的加工分为加工中心的半成品加工和门店的既时烹制的产成品加工。为保证门店的产成品口感统一,乡村基的所有干货、冻货、生鲜、调料等原材料的用量全部按照标准的BOM进行分包,在加工中心进行切割和码料。最后,在供应链的销售环节保证食品的美味,在保证口感的同时还要保证快餐的速度。半成品的菜在门店烹制的时间有严格的控制,乡村基的中餐要求1分钟之内准备完毕; 西餐要求2~3分钟之内准备完毕。
在任何一家乡村基的连锁店里都能吃到相同美味的菜肴,都要归功于乡村基有一条完美的供应链管理控制体系做保障。
速度,还是速度
乡村基的高效运作模式不是一天就建立起来的。为建立这条基于IT的完美供应链系统,乡村基摸索了十多年,并聘请供应链咨询公司为之保驾护航。乡村基开始进行信息化工作较早,现在已经形成门店POS管理系统、订货系统、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内部ERP系统等企业内部、外部供应链一体化的信息化支撑平台。
乡村基的高效运作模式可以用六个字来描述: “快速、标准、多款”。首先是快速,在点餐速度和原材料、半成品响应速度的要求下,乡村基的POS系统和订货系统密切配合。门店POS会根据历史同一天的门店加工数据形成门店当天的预加工数据,保证门店的餐品快速供应给客户。同时,乡村基的未来预测数据会根据历史销售数据结合天气、节日、促销、重大事件等因素变量的调整在POS里面自动形成。订货系统会对部分数据进行修正,形成较为准确的订货数据。后台的ERP系统接到订货系统的数据之后,会参考现有库存、在途库存、安全库存和最低库存等几个指标形成采购数据和加工数据。乡村基通过信息系统每周只用几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些数据的集合,从而指导下一个阶段的工作。
其次是标准。乡村基的信息系统里只有一套标准的BOM数据,这个BOM数据是根据研发中心科学计算得出的。无论是门店的POS系统、订货系统、还是后台的ERP系统,所有的管理环节都采集统一的BOM数据,这就保证了不同地区的门店提供同样味道的餐品。
最后是多款。乡村基有专门的产品部门,会根据地区不同提供差异化口味的餐品,餐品种类有中餐、西餐、面食和休闲食品。除了固定的几十个品种外,产品部门每月都有新品推出,并在各地推广。因为小批量多品种的原因,乡村基的产品经理通过信息系统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做分析,内容包括: 销量分析、市场分析、口感分析、营养分析、质量分析、供应商分析等等,为新品的推出和老品的下架提供专业化的意见。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乡村基正在逐渐建立市场预测和分析系统,门店对未来一周单品的预测准确度将提高到90%以上,这成为整个供应链的源头。在计划和控制体系的协同下,门店销售计划、物流配送计划、生产加工计划、采购计划完美统一。连锁行业是信息化依赖型的行业,没有信息化就不会有大规模的连锁行业,没有信息系统,企业一天都不能生存。
(百年方略管理咨询公司创始合伙人 吴镝)
2 :
abbychau(1)@2010-09-14 04:31:11赞喔
3 :
GS(14)@2010-09-14 21:08:582樓提及
赞喔
其實還有德克士,但是明晚先啦
中式管理 方思捷
1 :
GS(14)@2012-09-22 12:49:08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E%A1%E7%90%86/33031
朋友說以後不再和熟朋友打工了。問他何故?他說:「就是他有事也不說出口,總是轉彎抹角的。」
朋友為了幫好朋友打江山,替他去上海做開荒牛。他的工作開展得不太順利。
「你要調校一下你的速度和認知,在香港一天做得來的事,在內地可能要花上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啊!」我說。
「這不關內地的辦事方法,而是我的老闆仍抱著香港的一套,以為找了我在上海替他開展事業,便不會行內地的一套。他根本不明白還是內地的一套嘛!他透過第三者跟我說我辦事不力。」
朋友的老闆,又是他的好朋友,對他的工作有微言也不直接找他說,反而找了一個和他們也很熟的A君做中間人。
「我太太剛做了些小手術,A突然打電話來問候,又問我是否需要請三、兩個月無薪假陪太太返香港休養。」朋友說:「我一聽便知他是代老闆打來試探我的。」
「你怎回覆他呢?」
「我說不用了。我是個很簡單的人,你今天說我不行,我明天便起身,但不要轉彎抹角。」
「他也是想大家保留些面子吧!」
「有甚麼面子不面子呢?這樣試探我,反而令我很不安。」
朋友說得也是,中國人的管理哲學總是拖拖拉拉,以為這樣做是留有餘地,但在其他人眼中,卻可能覺得你是在「玩嘢」。
消委會測試 三成中式飲品高糖1杯山楂茶=10粒方糖
1 :
GS(14)@2015-11-17 08:25:50■百利火煱海鮮酒家的酸梅湯每100毫升含16克糖。楊柏賢攝
【本報訊】無論春夏秋冬,港人最愛與三五知己共聚「烚吓烚吓」,但小心食滯之餘,更要注意飲品含糖量。消委會測試市面食肆101款非預先包裝中式飲品,發現近三成高糖,其中打邊爐「鐵膽」酸梅湯和山楂飲品含糖量驚人,一款山楂茶樣本一杯250毫升更含糖47.5克,等於10粒方糖。消委會建議市民點飲品時要求少糖或無糖,食肆亦應改良飲品配方。記者:佘錦洪
消委會與食安中心合作,於5至7月間從中式食肆、火鍋店、茶餐廳等,搜集11類共101款由食肆自行沖調的常見非預先包裝中式飲品,如豆漿、柑桔蜜等,測試當中含糖量。測試發現其中29款飲品每100毫升含糖7.5克以上,據衞生署《學生小食營養指引》屬高糖飲品。
羅漢果飲品含糖較低
結果顯示,被認為有消滯功效的山楂飲品糖份偏高,5款中有4款高糖,尖沙嘴泰豊廔的山楂茶樣本更驗出每100毫升有19克糖,即約4粒方糖,以一杯飲品約250毫升計,飲一杯已攝取47.5克糖,接近世衞建議成人每日50克糖的攝取量上限。同樣為打邊爐必備、味道酸澀的酸梅湯,10款樣本中有一半高糖,尤以旺角百利火煱海鮮酒家的樣本含糖最高,每100毫升有16克糖。而味道較甜的柑桔或柚子蜜類,10款中有9款屬高糖。相反,羅漢果飲品含糖量最低,5款樣本中4款每100毫升含低於0.5克糖,可界定為無糖,餘下1款則含5.1克糖。豆漿亦屬於含糖量較低類別,31款樣本都不屬高糖,而無添加糖的4款樣本,糖含量更只是每100毫升0.35至0.71克不等。消委會同時檢視40款預先包裝中式飲品的營養標籤,發現有15款高糖,整體平均每100毫升含糖6.5克。其中3款酸梅湯樣本全屬高糖,包括養生家族、義美及真之味,糖含量由每100毫升10.4至13.5克不等。記者曾致電百利火煱查詢,惟未及表明來意已遭掛斷電話。而據測試報告指,泰豊廔知悉結果已即時將山楂茶含糖減少三分之二。老字號火鍋店輝哥火鍋負責人游志輝稱,該店等傳統火鍋店自家烹調飲品會較清淡,「但而家好多人嫌成本貴買返嚟,咁咪甜囉」。
食肆:改良配方減糖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稱,由於非預先包裝飲品無營養標籤,希望測試成為市民的參考指標,外出用餐時注意飲品含糖量,食肆亦應積極回應減糖潮流,提供少糖或無糖飲品,並改良配方減少含糖。食物安全中心首席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楊子橋指,吸收超過身體所需糖份會導致肥胖,易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病或蛀牙。他希望測試可引起公眾關注飲品含糖問題,尤其是令小朋友從小培養低糖口味,減少日後的健康風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117/19375862
【中式漢堡】手剁肉餅做漢堡 唔配可樂配中湯
1 :
GS(14)@2016-10-13 08:10:11金沙蛋黃肉餅漢堡$74鹹蛋肉餅是家常便飯必備菜式,想不到配漢堡包也很好吃。
漢堡包、薯條、汽水,這個配搭很可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黃金組合,但原來漢堡包不一定配汽水,夾一塊手剁肉餅,再加碗老火靚湯,中式漢堡包一樣可以很美味。
平日吃漢堡包,入面夾的通常不是牛肉就是豬肉,但漢堡包裏的豬柳,很多時都是用頭頭尾尾所做成的,好像這間店用不同的新鮮豬肉部位,又手剁又機攪,為的就是做一塊好吃肉餅,可真的算少有。「這裏的肉餅全用兩種豬肉做成,一是前腿肉,一是五花腩。」肉餅哥老闆劉治煇邊用雙刀剁着肉餅邊說。原來用兩款肉,是因為取前腿肉之肉香,及五花腩之油香,所以前腿肉要手剁,增加口感;而五花腩則用機器攪,令其油脂更幼滑。先勿論肉餅做法,這裏的肉餅全用新鮮豬肉做成,比起冰鮮豬肉的口感和味道已優勝得多,而四款新出的肉餅漢堡口味都很特別,我就請阿煇即場做了個墨魚魷魚肉餅漢堡,並找現場的食客評一評,「通常麥當勞的漢堡包都是牛肉或魚柳,這個則是墨魚,墨魚汁味道很香。」食客鄭生吃得津津有味,旁邊的鄭太亦說:「很特別,而且有墨魚在裏面,也很彈牙。」其實這幾款比拳頭還要大的肉餅漢堡,是阿煇用開店以來最受客人歡迎的肉餅改良而成的,例如他覺得金沙蛋黃肉餅及芝士肉餅比較油膩,配飯的話可能很滯,所以就想着配漢堡包,有番茄生菜同夾在其中,清新的味道就可以中和其油膩感。下次吃厭了美式漢堡,不妒到這裏嘆着老火湯,試試這些中式漢堡,不過就要盛惠$74。肉餅哥荃灣聯仁街28號康睦庭園地下3號舖記者:黃子卓攝影:許先煜
幾款新推出的肉餅漢堡,體積比一個拳頭還要大,胃口小點也吃不完。
肉餅由前腿肉及五花腩做成,前腿肉手剁,五花腩用機器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3/19798844
唐人街派免費火雞街坊中式煮法食足一個月
1 :
GS(14)@2016-11-23 07:53:17也許對有些消費力強勁的新移民而言,每年感恩節(Thanksgiving)的意義只是可以瘋狂折扣購物和「擦餐勁」的「Thanks-taking」購物大日。但對不少低收入移民華人家庭來說,感恩節飯桌上有一隻火雞,仍然別具意義。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據調查機構蓋洛普(Gallup)統計,美國人在過去五年的感恩節周末,即從感恩節當日、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到網購節慶「網購星期一」(Cyber Monday)的一連數日內,每名成人平均花費約95至115美元(約741至897港元)。三藩市華協中心、中華總商會等機構連續第四年送暖,周一向唐人街散房戶、公屋平園的一眾老友記派發600隻火雞過節,市議員、一群警員也「全副武裝」列陣,戴好手套幫忙抬雞及派雞。不要說炮製大餐,唐人街散房(單人房宿舍,SRO)住戶很多甚至連自己的獨立廚房也沒有。初來乍到美國兩年的年輕廣東移民余小姐拿到免費火雞,興奮表示一般散房家庭不會有預算過節:「這次很開心可以感受到美國傳統節日的氣氛,我們家沒有焗爐,(有焗爐)可能會焗好後切件與親朋好友分享,我們只好拿部份雞翼、雞脾去燜,其餘煲湯。」她又表示不會即日吃完這隻火雞,慢慢吃的話一家三口可以吃足兩、三個月。一群料理過火雞的老友記則對記者大談炮製火雞的心得,不過看來全都沒按照傳統食法,愛玩中式fusion火雞。「南乳火雞」、「鹽焗火雞」原來頗受他們歡迎;有人懶理火雞慣常切片刀法,視「火雞哥」為白切雞一樣,大刀劈開。陳婆婆更說:「一部份拿來煲粥,一部份加花生、枝竹、馬蹄燜,這樣才好吃!」看來免費火雞在唐人街,也已開始華人式的飲食傳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3/19843222
【南港島線】湊熱鬧遊黃竹坑 中式修院與世隔絕最神秘
1 :
GS(14)@2016-12-28 08:12:55從城巴車廠可望到聖神修院的側面。
黃竹坑雖然工廈林立,但其實它就像一顆椰菜,你越往內剝,卻越能細味它的甜味。南港島線通車在即,你也許打算湊湊熱鬧來趟一日遊。但來以前,我倒想先告訴你,關於黃竹坑的三個小故事。
1.最古老的中式修院
從城巴車廠望向黃竹坑一段的港鐵,你會看見一幢中式建築,上面卻架着一個十字架。它在1931年建成,是香港最早出現的中式教會建築。它前身為華南總修院,原隸屬於天主教教廷傳訊部,至1964年,該修院停辦才轉交香港天主教區,並成為今天的聖神修院。現在院內住着不少神父、修女和修生(即接受天主教教會教育的學生),他們幾乎每天都會待在修院內祈禱和學習,甚少和黃竹坑的居民接觸,幾乎與世隔絕。即使是教徒也只能到場參加分享會,而非教徒則只能等開放日才能入內參觀,為這裏添上一道神秘的色彩。不過他們的網頁(
http://www.hss.org.hk/)倒是有不少修院和聖堂的相片,感興趣的讀者不妨去看看。
2.消失了的黃竹坑邨
走入黃竹坑港鐵站,兩旁都是新簇簇的連鎖店。然而你腳下的位置,當年卻是養活數千人的黃竹坑村。麗芳年少時在黃竹坑邨住了好幾年,眼見港鐵快落成卻只道「這裏改了很多,以前這裏有好幾顆榕樹,他們(港鐵)都斬掉了。」她指着港鐵身後的爛地說。我翻查黃竹坑邨的舊照,發現有不少有趣的店名,譬如光大電器行、天地人茶餐廳、竹林辦館和十九記等。然而隨着屋邨清拆,這些店舖大多也一去不返。金冠辦館早年雖然搬至華貴重開,卻也因領展收購而結業,現在僅剩西醫葉焯堅在香港仔重開診所。
3.被遺忘的法定古蹟
巴士穿過香港仔隧道,只要沿着南風道走約五分鐘就會見到黃竹坑的石刻。這塊石刻是史前遺物,早被納入為法定古蹟。然而這裏就連黃竹坑人也甚少到來,只因這裏地點偏僻,又無清晰指示。早年石刻更滿佈蜘蛛網,至年中才進行維修,預定2017年1月尾重開。記者:黃映嫚攝影:周芝瑩
修院平日不會對外開放,外人需等開放日才能參觀。
黃竹坑邨如今已蕩然無存,圖右為南朗山道熟食市場。(相片由徐遠華議員提供)
黃竹坑石刻。
石刻長年人跡罕至,只因位置偏僻且日久失修。(相片由徐遠華議員提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28/19878579
50位蘇州建築師打造中式庭園成春天賞花熱點
1 :
GS(14)@2017-03-23 06:27:20進到「流芳園」,入眼是水榭樓台、小橋流水,涼亭一旁竹林扶疏、桃花爭豔。聞著迎風襲來的淡淡花香,一時恍惚還以為自己身處江南水鄉的蘇州庭園內;但其實這個佔地近15英畝的中式庭園,卻位於洛杉磯近郊聖馬利諾市(San Marino)的亨廷頓圖書館(Huntington Library)內。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亨廷頓圖書館的現址,本是上世紀初商業鉅子亨利亨廷頓(Henry Huntington)的豪宅。他本身不但熱愛收集稀有書籍、藝術品、以及高級家具,對美麗的園林也情有獨鍾,因此豪宅就在他過世後,便依其意願改裝成以圖書館為主的教育機構。流芳園的第一期工程在2012年時完工。會以流芳為名,除了形容園內花香四溢之外,也是向明代畫家李流芳致意。為了讓這裏成為正宗的蘇州式庭園,動工時不但特地聘請來自蘇州的50餘位建築師,更進口了100多箱的建料以及太湖石,費時六個多月才將第一期工程建造完畢。爾後幾年也陸續修建了西面的樓閣以及步道等,讓園內景致更加完整。這個充滿東方風情的蘇州庭園,平常就吸引許多人前來觀賞,即使是周一,園內遊客還是扶老攜幼,門庭若市。「這已經是我第5次來這裏了。從它剛蓋好的時候我就常與家人來這邊」。旅遊經歷豐富的奧爾森(Dave Ohlson),是流芳園的常客。他在退休前是貨船船長,跑遍世界各地的他,不但對於異國文化十分融入,也很有欣賞的眼光。「我去過許多中國的庭園,尺寸比起這裏當然是大上許多,但是在我眼中,流芳園並不輸這些知名庭園」。歐森說,流芳園雖然佔地較小,但是它卻有自身獨特而寧靜的氛圍,「每一個角度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如果用心留意,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像這些太湖石,我就覺得十分有意境,他們以最自然的方式呈現這些石頭,別有一番風景」。歐森說他喜歡去細細品味其中的細節,而這些都是在西方庭園看不見的。「美國可能把大石頭雕成像拉什莫爾山(Mount Rushmore)那樣的景點......所以美國庭園不會賦予植物或造景這麼多的含義,但中國庭園則有許多的意義」。不同於歐森明確地說出自己喜好的特點,音樂家琳內特(Lynette)則是更注重於中式庭園的整體感。「我認為流芳園的魅力是很獨特的,它的總體感覺很好」。琳內表示,自己來到這裏之前就已經做過功課,也知道此處的一磚一瓦都是來自中國,因此觀賞這些建築特殊的工法讓她樂在其中,「看這些屋瓦堆疊的方式,真是鬼斧神工!還有窗景呈現的方式,都讓我感受造園者的用心」。「另外我也很喜歡設計者把四季的概念帶入景觀內」。琳內說,相較於他去過的許多西式花園,「中式庭園在園內每個角落都相應於不同季節的植物」,不論是一年之中的任何季節,來到這裏都會有不同的面貌。「你怎麼能不讚嘆他們的匠心獨具呢」。三月下旬,正是百花盛開的季節。流芳園內一訪,更是處處花香撲鼻。若你人在美國,仍想清享傳統中式園林,流芳園絕對是個踏青的好選擇。亨廷頓圖書館地址:1151 Oxford Road San Marino, CA911082電話:626-405-2100開園時間:每日早上10時至下午5時,周二休館票價:成人23美元(約179港元)、學生19美元(約148港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2/19966447
【飲食籽】開店推廣中式泡茶 23歲女雲南深山尋茶葉
1 :
GS(14)@2017-07-29 03:25:22年僅23歲的高希晴醉心茶藝,希望向香港人推廣傳統中國茶的文化。
【飲食籽:識飲惜食】提起茶藝,我總想像有位白髮斑斑的伯伯坐在茶室,緩緩地從茶壺倒出熱茶,反正就是老人家的玩意。「我開這間店就是希望告訴香港人,茶藝也可以年輕化、現代化。」今年才23歲的高希晴(Chris)笑道。眼前這位個子小小的女生,兩年前隻身走入雲南的茶山和茶廠,跟隨當地的茶藝師學泡茶。最近她更在以貴租見稱的尖沙嘴厚福街租下大舖,銳意推廣傳統茶藝和健康飲食。
走入厚福街,不難發現原有的知名甜品店早已換上新招牌,閃亮亮地寫着「2DP」三個字。「2DP其實是Two Decimal Places的縮寫。」高希晴悠然地說,坊間總覺得茶葉沒有固定價格,僅由從業者根據經驗開價,故很多人都認為茶葉是門混亂的行業。「以2DP作為店名,是因為我希望為茶葉訂定標準,不論價格、茶葉的份量,以至沖泡時間,都有一套標準。」她說。
百年古樹月光白茶$48第一泡(左)味道甘香,茶味較淡,第二泡的茶脂較重,入口醇厚。
鐵觀音Mojito$42薄荷味重,青檸稍突出茶味,甜度剛好。
水蜜桃白茶梳打$48清香微甜,惟梳打味稍蓋茶香。
媽媽患癌病逝 決定投身「健康」行業
聽她說着自己的理念,沒想到一切竟源於她早年病逝的媽媽。18歲那年,她正為考文憑試埋頭苦幹之際,突然傳來噩耗,證實媽媽患上末期鼻咽癌。她媽媽原為羽毛球運動員,飲食習慣尚算健康,只偶爾吃點零食,「我印象最深的是當媽媽確診以後,第二天她就完全不碰汽水和薯片這些垃圾食物。」高希晴憶述,媽媽一知道肉類或含激素,就開始茹素,後來為了避開農藥,更只吃有機水果和蔬菜。可惜病情仍然反覆,最終還是敵不過病魔,享年42歲。「香港人其實很可憐,我們明明努力賺錢上車買樓,最後只淪得喝鉛水、吸廢氣、吃農藥的生活。」她開始反思,到底我們是因為體弱才染上疾病,還是環境問題令我們患病。因此,她考上大學後決意攻讀與環境有關的學位課程。藉着實習的機會,她開始接觸不同與「健康」有關的行業,「我看過會吸廢氣的建材,看過有機沙律菜的農場,但最後還是選擇了茶葉。」她微笑道。實習最後一年,她走訪中國不同的茶葉商販,更隻身走入雲南的茶山,方發覺茶葉盛載了不少人的血汗。「每到收成期,農民都要爬上茶樹,逐片逐片摘下茶葉。」青綠色的百年、甚至千年茶樹,孕育着嬌嫩而幽香的茶葉,她形容那片山頭就像仙境,比電視劇《茶是故鄉濃》還要純樸。剛摘下來的茶葉會馬上搬到廚房,工人燒起熊熊炭火,把茶葉倒進大鐵鑊,並以人手炒茶,「因溫度太高,稍一不慎就會炒過火,所以一定要用人手來感受茶葉的溫度。」
薰衣草黑莓鐵觀音$46茶味最突出,微酸而且有淡淡的薰衣草香。
調茶的糖漿以冰糖、茶葉和水熬製而成,令調茶帶點獨有的甘甜。
鐵觀音雪糕$36(左)普洱朱古力雪糕$38(右)
堅持古法沖泡 推調茶甜品迎合市場
為了辛勞的農民,她堅持用古法沖泡茶葉。泡茶先要燒水,用熱水澆過沖茶的容器後,再開始泡茶。白茶用沸水沖,泡大約三分鐘是為第一泡。茶葉大多可沖泡兩次,倒茶時還要沿杯邊滑落,免得打進空氣,打散茶香。「傳統茶不是不好,但現代人卻未必有時間去品嚐。」她無奈地說,因此店裏還提供新式調茶和甜品,除了迎合市場口味,也希望藉此讓年輕人培養喝茶的習慣。調茶以水果、香草和中國茶調製,最特別的是茶的糖漿是用茶葉和冰糖熬製而成,卻不同於坊間的果糖、糖精。適逢夏天,他們乘勢推出雪糕,青綠色的是百分百鐵觀音口味,味道比抹茶香甜,苦澀味稍輕。年紀輕輕,高希晴卻帶着雄圖壯志來厚福街開店,問及資金來源,她只緩緩地說是離世的媽媽留下來,「很多人覺得她走時太年輕,是件不開心的事。但若我可將它變成一件有延續性的事,說不定我會令她走得有意義。」她笑說。我看着舊照裏的高太,她的笑容彷彿就在支持女兒完成夢想。
自家製素牛藜麥扒漢堡$88漢堡扒以蓮藕粒、紅菜頭和秋葵製成,配以自製醃菜和醬汁。
2DP 尖沙嘴厚福街12-12A地下
採訪:黃映嫚攝影:王國輝編輯:梁浩維美術:黃創泰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27/20102214
食肆總收益增4% 非中式餐館升幅最勁
1 :
GS(14)@2017-08-03 07:57:10【明報專訊】相比零售業,本港餐飲業經營情况似乎較佳,今年第二季食肆總收益臨時估計為270億元,按年上升4%,食肆購貨總額臨時估計為88億元,按年上升2.4%。非中式餐館總收益升幅最大,按年上升6%至78.08億元,數量亦上升3.9%。
中式餐館按數量計跌0.9%
按食肆類別看,第二季快餐店收益僅次於非中式餐館,總收益及數量分別上升5.5%及2.6%,中式餐館總收益上升2.0%至116.9億元,不過,以數量計則跌0.9%。酒吧總收益及數量亦分別升1.7%及2.1%,雜類飲食場所總收益及數量分別上升4.9%及1.4%。
6月總收益升幅收窄
不過,按月份計,6月份食肆總收益升幅明顯收窄,6月份食肆總收益按年升2.9%,4月份及5月份收益則分別錄4.9%及4.2%增長。扣除其間價格變動的影響後,今年第二季食肆總收益以數量計較去年同期上升1.4%。綜觀今年首6個月,各個食肆類別均錄得增長,領頭的仍然是非中式餐館,按年升5.7%,包括茶餐廳在內的中式餐館升幅明顯跑輸其他食肆,按年升2.4%。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43&issue=20170803
【專題籽】27歲老闆珍藏過百隻 潮用中式茶杯嘆咖啡
1 :
GS(14)@2017-08-04 06:36:15店內有過百隻中式茶杯,其中Tommy最愛景德鎮的「青花玲瓏米通」,放在燈光下頓成藝術品。
【專題籽:胚芽故事】這邊一隻萬壽無疆杯,那邊一堆兒時茶樓用的杯,還有畫了潘金蓮的金邊杯,一切七、八十年代的茶具,突然出現在上環的「半路咖啡」。開業近四個月,不少本地和外國客人都慕名而來,網上社交平台亦不乏客人捧着中式茶杯喝咖啡的相片。開一間咖啡店,可能是咖啡發燒友的心願,可是在這個「相機食先」的世代,難道咖啡文化就只能用賣相吸引客人?
店內有過百隻中式茶杯,以為老闆必定一把年紀,豈料是位27歲的年輕人崔子康(Tommy)。畢業於中華廚藝學院,Tommy形容突然愛上咖啡是「神推鬼擁」,「因為中式廚房很熱,弄得我背上出熱痱。」其後他轉到西餐廳水吧工作,「那裏有部咖啡機,但沒有人教我如何沖,放假便跑到咖啡店,偷看別人沖咖啡。」七年前,他轉到咖啡店打工,其間曾助朋友開店,如中環的Common Ground和灣仔的Just Cafe,然而他一直渴望擁有自己的店,直至今年4月終於如願以償。
收藏中式茶杯減壓 一杯一故事
一心做咖啡的人收藏中式茶杯,原來是讓自己開心的秘方。「買杯可讓我減壓,獨自到處閒逛,看到喜歡的杯子便停下來,然後買回去細心欣賞。」很多人都被半路咖啡的中式杯吸引,當大家都在拍萬壽無疆時,他最愛的卻另有其「杯」。他把杯子放在燈下,有如小時候媽媽照雞蛋,杯上即出現了一點一點發光的米粒。「這是景德鎮的『青花玲瓏米通』,我第一隻收藏的中式杯,質地透光,在燈下可欣賞到造工和紋理。我們用來裝espresso,一飲而盡。有客人說他婆婆家裏也有這樣的杯,勾起了他的回憶。」各式各樣的中式茶杯,每隻都有故事,大部份購自上環摩羅街、元朗、西貢和深水埗,賣家都是公公婆婆。「另一隻我很喜歡的是『麒麟』,購自佐敦一個婆婆的排檔。那時她用報紙包得很精美,恐怕我會打破。」後來婆婆知道他用來開咖啡店,更約他到家裏搬走其他存貨。「不過我回去時,排檔已變了電話舖,婆婆也過身了。」Tommy說他清楚記得每隻杯子的來源,如果店內不太忙,他也喜歡分享買杯的故事。
提供借遮服務 請食特製Happy Food
訪問當天下大雨,記者走進半路咖啡時髮腳不斷滴水,此時Tommy即遞上暖水和紙巾,「我重視社區人情,希望每位客人都開心和安心。例如有時客人沒有雨傘,我們就借他一把。」店內長備數把雨傘,只要留下名字就能借用,「目前還真的有借有還!」為了讓客人開心,咖啡店還在牆上貼了上環地圖,員工都樂意推介區內旅遊點。他們更特製了名為「Happy Food」的菠蘿乾和西瓜乾,「看見朋友或不開心的人都會請他們吃,通常他們都會微笑起來,大概是因為糖份吧!」他說,曾遇過一位滿臉愁容的女客人,即隨咖啡送上一片「Happy Food」,他偷偷告訴記者這是他以前追女仔的方法。努力了七年終於開店,咖啡質素始終不能忽視。要沖一杯好咖啡,很視乎咖啡豆的粗幼、份量、壓粉力度等,為此Tommy不但鋸走咖啡手把(portafilter)的底部,方便觀察咖啡流速和顏色,以保持水準。他更堅持用香港少見的意大利拉桿機,「咖啡機是意大利老師傅手造,沖出來的咖啡成品較厚身又幼滑。有些咖啡發燒友一來到即很興奮,不停討論。」Tommy笑言用拉桿式咖啡機,每天都像做gym般,因為每做一杯咖啡就要用力拉一次。「最深刻是,有外國人說飲到自己家鄉的味道。」Tommy希望客人放下手提電話,「抬頭看看擺設和設計,也主動跟店員聊聊天,或者是一番新體驗。」
Tommy今年4月在上環開了「半路咖啡」,選址上環,他說是因為以前在這裏居住及上班的情意結。
Tommy堅持用開底的portafilter,「我們要觀察咖啡流速和顏色,保持水準。」
杯上用廣彩畫上潘金蓮,配金漆杯邊,全店只得兩隻。
店內咖啡甚有水準,Latte奶泡綿滑,咖啡味道香濃,不苦也不酸。$38
他曾每天在上環跑步,深知街坊行到半路中途需要歇一歇,便放長凳在店外讓他們休息。
牆上貼了地圖,「我們樂意當大家的詢問處,推介附近值得一遊的地方。」
「Happy Food」菠蘿乾,看起來像太陽花,吃下去清甜煙韌。
半路咖啡上環東街12號 營業時間: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星期三休息)記者:黃凱婷攝影:徐振國、張志孟、劉永發編輯:梁浩維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804/2011059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