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股東回報率(一)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10.html曾經有朋友初學股票分析,學會看市盈率(P/E)、市帳率(P/B)及盈利增長等數字,看到當時港交所(0388)有很高的市盈率,當時大約27倍,市帳率亦是過10倍的,跟止凡討論這支股票起來,認為市場給予這支股票如此高價格,感覺實在不可取,亦不明所以。市盈率是單看盈利計算本金的回本期,一家公司每年賺1元,用27元賣給你,即在沒有盈利增長下需要賺27年才回本,就是27倍市盈率。除這樣看,27倍即27年,看來絕對比15倍的股票較不吸引,然而該公司如何賺取這1元回報是沒有考慮過的。
記得當時我跟朋友說了一些概念,大約是認為港交所的股東回報率(ROE)很高,當時大約有60%,足以反映其獨市生意的優勢,市帳率如此低代表其賺錢模式不用靠太多成本,單是一些電腦server就能處理萬億交易去收取交易費,市場會給予一個較高的市盈率予這類公司云云。但朋友還是不明白,還是覺得市盈率高是要點,怎樣也好,要27年才回本仍是不可取的,當時再沒有好好加以解釋了。
如果今天要好好補充一下,應該分析一下高的股東回報率如何支持一個高的市盈率,不如就拿港所交2010年時的定點數據作例子說明一下。
記得當年港交所的股東回報率超過60%(5年平均數),市盈率27倍左右,用這兩個數字可以計算出市帳率為16倍。我們在這個時候不妨假設一下港交所往後的盈利能力沒有變化,即沒有改變股東回報率,同時又沒有派息,把所有盈利全投入回公司內,而增加出來的公司股本又能維持60%的股東回報率,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所投資的本金要多少年才賺回來呢?
假設港交所第一年替我們賺取1元,因此我們在這一年就要拿27元買入,從此再沒有盈利變化,簡單一計就是27年的回本期嗎?非也。
開始時用了27元買入了價值1.69元的股本(16倍市帳率),這個股本賺取60%就是1元,公司再把這1元的盈利投入公司,一年過後,公司的股本就是2.69元,下一年就能利用2.69元的股本去賺60%的盈利回報,即1.61元。
如此下去,我們可以利用excel計一計,要令股本由開始的1.69元達到買入價格27元,前後不用7年。到時就算市場給予1倍市帳率也好,你也能全身而退,最有趣的是如果市場一直給予這套市盈率及市帳率這支股票的話,即16倍市帳率,到下一年的股價帳面回報已經賺一倍了,或者說,7年後27元的股本,股價應該是432元。
以上的結果是假設沒有改變盈利能力的情況,為何這麼厲害呢?重點在於盈利再投資,大家會看到盈利是1元、1.61元、2.59元、4.15元...逐年增長著,這個盈利增長是60%,正正是股東回報率的數字,盈利能力沒有改變,但盈利增長就如此的厲害,這就是股東回報率處於高水平的厲害。
不過,港交所能做到這樣的假設嗎?不能。主因是每年派息率達90%,即把賺來盈利的90%都派給股東,沒有再投入公司股本內,所以在公司的盈利增長大家看不見如此的勢頭。以上不是希望說明港交所抵買不抵買,只是展示一條簡單數學題,想證明不是單單看懂市盈率、市帳率等幾個數字,就算是基金面分析,如果對一些跟市價沒有關係的公司數字沒有感覺的話(所有市X率就是跟市價有關係的數字呢),好快快加把勁了。
這篇可能對部份blog友來說有點難消化,以我的文筆亦未必能好好解釋清楚,不妨多作交流,讓我有機會可以在下篇清楚解釋一下。另外,當研究股東回報率時,還發現一些有趣的地方,下次繼續分享。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