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相亲3.0

http://www.p5w.net/newfortune/qianyan/201009/t3188624.htm

 现实相亲、网络相亲、电视相亲,剩男、剩女大量存在并不断增加的社会现实让相亲这一传统模式也迅速升级换代,挺进3.0时代,虚拟与真实世界的爱情转换也由此变得更为顺畅。

  如果要总结2010年国内电视节目的特色,相亲节目泛滥一定不可或缺。老牌如东方卫视的《相约星期六》,以温情浪漫为主打;新锐如江苏卫视的 《非诚勿扰》,以赤裸裸的爱情观为噱头,而娱乐“大户”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则请来何炅当“月老”。尽管在广电总局发文整治后,一些电视台知难而 退、停播相关节目,而名噪一时的《非诚勿扰》的女嘉宾也从拜金、物质、尖酸的话题人物回归了贤良淑德的传统形象。不过,只要剩男、剩女大量存在并不断增加 的大趋势不改,相亲节目的生存空间就有充分的保障。
巨大的交友、相亲需求直观地反映在国内两大婚介网站的注册用户数量上:世纪佳缘和百合网的 注册用户在近期分别突破了2500万和2200万。并且,这种市场需求没有地域的限制,成立于1995年的第一家网上婚介Match.com,如今旗下拥 有8种官方语言,分布全球五个大陆的25个国家,单在美国,每天注册的单身用户就多达2万人。2004-2009年,全球规模最大的网上婚介之一 eHarmony营业收入从区区7000万美元攀升至2.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
追求爱情、渴望婚姻的剩男剩女们携集合之力红火 了网络相亲,也让相亲模式迅速升级换代,挺进3.0时代。与早先的相亲、婚介网站需花费当事人大量时间在虚拟世界里搜索、浏览不同,3.0时代的网络相亲 模式更为迅速、直接,虽然交友的严肃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娱乐化所取代,但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缩短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爱情距离,让两者之间的沟 通、转换更为自然、顺畅。

  Flipmedating:
“名片”+网站
  传统的网络婚介,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 先虚拟后现实—男女之间是通过网络上各自上传的照片以及背景资料而相互认识,再基于上述两点内容进行有效筛选之后在网络上建立联系,一旦聊得彼此有感觉, 才会回归真实世界,相约见面,然后继续接下来的故事。而2010年6月刚刚正式上线的Flipmedating.com则依据创始人夫妻结缘继而拉埋天窗 的真实经历,将这一过程扭转为:先在现实生活中看对眼缘,随后在网络上进行进一步交流,当然如果两个人两情相悦,故事又自然会回到现实中。显然,眼见为实 是其最大的卖点。
在Flipmedating.com的交友模式中,除了容纳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站之外,另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就是“名片”,只不 过生意场上的名片交换的是潜在的商业机会,而没有署名的Flipme卡片交换的可能是一眼心动后的一段罗曼史。这张由Flipmedating.com统 一印制的小卡片相当于一个公开的邀约,网站注册用户一旦在地铁、酒吧、咖啡店或是任何日常活动场所遇见心仪的对象,就可以上前给她/他留下这张卡片,一定 程度上避免了主动搭讪的尴尬和不好意思。从形式上来说,递出的卡片起到了投石问路的作用,并且附有每个卡片所有者独有的ID号码和卡片条码。如果收到卡片 的人对送出卡片的人同样感兴趣,则可以登录网站,输入ID号码和卡片条码后,就能获取卡片所有者的照片及相关背景信息。接下来的过程与故事则与一般的交 友、相亲网站如出一辙。
事实上,“名片+网站”的相亲、交友模式并非Flipmedating.com所独创,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家名为Cheekd.com也推出了相同的服务,并且盈利模式也保持同步:以出售卡片的名义收取会员费。
以Flipmedating.com为例,一套30张卡片的售价为24.99美元,同时包含了网站3个月的会员身份,而只有在成为会员的前提下,用户才 拥有自己独有的ID号码和卡片条码,也才能在网站上上传照片并编辑个人资料;“续约”的价格相对优惠,“30张卡片+3个月会员”为14.99美元。 Cheekd.com的收费则基本类似,“50张卡片+1个月会员”要价25美元。并且,卡片上还印有不同的个性“爱情宣言”供购买者选择。而对于收到卡 片而通过网站获取递卡人资料的当事人,两家网站都是免费开放。除了网站本身以外,部分零售店也是购买上述卡片的渠道,而电话购买的途径也将陆续开放。

  Skout: 相亲也“移动”
  与初出茅庐的“名片+网站”相亲、交友模式相 比,Skout.com基于位置服务的手机移动相亲、交友模式显然要成熟得多。它把网上婚介模式最为常见的搜索制和时下最热门的基于位置的服务相结合,不 仅通过主动设定标准来匹配检索、从而找出最符合要求的人选,同时还利用位置服务划定活动区域,在缩短情感半径的同时也增添了趣味相投的概率。
用户通过手机登录Skout.com后,系统能自动锁定用户所在的位置区域(为安全起见,非精确位置),随后符合用户要求的当事人照片和资料信息就会根据 用户事先的设置而自动跳出,并且这些当事人都是在最近几天登录过或是同样使用系统搜索过的活跃账户,由此有效规避了传统交友、相亲网站最常为人所诟病的弊 端—10年未曾更换过的照片以及10年未曾登录过的睡眠账户。而用户所相中的某个当事人或许就在步行距离之内,甚至同一家美术馆中,不仅空间上的距离很容 易跨越,更重要的是很可能拥有相同的喜好、方便找到共同语言。随后,在一方通过短信发出邀约后,一旦双方在浏览过对方的照片和资料后都表示首肯,就可以在 通过手机或iPad等其他移动设备简短交流后,约定见面的地点。
Skout.com创始人的初衷是打造一个平台,让用户共享手机拍摄的照片和 视频,并标注上自己的位置。从2009年初,Skout.com转变了商业模式,把智能手机打造成了相亲、交友的工具,从而将互联网时代的通过电脑谈情说 爱变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短信诉衷肠,摆脱了空间的限制。正是基于这样的优势,短短一年半之后,Skout.com在2010年6月当月的新注册用户数量 就突破了20万,而注册用户的总人数更是迈过了百万大关,并且每天通过其系统发送的短信息逾百万条,平均每个用户登录系统的时长约为40分钟,其所推出的 手机应用软件成为iPhone软件中的畅销产品。对比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社交网络中的当红“炸子鸡”四方的表现,Skout.com毫不逊色—前者用 13个月的时间实现百万级用户,每天新增用户过万(详见本刊2010年8月号《梦想照进“位置”》)。
尽管依托的平台与传统的交友、相亲网站 不尽相同,但在盈利模式上,Skout.com却遵循了2.0时代相亲模式的老路:会员制收费。在通过免费服务积聚一定的人气之后,会员费成了 Skout.com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今,会员收费贡献了80%的收入来源,而剩余的20%则来自出售各种虚拟礼物,每一个虚拟礼物都能发送给500个目 标对象。
从另一角度来考查,早在2009年刚刚锁定移动相亲、交友服务之初,Skout.com就收获了150万美元的注资,尽管数目并不 大,但足见投资人对这一模式的信心。实际上,包括Match.com,相亲2.0模式的代表们也都在积极抢占移动市场,如今iPhone、iPod touch、黑莓、Android和Palm智能手机的用户都可以通过应用软件登录网站。在传统相亲、交友网站用户数量增长趋于放缓的同时,仅2008年 一年,Match.com的移动用户数量就增长了250%。互联网研究机构Juniper预测,2010年,全球移动相亲、交友的市场规模(包括会员费和 广告收入)将比2008年翻一番,达到10亿美元,而到2013年更将突破14亿美元。单是移动这一个要素就有如此诱人的吸引力,再加上时下最热门的位置 概念,也难怪类似Skout.com的网站不断涌现,抢占先机,分食市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4

英特爾掏錢拱小公司 還幫忙相親

2011-11-28  TCW




十一月中,美國加州秋意漸濃,早 已過了衝浪旺季,亨廷頓海灘(Huntington Beach)面海第一排的知名度假旅館,卻突然湧入九百多人。他們,全都為一個理由而來:英特爾全球投資高峰會(Intel Capital Global Summit)。

每年砸百億投資預計今年還比去年增五成

儘管會場外剛傳出全球金融圈裁員二十萬人的噩耗,但會場內不僅參加人數創新高,而且投資活動與產業討論從早到晚毫無冷場。戴爾電腦(Dell)、瑞士信 貸、Google、惠普(HP)、IBM、聯想、微軟(Microsoft)等知名企業,甚至連車廠BMW的投資部門主管全都來了。

南加州的豔陽把一波波的海浪照耀得閃閃發亮,會議正式登場。十二年來第一次,它對台灣讀者敞開了大門。

這些跨國企業的投資決策者,與二百五十位已由英特爾入股的小公司執行長,一起被塞進兩個大型籃球場般的大會議室裡,期待新機會帶來的核巨變。大企業們希望 從英特爾的投資布局中,找到產業趨勢與投資機會;英特爾已入股的小公司,則尋求繼續引入其他大公司的資金,甚至是業務合作機會。這,就是英特爾全球投資高 峰會最吸引人的部分。

英特爾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去年營收新台幣一兆三千億元,比起第二名的韓國三星(Samsung)半導體部門還高出了四六%;今年十月一日,英特爾帳 上現金部位高達二千一百億元,相當於兩個鴻海資本額,英特爾也因此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科技投資基金。

過去二十年裡,英特爾在全球五十一國的投資總額約三千一百億元,相當於台積電(台灣最大股本公司)與力晶兩家企業的資本總額,投資過網路晶片大廠博通 (Broadcom)、邁威爾(Marvell)、爾必達(Elpida),以及台灣的家登、系微、擎泰等。

英特爾資深副總裁暨投資總裁索哈尼(Arvind Sodhani)說,每一年計畫投資規模在三億美元至三億五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零五億元)。不過,今年到十一月中的投資總額已有四億七千萬美元(約 合新台幣一百四十億元),索哈尼估計全年將達五億美元,比去年大增五成多。明年總體經濟情勢不妙,還是會繼續投資,「景氣低迷時,正是我們超越別人的機 會,」索哈尼說。

會場內熱烈配對三管齊下向跨國企業推銷

為了幫助投資組合(portfolio company)與投資決策者擦出火花,英特爾首度三管齊下:一是在不同角落分四大主題,由被投資公司上台各自報告一分鐘,台下有興趣的投資者,就可以安 排後續一對一對談;二是仿效美國常見的相親(match making)方式,由英特爾配對,一對一討論十五分鐘後,起身再換下一位投資人;三是大家在與會名單上尋找有興趣的標的,自行安排會議,稱為連結 (connected)。

全球晶片設計龍頭高通(Qualcomm)、筆電設計代工大廠廣達、聯想、宏達電等科技公司都有投資部門,但沒有一家像英特爾這麼積極經營,希望把影響力 擴散到整個業界。「雖然不一定能談定投資案,不過至少能從演講、討論中,抓到英特爾的策略方向,」已連續參加五年的英華達投資與策略聯盟副總經理張家澍 說。

除了年度高峰會,英特爾每年還在全球舉辦六十場見面會,將投資組合中的小公司包裹「推銷」給聯想、華碩、三星等大公司。這些小公司因為站在英特爾的肩膀 上,才能敲開重重的大門,有機會與跨國企業做生意。

但怎樣的公司能讓英特爾掏錢投資呢?索哈尼說,條件有兩個:符合英特爾未來產品發展策略,還能有財務回報可期。

舉例來說,英特爾投資家登後,三年前要求家登加入半導體協會,參與下一世代十八吋晶圓規格制定。雖然頭號強敵美商Entegris虎視眈眈,但家登因為比 對手起跑得快,產品已開始送樣,董事長邱銘乾目標是拿下全球七成以上的十八吋晶圓傳載設備(carrier)市場。

系微也是一例。一九九九年,英特爾入股才成立第二年的軟體公司系微,上櫃後出脫持股,前後總共投資了三次。最近為了超輕薄筆電(Ultrabook)的發 展,英特爾再次參與系微私募。主要用意就是協助系微BIOS軟體最佳化,好讓超輕薄筆電能即時開、關機。

不過,英特爾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過去英特爾大動作力拱WiMAX時,好幾個法人機構都跟著投資相關公司,英華達就是一例。「還好我們投資的韓國WiMAX 晶片公司,一看苗頭不對,改做LTE晶片,目前營運績效還不錯,」張家澍說。

比起購併,英特爾更偏好投資,且持股比低於二○%,以採成本法認列盈虧。「英特爾的企業文化很強,被購併的公司不一定能完全融入,綜效可能還不如投資,」 一位英特爾投資部門主管說。

會場外密會登場擎泰搶拿超輕薄筆電訂單

正當會場內熱烈進行媒合配對時,飯店的另一頭,一場不在議程表上的密會,也悄悄登場。十一月十五日下午,英特爾業務暨行銷事業群資深副總裁湯瑪士 (Thomas Kilroy)坐在小會議室當中,會場外是來自全球近十家的投資組合公司主管排排坐,等著逐一進去報告二十分鐘。

活動模式與場外的「相親」無異,不同的是,結果攸關的不是投資機會,而是能否成為英特爾供應商。

擎泰科技是這場密會中,唯一來自台灣的業者。幾個月前,英特爾開出下一代超輕薄筆電的規格:待機時間要比目前的規格再增加八天,但耗能少一半,兩秒內開機 完成,整體效能要增加三七%,而且強烈要求明年中之前達成。這一回擎泰董事長特助張民右就是帶著最新款的記憶體控制晶片,與只有競爭對手四分之一的報價, 打算將美商SandForce取而代之。

整整三天的議程裡,「連網」議題反覆被討論,不過會場裡的人心知肚明,英特爾的重點就是超輕薄筆電。英特爾預期,全球聯網裝置將從目前的四十億個,在二○ 一五年增加到一百五十億個,二○二○年再上看五百億個。這當中,成長最快的將是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但麻煩的是,英特爾雖然長年占有全球八成電腦處理器 市場,在這兩個新領域的占有率至今卻仍掛零。

看明年策略支援觸控後,考慮攻平板

十一月十五日,就在英特爾總裁兼執行長歐德寧(Paul Otellini)向台下的與會者宣告「X86處理器四十歲生日」時,一直亦步亦趨跟著英特爾腳步的電腦供應商們更想問的是:還會有下一個四十年嗎?

「安謀架構(ARM;目前手機與平板電腦主流)的效能不斷提升,雙核心、四核心、六核心都快出來了,距離英特爾越來越近。英特爾最重要的命脈被嚴重威脅, 所以現在內部非常緊張,」一位與會的台灣零組件廠主管說。

英特爾不斷嘗試轉型,年初剛完成收購防毒軟體公司邁克菲(McAFee)與英飛凌(Infineon)手機晶片事業群。為避免營運走下坡,英特爾將全力把 超輕薄筆電拱為市場主流,明年底滲透率目標為四成。「只要英特爾想做,以它的市場優勢,還是可以做得到,」張民右認為。

剩下來的,就是手機與平板電腦兩大棘手市場。「我們內部也正在辯論,明年螢幕支援觸控功能後,超輕薄筆電到底要不要走向平板電腦(即螢幕與鍵盤可分 離),」英特爾主管私下透露:「唯一確定的,是絕不會放棄X86架構。」

四十年前,英特爾不堪虧損連連,放棄了DRAM,全力發展處理器,成就了半導體史上最關鍵的一次轉型。現在,身處榮景盛世的它,再次面對生死攸關的轉型。 全球投資高峰會已落幕,但英特爾史上最困難的考驗,才正要展開。

【延伸閱讀】亞洲投資布局,中國最多、印度是新重點——英特爾投資現況

全球時間:1991年起投資總額:3,120 億元、累計1,185 家公司目前概況:旗下另有7個專屬基金投資方向:對未來策略有益且有財務回報的產業

中國時間:1998 年起投資總額:195 億元、累計逾100 家公司,亞洲最多目前概況:另有兩個中國專屬基金,總額210 億元投資方向:搜尋引擎、IC設計、電子商務、機上盒

印度時間:1998 年起投資總額:90 億元、累計逾80 家公司目前概況:另有印度專屬基金,約75 億元投資方向:雲端服務、無線通訊技術、軟體測試

資料來源:英特爾投資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57

《中佬手記》就以相親相愛娛樂大家 得個跑字

http://solelyrun.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3.html
一個星期話咁快又過去,要數一單最「爆」嘅新聞,肯定係高雄發生氣體爆炸引致多人死傷。人命傷亡所換來嘅教訓,就係發現問題而延誤處理,係會死人嘅--而人類總係重複相同嘅錯誤。唔駛召喚阿寶喇,星期日畀佢抖下好。

講汲取教訓,其實同佔中商討日好相似。第一次咪興致勃勃或者慶烚烚咁,第二次已經開始跌 watt ,到第三四五六次,直情謝晒皮、頭都抬唔起咁滯。重複犯錯係會麻木嘅,唔係邊得嚟「習非成是」呢句成語?

以前社會人物出嚟亂 up 廿四,會畀人鬧係「指鹿為馬」。但隨住社會「習非成是」嘅風氣蔓延,係鹿係馬都開始變得唔重要。連最基本嘅客觀事實陳述錯都好多人唔介意,其他邏輯謬誤、搬龍門、模糊焦點,就更加少人察覺或者有感覺。 2012 年 7 月 1 日大家上街大嗌「梁振英、大話精」,然後佢喺西九文化區嘅利益衝突嫌疑、佢嘅山頂大宅僭建疑雲、佢嘅語言偽術……一笑已經風雲過,大家都司空見慣,佢再講「香港同大陸和諧嘅關係決定我哋食粥定食飯」,甚或「政府官員反佔中係應有態度」,喺民間莫講話風波,連一絲漣漪都冇。

一個政府之首嘅品德、操守以至政治敏感度、政治倫理水平都可以低處未算低,其他官員以至民間組織嘅代表自然可以有樣學樣而且大模施樣直行直過。最新一個代表係律師會主席林新強,佢太太打骰嘅公司喺中環中心出租場地賺大錢,背後其實係受梁粉組織「香港專業聯盟」任命,而組織只需要向中環中心業主市建局繳交一蚊雞年租。

早多十年八載,大家可能已經群起而攻之,「喂,擺明有利益輸送啦」。但今時唔同往日咯。如果程介南以權謀私嘅案件喺 2014 年被揭發,我都唔敢肯定佢會唔會被判罪成入獄。因為商交所涉嫌詐騙案而一身蟻嘅前行政會議成員張震遠,喺受到商業罪案調查科調查一年有多之後,亦遲遲都未見有下文。特首曾經掛喺口邊嘅「香港速度」,似乎只應用喺拘捕示威者嘅行動。

都講到厭、講到悶。悶咯,咪尋求娛樂。香港報紙最多人睇嘅如無意外係娛樂版。由我細細個開始搭巴士見到上班一族 C 疊不離手,到最近見到馬賽成香港風雲人物,傳媒從實體到虛擬,讀者習性其實冇大改變。 90 年代嘅年輕人同 2014 年嘅年輕人,骨子裡流嘅血、散發嘅氣質,其實好可能大同小異……咁嗰小小嘅差異係咩呢?

90 年代嘅政治就係政治,副刊專欄就係副刊專欄。嚟到而家,政治要有八卦花邊,副刊冇返個化名性格巨星亦唔似樣。兩者嘅性質都係娛樂大家,由李八方嘅《隔牆有耳》到紀曉風嘅獨眼新聞》都以捕捉政治人物小動作或者奇聞為主,《主場新聞》製圖加一句點睛嘅慣技更加令大眾著眼於蔣麗芸或者鍾樹根嘅言論多於相對複雜嘅政府施政策略與佈局。冇計啦,容易入口同易消化丫嘛,讀緊 BB 班就梗係食糊仔,唔通食雞背脊吮骨頭?

政治有政治娛樂版,副刊有王迪詩帶起潮流。雖然已故的丘世文曾在《號外》雜誌以顧西蒙為筆名書寫《周日床上》 (而且好好睇) ,但論知名度、論爭議性,真係拍馬都追唔到王迪詩。一個單身貴族住喺蘭開夏道,以高姿態高角度寫盡金融中心眾生 (外加類似《 Sex and the City》嘅情節) ,謎一般嘅身份令人遐想王小姐到底真有其人定係集體創作。當然,及至王迪詩 come out (!!) 公開真人為楊潔深之後,謎底已經解開,原先嘅可塑性自然歸零。

不過一雞未死,一雞又鳴。喺《蘋果日報》嘅《金融中心》專頁彈出一個自稱「 IFC 張智霖」嘅葉朗程,走男版 Daisy Wong 路線,人哋有個 Philip ,佢有個 Danielle 。王迪詩喺財經報章嘅副刊出沒,葉朗程直情喺財經版同大家見面,再走入《主場新聞》。如此一來,食住新媒體興起嘅升浪,葉朗程論盡 A 餐 B 餐嘅文章喺網上瘋傳,連其中一個當事人嘅老公張繼聰賣廣告都攞嚟自嘲一番。

香港人就係咁可愛。有娛樂圈姐仔爭風呷醋嘅新聞都嫌唔夠,仲要透過以第一身寫作嘅專欄作家筆下故事捕風捉影、尋找趣味。半年前我寫過一篇名為《大象出現時,我們還忙著挑選 AB 餐 》嘅文章,半年過去,大家依然為王迪詩典型嘅兜個圈踩低人抬高自己嘅文章而咬牙切齒,拗個面紅耳熱。至於「『主流民意』反佔中」、 「學民學聯八月佔中」……是但啦,算數啦,唔煩你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954

看上台灣生技 全球藥廠龍頭來相親

2014-11-10  TCW  
 

 

十月下旬的台北一隅,來自五家公司、近三十位生技菁英,等著輪番上台報告自家公司特色,他們要讓台下的評審團驚豔,進一步爭取被投資的機會。

這個評審團所代表的公司來頭不小,正是全球第一大藥廠──瑞士諾華(Novartis)集團;從香港腳到癌症、從人類保健到動物治療的專利藥品,諾華去年創造了新台幣一兆七千三百億元的營收,直追台塑四寶去年的營收總和。

諾華創投基金投資長元華(Reinhard Ambros)是這次評審團的關鍵人物,他掌管全球藥業最大的公司創投基金,資金規模超過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億元),是全台灣一百八十六家創投資本總和的兩成多。

今年是元華第二次來台灣尋找投資標的,去年他來台探路,結果無功而返;這回則對一家新創公司興趣盎然,打算深度評估,如果成真,這將是諾華在策略性投資韓國公司以外,第二次直接投資亞洲公司。

過去,元華的投資重點以美國為重、歐洲次之,現在他不僅要把觸角伸向台灣等亞洲國家,也計畫在台灣設立據點,他看上的,除了這裡不斷聚集的國際人才資源,還有台灣利於生技產業發展的法規與募資環境。

投資長花十年改革從被遺忘,變最高薪單位

頂著全球第一大藥廠的頭銜,這次諾華來台灣的消息一出,共有三十四家生技公司爭取被投資機會,一路篩選到剩下五家,這與本土創投基金一季大約只有一個投資機會相比,諾華顯然要吃香許多。

每一天,諾華創投平均會接到三個來自全球、主動上門的生技投資案,等於一年要評估約一千個案子,然而,十年前的諾華基金,可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諾華是在一九九六年,由瑞士兩家化學與藥品公司所合併,為了提升綜效,裁減員工成了必要之惡,當初這個基金的成立宗旨,就是要照顧被裁員工,只要他們能提出「創業計畫」,諾華審核後就予以投資;但這個基金的投資效益低落,運作近八年的結果是比放定存的效益還低。

十年前,元華從諾華全球戰略發展部門主動請纓,挑起重整大任。當時這個基金規模還不到一億五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十五億元),大概只與台灣本土創投相當;在龐大的諾華體系裡,也鮮少人知道有這個部門,公司連水電、電話費都忘了付,元華的助理覺得這邊沒前途,上班三天就辭職不幹了。

如今,十年過去了,在諾華並未增資任何一塊錢的前提下,目前這個基金規模已經超過十億美元,等於是,每年投資報酬率至少二二%,遠高於過去三十年裡全球創投平均年報酬率一二%(編按:此根據芝加哥大學研究);而元華率領的十一人投資團隊,如今也成了諾華最高薪的單位之一。

布局不用顧慮母公司靠專業判斷,一年只投五家

報酬率能夠大幅超越業界平均,元華可是有撇步的。

首先,堅持基金的獨立性,投資與否,只憑專業判斷,不須顧慮母公司的產品布局或購併策略。「大部分的corporate fund(企業基金)績效多半不好,因為要跟著母公司策略走,」一位國際生技創投基金管理人指出。

其次,是嚴格的投資紀律;諾華每年雖然有一千個投資機會,但出手投資的卻僅約五個,不論表面效益有多高,元華一定要花四個月、甚至一年半來評估與實地查核,「need to be patient(必須有耐心),」他說,這是確保財務回報的關鍵。

相比起其他創投基金,元華不僅有「諾華」的金字招牌,還有自己參與七款藥品開發、管理國際購併的深厚經驗可以協助被投資公司,「我每兩週就要和這些(被投資公司)執行長們談話,討論策略、通路、產品等,光只是(投資)錢是不夠的,」他要時時確保被投資公司走在對的路上。

另一個成功要訣,則是不給被投資公司過多的財務資源。「創新從來都不是源自於富足(abundance),而是源自匱乏(scarcity)!」元華說,給創業團隊有限的資源,他們才會把最有可能的點子實現出來。

「我從來不讓我的被投資公司擁有太充裕的資金,」元華打趣的說,「不然他們有一千個想法,就會不斷嘗試這些瘋狂的點子,反而容易一事無成。」

「你可以說我們公司(投資)很保守,這是真的,但是我們也很成功。」元華說, 過去十年裡,他在歐美尋找產品、策略有獨特性的生技公司,現在他把眼光放到逐漸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的台灣生技公司,就看台灣公司能不能通過他的嚴格審查,獲得全球藥廠龍頭的肯定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400

相亲4.0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504/t20150427_744118.htm
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让相亲事业迈入了新的阶段一一通过微信开展父母通过手机帮子女找对象以及“线上非诚勿扰”的重度垂直App应运而生。而为了增加用户、客户以及员工的满意度,一些企业也跨界加入红娘队伍,将相亲打造成增值服务。?赵俊/文

  作为一个持续而又巨大的刚需市场,相亲事业一直吸引着各方市场力量的参与。2015年3月,相亲界老大世纪佳缘(DATE.NSDQ)传来喜讯,公司2014年净收入同比增长24.6%至6.14亿元,主要增长动力为一对一红娘服务。随着公司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扩张服务中心,并展开新一轮大规模广告宣传,一对一红娘业务2014年四季度同比增长205.3%。

  当世纪佳缘在婚恋市场收获战果之时,一批“小而美”的个性化相亲公司破壳而生,针对更为具体的用户痛点,在细分垂直领域找到突破口,蚕食传统相亲机构和婚恋网站的市场,也让相亲模式迅速升级换代。

  相亲App:爸妈一起上

  深圳莲花山公园内有一个久负盛名的相亲角—里面分布着20多棵棕榈树,两侧铁栏和棕榈树上挂满了征婚帖。这些帖子密密麻麻地挤放在一起,抢占着有利地形,很多帖子是过胶之后挂上去的,可见发帖人对其的重视。除了不时经过、心生好奇的游客,这个相亲角里总是围站着数目可观的中老年父母,三两成群地相互交流着。还有一些不好意思发帖的父母,也会时不时过来帮子女瞅瞅有没有合适对象。

  相亲角并非深圳“特产”,北京天坛公园、玉渊潭公园和中山公园等常年都有自发汇集的相亲队伍,上海也有闻名遐迩的人民广场相亲角,家长们手里拿的、胸前挂的和地上摆的都是子女的征婚资料。在父母的“一审”通过之后,才轮到相亲正主见面。

  工作繁忙、性格羞涩、对结婚大事不上心等各种因素一起推迟了城市男女的结婚年龄,这一现象在一线城市尤为突出。虽然很多年轻人抱着随性和乐得自由的态度,但这却急坏了当爸妈的。很多父母不得不亲自上阵,为子女寻找对象。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下,让父母帮子女相亲的重度垂直App应运而生。

  “亲家”是北京墨志翔公司开发的一款面向父母,为子女寻找恋爱对象的应用软件—基于父母地理信息,寻找同样有适婚子女的父母,为双方儿女寻找合适的相亲对象。考虑到中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亲家”的字体非常大,家长可上传自己头像,以及孩子照片、性别、年龄、身高、职业、收入、学历、信仰等介绍,还可以语音聊天来了解彼此孩子的情况。

  与“亲家”功能类似的还有App“人民广场相亲角”,上海家长们发布的相亲信息分别被归为儿子、女儿两大类别。如觉得某一相亲者的条件合适,但一时又拿不定主意,可点击收藏按钮,方便下次寻找;如果马上就想与对方联系,可以点“留言”,给对方发私信;也可以利用“筛选”功能按照对方的年龄、身高等条件一一限定,从而缩小包围圈。App设置了花钱的内购服务,付费88元就可将用户发布的信息放置在首页“关注”中,以期获得最高的关注度。

  这些让父母帮助子女相亲的App帮助父母扩大了社交面,让他们不用严寒酷暑都蹲守在公园里,而是通过手机就可以为儿女寻找合适的对象。不过,由于目前很多父母对于智能手机的熟练程度还不高,能否熟练运用手机App帮子女找对象也是一个问题,而他们多年线下社交的习惯,能否转移到线上也需要时间培育。

  微信上的“小而美”

  Lily的单身派对(以下简称Lily)通过线下派对活动和线上微信相亲两种方式来撮合单身男女。由于创始人团队是北大汇丰商学院的校友,Lily前期线下相亲活动的主要用户都是金融圈的高富帅和白富美—团队成员的同事和校友,以及通过这些人认识Lily的其他背景相仿人士。不过后期Lily也计划加入其它圈子的男生,例如IT、通信等。男生加入会员的限制门槛是本科学历或以上,女生则是颜值越高越好,要求不化浓妆,真实展示。

  男神女神们可以直接在微信上填写个人资料免费成为会员。Lily则通过上传毕业证和名片的方式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虽然不是必须提供,但是经审核的会员可以得到免费的重点推荐。将会员的交友资料发布在朋友圈以及内推,是Lily帮会员找对象的最主要的两种方式。

  朋友圈只是一个征友信息汇聚和展示平台, Lily还通过微信群开展“线上非诚勿扰”活动。之所以将相亲活动搬到线上,是因为Lily发现很多单身派对只能起到表层的交流功能,而这些功能完全是可以在线上实现的。线上活动既可以节约成本,也更迎合年轻人喜欢通过社交网络结识朋友的偏好。

  2015年情人节,Lily就组织了10个精品微信群,每个群有10位Single Lady,每群每次邀请一位优质男士进群。以非诚勿扰形式结合语音、文字、爆照等方式与群内女嘉宾进行交流,每位男嘉宾时长20分钟左右,结束后,30秒互加好友时间,男嘉宾递交心动对象,女嘉宾私信群主是否心动。在线上交流的基础上再办线下活动,由于有了相识的基础,交流更加水到渠成。

  Lily团队目前是兼职经营相亲公众号,其合伙人雷鑫对新财富表示,他们当月老的初衷主要是因为世纪佳缘等传统婚恋网站的体验不够好,用户参差不齐,因此希望通过严格审核提升圈子的质量,发展面向金融、IT圈等高收入人群的相亲派对。线上活动可以快速扩展用户,降低场地成本,也可以避免线下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害羞、交流不充分等问题,但是吸引过来的用户鱼龙混杂;线下活动积累的都是半熟人圈,用户靠谱,黏性大,劣势就是发展速度太慢。

  Lily目前的收入主要来自线上活动的打赏费和线下活动收费。Lily在微信公众号中给出了打赏二维码,打赏金额位于9.9元至99元。“最有诚意”的单身会员也将获得优先入选参与“线上非诚勿扰”的机会。“线上非诚勿扰”也向会员收取入群费,如女士收取50元一人,男士可报50元一个群,80元报名两个群,100元三个群。线下活动则会收取场地和茶饮费用。

  微信上有不少相亲公众号,但把相亲活动搬到线上的目前还只是极个别。新财富以“单身”和“相亲”为关键词搜索微信公众号,发现不少这种主题的公众号,主要分成两种,一是恋爱类的心灵鸡汤文章,二是征友信息的汇集和线下活动的发布平台,例如百合网在微信公众号上推荐一些单身男女,熟了网在公众号发布单身高校校友征友集和线下联谊活动召集帖。

  跨界搞相亲

  除了专业的月老们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经营相亲业务,一些看起来不搭边的公司也跨界加入了月老的行业。2015年3月22日,在深圳世纪汇商场,一场由深圳都市报主办的“春天单身来Party”不仅吸引了近百位单身人士的报名,现场陆续还有路过的单身男女加入。

  深圳都市报的工作人员对新财富表示,报纸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平面媒体,地铁报就像一个渠道运营商,要把读者需要的东西和商家可以提供的东西整合起来。深圳都市报的读者主要是20到30岁左右的人,单身男女特别多,对相亲活动的参与兴趣也很高。

  这不是深圳都市报第一次举办相亲活动了,其每年都会有三五次这种相亲类活动。合作对象包括专业相亲机构我主良缘、地产商世纪汇购物中心、佳兆业前海广场等。这些合作伙伴都是深圳都市报的广告客户,都市报推出相亲活动既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增加用户黏性,也是回馈广告客户的一种方式—商业地产通过活动可以为其商场提高人气,相亲机构则借此提高品牌知名度,积累目标客户。

  跨界办相亲的不止深圳都市报一家,专注出境旅行的穷游网每到情人节就会变身为“穷百合”,为广大单身穷游者谋福利。穷游网最初进行相亲业务的尝试是在2012年,参与方式也很简单,只要跟帖贴出征友人的正面照片和个人简介即可,穷游网会通过网站、微博等渠道帮TA们广而告之。

  虽然最初只是为单身用户谋福利的一个尝试,可是却总有勾搭成功的例子爆出,而网站上潜藏着的众多单身男女,也支持着这一活动持续进行。此后,每到情人节、七夕节或520这种特殊的日子,穷游都会变身穷百合网,为广大穷游的终身大事操劳。此外,穷游网还推出了穷游沙龙,也是单身男女们“脱光”的一个靠谱神器。爱好旅游的单身贵族们在Q-Party上喝喝小酒,听听爵士乐演出,分享各自的旅行故事,认识认识新朋友,说不定一段缘分就此展开。

  穷游网将相亲作为自己的副业,可谓是水到渠成。其主营出境自由行业务,用户很多都是单身男女。这些人具备的一个突出共性就是热爱旅游,而有心又有力负担出境游的年轻人,整体素质也相对优质。为用户搭建一个结交伴侣的平台,既可以满足他们的交友需求,也可以增加网站活跃度。

  与满足用户和客户的需求从而推出相亲活动有所不同,招商银行深圳分行进军红娘事业是为了解决单身员工的终身大事。2012年七夕节,招行深圳分行举办了首届集体婚礼,20对新人喜结连理,同时葵花缘交友网站正式启用。

  葵花缘主页与世纪佳缘的非常相似,罗列着单身男女的照片、年龄和身高的基本资料,但详细资料只对注册会员开放。与Lily等相亲网站在注册会员的填写中注重毕业学校、星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接受异地恋等不同,葵花缘的注册资料更像信用卡申请表,里面包含了民族、婚姻状况、学历、月薪、出生地区,还有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会员在网站上找到心仪的对象后,可以联系红娘安排见面。此外,会员还可以报名参加招行举办的线下交友活动,包括登山和海边聚会等。

  不过,相亲业务跟银行的主业距离较远,招行看起来也并不打算发力相亲业务,葵花缘网站上只有一位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和QQ,新财富致电葵花缘无人接听,QQ也没有得到回应。葵花缘最初是深圳分行工会携手团委为行内广大未婚男女青年搭建的一个交友平台,是招行关心员工婚姻幸福,打造关爱工程的重要内容,先后举办了7 场“告别单身关爱季”的联谊活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78

除了相親和約炮,陌生人社交還剩下些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4/156878.shtml

除了相親和約炮,陌生人社交還剩下些什麽?
吳丹 吳丹

除了相親和約炮,陌生人社交還剩下些什麽?

借鑒Tinder模式,定位單身男女在相親及“約炮”之外的純交友需求,移動社交應用探探上線不足兩年,用戶規模已突破1500萬,日活則已近250萬。當下雖仍全力聚焦產品優化及用戶增長,暫未將商業化列入近期目標,但它的高成長性及巨大潛在盈利空間已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目光。陌生人社交盤子太小撐不起更多的陌陌?探探創始人王宇不這麽看。

文│吳丹  編輯│齊介侖

主打陌生人社交的探探跑得很快,上線至今21個月時間,已經走到了C輪。5月初,探探C輪融資3200萬美金宣告完成。

很多人認為,在陌陌之下,陌生人社交的蛋糕已經很小,跑不出來一家大公司。事實也正如此,婚戀交友的移動社交市場至今沒有出來絕對領先的企業,而在婚戀交友越來越網絡化的今天,這個市場的邊界也漸漸變得模糊:人們還有必要專門去一個地方相親交友嗎?手機里的各種群、社區似乎已經太多。

但有人堅持認為,單身男女在網絡上結交異性,依然是巨大市場,且是空白市場。他們的理由是,一些老牌的交友網站定位是“促成婚姻”,新晉的App又多被打上“約”的標簽,中間有一條正確的空白地帶:真實的男女交往需求沒有被滿足。

“現實生活中存在這樣的年輕人,交往圈子很小,想結交異性,但不知道怎麽去做。街上也不能隨便搭訕。”探探創始人王宇自認多年前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的技術型宅男。他自小在瑞典生活,後工作原因來北京實習,期間發現,以自己的生活模式,很難接觸到工作圈以外的朋友。這是他親身體會過的“痛點”。

那時的他便認為,並沒有好的工具解決這種“痛”,他所期待的似乎更像早年的QQ。“如果非要形容,可能更像早期的QQ,幹凈,就是一個互相認識,見網友的簡單感覺。”

但王宇團隊第一次創業的時候,並沒有做探探。而是做了一個時尚社交社區“P1”,這個項目至今依然在運行。

探探是於2014年,在P1中孵化出來的。時間點正好是婚戀網站移動端數據開始超過PC端的時候。公開資料顯示,知名交友網站百合網2013年第三季度移動端的用戶數超越了PC端。

這是王宇團隊第二次創業。和其他團隊不一樣的是,創辦探探近兩年來,團隊一直是50人。不同的是增加了100人左右的內容審核團隊,且在家辦公。

為什麽會跑得比較快?王宇給出了一個答案:專註。“成立至今,我們只想解決這一個問題。”他用“比較純真的約會”來形容探探想要促成的事。

或許從產品本身,能找到更多答案。

從女性用戶需求出發

探探以圖片社交切入,走的是國外軟件Tinder的模式,也被媒體形容為Tinder在國內最成功的模仿者。簡言之,它的產品模型是:當你進入此App,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為眼前這張來自陌生異性的照片選擇Yes或No。如果在你選擇Yes之後,她也同樣看上了你,系統則會告訴你:速配成功。你們才有機會開始第一次交流。

這和大多數可以單方面私信的交友軟件不一樣。

這一設計核心,來自團隊一條重要理念,同時也是打動投資人的關鍵點:從女性用戶需求出發。

王宇認為,很多社交軟件沒有真正解決戀愛社交痛點的很重要原因是,男女比例不均衡。

“上來就說約嗎,所有這些讓女用戶感覺不舒服的男用戶,我們都統統幹掉。封的話就是直接封設備或手機號,基本上就回不來了。一個男孩子到處跟人說約嗎約嗎,整個氛圍就壞了。我們人工幹掉(封禁)了差不多600萬用戶。”

王宇的這一說法在探探的微博上也得到了證實,其微博內容下有大量的“求解封”。

他們也做了專門面向平均年齡為22歲的女用戶的推廣,如在微博上做性別定向推廣,在一些女性愛看的綜藝節目里做植入。

一邊定向推廣,一邊“幹掉”一些沒有真實交友需求的男用戶。

盡管探探員工不多,但如上文提到的,卻有近100人的內容審核團隊,負責封禁沒有本人頭像,以及四處發“約嗎”的用戶。

截至目前,幾乎三分之一的註冊用戶被幹掉了,最終通過審核的是1500萬左右的用戶,社區男女比例如願實現了6:4。“和目前國家人口比例一樣。”王宇說。

搭訕減少了,圖片的滑動增多了。王宇告訴創業家&i黑馬,在探探上,女用戶平均每天會滑300次,男用戶是200次。“女用戶更挑。”他也給出另一組數據證明了這個觀點:在男用戶的200次里面,可能會喜歡120個女的(平均),但在女用戶的300次滑動里面,可能只會喜歡18個男的(平均)。

下下一步才是商業化

目前探探走的還是極簡風,除了給照片打分、用戶資料、聊天界面、朋友圈界面等,並無更多的內容。

而如果僅僅是幫單身男女速配,在嚴格的標準之下,這個市場會不會太小?

王宇給出的數據是,截至2015年年底,探探日活(每日活躍用戶數量,DAU)已達100萬,現在則是250萬,目標是年底增至700萬。

探探現在的方向依然在用戶增長上。讓王宇及其團隊感到驕傲的,是他們的留存率。“我們留存率相當高。”話不多的王宇少有地在日活數據之後補充了這句話。

把它的成長拿來和陌陌比較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作為一款創始人和領域都比較引人註目的軟件,陌陌發布於2011年8月。兩年後(2013年8月),唐巖在其微博上宣布,陌陌日活已突破1000萬,占總用戶數的18%。又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即2014年 12月,陌陌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26億美元。之後私有化回A股,引起廣泛討論。

相比陌陌,探探的會員基數是收窄的。況且,婚戀交友網站還不得不面臨配對成功後,用戶流失的問題。

知乎上就有一則相關的留言:我和妻子是在某社交軟件上認識的,收到了她發的站內信,聊了一小會就加了QQ,後面就沒怎麽上去了。兩年後我們領證了。

對此,王宇的看法是:一、你的流失如果是因為你成了,那麽你會很滿意,把探探告訴你的朋友,“你的流失會帶來別人的加入”;二、90後的戀愛不是很穩定,可能過幾個月分手了又回來了,“從18歲到27歲,這十年基本上是分分合合的狀態。”

王宇不太擔心這件事,他更加認定的是,只要能解決問題,就有用戶來。

關於平臺用戶私下加QQ或微信交流的問題,探探副總裁李育偉去年也曾就媒體采訪在一篇文章中回答過。他認為,雙方是否添加微信是衡量產品成功與否的指標之一,是兩個人從陌生到熟悉的第一階段,說明探探促成了這次交往。

探探未來如何?

對此王宇稱,“我們會往上市的方向做,但目標其實並不是上市,(目標)還是想把這件事真的做好。”

用戶增長,產品推廣,是團隊目前費精力在做的。在商業模式方面,王宇坦言會和市面上主流的社交軟件類似,增值服務,營銷收入,第三方合作等。他提到的一個有特色的服務是鮮花O2O,稱如果男用戶有意送禮,在保證女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可以請探探代為發送花束等。

社交黑馬仍待發現

最近,社交軟件領域一直有大動作。

Line幾經折騰後終於要上市了,但估值縮水一半,為54億美金;領英被微軟收購,收購價262億美元現金,成為全球科技領域重大事件;同誌軟件Blued成為國際第一家走到C+輪的該領域創業公司,靠直播實現營收,要做粉紅經濟;日活達到1300萬的知乎近期在不斷嘗試商業變現,知識付費……

它們都有類似的成長路徑:解決了一部分特定人群的某類需求,如婚戀交友、職場人脈、熟人溝通、知識交流等;早期都努力發展用戶規模,甚至擴張到了全球市場;在C輪融資的時間點前後開始商業化;增值服務、營銷廣告等幾乎是變現標配;近期直播爆紅,不少軟件也把其上升到戰略功能層面,加到社區里,如Blued去年年底上線直播功能,今年4月,陌陌唐巖更是親自上陣做直播,職場社交軟件脈脈推出“職播”……

而在中國社交軟件中,除了微信無可撼動的老大地位,陌陌幾已定型的陌生社交地位,還有哪些軟件能在未來幾年里,成就用戶,成就資方,更成就自己?社交中,還有哪些領域是可以開采的?

按照它們目前的發展速度,在不可思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或許兩三年內便有令人驚訝的種種答案。

640

探探創始人王宇/受訪者供圖

以下為探探創始人王宇口述。

“當時就覺得,這事能成”

最近幾年,類似的軟件特別兩極分化:一種是相親型的,感覺是35歲以上的人在用;要不就是所謂的“約”——女用戶都不愛用,所以里面沒什麽女孩,你還是認識不了人。很多年輕人普遍的狀態其實是,一個人上班、下班、吃飯、睡覺,天天就是這樣。而且現在一般大學畢業後,男女朋友都分手了。認識人,是大眾需求。

90後這一代其實挺開放的,挺想多談一些戀愛,找個自己最喜歡的人,可能到27歲左右才會考慮結婚,這是很普遍的一種想法。當時市場上完全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產品,是個很大的空白。所謂的社交應用很多,但從需求角度講,幾乎是個空白。

很多年前,我剛來北京工作時,就有這種感覺。問題也並不是說接觸不到女孩,而是覺得打招呼這件事太突兀,不太正經。所以從產品形態上來講的話,探探首先是沒有暴露用戶信息,只有互相喜歡了,才能知道是誰。其實女孩子也想認識一些挺好的男孩子,只是說可能更挑一些,但不是沒有需求。只要年輕、單身,都有同樣的需求。

探探最早的用戶來自地推,同時我們還從創業的第一個項目P1里邀請了幾萬人。

地推最早是在北京的幾個大學里做的,那時一個用戶都沒有。當時就是在學校里擺了一個攤,一天就獲取了五六百個用戶,產生了10萬次的劃動數據。當時就覺得,這事能成。

日活一年漲了17倍

產品形態上,我們考慮更多的還是追求浪漫和緣分的感覺,甚至還有一個“擦肩而過”的功能。其實大家追求的並不是結婚,所以像有沒有錢這種特別實質性的東西我們盡量不體現太多。心理學家說,異性之間互相看了第一眼,可能在零點幾秒之內就會有一個印象了。我們看女用戶的行為數據也很有意思,她們會喜歡6%左右的男的,男用戶不怎麽挑,差不多喜歡60%的女用戶。配對成功之後,社區聊天回複率差不多是60%。

從使用到成功的過程可能是,你第一眼有感覺,會聊聊看,但可能聊著聊著就沒感覺了,會淘汰掉一部分人;聊了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出來見個面,見面後又會淘汰掉很大一部分人;剩下的可能會繼續發展,但也不可能馬上就成了,要一段時間。我們現在觀察到的結論是,像這樣不斷去配對、聊天、約會,半年左右可能會找到男女朋友。

還有一個功能叫“暗戀表白”,是熟人之間的。只要你有這人的手機號,你就可以轉告他,我暗戀你。探探會給他發匿名短信,說你的熟人中有人暗戀你,你可以猜猜這人是誰,如果你們互相喜歡,就可以直接配對了。這個功能差不多有20%的成功率。因為很多時候,兩個人就差那麽一點點。

我們也想過在偶像劇、電影里做這種植入,但其實這個東西一用,劇情就沒法編下去了。很多愛情劇其實就是虐,男女互相喜歡,但不知道。你一旦讓他們知道了,就沒法玩了。

上線三個多月,即2014年年底,探探就已有6萬日活。2015年一年日活漲了17倍,年底達到了100萬。

用最輕的方式解決最痛的點

在社交軟件里,男孩不聊天的主要原因是,他不知道該說什麽。所以我們上線朋友圈,你一旦發個東西就有話題了,能調動原來的配對跟你聊天。我們用戶很喜歡貼標簽,85%的用戶都貼標簽,平均每個人是18個。用各種標簽來形容自己,也可以作為聊天的話題。

也有抄我們的,有四五十家,但現在基本都不在了。運營其實是個細活,真的要特別仔細地去做,要把比例做得比較勻稱,氛圍做得幹凈、真實,這就真的很難。產品外形好抄,但運營的理念和方法不太容易。

我和潘瀅(探探聯合創始人)在2007年創業的時候就認識,但那時還不是很了解。三年前,我們結了婚,這也是挺有意思的。我們倆比較相信緣分。

我覺得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比較專註,就想解決這個痛點,沒考慮別的事。給大家的建議就是,要比較專註地去解決一個痛點,不要解決太多。最好以一個最輕的方式解決最重的痛點。你的產品功能越輕,解決的痛點越痛,就越有可能實現快速增長。

探探 社交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777

【壹資本】相親對象是做私募的?手把手教你完成篩選(王思聰除外)

嗨~~這是一枚給大家獻愛心送溫暖的Zoe醬。

話說,昨天晚上臺風“妮妲”不是登陸了嘛?今早起床一大波段子也跟著登陸了,比如:

今天華為居然都放假了?快截屏公司的通知短信,傳給子孫後代珍藏!

論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今天港交所直接躺倒休市了,深交所歷經千辛萬苦還是開市了。

再比如下面這個,看看別人家公司。

戰高溫又戰臺風,身體靈魂被掏空。升職加薪一場夢,慵懶假期在夢中。

既然說到假期了,小編掐指一算,距離下半年最激動人心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只差一個半月了誒嘿。這也就意味著,距離家中親朋好友見面問你“啥時候結婚啊?有對象了嗎?這把年紀沒對象哪行啊?”……也只差1個半月了。

一大波僵屍即將襲來,單身狗請把雙臂張開,擁抱前方萬點傷害。

不過善良如我,本著獻愛心送溫暖的目的,Zoe醬今天就打算手把手告訴你,如果你的相親對象是搞金融的、做私募的,在聽起來薪水貌似很高的情況下,如何完成首輪篩選……

7月15日,《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業界花名兒“史上最嚴募集新規”)實施的時候,有個篩選標準是這樣的:見面羞答答地問,“親愛的,你買過私募麽?”

為啥呢?因為按照募集新規的要求,7月15日起,只有合格投資者才能買私募產品。

哪些是合格投資者?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機構。

所以,你雲淡風輕一問,對方酒後真言一答,對方的資產情況差不多就有個數了。不過,Zoe醬覺著,感情里一上來就談錢,這種方法論就是一個大寫的:俗氣。

看TA這人靠不靠譜,才是判斷能不能共度一生的一個硬指標。你們說對不~

所以,如果你的相親(勾搭)對象是做私募的,請按如下順序來給他的靠譜程度打分。

一、問到TA所在私募的名稱,打開中國基金業協會官網,對應查詢這家公司。

如果無法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里查到這家公司,那請萬分小心。

如果能在系統里查到,但是發現機構信息的最上面“機構誠信信息”里寫著“異常機構”,那請十分小心。

如果能在系統里查到,但是發現這家公司要麽“管理規模為零”、要麽“登記一年以上管理規模為零”,那麽也請小心。

為啥呢?今年2月,基金業協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業界花名兒“備案新規”,在5月1日和8月1日兩個大限清理掉了超過1萬家“空殼”私募。

8月1日當天Zoe醬實時監控發現,協會半天時間就清掉了快8000家…手起刀落,幹凈利索。

空殼私募,顧名思義,這些機構拿了私募管理人資格,但卻沒做私募該做的業務。按照協會的說法,被清掉的這1萬家私募大概有這麽幾類:

1. 跟風拿了私募管理人資格,但不知道為什麽要拿,也不打算展業。

2. 拿了資格想做私募業務,但是硬件軟件要啥缺啥,一沒實力二沒資金,拿著牌照瞎晃。

3. 拿了私募資格,但是掛羊頭賣狗肉,搞P2P、民間借貸等非私募業務。

4. 拿著資格牌照來征信,暗搓搓地搞非法集資,一有問題就跑路。

順道說一嘴,之前出現兌付危機的上海晉興資產、深圳金賽銀等公司居然都拿了私募管理人資格,目前都被基金業協會歸為“失聯機構”了……

你就說吧,在這種機構工作的對象。。。你敢要麽?說不定哪天就卷款跑路、人人喊打了好麽……

不過按照基金業協會的說法,註銷私募管理人資格不是行政處罰,有心從業的機構,協會以後也不會攔著。所以如果現在TA們公司沒有管理人資格,但公司上下都有一顆認真從業的心,你也是可以再考慮考慮的嗯……

二、在基金業協會官網查了老底之後,搜索並打開這家公司的官方主頁,看是否能順利查到旗下的產品信息和凈值情況。

如果你啥問卷都不用填,啥測評都不用做,就暢通無阻地看到了這家公司下面的所有產品凈值,那請萬分小心。

正如前面募集新規提到的,只有合格投資者才能購買私募產品,私募機構只有通過繁複的問卷和測評,確定你是合格投資者之後,才能向你推介具體私募產品信息。

而據Zoe醬的觀察,從4月15日到7月15日的3個月間,正規私募都在忙著升級網站升級系統。有的公司在產品頁面直接設置成“登陸後方能查看”,並且,壓根沒有“註冊”這個鍵!!

換句話說,除非你已經買了他們的產品、在公司的系統里有記錄,公司給了你用戶名和密碼,不然你是根本看不了產品信息的,比如下面這家:

而有一些第三方機構呢,是有“註冊”這個按鈕的。然後你是不是會想,註冊一下不就可以看了?

Naive,一旦你點擊“註冊”,等待你的將是一個巨長無比的問卷,且經過人家的實名反複審查,不合格的投資者是無法渾水摸魚的,比如下面這張,僅是個開頭:

Zoe作為一個關註私募的記者,經常需要去私募機構的官網查公司信息、產品信息等等,曾經是WiFi在手,資料不愁。

但是現在!!!每每需要查一家機構的信息,都是問卷填到我流淚,註冊註到我心醉,活活想把鍵盤砸碎……

嗯,犧牲了無數個像Zoe這樣的私募記者,保住了投資者的財產安全。這麽一想,感覺自己也是功德無量了。

三、既然查不到產品信息,那你就接著問TA,“我看不了你們產品,身邊很多土豪聽說私募產品收益高,都想買。能不能把你們的產品信息微信發我一份?我給他們轉過去看看?”

如果TA欣然同意微信給你轉發產品資料,那你也可以欣然讓TA一邊涼快去了。

因為募集新規禁止私募機構公開推介、或變相公開推介基金產品。具體包括了9種媒介渠道,傳統媒體、新媒體、自媒體基本通通包含在內。

尤其值得註意的是,通過微信朋友圈等互聯網媒介推介私募基金,也是違規的。所以你也可以去視察TA的朋友圈,平時發公司的投資策略沒問題,誰還沒有點品牌塑造的需要呢。

但如果TA敢信口開河地公開抖出產品信息,那Zoe醬建議你還是離TA遠點。

四、你向TA表示對於公司產品的濃厚興趣,同時問,“私募產品的認購起點是100萬,經過你們的認定,我也是合格投資者。但現在手頭緊只能拿出80萬,我和我朋友一起湊單100萬買一份產品可以不?”

如果他欣然答應了,那你又可以讓他去一邊涼快了。

因為按照募集新規的要求,一切“拆分”銷售都是違規的。把100萬拆成小的份額,本質上就是突破了合格投資者制度。

好了,首輪篩選的要素就是這些啦~~ Zoe醬由衷地覺得,工作態度一定程度上很能反應一個人的人格品質。經歷了年初以來不斷的整頓,私募行業現在都在倡導合規經營。如果TA作為一個私募從業人員,完全不遵守行業合規準則,那這個人八成也不怎麽靠得住。。。

當然了,如果你碰到的是“國民老公”王思聰和黃曉明,那就當Zoe醬啥也沒說了吧,上面這套方法論,totally不好使。

比如聰聰,有錢任性,說是本就不打算對外融資,所以直接放棄了北京普思投資有限公司的私募管理人備案資格(此處省略1萬字)。還有你們的黃教主,黃曉明的北京明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顯示無備案信息,但給你一個黃曉明,忽略Angelababy,你要呢還是不要呢?

壹資本(cbnyiziben):好玩的財經故事、實用的概念股大全、經典的財經資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63

《中國式相親》為何引發爭議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197

金星開篇的廣告語是:一人脫單,全家光榮,有爸媽更放心。——excuse me,單身是恥辱?

在收視率面前,迎合糟粕又算有什麽的?制造出邊角話題,越罵越火,節目肯定在背後偷著笑了,“你們這群愚蠢的觀眾”。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金星的《中國式相親》怎麽讓你呵呵。

相親節目在幾年前火過一陣子,現在就只剩下一二個節目還有那麽點影響力。但沒料到金星的新節目《中國式相親》還能在這片“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來,節目雖然僅僅播出了一期,就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中國式相親》的特色在哪?它為何引起爭議?節目是否存在什麽問題?

這場相親很“中國”

不論評彈如何,必須實事求是地說,這個相親形式的確非常“中國”,節目組算是把握住了中國式相親的核心特征。

首先是,“父母之命”。

中國傳統的婚姻形式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家長買賣、包辦兒女婚姻,以聘財的多寡、門第高低為普遍價值。雖然進入現代社會,年輕一代人都知道“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父母可以給出建議,但應該由自己做決定”,但不得不承認,在當下中國發生過的無數次相親里,父母仍舊在把第一道關,雖然“買賣”的意味減輕了許多。你只要在每個周末的下午,往上海人民公園著名的“相親角”去瞅一瞅,就能清晰地明白究竟。

(資料圖/圖)

與《非誠勿擾》等相親節目由男女雙方自己做主的形式不同,《中國式相親》把父母請到了相親場合,並由他們把第一道關。節目的形式是五位男嘉賓帶著自己的父母甚至姑姨上陣,隨後男嘉賓被帶進“密室”。女嘉賓輪番上場,接受男嘉賓父母的“盤問”,中意的父母可以選擇亮燈,如果不足三組,女嘉賓離場;如果有三組以上父母亮燈,則進入女嘉賓反轉環節,由她來挑選中意的家庭,並參考自己父母的建議,選擇男嘉賓。很顯然,父母的意見占據決定性的作用。

中國傳統相親的第二個特征是:父母會將自己對女性的傳統認知,施加在未來的兒媳婦身上。而他們對女性的認知,很可能仍停留在封建傳統階段。

這一點在節目中也體現得尤為明顯。1號男嘉賓二姨的一個要求是“勤勞肯幹”“幹活,幹活,只有幹才能活”,每個女嘉賓一上場,問的就是,會做家務嗎?2號男嘉賓的母親說,女孩手涼的不要,因為手腳冰涼的女孩子宮寒,生的小孩可能不那麽健康;當兒子選了年紀40歲的姐姐時,她說,“要生2-3個孩”“你40歲,20歲男人是期貨,30歲男人是現貨,40歲男人是搶手貨。你有多大的把控,未來十年你還能擁有他?”……

《中國式相親》(影視截圖/圖)

可以說,他們對於“兒媳”“妻子”的認知基本不脫離“三從四德”“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守貞如一”的規範,他們想要找的兒媳,更近乎一個無所不能的家庭保姆+生育機器——雖然這樣說有點過於粗暴直白,但這兩點的確是他們的首選。雖然節目中也有4號男嘉賓的父母這樣的開明之人(“我沒有什麽具體的要求,只要我兒子喜歡。”),但從總體上看,《中國式相親》非常守舊。

迎合,而非引導

《中國式相親》的爭議正在於,它很“中國”。由此便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式相親》的節目形式很好,因為它直觀地反映了相親的現實,相親市場上就是講求“門當戶對”、就是充斥著直男癌父母,你既然躲不起,為何不坦然正視這“血淋淋的現實”?

另外一種觀點指出,這種由父母主導/包辦的婚姻,極易產生“巨嬰男”。就像心理學家武誌紅說的,“中國式相親奇葩的關鍵點,是父母參與並想做主。如自己努力,戀愛結婚生子構建一個滿意的家庭,知道會很不易,對於自己幾斤幾兩也更清楚;但如果別人做主,就失去了分寸感,不知道幾斤幾兩了”,因此,這樣的婚姻不太可能幸福或長久。何況,男嘉賓父母對於女性的一些評價,也涉嫌對女性的歧視,節目極易產生錯誤示範。

這就涉及到分歧的關鍵:一檔節目是否只要是展現現實即可?就像我們常聽說的一個辯解“技術無罪論”,我們這項技術是中立客觀的,它可以用來做好事也可以用來做壞事,至於用戶拿技術來做什麽事,我們不負責任;也有人這樣為節目組辯解,這檔節目也只是客觀呈現出某種現實而已。

技術的確沒有態度,但作為使用者的人卻有態度,媒介更是如此。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社會責任和公共利益,應該要引導價值觀,堅守理性、良知和責任,而非對錯誤價值觀的迎合——即便它是客觀存在。那麽,《中國式相親》的態度是什麽呢?

金星開篇的廣告語是:一人脫單,全家光榮,有爸媽更放心。——excuse me,單身是恥辱?

《中國式相親》(影視截圖/圖)

當2號男嘉賓的母親說,女人的手涼會影響生育,金星即刻回答,我替你把把關,隨後每一個女嘉賓上場,金星都趕忙摸摸女嘉賓的手,看熱不熱。

《中國式相親》(影視截圖/圖)

無論男嘉賓的父母對於女性提出怎樣偏頗的要求,作為紅娘的金星都是一臉笑意。

很多人扒出參與相親的後面兩位女嘉賓,前前後後都參與了多個相親類或其他類別的綜藝節目。節目組在挑選嘉賓時,的確“用心”……

很顯然,《中國式相親》並非所謂的“中立”,更非以批判立場看待中國式相親的形式,也沒有任何引導(它缺少其他相親節目中的專家角色)。節目對傳統相親內涵及形式的沈默,展現的其實就是一種默認的姿態。默認就意味著迎合,就像阿倫森在《社會性動物》里所批判的那樣,《中國式相親》“在維護偏見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化作用”,父母從中習得的是對子女婚姻的幹預,對女性偏見的固化。

但在收視率面前,迎合糟粕又算有什麽的?《中國式相親》成功地在輿論上制造出了種種雞零狗碎的邊角話題,“越罵越火”“審醜邏輯”又不是第一次在電視上出現。——節目肯定在背後偷著笑了,“你們這群愚蠢的觀眾”。

可以預見,第二期節目女嘉賓父母對男嘉賓的要求,核心肯定落在多金+成功人士+有權(只是有權的人都不會上這個節目的)。唉,冤冤相報何時了。中國傳統的婚姻價值觀已經夠落後了,多少單身男女深受其害,竟然還有一檔節目對此進行宣揚和渲染。

最好的選擇是,咱都別看了,讓它自生自滅去吧。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94

Facebook要推相親應用當紅娘了 | 科技心語

社交軟件從來都不缺乏想象力,比如Facebook可以用來相親。

在今年Facebook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F8上,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宣布近期將推出“相親”服務——任何社交產品最終從本質上都會落到異性社交,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

紮克伯格表示,在目前的情侶關系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從網上約會開始的,而Facebook平臺上超過2億用戶都自稱是單身。“Facebook希望致力於幫助人們建立真正的長期情侶關系,而不是‘一夜情’。”

紮克伯格特別強調了將把隱私保護問題考慮到這一服務中。據了解,用戶所創建的“相親”資料好友將不可見,只會發送給陌生人。此外,這一服務開始推出時將完全免費。

 

事實上,在國外使用相親軟件尋找伴侶已經變得非常普遍,這些軟件的針對性也做得非常精準,產生了較好的盈利模式。比如美國一款叫做Tinder的社交軟件,會為你推薦附近的異性用戶的頭像,你可以用手指在頭像上滑動,劃左表示不喜歡,劃右表示喜歡,如果對方恰巧也喜歡你,兩人就可加為好友開始聊天。

國內也有類似Tinder的應用出現,就是陌陌用44億元人民幣收購的探探。數據顯示,Tinder和探探的用戶年齡都普遍偏年輕化。比如Tinder的用戶大多數都是34歲以下,有強烈的交往和感情需求的年輕人。

華爾街著名投行Jefferies分析師Brent Thill對筆者表示:“Tinder已經開始對高端版本服務開始收費,如果Facebook是免費的話,將令其具有競爭力。”

在Facebook公布進軍“相親”市場後,Tinder的擁有者Match集團股價一度大跌22%,Match母公司IAC股價也大跌18%。

IAC公司CEO Joey Levin表示:“Facebook是我們第一個真正的對手。”不過他暗示,Facebook現在進入這個市場,發展空間可能有限。

不過,有網友指出,Facebook的用戶中有超過一半年齡在35歲以上,因此有多少人能在其平臺上“建立真正情侶關系”還是個問號。

Match集團CEO Mandy Ginsberg對Facebook進行了一番冷嘲熱諷。他說道:“我們對於Facebook在目前這個時間點選擇進入一個對個人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收集要求極高的領域感到震驚。”

Facebook正在面臨歐洲和美國政府更加嚴格的審查和對數據的監管。紮克伯格表示,未來將允許用戶知曉有哪些第三方App正在跟蹤自己的信息。在這個時候高調宣布新的“約會”功能,紮克伯格走的是一招“險棋”。

但Facebook龐大的平臺也有其顯而易見的優勢。新的“約會”功能將會根據用戶資料來判斷用戶的興趣和喜好,並將其連接到一個更大平臺的活動以及社交群中。Facebook首席產品官Chris Cox表示:“這與真實世界里的社交是一樣的,人們通常會通過活動和機構結實朋友。”

上海紐約大學互動傳媒和商業系教授葛瑞田(Christian Grewell)對筆者表示:“市場的表現說明了一切。在美國有30%的婚姻是從網約開始的,需求很大。這也是全球的趨勢。Facebook通過對用戶的瀏覽以及發布內容進行大數據分析,可以了解你會對哪一類的人感興趣,進行匹配。”

葛瑞田還表示,30歲以上的用戶更傾向於在社交活動中結實情侶,Facebook正是瞄準了這部分用戶的需求,精準地設計了產品。不過,葛瑞田認為,紮克伯格也擔心Facebook正在“變老”。

“年輕化的Intagram並不是Facebook的創新,而是它買來的。”葛瑞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是Facebook仍然相信它能把這些應用都整合到一個更大的平臺。”

在全球市場,陌生人社交應用正在越來越受到資本的追捧。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陌陌在成功收購了探探後,今年以來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51

犀利哥與美女「相親」

1 : GS(14)@2010-12-29 23:20: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814063
久違的「犀利哥」程國榮再度現身。內地網友近日上傳一組連續照片,指犀利哥現身上海灘,與一名混血美女「相親」。犀利哥的弟弟昨接受本報電話訪問,坦言曾與哥哥赴上海與老外會面,但拒絕透露詳情。網友 LZ上傳照片,並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寫着,一開始犀利哥離美女較遠(圖),同行友人問他「要換位置嗎」,他先說「不需要」,但最後還是換了。網友 LZ指出,聽到雙方提及未來有何打算,犀利哥更展露笑顏。
台灣東森新聞
2 : GS(14)@2011-01-01 12:58:14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31/2177112.shtml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上海
  “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神乎奇迹的搭配,还有那杂乱的头发,都深深迷住了我。”这是一位网友对一位网络红人的经典评论。今年初,一位网络红人因别具风格的混搭风格以及具有穿透力的眼神,被网友们赋予了一个令人过目不忘的名字“犀利哥”。
  由于网友的热捧,不少商家看中了 “犀利哥”三个字中的商业价值。此前有媒体报道,犀利哥程国荣回家以后,家人不断收到各个商家的合作请求。
  如今,在众多声称和犀利哥合作的商家中,一家在今年9月15日正式注册成立的上海某公司声称(以下简称上海公司),自己将以犀利哥为品牌,进行犀利哥品牌服饰的销售。
千万资金砸出犀利哥服饰
  犀利哥在红极一时后,终于与家人团圆。有网友指出,“犀利哥不再犀利。”犀利哥的娱乐价值也逐渐被稀释,网络上不断冒出的网络红人让“犀利哥”淡出了大众视野。然而,商家们却不愿意浪费“犀利哥”这样一个品牌该应有的商业价值。
  “犀利哥”在网络上盛传的造型——嘴叼香烟,身穿破洞牛仔裤,腰系着彩色绳带,外穿敞身棉袄,手拎LV最新款纸袋。网友们普遍认同了“犀利哥”所引领的混搭新潮流,而不少商家及幕后推手也看中了“犀利哥”背后的时尚品牌价值。
  “直接以犀利哥命名的服饰品牌,其实是一种走捷径的营销策略。”第一纺织网总编汪前进认为,“但是如果通过网络营销,前期的投入将非常巨额。”
  记者发现上海公司的工商登记上,其注册资金为100万元,主要从事的业务为服装服饰的设计、制造,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皮革制品、羽绒制品、箱包、玩具、饰品、工艺品的销售,电子商务。
  12月30日,上海公司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犀利哥”品牌服饰。不过在现场,犀利哥程国荣并未出现。“他现在生活已经正常了,但还是无法面对这么多的陌生人,新闻发布会的环境他无法适应。”上海公司总经理庄维国表示。
  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为取得独家与犀利哥的合作合同,“合同费用非常高。”
  庄维国告诉记者,“我们获得了上千万的天使投资后才推出了该品牌,同时还聘请了意大利顶级设计师。”
  “几千万的前期投入量对一家公司进行网上营销来说并不多。”汪前进表示,“意大利设计师的宣传,第一可能确实会提升服装的设计感及品质;第二就是一个噱头,而第二种可能性较大。”
商标购买尚有风险
  在众多商家都欲争抢犀利哥品牌的时候,庄维国表示,“我们已经买到了犀利哥商标转让权。”
  记者在国家商标局的网站上发现,对“犀利哥”三个字进行商标申请的个人和企业数不胜数,如今“犀利哥”的商标注册正式进入公告期,按时间排名第一的是瑞安市百度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这一商标申请给瑞安市百度商标代理有限公司带来的盈利非常可观,庄维国向记者透露,相较一般的商标申请购买,这是一笔非常高额的费用,但是具体数额不便透露。
  虽然目前该商标申请已经进入公告期,但北京薪评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韬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申请注册“犀利哥”为商标没有得到核准,现在转让的只能是商标申请权,而非商标专用权,至于“犀利哥”的商标能否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核准注册,还需经过审核后才知道。
  购买没有正式注册成功的商标转让权尚存在一定风险,但庄维国认为,“如果一旦注册成功,到时候商标开价就更高了,而且我们也等不到那个时候。”
  同时,上海公司还购买了域名。庄维国表示,“我们将通过犀利哥的网站来销售犀利哥的服饰。”为了能够独享“犀利哥”的品牌,前期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
  “对这样的营销模式,要盈利也需要2~3年左右的时间。”汪前进对此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