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4-25 工作总结 Emil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h5fn.htmlKate Spade & Co.
公司主要有五種店舖類型:specialty retail stores(U.S & Foreign)、outletstores(U.S & Foreign)、concessionstores(Foreigh)、E-commerce、Licensing。隨著公司大量削減自有品牌,各類店舖數量也隨之減少。
從品牌角度看,最初,公司在國內市場上是以最原始的品牌LIZ CLAIBORNE為主,隨著公司實行多品牌發展戰略,LIZCLAIBORNE逐漸失去其核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各品牌不同程度的瓜分公司資源;而國外市場則以MEXX和LIZCLAIBORNE為主。
2006年後,多品牌的發展戰略對公司的經營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公司逐漸將重心轉移至Lucky Brand、JuicyCouture和Kate Spade三個重點品牌上,此後由於Lucky Brand和JuicyCouture表現疲軟,公司又將發展重心轉移至Kate Spade上。具體從各品牌店舖數量上可以發現:KateSpade系列店舖大幅增加,由2007年的39家增長至2013年的212家,翻了五倍以上,並且逐步加快國外市場的擴張步伐。
從公司整體財務角度看,2006年以前公司經營狀況還比較好,但是增速逐漸降低,2006年以後經營狀況極度惡化,包括:
1.營業收入逐漸減少,2013年略有回升,約為12.6億美元;
2.2007年開始虧損,直到2013年才扭虧為盈,淨利潤約為7300萬美元;
3.資產負債率大幅增加,2010-2013年甚至超過100%(與公司連續虧損有關)等
關於分部的財務數據回去繼續整理。
在整理這家公司財務報表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問題,基本每一年的利潤表數據在後續1-2年都有很明顯的變化,考慮是由於不斷進行品牌剝離導致報表需要進行重述,但是沒有在年報中找到支持性的說明,不知道是否是這樣。關於GAAP下的報表跟國內或者IFRS下的報表對比,以前只是學習了部分理論知識,在實際閱讀這方面還需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