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易初莲花受累扩张再遭索赔2亿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1105/07335469228.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

“种票”案疑云散去 电盈私有化方案再遭否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423/20090423024042470.html


经过长达6天的苦战,电盈私有化上诉聆讯终于暂告结束。

4月22日傍晚,香港上诉法庭主审该案的三位法官一致判决香港证监会胜诉,推翻了此前香港高等法院已经批准的电盈私有化方案,意味着电盈的私有化尝试再一次成为泡影。

正式判词还没有写出来,不过电盈小股东已经十分雀跃了。当日,一众小股东自动在香港高院门外列队欢送香港证监会代表律师潘松辉,以及小股东代表律师冯华健,甚至有小股东情不自禁引吭高歌《朋友》。多少有些戏剧化的场景背后,充满曲折悲情。

胜 诉后,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表示,目前判决已反映公众利益获得适当保护,而针对私有化事件的调查还会继续进行。而香港媒体消息称,电盈主席李泽楷则在 裁决后向个别传媒发短信称,“可能进行上诉”。电盈代表律师John Scott当日离开法院时表示,有可能做出上诉,但要等到书面判词后才决定。

而首先揭发电盈私有化“种票”嫌疑的香港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当日甚至对香港媒体表示,今天是“美好的一天”,并促请香港有关当局尽快修改《公司条例》相关规定,废除“人头票”制度,以免日后再有人试法。

今年2月4日,电盈少数股东以约83%的支持率投票赞成总额约170亿港元的私有化方案。

4月16日 聆讯第一日

当日主要是证监会代表律师潘松辉陈词日。他当庭强调,电盈用什么方法拆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拆票增加了投票人数,并影响了私有化结果,该做法有违法律精神;并引述澳大利亚案例称,这种增加投票人数的方式,容易造成滥权。

4月17-18日 聆讯第二、三日

主要是听取小股东意见,由于过程十分冗长,上诉法院甚至“罕见”周末加班,耐心听取小股东意见,令其各诉苦衷。

香 港证监会的调查指出电盈母公司盈拓副主席袁天凡存在“种票”动机,当天,法官罗杰志表示,注意到富通保险区域总监林孝华曾在短时间内向约500名保险经纪 发放并回收股票授权书,而证监会代表律师潘松辉则指出,林孝华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好授权书,表明是“非常有组织的行为”。

4月20日 聆讯第四日

当日,电盈代表律师希望法官促请小股东“简短发言”,得到认可。

法官罗杰志质疑,通过分拆股票给别人并让其代为投票,跟给对方钱让其代为投票,没有根本分别。当日,罗杰志首次在法庭上针对电盈私有化方案发表其个人意见,感叹很多小股东将毕生积蓄投资在电盈上却落得血本无归。

两名法官分别指出,不能理解私有化背后的原因和理由,是否因为大股东希望将资产转移到新加坡?还是希望取回公司的控制权?抑或只是希望挤压股东出售股份?

调查显示,有证券公司曾向小股东做出“回购保证”,称即使私有化最终失败,也可以以每股4.5港元回购电盈股份,相关小股东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

4月21日 聆讯第五日

盈 拓代表律师张健利表示,股份转让自由而且合法,如果不允许私有化建议提出后做出股份转让,那么早前的股份转让也应该允许,但法官鲍晏明表示,在私有化计划 当中,“人头票”有意义,因此要视乎拆票后,投票人是否做出“真诚”投票。而张健利则称,拆票本身不违法,不应该让法庭推翻拆票的合法性,而是应该让监管 机构定断,如果法庭要在该事件中行使酌情权,也不应该干预市场正常运作。但罗杰志法官则表示,如果每个人都将股票分拆到非常分散,再进行投票,会引起市场 混乱,并反问张健利,“可以自由转让股份,是否意味着什么都可以做?”

当日,电盈方面在庭上处于“下风”,三位法官连环指责电盈私有化欠缺常理,代表律师一度无言以对。

法官林文瀚表示,虽然有研究报告称,目前看4.5港元的私有化价格对小股东是最佳价格,但问题是,还有股东仍然看好电盈前景,却要被迫现在出售股份。“私有化需要符合常理。”林文瀚质疑,为何电盈不通过全面收购而选择私有化的方式来取得公司控制权?

此 外,法官罗杰志也提出,也有研究报告并不同意上述私有化价格,比如中银国际和摩根士丹利的报告认为,电盈私有化的合理价格应为5港元和5.5港元。罗杰志 还质疑电盈旗下公司1月份72亿港元高额贷款的正当理由,加上此前电盈曾计划出售旗下45%的资产,虽然未能成功,但认为电盈似乎只是一心想出售手上的投 资。

当日,共有4名小股东在法庭发言,控诉电盈以往种种,“血泪史”有如滔滔江水。法官不得不催促小股东发言简短,此外法官也多次质疑电盈私有化真正动机,是否有转移公司资产之嫌。

4月22日 聆讯第六日

当日,各方代表律师终于完成陈词,主审法官罗杰志更放言,“无论聆讯到何时,都要在今日内完成所有聆讯程序。”

证监会代表律师潘松辉在法庭指出,证监会调查发现,盈拓及电盈主席李泽楷曾吩咐盈拓副主席袁天凡,要“好好照顾”电盈的私有化计划,还要求袁向其提交意见,并测试媒体对私有化的反应,因此,袁“有动机”促成私有化方案成功,否则可能影响自己的职位。

潘松辉指出,富通保险经纪获派电盈股份后的10天内,即在1月19日,已经填好股票授权书,包括经纪的朋友和家人的授权书,并交给富通保险区域总监林孝华,因此很难不被认定为是“有组织行为”。

此前,香港证监会调查显示,袁天凡曾多次通过电话和短信与林孝华频繁联络,并可能寻求他人对投票支持,而林孝华更是在私有化前向旗下保险经纪分配电盈股份作为花红,做法可疑。

潘 松辉更将矛头直接对准盈拓,他指出,虽然盈拓曾表示目前并没有法例限制“拆票”,因此证监会不能控制拆票问题,但他强调,“在普通法之下,法官仍可行使权 利,因此此案可能成为厘定拆票是否合法的首宗案例,希望法官在此案上定出界线。”他表示,“拆票”实际上只有大股东可以得益,因为小股东持股量较小,即使 拆票,作用也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3

再遭索赔1.7亿 紫金矿业危机未了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16/xNMDAwMDIyMDUxNg.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7

SEC調查亂飛:中國概念股再遭密集「看空」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2/xNMDAwMDIzNTkxNQ.html?source=hp&position=focus

那些乘坐數十小時國際航班降落中國的洋會計師,正被提醒要格外小心,用他們自信於數字確認的雙眼,死死盯住銀行櫃檯出具的對賬單。更苛刻的要求還包括,獨立詢證中國客戶在工商局或稅務機關的入檔材料。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SEC)發言人弗洛倫斯·哈蒙(Florence Harmon) 29日接收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監管方式)不會超出原有程序法規」,但她並未透露調查進展。

SEC 委員路易斯·阿奎拉(Commisioner Luis Aguilar)4月初透露,將由特別小組對中國公司的反向併購問題「採取行動」。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PCAOB)也表態仍在進行排 查。一如慣例,他的機要助理也在郵件中轉述,阿奎拉不願就行動進展發表看法。

兩個月以來,美國市場上共16只受到爭議的中國股票停牌。

風聲鶴唳,金融危機後收入萎縮的著名會計師事務所,也不得不將一些急欲向他們支付高額審計費用的國內反向收購(RTO)上市公司拒之門外。一些公司從去年三、四季度就開始與「四大」接洽新財年的審計業務,如今只能作罷。

市場的另一端,做空者幾乎以每天一份質疑報告的速度,展開最後的蠶食。已經在獨立調查報告領域屢試不爽的知名人士說,新的目標可能是一批通過首次公開發募(IPO)流程上市的公司。

在中國公司佔據近三分之一美國市場IPO份額的背景下,知名會計師事務所所受質疑,可能引出更深層的跨國監管議題。

RTO股票接連停盤

在北京一間大落地窗的會議室,一位多家公司的獨立董事不停揉搓暗沉的眼瞼,上週五,他剛剛結束與畢馬威(KPMG)會計師在西安的調查。那家西安寶潤(NASDAQ:CBEH)已被責令停盤。十多分鐘後,他又開始和另一家任職公司的會計師會面。

SEC調查亂飛:中國概念股再遭密集「看空」

而獨立董事們的忙碌,早在農曆春節就已開始。今年2月1日,中國高速頻道(NASDAQ: CCME)受到多家做空機構發難,誘發若干RTO股票受到質疑後暴跌——這些公司的獨立審計委員會,不得不開始運轉。

中 國高速頻道是一家視頻廣告公司,股價一度超過20美元,曾被預計將至少將超過25美元,市盈率達到10倍以上。其中國實體公司的工商資料顯示,它的主營業 務捆綁在北京、上海等地駛出機場的大巴車上,通過購買車載電視的廣告代理權,極盛時這家公司甚至吸引到美國知名投資人格林伯格(Maurice Hank Greenberg),這在RTO股票中極為罕見。

格林伯格曾是美國國際集團(AIG)首席執行官。公開資料顯示,格林伯格的公司共持有中國高速頻道455萬股。

春節後在杭州,一位身著黑色風衣的投資人對本報記者說,「復仇終於要開始了。」去年上半年,一批像他一樣的小型基金管理人,曾建倉中國福建這家廣告公司。因為深信投資明星格林伯格,以及中國國家電視台下屬的諮詢公司,為中國高速頻道製作的飽含讚譽的報告。

更知名的做空方早已關注這只股票。去年7月,就有美國基金經理找到進入CCME董事會的董穎,詢問其對諸多難查詢的代理機構有何看法。

董本人熟知中國法律和財務分析,此前由格林伯格任命為勝達(C.V. Starr)國際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

已經在這個市場上鼎鼎大名的兩位人物, Citron Research創始人Andrew Left和Muddy Waters創辦人 Carson Block,也先後介入到對中國高速頻道的質疑中。兩家機構已在去年一整年多次公佈報告,導致多家中國公司股價下跌。

「做空方需要一段時間,製造下跌預期。」上述投資人說,Andrew Left最初放出報告,使一些做空基金長時間盤踞在中國高速頻道。Carson Block的報告則更有殺傷力,在春節期間連續發出,中國高速頻道高管疲於應付。

而最近兩個月,更多中國公司開始被賣空,共計16家停牌,其中均曾受財務質疑。更多做空基金開始招募在中國的研究團隊,陣陣「空襲」後,影響傳導到相關的中介機構。

「四大」的煩惱

最後一根稻草很快折斷,在中國高速頻道去年四季度財報公告期前,不願再趟「渾水」的德勤香港(Deloitte)相關審計師選擇辭職,稱其不再信任公司管理層的陳述。

勝達國際的董穎隨即辭去中國高速頻道的董事職務,開始關心向其索賠的事宜。爾後與過去的景象再度出現,美國的律師事務所開始提請集體訴訟。與過去主要針對上市公司和投行不同,會計師事務所也成為目標。

「我不認為這些公司換成『四大』會有什麼差別。」Andrew Left在電話中言辭激動地說,他並不信任那些改換成知名審計所的中國公司。

一個背景是,在去年第三季度,中國中小市值的公司已經感受到壓力,新的投資人和投行均輔導其花更多審計費,聘請四大會計所,改變易受質疑的形象。不少業內人感慨,四大成了中國概念股被獵殺的另一「受益者」。

如今最新說法是,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四大」會計所,都已原則上不再接受新的RTO客戶審計業務,以減少風險。一些較小的美國會計所重操舊業,因為SEC調查的傳聞,會計師被要求親自到銀行詢證,而非輕信客戶提供的材料。

其他中介機構亦有反應。「對新的業務,現在投行不僅看審計師給的材料,更要求用更多時間,更嚴格的程序親自盡職調查。」羅仕證券(Roth Capital)中國區首席代表馬峻說。他所在公司,是承接中國公司赴美上市最多業務的投行之一。

在中國大陸曾被稱為「虛擬財報殺手」的會計師夏草,也忍不住在上海雙金生物(NASDAQ:CHBT)案例中出手。他分析稱,香港德豪會計行(BDO hongkong)的審計報告存在問題。

「這些屢次出現的審計問題,很難說是技術障礙,即便銀行對賬單可以作假,審計師如果盡職,也可以二次審計發現。」夏草對本報記者說。

據 不完全統計,德勤還陷入泛華保險(CISG)的財務爭議中;畢馬威(KPMG)則曾因多元水務問題辭職;安永(E&Y)被艾瑞泰克(CAGC)解 聘;普華永道(PWC)向客戶「數百億」(SBAY)辭職也難逃質疑。全球排名第五的德豪則陷入有爭議的上海雙金生物(CHBT)。

PCOAB研究報告稱,中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因為官方限制原因,並不接受該委員會每年的監督審查。

中小市值IPO股票或是做空目標

做空者還在尋找新的獵物。他們之間信息分享頻繁,雖然合謀做空也有違法風險,但相熟的人可以隨時電郵聯絡。「就像個小型俱樂部」Carson Block說。

羅氏證券3月31日的數據顯示,中國概念股收益率呈現巨大差異。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股票平均收益率高達34.5%;市值在5000萬至2.5億間的股票平均收益率則為負23.5%,其中多是做空者常光顧的RTO股票,其中流動性尚佳者,大多已經受過質疑。

市值在2.5億至5億美元,並通過IPO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正在吸引做空者目光。由於去年二三季度一些新發股票市盈率較高,一些擬上市公司甚至加快IPO進程。其間有參與承銷的投行人士對本報記者稱,「一些公司尚未準備好」。財報中的疏漏,正是做空者報告的論據來源。

早在今年一月,已有投資者透露,福建廈門的紐交所上市公司東南融通(NYSE:LFT)將被大量做空。

Citron Research在4月27日發佈報告,質疑這家金融IT企業的財報真實性,認為公司借助勞務公司,隱瞞勞務成本,因而報表中有高出同業的利潤率。報告還公開其控制人曾涉入的官司。東南融通方面4月29日在電話會議中已做出公開回應,當日股價上漲逾10%。

東南融通的審計師亦來自德勤在中國大陸的會計師事務所。記者向其上市服務部門詢問,至發稿前尚未獲得回應。

工商資料顯示,東南融通在福建的實體公司的各項數據與SEC文件類似。AndrewLeft告訴本報記者,他在公開報告前已經「聽說」這一情況,但報告中卻並未展現。對比工商資料和SEC文件的數據差異,是過去做空者慣用手法。

5月20日是股票交割日,多位做空基金人士稱,在這之前,做空方還會有大動作。

風傳半年的調查

美國SEC發言人弗洛倫斯·哈蒙4月29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拒絕對正在進行的調查發表任何評論;就是否調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也稱還不便透露。

早在去年12月,波士頓一家報紙即援引接近調查專員的消息源說,SEC決心調查中國公司反向併購上市的利益網絡。該報導並未獲得SEC回覆。

但哈蒙明確指出,「對上市流程和審計事務的監管措施,不會超越已有的程序法規(的力度)。」半年來的監管手段鮮為人知。此前,市場一度傳出SEC考慮提高RTO股票轉板融資的限制條件。

一位承擔中國公司赴美業務的投行主管說,從外圍獲取的信息看,SEC調查在近兩個月確實在深入,調查對象與過去做空基金質疑的股票有一定的重合度。

SEC委員路易斯·阿奎拉(Commisioner Luis Aguilar)在4月4日一次投資機構會議上說,將有特別小組針對RTO股票的問題展開調查。一位基金經理說,阿奎拉甚至提到了幾個中國股票的名字,包括大連綠諾(RINO);福麒國際(FUQI)。

但阿奎拉的機要助理回覆本報記者,「委員對調查無可奉告」。承擔審計所註冊審查的PCAOB的公共事務部門4月29日接受了記者的採訪申請,但至發稿前並未回覆。

針對反向併購案例的研究早已有之。PCAOB今年3月中旬公開了一份報告,其中稱2007年至2010年3月,中國公司RTO股票價值縮水巨大。

報告還點名列出一些承接RTO業務的審計所。無獨有偶,早前公開披露的SEC訴訟案件中,一家曾承擔中國概念股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被起訴。

公開消息稱,一些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財務顧問公司,也已進入SEC視野。本報記者多方獲悉,一些公司推動股價上漲,加快轉板進程中的交易行為,正受到交易所和SEC的關注。

也有中介機構公開建議,應對目前言論自由背景下的頻繁做空行為進行監管。

一些做空機構負責人則建議,應該調查一些中國公司的管理層私有化的真實程度,他們懷疑其中有穩定股價的動機。

一個背景是,去年下半年至今提出管理層私有化的公司共有8家,如今僅有1家完成這一過程。

但無可否認的是,即使在「調查」期間,中國概念股仍將是個巨大的博利場。儘管一些名聲在外的做空者,甚至不便參加各種光鮮的投資會議,但當Andrew Left聽到記者來自中國,仍敏銳地大聲問道,「你知道還有什麼問題公司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26

融宜寶總裁身亡 P2P模式再遭質疑

http://finance.caixin.com/2012-11-26/100465134.html
【財新網】(記者 沈乎)融宜寶總裁王會師10月遇害身亡的消息,近一個月內在P2P行業內流傳開來,再度引發了對行業亂象的反思。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融宜寶總裁王會師10月遇害身亡,至今已有一月之久。業內傳言一為股權糾紛,一為情殺。

  王會師本人的手機已停機。融宜寶公司官網的總機也無法接通。

  去年底,王會師還曾對財新記者表示,公司業務擴展很快,對市場非常看好。

  據《經濟觀察報》報導,該公司一位副總裁胡嘉寧被調查,她的個人賬戶是融宜寶公司使用的資金賬戶之一。

  眼下最令人擔憂的是客戶資金安全。業內一家公司的高管說,融宜寶的資金大部分都掛在高管賬戶上運行,如今兩個賬戶主體一併出事,客戶資金是否還有保障。

  「我們公司還在正常運營,此外一概不知。」融宜寶的一位王姓信貸員堅稱。

  另一位姓余的信貸員則表示,「我們已經換了老闆。也沒有客戶鬧上門來。」

  目前融宜寶由王會師的弟弟主持,前述業內高管透露。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此前融宜寶的運作一直欠規範。

  P2P(Peer to Peer,即個人對個人)是一種擺脫銀行等傳統信貸中介,直接撮合借貸需求的互聯網貸款平台服務。合同由借貸雙方直接達成,貸款平台不像銀行賺取息差,而是收取手續費,並提供一定的擔保服務。這種業務模式近年來在歐美率先興起,繼而流傳至國內。

  融宜寶自稱是一家P2P貸款平台公司。不過,像許多業內公司一樣,它很大程度上只是借用了這個創新的概念。公司以類似出售理財產品的形式,對投資者承諾一定的收益,聚攏資金,再出藉以博取更高利息。資金在一位或數位高管個人賬戶內運行。

  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秘書長白澄宇對財新記者表示,他對該案案情並不知曉,但擔憂行業經營模式的扭曲和缺乏透明度。「融宜寶代表了一批小額信貸公司的操作模式。這種『內部人』的模式,不再是借貸與理財兩端直接對接,而是由公司的『內部人』放貸,再將債權轉給理財人,借貸雙方對對方的情況都不直接瞭解,實際上就是一個影子銀行。」 他說。

  「以『內部人』身份提供居間交易,在P2P行業已經成了佔比比較大的模式,這種情況應該避免。P2P就應該是一個交易平台。」白澄宇說。

  融宜寶是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的會員,後者是這個仍在成形的行業中的唯一自律性組織,但各家會員對小額信貸聯盟甚至也並不公開真實情況。

  根據融宜寶報給小額信貸聯盟截至去年底的數據,融宜寶年末有未償貸款餘額的客戶是265人(家),公司信貸員(即既拉理財客戶又拉貸款客戶的工作人員)有1143人,貸款總餘額9427萬元,還款率99.2%,資產總額為207萬元,淨利潤-926萬元。

  但在業內,這是一套誰也不相信的數據。

  「假的。它們一家營業部一個月就可以做到一千多萬。」另一家業內公司負責人一聽到融宜寶上報的數字便說。融宜寶在全國已經設立了二十多家「積家」營業部。

  「據我所知,現在他們的業務規模大概七億。」他說。

  「表面上宣傳的利率不是特別高,其實有一些隱藏的利率。我們根據融宜寶的一張合同算過,其年化利率達到40%。除去實際付給投資人的10%,還有30%可以賺,這實際上就是在做高利貸。但是做線下的公司基本上都採用這種模式。」一家業內公司高管表示。

  一般而言,所謂做線上,是指堅守互聯網平台的模式,借貸雙方直接成交;而做線下,就是聘用大量的信貸員拉客戶,甚至做成全國營業部網絡。許多公司發現做線上進展緩慢,線下更有快錢可賺之後,紛紛轉向線下或二者的混合。而這種基於互聯網的新型商業模式,也逐漸退化成一種監管之外的地下資金中介,留在網上的只有營銷和宣傳。

  「聯盟希望會員首先加強自律,希望監管部門就P2P這種模式給出一些指導意見,比如為有些不能碰的業務設定一個紅線,絕對不能超越範圍。」白澄宇說,「另外行業信息透明度需要加強。即便去年遭到媒體的集體質疑,關於業務的數字,做得最大的宜信還是隻字不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57

臨終前再遭痛擊!倫敦白銀定價小組被控操縱市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434

匯豐銀行、德意誌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被控操縱國際白銀市場,涉資數百萬美元。(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7月25日,一位美國投資者J. Scott Nicholson向曼哈頓聯邦法院起訴上述三家銀行,並尋求索賠。據彭博新聞社報道,投資者在起訴書中稱, 這三家銀行非法操縱貴金屬及其衍生品的價格。他們濫用其確定倫敦白銀定盤價的權力謀取不當利益,傷害了以倫敦白銀定盤價作為基準價格的白銀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極端的保密級別是滋生市場操縱的良好環境。在白銀現貨和期貨市場,被告都有通過倫敦白銀定盤價來建倉的強烈動機。這幫助他們攫取了巨額非法利潤。 J. Scott Nicholson尋求對三家銀行開展集體訴訟。 這是首例針對倫敦白銀定盤價的市場操縱訴訟案。此前,類似指控還涉及倫敦黃金定盤價。今年三月以來,針對市場操縱的獨立訴訟不斷,但均針對黃金市場操控。 此前,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自從去年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市場(Libor)曝出人為操縱行為之後,金銀市場操縱醜聞也屢屢見諸報端。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懷疑一些國際大銀行操縱了白銀期貨價格,其中就包括當時仍保留倫敦白銀定盤價席位的德意誌銀行。 不過,德意誌銀行今年4月宣布退出倫敦金銀市場定價小組。如此一來,德意誌銀行、匯豐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這三家白銀定價小組成員僅剩兩家,無法完成正常定價過程。因此,倫敦白銀定盤價將於今年8月14日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倫敦白銀定盤價起始於1897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23

同業監管步步緊逼 農商行資金業務再遭限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53

隨著國內信貸危機的風險逐漸升高,農村金融機構的風險管控也越來越得到監管層的重視。

今年4月,銀監會發布“11號文”(《關於加強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投資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隨後的7月,銀監會再次下發“215號文”(《關於加強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資金業務監管的通知》)。

“11號文”是為了加強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通過銀行、信托、證券、保險、基金、資產交易平臺等開展非標資產投資業務進行規範,而“215號文”則重點強調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資金業務的監管。

“215號文”嚴格規範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資金業務開辦品種與條件,其中要求: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堅持支農信貸主業,在充分滿足“三農”服務要求的前提下,遵循風險控制能力與業務發展相適應的原則,穩妥審慎開展資金業務。開辦AA+級債券投資、以票據為標的的資金回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投資等業務,監管評級應在三級(含)以上,具有專門的資金業務崗位(部門)且業務人員具有兩年(含)以上資金業務工作經驗。

據《第一財經日報》引述分析人士認為: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往往是資金的提供方,監管層加強對農村金融機構投資債券評級的限制,很有可能導致部分農村金融機構難以再增加低評級債券的投資,也會影響這些農村金融機構與其他銀行的合作。

在215號文中,銀監會還要求,省聯社應以為法人機構提供資金運用信息及投資渠道為主要服務方式,由法人機構依據省聯社提供的信息及渠道與對手方直接進行交易,或由省聯社提供居間代理服務進行三方協議運作。並特別規定,省聯社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或激勵法人機構上存資金。不具備交易資格和自營能力以及缺少投資渠道的法人機構,確需委托省聯社運用富余資金的,雙方應按市場化原則逐筆簽訂約期存款合同。

監管層還規範了省聯社的資金來源與運用,嚴禁投資信用風險高、流動性差的業務品種,並要求債券投資應準確進行賬戶分類並建立交易止損機制,凡是交易賬戶浮虧超過已提取一般風險準備50%或銀行賬戶減值超過已計提減值準備的省聯社,不得增加投資規模,省聯社對法人機構繳存的清算資金應實行專戶管理、封閉運行。

《第一財經日報》引述一些機構分析認為:

“215號文”的目的在於令農村金融機構的債券投資回歸到流動性管理和適度提高投資收益的本質,避免農村金融機構過度追求收益和忽視投資風險。

對於利益分配,銀監會要求省聯社資金業務收益應按照“資金所有者享有”的原則進行分配,支付法人機構的綜合收益(包括按合同約定支付的上存資金利息及返還利潤)不得低於同檔次市場平均利率;省聯社不得違規截留資金業務收益,不得從中列支應使用管理費開支的項目。

對於地方監管機構,“215號文”則指出,監管機構應結合當地“三農”服務情況,法人機構經營情況以及相關監管要求,指導法人機構按照穩妥適度原則,審慎開展資金業務,有效防控業務規模過快增長及各類經營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45

阿里巴巴路演跟蹤:支付寶剝離再遭質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16

20140912alipay

阿里巴巴路演過程中,三年前剝離支付寶的舉動再次遭到質疑,投資者因此擔心阿里巴巴的公司治理問題。

英國《金融時報》,在路演中的一場不公開會議上,基金經理們質疑2011年支付寶被轉移至創始人馬雲控股的公司一事。該問題在此前紐約和波士頓路演的午餐會上也被提及。

對此,阿里巴巴對投資者表示,由於中國針對支付公司外資所有權的法規不明朗,所以支付寶的所有權被轉移至一家名為小微金服(SFMS)的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的權益被一份利潤分享協議取而代之。

馬雲也一再表示:“那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

《金融時報》援引科技業分析師、Loomis Sayles投資組合經理Tony Ursillo評論稱,支付寶的轉移過程此前似乎是“不完全透明的”,但高管們在波士頓午餐會上的回答緩解了擔憂。

Ursillo說:“最終而言,我押註的是管理層,馬雲談到阿里巴巴就像談到自己的孩子,他在把它撫養成人。這家公司擁有明顯的優勢,從龐大的市場占有率和受到信賴的品牌,到一個非常有經驗的管理團隊。”

在20011年鬧的沸沸揚揚的支付寶事件中,阿里巴巴為了符合監管要求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在雅虎等董事並未完全同意的情況下,將支付寶的所有權轉讓給了一家中國內資公司——小微金服。並簽署了利潤分享協議。

此次IPO前夕,阿里又與支付寶達成了新的利潤分享協議。阿里巴巴獲得的稅前利潤分享從上一版協議規定的支付寶公司的49.9%調整到小微金服集團的37.5%,盡管比例所有下降,但小微金服不再只是支付寶這一家公司,而是包含了中小企業貸款、眾安在線、天弘基金、招財寶等眾多資產,以及未來可能的網絡銀行業務。

新協議還規定,小微金服或者支付寶IPO時,原先的一次性現金回報60億美元的上限被取消,但IPO的條件是市值達到250億美元,這意味著小微金服付給阿里集團的一次性現金回報至少為93.75億美元。

新協議還規定,未來如果小微金服提出申請並獲得監管機構書面許可,小微金服將增發33%的股權以“交換”阿里巴巴集團擁有的利潤分享和現金補償的權益。

這給阿里巴巴集團入股小微金服留出了空間,如果監管允許,阿里巴巴可以通過入股獲得更直接、更長期的收益。

盡管投資者存在質疑,但此次阿里巴巴IPO備受華爾街追捧。路演僅兩天,阿里巴巴就已經獲得足額認購。路演從9月8日開始,預計將於9月18日結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60

“出海買礦”再遭挫折 中信折戟澳洲鐵礦石項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33

“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當2006年中信泰富自信滿滿進軍澳洲的時候,誰也沒想到會成為一個無底洞。當時中信斥資4.15億美元買下西澳大利亞兩個分別擁有10億噸磁鐵礦資源開采權的公司Sino-Iron和Balmoral Iron的全部股權。最初收購目的是確保原材料供應,從而保證公司的長期發展。

中信最早的成本預算為33.19億美元,計劃投產時間定於2009年7月。然而直到2013年12月,“中澳SINO鐵礦項目” 生產的首船成品礦才付運,累計耗資已近100億美元。更為糟糕的是,項目現有的產量僅為當初產能設計的一小部分。

該合作的始作俑者澳洲礦業大亨帕爾默同樣對於現狀感到強烈不滿,其控制的資源企業Mineralogy正在尋求終止中信鐵礦項目的采礦權。他之前通過把鐵礦石礦藏出售給中信泰富,由此獲得了一筆可觀的一次性付款。他本可以獲得定期的特許使用費收入,而且數額同樣可觀。然而,中信泰富對與帕爾默達成的協議條款提出了異議,雙方已經在各種法律糾紛中訴諸於索賠和反索賠。

盡管最終的解決方法尚不得而知,但是中信此次“出海戰略”鎩羽而歸顯然難以避免。在全球供求關系明顯不均衡的情況下,鐵礦石價格在2014年一路走跌,跌破90美元/噸之後已經刷新了2009年以來的新低。

中信泰富雖從未向外界披露過中澳項目的噸成本核算,但依照當地同業者與分析師的測算,這一數目不會低於每噸80美元,與澳洲當地生產商每噸30美元到40美元的開發成本相比毫無競爭力,就算是僅對接供應國內,利潤空間也小得可憐。如果鐵礦石價格進一步走低的話,則將造成更多的損失。項目未來或面臨不得不關閉以減少損失的情況。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如何“出海尋礦”並最終獲益一直是個大難題。從2009年以來,諸多案例均證明“走出去”不是一條平坦之路。

2009年6月,潛在中國海外最大並購案的中鋁集團與力拓的收購交易終止。

2010年6月,紫金礦業終止了對澳大利亞IndophilResourcesNL的股權收購。

2011年4月,五礦資源有限公司擬收購的澳洲銅礦商EquinoxMinerals被全球最大的金礦商巴里克奪走。

2012年9月,由於難以獲得蒙古國相關監管方的批準,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徹底終止了對南戈壁資源有限公司的要約收購。

2013年1月,全球最大的金礦商巴里克終止了中國黃金集團對其旗下非洲公司部分股權的收購交易。

2013年4月,漢龍集團與澳洲鐵礦企業Sundance高達14億澳元的收購案終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46

投行商品業務再遭打擊 美聯儲考慮限制銀行參與實物商品業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31

goldman

美國參議院在一份報告中稱,由於參與原油、金屬和電力投資業務,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將自己暴露在災難性的金融風險、環境災害和潛在的市場操縱之中。

參議院附屬的委員會基於調查發現稱,因為參與實物大宗商品業務,銀行們使得自己的處境如英國石油公司(BP)那樣脆弱。由於2010年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BP面臨著各種各種的訴訟和數十億美元的罰金。

附屬委員會資深共和黨人、參議員 John McCain表示:

想象一下,如果BP是一家銀行的話,由於漏油而背負的責任早就使其破產了,迫使政府再次動用納稅人的錢去挽救它。

報告稱,紐約聯儲大宗商品團隊2012年審查時發現,上述三家銀行以及另一家未具名的金融集團在“極度虧損情形下”,存在最高15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去覆蓋損失。英國《金融時報》稱,美聯儲正在考慮限制銀行的實物大宗商品活動。

除了潛在的造成環境災害外,該委員會還認為,參與或投資實物商品業務給予了銀行們內幕消息,使得他們可以通過操縱市場或憑借不平等交易優勢牟利。

該報還表示,前述三家銀行的高官們將在周四與委員會進行抗辯,捍衛自己的業務。他們稱,通過為客戶提供融資、流動性和對沖,以及減少市場的波動性,銀行扮演了關鍵的市商角色。

他們還認為,不是自己造成了環境災害,這是商品、資源所有者或設備運作者的責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