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收購影視公司:門口的「野蠻人」是外行

http://www.iheima.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36

  燈火闌珊透過檸檬冰水,趙思城(化名)的眼睛變得深邃起來,「和其他電視劇公司一樣,王輝的壓力也很大。」
  王輝是大唐輝煌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今年3月,中南重工(002445)(002445.SZ)擬以支付現金及發行股份的方式向王輝等46名大唐輝煌股東購買其持有的100%股權。
  趙思城在此次併購中是關鍵人物。
  大唐輝煌是以影視劇為主營業務的公司,距離上市也曾近在咫尺。不過,這個容量龐大的市場已經不是遍地黃金的時代。
  文化產業融資潮
  影視劇公司已成為文化產業投融資規模中的重要領域。根據《2014中國文化產業私募股權投融資分析報告》,2013年文化產業投融資案例中,影視行業的數量雖不多,卻以融資總規模27.998億元居於首位,佔到了全年文化產業總投融資額的23.4%。
  今年影視劇企業被收購數量明顯增加。
  「拋開利益上的考慮,電視劇市場已是供大於求,再加之商業模式單一,如何走出困局,已不是王輝一個人所面臨的。」對這場併購案非常熟悉的趙思城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對於被收購的結局,業內人士認為,像大唐輝煌這樣的「非一線」影視企業而言應該是最佳的選擇方式,「畢竟,價格賣得還不錯。」
  根據重組預案,中南重工在獲得大唐輝煌100%股權的同時,募集配套資金用於支付購買標的資產的現金對價,標的資產的預估值為10億元。
  但若作為一家影視上市公司來展開想像的話,投資者期望大唐輝煌成為「華策第二」。
  2010年10月26日,華策影視(300133)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成為繼華誼兄弟(300027)後第二家登陸A股的影視製作公司。上市首日大漲58.53%,股價一舉到百元大關,其市值暴增到60.88億元,而華策影視的實際控制人身家飆升至數十億元。
  王輝個人經歷與華策影視總經理趙依芳以及光線傳媒(300251)董事長王長田略有相似之處,都有過電視台工作經歷。不同的是,王輝在1997年開始涉足房地產行業,並非直接進入到影視傳媒行業。
  「此前其主要收入並非來源於影視公司,但地產行業同樣面臨轉型的問題,2004年成立的大唐輝煌,一開始並沒有形成連續性的製作與量化,一年也就幾部戲。」趙思城表示。
  上市艱難
  但華策影視、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的「上市」潮流在一定程度上策動著一批同行,包括小馬奔騰、慈文影視等公司都已有上市打算。
  2011年,以電視劇起家的小馬奔騰完成上市前最後一輪7.5億元融資。由建銀國際影視出版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領投,開信創投、信中利等其他多家風投跟進。
  2010年,只有幾十人的大唐輝煌也開始了首輪融資,博大創投、中植資本等成為其股東。
  在股改層面,為激勵工作積極性,大唐輝煌大多數員工都有持股;與此同時,大唐輝煌在短短半年時間內迅速簽下了包括唐國強、陳建斌等一線演員在內的工作室。
  「無論是資本搶佔二線"影視企業",還是這些企業迅速成長,背後更多還是和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環境有關。從2009年以來,就有十多項政策在力推文化產業的發展,這個階段,投資影視產業,只要精準,一般問題不大。 」冠群馳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廣東告訴本報記者。
  在大環境與股東們的力推下,大唐輝煌發展迅速,一年推出8到十幾部電視劇,稅後利潤也從曾經的2000萬元增加到上億元。
  2012年2月初,北京華錄百納(300291)影視股份有限公司(300291.SZ)以高達82.46倍的市盈率登陸創業板,令大唐輝煌的「華策第二」夢想成空。直至2012年5月,大唐輝煌進入了創業板IPO儲備企業。
  對於大唐輝煌而言,一切只是開始與未知。
  「大唐輝煌上市歷程也是一波三折。」 趙思城告訴記者。
  一是在這期間,大唐輝煌的上市輔導機構一創摩根出現管理人事變動,其保薦人「出走」,二是在最終完成保薦人簽字等諸多程序後,面臨的則是嚴格的IPO財務核查。
  坊間的一種說法是,就在去年「5·31」最後大限的那天,王輝正帶著資料報告趕到證監會前被朋友攔下,因為當時提交自查報告的企業不到10家,如果大唐輝煌提交,勢必進入現場檢查名單。
  而公開的報導稱,截至5月30日,僅9家上報自查報告。
  大唐輝煌沒有上報,這就意味著其要麼申請終止審查,從此暫別IPO;要麼選擇不作為,等待證監會啟動專項覆核程序。
  最終,在A股IPO暫停以及證監會今年啟動財務專項檢查之後,大唐輝煌、東陽青雨、拉風傳媒、炫動傳播被終止IPO審查。
  每年10億打水漂
  「我只能說我們的命不好,冰火兩重天,大唐輝煌都經歷了。」 趙思城說道。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大唐輝煌開始尋找合作夥伴,包括樂視、海倫鋼琴(300329)、新都酒店(000033)(000033.SZ)等企業都有過接觸,最終,與中南重工達成了協議。
  此次收購則是在寬鬆的政策環境下完成的,這就是去年10月8日,併購重組審核分道制的實施。
  「IPO開閘後,國內影視娛樂產業則迫切希望通過與資本聯手從而發展壯大,而一些傳統業務萎靡的中小盤個股也有轉型的強烈慾望,借殼或併購案例不斷湧現。中南重工考慮大唐輝煌,根本還是傳統企業在發展中也遇到了瓶頸,需要文化產業激活一些東西。」大唐輝煌一位內部知情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公開資料顯示,中南重工目前主要從事工業金屬管件及壓力容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管件、法蘭、管系和壓力容器。金屬管件行業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大,特別是近兩三年受國內及國際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導致公司業績波動幅度較大。中南重工公司也曾坦言,目前中南重工主營業務發展情況與股東對業績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此次收購意在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進一步增強公司未來整體盈利能力。
  湘鄂情(002306)(002306.SZ)收購笛女影視同樣被業界人士視為「缺乏經驗」,這又與2013年餐飲業的不景氣不無關係。
  湘鄂情在去年半年報中表示,上半年受宏觀經濟環境和國家政策影響,中高端中式正餐宴請業務市場需求低迷。由於食品原材料、房賃、人力成本、資金成本等生產要素仍然呈現長期上升態勢,公司經營業績出現嚴重虧損。
  去年下半年,湘鄂情開始收購環保公司,今年又連續收購兩家影視公司。
  「收購文化類公司,在某種程度是必然的選擇,因為環顧四周,能夠投資的產業領域是很小的範圍。」 新元文智董事總經理劉德良告訴本報記者。
  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的統計數據顯示,1985年,全國年產劇集1997集,經過1995年、2000年兩次倍增,2003年已經破萬。著名導演尤小剛曾公開表示,每年電視台買片子花費不超過40億,而13000集電視劇製作成本最低要50億,大量風險資本的流入,令電視劇市場的發展速度激增。
  但目前每年全國電視台只能消化8000至9000集電視劇,面對1.7萬集實際產量,每年差不多有一半的電視劇無法播出。
  「根本上電視劇產業是B2B模式。」冠群馳騁董事長劉廣東對記者說。
  中國電視劇發行渠道一般有兩條,一條是製片方直接賣給「最大買家」——中央電視台,優點是製片方省時、省力,但發行價格上不去。另外是自己做全國發行,與各電視台談判,發行週期長、風險大,而且發行人力成本又比較高,好處是發行價格高很多。
  「現在電視台與網絡的購買價格此消彼長,而電視台是電視劇產業最大的收益獲得者,相反,投資者的收益是有限的。我們業界估計,看似龐大的電視劇市場,真正盈利的並不多,至少每年有10億元打水漂,影視公司被收購,至少在產業鏈層面可以擴展,至於與其他產業的資源整合與融合,還要看未來的發展。」以上大唐輝煌知情人士表示。
  業界人士表示,相對於阿里、光線等文化產業戰略佈局,一些跨行業企業的壓力並不小,但收購影視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引起眼球效應。
  中南重工擬作價10億元收購大唐輝煌的公告出來後,公司股價連續幾個交易日漲停;湘鄂情也是如此,發佈公告後股價大漲。
  做好內容是關鍵
  以阿里巴巴為例,2013年1月,阿里巴巴旗下的音樂事業部收購音樂網站蝦米網,金額未披露;4月,以5.86億美元買入新浪微博18%股份。2014年2月,阿里巴巴以10.45億美元100%拿下高德軟件;3月,阿里巴巴62億港元獲得文化中國60%股權,此後,另一大互聯網巨頭騰訊(00700.HK)在文化中國的持股量將由8%攤薄至3.2%。
  而騰訊目前52%的盈利點來自於網絡遊戲,百度在音樂、網絡文學、視頻網站方面則早有拓展,優酷自己參與投資影視劇。
  「文化產業在與其他產業融合的過程中,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文化業態將是延伸的最好突破方向。這幾家很明顯,渠道不用說,就是向上游拓展,走全產業鏈發展之路。」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
  對於「壓力」之說,幾家上市公司雖未正面回應。但在預案裡,中南重工坦言,如果未來電視劇的製作成本繼續攀升,而發行價格不能同比上漲、藝人經紀和植入廣告等業務不能有效開展,大唐輝煌存在利潤率下降的風險。
  「中國文化產業3年前和現在完全不一樣,為什麼?以前是以渠道為主,通過這兩年的發展,隨著院線和視頻網站的增長,又開始回歸內容建設。」 趙思城表示。
  「無論是收購還是被收購,市場會有一個理性回歸的過程,就電視劇生產而言,存在生產與消費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但通過一定時間是可以解決的。現在是影視劇公司最艱難的時候,挺過去就好。」 他告訴記者。
  近日在圈內熱議的一個話題就是「一劇一星」,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或許是好事,因為以往財大氣粗的電視台就幾個,如果一劇一星,使得市場競爭激烈,價格自然就可以提升。
  「如果這個政策能夠實施的話,必然一個趨勢是電視台要參與到投資裡來,這樣是好是壞很難說,如果投資是在基於一劇一星收視人群的大數據之上去定製製作電視劇,還是對這個行業的發展有益處的。當然,現在一些影視公司已開始參照大數據進行影視劇的創作。」該知情人士表示。
  「大唐輝煌目前在年產10部影視劇階段,依靠這種模式結合藝人經紀業務,未來兩年還能保持一定的成長性。但王輝必然考慮更長遠的發展。」 趙思城表示。
  業界人士估計,大唐輝煌應會借助資本力量進行產業鏈條上的收購。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陳漢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