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陸東現象 蔡東豪

2009-07-23  NextMagazine





某 日陸東來電,說他的新書即將出版,邀請我出席新書發布會。我當然答應,其實時間許可的話,我一定出席朋友的新書發布會。我跟朋友合資經營出版社已好幾年, 以第一身感受在香港經營文化事業的苦況,以及香港人對閱讀的冷漠。除了名人出書的俾面派對,我出席過的新書發布會,出席者大都是作者的親朋戚友。舉行新書 發布會目的是宣傳,偶而有一兩位記者到場,見到場面冷清,宣傳變反宣傳,我於心不忍,因此我出席新書發布會,通常懷着一片好心。

陸東的 新書發布會在書店舉行,我一踏進會場,場面震撼至難以置信,好像差不多全港的電子和印刷媒體都派人來採訪,此外,還有不少慕名而至的陸東粉絲。我跟陸東一 齊到場,忽然間有大人物進場的飄飄然感覺。不消一刻,我倆立即被分隔,因為陸東被記者包圍,他氣定神閒回答每個提問。

我在想︰為什麼陸東這麼受歡迎?

05 年的《金錢之王》應該是關於陸東的第一個詳盡訪問,這幾年從時事到財經到時尚到生活,陸東的身影和sound-bite無處不在。從西裝筆挺評論財經到釣 魚和玩狗look,陸東已成為香港一個重要城市icon。在《金錢之王——增訂版》,陸東是五位王者中,唯一一位沒有安排做訪問,因為對於我這業餘作者, 陸東是訪無可訪,讀者想知道的都已經知道了。今次我自行從另一角度寫陸東,拆解陸東現象,取代訪問,嘗試找出陸東這麼受歡迎的原因。我從四個角度着手。

一、 市場上沒有這種高等貨色。多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財經演員之我是誰》,指出財經演員的個人背景決定他們的評論是否空洞和無聊。香港有沒有手握大量資訊、有 見地、有料的分析員?答案是有,而且為數不少,這些分析員大部分在外資投資銀行工作,年薪加花紅動輒以百萬美元計。投資銀行不惜工本僱用這些有料之士,因 為他們是投行的搖錢樹,他們以有見地的投資分析,為投行賺取交易佣金和其他收入。要注意的是,投行客戶不是你和我,而是機構投資者;投行跟機構投資者的溝 通渠道,絕對不會是免費大氣電波。假如投行發現有料之士在公眾場合發表未有向機構投資者發表的意見,第一個反應是憤怒:「你有高見,何不先告知你的客 戶!」第二個反應應該是發警告信。

反過來問,投行分析員不會在免費大氣電波發聲,那麼時時刻刻在免費大氣電波,不停給予公眾投資意見的財經 演員的身份是什麼?電台和電視台聘請財經演員?非也,電台和電視台甚至車馬費可能也不須付(有沒有財經演員為出鏡付錢予傳媒,我不得而知,但不排除這可能 性),所有出鏡成本由財經演員自付。蝕本生意有人做?查實大部分財經演員在以散戶為目標客戶的證券行工作,曝光率有助提升知名度,幫助他們為僱主招攬生 意,或者為自己開闢正職以外收入來源。

市場渴求言之有物的投資資訊,有料之士不准發聲,財經演員說個不停,突然間走出一個陸東,情況自然是 一發不可收拾。我一直有這疑問︰為何瑞銀這大型國際投行容許陸東公開發表投資評論?陸東假如有真知灼見,為何不第一時間奔告投行的衣食父母機構投資者?幾 年前一個電話令我豁然大悟︰我接到瑞銀某私人銀行家的cold call,邀請我成為客戶。私人銀行客戶?我?

近年多間投行銳意發展私人銀 行業務,不斷把客戶門檻降低,從只服務首富級富豪,現在把目標顧客範圍擴展至中產人士。新一代私人銀行客戶,未必有資格跟隨銀行家免費去法國古堡歎紅酒, 但安排一場由陸東主講的投資講座,對私人銀行來說,算是高回報、低成本的客戶優惠活動。我認為瑞銀容許(或者鼓勵)陸東公開發表投資評論,屬於商業計算。

財經記者閱人無數,他們追訪財經演員可能是迫不得已,為的是要填滿一個方格;陸東的出現,在傳媒界驚為天人。形容陸東是公開發聲的分析員中實力最強,可能貶低了他,因為他的班數確實高出好多級。

註:未完,讀者想知道其他三個原因,請投資拙作《金錢之王——增訂版》。上書局書展攤位在 Hall 1,1C-10-18。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