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工商建設的業績比較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258


工商的業績微升,建設的業績微跌,看似工商優於建設,現在比較同分析一下

(億)                   工商         建設

純利                   667          558

每股盈利(半年)  0.2         0.24

淨資產             6136       5045

每股淨資產      1.84         2.17 

市值               17500      13100

股價                  5.24         5.84

市盈率                 13         11.5

市賬率               2.85          2.6

首先兩者的股價已經在稍為愚蠢的位置上(市賬率計),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工行可以每年13%,建行11.5%的速度成長,市盈率低市賬率高,說明兩銀行的資產盈利效率高得誇張,但長期有冇咁既效率就令人質疑了,因為匯豐同渣打都唔得

                            工商                   建設

每股盈利         0.19->0.2         0.25->0.24

每股淨資產       1.8->1.84            2->2.17

工行的盈利上升,市場認為它必然比盈利下跌的建行為佳,當然這是市盈率的理論,但是建行的資產增加得比工行多得多,可以非常肯定的講句,建行的表現遠優於工行

市場點解要放出相反的論點?散戶賣建行買工行時,自然有人做相反動作

任何時候銀行的盈利數字都是銀行自己隨口up,外人無從考証,雖然資產數字都隨口up,但自由度會較低,經濟保守的銀行,多數揸債券等進行安全套息,資產數字應比盈利實在

現在再進行質量分析

(億)                      工商                           建設

                       09          08                   09        08

客戶存款  95331     82334   +15.8%  76100   63759  +19.4%

客戶貸款  54364     45720   +18.9%  44092   36836  +19.7%

貸存比率    57%       56%                   58%     58%

淨息差        2.13       2.88                    2.36      3.16 

可以看得出,兩銀行的貸存比率是相近的,但息差相差好大,工商在存款未增加前,仍大力貸款,而且是以很低的利息借出,谷盈利的意圖非常明顯,而建行每借出一蚊貸款,背後都有相同比例的存款存入,代表銀行經營穩定,息差比工行高,証明銀行有嚴選貸款對象

基本上銀行的撥備額是隨意的,冇乜觀察價值,但是只要平時小心慬慎,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煩,建行有個呢個步驟,較低的不良貸款率証明了呢點

(億)                      工商                           建設

                       09          08                   09        08

淨利息         1160     1318              1025     1111

手續費           277       245                234       202

可以看到建行的淨利息收入跌幅比工行少,相反工行的手續費收入升幅比建行大,現在出現一個問題,賺一蚊的利息比一蚊的手續費,邊個更好?

我認為賺利息遠比賺手續費重要,原因很簡單,貸款是有年期的,利息長賺長有,而手續費往往是一次性的,況且我比銀行收利息,個心可能冇乜野,但我比銀行收手續費,我實咒死佢

所以我一向對以收手續費為主的招商銀行評價很低

原本我對工商同建設的估價分別為4.1同4.52,現在資產淨值改變,現修改為4.2同4.9,已在試算表中更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8

工商建設中銀的業績比較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258


工商的業績微升,建設的業績微跌,看似工商優於建設,現在比較同分析一下

中銀業績出埋,加返上去

(億)                   工商         建設        中銀

純利                   667          558           434

每股盈利(半年)  0.2         0.24         0.16

淨資產             6136        5045         4708

每股淨資產      1.84         2.17          1.85

市值($)           17700      13300         9700

股價($)              5.29         5.91          3.81

市盈率                 12            11             11

市賬率                2.5          2.4             1.8

上次果篇有誤算,冇考慮到市值同股價係港紙,其他數字係人民幣,今次修正返

現在這個數字說明3隻野股價都唔算好貴,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工行可以每年12%,建行中行可以有11%的速度成長,前兩者市盈率低市賬率高,說明兩銀行的資產盈利效率明顯高於中行

                            工商                   建設                  中銀

每股盈利         0.19->0.2         0.25->0.24        0.17->0.16

每股淨資產       1.8->1.84            2->2.17        1.83->1.85

工行的盈利上升,市場認為它必然比盈利下跌的建行為佳,當然這是市盈率的理論,但是建行的資產增加得比工行多得多,可以非常肯定的講句,建行的表現遠優於工行

市場點解要放出相反的論點?散戶賣建行買工行時,自然有人做相反動作

中行每股淨資產微升0.2,比工行仲差

任何時候銀行的盈利數字都是銀行自己隨口up,外人無從考証,雖然資產數字都隨口up,但自由度會較低,經濟保守的銀行,多數揸債券等進行安全套息,資產數字應比盈利實在

現在再進行質量分析(這部分是重點)

(億)                    工商                     建設                         中銀

                        09        08                  09       08                     09       08

客戶存款 95331   82334+16%  76100  63759+19%  62528  51021 +23%

客戶貸款 54364   45720+19%  44092  36836+20%  42058  31897 +32%

貸存比率    57%     56%                  58%    58%           67%    63%

淨息差        2.13     2.88                   2.36     3.16             1.93    2.55

可以看得出,工建銀行的貸存比率是相近的,但息差相差好大,工商在存款未增加前,仍大力貸款,而且是以很低的利息借出,谷盈利的意圖非常明顯,而建行每借出一蚊貸款,背後都有相同比例的存款存入,代表銀行經營穩定,息差比工行高,証明建行有嚴選貸款對象, 中行同工行有同樣現象,問題係中行貸得更誇張,而且貸存比率高達67%,由於香港中銀的貸存比率是58%,因此大陸部分的貸存比率實際上不比招商低,非常 危險,雖然中行新增的貸款很多數是針對國企,但國企貸款是不是不良由阿爺說了算,實際上唔準時還,還住借據先,都唔計入不良貸款,加上可能爆炸的樓按,貸 存比率高會好唔掂

請容我在此加上一個溫馨的小插曲,最近爆煲的展鴻控股(572),即係中國包裝,佢有好多錢係同中銀某支行的經理借的,要重點講一次,係同中銀的某 支行的經理借的,是以支行經理名義而非中銀支行的名義,大家知乜意思啦,展鴻爆煲的原因似乎係假現金,展鴻的鰻魚大佬都出同樣問題,因此我蝕到阿媽都唔認 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30/LTN20090430651_C.pdf

基本上銀行的撥備額是隨意的,冇乜觀察價值,但是只要平時小心慬慎,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煩,建行有個呢個步驟,最低的不良貸款率証明了呢點

(億)                      工商                           建設                           中銀

                       09          08                   09        08                   09        08

淨利息         1160     1318              1025     1111                747      815

手續費           277       245                234       202                230      224

可以看到建行的淨利息收入跌幅比工行少,相反工行的手續費收入升幅比建行大,現在出現一個問題,賺一蚊的利息比一蚊的手續費,邊個更好?

我認為賺利息遠比賺手續費重要,原因很簡單,貸款是有年期的,利息長賺長有,而手續費往往是一次性的,況且我比銀行收利息,個心可能冇乜野,但我比銀行收手續費,我實咒死佢

所以我一向對以收手續費為主的招商銀行評價很低

講返中行,佢如此強力的加大貸款力度,淨利息降速先勉強比工行慢,建行輕鬆放貸,淨利息只少8%,由於加大貸款力度,客戶數目理應更多,但手續費冇增加,捉到鹿唔識脫角

工行同中行有交數的嫌疑,中行可以說成做數添

我持有的是中行而非建行,非常遺憾

中行本來可能從外國經濟復甦得益,問題係佢貸存比率太高,冇餘力捕捉機會

說了咁多,中行係三間之中最差的銀行,但佢有個決定性的優勢--平

原本我對中銀,工商同建設的估價分別為3.67,4.1同4.52,現在資產淨值改變,現修改為3.71,4.2同4.9,已在試算表中更新

好似1月尾,中銀股價2.07,而工商3.35,建設3.85,中銀"平"的優勢對工商30%,對建設35%,所以近期的股價表現先遠超工建,以現 價來說,中銀"平"的優勢仲有20%,己經追落後成10%,人人都知中銀垃圾,但又唔知比左個垃圾不如的估價啫,仲有20%追落後的能力,問題係中銀應唔 應該買,答案係唔應該,因為大陸中銀的處境其實非常危險,貸存比率勁高,樓市又海綿咁,可能成為阿爺近期的一大負擔,其於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原則,再抵都 唔買

雖然話危牆,中銀有阿爺照住又唔會衰到執粒嘅,最多打腫

咁其他兩件?算抵買,但回報唔會太高,比起其他

不過幾十年嘅話邊買間都冇問題

睇過中銀業績,我好失望,而我打算將中銀的實貨存返入銀行換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4

CB及認股權的成本比較(留言回覆)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1&tid=3314

CB不同認股證,CB是可換股債券(Convertible Bonds),顧明思義,即是一張債券,但可以有換股的權利。如到期不換股,可取回本金。

認股權(Rights)是在一定時候購買此股的權利,如在認購期內不換股,錢是收不回來的。

可見到,CB投入成本較高,但防守性強。認股權投入資本少,但風險較高呢。

兩者均有一個行使價,就是他們換股的其中一個成本。忽略交易成本後的換股真實價格簡化如下:

認股權的股票成本 = 認股權價格 + 行使價
CB換股的股票成本 = 行使價 x 1- (已收的利息/ 購入CB的金額)

假設兩者換股價相同的話,在沒有利息、沒有認股權價格的情況下,兩者成本是相同。

但在可換股債有利息,且認股權有成本的話,認股權的換股成本較可換股債券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6

投资者如何比较不同的公司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expert_article-5598-2908.shtml


虽然股票背后的公司千差万别,但对投资者来说,这些都只不过是伪装成股票的“股权债券”而已,与债券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巴菲特在1977年《财富》杂志的文章《通 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How Inflation Swindles the Equity Investor)中首次提出了“股权债券”的概念。       http://blog.caing.com/expert_article-5598-1991.shtml      他认为,虽然人们认为股票与债券不同,是对 不同的实际资产的所有权,但本质上股票与债券没有什么不同。他的逻辑是,过去的观察表明,作为一个整体,股票市场中所有股票的ROE几乎是固定的12%左 右,即使市场变化,这个数字也变化不大。因此,股票就好像是有固定息票(Coupon)的“股权债券”。而且,这12%的息票还只有在1倍P/B时才能获 得。当通胀来临时,由于股票的息票是固定的,股票这种“股权债券”必然受到影响,表现不佳。而且,不幸的是,股票投资者在通胀来临后还不如债券投资者。因 为债券投资者还可以买新的,有更高息票率(Coupon Rate)的债券。而股票投资者则没有选择,因为股票的息票率是固定的,股票是永远的。      如果把股票看作“股权债券”,那么股票完全可以与债券相比。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巴菲特用长期国债收益率作为折现率的原因之 一。而股票这些“股权债券”之间当然也可以对比。无论是卖茶叶蛋的公司,还是卖导弹的公司,都只不过是“股权债券”上不同的花纹而已。对投资者来说,股权 债券的收益率,也就是ROE才是根本的。当然,由于买入的价格不同,股票投资者还不一定能享受到真正的ROE。因为只有1倍P/B买入时才有可能享受到股 票的ROE。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表面上看,股票及其代表 的公司千差万别,似乎毫无可比性。但从巴菲特的角度,也就是从投资者回报的角度看,他们没有什么不同,都只不过是债券的变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57

國內銀行股比較 麟記雜貨


http://wheel-wheel.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html


比較所用的資料來自信報2010年7月1日的文章「農行認購前先看清實力」。

1. 核心資本充足率:(高) 工行 > 建行 > 中信行 > 中行 > 交行 > 農行 > 招行 (低)

2. 資本充足率:(高) 工行 > 交行 > 建行 > 中行 > 招行 > 中信行 > 農行 (低)

3. 淨利息收益率:(高) 中信行 > 建行 > 工行 > 交行 > 招行 > 中行 > 農行 (低)

4. ROE:(高) 建行 > 招行 > 工行 > 交行 > 農行 > 中行 > 中信行 (低)

5. 槓桿比率:(低) 中信行 > 中行 > 工行 > 建行 > 交行 > 招行 > 農行 (高)

6. 每名員工淨收入:(高) 招行 > 中信行 > 交行 > 工行 > 中行 > 農行 > 建行 (低)

7. 成本收入比例:(低) 工行 > 中行 > 建行 > 交行 > 中信行 > 農行 > 招行 (高)

8. 不良貸款佔總貸款比率:(低) 招行 > 中信行 > 交行 > 建行 > 中行 > 工行 > 農行 (高)

計 分,由左至右,7至1。
工行:42
建行:38
中信行:37
交行:34
招行:30
中行:30
農 行: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67

時富系賣殼方法的利弊比較--時富金融(510)、時富投資(1049)

(1)

昨日見到這隻股再升,但是覺得有點問題,特找出舊留言的分析,供其他有意購股的人參考。

在7月19日,系內公司宣佈,「一名獨立第三者以書面形式正與時富投資和時富金融接洽,表示其有興趣收購時富金融的金融服務業務及/或者以收購時富投資於時富金融的現有股權,成爲時富金融的一個主要股東。」

在7月26日,時富投資(1049)配售2,000萬股,每股2.5元,集資約5,000萬,另外控股股東兌換在2008年向其注入的物業換取的4,280萬股的可換股票據中的650萬股。

在7月30日,系內公司再宣佈,「潛在買家已確認會集中討論可能收購時富金融的金融服務業務之有可能之交易,有關金融服務業務包括

(i)公司及個人客戶的資產管理服務;

(ii)互惠基金和保險相關投資計劃產品之財務諮詢及經紀業務;

(iii)期貨及期權之經紀業務;

及(iv)證券、股票期權和槓桿式外匯交易合約之經紀業務(「金融服務業務」),....可能構成時富投資及時富金融之非常重大出售事項,但將不會涉及收購時富金融之任何投票權,亦不會導致潛在買家及其一致行動人士須根據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收購守則」)就時富金融提出強制性全面收購。

所以,很明顯的,他目的就是金融業務。

(2)

那如果是買金融業務,小弟在8月3日的留言中,分析以下約6個可能性。

如果是單純的購入,有以下3個可能性:

(1) 直接買510證券業務
優點: 成本低
缺點: 無上市平台

(2)兩隻殼買晒
優點: 有兩個上市平台
缺點: 成本高,垃圾多,整理需時,兩家上市經營成本好高,披露麻煩...

(3) 買510上市地位:
優點: 進可攻,退可守
缺點: 成本較淨買業務高,況且經營上市公司成本不低

但是,如果想減少未來的,麻煩還有些更複雜的:
(4) 那人用1049買番510證券業務,以網遊業務交換,不足金額以1049補給510,然後關先生賣1049,購買番510股權
優點:和510上市地位相若
缺點:交易麻煩,時間太久,可能市況突轉,對交易不利,並不一致。加上510上市地位的缺點。

(5)買家以人頭買入1049約20%新股,然後向關先生買1049的29.9%股權,那他就持有近50%控制公司(近排批股好似做緊呢樣...)
優點: 避開全購,收購成本低
缺點: 和(2)相若

(6)買家以人頭買入510 20%新股,然後向1049買入510的29.9%股權,510再向多人頭賣出股權
優點:成本最低,並擁有(3)的優點
缺點:控股權不太穩定,加(3)缺點

總的來說,如果是正常要買業務買家,我會選擇(1)和(3)吧,因為麻煩少成本低。如果是想玩財技,但(4)卻是一了百了的方法,因為雙方均可取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時間最久,而(2)、(5)、(6)只是適合財力夠,又想玩財技的人選擇,如果單純要業務,這個是不適合的選擇,當中(2)是成本最貴,(5)(6)是縮骨版,也對股東不利。

小股東在這6個情況中,前3個一定直接觸及時富金融(510)的小股東,但對時富投資(1049)並沒有直接影響,後3者也是兩者都有影響,但時富金融一定較多。

總的來說,時富金融應該最受惠,但為何前者會炒得快一點,後者會炒得慢一點,真是十分奇怪,可能之前時富投資(1049)賣了很多時富金融(510)的股票吧,導致持股不集中吧,或者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時富金融才是持有股票金融業務的主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21

请教:统一企业利润率为何远低于康师傅?味丹与阜丰集团的比较?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mkfn.html

如题的几家公司都未进行过深入研究,只是粗略看看。这里偷一下懒,看看是否有同道研究过。

 

首先,统一企业和康师傅的毛利率都差不多,但是净利润率却相差近一倍,不知为何。如果净利润率相同,则统一应该还有估值提升空间。统一老是有大额对外不成 功的投资(可能由于台湾对投资大陆的资金限制,它不得不如此),不知这种投资是否会在损益表中产生减少利润的项目?另外,统一净利润率多年如此,又不像是 一次性因素引起的。

 

味丹与阜丰集团好像都是搞味精的,业绩却相差极大。味丹今年碰到了一些一次性支出和减产,不知有同道研究过去除这些一次性因素后(包括复产),其真实收益应该是多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7

比較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html

最近讀佛經,領略到一個道理,就是煩惱來自比較,至少我自己的煩惱是這樣。

比較高低、好壞、善惡,是人之常情。但這樣是常態可以是無時無刻地困擾著自己,而自己不發覺的。

例如朋友、同輩之間的比較。看見比自己差的,自然生出自大。見到比自己好的,又自卑。原來自大的人,同樣是自卑的。與小朋友或者老人家相處,自然放下比較心理,就舒服一點,由此可見比較心理的影響。

即是好壞善惡,原來一比較起來,又會帶來煩惱。好的、善的,故然容易接受,雖然佛家始終教人不要執著好與善。即使是壞、惡,原來都不要批評。我是個批判性 頗強的人,一直以來都認為人應該立在好、善的一邊,極力排斥壞、惡的人或者行為,所謂正邪不兩立,邪不能勝正這樣的思想根深柢固。讀佛經才發覺原來對待 壞、惡、邪還有別的方法,就是不執著它們。佛法並非站在善的一邊,而是不分善惡,包含在裡面,又不受善惡影響。

我開始減少批評人,見到不好的行為,要盡量保持自己不受影響。發覺原來批評人多,就會生出自大,到生活上有些少阻滯,即使是出門忘了帶鎖匙,也會非常不快,猛是對自己說,我真無用。這只是我原先自視過高,才視些少阻滯為不能接受。

所以,批評人,到頭來是自己受苦。自己發脾氣、黑面,對身體有害之餘,又影響家人的心情。因果關係可以這樣微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8

從兩間速食企業比較看內需體育服裝公司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5960

巴黎:


幾乎所有價值投資人都討厭付債重的公司,利息支付和盈利的比較成為他們標淮的選擇條件。
以下是大家樂和大快活的2010年業績。

大快活:







從大快活的經營溢利的$111M比對它的利息成本1.332M,可能一般人認為有8-9倍,是非常安全,因為這說出它的盈利即使下跌很多,仍然足夠支付無情的債主而不致於倒下。

不過,如何再看大快活的支出中有關租金的支出$212M,我們發現情況並不如表面。

Graham說,一間有固定物業經營者,可能需要大量的借貸去購買物業,並支付利息,另一間卻以租金而不是舉債,兩者的固定支出實無分別,如果相對地這部份的支出佔它的盈利的大部份,都是不安全。

按Graham的計法,大快活的固定支出比,應是(111M + 212M) :(1.33M + 212M),情況真是天與地的分別,大快活的盈利和固定利息、租金比例連一倍也不到,即稍為有風吹草動,地主就來要租,或向法庭告你。

我們再看看大家樂:




大家樂:

租金支出為5.45億,固定租金利息前的盈利為6.17億加5.45億= 11.62億,即有2倍多。

寫到這裡,我們真是要對麥當勞的經營模式致最高的敬意,它把所有的固定租金的風險完全轉到承辦商身上,無論它開多小的鋪。

年前有一間發展甚速的國內速食企業倒閉,正是這個不起眼的原因。Graham說,因為種種的合作、報告方式的不同,研究這些零售公司的固定租金支出有時非常困難。
當然,在經濟起飛的時候,這些實際是高槓竿的企業快速成長,甚至可在短時間進佔到行業領導者,或者給一些機會那些投機客賺錢,並吹噓一番自已如何獨具慧眼。

但是對於以資金安全為首要條件的我們,先說股自已這間公司不會成為經濟無聲轉懷的最先倒下的受害者是必要的第一件事情。

最 近國內的體育服裝、時裝零售企業的股價大都跌了很多,相對於速食,其服裝行業天性更受經濟轉壞影響,有興趣尋底的Blog友不妨看多一步有關租金、利息對 盈利的比例,比較比較,並Post上來研究研究,一時三刻可能你們的成績沒有太大的分別,甚或因市場誤解而更差,但長遠來說,有道理的投資人的成績必定更 好,畢竟資本主意第一課就是這樣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22

安踏與動向比較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6236

巴黎:



有Blog友認為因為安踏上市後的增長理想,其投資價值較動向佳,巴黎特意列出幾年成績比較:  


  (人民弊)            
    -------------安踏------------------                               安踏            動向
 (百萬)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7-2010)   (2007-2010)
Sales       7408      5875     4770   3182   1250       總 21,235       13,264
稅後盈利 1551      1251       895   538      147        總  3,935          6,020
Dividend      963       767        613    181     23          總  2,547         3,220
總資產   7055      6103      4942    4630   856       平均 5,682         7,455
權益值   5678       5080      4481    4151  237        平均 4,847        6,872
現金       4300       4006      3493    3233                平均 3,758        5,639

市值:
高        39200      26600     24900     22200              39,200          32,300
低        21400        8000        6100     14600              6,100             9,500
P/E:
高           25          21.2         27           41                    41                      40
低           13           6.4         6.9           27                    6.4                     6.9

現價的市值                                                               25,800          12,200


先說明,我對動向和安踏並沒有任何預設的偏好,我堅持的是分析股票時的原則,而不是分析後的結果,如果有一支我之前誤會是無吸引力,但Blog友卻舉出很強的理據(當然原則要一致),我分分鐘會立刻改變之前的做法,我為何和錢過不去呢?!

又比較企業的價值時,應該以總市值而非每股看,因為這樣你才能有一種自已正在經營一盆生意的知覺,以這種經營角度去評價會較為全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