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4/05/15 讀書筆記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vy4.html

《偉大的博弈》

第五章「浮華世界不再是個夢想」(1857——1867

   雖然單個戰役的勝利與否取決於戰鬥時使用的策略、火力、勇氣和運氣,但從長遠來看,戰爭的勝利幾乎總是屬於那些能夠將其經濟實力有效轉化為軍事實力的一方。北方的聯邦政府在南北戰爭中的融資手段就比南方邦聯政府高明的多。南方一味的濫發紙幣最後導致惡性通脹,而北方因為庫克高明的營銷手段用債券容得了足夠的資金支持,這也間接為華爾街提供了巨量的證券交易基礎。

   而繁榮的華爾街也吸引來了一批人,包括日後大名鼎鼎的范德比爾特,德魯,菲斯克,古爾德等人。市場沒有人監管,政府的腐敗讓人觸目驚心。

第六章「誰能譴責他們」(1867——1869

   范德比爾特在哈萊姆鐵路股票的逼空戰中完勝,但是在伊利股票中被狡猾的德魯集團所愚弄了。這個時期美國政府的腐敗簡直令人難以想像,董事會竟然可以任意增發股票,市場缺乏監管。正是這次讓全美矚目的伊利股票逼空戰促進了華爾街交易所對監管的改進,努力拋棄之前許多陋習,為日後華爾街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礎。

 

《財經》1999.2「楊百萬」簡介:

真名:楊懷定,原本是上海鐵合金廠倉庫管理員的楊懷定,19883月辭職成為專職證券投資者,專事國庫券買賣,一年下來,就賺了100萬元。這之後,他開始進軍上海股市,屢戰屢賺,創造了早期股市的若干神話。由於楊懷定在債券、股市上揮灑的資金大都以百萬計,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百萬元不是小數字,因此,圈內人大多把楊懷定稱為楊百萬

  楊百萬是如此的知名,以至中央電視台在製作回顧改革開放20年的系列專題片《20年與20人》中,楊懷定佔了寶貴的一席。

   這一期很多文章都是關於人物的訪談,比如柳傳志當然還有許多不出名的人物,以他們的經歷、精神狀態勾勒出那個時代。但讓我最感興趣的是這個楊百萬。

   「辭職前我一直關注世界金融市場的演變,主要是小時候看了《子夜》等反映舊社會金融市場的小說……還有我印象最深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就是19 世紀法國著名空想共產主義者埃蒂耶納·卡貝所寫的《伊加利亞旅行記》。」一個工廠底層的工人能夠在崗位上不斷的關注這個時代的變化、不斷的學習,這樣的人本身就注定與大多數人與眾不同。機會總是給有機會的人。不久中國開始發行國債,楊懷定在研究市場後發現有套利的可能。在賺了錢之後他幹的事情更是讓我佩服。

   第一件是去金融管理部門要說法。主要是求證他現在做的倒賣國債到底合不合法。第二件事是找稅務局的人諮詢納稅的事。第三件事是從公安局辦的保安公司請了一位保鏢。我的理論很簡單,請保鏢和我一起做,是因為這種事沒有人知道罪與非罪。我請了公安局的保鏢,以後出了問題,他們跟著我做,對與錯總好說一些。楊懷定說。

    他的法律意識之強還有縝密的心思實在讓我欽佩,法律意識的淡薄和大意也是很多人最後陰溝裡翻船的罪魁禍首。

    他精明的算計和眼光也讓我不得不佩服,當在債券市場賺了錢之後他發現當時的股票被嚴重低估(跌破了票面價值),於是他改投股市,並在之後股市大漲之後大賺了一筆,之後他從股市裡激流勇退。股市現在風險太大。股價高得離譜不說,最大的風險來自於企業風險。財務報表虛假,企業真實情況不清楚。看上去好好的企業過幾年就蛻變成了殼資源。楊懷定說,好企業太少。

    一個職業投資者不能心太貪,他說,心太貪就會搏行情,一搏行情就會有風險。你贏十次、百次,但只要輸一次,就可能傾家蕩產。他在上海郊區購置了很多地產,而且為了防止未來交遺產稅,直接把房產證上寫上他兒子的名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4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